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习抒情

合集下载

写作-学习抒情

写作-学习抒情
巧用抒情,妙笔生花
——写作专题:学习抒情
教师: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与元九书》
一、感知抒情
抒情:即抒发感情,是作者或文章中人物 抒发主观情感的表达手段,以引起读者情 感上的共鸣,强化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直接抒情
一般用在人物情感的高潮或者事 件激动人心的时刻,强烈的感情喷涌 而出,动人心魄。
间接抒情
就是通过记叙、描写和议论来抒情, 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
(一) 直接抒情
片段一: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 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 荫蔽 ?
— —《荷叶 母亲》
片段二: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 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
寓情于“景”
片段三: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 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 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寓情于“理”
总结
抒情
直接
间接
寓情于 事
寓情于 景
寓情于 理
三、抒写真情,成就佳作
请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 作文。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少于600字
(二)间接抒情
结合我们学过的文章,思考间接 抒情有哪几种类型?
片段一: “德国抢占山东胶州湾, 租借99年。俄国抢占辽宁旅顺大连, 租借25年。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 借99年。”
寓情于“事”
片段二: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 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 田பைடு நூலகம்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 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语文七下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

语文七下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

语文七下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1. 引言1.1 写作的重要性写作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的交流,都需要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想法和情感。

写作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传达信息,更在于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整理自己的思绪,深入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写作又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将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倾注到文字中,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在语文学习中,写作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提高语文素养。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蕴。

写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我们应该积极地学习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写作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感悟生活中的美好。

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写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享受写作带来的乐趣和收获。

1.2 学习抒情的意义学习抒情写作对于语文学习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抒情写作是一种表达内心感受和情感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表达情感、发现美好,从而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学习抒情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生。

在文字中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和感受,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思考和感受人生中各种复杂的情感和经历。

通过文字的表达,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的情感变化,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学习抒情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文素养。

抒情写作要求我们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复杂的情感和情绪,这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修辞技巧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抒情写作,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语感和文字表达能力,使自己在写作中更富有情感和感染力。

学习抒情写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感悟生活中的美好,充实内心世界,提升个人修养。

初中语文(七下)《写作:学习抒情》教学反思(共二篇)

初中语文(七下)《写作:学习抒情》教学反思(共二篇)

初中语文(七下)《写作:学习抒情》教学反思(一)《学习抒情》是新教材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的主题内容,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在写作中,学生若能恰当地抒发真情实感,定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文章主题。

文章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以情动人,抒情是写作中一种很重要的表达方式。

通过活动或写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讲练结合,既有写法指导,又有写作实践,力争以兴趣为激发点,以理清知识层次为突破口,以能力为落脚点,以训练为手段,逐层深入,步步推进,可操作性强,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抒情方式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各种文章的表达方式,但是学生解题能力有限,再加之他们不喜欢受太多约束;他们对写作过程中的情感支撑的度方面还是把握不够好,很难起到完全体现中心主旨的程度,主要原因还在于不会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同时抒情比较抽象,而且常常和其他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学生很难把握。

本次教学设计是在具体的作文指导过程中,通过活动或写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讲练结合,既有写法指导,又有写作实践,力争以兴趣为激发点,以理清知识层次为突破口,以能力为落脚点,以训练为手段,逐层深入,步步推进,可操作性强,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抒情方式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手法,使我们笔下的文字显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醒人耳目、引人深思。

同学们,除了以上三种方法外,抒情时,可以多用排比句、排比段、比喻句、拟人句等,或是一些引用句以增加文章的节奏感、气势和生动性。

不足之处:1、对课堂的时间的把握不精准,所以造成前松后紧的情况,课堂结束的比较匆忙。

2、阅读积累量较少,造成扩展范围不够丰富,略显单调与生涩。

3、自己平时生活的观察和感悟缺乏,导致学生的选材比较单调。

今后一定要抓好阅读积累,指导学生多读多背。

总之,在今后教学中会不断改进,在课堂时间的把握上会更精心地备课,精细地计算课堂时间的运用,不浪费一分钟,对课文内容进行取舍,不必要的内容,与主旨内容关系不大的内容就断然舍弃,提高教学的综合能力。

