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工作规范
增补叶酸相关工作制度

增补叶酸相关工作制度一、目的和意义增补叶酸是预防神经管缺陷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确保育龄妇女在孕前和孕早期获得足够的叶酸,降低新生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目标人群1. 准备怀孕的妇女:在孕前3个月开始服用叶酸,持续至孕早期3个月。
2. 已经怀孕的妇女:在孕早期3个月内开始服用叶酸。
三、工作原则1. 免费发放:叶酸的发放应当免费,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2. 规范管理:叶酸的发放和管理应当规范,确保叶酸的质量和安全。
3. 科学指导:对目标人群进行科学的叶酸知识宣传和指导,提高叶酸的服用率和依从率。
4. 随访监督:对服用叶酸的妇女进行定期的随访和监督,确保叶酸的疗效。
四、工作内容1. 叶酸的发放:(1)准备怀孕的妇女:在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期保健、计划生育等多种途径中,组织叶酸的发放和管理工作。
(2)已经怀孕的妇女:在孕早期3个月内,由村医生或乡镇卫生院医生进行叶酸的发放。
2. 叶酸的管理:(1)乡镇卫生院负责叶酸的采购、分发和管理,确保叶酸的质量和安全。
(2)村卫生室负责本村范围内叶酸的发放和管理工作,建立叶酸发放记录,包括领取人姓名、领取时间、领取数量等信息。
3. 叶酸知识的宣传和指导:(1)通过多种途径,如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期保健、计划生育等多种方式,组织叶酸知识的宣传和指导。
(2)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医生负责向目标人群宣传叶酸知识,包括叶酸的作用、服用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等。
4. 叶酸的随访和监督:(1)村医生负责对领取叶酸的妇女进行定期的随访和监督,了解其服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乡镇卫生院负责对村医生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叶酸的疗效。
五、工作流程1. 准备怀孕的妇女:(1)接受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期保健、计划生育等服务。
(2)领取叶酸,并接受村医生或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叶酸知识宣传和指导。
(3)按照村医生或乡镇卫生院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用叶酸。
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工作计划

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工作计划为加强出生缺陷干预,降低神经管缺陷的发生,提高人口质量。
根据《省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服务规范》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如下:一、项目目标对目标人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神经管等缺陷发生。
(一)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二)叶酸服用率达到95%;(三)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85%;(四)叶酸服用随访率达到95%。
二、项目范围为全县农村和城市流动人口中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在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服用,预防神经管缺陷。
三、项目内容(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各项目单位要加强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确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明确职责,量化工作目标任务,规范项目管理,加强对村卫生室的检查指导;县妇幼保健院要加大督查、指导的工作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开展。
(二)广泛开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广播、电视等传媒播放有关出生缺陷危害及防治措施等知识;利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检查等服务时机,向服务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利用农村妇女健康学堂向育龄妇女宣传叶酸普服的好处;各镇要在所有村醒目位置刷写“孕前免费服用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等口号,每村至少制作一幅墙体标语,广泛深入地开展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宣传,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大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三)开展项目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县妇幼保健院通过专题培训及妇幼工作例会,对县、镇级的保健人员和医务人员进行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及增补叶酸干预措施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服务能力,保证工作质量。
各镇(办)卫生院采用例会培训方式进行,培训要求覆盖镇妇联等行政管理人员的95%,镇卫生院、村级医务人员的95%。
(四)规范发放流程,确保服用效果各镇(办)卫生院项目主管人员每月对新婚待孕妇女进行摸底,将信息收集情况反馈到各村。
各村村医及时入户了解本村育龄妇女的孕育状况,负责待孕妇女、孕妇叶酸的发放,同时进行项目知识宣教,对发现的高危待孕妇女及时转至镇卫生院,纳入高危待孕妇女管理,每月由妇幼专干或村医进行随访,督促按时服用,切实提高叶酸服用率与依从率。
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方案

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神经管缺陷是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一类严重疾病,主要包括脊柱裂和脑脊髓膜膨出等。
通过增补叶酸可以有效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发生。
然而,由于叶酸产品的价格较高,许多贫困地区的孕妇无法购买到足够的叶酸,因此需要开展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项目。
二、项目目标1. 提供免费叶酸增补服务,确保贫困地区孕妇的叶酸摄入量达到预防神经管缺陷所需的标准。
2. 加强孕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孕妇对于叶酸重要性的认识和使用意识。
三、项目内容1. 叶酸供应:由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提供足够数量的免费叶酸产品,确保贫困地区孕妇能够得到足够的供应。
这需要与药企或相关生产企业进行合作,达成免费供应的协议。
2. 预防宣传:开展孕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如宣传手册、海报、广播、电视等,向贫困地区的孕妇传播有关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知识。
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培训班等方式,提高孕妇对叶酸预防的认知水平。
3. 培训医务人员:加强贫困地区的医务人员对于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确保其能够准确指导和咨询孕妇有关叶酸的使用和补充。
4. 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孕妇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对参与项目的孕妇进行健康档案管理,跟踪记录孕妇的叶酸使用情况和孕期健康状况。
四、项目实施步骤1. 确定项目实施地点和范围: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重点地区进行试点,并逐步扩大项目范围。
2. 协调合作机构:与政府部门、药企、相关专家进行沟通和协商,确定免费叶酸供应的方式和数量,并制定配送计划。
3. 宣传推广:制作宣传材料,组织宣传活动,向目标人群传播有关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重要性的知识,提高孕妇的意识和参与度。
4. 培训医务人员:组织培训班,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和培训,提高贫困地区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5. 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孕妇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对参与项目的孕妇进行健康档案管理,并定期进行跟踪和评估。
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方案解读

