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总论》胡正荣 第一章节ppt课件
胡正荣老师传播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论第一节传播学的兴起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1、为什么要考察传播学产生前的传播活动我们考察传播学产生之前的传播活动将对我们认识传播学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学术传统将大有裨益。
2、早期传播研究的成果。
最早的传播研究成果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和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如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和我国的《论语》等,其中不乏精辞的论断。
3、早期研究的不足第四节传播学的奠基人及创立者1、拉斯韦尔拉斯韦尔(1902-1977),美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对传播学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提出“5W”模式:谁在传播控制分析传播什么内容分析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媒介分析向谁传播对象分析传播效果如何效果分析2、卢因库尔特·卢因(1890-1949),美籍德国心理学家,“场论”、群体动力论“的开创者。
第二章传播论第一节传播一、传播的含义1、传播的文字起源距今1400年前,《北史·突厥传》中“传播中外,咸使知闻”。
英语中“communication”源于拉丁语,原义为“分享”、“共有”。
“传播”的基本内涵是信息的流动。
2、传播学者对传播的定义徐耀魁:“传播就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
”张国良:“传播,即:传授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西方学者对“传播”的定义众说纷纭,他们从共享、互动关系、符号以及目的、影响、反应等诸多方面对传播下了定义。
本书作者认为:传播。
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第三章传播材料论第一节信息一、信息及其实质1、几种对信息的界定(1)信息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量度,因此,将信息看作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
(2)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内容。
(3)信息作为事物的联系、变化、差异的表现。
(4)信息表现了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
(5)信息是系统的组织程度,有序程度。
(6)信息是由物力载体与语义构成的统一体。
2、传播学所指的信息是精神产物,它是用以减少或者消除不稳定性的任何事物。
传播学第一章PPT课件

14
美国“宣传分析研究所” 1937年 《宣传的艺术》(1939年) 艾尔费雷德·李 伊丽莎白·李 七种常用宣传手法
15
咒骂法(Name Calling) 粉饰法(Glittering Generality) 转移法(Transfer) 证言法(Testimonial) 平民法(Plain Folks) 堆牌法(Card Stacking) 乐队花车法(Band Wagon)
《传播学史》,罗杰斯著 《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
2
第一章 传播学的兴起与发展
传播学孕育于20世纪10年代至20年代 诞生于40年代至50年代
3
第一节 传播学的兴起
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 人类社会建立在人们利用符号进行互动的基础
上。
4
人类传播的四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从本能传播到主动传播 2、第二次飞跃:4万年前,语言产生 3、第三次飞跃:3500年前,文字产生 4、第四次飞跃:19世纪中叶近代传播工具诞生 5、第五次飞跃:?
问世(分别为1946、1947、1957年)
7
施拉姆: ”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 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 的最后7分钟。”
8
最早的传播研究: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国语》、《论语》、 《战国策》
未实现传播研究向传播学的转变
9
二、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巧》出版,较系统地研究了一战中的宣传 1944年,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出
版,系统研究大众传播与投票行为的关系,并 且提出著名的“两级传播”理论
传播学总论课件ppt课件

4、学术 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政治学、符号学、语言学等; 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8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1、政治学家拉斯维尔(1902-1978) 宣传理论;五W模式;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内容分析法。
9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2、心理学家卢因 (1890-1947) “把关人”; 场论,团体动力学; 实验法。
10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 两级传播论;哥伦比亚学派;调查研究法。
11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 (1912-1961) 态度说服理论; 耶鲁学派; 实验法。
12
传播学的鼻祖和创建者
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
13
威尔伯·施拉姆
▲对前人的传播研究加以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创立 了传播学。 ▲一生写了30多部传播学论著,贡献了众多的理论成果。
29
1946、1947、1957年)
25
因此,施拉姆说: “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
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 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
26
托夫勒的“第800代人”比喻
如果从人类最近的祖先智人开始算,人类的历史只有5万年。 如果62年为一代人,那么人类迄今共800代人。 前面的整整650代人都生活在山洞中。 直到第730代人才开始使用文字。 直到第794代人才掌握了印刷术。 直到第798代人才发明了电动机。 如今人类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都是第800代人创造的。
《报刊的四种理论》 《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 《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览》(《传播学概论》)
▲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创立了四个传播研究机构,形成 了“施拉姆学派”。
《传播学原理》PPT课件

