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斯电喷发动机原理讲解
康明斯柴油机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康明斯柴油机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1.康明斯柴油机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康明斯柴油机为四冲程高速柴油机。
它由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1.1.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是柴油机进行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机构,它包括机体组、活塞连杆组(1)机体组主要由汽缸体、曲轴箱、汽缸套、汽缸垫、油底壳和汽缸盖等组成。
(2)机体组是柴油机的骨架,是安装所有零部件与保证运动零件正常运转的基础。
康明斯NTA855型柴油机汽缸体为灰铸铁铸造,结构形式为整体龙门式,即汽缸体与上室。
它的下部为下曲轴箱和油底壳连为一体的油底壳。
NTA855型柴油机的汽缸套采用单体可拆卸一侧有进气道,两缸的进气道共用一个进气口并与一个单独的进气管相通。
缸盖另一侧有排气道,(1)活塞连杆组主要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及连杆轴承等零件组成。
(2)活塞与汽缸盖、汽缸壁等共同组成燃烧室,承受气体压力并通过活塞销传给连杆,康明斯NTA855型柴油机的活塞由耐热性和耐磨性良好的共晶硅铝合金制成。
有较高的NTA855型柴油机有三道气环、一道油环。
第一道气环断面为梯形,称为筒面梯形环,墨铸铁制成,断面为梯形扭曲形与缸壁接触面呈2°锥角。
油环为合金铸铁制成,两面有较大的倒(1)曲轴飞轮组主要由曲轴、飞轮、扭转减振器、皮带轮、正时齿轮等组成。
(2)康明斯NTA855型柴油机采用整体式全支撑曲轴,曲轴前端装有正时齿轮,经凸轮些齿轮上的正时记号应相互对准。
曲轴的后端突缘装有飞轮。
NTA855型柴油机为四冲程直列六缸1.2.配气机构(1)康明斯NTA855型柴油机的配气机构为顶置式。
整个配气机构可分为两组,即气门①气门组包括:进气门、排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导管、弹簧座和气门半圆锁片等。
到后排列顺序为:排进进排排进进排排进进排。
②气门传动组主要有凸轮轴及其驱动装置。
包括随动臂、推杆、摇臂和摇臂轴,以及丁字压板动齿轮,12个控制进、排气门开闭的桃形凸轮。
电喷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电喷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电喷柴油机的工作原理高压共轨(Common Rail)电喷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
它是由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Rail),通过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Pressure)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共轨技术是指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通过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因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
ECU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量大小取决于燃油轨(公共供油管)压力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
高压共轨系统利用较大容积的共轨腔将油泵输出的高压燃油蓄积起来,并消除燃油中的压力波动,然后再输送给每个喷油器,通过控制喷油器上的电磁阀实现喷射的开始和终止。
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共轨腔内的高压直接用于喷射,可以省去喷油器内的增压机构;而且共轨腔内是持续高压,高压油泵所需的驱动力矩比传统油泵小得多。
通过高压油泵上的压力调节电磁阀,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荷状况以及经济性和排放性的要求对共轨腔内的油压进行灵活调节,尤其优化了发动机的低速性能。
通过喷油器上的电磁阀控制喷射定时,喷射油量以及喷射速率,还可以灵活调节不同工况下预喷射和后喷射的喷射油量以及与主喷射的间隔。
高压共轨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高压油泵、共轨腔及高压油管、喷油器、电控单元、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
供油泵从油箱将燃油泵入高压油泵的进油口,由发动机驱动的高压油泵将燃油增压后送入共轨腔内,再由电磁阀控制各缸喷油器在相应时刻喷油。
预喷射在主喷射之前,将小部分燃油喷入气缸,在缸内发生预混合或者部分燃烧,缩短主喷射的着火延迟期。
康明斯柴油发动机PT燃油泵喷油器

康明斯柴油发动机PT燃油泵喷油器康明斯柴油发动机PT燃油系统基本原理康明斯柴油发动机独特的PT燃油系统,于1954年开始应用,是康明斯公司的专利。
