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保守派历史学家的思想
2023公需课:新时代英国特色保守主义思想

2023公需课:新时代英国特色保守主义思想引言本文档将讨论新时代英国特色保守主义思想,并探讨其在当代英国社会和政治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该思想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英国的政治文化和国家发展的趋势。
保守主义思想的概述保守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想,强调社会和政治稳定、传统价值观和有限政府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英国,保守主义思想有其独特的特色和发展。
新时代英国特色保守主义思想的核心原则1. 维护社会和政治稳定新时代英国特色保守主义思想重视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认为维持社会秩序是至关重要的。
保守主义者强调社会团结和安全感的重要性,提倡通过传统和稳定的价值观来保持社会秩序。
2. 强调个人责任和自由新时代英国特色保守主义思想重视个人责任和自由。
保守主义者认为,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负责,并主张通过自由市场和私有财产来实现个人自由。
3. 重视文化传统和国家认同新时代英国特色保守主义思想强调文化传统和国家认同。
保守主义者认为,保持和传承英国的文化传统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凝聚力至关重要。
4. 有限政府和经济自由新时代英国特色保守主义思想主张有限政府和经济自由。
保守主义者认为,政府应该在最小限度内干预经济,给予市场和企业更大的自主权。
新时代英国特色保守主义思想的影响新时代英国特色保守主义思想对英国社会和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
- 在政治层面,保守党作为主要的代表力量,推动了新时代英国特色保守主义思想在政策制定和国家治理中的体现。
- 在社会层面,保守主义思想强调个人责任和社会稳定,为社会的发展和秩序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 在国际事务中,新时代英国特色保守主义思想使英国在塑造国际形象和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具有独特的立场和举措。
结论新时代英国特色保守主义思想凝聚了英国社会的共识和发展方向。
通过对该思想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代英国的政治和社会状况,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和指导。
—— [姓名](文档长度 211 字)。
英国 高考题 政治上的保守主义 历史

英国高考题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历史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在英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保守主义强调传统价值观、稳定、社会秩序和个人负责任等原则。
这些思想在英国政治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并影响了国家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英国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以及它在英国历史中的地位。
英国保守党是英国最大的保守主义政党。
自19世纪初以来,保守党一直在英国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
保守主义强调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秩序,认为这些价值观是社会稳定和个人自由的基础。
因此,保守党的政策倾向于维护和巩固现有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保守党鼓励个人负责任、反对过度干预和规管,提倡自由市场经济和个人自由。
保守主义在英国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经济蓬勃发展,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保守主义得以崛起,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地主阶级的利益。
保守党通过维护土地所有权和封建制度来支持地主阶级,同时反对工人运动和工会。
19世纪中期,保守主义的倾向开始转变,开始朝着更加现代化和经济自由的方向发展。
20世纪初,保守党面临了许多挑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导致了社会变革和政治动荡。
然而,保守党依然保持了对政府的控制,并在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危机中采取了一系列不干预的政策。
保守党政府通过降低公共支出、财政削减和保护主义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
这种经济保守主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困境,但也导致了社会不满和工人运动的激化。
在20世纪后半叶,保守主义在英国政治中再次崛起。
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在1979年当选为保守党领袖,并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撒切尔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和小政府,她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和私有化政策。
她反对工会权力,扩大了私有部门的角色,并推行了一系列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支出。
撒切尔政府的改革措施影响了整个英国社会,而且保守主义的影响也超出了英国的范围。
尽管保守主义在英国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也经历了许多争议。
保守主义通常被批评为维护既得利益,忽视社会不平等和机会不公的问题。
历史学家与情报研究情报史英国学派的传统与变迁

历史学家与情报研究——情报史英国学派的传统与变迁周桂银情报史长期以来一直是历史学家所说的“被遗忘的一面”,〔1 〕特别是被军事史家和外交史家所遗忘的一面。
