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食品加工技术教案(B26方)

合集下载

粮油加工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粮油加工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粮油加工学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及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开始注重健康饮食,对粮油加工品质量与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农村地区的经济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式。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粮油加工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该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粮油加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深入了解粮油加工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1. 学习目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把握粮油加工行业的大方向,了解当前的市场趋势和发展需求,掌握粮油加工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领域中的核心竞争力。

2. 课程内容2.1 粮油加工的历史和现状2.2 粮油加工技术及其原理2.3 粮油加工行业的市场趋势和发展需求2.4 粮油加工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2.5 粮油加工的创新与发展3. 学习安排本次课程设计为一学分课程,由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相结合。

第一周:课程介绍,了解粮油加工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市场现状第二周至第三周:学习粮油加工的理论知识,如粮油加工技术及其原理、粮油行业的市场趋势第四周:进行实践操作,了解粮油加工的工艺流程和实际操作技巧第五周至第六周: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了解粮油加工的发展前景和创新方法第七周:学生展示课程学习成果,进行汇报和讨论三、学生评估及教学效果1. 学生评估本次课程设计将采用综合评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包括课堂作业、实践操作、课程论文和学生汇报等方面。

评估重心将放在课程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方面,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促进学生对粮油加工领域的理解和认识。

2. 教学效果本次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将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能力发展情况来评估。

通过课件打卡、教学测验、实践操作、课程论文和学生汇报等方式来评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同时,也会收集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反馈和建议,不断完善课程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教学实施计划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教学实施计划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实施计划一、课程概述在介绍小麦粉、大米和油脂等粮油食品原辅料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挂面、方便面、焙烤食品、速冻水饺、馒头等面粉制品,方便米饭、米粉、速冻汤圆、膨化米饼等大米制品,大豆蛋白及传统大豆制品,淀粉、淀粉糖浆及淀粉制品,玉米、薯类及花生等休闲食品,以及功能性粮油食品的工艺原理及加工技术。

二、教材目录绪论第一章粮油食品基础原料第二章粮油食品辅料第三章面制方便主食品加工第四章焙烤食品第五章米制方便食品加工第六章大豆蛋白及其制品加工第七章淀粉及其制品加工理工第八章粮油休闲食品加工第九章功能性粮油食品加工三、课程目标1、了解粮油食品生产所用基础原料的分类、籽粒结构、化学构成等,掌握小麦、稻谷的基本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2、掌握植物油脂及其加工方法和工艺,熟悉粮油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辅助原料的性质、作用与使用方法3、了解持面、方便面、速冻水饺等加工的原辅料要求与选择,掌握加工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熟悉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

4、了解焙烤食品加工的方法与工艺流程,原理与技术要点,熟悉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产品质量的控制方法5、了解米制方便食品加工的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掌握加工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熟悉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

6、了解大豆的分类、化学组成,掌握大豆蛋白制品的加工工艺,熟悉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熟悉大豆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7、掌握玉米薯类淀粉的工业提取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了解淀粉糖浆加工过程,果葡糖浆加工的生产原理。

8、了解粮油休闲食品加工的特点与加工方法,掌握我国休闲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熟悉休闲粮油食品的功效成分和营养价值。

9、了解功能性粮油食品的概念、种类、功效成分。

掌握加工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了解我国功能性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熟悉功能性食品的加工及应用。

四、课时分配五、教学方法提示:以课堂讲授为主,应用PPC课件,并辅之以案例、讨论分析等教学方法。

六、考核方法:本课程为考试课。

《粮油加工学》课程教案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撰稿

《粮油加工学》课程教案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撰稿

《粮油加工学》课程教案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撰稿人:涂瑾2008年 07月教学课题:第一章 概述课型:理论课对象:食品工程教学目的:1、掌握:粮油加工学的范畴;本门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

2、熟悉:粮油加工的历史,现状和前景展望。

重点与难点::粮油加工学的范畴;本门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总学时为2学时教学步骤、内容一、粮油加工学的范畴二、粮油加工的历史和现状三、粮油加工学的主要内容三、开创粮油加工业的新局面思考题:1、查阅资料了解目前粮油加工最新研究进展。

教学课题:第二章 稻谷制米课型:理论课对象:食品工程教学目的:1、掌握:稻谷的工艺品质;稻谷制米的主要工艺过程,各道工序的目的和原理;稻谷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2、熟悉:稻谷品种与大米品质关系。