其中:P------指的是PT燃油泵输出的燃油压力(Pressure)T------指的是喷油器允许燃油流入油杯的有效时间(Time)康明斯柴油发动机PT燃油系统的基本原理:PT燃油泵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调整出适当的燃油压力(P),在该工况由喷油器确定的有效时间(T)内流入喷油器的油杯。
这样流入油杯的循环油量(Q)就取决于燃油压力(P)和流动时间(T),即:Q=P*T。
因为喷油器的计量孔是经选定不变的,所以叫PT燃油系统。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图所示:显然:水桶里所收集到水量取决于个因素水的压力、流动时间、通道面积(阀门开度)康明斯柴油发动机PT燃油系统就是根据这一简单液压原理来设计的康明斯柴油发动机油杯中的油量就取决于:计量时间/燃油压力/计量孔大小康明斯柴油发动机计量孔的大小:在PT系统中,计量孔的大小取决喷油器、而喷油器又取决CPL号,当CPL号确定后,计量孔就固定不变了。
这样,在发动机工作时,每循环喷油量只取决于燃油压力和计量时间这两个因素。
计量时间:实际上是柱塞打开计量孔到关闭计量孔的这段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的长短取决于喷油器柱塞上下运动的快慢,即取决于发动机的转速高低。
在发动机实际工作时,人为是无法控制计量时间的,它仅仅取决于发动机转速。
燃油压力:指的是PT泵在各种工况下输出的燃油压力,它与发动机的转速关系康明斯柴油发动机PT燃油系统与高压燃油系统的区别康明斯柴油发动机PT燃油系统1.PT系统输出的燃油压力最大不超过300PSI(21kg/cm2)2.所有的喷油器都共用一根供油管3.即使有些空气进入燃油系统也不会使发动机“失速”4.PT油泵不需要正时调5.有80%左右的燃油用于冷却喷油器后回到油箱,喷油器得到很好的冷却6.喷射压力范围高达10000PSI--20000PSI (703--1406kg/cm2 ),这样保证良好的雾化,可使燃油有效地燃烧7.油管连接处少量漏油对整个发动机输出功率无影响8.发动机的停车是切断燃油的流动9.通用性好,相同的基础泵和喷油器作一些调整就可以实用于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在大范围内的功率和转速的变化康明斯柴油发动机高压燃油系统1.高压油泵输出的油压高达2500--3000PSI (176--225kg/cm2)2.每一喷油器需从油泵中单独引出供油管3.当空气进入燃油系统时发动机马上“失速”4.高压油泵需要正时调整5.只有极少量的回油,喷油器无法很好的冷却6.喷射压力范围为:2500--3000PSI(176-- 225 kg/cm2)7.若某缸高压油管连接处漏油将使此缸停止工作,从而使发动机功率下降8.发动机停车是油泵处于不工作的位置9.不同功率和转速范围的发动机需要单独设计一种油泵康明斯柴油发动机PT燃油系统的组成及流向PT燃油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它由油箱、燃油滤清器、PT燃油泵、低压输油管、喷油器、摇臂、推杆、喷油凸轮和回油管等组成。
电喷柴油车发动机工作原理

电喷柴油车发动机工作原理
柴油车发动机采用电喷技术,工作原理如下:
1. 空气进入:首先,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气缸内。
气缸是一个金属容器,内部有活塞和气缸盖。
2. 压缩空气:活塞向上移动,将空气进行压缩,使其增加了浓度和压力。
同时,柴油喷油器会将柴油喷入气缸内。
3. 燃烧:当活塞达到顶部时,柴油喷油器通过电喷的方式将柴油喷入气缸。
高压燃气和高温空气混合,引起自燃反应,形成燃烧。
4. 活塞推动:由于燃烧反应的高温高压,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向下移动。
活塞下降时,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到排气系统。
5. 温度与压力控制:发动机内部有各种传感器来监测温度和压力,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喷油和进气量,确保发动机的工作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
6. 循环运行:整个过程会不断重复,形成循环运行,保持发动机的持续工作。
综上所述,柴油车发动机通过电喷技术实现了燃油喷射和燃烧的控制,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前进。
电喷发动机工作原理分析

1 电喷发动机1.1 电喷发动机的发展历程汽油喷射技术在1834年用于军用飞机上,机械式汽油喷射技术于1952年第一次在轿车上实现应用,基于该技术的第一台装置由德国博世公司生产并用在了奔驰300L型赛车上,该装置的空燃比通过气动式混合气调节器来控制,进而实现直接喷射入气缸[14]。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对汽油机各项参数要求的提高,化油器发动机的缺陷愈发的明显:(1)燃烧不完全;(2)各缸进气不均匀;(3)喉管降低进气效率。
针对这些缺陷,人们不断对化油器进行改进。
从20世纪中期开始,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愈发重视,将汽油喷射技术应用于汽车上,这一改进方式日益受到了人们对关注。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全球首款电子燃油喷射系统(EFI)由美国Bendix公司研制成功,并将其装在AMC Rambler Rebel车型上实验,虽然动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5.4L V8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从259马力提升到了292马力,峰值扭矩转速也下降了500转[14]。