• 知沟理论: – 信息在不同社会阶层间扩散的差异
51
受众的特点
37
• 解闷消愁 • 人际关系 • 确认自我 • 监视环境
受众的目的
38
选择
• 选择性注意 – 结构性因素 • 信息形式:刺激强度、对比度、重复率、新鲜度 – 功能性因素 • 延缓性因素:比较稳定的个人特征 • 即时性因素:接触信息时的心理状态
• 选择性理解 – 受者引申意义
• 选择性记忆
• 选择影响理论体系 – 个人差异理论模式:选择性注意/理解/记忆 – 社会分类理论模式:群体压力 – 社会关系理论模式:受到人际互动的限制和塑造
• 间接影响理论体系 – 规范论模式和社会学习理论 – 含义论模式和符号互动理论
50
多元化媒介效果研究
• 议程设置理论: – 媒介报道重点,与受众脑海中的重点高度相关;媒介重点报道的内容, 会引起人们重视
39
决定受众社会特征的因素
• 文化传统 – 民族特征
• 社会环境 – 不同社会经济政治条件
• 群体影响 – 受众特征是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与其关系较密切的社会群体的特征
40
决定受众个体特征的因素
• 性别 • 年龄 • 个性 • 智力 • 经历 • 兴趣 • 爱好 • 预存立场
41
受众心理特征
• 认知:寻求信息 • 好奇心:乐于接受反常的、新奇的、罕见的信息 • 从众:希望被群体接纳 • 表现:在群体面前显示自己优势的一种欲望 • 移情:通过信息内容的角色置换,达成心理满足 • 攻击:与环境严重不一致时,产生对抗
• 人文典范 – 文学批评 – 文化研究
• 兼具两者特色 – 接收分析
考研《传播学总论》第一章第二节传播学的发展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第一章第二节传播学的发展第一节传播学的发展一、国外传播学研究的发展(1)三个阶段①早期的传播学研究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人们将传播研究的对象放在传播效果上,产生了最早的传播学理论,即效果研究中的“枪弹论”。
这是受当时行为主义“刺激一反应”理论的影响。
第二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这时的传播学研究开始兴盛。
形成了传播学,研究者众多,并且纷纷提出自己的传播模式。
经过学者们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动摇了早先的“枪弹论”,从而出现了传播的“有限效果论”。
②中期的传播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这个时期是传播学研究突破传统局限,拓展范围,深化内容的时期。
一方面传播学研究已从早期的传播效果研究拓展到传播过程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传播学研究在多个地区开始进行并出现不同的派别。
这一时期是传播学研究空前繁荣的时期,各种理论纷呈,研究中的问题也暴露不少。
③当代的传播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a. 这一时期的传播学研究继承了70年代传播学研究领域扩大的传统,将传播学研究扩展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b. 传播学研究中派别分流日益明显。
批判学派的理论基础是“法兰克福学派”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60年代至70年代开始出现的对社会文化的批判的欧洲传播学派。
批判学派的主要流派为政治经济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
80年代已经成为传播研究中主流之一。
“经验学派”注重实证分析,强调传播实践的美国传播学派。
(2)理论方法①大众社会,功能主义,多元主义(Mass Society,Functionalism, Pluralism)这是早期媒介研究的三种方法,其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媒介如何服务于整个社会系统。
②媒介效果(Media Effects)对媒介效果的研究是隐藏于大众传播研究发展史中的原动力。
③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政治经济学对传播的最大贡献在于对媒介制度及其背景的分析。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几乎一字不差)

第一节传播学的兴起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人类社会建立在人们利用符号进行互动的基础上。
一、传播学兴起的背景传播学的诞生期: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传播学的诞生地:美国传播学诞生的背景:①(社会基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使得生产活动和范围走向国际市场,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
②(社会需求)传播业成为独立产业,社会急需要关注和思考传播带给人们的一切③(学科基础和需要)两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两次思想革命,人们的认识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背景:(一)政治背景①战争时期,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哈罗德·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②和平时期:政治选举,利用媒介塑造形象,宣传政治主张,争取选票(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 1940年)(二)经济背景:①战后美国经济空前发展,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生产扩大,产品增多,营销行为增加②战后大众传播业逐渐形成,媒介竞争激烈(三)社会背景: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媒介在推动社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暴力、色情、特别是对儿童的影响),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四)学科背景:①学科基础: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政治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统计学、符号学的发展②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
此时大众传播学出现,大众传播学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就是传播学。
传播学发展轨迹: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第二节传播学的发展国外传播学研究三阶段:(一)早期: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枪弹论”;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有限效果论”(二)中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从效果研究拓展到传播过程各方面;不同地区出现不同派别。
(三)当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时期的传播学研究扩展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并峙传统学派、经验学派/实证学派地位:自20世纪初传播学在美国萌芽,传播学开始形成,并占据主流地位价值观: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为占据统治地位的传播者和传播控制者出谋划策方法论:注重定量研究,强调从经验材料中总结出模式和理论,微观研究成果丰硕批判学派:20世纪60年代萌芽于欧洲,70年代兴盛,80年代成为主流之一。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PPT-01-PPT文档

