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评价与再评价

合集下载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
是指企业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定期评估和再评估的制度。

通过进行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企业可以衡量供应商的业绩、质量、交付能力、服务水平等关键指标,从而确保采购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供应商评价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评价指标:制定评价指标,例如供应商的质量水平、交期表现、价格竞争力、服务满意度等,以便对供应商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2. 评价方法:确定评价的方法和流程,可以采用定期调查、现场检查、质量抽检等方式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得分。

3. 评价周期:制定评价的时间周期,例如每年、每季度、每个项目结束后等,以确保评价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评价团队:确定评价的团队成员,通常包括采购、质量、生产等相关部门的代表,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再评价制度是在供应商评价的基础上,对于低分或不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再次评价和监控的制度。

再评价的目的是帮助供应商改进不足之处,提高供应商的业绩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再评价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再评价标准:制定再评价的标准和流程,例如低分或不合格供应商的再评价要求,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 改进计划:制定供应商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的目标、计划和时间表,帮助供应商提高不足之处。

3. 监控措施:建立监控机制,定期检查供应商改进计划的执行情况,确保供应商的改进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通过建立和实施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企业可以实现对供应商的有效管理和监控,提高供应链的质量和效率,降低风险和成本,并促进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的发展。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是指一个组织内部建立起来的评价和再评价供应商的管理体系和规范。

它通过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再评价,能够确保组织所采购的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性能,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采购效益和竞争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的目的、内容、方法和应用效果。

一、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的目的1.提高采购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再评价,组织能够选择出合适的供应商,从而提高采购的质量和性能,确保采购的商品和服务达到组织的要求。

2.降低采购成本。

通过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再评价,组织能够选择出价格合理的供应商,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3.提高供应商的竞争力。

通过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再评价,能够帮助供应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提高供应商的竞争力。

4.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再评价,能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供应商与组织之间的合作共赢。

二、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的内容1.供应商资质评价。

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包括注册资金、生产能力、质量体系、研发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确保供应商具备合作的基本条件。

2.供应商绩效评价。

定期对供应商的交货时间、交货质量、售后服务等进行评价,评估供应商的绩效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

3.供应商信用评价。

对供应商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包括信用记录、履约情况、社会声誉等方面的评价,判断供应商的信用风险。

4.供应商成本评价。

对供应商的报价、运输成本、管理费用等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的成本合理。

5.供应商创新能力评价。

对供应商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评估,了解供应商的创新潜力,推动供应商与组织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三、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的方法1.定期评价。

按照设定的评价周期,对供应商的绩效、信用、成本等方面进行评估,例如每年进行一次或每季度进行一次评价。

2.事件评价。

在供应商发生重大问题或关键节点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原料供应商的管理,保证原料供应商的合法性和挑选合格供应商提供依据,确保原料供应商的质量和数量,对供应商进行阶段性的评估与考核,从而有效保证质量的稳定性,保证本公司使用的原料安全、质优和追溯性。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的供应商泛指一切可以向公司提供饲料原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的原料、包装耗材的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管理部门使用。

第三条管理职责1、生产管理部负责组织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价与再评价,并对供应商的供货情况进行评价与再评价;2、制造部部长负责对合格供应商进行最后审批。

第二章供应商评价与再评价第一条供应商评价原则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信誉可靠、产品合法、质优价廉为评审依据,选择合格的原料供应商。

第二条供应商选择、评价及再评价流程1、生产管理部按公司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的要求,根据关键原料的一致性、符合性和有效性原则,收集符合供货条件的供应商信息、资质等资料,并对所收集的供应商信息、资料进行初步筛选。

2、生产管理部在品管部的配合下对经过初步筛选的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及诚信度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考核、评估后确定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并填写《供方评价表》。