重点:稻谷制米的主要工艺过程,各道工序的目的和原理。

难点:稻谷的工艺品质。

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总学时为2学时教学步骤、内容一、稻谷的工艺品质1、稻谷的分类、子粒结构和化学组成2、稻谷子粒的物理性质及结构力学性质二、稻谷的清理1、清理的目的与要求2、清理方法及机理3、常规稻谷加工清理流程三、砻谷及砻下物分离1、砻谷2、谷壳分离3、谷糙分离四、碾米的基本原理五、成品及副产品的整理六、稻谷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1、稻壳综合利用2、米糠综合利用思考题:1、为什么要砻谷?不经砻谷而直接碾米行否?为什么?2、糙米的营养价值优于精米,为什么还要碾米?教学课题:第三章 稻谷精深加工课型:理论课对象:食品工程教学目的:1、掌握:蒸谷米,免淘洗米,营养强化米,米粉的概念,加工原理和工艺过程。

2、熟悉:稻谷精深加工的目的及意义;各种米制品的类型。

重点:几种米制品生产工艺过程。

难点:稻米的营养强化。

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总学时为4学时教学步骤、内容一、蒸谷米的加工1、蒸谷米的特点2、蒸谷米的生产二、免淘洗米加工三、营养强化米加工四、米粉和米制品的加工1、米粉的加工2、方便米粉的加工思考题:1、为什么要对米进行营养强化?2、蒸谷米营养保持的原理是什么?教学课题:第四章 小麦制粉课型:理论课对象:食品工程教学目的:1、掌握:小麦的种类和加工特性;配麦,润麦的概念;小麦制粉的基本原理,过程和机械设备;粉路的概念和粉路的设计;专用粉和等级粉的概念和生产方法。

粮油加工方案

粮油加工方案

粮油加工方案1. 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粮油加工行业作为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粮油加工是一门技术复杂、流程繁琐的生产行业,对人员、设备、原材料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

2. 基本原理粮油加工的基本原理是将原料经过加工处理、提取、分离等工序,制成粮油产品。

粮油加工的工艺流程包括清选、碾磨、蒸煮、压榨、萃取、脱臭等多个环节。

其中,机械压榨和萃取是常用的加工方法。

机械压榨是利用挤压的力量,将原料中的油脂挤压出来,比如我们常见的橄榄油和花生油;而萃取则是利用化学反应技术,将原料中的有机化合物提取出来,比如我们常见的调味油。

3. 原材料的选择粮油加工的原材料选择非常重要,选用的原材料对最后产品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要选择新鲜的、干净的、不含杂质的原材料。

以粮食加工为例,一般选择的是外观饱满、色泽自然、干燥透亮的粮食,而对于玉米、大豆等油料作物则要选择完整颗粒、含油量高、成熟度适中的原料。

4. 工艺流程4.1 清选清选是粮油加工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各种清洁设备将原材料中的杂质、异物等不适宜的物质清除,以便后续的工作。

4.2 碾磨碾磨是将清洗干净的原材料进行破碎和加工的过程,比如:精细研磨,脱皮与分离等。

4.3 蒸煮蒸汽加热,杀菌,增强断裂力等是主要作用4.4 压榨压榨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一种,其主要作用是将原材料中的油脂挤压出来。

榨油机的选择非常重要,要选择压力大、效率高的榨油机。

4.5 萃取萃取是利用化学溶剂等物质将原材料中所需的物质提取出来。

常用的溶剂有乙酸乙酯、正己烷等。

萃取工艺与压榨工艺相比,其得率更高,适合于高价值化合物的提取。

4.6 脱臭脱臭一般是采用蒸气蒸馏的方式去除油中的杂质和异味,提高油的成品率和品质,也是粮油加工不可或缺的步骤。

5. 粮油加工设备粮油加工设备的选择对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设备有榨油机、萃取设备、脱臭塔等。

《粮油类产品加工技术》教学设计与教案

《粮油类产品加工技术》教学设计与教案

热带农业技术学院《粮油类产品加工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试行)适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所在学院:热带农业技术学院授课班级:2017级食品3+2班二〇一九年九月《粮油类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粮油类产品加工技术》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是食品科学技术与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粮油类产品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

以满足未来工作需要。

要求学生在课程考核合格的基础上,按照将来从业方向,有选择地通过“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取得国家“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资格证书,胜任食品加工、生产管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食品营销等职业岗位的工作。

前导课程为“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卫生”等,后续课程是“专业特长实训”,“毕业综合实习”。