组织领导
3.乡镇卫生院负责将叶酸分发到各村卫生室,指导村卫生室规范科 学发放,并对村卫生室组织发放和管理进行监督。 同时, 乡镇卫生院负 责辖区内高危待孕妇女的叶酸发放和管理。
4.村卫生室村医负责了解本村育龄妇女的孕育状况,为本村准备怀 孕的妇女发放叶酸并进行随访管理,完成有关叶酸发放和服用信息的收 集、整理和上报;及时上报本村高危待孕妇女信息,并负责其服用情况
表4:叶酸服用与随访信息登记表 表6:叶酸月报表 表5:叶酸季报表 附件:叶酸服用知情同意书 表7:增补叶酸知识与叶酸服用回访调查表
表2: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药品领取与人群发放登记表 附件:叶酸服用知情同意书 4、县区妇幼保健机构 表3:增补叶酸项目药品出入库登记表 表6:叶酸月报表 表5:叶酸季报表
信息报送
村医负责叶酸发放和服用信息的收集、整理,按月上报; 乡镇卫 生院负责按季度统计并上报本辖区内叶酸发放和服用信息(含民政、 计生部门发放的数据)。县以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按月、按季度 统计辖区内叶酸发放和服用信息,并逐级报送。
监督管理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落实 项目方案要求,逐级分发至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 确保科学规范发放,严禁发放过期药品,严禁在发放过程 中收取费用、搭车售药等行为。
6.新增应服用人数:本季度新增的准备怀孕的妇女人数。数据来源于《待孕(含新婚)妇女花名册》及《孕产 妇健康管理登记册》。 7. 新增服用人数:本季度新增的叶酸服用人数。数据来源于《叶酸服用与随访信息登记表》。
8.新增叶酸服用依从人数:指本季度新增孕中期孕妇中,怀孕前服用小剂量叶酸,从开始服用至怀孕头三个月 的天数中服用天数占80%及以上的人数。数据来源于《叶酸服用与随访信息登记表》。 9.增补叶酸知识调查人数:至少占产妇人数的10%。数据来源《增补叶酸知识与叶酸服用回访调查》。
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信息管理工作规范

信息管理工作规范
为规范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保证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改善信息收集方法,提高信息收集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一)人员结构
配备数量适宜、技术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的妇幼信息专业人员1.有满足实际需要的妇幼卫生信息专职人员。
2.取得计算机学历的专业人员≥1名
(二)业务用房
1.有相对独立的业务用房。
2.业务用房面积≥30M2。
(三)基本业务
1.信息管理网络健全;信息资料档案规范,并逐步计算机化1)辖区信息网络健全。
2)有专(兼)职人员管理信息资料。
3)信息资料齐全并归类存档。
4)能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的传输和查询。
2.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妇幼卫生信息资料,并做好信息的上报和反馈工作。
1)定期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业务指导单位上报规定的妇幼卫生信息报表。
2)完成妇幼卫生信息分析报告。
3、建立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孕产妇保健手册、产前检查登记、高危孕产妇登记、随访登记、分娩登记、转会诊登记、危重症抢救登记、儿童保健手册、各种死亡登记、体弱儿管理登记等各种原始登记,各种登记要规范、准确、齐全。
4、开展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工作。
专(兼)人负责,信息上报及时,审核认真。
各项原始资料、个案登记表和汇总表记录完整,保存完好,归档整齐。
(四)基本设备
有开展信息管理工作的基本设备:
1.资料柜。
2.电脑、打印机。
3.传真机。
4.固定电话
蟒川镇卫生院。
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我也知道,导致神经管缺陷发生的原因是多种的,因此服用小剂量的叶酸并不能预防所有神经管缺 陷的发生。同时我也知道,服用叶酸片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有些妇女长期服用叶酸后 可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
(2)叶酸月报表 (3)叶酸季报表
镇安县妇幼保健院
镇安县妇幼保健院
镇安县妇幼保健院
镇安县妇幼保健院
镇安县妇幼保健院
镇安县妇幼保健院
增补叶酸项目季度统计表填表说明 一、指标解释
1.死胎和死产数:其中,死胎数指妊娠满28周及以上(如孕周不清楚, 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的胎儿在宫内死亡的例数。(不含因计 划生育要求的引产所致的死胎数。);死产数指妊娠满28周及以上(如孕周 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的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死亡的例 数。(不含因计划生育要求的引产所致的死产数。)。数据来源于《围产儿 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册》。 2.神经管缺陷数:本季度收集诊断的神经管缺陷数。数据来源于《孕产妇 健康管理登记册》。 6.新增应服用人数:本季度新增的准备怀孕的妇女人数。数据来源于《待 孕(含新婚)妇女花名册》及《孕产妇健康管理登记册》。
镇安县妇幼保健院
(二)表册使用
1、村卫生室(社区卫生 服务站)
(1)待孕(含新婚)妇女花名 册
(2)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 药品领取与人群发放登记表
(3)叶酸服用与随访信息登记 表
(4)叶酸月报表 (5)叶酸服用知情同意书。
2、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
增补叶酸项目信息管理制度