但只可惜因为故障率太高,在冬天里启动发动机不顺利等原因,致使它的可靠性非常差,这套系统当时只安装在了为数不多的几台试验车上,最终也没能将其量产。
1958年,克莱斯勒在自己品牌旗下的克莱斯勒300D、迪索托Adventurer、道奇D-500和普利茅斯Fury 等35台车上都试着安装了美国Bendix公司研发出的电子燃油喷射系统(EFI),但还是因为电子技术不达标,无法与发动机很好地匹配[14]。
因此Bendix公司做了一个重要决策——将EFI的研发技术变卖出去,很快就有买家出手了,接手买下这项技术它的公司,便是德国博世(Bosch)公司。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经过多年的深入研发和系统的修改完善,20世纪60年代后期,德国博世(Bosch)公司推出了一套名为“D-Jetronic”的电子燃油喷射系统,这套系统才是今天电喷系统的雏形。
德国博世(Bosch)公司于1967年将其研制的D-Jetronic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安装在德国大众Type 3 1600TL/E车型上进行试验并最终成功量产。
康明斯电喷发动机原理课件

—14—
二、润滑系统流程图
1、转子式机油泵 2、来自机油泵 3、压力调节阀关闭 4、压力调节阀打开 5、至机油冷却器 6、至机油泵入口 7、机油冷却器 8、 滤清器旁通阀 9、 滤清器旁通阀关闭 10、滤清器旁通阀打开 11、至机油滤清器
12、全流式机油滤清器 13、来自机油滤清器 14、主油道
—15—
每隔96000公里或2年 ▪减振器 ▪更换防冻剂 ▪散热器软管
每隔24000公里或6个月 ▪检查防冻剂 ▪检查燃油滤清器 ▪更换机油 ▪检查机油滤清器
每隔48000公里或1年 ▪风扇轮毂 ▪皮带张紧装置 ▪驱动皮带
—55—
二、每天或每周的保养项目
1、曲轴箱呼吸管保养检查 在寒冷的天气运行时应每天检查一次曲轴箱呼吸管,看一看是否出现结冰而使
—10—
二、发动机相关参数
1、一般技术参数
▪缸径和冲程………………………………….…….102mm*120mm ▪排量(四缸发动机)……………………………..3.9升 ▪排量(六缸发动机)……………………………..5.9升 ▪压缩比…………………………………………......17.0:1(参考发动机铭牌) ▪点火顺序(四缸发动机)……………………..…1-3-4-2 ▪点火顺序(六缸发动机)……………………..…1-5-3-6-2-4 ▪3.9升发动机干重……………………………….…370kg ▪5.9升发动机干重……………………………….…570kg ▪曲轴转动方向(从发动机前方看)……………..顺时针方向 ▪进气门间隙………………………………………..0.254mm ▪排气门间隙………………………………………..0.508mm ▪进气门极限间隙…………………………………..0.152-0.381mm ▪排气门极限间隙…………………………………..0.381-0.762mm
电喷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电喷柴油机的工作原理电喷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电喷柴油机的工作原理高压共轨(Common Rail)电喷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
它是由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Rail),通过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Pressure)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共轨技术是指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通过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
ECU空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量大小取决于燃油轨(公共供油管)压力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
高压共轨系统利用较大容积的共轨腔将油泵输出的高压燃油蓄积起来,并消除燃油中的压力波动,然后再输送给每个喷油器,通过控制喷油器上的电磁阀实现喷射的开始和终止。
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共轨腔内的高压直接用于喷射,可以省去喷油器内的增压机构;而且共轨腔内是持续高压,高压油泵所需的驱动力矩比传统油泵小得多。
通过高压油泵上的压力调节电磁阀,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荷状况以及经济性和排放性的要求对共轨腔内的油压进行灵活调节,尤其优化了发动机的低速性能。
通过喷油器上的电磁阀控制喷射定时,喷射油量以及喷射速率,还可以灵活调节不同工况下预喷射和后喷射的喷射油量以及与主喷射的间隔。
高压共轨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高压油泵、共轨腔及高压油管、喷油器、电控单元、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
供油泵从油箱将燃油泵入高压油泵的进油口,由发动机驱动的高压油泵将燃油增压后送入共轨腔内,再由电磁阀控制各缸喷油器在相应时刻喷油。
预喷射在主喷射之前,将小部分燃油喷入气缸,在缸内发生预混合或者部分燃烧,缩短主喷射的着火延迟期。