1973年之后,随着英美等西方国家情报档案的相继开放,职业历史学家们开始涉足情报史研究。
在英国,一些历史学家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情报战这一核心领域,建立起情报史研究园地,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填补了史学研究的空白,从而形成了情报史研究的英国学派。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英国学派形成的背景、代表人物的主要学术成就及其研究特色,指出情报已成为当代国外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派的形成有助于推动历史学家更完整、更准确地把握现代世界史特别是国际关系史的发展历程。
一情报史成为“被遗忘的一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历史学家本身所怀有的偏见。
80年代之前,英国职业历史学家要么是完全忽视情报在历史上的作用,要么是认为情报对外交和战争的影响无足轻重。
这种态度影响了一大批史学著作。
如大历史学家泰勒的(1914—1945年的英国史》,对情报在战争进程中的作用,仅一笔带过。
〔2 〕历史学家这种忽视情报及其作用的做法造成的严重后果,一是影响了历史学家完整而又准确地把握历史,如情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决策和战役进程的影响,在1973年“超级机密”的档案解密之前,史学界的普遍看法是作用有限;二是有的史学著作即使是提到情报,也是语焉不详或错误百出,特别是在英国情报机构的组成问题上混淆不清。
第二个原因是职业历史学家不想涉足情报研究。
长期以来的情报著作大都是谍报小说,人们在心理上已将情报题材的书归于街头文学之列。
这使得历史学家对情报研究退避三舍。
情报史研究较为薄弱的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历史学家们缺乏全面而又完整的档案文件。
1973年,英美等国公布了一些情报档案,但大部分历史学家认为这些材料是极为有限的和片面的,这有碍于历史学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3〕因此,历史学家涉足情报研究面临着两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在英国的兴起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在英国的兴起【正⽂】在20世纪最后30年的欧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来⾃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扮演了⼀个⾮常重要的⾓⾊:从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n)、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利本德(Ralph Miliband)、霍加特(Richard Hoggart)、霍尔(Stuart Hall)到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安德森(Perry Anderson)、哈维(David Harvey),英国⼀下⼦涌现出了⼀批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纵横驰骋在从历史学、历史社会学、⽂学批评、⽂化研究、政治学到⼈⽂地理学的⼴阔的理论原野上,在有⼒地影响了当代欧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向及其图景的同时,创造出了⼀种特征鲜明、充满活⼒、堪与德法传统并肩的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
在我国当前理论界,对英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与思想的研究在⼀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种热点,这在⽂化研究、⽂学批评以及史学研究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但对于作为⼀个整体的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国内学界还缺乏必要的体认,全然没有意识到这⼀理论传统实际上是⼀个⾮常晚近的发明,其兴起⼤体可以追溯到第⼆次世界⼤战前后。
⼀、为什么英国没有较早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众所周知,英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第⼆故乡”,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向成熟和丰富,进⽽⾛向世界,成为⼀种改造世界和创造历史的物质⼒量的。
但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活的时代及其之后相当长的时间⾥,英国乃⾄整个英语世界都没有能够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也基本上没有出现有重要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英国左派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881年的“社会民主联盟”和1885年的“社会主义同盟”①,特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同时代⼈莫⾥斯(William Morris, 1834—1896),但莫⾥斯主要是⼀个⽂学家和艺术家,他并没有留下可以供后世英国马克思主义者直接继承的理论遗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的英国政治动荡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的英国政治动荡二战前夜的英国,政治动荡一直是重要的话题之一。
当时英国的政治环境被两个重要的政治党派所掌控,他们分别是保守党和工党。
两者之间的政治斗争,不仅为英国的政治发展带来了意见分歧,也为二战前夜的政治局势添乱。
保守党的兴起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的政治环境非常混乱。
先后出现过自由党和保守党两大党派。
自由党主张政府应该拥有更多的权力,以此来保护普通民众的利益。
保守党则认为政府过于集权化会影响个人自由,主张政府能够掌控民生事务,但不应该过度干涉个人的日常生活。
然而在1914年爆发的一战中,这两大党派遭受了很大的打击,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场战争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还使得英国一度失去了国际声誉。