3、将经过筛选的合格供应上报制造部部长审核,将通过制造部部长审批的合格供应商录入公司的《合格供方名单》之中,归入档案,妥善保存。

4、采购担当负责对合格供应商进行供货质量、到货及时性随时记录,并填写《合格供方供货明细》。

以便对供应商随时评价、每年再评价。

第三条评价内容评价供应商主要针对其资质、诚信、产品质量、供货保障能力等,对影响程度不同的采购产品可采用不同的评价准则。

公司在评价供应商时应全面考虑以下因素:1、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后续服务、历史业绩等;2、供应商的诚信度、保障能力;3、来自外部方面的信息(如同行的评价、主管部门的推荐、第三方认证等);4、若涉及采购产品中有强制性认证的,还应有认证的证书和质量证明等。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1.目的为规范原料供应商的管理,保证原料供应商的合法性和挑选合格供应商提供依据,确保原料供应商的质量和数量,激励合格供应商,从而有效保证质量的稳定性,保证本公司使用的原料安全、质优和可追溯性。

2.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本公司原料供应商的管理程序,适用于供应商的评价及选择。

3.管理职责采购部选出原料供应商,技术部、品管部、生产部与财务部共同确认合格供应商资格和名录。

4.具体条款规定4.1 供应商评价原则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信誉可靠、产品合法、质优价廉为评审依据,选择合格的原料供应商。

4.2 供应商评价流程供应商评价流程如下:4.2.1 供应商初选由采购部发布信息,原料供应商提供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批准文号等证件交采购部保存。

由采购部做初步筛选,将拟评审的供应商报原料评审小组,再由原料评审小组确认拟定参加评审的供应商名单。

原料评审小组由采购部门、技术部门、品管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负责人组成。

4.2.2供应商考评由评审小组对初选入围供应商进行考评,重点关注企业资质、原料来源、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等,必要时可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并填写现场评价记录。

4.2.3样品检测入围供应商提供供应原料的样品,有条件的可提供产品检测报告。

通过邮寄的方式邮寄至公司实验室,实验室收到样品后通过送检或自检,对样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告知评审小组。

4.2.4供应商审批评审小组根据供应商基本资料、样品检测等信息开会审定,对供应商进行评分,填写《供应商评价记录》。

4.3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分为5个方面。

(1)企业与供应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情况;(2)供货能力与相关资源情况;(3)产品质量评估;(4)产品质量实测情况;(5)产品质量稳定性。

4.4 评价标准各评价内容均实行打分制,总分100分,合格供应商评价分数不得低于80分,低于80分的判定为不合格供应商。

具体评价标准如下:4.4 供应商目录管理程序4.4.1供应商目录发布评审小组依据《供应商评价记录》的结果,汇总成统一格式的《合格供应商目录》。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评价制度概述供应商评价是为了评估和监控供应商的绩效以确认他们的可靠性和能力。

这个流程可以帮助企业确认和管理风险,并寻求提高供应商的质量和性能以及获得其他优势。

一个有效的供应商评价制度不仅包括在寻找并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时所需的信息,更关注在一次或多次交易后实现的供应商的绩效和表现。

一个完整的评价制度通常包括定期的供应商供货质量检查、供货定时情况、准时性,工程质量等评价指标。

有时也会建立一些深度分析的评价流程包括供应商的财务、技术能力、售后服务等。

评价指标1.质量评价质量评价是评估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在评价标准中,质量评价可能包括一些测试和检查,例如在产品制造和服务提供过程中遵循的标准和规范,以及质量控制的程序和过程是否得以有效实施。

这样一来,企业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并确定其能否和企业的产品兼容。

2.交货期评价交货期评价指的是供应商能否按时按量交货。

这个评价标准可能涉及到检查供应商在过去承诺的交货日期是否能够得到满足,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供应商的实际运作情况。

3.价格评价价格评价是关于供应商的价格水平。

价格评价通常涉及到分析供应商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是否符合市场水平,或者如果价格相对较高,是否又具有相当的价值。