电喷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油管、喷油器、电控单元、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供油泵从油箱
将燃油泵入高压油泵的进油口,由发动机驱动的高压油泵将燃油
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共轨腔内的高压直接用于喷射,可以省去喷油器内的增压机构;而且共轨腔内是持续高压,高压油泵所需的驱动力矩比传统油泵小得多。
通过高压油泵上的压力调节电磁阀,可以根据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负荷状况以及经济性和排放性的要求对共轨腔内的油压进行灵便调节,特别优化了发动机的低速性能。
通过喷油器上的电磁阀控制喷射定时,喷射油量以及喷射速率,还可以灵便调节不同工况下预喷射和后喷射的喷射油量以及与主喷射的间隔。
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Pressure)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
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程度.
共轨技术是指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系统
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彻底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通过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
电喷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电喷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电喷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高压共轨(CommonRail)电喷技术是指在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
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
喷射过程彼此彻底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它是由高压油泵将高压
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Rail),通过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
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因
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ECU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喷
油量大小取决于燃油轨(公共供油管)压力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四、电控共轨系统的特点
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特点可以归纳为: 1.自由调节喷油压力(共轨压力控制) 通过控制共轨压力而控制喷油压力。利用共轨压力传感器测量燃油压力,从而调整供油 泵的供油量、调整共轨压力。此外,还可以根据发动机转速、喷油量的大小与设定了的最佳 值(指令值)始终一致地进行反馈控制。 2.自由调节喷油量 以发动机的转速及油门开度信号为基础,计算机计算出最佳喷油量,并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喷油器的通 断电时间。 3.自由调节喷油率形状 根据发动机用途的需要,设置并控制喷油率形状:预喷射、后喷射、多段喷射等。 4.自由调节喷油时间 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喷油量等参数,计算出最佳喷油时间,并控制电控喷油器在适当的 时刻开启,在适当的时刻关闭等,从而准确控制喷油时间。
—4—
三、电控共轨系统的组成
电控高压共轨式燃油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所示。从功能方面分析,电控共轨系统 可以分成两大部分:
1.控制系统· 电控共轨系统可以分成三大部分:传感器、计算机和执行器。计算机是电控共轨燃油系
统的核心部分。 根据各个传感器的信息,计算机进行计算、完成各种处理后,求出最佳喷油时间和最合
—11—
二、发动机相关参数
1、一般技术参数
缸径和冲程………………………………….…….102mm*120mm 排量(四缸发动机)……………………………..3.9升 排量(六缸发动机)……………………………..5.9升 压缩比…………………………………………......17.0:1(参考发动机铭牌) 点火顺序(四缸发动机)……………………..…1-3-4-2 点火顺序(六缸发动机)……………………..…1-5-3-6-2-4 3.9升发动机干重……………………………….…370kg 5.9升发动机干重……………………………….…570kg 曲轴转动方向(从发动机前方看)……………..顺时针方向 进气门间隙………………………………………..0.254mm 排气门间隙………………………………………..0.508mm 进气门极限间隙…………………………………..0.152-0.381mm 排气门极限间隙…………………………………..0.381-0.762mm
康明斯ISBe电喷发动机培训讲义
(基础篇)
目录