此时,保守党开始兴起,他们想要通过恢复英国的国际地位来增强国家的实力。
这个想法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
保守党的实力壮大后,他们开始着手采取一些政治改革的措施。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保守党在1918年举行的大选中掌握了绝对优势。
这意味着保守党可以轻松地通过政治条例和法律,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能力转化为实际政治力量。
英国保守党在二战前夜的政治动荡期,是保守党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
保守党在此期间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措施,为英国的战争和政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党的兴起和保守党一样,工党也是由一些个人组成的政治力量。
工党成立于1900年,当时作为工会的代表组织,为了维护劳工利益。
不过,到了二战前夜的时候,工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工党逐渐从维护劳工利益的组织,转型为政治党派。
二战前夜的英国政治动荡时期,工党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个人,特别是一些工会领袖的行动。
这些人对保守党的实用主义和自我利益有所不满,由此他们组织了工党,在这个时期,工党的影响日益壮大。
在英国政治动荡的二战前夜期间,工党和保守党之间有很多的政治分歧。
这些分歧主要体现在两大党派在对外政策方面的立场上。
工党反对英国参与战争,而保守党则支持英国加入战争。
国际关系史学家泰勒解读

国际关系史学家泰勒解读王 丽 琴提 要|泰勒(Alan John Percivale T aylor,1906~1990),英国著名国际关系史学家。
代表作主要有《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从萨拉热窝到波茨坦》等。
泰勒融会贯通国际关系近代史学的研究,奠定了其史学大家的地位,本文将从泰勒的“俾斯麦情结”、泰勒的历史叙述对“均势”理论的启示以及泰勒对两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研究等三个方面来解读泰勒。
关键词|泰勒 “俾斯麦情结” “均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图分类号|K856.1作者信息|女,1979年生,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生,210093。
艾伦・约翰・珀西瓦尔・泰勒(Alan John Percivale T aylor,1906~1990)系英国著名国际关系史学家。
他在牛津大学奥里尔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后师从普里勃勒姆研究欧洲外交史。
泰勒1930~1938年执教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1938~1963年执教于牛津大学马格达伦学院。
他的主要著作有《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Struggle for Mastery in Europe)、《英国历史评析》(The English History Review)、《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The Origin o f the Second World War)、《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风云人物》(War Lords)等。
在牛津大学奥里尔学院求学期间,泰勒集中精力研究1904~1945年之间的英国历史,著成《英国历史评析》一书。
该书以英国为背景,折射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世界历史;在执教牛津大学期间,他的兴趣由英国史转移到世界史方面,并撰写了大名鼎鼎的《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后被编纂成近代史教材。
该书以大量的历史史料,详尽地叙述了从1848年革命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间的这段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致力于近代历史的研究,并以细腻的笔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风云人物》中,刻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一组世界风云人物,深刻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风云变幻的世界,总结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战后英国保守党与工党的共识

战后英国保守党与工党的共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党“共识”是英国政党政治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现象,工党与保守党在福利国家、混合经济等政策方面出现了趋同与合作的趋势。
这种“共识”反复实践着,其中间有中断,但总的趋势是持续发展的。
所谓两党“共识”,是指两党在重大国家事务上态度和政策的趋同与合作,是“西方国家中具有不同意识形态色彩的各类政党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方面的‘趋同现象’”①。
保守党和工党之间出现“共识”,既是英国政党利益、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磨合的产物,又是英国特有的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凯恩斯主义的出现大多数学者认为战后英国大党间达成的广泛共识主要体现在,普遍接受“混合经济”概念,即带有一些国有企业色彩的资本主义经济;承认自由工会的权利,尤其是工人应有的权利;赞同政府承担一定的责任,保持“充分就业”和提供社会福利。
由此看来,两党“共识”虽说为一种政治现象,但其具体内容则更多的是关于国家经济的运作。
这样就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在意识形态、政党宗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工党与保守党能在解决众多纷杂的经济问题中趋于一致呢?为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析一下两大党的经济思想。
