“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及案例
任务型教学法教案英语(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写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单词和句子。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
3. 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单词:English book, math book, Chinese book, story-book2. 句型:What is this? It is a/an…; What do you like? I like…三、教学难点:1. 单词的拼写和发音。
2. 句型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各种书籍,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引导学生观察书籍的封面,发现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
(二)新课学习1. 教师展示单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拼写。
2. 教师播放与单词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单词的中文意思。
3. 教师引导学生用所学句型进行对话练习。
(三)巩固练习1. 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巩固所学知识。
(四)拓展延伸1. 教师播放一段与书籍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并说明原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度。
2. 对话能力:评价学生在对话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检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师应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第2篇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购物场景中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购物交流。
3. 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水果店购物场景中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2. 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购物交流。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第一篇: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一)学情分析:1.知识背景:有关圣诞节的一些常识及单词merry, decorate,put up,angel,2.学习需求:how to decorate a Christmas tree(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listening,speaking,writing and reading2.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不断地操练,让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用英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Lin Tao要在England去度假, Jim 要Lin Tao帮助他装饰圣诞树,这一情境,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好品质,并让学生感受到助人乃快乐之本。
(三)教学策略:1.分析教法、学法:通过任务型教学,以有限的课堂为载体,给学生创设最生活化的情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使资源最大化,带领学生进入一个英语化世界,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在用中学”的教学原则,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情境形式:圣诞节快到了,朋友之间互送礼物,并且怎么样装饰圣诞树。
3.教学准备(教具、媒体、学生):tape-recorder , a Christmas card, a Christmas treethe small blackboard(四)教学过程设计与过程调整、评析:Step1.Pre-task1.Warming-up exercisesShow the small blackboard while sing the song We wish youa MerryChristmas.Tell them the Christmas Day is coming.Friends will give presents with each other.2.Play the guessing games.Let the students introduce their friends to the new teacher.Let the teacher guess their good friends.过程调整与评析1:这节课本身在圣诞节前夕,唱圣诞歌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主动给老师作介绍,介绍他们各自的朋友,为后面创设情景作好铺垫。
第七讲 任务型教学设计(范例)

以阅读活动划分
理解型任务 :
–理解型任务可以再细分为:主题归纳、分 段标题、问题型、图表型、罗列型、比较
型、定位型、评价型、填空型和预测型等 类型的任务。
应用型任务 :
– 包括讨论型、信息差活动、解决问题、采 访型活动、调查、辩论型活动、改编和创 作型活动等不同类型的任务。
口信广播诗歌短剧新闻发布会采访调查电话咨询电话留言天气预报影剧海报影剧介绍旅游指南交通运行时间表广播公报菜谱来自报纸杂志期刊通讯上的文章广播电视的文字材料新闻故事和报道调查报告通讯社论连环画便条日记购物备忘录城市地图布告产品使用说明旅游指南食谱会议备忘录谈判的文字稿来往书信幻灯录音带的介绍个人录像带的解说词漫画的配文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外语教学界提出的“过 程教学大纲”(process syllabuses)的产物,旨在 把语言教学真实化,把课堂社会化。 所谓“任务”指的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 达到某一具体目的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任务型 学习强调“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学生参与 活动、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使学生自然地 习得语言,并体验到人是如何用语言做事或解决问 题、处理矛盾,促进外语学习。
Letter: Dear … How are you? Last Sunday, my friend, Meiyee, went to Lantau island. She…
任务型口语活动
形式练习 1)猜词游戏(guessing games ): 一位学习者作模 仿表演,可以发出一些声音或向其他学习者展 示一些半隐半现的图片或实物,让全班猜测职 业、动作或物件等。 2)记忆游戏(memory games):鼓励学习者 在短时间(比如30秒)内记住尽可能多的他 们看到的物体的名称。
任务型英语教学操作程序及教案实例word资料6页

任务型英语教学操作程序及教案实例引言20世纪末在应用语言学上开始流行“以任务为本的教学模式”,它是建立在当时备受国际外语界推崇的语言教学理论――交际理论之上的。
它所提倡的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新时期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
它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交际习得语言(using to learn)。
这种通过让学生做语言任务来习得语言的模式既符合语言习得规律,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具有极强的实践操作性,因此很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以任务为途径,以动力、刺激、目标、手段为内容,学生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情景、协作、交互等要素,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检验和体验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最终获得语言行为能力。
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任务实施前的准备、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及语言的焦点。
根据她的理论,在大量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本文归纳了符合我国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特点的任务型教学操作程序,并提供教案实例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教学操作程序1.启动和导入教师在设计启动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当前已有的知识水平及已具备的技能水平,并注意从学生的视角去思考,这样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任务的导人能水到渠成。
2.语言材料的输入教师在要求学生运用目的语执行任务前,首先要向学生输入新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对所学话题、语言形式及功能获得初步感知。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看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听录音等方式了解新的语言材料的音、形、义及语言使用环境,再通过一些口头或笔头问答来检验学生对新的语言材料的理解程度。
3.新的语言形式的操练学生做新的语言形式的操练是为了完成交际性任务的语言基础。
因此,这种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并非在于学生是否传达了某种意图,而在于他是否输出可接受的语言。
这种操练可分为机械性操练和意义性练习这两类。
4.任务的执行阶段任务的执行阶段又可分为三个子阶段:任务实施、计划和汇报。
英语任务型教学法案例