4.响应能力评价响应能力评价是指供应商在质量、交货期等方面面临问题时能够多快解决这些问题。

这个评价指标需要考虑供应商的响应速度以及他们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再评价制度供应商的再评价制度是为了实时监控和管理供应商的绩效指标。

如果供应商获得合作机会,那么评价并选择他们的任务就已经完成。

然而,这个过程不能就此中断,因为在长时间的合作时间里,没有任何供应商始终以最佳状态运作。

为了确认和管理风险,以及寻求获得最大的利益,供应商的绩效必须以定期的方式进行再评价,以监控其表现,并处理任何发现的问题。

再次评价制度通常按照合同条款,制定供应商绩效指标来进行。

这个评价过程也需要客观性、严格性和公平性来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和表现不会受到偏见的影响。

供方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准则

供方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准则

三级文件(wén j iàn)文件名称:供方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准则文件编号:ZQPC/C-PH-01版本状态:A/0编写:体系文件编写小组审核:批准:发布(fābù)日期:2014年7月18日实施(shíshī)日期:2014年7月21日1 目的(mùdì)对首次供方及其供应情况进行评价(píngjià)和管理,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2 适用范围用于本公司(ɡōnɡ sī)三类主要原辅材料、设备、外包过程等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

2.1 采购产品的分类:根据采购的产品对本公司产品实现过程或最终产品影响(yǐngxiǎng)的程度,将采购产品分为A、B、C、D共四类。

A类采购(cǎigòu)产品:铝材B类采购产品:内喷涂料、罩光漆、油墨、清洗剂、硫酸(liú suān)、盐酸等化学品。

C类采购产品:隔纸板,缠膜,打包带,托盘,盖板D类产品(外包产品/服务):罐盖、运输、设备等3 职责3.1 采购部:负责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开发及基本情况的调查,组织供应商的评价和重新评价。

3.2 质控部:负责原辅材料质量跟踪评估,及提供原辅材料验证评估方案及评估报告。

3.3 工程部:负责提供设备选型、技术参数等资料;负责提供工厂外包工程的工作要求。

3.4 生产部:负责对原辅材料质量及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使用状况的跟踪评估。

3.5 储运部:负责对物流公司的服务质量的跟踪与评估。

3.6 行政部:负责提供工厂以外外包工程的工作要求。

3.7 工厂各部门提供的文件最后由厂长审核。

4 内容4.1 新供应商(原辅材料)的开发(kāifā)4.1.1 采购部收到申购需求后对适宜供应商发出《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表》,筛选出两家或以上供应商,收集(shōují)必要的相关资质文件。

4.1.2 如果存在顾客指定的供应商(如合同规定),则应从顾客批准的供应商处采购材料或服务。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范文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范文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了确保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稳定、高效,维护企业利益和声誉,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建立明确的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流程,保障供应链的质量和稳定性,并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水平。

本制度适用于全部与本企业合作的供应商。

二、评价标准1. 供应商管理标准1.1 供应商资质:供应商必需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1.2 供应商质量保证体系:供应商需建立和执行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本企业的要求。

1.3 供应商交货期:供应商应依照合同要求,按时交货,并适时搭配解决交期耽搁的问题。

1.4 供应商价格竞争力:供应商的价格应与市场相比具有肯定竞争力,并符合行业合理价格水平。

1.5 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应供给适时、精准的售后服务,积极响应和解决客户的问题和投诉。

2. 供应商考核标准2.1 供应商质量考核:依据供应商供给的产品质量,结合抽样检验和投诉情况,进行质量评估,包括产品的合格率、不良率、维护和修理率等。

2.2 供应商交货期考核:依据供应商的交货记录,统计供应商的交货按时率、耽搁率、交期稳定性等。

2.3 供应商价格考核:通过市场调研和供应商报价比较,评估供应商的价格竞争力。

2.4 供应商服务考核:依据客户投诉反馈和售后服务充足度调查,评估供应商的服务质量。

三、评价过程1. 供应商评价1.1 评价标精准认:由企业法务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订立和确认评价标准,并将其向供应商明确说明。