英国工党是在英国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是它并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而是深受费边社会主义的影响,并且以费边的渐进社会主义为指导,主张社会改良。
在经济领域,工党多以费边社的经济学说为指导。
韦伯夫妇是费边学派早期重要的理论家,他们推崇约翰•斯杜亚•穆勒,于1897年出版了《工业民主主义》,阐述了关于平等和财富分配的改良主义观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派经济学家托尼发表了《贪婪的社会》和《平等》,它们清楚地阐释了费边社会主义经济主张,认为社会主义所要关心的中心问题是“平等”,而“平等”的实现则依赖于公平合理的分配,因此,托尼认为经济学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与“平等主义”,把“国有化”看成是改变所有制和使生产者摆脱目前受束缚的措施。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历史观念

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历史观念——以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讨论中心陈新(复旦大学历史系)摘要: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历史写作中,坚持历史实在论,这是坚持唯物主义合乎逻辑的结果。
他们在进步观、发展观、历时性变迁,以及在社会系统和整体结构中理解研究对象等等观念的指导下描述历史,认为进步、发展、变迁等等事实上乃是被描述的客观历史具有的本质属性。
由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家缺少对历史观念和历史认识的系统性反思,最终将自己认定为历史发现者而非建构者,这样,马克思主义对于他们的研究则起到的就是望远镜、显微镜或者测深锤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的史学实践仍然获得了历史学应有的现实意义。
德国思想家梅尼克曾在《德国的浩劫》中认为,19世纪后期,欧洲社会政治生活中盛行着两股潮流:其一是社会主义;其二是民族主义。
当社会主义预言的革命并未到来时,民族主义先声夺人,并在一些强国成长为帝国主义。
[1]极度膨胀的民族主义带着极度的自信和狂妄,将欧洲领入了大战之中。
当斯宾格勒1918年出版《西方的没落》,以文明之兴衰替代民族国家的线性发展,充当历史阐释的宏观模式,它对西方传统学术思想的冲击,本身就意味着民族主义危机已经到来。
与此同时,十月革命在实践中为社会主义思潮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样式,社会主义思潮由此进入了一个发展期。
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潮流的支撑理论之一,毫无疑问,它的发展同样与西方社会政治生活的展开密不可分,尤其在20世纪前半期,各种政治思潮的激烈交锋与西方社会生活的动荡不安,更加造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复杂性。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回避政治立场,它恰恰是要通过对社会历史及其构成成份的重新阐释,来表达自己对当前社会政治生活的理解与对待现实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者往往带着政治热情,而19世纪以来的历史学在表面上仍然表现出追求客观历史的面貌,对此,马克思主义史家会如何调和政治与学术这对看似矛盾的要求,使自身能够在表达政治立场之外,同时获得相应的学术地位,这可以是我们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20世纪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后半叶发展的一个出发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保守派历史学家的思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经济萧条席卷英国。
一战造成的灾难性的损失伴随着的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收获,停战并未带来和平、荣誉和繁荣,相反,随之而来的是毁灭性的经济衰退、失业。
经济领域内的危机对英国政治的冲击也是多方面的。
国内,一战后,工党崛起,并逐步取代自由党成为英国两党制中的另一个支柱。
在国外,英帝国的殖民体系也在战争结束后开始瓦解,帝国衰落引发的连锁反应
是英国调整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对外政策,由均势外交转为绥靖政策。
面对如此局势,英国以赫恩肖、布莱恩特、菲林为代表的保守主义历史学家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国内外前所未有的威胁性事件给出了保守主义的解释。
他们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历史背景下,建立了一个扩展的迪斯雷利的托利主义,形成了保守主义的基本原则,即人性不完美、推崇传统、重视宗教的作用、人天生不平等、保守和自由并行不悖。
他们运用保守主义原则对英国社会的显著问题: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帝国问题、20世纪30年代的绥靖政策和反犹问
题等做出了解释。
这种保守主义原则,连同历史学家对社会事件的解释奠定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保守主义思想的基调,它不仅形成了独特的20世纪扩展的
迪斯雷利式保守主义理论,而且作为传统保守主义向新保守主义的过渡理论,对
二战后英国的保守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学家并不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执着、专注、多产的作家,是一个广泛的知识群体。
但是,在保守主义思想的宣传中,历史学家的角色很重要。
首先,与政治家相比,他们能够置身于政治生活之外或政治边缘,在关键问题上给出创造
性意见。
其次,作为历史学家,他们坚持用历史知识证明和解释保守主义思想在过去、
现在和将来的合理性。
最后,作为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们以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一系列保守主义思想的宣传活动证明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