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全知识点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1914年7月、1918年12月原因:根本: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具体: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直接(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1916{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理解:突发事件和恐怖主义有时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后果: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争,造成人类社会的灾难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爆发:时间:1914年7月28日标志: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性的掠夺战争主要战场:欧洲战场三条战线:西线(关键)、东线、南线西线主要战争:马恩河战役:1914(英法联军/德意志帝国军)粉碎德军速战速决计●凡尔登战役(转折性):1916年2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特点: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喻称:“绞肉机”“屠宰场”“地狱”地位:改变了战局,战略主动权转向协约国一标志: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索姆河战役(规模最大的消耗战)1916(德/英法联军)日德兰海战(规模最大的海战)1916(英德)19世纪末20世纪初,争夺巴尔干半岛最激烈的国家是俄国和奥匈帝国结束:1918年,奥匈帝国无条件投降1918年,德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标志)结果:以同盟国失败告终武器:坦克:1916年首次在索姆河战役中首次使用,被称为“陆战之王”(英国)1918年4月1日,美国成立统一的皇家空军加速一站结束的原因:①美国参战(1917年,一直保持中立的美国参战)②俄国退出战争(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战争,退出战争)③同盟国的反战运动风起云涌影响:1、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和破坏,欧洲的工业生产倒退了8年2、引发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共和国3、改变了资本主义列强的战略格局。
欧洲下滑,英法削弱,日美崛起4、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5、把大多数国家卷入了世界政治漩涡,进一步推动了世界整体化的进程对中国的影响:1、引发了五四运动2、列强无暇估计中国,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定发展(经济发展)3、引发中国共产主义革命一战中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被削弱的国家:英国、美国、法国被摧毁的帝国:沙皇俄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实力增强的国家:日本、美国背叛“朋友”的国家是意大利。
一站二战历史知识点

一站二战历史知识点一站二战,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重大的两次全球性冲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1. 起因:一战的直接导火线是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继承人弗朗茨·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
但深层次原因包括民族主义、军备竞赛、帝国主义扩张以及复杂的同盟体系。
2. 主要参战国:同盟国包括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协约国包括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1915年加入)和美国(1917年加入)。
3. 主要战役:包括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
4. 结果: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议,一战结束。
战争导致数百万人丧生,并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5. 后果: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埋下了二战的种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1. 起因:二战的直接原因是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随后英法对德宣战。
深层原因包括经济大萧条、民族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兴起,以及对凡尔赛体系的不满。
2. 主要参战国:轴心国包括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同盟国包括英国、苏联、美国、中国等。
3. 主要战役: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中途岛海战等。
4. 结果:1945年,随着德国和日本的投降,二战结束。
5. 后果:二战导致约7000万人死亡,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
战后,联合国成立,旨在防止此类冲突再次发生。
同时,战争也导致了冷战的开始,世界进入了一个由美国和苏联主导的两极格局。
总结一站二战不仅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也深刻影响了全球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
战争的残酷教训提醒人们和平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提供了历史经验。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事件时间轴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事件时间轴1914年6月28日:
奥匈帝国的皇储弗朗茨·费迪南德在波斯尼亚的首都萨拉热窝遭到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1914年7月28日: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导致欧洲各国加入战争。
1914年8月1日:
德国对俄国宣战,引发东线战事。
1914年8月4日:
英国对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15年4月22日:
德国在比利时首次使用毒气作为战争武器,在二战期间被广泛使用。
1915年5月7日:
德国潜艇击沉英国客船卢西塔尼亚,造成近1200人死亡,其中包
括美国公民。
这事件导致美国舆论开始倾向参与战争。
1916年2月21日:
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试图取得重要胜利,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1917年4月6日:
美国正式对德国宣战,成为协约国的一员。
1917年11月7日: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沙皇被推翻,布尔什维克掌握政权。
1918年3月21日:
德国发动春季攻势,试图在西线实现胜利。
然而,此举最终失败。
1918年11月11日:
协约国和德国签订停战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1919年6月28日:
《凡尔赛条约》签订,确定了对德国的战败赔偿和领土调整。
以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事件的时间轴。
这场战争导致了全球范围的破坏和压力,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它也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对后续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年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年表政治上1914年6月 28日弗兰西斯·费迪南德大公及其妻子在波斯尼亚的萨拉热窝被加夫里洛·普林齐普暗杀。
27日德国拒绝英国的调停新提议。
