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写话评课稿定稿版

合集下载

《看图写话》评课稿 自己写

《看图写话》评课稿 自己写

园地四《看图写童话》评课稿
袁珊珊
上周四,我聆听了任老师执教的看图写话指导课,受益匪浅。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一下这节课。

首先,这是一堂看图写童话的指导课,任老师在课始五分钟环节,就很好地以生讲童话故事衔接新课,后又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图片,谈话引入新课,整个导入环节生动有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写童话的热情和兴趣。

其次,任老师抓住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特点,设计了由讲童话到写童话的教学环节,科学合理、思路清晰,并在讲童话环节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把四幅图片先按时间顺序整体说一说,再放大每幅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挥丰富想象力,把每幅图片说具体说生动。

同时,任老师引导学生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四要素的顺序把话说调理,说通顺。

同时还借助“我爱阅读”《笋芽儿》片段渗透给学生“运用拟人、大胆想象”的写作方法。

接着,有了说话做基础,学生就有了写话的能力,为了引导学生写规范,任老师还在写话前及时出示:格式正确、段首空格,表达清楚、语句流畅,标点准确、字迹工整的温馨提示,并伴随舒缓的轻音乐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充分发挥想象、调动大脑积累的丰富词汇把故事写规范、写具体生动。

另外,任老师在每一环节都能够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用简单凝练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到说话、写话的情景当中去,课堂把控能力强,学生学习效果好。

总之,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看图写话课。

如果要提一点意见的话,我认为既然这四幅图片是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可以在最后引导学生写一句总结的话,并给自己的编的童话取一个画龙点睛的题目。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点看法,谢谢大家!。

看图写话放风筝作文课评课

看图写话放风筝作文课评课

看图写话放风筝作文课评课英文回答:As I looked at the picture of people flying kites, memories of my childhood came flooding back. I remember the excitement of running across the field with my kite in hand, feeling the wind in my face as I tried to get it up in the air. There was something magical about watching thecolorful kite dance and soar against the blue sky.One particular memory that stands out is the time when my friends and I spent an entire afternoon flying kites at the park. We laughed and shouted as we tried to outdo each other with our kite-flying skills. It was a carefree and joyful moment that I will always cherish.Flying kites is not just a fun activity, but also a way to relax and unwind. There is a sense of freedom that comes with watching a kite fly high in the sky, almost as if itis carrying away all your worries and troubles. It is asimple pleasure that brings happiness and peace to the soul.中文回答:看着放风筝的画面,让我想起了童年的回忆。

《看图找关系》评课稿

《看图找关系》评课稿

《看图找关系》评课稿老师的这节《看图找关系》最大的亮点就是体现了“课堂教学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交流互动、总结延伸”的韵味课堂的理念。

从这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畅所欲言、老师适时点拨。

为什么老师的课能呈现出这样的状态呢?我觉得细细品来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我学习的。

1.整节课老师创设了良好的交流环境。

整节课孩子们多次上台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站到了其他孩子的中间,和孩子们一起当忠实的倾听者,孩子一点都不用担心自己说的不好或是不到点子上,因为老师的放手才会让课堂多了很多思维的碰撞。

2.开放性的问题激发了孩子交流的欲望,让孩子有话可说。

整节课老师采用大问题教学的方式,观察足球场上“时间和音量的变化关系图”,你有什么发现,你们小组能围绕以下五个问题进行讨论吗?仔细看来,老师精心设计的五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着开放性和可讨论的价值,学生才会在课上各抒己见,才会有思维的火花!老师这节课选用紧张刺激有吸引力的足球赛导入新课,借着球赛情境展开新知探究,发动了全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中老师教态亲切大方,语言简练准确,思路清晰。

整节课她选题新颖有趣,并大胆把课堂还给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分析汇报,生生对话,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积极热烈,老师适时补充提问,作为一位引导者参与课堂。

这节课学生在愉快的讨论中不仅学到新知,各方面的能力和情感也得到锻炼提升,学习过程自然流畅,水到渠成,是特别精彩的一节课。

老师在本节课中创设了学生比较熟悉的足球比赛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足球场内的声音”关系图,通过学习单里的5个问题串,引导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能看懂、能运用图表的信息描述事件的可能性,并在全班汇报环节中适时的点拨,把课堂上足够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