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信息管理制度
一、为保证信息管理质量,项目信息实行逐级月报、季报制度。
二、乡村医生负责叶酸发放和服用信息的收集、整理,每月26日前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每月26日前和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向龙海市妇幼保健院汇总上报本月和上一季度本乡镇叶酸发放和服用信息。
三、各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按照要求及时上报相关报表和资料,负责统计、分析、登记、分类和归档资料。
要对项目基础信息数据开展质量控制,保证所有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为项目的评估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项目信息管理的归档材料要求有增补叶酸花名册、知情同意书、随访表,各项原始资料、个案登记表和汇总报表记录完整,保存完好。
五、所有信息报表除上报表格外,各级都要留底,以备督导核查.
六、根据统计指示,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叶酸相关制度

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信息报告及安全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一、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的统计遵循实事求是原则,本项目统计工作要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保证项目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项目统计工作由专人负责,项目对象情况和叶酸药品的入库、库存、发放情况进行实时统计。
三、报表必须数据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上报时要经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和加盖公章。
四、报表时间:1、村级叶酸发放管理人员每月的28日向乡(镇)上报本月项目对象情况和叶酸药品使用发放情况。
2、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月底前汇总上月的报表上报县妇幼保健院。
3、县妇幼保健院每月的2日前汇总上报重大公共卫生信息。
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信息保密和信息发布管理的法律法规,选择具有工作经验且有较强工作责任心的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确保工作的安全性。
六、网络设备必须安装防毒工具,对重要数据定期备份。
保护网络服务器安全,禁止无权人员登录。
禁止未经家属同意泄露神经管缺陷人员信息,对触犯国家法律者,应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七、加强质量控制:为确保项目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时性,确定专人负责信息管理工作,负责报表汇总的填表人员应对辖区内各项目单位的月(季)报表进行严格审核,对发现有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表,及时反馈进行更正。
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发放管理组织和流程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药品管理制度一、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设立专人负责项目叶酸的管理、发放和保存工作。
二、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叶酸出库要本着先入后出的原则,确保药物有效期,杜绝发放过期药物现象的发生。
三、储存叶酸的库房不得堆放其他杂物或可能对叶酸产生污染的试剂、药物等,确保服用者的用药安全。
四、严格按照药品的储存要求执行,药品摆放在地方要经常开窗通风,保证药品安全,防火防盗,杜绝受潮霉变和丢失现象发生。
叶酸发放工作制度一、服用人群的确定及时上报:村级叶酸发放管理人员对辖区已婚和进入婚龄的人群进行建册,了解其生育和婚育计划,将三个月内计划怀孕和已怀孕三个月内的妇女确定为服药对象;并根据以往管理记录和深入调查规定确定出高危人群;将摸底情况按月上报乡镇管理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工作规范
一、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让每位准备怀孕和孕早期3个月的农村生育妇女都能享受免费增补叶酸服务,有效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二)年度目标。
1.对准备怀孕和孕早期3个月的农村生育妇女免费增补叶酸,目标人群叶酸服用率达到90%以上。
2.神经管缺陷发生率逐步降低,出生人口素质稳步提高。
二、项目对象和范围
(一)项目实施对象。
准备怀孕的农村生育妇女。
(二)项目实施范围。
全国31个省(区、市)。
三、项目内容
(一)服务内容。
1.为准备怀孕的农村生育妇女在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免费增补叶酸,开展叶酸补服督导、随访和登记,预防和减少神经管缺陷的发生。
2.以预防神经管缺陷为重点,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提高目标人群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叶酸服用率,提升项目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和水平。
3.组织开展叶酸招标采购、发放管理、追踪随访及信息管理等工作,确保药品质量和服务落实。
(二)叶酸发放登记和随访流程。
1.准备怀孕的妇女。
村卫生室卫生人员收集辖区内准备怀孕生育妇女信息,确定发放对象,入户通知其领取叶酸片,签订知情同意书,进行健康教育,并登记时间、用量等叶酸领取情况。
村医按每人每天0.4毫克剂量发放叶酸片,保证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服用量,发放对象每次领取1-3个月的用量。
村医对领取叶酸的妇女每月至少随访一次,督促妇女按时服用,登记叶酸服用情况。
服用叶酸6个月未怀孕的生育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自行购买继续增补叶酸。
2.高危待孕妇女。
高危待孕妇女是指准备怀孕的妇女中,既往生育过神经管缺陷胎儿或服用抗癫痫药者。
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根据既往高危孕产妇管理记录以及各村上报的信息,对高危待孕妇女进行登记。