1.2 供应商信息收集:企业法务部门负责收集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资质证书、质量体系文件、交货记录等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初步分类和筛选。

1.3 供应商评价表订立:依据评价标准,企业法务部门订立供应商评价表,包括供应商重要信息、质量考核、交货期考核、价格考核、服务考核等内容。

1.4 供应商评估:企业法务部门依据供应商供给的信息和评价表,综合评估供应商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并依照评分系统对供应商进行分类,优选合适的供应商。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是一种组织机构为确保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的良好运行而设立的一套管理程序和方法。

其目的是通过对供应商的整体表现和质量绩效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理解其能力和可靠性,并从中获得改进的机会。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步骤和要素:1. 评估标准的设定:确定评估供应商的关键标准和指标,例如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成本效益、服务水平等等。

这些标准应该与组织的需求和期望相一致。

2. 供应商评价过程: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定期评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审核、数据分析等方法来收集信息和数据,评估供应商的业绩表现,并分析供应商的强项和改进的机会。

3. 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反馈:基于评价结果,对供应商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明确供应商的优势和弱点,并及时向供应商提供反馈,鼓励优势的持续发展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4. 再评价和持续改进:在供应商评价的基础上,与供应商共同制定改进计划和目标,跟踪和监控供应商的改进行动,并定期进行再评价。

这样可以确保供应商与组织的合作关系不断优化和提升。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的好处包括:- 有效控制供应链风险:评估供应商的绩效可以帮助降低潜在的供应链风险,例如延迟交货、产品质量问题等。

- 优化供应链绩效:通过评估供应商的表现,可以推动供应链的优化和改进,提高整体效率和效果。

- 提升供应商的参与度:供应商评价制度可以激励供应商积极参与改进和合作,增强供应商与组织间的合作关系。

- 促进持续改进: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再评价,可以持续推动供应商的改进举措和行动,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质量和绩效。

总而言之,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健康的供应商关系,降低供应链风险,提升供应链绩效,并推动持续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商评价与再评价制度
(第A版第0次修订)
文件编号:
受控编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有限公司
2015年07月01日发布2015年07月05日实施
版本变更
目录1目的3
2适用范围3
3相关角色和职责3
3.1归口管理3
3.2运营管理部3
3.3加工基地质量管理部3
3.4加工基地储运部3
3.5采购部3
4流程图3
5管理要求5
5.1新供应商准入5
5.1.1供应商调查5
5.1.2供应商资质审核5
5.1.3供应商现场审核5
5.1.4样品检测6
5.1.5供应商评价6
5.1.6纳入合格供方名录6
5.1.7风险评价6
5.1.8首次进货检验6
5.2合格供应商再评价7
5.2.1资质审核7
5.2.2原料使用过程评价7
5.2.3业绩考核8
5.2.4风险等级再评价8
5.2.5现场审核8
5.3化学品、委托检测供应商管理9
6权限指引10
7相关制度文件11
8相关表单11
1目的
为了有效选择、评价合格供应商,确保供应商资质、质量保证能力、生产交付能力、售后服务能力等能够持续符合管理要求,满足饲料加工基地正常生产的需要,特制定此实施细则。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饲料加工事业部下属各加工基地生产所需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包装材料、化学品及委托检测供应商管理。

3相关角色和职责
3.1归口管理
运营管理部是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

3.2运营管理部
供应商资质审核,质量审核计划制定、实施,审核标准制定,审核报告编制,整改计划跟踪与验证。

3.3加工基地质量管理部
原料入厂检验和过程监控质量信息收集与上报,参与供应商现场审核,参与供应商业绩考核。

3.4加工基地储运部
参与供应商业绩考核。

3.5采购部
新供应商调查和资质索取,参与供应商审核计划制定,参与现场审核,组织供应商评价,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供应商业绩考核,供应商资质的更新和维护。