“你们还有没有问题要问他们?”“你们没有,我有。

”机智的老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生生互动过程中,适时的设问引发学生思维冲突,把课堂的气氛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四-看图写话》评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四-看图写话》评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四-看图写话》评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本节课任老师注意把重点放在激发、调动学生写话的兴趣上。

导入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很美的风景图,老师描述:秋天到了,我们坐上大巴,这时候出现了一辆大巴,大巴滴滴叫着,一会儿出现了动物里的猴山,学生们的兴趣马上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老师提供的图画上。

接着又分别展示了吃苹果的猴子、剥香蕉的猴子,舔雪糕的猴子等等,不同形态的猴子每一出现,都引起了学生的欢呼,孩子们的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

下午的第二节课,又是二年级的学生,上成这样已经是相当成功了。

说完之后开始写,任老师又及时提醒学生一段话前面要空两格,标点符号单独占一格,对于初学写话的学生来说这些都很重要,任老师把这些基础知识都落实的很到位。

对任老师的这节课我有一点小小的建议,有的学生在说图画的过程中说的很精彩,用到了一些好词语,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表扬,甚至可以把学生用到的好词语板书在黑板上供其他学生借鉴,在这种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会努力把平时学到的、积累的好词好句用上,学生的说话水平、写话水平会逐步提高的。

另外,对这节课我有一点困惑提出来跟大家交流一下。

任老师提供的这些形态各异的猴子确实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是这些猴子又不是提供的图上的猴子。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

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看图时一般都是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再进行细致观察,合理想像。

看图要有一定的顺序,或者由近及远,或者由上到下,或者先主后次,再根据画面引导学生联想人物(或者动物)的动作语言等。

任老师这节课中没有体现出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学生后来所写的一段话里面的猴子其实都是前面提供的一幅幅单独的图上的猴子,并不是教材上提供的图画中的猴子。

三年级看图作文《放风筝》评课稿

三年级看图作文《放风筝》评课稿

三年级看图作文《放风筝》评课稿今天有幸听了杨老师的作文指导课,杨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是新课改下的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真实的佳课。

下面,我就杨老师引领的作文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激发兴趣的方法简单有效。

新课标对中年级学生提出的作文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本学段作为作文教学中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

本堂课一开始,教师问学生:喜欢风筝吗?说说在什么时间、什么天气里最适宜放风筝?引导学生说出:“春天、晴天、有风”等词语,然后教师又问道:你最喜欢在哪里放风筝?问话中既引发了学生兴趣,又为学生写作作好了铺垫,为整节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师自始自终都不忘鼓励学生:“聪明的孩子”、“掌声送给TA”,当有时孩子回答不上来的时候,教师也适时发动同桌帮忙:“你的同桌想要帮助你,咱们听听TA怎么说,好吗?”二、语言积累落在实处。

三年级学生积累的语言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杨老师在这方面是有心人。

这次习作指导中,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口语交流,再习作,最后修改。

融口语交流、习作、修改为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思路,说、写、改相互融合、渗透,体现了从“说”到“写”这一科学规律。

本堂课中要用到表示动作的词,杨老师不仅让学生说出几个词:“举”、“拉”,自己还送学生几个:“拽”、“跑”、“放”,不仅让学生当堂记录下来,还要求学生会灵活运用,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积累,能训练学生用词准确,长期积累,学生的语言会越来越丰富,总有一天,写起文章来会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最后,谈一谈听完这节课后的一点想法。

二年级看图写话99定稿版

二年级看图写话99定稿版

二年级看图写话99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课间活动下课了,下课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走出教室,奔向操场。

他们有的跳绳,有的跳高,有的玩滑梯,有的拍皮球,还有的下象棋。

安静的操场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瞧!小红和小兰轻轻地晃动绳子,美美在绳子中间跳来跳去。