通知高危待孕妇女到乡镇卫生院领取叶酸片,签订知情同意书,进行健康教育,并登记时间、用量等叶酸领取情况,每月至少随访一次。
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按每人每天服用4毫克剂量发放叶酸片,保证高危待孕妇女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服用量,发放对象每次领取1-3个月的用量。
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将领取叶酸的高危待孕妇女名单通知所在村村医,村医应当每1-2周督促高危待孕妇女按时服用,并登记其叶酸服用情况,整理后反馈给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
四、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1.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国家层面项目的组织管理,制订项目管理工作规范,统筹部署工作开展,组织开展宣传教育、人员培
训、业务指导、质量控制等工作,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
2.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按照项目管理规定和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指导所辖项目地区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健全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叶酸发放管理、宣传培训、信息报送、项目督导等工作,提高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
各省(区、市)定期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报送项目进展情况。
3.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叶酸需求计划制订、集中招标采购、组织分发和信息报送等工作。
地市级和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叶酸需求核报、组织分发、信息报送等工作。
承担项目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及人员负责叶酸发放登记、信息收集报送、随访管理等工作。
4.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探索建立多部门合作工作机制,联合民政、妇联等部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健康教育、人才培训和叶酸发放等工作,提高目标人群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叶酸服用率,提升医务人员服务能力。
(二)实施流程。
1.叶酸招标采购。
各省(区、市)按照年度叶酸需求量,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集中招标采购。
招标采购的叶酸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国药准字号、剂型为0.4毫克叶酸片、生产厂家必须具备GMP资质、所购叶酸片需提供保险服务。
2.叶酸组织分发。
各省(区、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项目年度叶酸需求量,集中招标采购后按计划分配给各市(地)。
各市(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辖区内各县(区)需求情况,按计划分配给各县(区)。
各县(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结合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期保健、计划生育等多种途径,按照项目管理工作规范及流程组织开展叶酸发放和管理督导,并按要求上报叶酸需求量。
乡镇卫生院负责将叶酸分发到各村卫生室,指导村卫生室规范科学发放,并对村卫生室组织发放和管理进行监督。
同时,乡镇卫生院负责辖区内高危待孕妇女的叶酸发放和管理。
村卫生室卫生人员负责了解本村育龄妇女的孕育状况,为本村准备怀孕的妇女发放叶酸并进行随访管理,收集、整理和上报叶酸发放和服用信息;及时上报本村高危待孕妇女信息,并负责其服用情况的随访、监督和登记。
3.信息收集报送。
村医或保健员按月收集上报叶酸发放和服用信息,乡镇(街道)卫生院按季度统计上报辖区内叶酸发放和服用信息。
县以上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按季度统计辖区内叶酸发放和服用信息,并逐级报送。
具体实施流程及要求详见《2010年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方案》(卫办妇社发〔2010〕102号)。
(三)经费保障和管理。
1.各省(区、市)要结合实际统筹使用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加强项目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或改变资金的性质和用途,不得用于与本项目无关的其他支出。
严格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审批程序,加强财务和会计核算,做好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同时接受上级部门组织的资金检查。
五、项目考核指标
(一)绩效指标。
目标人群叶酸服用率。
(二)指标定义。
当年某地区免费补服叶酸的农村生育妇女人数占当年应免费补服叶酸的农村生育妇女人数的比例。
(三)测算公式。
目标人群叶酸服用率=当年某地区免费补服叶酸的农村生育妇女人数/当年应免费补服叶酸的农村生育妇女人数×100%。
(四)指标评价。
目标人群叶酸服用率≥90%。
六、项目考核与评估
(一)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和效果评估,按照项目工作规范和有关要求,定期组织开展监督检查、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及时了解组织管理、执行进度、资金使用、质量控制、信息管理、相关知识知晓率、群众满意度等项目实施情况。
(二)根据项目绩效目标管理有关规定和要求,按照项目绩效目标对项目工作进行考核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项目实施取得预期效果。
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按年度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报送项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