二、章节设计及内容安排章序内容1学前导读:中国粮油工业的现状、发展、趋势2模块一:粮油功能食品与粮油模拟食品加工3模块二:正确认识粮油食品添加剂及滥用食物添加剂的危害4模块三:米制品、豆制品、玉米及马铃薯加工5模块四:自主开展粮油产品调研6模块五:各类食用油的特性特点及使用7模块六:实训:香菇烧麦8模块七:实训:葱香花卷9模块八:实训:绿豆糕10模块九:实训:戚风蛋糕11模块十:实训:甜甜圈12模块十一:实训:猪仔包13拓展十二:实训:南瓜球14扩展十三:实训:面包三、教学设计与实施《粮油类产品加工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一)章节学前导读:中国粮油工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学时序号01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本课程的主要知识内容、课程结合、教学安排,以及教会学生如何学生本课程。

让学生能够在教中学、学中做中,充分掌握本课程知识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让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兴趣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粮食工业的基本发展规律和现状2.对中国粮食工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建设性想法和建议教学方法与手段1、任务驱动教学法2、互动教学法教学内容设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1.粮油类产品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2.粮油工业现状的主要内容3.中国粮油产业发展趋向1.掌握粮食工业的基本发展规律和现状2.对中国粮食工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建设性想法和建议章节模块一:粮油功能食品与粮油模拟食品加工学时序号02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粮油功能食品与粮油模拟食品加工;理解掌握粮油类产品加工技术学的研究内容、方法、任务及在食品科学中的地位。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案精选全文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焙烤食品的定义;了解我国焙烤食品的生产现状、发展动态和趋势。

【重点】焙烤食品的概念;我国焙烤食品生产现状。

【难点】解决我国焙烤食品行业所存在的问题。

【教学内容】一、概述1.焙烤食品:泛指用面粉及各种粮食及其半成品与多种辅料相调配,或者经过发酵,或者直接用高温烘焙,或者用油炸而成的一系列香脆可口的食品。

2.特点:(1)所有制品以谷类为基础原料(2)油、糖、蛋、乳品为主要辅助原料(3)所有焙烤制品的成熟或定型均采用焙烤工艺(4)不需调理直接可食的食品(5)所有焙烤食品均属固态食品3.分类:三大类A、面包●按加工工艺和原材料特点分主食面包:以面粉、酵母、盐、水为主料点心面包:豆沙、奶油、果酱等营养面包:大豆面包、高锌、高钙、高铁、儿童营养●按外形分圆形枕形:(长方形)异形:梭形、动物形状B、饼干●按原料配比分类:原料是指面粉、糖、油●按原料配比分类:原料是指面粉、糖、油●按成型方法可分为:冲印成型、辊印成型、辊切成型、挤花成型C、糕点●按加热成熟方法分:烤制、炸制、蒸制●按地域分(以长江为界,南北两点。

南:苏广。

北:京、天津)京式糕点:萨琪玛、京八件苏式糕点:擅用米粉、油糖较重广式糕点:馅料新颖宁式糕点:鲜滇式糕点:火腿●从糕点取料加工工艺分油酥面团:面粉100,油脂50%水油面团:大多数用于酥层面团的外层皮,也有些品种利用此皮单独包馅面糊:如蛋糕糖浆面团:如月饼酥性面团:如桃酥筋性面团:麻元、开口笑发酵面团:光头饼等米粉面团:凉糕、元宵、粽子二、面包、饼干、糕点生产的发展以及在食品工业中地位1、面包的形成和发展埃及人最早发现并采用了发酵的方法来制作面包。

这可能也与埃及是栽培种植小麦最早的国家有关。

当时,古埃及人用谷物制备各种食品,例如将捣碎的小麦粉掺水调制成面团,很可能一些面团剩余下来,以至于发生了自然发酵。

当人们用这剩余的发酵面团制作食品时,惊奇地发现得到了松软而有弹性的面包,这一方法一直流传至今。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
实验(训)教学大纲
(供食品检测及管理专业用)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编制
2017年2月
一、实验(训)课程的性质、目的及要求
该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专门介绍面包、饼干、糕点等焙烤食品的加工技术课程。