29日俄国动员。
宣战1914年7月28日奥匈对塞尔维亚。
8月 1日德国对俄国。
3日德国对法国。
4日德国对比利时;英国对德国。
6日奥匈对俄国;塞尔维亚对德国。
9月 12日英国对奥匈。
13日法国对奥匈。
23日日本对德国。
11月 1日俄国对土耳其。
5日英国和法国对土耳其。
1915年5月23日意大利对奥匈。
8月21日意大利对土耳其。
10月 14日保加利亚对塞尔维亚。
15—16日英国、法国和塞尔维亚对保加利亚。
19日意大利和俄国对保加利亚。
1916年8月 27—28日罗马尼亚对奥匈,德国对罗马尼亚,意大利对德国。
30日土耳其对罗马尼亚。
9月1日保加利亚对罗马尼亚。
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国。
7月2日希腊对中欧强国。
12月7日美国对奥匈。
西线1914年8月 2日德军侵入卢森堡。
4日比利时被侵。
7日英军在法国登陆;法军侵入阿尔萨斯—洛林。
14日边境之战。
16日德军攻克列日。
20日德军进入布鲁塞尔。
22日蒙斯之战。
26日勒卡托之战。
9月 3日法国政府自巴黎迁波尔多。
5日马恩之战。
13日第一次埃纳之战,导致“奔向大海”。
10月 9日安特卫普失陷给德军。
11日第一次伊普雷之战。
1915年3月14日圣埃卢瓦之战。
4月22日第二次伊普雷之战。
德军采用毒气。
5月9日佛兰德和阿图瓦的法—英战役。
9月25日在香巴尼和洛的法—英攻势。
1916年2月 21日凡尔登之战。
25日杜奥蒙炮台被德军攻占。
7月1日索姆之战。
9月15日英军在索姆首次使用坦克。
10月24日杜奥蒙炮台被收复。
11月18日索姆之战结束。
12月 12日罗贝尔·尼韦尔将军取代霞飞。
18日凡尔登之战结束。
1917年4月 9日阿腊斯之战;维米山脊被攻占。
16日尼韦尔的攻势(第二次埃纳之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亦称为“大战”,是一场席卷全球的武装冲突,持续时间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
这场战争源于欧洲大陆各国之间的复杂政治纷争、日益加剧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各国的殖民地野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各大势力之间的对抗局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程度。
背景与爆发20世纪初,欧洲大陆正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和经济挑战。
国家间的争夺殖民地、经济利益以及不断加剧的军备竞赛加剧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同时,被称为“邦联国”的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等国对自身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势力不满,他们渴望争夺更多的资源和影响力。
铁和火药的革命引领着商品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也为战争的爆发提供了更大的威力。
1914年6月28日,在奥匈帝国的君主弗朗茨·费迪南德大公遇刺身亡后,欧洲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迅速升温。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国迅速加入对塞尔维亚的进攻并对俄罗斯宣战,紧接着英国、法国等国也相继加入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战争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全球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深远影响。
估计战争导致约1600万人死亡,此外还有数百万人伤残。
冲突不仅限于欧洲大陆,也波及到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
战离极地,横跨大洋,政治版图因之产生根本的变革。
此次战争还给战争参与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各国动员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战争,导致经济崩溃、巨额债务和通胀。
同时,战争也加剧了各国民族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情绪,威胁到了许多国家的社会稳定。
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催生了现代战争技术和战略。
战争中引入了毒气、坦克、飞机等新型武器,这些武器对战争格局和战斗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战争还促进了现代医疗和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为后来的医疗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终结与影响1918年,战事逐渐转向了盟军的有利,德国方面陷入了困境。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方面与盟军签署停战协议,表明接受战争失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战争,那么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一战起止时间分别是1914年7月28日和1918年11月11日。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皇储在塞尔维亚被刺杀为借口,对塞尔维亚宣战。
一战也就此正式开始进入战争阶段。
四天后,德国对俄国宣战;六天后,德国对法国宣战;七天后,英国对德国宣战;九天后,奥匈帝国对俄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这一次战争的爆发其实就是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这一场战争的爆发。
英法由于率先完成资本主义革命,各方面的实力都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世界统治权力的拥有者。
但是有一些比英法稍微晚一些完成资本主义革命的,却不愿意让英法一直站在世界权力的顶峰。
比如当时的德意志帝国。
德国的资本主义虽然起步晚,但是成效快。
德国没有多久之后国家的总体实力就几乎可以与英法相当了,于是就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这个要求英法等国家自然不会答应,就这样一战爆发了。
一战爆发后,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军队一直在战场上保持着优势地位,直到凡尔登战役的出现,扭转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形势。
德国的同盟国最终不敌人数众多的协约国,战败后于1918年的11月11日签订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标志着一战最后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展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7月,是由同盟国挑起的非正义性的战争。
一战虽然是1914年正式爆发的,但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却是很早就成立的。
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合约,同盟国就此成立。
1892年到1907年这段时间,俄国、法国、英国先后签订了协约,渐渐形成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国。
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在塞尔维亚炫耀武力,于萨拉热窝被刺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轴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轴
-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正式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 1914年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法国向德国宣战,战争迅速蔓延至欧洲各国。
- 1914年8月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波及全球,形成两大敌对阵营。
- 1914年9月5日:第一个大规模战役——马恩河战役爆发,双方均无法取得明显优势。
- 1915年4月22日:德军首次使用毒气攻击,发起第一次伊珀尔战役。
- 1915年5月23日: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奥匈帝国宣战。