语文七下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

语文七下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

语文七下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语文七下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是让学生探究抒情的内涵,培养其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其语文表达水平的一篇文章。

本文将以2000字进行详细阐述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学习方法。

抒情是一种情感宣泄的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音乐、绘画等形式将内心的情感、感触、体验以及对人生的理解表达出来。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通过学习抒情的基本概念,了解抒情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培养情感共鸣的能力。

通过课文和各种抒情作品的阅读,学习抒情的表达手法,积累抒情的写作素材。

在学习抒情写作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阅读优秀作品、体验情感等途径,积累素材,培养对美好、真善、美丑等价值取向的判断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还应该注重练习,通过围绕特定的题材,选择具有情感共鸣的语言,构建抒情的篇章结构,让学生掌握抒情的写作技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多读多写。

在阅读中发现作文中的优秀篇章,吸取别人的优点,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

在写作中,要注意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的协调统一,注重情感真实性和情感共鸣性。

还要培养文学鉴赏的能力,在享受作品的美感的把握其情感和意义,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抒情写作的水平。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激发学生对抒情的兴趣,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情感经验,对自然之美,人生之美的理解与感悟中,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

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抒情写作中,发掘自我,理解自我,表达自我,提高文学修养。

在语文七下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注重激发学生对于抒情写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和抒情写作技巧,同时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乐趣,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学修养。

写作《学习抒情》ppt课件

写作《学习抒情》ppt课件
间接抒情:没有直白的表达情感,而是 把情感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借其他 的景、物、事、理来抒情,由读者慢慢体会。
抒情的作用 有哪些?
壹 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 贰 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 叁 渲染气氛,显示行文格调,抒发
作者的情感,揭示文章主旨; 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文章的感 肆 染力。
冬天,家乡的雪

记忆最深刻的是家乡的冬雪。我的童年是在家乡度过的。
例 每当下雪的时候,我总倚在大门口,望着远方,白雪皑皑,玲
珑剔透。雪盖满了屋顶,压弯了树枝,铺满了田野。这雪是那
么透澈,有一种纯洁的美,净亮的美。
如何去赞美家乡呢?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几方面去构思:
1.描写家乡



指导2:

可以按照地域来写,选
珍珠的葡萄呢!
如何去赞美家乡呢?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几方面去构思:
秋天,家乡的田野

家乡的秋天格外的美,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一朵朵
例 洁白如雪的云朵,一排排匆匆飞过的大雁,一片片金黄色的稻
谷地,一簇簇火红的朝天椒,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小溪,蜿蜒延
伸向远方。
如何去赞美家乡呢?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几方面去构思:
亲爱的朋友,早安!轻轻的一声问候,融入了所有的心愿; 淡淡的一句祝福,倾注了无限的真诚。人生是一道风景,快乐是 一种心情。在忙碌交织的岁月里,我们永远珍惜这份情谊!送一 份祝福,平平安安;送一份心意,美美满满;送一份快乐,健康 每天;送一份真诚,一路相伴!愿友谊地久天长!
目标导来自学三:
指导写作实践
在我们的心中,家乡 是最美丽的风景。我们对 家乡饱含着怎样的感情?
这两句运用了设问句,通过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作者对

七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学习任务单]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

七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学习任务单]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

写作学习抒情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

2.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3.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课堂学习任务一、学以致用1.结合本单元所学,说说什么是抒情,常见的抒情方式有哪几种。

(先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中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再归纳总结,最后进行分类。

)2.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其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黄河颂》(2)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土地的誓言》二、写作指导1.向好朋友倾诉自己的烦心事,争取让对方真切地感受到你的烦恼。

(可以借助多种抒情方式来让对方产生切实的感受。

)2.以小组为单位,说说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区别,并讨论二者在表达效果方面的不同。

(结合本单元所学,先找出课文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句子,再归纳总结二者的区别与在表达效果方面的不同。