熟悉代表性产品的工艺流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作风。

本课程开设设计性实验,使学生能根据原辅料的不同特性、市场需求等设计合理配方和最佳工艺,并能根据工艺过程出现的问题,分析并提出对原辅料及工艺条件的要求和改进意见,将课堂教学知识自如地应用于实际,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焙烤糖食品生产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二、实验(训)学时数
8课时
三、具体的实验(训)名称、学时、目的、内容
四、实验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办法
考核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或实验成果等。

五、教材(讲义、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
实验教材:蔺毅峰主编.《食品工艺实验与检验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参考书:冯荣华,刘成梅等编.《食品工艺专业实验讲义》.南昌大学食品工程教研组.2004年
大纲制订人:(宋体5号加粗)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教案(01)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教案(01)
产值由千上升到亿;企业员工由千上升到万
3、厂区建设规范化、现代化
展现出了现代化食品工业企业的气势与风貌,并形成了一定的企业文化。
多媒体讲解
4、生产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有显著提高
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引进量和使用量大量增加:国内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质量有明显提高,可信度有所增加。
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纪律严明,卫生(花园式的工厂)、安全、环保意识增强(农药残留的检测、污水的排放、废气物的处理等)。
5、存在的主要问题
用人制度落后,家族式管理。
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技术含量低,工人素质差。
劳动强度大,待遇低。对科研技术人员重视不够。
市场产品中低档化,缺乏高新技术产品。产品雷同化,同质化现象严重。
效益低缺乏竞争力。
山东省国家龙头企业(13家2001年)
1、龙大集团(莱阳)2、九发集团(牟平)
3、得力斯(诸城)4、诸城外贸
2、地位:
处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地位。
从世界范围来看,凡国民经济繁荣的国家,粮油食品加工业都比较发达。根据饮食情况和粮油食品加工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为例,世界各国可分为三种情况:
非洲、拉丁美洲落后,缺衣短食,粮油食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0. 2 %
发展中国家产品基本自给自足粮油食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
发达国家产品生产过剩粮油食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15--20 %
由此可见,搞好粮油食品加工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
可以说,粮油食品加工业是国民生活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永久的产业
多媒体讲解
3、作用:根据现在国情有以下几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油食品加工技术(B2-6方)面制方便主食品加工 [2]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周 周 第 节
课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节: 方便面加工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 掌握方便面加工技术
2: 熟悉方便面加工工艺流程及相关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2)压延速率
面团压延过程中,面带的线速度称为压延速率。
对面片的影响:
A、压辊的转速过高,面片被拉伸速度过块,易破坏已
形成的面筋网络,且光洁度差。
B、转速低,面片紧密光滑,但影响产量。
一般面片的线速度在20-35m/min。
压延速率受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每对辊的转速大小;
按常法制成软面条后经喷水蒸煮,趁热加调味料及副食,然后包装,杀菌而成。
(二)按面条风味分类
1、中华风味面
2、日本风味
3、 欧洲风味面
特点:
沿袭中国传统面条的配置方法制成,在面团中加纯碱,汤料风味亦采用国人习惯的猪肉、牛肉、麻油、大蒜、胡椒、生姜、酱油及酸味料、甜味料等。