英语任务型教学法案例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任务的设置
和完成,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下面以一则英语任务型教学法案例为例,来详细介绍任务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任务,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个英
语口语对话,描述一次旅行经历。
这个任务可以分为几个步骤,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旅行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交流自己的旅行经历,并且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对话内容;最后,学生可以进行口语表达,展示他们设计的对话内容。
其次,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适当的指
导和帮助,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进行集体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对话内容,相互学习交流,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另外,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在任务设计中,教师可以
设置一些具体的评价标准,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利程度、语法和词汇的运用等,以便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最后,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
过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在参与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总之,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言,从而更
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通过上述英语任务型教学法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希望能够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启发。
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设计

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设计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是近几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任务型学习的理论认为: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有许多活动并不是来自真实生活,最多只能是“准交际(quasi-communication)”,而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real-life tasks)。
何谓任务呢?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消遣中所做的许许多多的事情。
交际型任务是一种涉及到学生理解,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课堂活动。
需要明确的是:“任务中的问题不是语言问题,而是需要用语言来解决。
学习者使用语言并不是为语言本身,而是为了达到独立的交际目的。
”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人们对语言和语言学习本质更深层次的理解,表现出语言学习中人本主义的特征,使语言学习者从某种意义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决定教什么(确定语言交流的主题和教学的目标),怎么教(根据语言和学习的需要设计与实施任务,包括设计任务的实施过程和决定检测的方式与手段等)。
因此,教师必须参与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研究,成为自主的实践者。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是一系列任务型的、问题解决式的活动,所有的任务包括三种信息沟通活动:①信息沟通活动(information-gap activity)要求学生把信息从某人传递到另一人;②推理活动(reasoning-gap activity)要求学生从已知信息推断出新信息;③观点表达活动(opinion -gap activity)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好、感情、态度等。
在课堂上,教师采用前任务、任务中和评估的三段式步骤。
“前任务”阶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控制下,全班学生进行活动,其目的是提供机会让教师发现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学习困难,它不仅是为了演习,还可以让水平高的学生在全班面前进行任务示范,让水平低或缺乏信心的学生进行观察与学习。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教学设计

因此,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深入研究任务型教学法 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为教学设计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二是不同层次学生的 需求和学习特点,优化任务设计和执行方式;三是加强教师培训和反思性实践, 提高教师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总之,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对外汉 语中级口语课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言应用能力,对于推动对 外汉语口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谢谢观看
(1)任务的完成情况;
(2)学生的表现情况;
(3)学生的合作精神;
(4)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 度。
通过以上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以便及时调整教 学策略和方法。
四、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具体案例探讨了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教学 设计。实践表明,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然而,任务型教学法也存在一些 不足之处,如任务的难度和复杂度不易把握、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2、书面评估: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对话内容的准 备情况、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等方面。
3、任务评估:教师将根据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 括小组合作的效果、每个人的参与程度和贡献等方面。
以上是对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教学设计的简要介绍。通 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他们对中国文 化的了解和热爱。我们也希望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一些有益 的参考。
参考内容
一、背景介绍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汉语学习变得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 学习汉语,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些留学生中,高级口语班的学生通常 是已经具备一定的汉语基础,并希望进一步提升口语水平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往 往侧重于语法和词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 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任务型教学案例 Module 1