)3.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三、写作实践1.片段作文。

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

200字左右。

提示:(1)可以描写场面、事物,也可以叙述故事。

情感的抒发要有内容,有凭借。

(2)根据内容特点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

2.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他那美丽而丰饶的家乡。

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你对它怀有怎样的情感?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提示:(1)关于家乡,你应该有许多内容可写:家乡的景色、物产、风俗,以及你在家乡的生活……不必面面俱到,要有侧重地写作。

(2)直接抒情应基于相关的记叙、描写,顺势而发;间接抒情时,所写内容要与表达的情感相协调。

初一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学习抒情

初一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学习抒情

初一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学习抒情
《学习抒情》作文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抒情吗?其实呀,抒情就是把我们心里的感受和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

就好像我们心里有一朵花,要让它在纸上绽放一样。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美丽的晚霞,心里觉得特别开心和惊喜,这时候就可以说:“哇,那晚霞就像一大片彩色的棉花糖,真想咬一口!”这就是在抒情,把看到晚霞时的快乐心情说出来啦。

再比如,当我们的好朋友帮助了我们,我们心里很感激,就可以说:“谢谢你,我的好朋友,你的帮助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我的心。

”这也是抒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感谢之情。

所以呀,抒情能让我们的文字变得更有感情,更能打动别人。

小朋友们,以后我们要多多学习抒情,把心里的感受都大胆地写出来!
《学习抒情》作文二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抒情”这个有意思的事儿。

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心里有好多好多的感受,像小泡泡一样咕噜咕噜往外冒,可就是不知道怎么说出来?其实呀,这时候咱们就需要学会抒情啦。

比如说,有一次我过生日,妈妈给我做了一个超级大的蛋糕,上面还有我最喜欢的水果。

我心里那个美呀,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

我会说:“妈妈,这个蛋糕太漂亮啦,我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这就是在抒情,把心里满满的幸福表达出来了。

还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我特别心疼它。

我就想:“小鸟小鸟,你一定很疼吧,希望你能快点好起来,重新在天空中飞翔。

”这也是抒情,是我对小鸟的关心和同情。

小朋友们,学会抒情,就能让我们的心情和感受像彩虹一样,出现在我们的文字里,是不是很棒呀?。

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写作《学习抒情》教案写作《学习抒情》教案1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融情于物”(间接抒情——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并要求掌握一定的话语组织方式。

重点难点1、学会“融情于物”,亦即间接抒情。

2、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来进行表达。

学情分析学生有一定的记叙能力,但多数停留在记流水账的层面上,叙事干瘦,少润色,尤其不善把情感融合进来,或抒情生硬,直白。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说“抒情”,导入本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写作方法:融情于物。

所谓融情于物,就是在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当中寄托写文章的人或是文章中写到的人的内心情感。

这种方法好比给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穿上了一件隐身衣,你可能从字面上看不到“情”,但能体会到“情”,正所谓“道是无情却有情”。

二、读课文,归纳技法(一)例文示范:片段一: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蜡烛》八年级上)片段二: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台阶》八年级上)片段三: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芦花荡》八年级上)2、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下面问题。

以上片断写了什么“物”?是怎么写“物”的?表达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片段一①蜡烛的火焰②大围巾①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情态)②黑色的(颜色);表达了老妇人内心的沉痛之情,对牺牲的红军战士的哀思。

