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 第一章
植物生理学第1章 水分代谢

3、细胞间的水分移动
土壤水势>植物根水势>茎木质部水势>叶片水势>大气水势
4、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迁移方式 迁移方式主要有两种:集流和扩散
(1)扩散:是物质分子(包括气体分子、水分子、 溶质分子等)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 到分布均匀的现象。水分子可以从高水势区域向低 水势区域扩散,但比较慢。 (2)集流: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大量水分子快速运 动的现象。如导管的输水作用。 ( 3)渗透作用(osmosis):是指液体通过半透膜进 行扩散的现象,是扩散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渗透作用( osmosis) :是指水分从水势高的系 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进行扩散的现象, 是扩散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图1.2 渗透作用示意图
稀溶液的渗透势可用范特· 霍 夫 ( Vant Hoff)计算渗透压的公式来计算: ψs=ψπ=-iCRT
式中 i为溶质的解离系数; C为溶质的体 积 摩 尔 浓 度 ( mol· L-1 ) ; R 为 气 体 常 数 (0.0083dm3· Mpa· mol-1· K-1) ; T 为绝对温度 (K) 。 对于一个开放系统来说,在常温常压下, 溶液的水势就等于其渗透势。
土壤中的水分是以集流的方式向根部移
动。水分移动的速率与土质有关。
农业的节水灌溉
微灌技术:有微喷灌、滴灌、渗灌及微管灌等。 将灌溉水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灌水于 作物根际附近。微灌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微灌技术的节水效益更显著。与地面灌溉相比, 可节水 80%~ 85 % .(2) 同时微灌可以与施肥结合,利 用施肥器将可溶性的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 充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 (3) 微灌可 以使土壤疏松、保持颗粒状。( 4)微灌使地表干燥, 不利于杂草生长。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

第一章1.四大代谢:水分、矿质、有机物、能量2.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3、植物的生命活动: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代谢、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
4、植物生理活动的特性:自养型、营固定式生活、再生或更新能力强、体细胞具全能性。
5、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被称为植物的水分代谢。
6、植物的水分代谢包括:水分的吸收———水分的运输———水分的利用———水分的散失7、不同植物含水量不同水生植物——鲜重的90%以上地衣、藓类——仅占6%左右草本植物一一70%〜85% 木本植物——稍低于草本植物。
8、同一种植物,不同环境下有差异荫蔽、潮湿> 向阳、干燥环境9、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组织不同根尖、幼苗和绿叶——60%〜90%树干——40〜50% 休眠芽40%风干种子为10 %〜14%10、生命活动较旺盛的部分,水分含量较多。
11、束缚水一一被原生质胶体吸附不易流动的水特性:(1)不能自由移动,含量变化小,不易散失(2)冰点低,不起溶剂作用(3)决定原生质胶体稳定性(4)与植物抗逆性有关12、自由水——距离原生质胶粒较远、可自由流动的水。
特性:(1)不被吸附或吸附很松,含量变化大(2)冰点为零,起溶剂作用(3)与代谢强度有关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大,代谢强、抗性弱比值小,代谢弱、抗性强13、14、自由水参与各种代谢作用,自由水占总含水量的百分比越大,则植物代谢越旺盛。
束缚水不参与代谢作用,束缚水含量与植物抗性大小有密切关系15、 水的生理生态作用1、 水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2、 水是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3、 水是物质吸收和运输的良好溶剂4、 水维持细胞的紧张度5、 水的理化性质给植物生命活动提供各种有利条件6、 水能调节植物周围的小气候 以水调温以水调肥以水调气 以水调湿16、 生理需水--满足植物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分17、 生态需水--利用水的理化特性,调节植物周围的环境所需 要的水分。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