第一章 电控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结构原理 第二章 系统识别和参数 第三章 系统流程图 第四章 结构详解 第五章 保养指南 第六章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附:康明斯电控发动机操作及维护保养指南视频文件
—2—
第一章 电控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结构原理
适的喷油量,并且计算出在什么时刻、在多长的时间范围内向喷油器发出开启电磁阀、或关 闭电磁阀的指令等,从而精确控制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是ECU——电子控制单元。 ECU就是一个微型计算机。ECU的输入是安装在车辆和发动机上的各种传感器和开 关;ECU的输出是送往各个执行机构的电子信息。
一、概述
我们所说的电喷柴油发动机与传统的柴油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燃油供给系统的不同, 前者采用的是电子控制燃油系统,而后者采用的是机械式燃油系统,目前电子控制燃油 系统可分为三种,分别为: 电控直列泵燃油系统 电控分配泵燃油系统 电控高压共轨燃油系统
前两种燃油系统是在传统的机械式燃油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精确控制发动机喷 油量和喷油时间的电子装置,从而大大降低了发动机排放污染并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5—
电子控制系统的框图
2.燃料供给系统 燃料供给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图所示。由图
可见,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构成是供油泵、共轨 和喷油器。
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供油泵将燃 油加压成高压,供人共轨内;共轨实际上是一种 燃油分配管。储存在共轨内的燃油在适当的时刻 通过喷油器喷人发动机气缸内。电控共轨系统中 的喷油器是一种由电磁阀控制的喷油阀,电磁阀 的开启和关闭由计算机控制。
发动机铭牌提供有关发动机的详细信息。发 动机的生产序号和控制零件目录(CPL)用于订 购零件和维修。
当与康明斯授权的维修站联系时,需提供以 下发动机数据,当查找服务零件时,铭牌 上的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1) 发动机生产序号 2) 控制零件目录编号(CPL) 3) 型号 4) 额定功率和转速
—9—
注:如果发动机的铭牌模糊不清,在发动机缸 体的机油冷却器壳体顶部可以找到发动机生产 序号。
—7—
在电控共轨系统中,由各种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油门开度传感器、各种温度 传感器等——实时检测出发动机的实际运行状态,由微型计算机根据预先设计的计算程序进 行计算后,定出适合于该运行状态的喷油量、喷油叶间、喷油率模型等参数,使发动机始终 都能在最佳状态下工作。
计算机具有自我诊断功能,对系统的主要零部件进行技术诊断,如果某个零件产生了故 障,则诊断系统会向驾驶员发出警报,并根据故障情况自动作出处理;或使发动机停止运 行——即所谓故障应急功能,或切换控制方法,使车辆继续行驶到安全的地方。
2、喷油泵铭牌
康明斯Bosch喷油泵铭牌位于喷油泵顶部。 铭牌包含以下信息: 燃油泵生产序号 康明斯零件号 工厂代码 BOsch零件号 日期代码
—10—
3、ECM铭牌
电子控制模块(ECM)的铭牌显示ECM的信息 以及的ECM的编程方法,铭牌位于ECM上。 ECM铭牌提供如下信息: ECM零件号(PN) ECM生产序号(SN) ECM数据代码(DC) 发动机生产序号(ESN) ECM代码:指示ECM的软件 注:与康明斯特约维修站联系时,必须提供ECM 代码.
第三种燃油系统是一种全新的燃油喷射系统,它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检测出发动机的 实际运行状态,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和处理,可以对发动机的喷油量、喷油时间、喷油压 力和喷油率进行最佳控制,从而实现了柴油发动机综合性能的又一次飞跃。
康明斯ISBe发动机就是采用的电控高压共轨燃油系统。
—3—
二、电控共轨系统工作原理
传统的泵管嘴燃油系统中,喷油压力与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有关,不是一个独立变量。 在高压电控共轨系统中,喷油压力(共轨压力)与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无关,是可以独立控 制的。由共轨压力传感器测出燃油压力,并与设定的目标燃油压力进行比较后进行反馈控 制。
—8—
第二章 系统识别和参数
一、发动机系统识别
1、发动机铭牌
燃油由发动机凸轮轴驱动的齿轮 泵经滤清器从油箱中抽出,通过一个 电磁紧急关闭阀流人供油泵。此时的 压力约为0.5MPa,然后,油流分为两 路,一路经安全阀上的小孔作为冷却 油通过供油泵的凸轮轴室流入压力控 制阀,然后流回油箱。另一路充人3 缸供油泵。在供油泵内,燃油压力上 升到135MPa或更高,供入共轨。共 轨上有一个压力传感器和一个通过切 断油路来控制流量的压力控制阀。用 这种方法来调节控制单元设定的共轨 压力。高压燃油从共轨流人喷油器后 又分为两路:一路直接喷入燃烧室, 另一路在喷油期间,与针阀导向部分 和控制柱塞处泄漏出的燃油一起流回 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