传播 人类传播 社会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
三、传播的形式
1、符号和信号时代 开始于早期类人灵长类到早期猿人的进化时期 2、口语时代 开始于9万年到4万年前 3、文字时代 开始于5000年到3500年前 4、印刷时代 开始于公元450年 5、大众传播时代 开始于19世纪中期 6、网络传播时代 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说文解字
Communication
▲拉丁语源为communicatus和communis ▲印欧语源为kom-moini ▲communication,为“共有”加“交换”之 意
▲共享说 “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戈德 ▲互动关系说 “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格伯纳 ▲符号说 “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 感情、技术等。这种传递的行动或过程通常称为传播。” ——贝雷尔森和塞纳 ▲目的、影响、反应说 传播就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 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霍夫兰
5、《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著,新华出版社1984…………………理论源头 6、《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弗林等著,华夏出版社 …经典教材 7、《传播学史》,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学科历史 8、《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资料汇总
第一讲 传播与传播学
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 传播的两个要素: 1、信息——传播行为的内容 2、流动——传播行为的方式
因此,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一、传播的内容
传播的内容就是信息。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 换句话说,信息就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的东西。 ▲物质 客观世界的组成要素: ▲能量 ▲信息
传播学ppt课件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 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 会互动行为。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 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传播要以符号为中介,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 读的过程。
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最新课件
最新课件
36
如:
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是否对社会价值观 产生影响?
人们怎样从大众传播媒介中获取知识和信息。
大众传播在人们形成世界观的过程中扮演了什 么角色?
领导人的电视形象就等于大多数观众所知道的 “那个人”。(虚拟现实世界)
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中的民主的操纵和控制。
最新课件
37
作为应用科学,传播学应该为发现和解决社会传 播实践中的问题提供较为合理的方法。
传播学
授课教师 李忠昌 2011年9月至2012年1月
最新课件
1
教学大纲
一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3课时
二 传播学的创立与发展 3课时
三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2课时
四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课时
五 传播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3课时
六、传播与符号3课时
七、认知心理与传播 5课时
八、人际传播
4课时
最新课件
4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传播与传播学 第二节 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最新课件
5
一、传播现象与传播学
传播(communication)是人类的基础 性活动。
人类的传播行为与饮食男女等行为一样, 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活动之一, 是人类活动的本体。
无论如何,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着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当代的传播学研究 P10~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传播学研究中派别分流日益明显 批判学派
——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法兰克福学派”和“西方马克思主 义”,其主要流派是政治经济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
经验学派
理论方法
大众社会,功能主义,多元主义 政治经济学 媒介效果 公共领域 媒介职业和职业人员 文化霸权 女权主义 活动图像 新受众研究
二、社会学家库尔特▪卢因
1890~1949,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 家,是心理学的“场论”“群体动机 论”的最先提出者,也是其主要成就。
三、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 菲尔德
1901~1976,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 贡献: 他开创了媒体效果研究的传统,这一传统成为美 国大众传播研究中占有同志地位的范式。 拉扎斯菲尔德试图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参与 性观察和深度访谈、内容分析和个人专辑、专题 小组研究和焦点访谈结合起来。 拉扎斯菲尔德还创造了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机构 的原理 总之,拉扎斯菲尔德因其对传播学的这三个贡献 而成为著名的学者,尤其是1940年的总统选举研 究,被称为大众传播学研究历史上的里程碑之一。
首先, 其次, 再次,
小结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传播活动及其 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具有交叉性、边 缘性、综合性等特点。
五、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 姆
1907~1987,是人美历史上第一位 传播学家。 创立了传播学这一新兴学科,人们称 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他将产剥削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提出 来,病力图使之系统化、正规化、完 善化。
五、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 姆 P23~24 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功绩,
创立传播学标志, 贡献:
四、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 夫兰
1912~1961,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他的研究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直到 去世
四、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 夫兰
霍夫兰及其合作者没有研究显示社会 生活中的媒介运动和大众传播。 另外,他们使用实验法进行研究,研 究对象多为学生和实验性对象,范围 有限。
媒介制度(关系范畴)P.8 媒介机构(机构关系)P.8 媒介内容(功能关系)P.8 媒介活动(角色关系)P.8
第二节 传播学的发展
一、国外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二、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一、国外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三个阶段
一、早期的传播学研究 二、中期的传播学研究 三、当代的传播学研究 理论方法 机遇与挑战
二、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我国大陆的传播学研究起步较晚 1956年 1982年 1986年 1993年 1995年 1997年4月 1999年11月 2001年10月
第三节 传播学的奠基人及创始人
一、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 二、社会学家库尔特▪卢因 三、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四、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五、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
第一章
传播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传播学的兴起
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 二、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
传播学是传播研究进入到成熟阶段, 能够利用自己的学术范畴、研究方法 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科学研究的 结果。
二、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政治背景 经济背景 社会背景 学科背景
作者指出,新闻学研究对象包 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
1902~1977,美国著名政治家。 贡献:
拉斯韦尔是美国系统研究政治传播的第一人,是 分析研究宣传的权威。 拉斯韦尔开创了内容分析法,一宗重要的传播研 究工具。 拉斯韦尔在进行宣传研究的同时,其研究领域也 逐步扩大至大众传播 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拉 斯韦尔还从外部功能上分析了传播活动的作用。
一、早期的传播学研究
第一阶段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
人们将传播研究的对象放在传播效果上,产生了 最早的传播学理论,即效果研究中的"枪弹论"
第二阶段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
这时的传播学研究开始兴盛。
二、中期的传播学研究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这个时期是传播学研究突破传统局限,拓展反胃, 深化内容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