33
水通道蛋白或水孔蛋白(aquaporins
H2O Small neutral solutes
AQP )
H2O
NP N P
A
A
是指细胞膜或液泡膜上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 分的通道蛋白。含保守的NPA序列。
生理功能:生殖生长、细胞伸长、保卫细胞和叶枕运动、 细胞膨压和体积调节、蒸腾流和栓塞去除,木质部和韧皮 部水分循环、矿质营养吸收、对旱和盐胁迫的响应。
11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植物细胞吸水主要有2种方式: 1、未形成液泡的细胞,靠吸胀作用吸水; 2、液泡形成以后,细胞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水。
中心问题:控制水分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细 胞与环境之间运动的因素。
12
一、植物细胞的渗透性吸水
(一)自由能和水势
自由能:是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可用于作功的能量。 化学势:1mol物质的自由能就是该物质的化学势。 可衡量物质反应或作功所用的能量。 • 衡量水分反应或做功能量的高低----水势
低 温 温度
适 温
高 温
低温:水和原生质粘度增加,水扩散速率下降; 呼吸作用减弱,影响吸水;根系生长缓慢,有碍 吸水表面的增加。“午不浇园” 高温:根易木质化,导水性下降。
42
4.土壤溶液浓度
根系细胞水势必须低于 土壤溶液的水势,才能 从土壤中吸水 。 化肥施用过量或过于集 中时,产生"烧苗"现象。
植物的水分代谢(water metabolism)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 程。 “有收无收在于水”
4
第一节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第三节 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 第四节 植物的蒸腾作用 第五节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

cell水势、溶质势、压力势/MPa
1.5 1.0 0.5 0 -0.5 -1.0 -1.5 -2.0 -2.5
0.9 1.0 1.1 1.2 1.3 1.4 1.5 相对体积
质壁分离现象可以解决下列问题
√ 说明原生质层是半透膜 √ 判断细胞死活 √ 测定细胞的渗透势 √ 观察物质通过细胞的速率。
一、植物含水量(Water content) 1、不同植物含水量不同
2、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含水量不同 3、不同组织和器官含水量不同
二、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状态和作用
1、水分存在状态
(1)束缚水(Bound water) (2)自由水(Free water)
自由水/束缚水
蛋白质
自由水 束缚水
自由水和束缚水分布示意图
水信道的研究之所以热门,是因为它与体液的排出有关。特别 是肾脏,它每天都得从尿液中回收水份,以调节体内的含水量。体 液的滞留,可能会引起郁血性心脏衰竭,而许多遗传疾病也与 aquaporin的缺陷有关,例如肾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水信道的发现,可以说是为生物科技与医学界开启了 另一个相当重要的研究领域。
几种常见化合物的水势
溶液
Ψw /Mpa
纯水
0
Hoagland营养液
-0.05
海水
-2.50
1mol·L-1蔗糖
-2.69
1mol·L-1 KCl
-4.50
水势 1、判断水分移动方向。高 低 2、作为灌溉指标。
(3)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也称溶质势,用Ψπ表示
由于溶质的加入而降低的那一部分水势。 恒为负值。
植物生理学 第一章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质中开放的Ca 细胞质中开放的 2 +通道附 近Ca2 +的分配 颜色区表示Ca 浓度, 颜色区表示 2+浓度,红的 最高, 最高,蓝的最低
2. 钙调素(calmodulin,CaM) 钙调素( , ) 一种耐热的球蛋白(也称钙调蛋白),以两种方 种耐热的球蛋白(也称钙调蛋白),以两种方 钙调蛋白), 式起作用: 式起作用:
+的主要功能是: 细胞质中Ca2+的主要功能是:与钙结 细胞质中
合蛋白结合, 钙调素( )、钙依赖 合蛋白结合,如钙调素(CaM)、钙依赖 )、 型蛋白激酶等。 蛋白激酶等
在质膜和胞内钙库膜上:钙通道与钙泵、 在质膜和胞内钙库膜上:钙通道与钙泵、
+ 的运输方向相反。 Ca2+/H+反向运输体的运输方向相反。 反向运输体的运输方向相反
在异源三体G蛋白的 、 、 三个亚基中 三个亚基中, 亚 在异源三体 蛋白的α、β、γ三个亚基中,α亚 蛋白的 基(Gα)最大。 )最大。 在分子结构上, 蛋白与异源三体G蛋白 在分子结构上,小G蛋白与异源三体 蛋白 蛋白与异源三体 蛋白α 亚基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能结合GTP或GDP。 亚基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能结合 或 。 异源三体Ca2+) 钙离子( 钙离子 静息态的植物: 静息态的植物:
+ Ca2+浓度较低
细胞质中
细胞壁(胞外钙库) 细胞壁(胞外钙库)
+ Ca2+
内质网 线粒体 液泡中 (胞内钙库) 胞内钙库)
浓度 较高
细胞受刺激后,钙库的钙通道打开, 细胞受刺激后,钙库的钙通道打开,细 钙通道打开 胞质中Ca +浓度明显升高。 胞质中 2+浓度明显升高。
(1)直接与酶结合,使酶活化; )直接与酶结合,使酶活化;
+结合,形成Ca + 复合物, (2)与Ca2+结合,形成 2+·CaM复合物,然后再与 ) 复合物 + 酶结合使酶活化: 酶结合使酶活化:(Can2+·CaM)m·E*。 ) 。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

植物生理学第一章1(15分)问答题:典型的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最主要差异是什么?这些差异对植物生理活动有什么影响?回答:1、大液泡、叶绿体、细胞壁2、大液泡能够让植物细胞有质壁分离的能力3、叶绿体能够让植物细胞有光合作用的能力4、细胞壁起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防御与抗性、物质合成识别互评模块 (该阶段只有在互评阶段开放后才可使用)得分指导:典型的植物细胞中存在大液泡和质体,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壁,这些都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这些结构特点对植物的生理活动以及适应外界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请给予评分:(满分5分)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得分指导:例如大液泡的存在使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构成一个渗透系统,调节细胞的吸水机能,维持细胞的挺度,另外液泡也是吸收和积累各种物质的场所。
请给予评分:(满分4分)0分 1分 2分 3分 4分得分指导:质体中的叶绿体使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淀粉体能合成并贮藏淀粉。
请给予评分:(满分3分)0分 1分 2分 3分得分指导:细胞壁不仅使植物细胞维持了固有的形态,而且在物质运输、信息传递、抗逆防病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请给予评分:(满分3分)0分 1分 2分 3分点评答题者可见2(9分)问答题:原生质的胶体状态与其生理代谢有什么联系?回答:当原生质处于溶胶状态时,粘性较小,代谢活跃,生长旺盛,但抗逆性较弱;当原生质呈凝胶状态时,细胞生理活性降低,但对低温、干旱等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提高,有利于植物度过逆境。
互评模块 (该阶段只有在互评阶段开放后才可使用)原生质胶体的两种状态,即溶胶态与凝胶态。
请给予评分:(满分3分)0分 1分 2分 3分得分指导:当原生质处于溶胶状态时,粘性较小,细胞代谢活跃,分裂与生长旺盛,但抗逆性较弱。
请给予评分:(满分3分)0分 1分 2分 3分得分指导:当原生质呈凝胶状态时,细胞生理活性降低,但对低温、干旱等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提高,有利于植物度过逆境。
植物生理学第1章

一、重点: 生物膜的结构及功能 二、难点: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结构模型
第一节 植物细胞概述 一、高等植物细胞的特点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根据细胞的进化程度:
{ 真核(eukaryotic cell):除细菌和蓝藻以外的
低等和高等植物。
原核(prokaryotic cell):细菌、蓝藻等。
第四节
第三节 细胞壁 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
液泡的主要生理功能:
渗透调节的作用 类似溶酶体的作用
代谢库的贮存所
一些生化反应的场所(ETH的生物合成等)
第五节
植物细胞的信号转导 遗传信息系统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控于 环境信号系统 遗传信息系统:核酸和蛋白质为主,决定了生长
发育的潜在模式;
(三)主要功能
1.稳定细胞形态,控制细胞生长扩大 2.参与胞内外信息的传递 3.防御功能 4.识别作用
二、胞间连丝
(一)定义
指贯穿细胞壁的胞间层,连接相邻细胞的原 生质细丝。
共质体:通过胞间连丝结合在一起的原生质体
质外体:包括质膜以外的细胞壁、细胞间隙及死细胞的细胞腔。
(二)功能
1 物质运输 2 信息传递
植物细胞对水力学信号(水压的变化)也很敏感。 例如,玉米叶片木质部压力的微小变化就能迅速影响 叶片的气孔开度,木质部压力的降低几乎立即引起气 孔的开放,反之亦然。
(三)胞间信号的传递
当环境信号刺激的作用位点与效应位点在植物不同部位时, 胞间信号就要作长距离的传递。 高等植物胞间信号的长距离传递,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二)结构特点