1 任务型教学案例 Module 6,Unit 2 Book 5B 教学重难点分析: 我今天授课的内容是外研社的《英语》三年级起点第六册Module6,Unit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I’ve been to„It’s in the north of China .I went in„等句型向他人描述曾经去过的地方。难点是在描述过程中能够正确地运用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 教学目标: 1.Vocabulary: north,east,west.south 2. Sentence: Where have you been?I’ve been to„ Where is Dalian? It’s in the north of China. When did you go there? I went in the summer. 3.Task completion: Talk about the places they’ve been to. 主要设计理念 本课我的主要理念是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着重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途径。围绕这个目标我设计了Super Tourist Guide(最佳导游)的任务。并设计了一系列游戏比赛,然学生在紧张激烈又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中,完成任务,发展综合语言技能。 主要教学环节设计 I Warmer热身启动 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和学生相互问候,来自然的调整学生的情绪。减轻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II Task presentation.任务呈现 1、开课后我用轻松的对话介绍本课的话题。 T: Boys and girls ,do you like travelling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S:Yes.喜欢。 T: Me,too.I like travelling very much. Look,what’s this ?我也很喜欢旅游,你们看这是什么? Ss:It’s a map.是一张地图。 T:Yes, it’s a map of China.I’ve been to many places in China.I’ve been to Mount Tai,Jiuzhaigou Valley,Emei Mountain„„Where have you been in china?(Show a card of this sentence)是的,这是一张中国地图。我曾经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比如有泰山、九寨沟、峨眉山等等。Where have you been in china?这时教师出示本课的主要句型Where have you been in china? Ss:I’ve been to Shanghai/Hainan„(Show the sentence on the board.)学生尝试用I’ve been to这个句型来回答。“我曾经去过上海、海南等” 2.Ask and answer in pairs.接下来,同桌二人进行问答练习。 e.g.A:Where have you been in China? B:I’ve been to „ 3.介绍本课的任务---评选“最佳导游”。 T: You are so lucky. You’ve been to so many places in China. I’m going to travel in the summer vacation. Who wants to be my tourist guide?同学们,你们很幸运,去过那末多地方,这个暑假我也想去旅游,谁愿意做老师的导游呢? (Students put up their hands.学生纷纷举手。) T: So many of you want to be my tourist guide. Well ,in this class we’ll learn to talk about the places we’ve been to. And we’ll find out who’s today’s Super Tourist Guide.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谈论、描述我们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评选出今天的“最佳导游”。So what do you suggest? 学生们纷纷提出建议,有的说去海南,有的说北京。这时教师适时的问道:But Where is Beijing?北京在哪呢?Oh,iit’s in the north of China.It’s in the north of China.教师自己指着地图回答,并同时把这两个新句型出示在黑板上 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倡导新型教学模式。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余姚舜水中学葛意娟浙江余姚教育局教研室黄百安为了减少和克服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前对其进行全面周密的策划和精心巧妙的设计。
教学设计的提出,正是人们对教学活动规律性的科学认识和理性思考的结果。
它是规范教学活动并使其逐步达到最优化的最佳的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对参与教学活动的各要素所进行的一种系统分析和策划,以期使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教与学的活动。
它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主要途径。
如今的英语课堂教学已经从以前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使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也不再是只要拥有一支粉笔和一本教科书就能上好课。
社会的不断进步,语言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等等,都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媒体和教学对象等进行分析和设计。
新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途径。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运用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已经具有的基本技能,完成所设定的任务目标。
[!--empirenews.page--]开展“任务型”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想像能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任务型”教学活动强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英语学习的交际性、主体性和创造性。
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形式要尽量真实;(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像能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7)任务设计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8)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做到由浅入深、层层深入;(9)任务设计要有启发性和创新性。
下面是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设计的《人教版》初二英语第 14 课的教学案例。
[!--empirenews.page--]一、学习任务的设计(1)让学生谈论他们所了解的农场;(2)谈论中美农场的区别;(3)辩论城市与乡村生活的差别与优劣。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本课的学习任务就是谈论农场,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可以扮成一个从美国来的农场主(farm owner)。
由于大多学生居住在城市,对农场的生活知道得并不多,这就为学生谈论农场设置了障碍。
为什么教师要扮成从美国来的农场主呢?因为学生对中国的农场也了解得不多,更何况外国的呢?因此教师可以将一个美国的大农场通过大屏幕介绍给同学们,这为学生下一步谈论农场作好了铺垫。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一)语言知识目标①掌握描述农场的词汇、句子等;②掌握、巩固、运用语法: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③使学生学会比较中、美农场的不同、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二)语言技能目标①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 Two Farms 这篇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②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用英语自如地谈论、描述农场,自己未来的农场,中美农场的不同,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差别等。
(三)情感态度目标①通过学习了解更多的关于农场的知识,把中国的农场建设得更好;②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珍惜果实;[!--empirenews.page--]③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一)
呈现教师扮成一个刚从美国来的农场主,说明来中国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一份关于中美农场的报告。
由于他不了解中国农场的情况,他专程来寻求中国学生的帮助。
这样同学们就明确了这一课的任务,为下一步介绍中国农场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操练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些有关这篇课文内容的问题叫学生来回答,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叫学生进行操练,直到熟练为止。
(三)讨论学生们在美国农场主的带领下已经参观了美国的农场,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农场的词汇、信息。
在参观了Ji Wei’s farm 和John’s farm后,他们渴望将自己的想法用英语表达出来,进行交流。
这时教师给学生讨论的机会,学生完成谈论中国农场的任务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讨论可以培养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思维能力。
(四)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想像能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在讨论中国农场的时候,学生就会发现中国农场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发挥想像,叫学生去设计一个自己满意的未来农场,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五)辩论本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让学生辩论自己喜欢城市还是农村。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发展学生用英语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最终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创新人才。
[!--empirenews.page--]五、教学媒体的设计利用多媒体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让学生了解有关农场的词汇、短语、句型,大量生动的图片和画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城市与农村、中国与美国农场的区别,使教学更直观、更具体。
同时也可利用实物投影仪使学生设计的农场迅速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受到启发。
六、课堂教学流程设计总之,“任务型”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兴趣为出发点,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把语言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对话、讨论、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