4流程图
5管理要求
5.1新供应商准入
5.1.1供应商调查
由牧业技术部下发精饲料配方,如配方中有新增饲料原料或饲料添加剂,牧业技术部门应同时下发对应的原料标准,运营管理部根据原料标准编制并下发采购验收标准、检验方法、监控计划等文件,采购部依据原料标准寻找供应商并发出《供应商调查表》,供应商填写后将《供应商调查表》、资质及证明文件传递至采购部,资质及证明文件要求参见《供应商资质明细》。

5.1.2供应商资质审核
采购部对资质及证明文件进行初审,填写《资质审核表》中供方名称、产品名称、质量标准、资质名称、购买方及使用说明前五部分,初审合格后提交运营管理部复审,初、复审应审核提供资质及证明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

合格后由采购部和运营管理部各留存一份,归档保存。

5.1.3供应商现场审核
5.1.3.1审核计划
资质审核通过后,运营管理部根据需要组织供应商现场审核,与采购部共同制定《供应商审核计划》,内容包括供应商名称、审核目的、审核时间、审核人员等,经饲料加工总经理审批。

采购部将《饲料加工供应商审核方案》下发给供应商。

5.1.3.2审核实施
依据审核计划,运营管理部和采购部组成审核小组进行现场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座谈、文件审核、现场审核、封样等,供应商应有专人陪同,提供材料应真实,不得弄虚作假。

审核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审核标准等如实对供应商进行各项审查并记录,必要时审核人员与供应商人员共同取样封存,审核人员将样品带回加工基地进行检验。

5.1.3.3审核结果与验证
审核结束后,运营管理部整理审核情况,填写《供应商审核方案》并于审核结束后5日内发至采购部,由采购部下发给供应商,供应商在收到通知后5日内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报告以图片、邮件等形式发至运营管理部,必要时运营管理部进行现场验证。

整改合格进行小样检测,整改不合格停止进行下阶段审核。

5.1.4样品检测
运营管理部将供应商提供样品安排实验室进行检测,必要时进行委托检测。

5.1.5供应商评价
样品检测结果满足原料标准要求,跟踪验证合格后,采购部组织供应商评价,填写《供应商评价表》,经采购员和质量主管(样品检测)评价,采购经理批准。

5.1.6纳入合格供方名录
采购员将《供应商调查表》、供应商资质、证明文件、事业部/子公司制度新增/修改/废止申请表》及《供应商评价表》提交运营管理部,审批后更新《合格供方名录》提交运营管理部,运营管理部组织名录下发,各加工基地按《合格供方名录》接收物资。

来货不在名录内的不得接收和使用。

5.1.7风险评价
运营管理部组织对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级别。

根据原料和添加剂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的可能性和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将供应商分为三个风险级别,一级风险供应商每年必须进行一次现场审核,二级风险供应商每两年进行一次现场审核,三级风险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具体审核内容详见附录1《供应商资质明细》。

5.1.8首次进货检验
原料入厂后,加工基地质量管理部按照监控计划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使用。

运营管理部跟踪原料从进货、生产到饲喂情况,满足饲喂要求后方可正常进货,如牧业技术部门反馈不符合饲喂要求,运营管理部通知采购部重新采购,取消合格供应商资格。

5.2合格供应商再评价
5.2.1资质审核
采购部定期对供应商资质进行维护和更新,对资质即将过期(至少提前1个月)和缺少的情况进行汇总,并通知运营管理部,运营管理部同时抄送至各加工基地,采购部索取资质并及时提交运营管理部,经审核后更新资质,对于资质过期和缺失的原料,各加工基地不得接收和使用。