典型的高等植物细胞壁是胞间层、初生壁、 次生壁所组成。
胞间层(中层):位于相邻细胞的细胞壁之间。主要成 分是果胶质,使相邻的细胞彼此粘连。
植物生理学第01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本章内容提要水是植物生命的基础。
植物水分代谢包括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过程。
植物细胞吸水有三种方式:渗透吸水、吸胀吸水和代谢性吸水,以渗透吸水为主。
根系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吸水的主要区域为根毛区,吸水的方式有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其吸水动力分别为根压和蒸腾拉力。
蒸腾拉力是植物主要的吸水动力。
水分在植物体内连续不断地运输是蒸腾拉力—内聚力克服水柱张力的结果。
植物主要通过叶片蒸腾散失水分,具有重要生理意义。
气孔蒸腾是植物叶片蒸腾的主要形式。
蒸腾速率与气孔的开闭关系很大。
气孔开闭可能是通过保卫细胞内K+的积累学说和苹果酸代谢来调节的。
许多外界因子能调节气孔开闭。
作物需水因作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而论,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合理灌溉要综合考虑土壤含水量、作物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
灌溉的生理指标能即使反映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是较为科学的。
第一节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一、植物体内的含水量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含水量也有差异;在同一植株中不同器官和不同组织的含水量也不同。
二、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1、原生质的主要组分。
原生质一般含水量在70%~90%以上,这样才可使原生质保持溶胶状态,以保证各种生理生化过程的进行。
如果含水量减少,原生质由溶胶变成凝胶状态,细胞生命活动大大减缓(例如休眠种子)。
2、接参与植物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
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均有水的参与。
3、多生化反应和物质吸收、运输的良好介质。
植物体内绝大多数生化过程都是在水介质中进行的。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参与生化过程的反应物都溶于水,控制这些反应的酶类也是亲水性的。
各种物质在细胞内的合成、转化和运输分配,以及无机离子的吸收和运输在水介质中完成的。
4、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
细胞含有大量的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因而使植物枝叶挺立、花朵开放等。
3、分裂和延伸生长都需要足够的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渗透作用 1、细胞和土壤溶液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1)渗透系统(Osmotic system) 用半透膜将两种不同浓度溶液分开
构成渗透系统
植物细胞就是一个渗
透系统
成熟细胞的原生质层 (原生质膜、原生质和液 泡膜)相当于半透膜。
液泡液、原生质层和细 胞外溶液构成了一个渗透 系统。
(2)水势(Water potential) 每偏摩尔体积的水与每摩尔体积纯
Ψw = Ψs + Ψp = 0 ③剧烈蒸腾时,Ψp < 0
cell水势、溶质势、压力势/MPa
水信道的研究之所以热门,是因为它与体液的排出有关。特别 是肾脏,它每天都得从尿液中回收水份,以调节体内的含水量。体 液的滞留,可能会引起郁血性心脏衰竭,而许多遗传疾病也与 aquaporin的缺陷有关,例如肾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水信道的发现,可以说是为生物科技与医学界开启了 另一个相当重要的研究领域。
调节植物的体温,维持植物小环境的恒 定温度(水的理化性质:高气化热和比 热,较强的导热性)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一、扩散 二、集流 三、渗透作用
一、扩散: 浓度梯度
单个水分子通过膜脂双分子层间隙进入细胞
二、集流: 压力梯度
水集流(Bulk flow)通过质膜上水孔蛋白组成的水
通道进入细胞 水孔蛋白:是一类具有选择性地、高效转运水分的膜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第一节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第四节 植物的蒸腾作用 第五节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第六节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有收无收在于水”