- 1916年2月21日:第一次索姆河战役爆发,法军以其坚守形成了血腥的胜利。
- 1916年7月1日:梅斯-阿兰斯战役开始,战斗持续了数月,成为战争中最大的战斗之一。
- 1917年2月1日:德国发出无限制潜艇战声明,对所有抵抗军舰进行袭击。
- 1917年4月6日:美国正式加入战争,成为协约国的重要力量。
- 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约签署,俄国退出战争。
- 1918年11月11日:德军在康普日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个时间轴列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关键事件的时间点。
从奥
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开始,战争蔓延至全球,涉及多个国家。
战争中,各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斗,包括马恩河战役和梅斯-阿兰
斯战役等。
战争期间,德国使用了毒气攻击,而意大利则在后期加入
了协约国。
战争中最为关键的事件之一是美国的加入,为协约国提供
了重要支持。
最终,德国在康普日停战,并于1918年11月11日正式
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

段祺瑞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事件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府院之争告一段落。
编辑本段延伸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建立的国家联盟。参与该联盟的国家主要有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等数个国家。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然是同盟国国家,但在1915年5月加入协约国。三国同盟遂告瓦解。世界大战末,美国加入协约国,同盟国最终失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入同盟国方面作战的共有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时称奥斯曼帝国)4个国家。
互立阵营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皇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又因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与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柏林会议[3]
持续时间: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波及地区: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亚洲
结果:协约国获胜、同盟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直接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对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战争,那么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战起止时间分别是1914年7月28日和1918年11月11日。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皇储在塞尔维亚被刺杀为借口,对塞尔维亚宣战。
一战也就此正式开始进入战争阶段。
四天后,德国对俄国宣战;六天后,德国对法国宣战;七天后,英国对德国宣战;九天后,奥匈帝国对俄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这一次战争的爆发其实就是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这一场战争的爆发。
英法由于率先完成资本主义革命,各方面的实力都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世界统治权力的拥有者。
但是有一些比英法稍微晚一些完成资本主义革命的,却不愿意让英法一直站在世界权力的顶峰。
比如当时的德意志帝国。
德国的资本主义虽然起步晚,但是成效快。
德国没有多久之后国家的总体实力就几乎可以与英法相当了,于是就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这个要求英法等国家自然不会答应,就这样一战爆发了。
一战爆发后,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军队一直在战场上保持着优势地位,直到凡尔登
战役的出现,扭转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形势。
德国的同盟国最终不敌人数众多的协约国,战败后于1918年的11月11日签订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标志着一战最后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展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7月,是由同盟国挑起的非正义性的战争。
一战虽然是1914年正式爆发的,但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却是很早就成立的。
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合约,同盟国就此成立。
1892年到1907年这段时间,俄国、法国、英国先后签订了协约,渐渐形成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国。
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在塞尔维亚炫耀武力,于萨拉热窝被刺杀。
这件事就是一战的导火线,战争一触即发,很快的就从欧洲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个别非洲地区。
除了这些陆地之外,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太平洋南部海域都发生过战争。
一开始战争只在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同盟国和英国、法国、俄国组成的协约国之间发生。
随着战争的扩大化,许多亚洲、欧洲、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对德奥宣战。
意大利虽然是同盟国的起始成员,但是后来在英、法、俄承诺给予他一些好处之后,就转而加入了协约国,对奥匈帝国宣战。
一战的战线主要分为东线、西线和南线。
东线是俄国对抗德国和奥匈帝国;西线是英法对抗德国;南线又被成为巴尔干战线,主要是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之间的战争。
在这三条战线中,西线是最为惨烈的,
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就是发生西线。
一战最后在1918年以德奥战败而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国军事情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各国的军事实力也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一战各国军事实力。
首先,德意志帝国在一战中的军事实力是最强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接下去应该是英国、俄国、美国、法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
一战东线战场,1500万的俄军几乎全部崩溃,这一场战争中的同盟国是德奥联军,其中以德军居多。
可见德国的军事实力是非常强的。
但这还不是德国的主要实力,德国在西线战场上,也有自己的军队。
西线战场共造成英法美联军伤亡高达1000万。
而在这英法美联军中,又属法国伤亡最为严重,英国其次,美国最后。
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国的军事实力应该是低于英国和美国的。
东线战场俄国以一个国家之力就与德奥联军相抗了快四年的时间,可见俄国的军事实力也是比较强的。
而西线战场从凡尔登战役之后,几乎就是英国一个国家在支撑,法国只在1917年发动了一个百万大军的攻势,但是这场战争打得法国差点亡国。
因此,英国的军事实力应该是仅次于德国的。
塞尔维亚的军事实力在这些大国面前是比较弱的,但是比当时的日本要强上许多。
一战前,塞尔维亚是兵力只有25万,战时达到了40万。
奥匈帝国前后两次入侵,都是奥匈帝国的伤亡更加惨重一些。
罗马尼亚的军事实力是非常弱的,在一个星期内,就被德奥联军消灭
了30万左右的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