运营管理部为保证生产正常运行,每月对供应商资质进行审核,及时发现过期、即将过期和缺失的情况,并以联络函形式提醒采购部,采购部5个工作日内给予更新或补充,到期未答复的,运营管理部以联络函的形式通知各加工基地,各加工基地不得接收和使用。

5.2.2原料使用过程评价
5.2.1当原料在进货、储存、生产过程中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质量波动较大时,基地质量管理部停止使用,加工基地质量管理部填写《供应商整改通知单》传递采购部,并将不合格情况及时提报给运营管理部,供应商在接到采购部下发的《供应商整改通知单》5个工作日内对不符合项提出整改计划并进行整改,加工基地质量管理部跟踪整改情况,整改合格继续使用,如整改不合格或超出整改时限,在《供应商整改通知单》中注明停止供货,建议取消资格,由采购填写《事业部/子公司制度新增/修改/废止申请表》,经采购经理审核、主管采购副总经理审批后更新《合格供方名录》,取消供应商资格。

5.2.2基地质量管理部依据《监控计划》要求,每3个月至少选择5种原料,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入厂原料的主要卫生指标进行检测,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增加部分常规指标的检测,保证每年每个生产厂家至少检测一次,检测报告由质量组保存,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原料安全性评价,填写《饲料原料安全性评价报告》,判定为不合格的在“检验结论”处注明不合格项,并发给运营管理部质量组,质量组根据不合格的风险等级出具意见,对现有的不合格原料和供应商采取相应的措施,基地质量管理部将意见和报告传至采购部,采购部5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

供应商如提出复检,采购部与基地质量管理部沟通,由基地质量管理部、采购部与供应商共同扦样、封样并确认检测机构,检测费用由供应商提供,检测结果以
复检为准。

卫生指标不合格的不得复检,不复检的供应商或复检仍不合格供应商,运营管理部质量组与采购部沟通,进行资格取消流程,修改合格供应商名录,并下发,基地按照新的供应商名录执行。

5.2.3业绩考核
采购部每年两次组织对《合格供方名录》中的供应商进行业绩考核,按照《供应商业绩考核标准》(附录2)进行考核,91—100分为优秀,81—90分为良好,71—80分为及格,60—70分提出警告,供应商提出整改报告,60分以下取消合格供方资格。

加工基地质量管理部、储运部等参与供应商业绩考核,填写《供应商业绩考核表》
5.2.4风险等级再评价
每年由运营管理部组织对供应商风险级别进行再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原有供应商风险级别,并及时更新至《合格供方目录》。

5.2.5现场再审核
5.2.5.1运营管理部每年12月31日前制定下一年度的供应商审核计划,形成《供应商审核计划》,编制时可参照供应商业绩考核结果及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现场审核流程同“5.1.3供应商现场审核”,其中审核人员可根据需求由加工基地质量主管参与审核,如现场审核不符合项目未按时整改,将停止供货,严重时取消合格供应商资格。

5.2.5.2依据业绩考核结果、检测数据分析等信息或根据加工基地工作需要,运营管理部组织对供应商进行飞行审核。

运营管理部制定飞行审核计划,审核流程同5.1.3.2和5.1.3.3,如现场审核不符合项目未按时整改,将停止供货,严重时取消合格供应商资格。

5.2.5.3停止供货6个月内的供应商再次供货前进行资质审核,6至12个月的进行现场审核,12个月以上的执行新供应商准入程序。

供应商发生以下重大变更时,重新进行现场审核。

(1)供应商生产场所搬迁
(2)统一生产场所生产车间的改变
(3)原生产车间重新改造
(4)更换主要生产设备
(5)生产流程发生变更,如发生生产工艺流程的改变还需要由研发部进行样品评估
5.3化学用品、委托检测供应商管理
运营管理部审核供应商资质,提供资质应为原件扫描件,资质审核通过后填制《新供应商通知单》,各加工基地采购人员按照《新供应商通知单》进行采购。

6权限指引
7相关制度文件8相关表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