第一节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一、植物含水量 二、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状态和作用
植物水分代谢(Water metabolism): 水分的吸收,运输,蒸腾
几种常见化合物的水势
溶液
Ψw /Mpa
纯水
0
Hoagland营养液
-0.05
海水
-2.50
1mol·L-1蔗糖
-2.69
1mol·L-1 KCl
-4.50
水势 1、判断水分移动方向。高 低 2、作为灌溉指标。
(3)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也称溶质势,用Ψπ表示
由于溶质的加入而降低的那一部分水势。 恒为负值。
一般情况下,压力势为正值; 质壁分离时,压力势为零; 剧烈蒸腾时,压力势为负值。
2、细胞的水势构成:
Ψw=Ψπ + Ψp + Ψg
⑴重力势:水分因重力下移于相反力量相等时 的力量。
⑵细胞体积和Ψw、Ψπ、Ψp的关系
①初始质壁分离时,V=1.0,
Ψp= 0, Ψw = Ψs = -2.0MPa
②充分膨胀时,V=1.5,
通道蛋白。
通过对通道蛋白的磷酸化和脱磷酸化控制通道 的开或关。
◇ 水孔蛋白的活化依靠磷酸化和脱磷酸化作用 调节。如依赖Ca2+的蛋白激酶可使其丝氨酸残 基磷酸化,水孔蛋白的水通道加宽, 水集流通 过量增加。如除去此磷酸基团,则水通道变窄,
水集流通过量减少。
◇水孔蛋白广泛分布于植物各个组织。
◇ 功能:依存在的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
名词解释:
束缚水(Bound water):被细胞原生质体中
胶体粒所紧紧吸附的那部分水。
ޓ不能自由移动 ޓ0℃时不结冰 ޓ不能作为溶剂 ޓ与植物的抗性有关
名词解释:
自由水(Free water):不被胶体颗粒或渗透
物质紧紧吸附的那部分水
ஐ 能自由移动 ஐ 随温度的上升或下降气化或结冰 ஐ 可以作为溶剂 ஐ 其数量制约着植物代谢的强度
这两种状态水存在的数量或比例多少直接 与代谢强度和植物的抗性有关。
自由水 束缚水
比例大:溶胶状态,代谢旺盛, 生长较快,抗性小
比例小:凝胶状态,代谢较弱, 生长迟缓,抗性强
2、水的生理作用
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 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 ③ 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和物质运输的介质 ④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 (了解)生态作用:
一、植物含水量(Water content) 1、不同植物含水量不同
2、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含水量不同 3、不同组织和器官含水量不同
二、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状态和作用
1、水分存在状态
(1)束缚水(Bound water) (2)自由水(Free water)
自由水/束缚水
蛋白质
自由水 束缚水
自由水和束缚水分布示意图
水的自由能差。
用ψw表示 单位:大气压、巴、兆帕 1Mpa=10 bar, 1 大气压=1.013 巴 标准状况下,纯水的水势为零
Vw,m :偏摩尔体积,指在恒温恒压、 其它组分不变的条件下,加入1摩尔的水所 引起的体积增量。
如:纯水的摩尔体积是18cm3,将其 加入极大体系的80%乙醇中,最终体积 是16cm3,水的偏摩尔体积是多少? (16cm3)
溶液Ψπ和溶液摩尔浓度的关系: Ψπ= - iRCT
i:溶质的解离常数 R: 气体常数(0 .082大气压/升. 摩尔. 度) T:绝对温度(273+t) C:摩尔浓度
(4)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 用Ψp 表示
具有一定刚性的细胞壁对细胞内容物施加 的压力而引起细胞内水势的变化值。
▽ 维管束薄壁细胞中:可能参与水分长距离的 运输,参与调节整个细胞的渗透势;
▽ 根尖的分生区和伸长区中:有利于细胞生长 和分化;
▽ 分布于雄蕊、花药:可能与生殖有关。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者 阿格雷(Peter Agre),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1988年,阿格雷成功从红血球分离出一种膜蛋白,在经过多种 分析、蛋白质定序与该蛋白质cDNA的定序后,他确定这就是大家 寻觅已久的水信道。阿格雷将之命名为“aquaporin”,意即「水 孔」。2000年,aquaporin蛋白质三维结构的高分辨率影像,得以 解释为什么它只让水分子通过,这是因为细胞膜信道有一个很重要 的特性,就是它们具有选择性,而Aquaporin的形状,正是它只能 让水分子通过的原因。水分子会成单一纵列,进入弯曲狭窄的信道, 信道中的极性与偶极力会帮助水分子旋转,以适当的角度挤过狭窄 的信道;而信道中有一个带正电的区域,会排斥带正电的离子,便 可以避免水合质子偷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