片段二①台阶②桃树③柳树④旱烟雾①别人家的高高的(形状)②遮出一片绿阴(情态)③树枝摇来摇去(动态)④飘来飘去(动态);“父亲”对有高台阶的人家的羡慕,对造高台阶的渴望、执着;暂时无力造高台阶的愁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稼先》
“德国抢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抢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在叙事中表达了对列强强占中 国领土的愤怒情绪。
经典回顾:寓情于“议”
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 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经典回顾:寓情于“描写”-----借景抒情
全诗大量运用直接抒情的方式,鲜明而强 烈地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景仰、对祖国英雄儿 女的赞颂之情,令人读来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讲授新课 经典回顾
《最后一课》 啊!这最后一堂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韩麦尔先生上了最后一堂课后,“我”充 分感受到了这堂课的与众不同之后,在心底里 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叹,表达了内心对即将失 去美好事物的痛苦之情。
讲授新课
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直接抒情 二是间接抒情 作用: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 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讲授新课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 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 便直截了 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 。这又叫做“直抒胸臆”。
经典回顾
• 《黄河颂》光未然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发源;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写文 章,总要表情达意,直接或间接地抒发 和表露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抒情。记叙 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 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 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 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 达出来。
讲授新课
记叙文的抒情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 写,但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主题,增强文 章的感染力,在记叙中恰当结合一些抒 情,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讲授新课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 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
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 间的。
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借太
阳和花来表达感情。它的呈现形态是把情感和 人、事、景、物融为一体,含蓄委婉地表
达”我”愉快的心情。
经典回顾:寓情于“叙”
二、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有时按 空间顺序: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有时 按时间顺序:或从早到晚,或从春到夏;有 时用逻辑顺序。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
三、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1 :用拟人的手法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水也不忍得冻 上,……”把冬天的多姿多彩描写得活灵活 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 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 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
悄的,草软绵的。
——《春》
•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 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一段文字里,作者写了许多富有关东气息
的事物,斑斓多姿,我们读起来,很容易就从中 感受到作者对于故乡的炽热爱恋。这是间接抒发 情感的好例子。
借景抒情的作用:
烘托人物的心情; 渲染气氛; 交代背景; 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深化作品主题。
抒情有法
一、细节生情
将情感寓于细节描写中,可以丰富 人物形象,充实文章内容,升华文章 主题。
抒情有法
二、巧用修辞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 生动,情感抒发更为真挚感人。
如: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呼 告、反问等
怎样写好借景抒情的文章?
一、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
仔细观察才容易抓住特征进行描述。世上 景物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 事物之间的区别,如果离开了这些特点,我们 就无法把某一特定的景物逼真地描写出来 , 必须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要把 景物描写得逼真传神,为抒情打好基础,做好 依托。
记叙了妈妈疼我 的一件事。继续中 又对妈妈进行了细 腻的描写。
结尾的抒情句 和记叙、描写的内 容和谐,准确地揭 示记叙、描写所要 表现的内容。
课堂小结
1.直接抒情
抒情
2.间接抒情
2:用比喻的手法
《春》一文中写春花“红的像火……”、写 春雨“像牛毛……”、写春风“象母亲的手 一样抚摸着你……”。这些比喻手法的运用, 很好的表现了描写对象的特点。
3:引用、夸张、反问、排比等等。
讲授新课
小试牛刀
选取适当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话,描写某 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 200字左右。 提示: 1.选择想要表现的情感,回忆自己产生这种情感 的情境。 2.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 情相结合的方式。
学习抒情
导入新课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无
情未必真豪杰”,这句话说
明了什么问题呢?
人是有感情的。既然人
是有感情的,那么有了感情后
就必然要从心中表达出来,这
种表达的过程你们知道叫什么
吗?
——抒情
什 么 是 抒 情
一、抒情,就是对主观感情 的抒发和表达。
表达方式除抒情外,还有记叙、描写、 议论、说明。
讲授新课
妈妈非常的疼我。一天,天生瘦 弱的我病倒了。母亲白天带我到医院 排队、挂号、看病、拿药整整忙乎了 一天,夜里又一直守候在我身边,生 怕发生什么意外。可那时我完全不知 道妈妈一夜没水,整整一夜,一直都 在看护着我。第二天早晨,我慢慢的 睁开双眼,朦胧中,我看到了母亲的 脸,黯然无光,眼里布满了血丝。显 然她已经疲惫不堪了。见我醒了,她 用手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前额,露出了 欣慰的笑容。顿时我只觉得一股暖流 涌上心田,啊!妈妈是多么的体贴、 多么的疼爱我呀。我真为有这样一个 体贴、疼爱我的妈妈感到幸福 。
例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 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 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 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 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 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 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 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 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 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 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所谓的借景抒情,是指作者把自己内 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 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在 这其中,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润, 情是灵魂,景是载体。
经典回顾:借景抒情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 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散步》
•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 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
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 懂。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 ——《秋天的怀念》
经典回顾
土地的誓言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 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 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 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 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 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 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 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 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