面条中常掺以荞麦,山芋粉或其他淀粉质原料,汤料风味适宜于日本习惯,以鲣鱼、海带、香菇、酒、生姜、甜味料及山榆菜等原料制成,固体原料还常用墨鱼、鱿鱼、蚌鱼、牡蛎、干贝等海鲜。
为什么不能用硬水?
(1)硬水中含有钙、镁、铁等金属离子,与面粉中蛋白质
结合会使面筋失去延展性,
(2)钙、铁离子与淀粉结合则影响正常的糊化膨润,会使
制品变成褐色,有时也会使制品在储藏中变色。
应用软水的pH在6-8,pH过高易使面条表面溶化从而使面条变糊。
食盐的作用
(1)一定量的食盐可收敛面筋结构而起到改良其流变特性的作用,因此能增加面条强度,减少断条率;
(2)和面时可促进面粉快速均匀吸水,加快面团成熟,因食盐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
(3)在干燥时,食盐具有一定的保湿作用,能避免湿面条因烘干过快而引起酥面、断条等现象;
(4)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杂菌生长,防止湿面条酸败。
食盐添加量:一般为面粉的1%-3%
添加办法:是把食盐加入水中,作为食盐水使用。
食用碱的添加
主要是添加:
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酯及山梨酸酯
三、工艺流程及要点
(一)工艺流程
配料----和面 ----熟化----轧片----切花折条----切断折叠----蒸面
----油炸或热风干燥-----冷却-----包装
(二)工艺要点
1、调面
(1)要求:干湿合适、色泽均匀切不含生粉的小团块颗粒,手握能成团,揉搓后仍可分散为松散的颗粒状结构。
参考时间:夏天5-6min,春秋7-8min,冬季10-15min。
2、静置熟化
(1)目的:A、以消除张力,使处于紧张状态的面筋网络结构
松驰化;
B、进一步使各自分散的小球状团粒结构在重压下
彼此粘结,熟化后面团网络结构更完整,
C、蛋白质和淀粉继续吸收游离水,湿面筋形成量
增加,弹性降低。
(2)时间 静置时间在20-30min
注意:食盐与碱的添加量不可随意加大,否则由于过量的盐和碱会使面筋收敛过度而失去其特有的粘弹性,这样反而会恶化面条的品质
鸡 蛋
作用(1)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
(2)改善面团的流变学特性
添加标准:是每100kg面粉加6-10kg鲜鸡蛋 用蛋粉也可。
其他添加剂
复合磷酸盐
作用:
(1)增加淀粉吸水能力的作用,并使面团的持水性增加;
蒸煮处理后的风味面。需用高蛋白质面粉为原料,面条弹性好,除作家用主食外,常作宴会点心。汤料中有肉、番茄、橄榄油,包括油、丁香、肉松及调味料配成。
二、基本原料
1、水 注意:要用软水,为什么?
2、食盐 作用是什么?
3、食碱 了解:种类 作用 添加量 使用方法
4、鸡蛋 作用
5、品质改良剂 种类 作用
6、风味剂和营养强化剂
种类:有碳酸钠与碳酸钾两种
作用:(1)能强化面团中面筋组织,改善面团的粘弹性,增强面条的强度
(2)碱与面粉中的类黄酮色素发生反应,使得出现淡黄色的外观;
(3)带来一种特有碱风味,吃起来特别爽口;
(4)中和湿面条可能出现的酸度,可延长湿面条的保存时间。
碱的添加量:为面粉的0.15-0.2%
添加方式:把碱加入水中,作为碱水使用。
(2)在蒸面时易蒸熟;
(3)能使面筋弹性增强,面条口感爽滑有韧性,增加粘弹性,提高光洁度;
增稠剂
作用:
(1)能使面条粘弹性增强;
(2)改良老化性能;
(3)油炸时吸油率降低。
常用:变性淀粉,厄尔胶、褐藻酸钠及CMC
乳化剂作Biblioteka :①降低了面条之间与面块之间的粘连性
②提高面团的持水性
③改善成品外观及口味,
④防止面团老化 提高复水性能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方便面加工的原理及方法;
难点:蒸面的基本原理与工艺要求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方便面的制作
欧美称: 快速面(instant noodle)
点心面(snack noodle)
预煮面(precooked noodle)
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常法制成面条后,经蒸煮、油炸或干燥等工艺制成,添加或附带调味料。
(3)温度 要求在常温下进行,理想温度在25℃。
3、复合压延
通过多道压辊对面团的挤压作用,使面团中松散的面筋成为细密的沿压延方向排列的束状结构,并将淀粉包络在面筋网络中,提高面团的粘弹性和延伸性。
影响因素有:
(1)压延比 :是指压沿前后面片厚度之差与压沿前面片
厚度的百分比。
压延比=(轧前面片厚-轧后面片厚)/轧前面片厚×100%
一、分类
(一)按生产工艺分类
1、附带汤料的油炸面
2、调味油炸面
3、附带汤料的干燥面
4、调味软面
多媒体讲解
特点:
煮熟后,油炸方法脱去水分,并使产品定型,包装时另附汤料,食用时可将汤料与面条用沸水冲或煮熟即可。
油炸前喷淋液体及粉末状调料于面块的表面,然后再油炸,包装成产品,汤料可加可不加。
蒸熟不油炸,面是在热风干燥箱中脱水干燥,包装时附加汤料及油脂调味增香料,改善产品风味。
(2)掌握参数
加水量:面粉重的30%-35%。
注意:加水量不足,面粉无法均匀吸水形成均匀的面团,会影响成品面条的质量;加水过量,则面团过于潮湿,会给辊压切条造成困难。
水温:25-30℃,经过和面机的搅拌作用面团温度上升为37-40 ℃,此温度为面筋形成的最佳温度。
调粉时间:不固定,与加水量、面粉性能、搅拌桨形式及速度、辅料性质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