虽然操场上这么热闹,但小军和丁丁仍然专心致志地下着象棋。

他们下的难分难解,不分上下。

学校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啊!小兔过河一天,一只小兔想到河对岸去拔萝卜。

它蹦蹦跳跳地走到河边,突然发现河上的小桥不见了。

它着急地说:“哎,如果能有一对翅膀那该有多好。

”它难过地坐在了地上。

忽然,它看见一只大白鹅游过,它高兴极了,高高举起双手,大叫:“白鹅阿姨!我想过河,您能背我过去吗?”“可以啊。

小兔,坐上来吧。

”大白鹅游到河边,小兔高高兴兴地跳了上去。

为了不让自己掉下去,还双手紧紧抱住大白鹅的脖子。

白鹅驮着小兔顺利地过了河,游到了对岸。

小兔跳下大白鹅的背,高兴地说:“谢谢您,大白鹅阿姨!”“不用谢。

”小兔朝大白鹅挥了挥手,拔萝卜去了。

皮球落水一天,天气晴朗,小熊带着自己心爱的皮球,来到河边玩耍,突然,小熊绊了一跤,皮球掉到河里去了,这可怎么办呢?小熊急的快要哭了,这时,大象伯伯见了,问:“熊熊,怎么了?”小熊把经过都告诉了大象伯伯,大象伯伯说:“别急,我用鼻子把它吸上来。

”说着,大象伯伯把鼻子伸进河里,再用力一吸,皮球被吸来了,小熊连忙说:“大象伯伯,谢谢您!”大象伯伯说:“不用谢,要不是我有这么长的鼻子,也不会帮你把皮球吸上来!”小熊听了,更佩服大象伯伯了。

不要摘花一天,兰兰和妈妈在公园里玩,她们边追边玩,你追我赶。

走到一个花丛边,兰兰伸手想去摘几朵牡丹,妈妈看见了,立刻说:“兰兰不能摘。

”兰兰说:“那我就摘一朵,就一朵,可以吗?”妈妈说:“花是用来看的,如果你摘一朵,他摘一朵,花丛就没了,美丽的公园就不再漂亮了。

经典模板 (94)《看图写话》课例点评

经典模板 (94)《看图写话》课例点评

《看图写话》课例点评一、构建充满趣味的软环境,为主动学习添动力良好课堂教学软环境的构建是教师深层次思维、认知境界的一种体现,也是教师教学个性的体现,良好的课堂软环境会帮助学生生长出比知识更具再生力的因素——有效学习的动力。

教师从以下三方面构建了充满趣味的课堂软环境:1.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上课初始,教师播放半个蛋壳在草地上滚动的片段,引发猜想,鼓励学生根据情境大胆猜测发生了什么,然后再引出今天的故事:三个小动物发现了这个蛋壳,于是,三个小动物和蛋壳的一天就开始啦……。

这样,引导学生的学习心理很好地从课前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进行心理预热,营造了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置有趣的认知环境课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图文对应贴词语”的游戏,让学生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粘贴到对应的故事图片下面。

有趣的认知环境的设置,启动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边思考边粘贴词语,借助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了图画顺序。

3.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教学中,教师用富有童趣的个性化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观察、引发思考、引导表达,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畅通了信息沟通的渠道,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中。

整个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过程,学生充满兴趣,在此过程中领悟着、积蓄着,逐渐走进情境,并创造故事,学生真切感受到表达之乐、创造之趣,从而进一步产生新的学习动力。

二、着眼观察方法的领悟,为主动发现架桥梁教材提供了四幅图,呈现了小虫子、蚂蚁和蝴蝶用蛋壳做的四件事。

如何观察图画并发挥想象将几幅图连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再写下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图进行观察,探究发现,学习方法。

1.整体观察,把握共同点首先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四幅图画,找找四幅图画的共同点。

学生对四幅图画逐一观察,通过画面的主体内容,很快发现了三个主要人物:小虫子、蚂蚁和蝴蝶。

2.比较观察,发现不同点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转换观察视角,通过变换观察的角度,在比较中观察,发现了四幅图的不同点。

一年级看图写话例文及教师点评

一年级看图写话例文及教师点评

写作提示: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上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他们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文明在你我心中19级1班星期六,小明帮妈妈倒垃圾,但小明觉得太累了,就把垃圾扔到了路边。

小红看见了对小明说:“你不能把垃圾扔到地上。

”小明意识到自己做错了,红着脸,对小红说:“对不起,我不应该乱扔垃圾。

”小红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把垃圾送回家吧。

”小红捡起垃圾和小明一起走到垃圾桶旁,把垃圾倒了后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教师指导:该图是三幅图片组成的一个小故事,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图片,正确理解图片含义,表达连贯,语句通顺。

指导教师:写作提示: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想一想,后来发生了什么事?热心的小红19级1班放学了,同学们陆陆续续的回家了,值日班长小红经过花坛时听到了哗哗的水流声,心想:谁这么粗心,忘记关水龙头了,太浪费水了!于是她飞快地跑过去关掉了水龙头。

可是,她回头一想,会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她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纸,写上“节约用水”四个大字,贴在了水龙头的上面,水龙头开心的“笑”了,小红也笑了!教师指导:学生能够借助看图写话提示,讲清楚事情的经过。

描写了人物的心理,抓住关键动作,把人物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

指导教师:写作提示: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正在干什么?他的心情是怎样的?美好的春天19级1班春天来了,小明在草地上写生。

他看着这么美丽的风景他心里很开心。

小明旁边有绿油油的草和五颜六色的小花。

小花迎风摆动,好像在和小明打招呼呢!小明别提有多高兴了!看到眼前的一切,他忍不住拿起画笔来,小明用绿蜡笔画小草,红蜡笔画小花。

远处的白云呢,哦!就用白色吧!春天多美呀,我爱春天。

教师指导:学生能够按照观察顺序整理写作思路,重点描写身边的小草小花,运用学到的拟人手法,让小花也有了生命,语句通顺,描写生动。

指导教师:写作提示:仔细观察图画,想想图中的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再把想到的故事写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图写话评课稿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我们满怀热情聆听了张荣老师的看图写话课《观猴》,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

纵观这节课,整个教学设计,每个环节,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目的性强,构思巧妙,充分体现了教改的新观念,是一节能够给人启发的写话课。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本次看图写话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写话训练,老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鼓励学生按“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基本要求,写几句连贯的话,更关注教学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是激发、唤醒学生写话的积极性,二是写话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基本习惯,比如: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情境化
老师考虑到这是学生以“生活情景”为内容的写话练习,就充分利用课件-----孩子坐着-一辆开动的中巴车去动物园的情境,吸引了孩子,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并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中的花、草,引出了时间---春天,并适时出示()的春天,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说出很多关于春天的词组,老师也随机出示《识字1》有关描写春天的成语,学生加以运用、积累,很值得鉴赏。

三、教学拟人化
作文像人,有灵魂、有骨架、有血肉。

教学拟人化是林老师最大的亮点,从七巧板中汲取灵感进行设计四要素,让人耳目一新,学生的兴趣也因由此而提升。

可怎样学,往往没有一定的模式,只求学得扎扎实实。

林老师就做到这一点,精心设计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变化句式。

第二层面句子娃娃巧打扮,展开个性化的表达,众生百态。

从而四要素不同的表达,形成语言模块。

这节课,让我有所启发的同时,也令我有所思。

1、老师在出示”()的春天”,随机出示《识字1》有关春天的成语进行运用,我认为这是不能光让孩子说屏幕上的词语,还应引导学生说除此之外的词语,比如:阳光明媚的春天、阳春三月、、、、、、也不一定就说春天,只要是表示时间的词都可以,不能因此禁锢学生的思维。

2、这个看图写话训练除了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鼓励学生按四要素的基本要求进行说话写话的同时,还应让学生领会观察的顺序,比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顺序,而不是让学生随便找个观察点进行说话写话。

同时,当学生零散地说出“一只猴子在干什么”时,应适时加以点评及补充,丰富学生的语言,并且加以引导学生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

”这样,学生会说的更有条理,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重点。

3、在评改环节,只是通过学生的互评,起不了一定的作用,应进行总评、指导评改、例评、赏读,这几个环节循序渐进,逐步升华,会大大激发学生的评改兴趣,也拓宽学生的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