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的特征、形势及事件

合集下载

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及特点

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及特点

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及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苏联、中国和英国等国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

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

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

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在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奥和约,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

同年,苏联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

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苏首脑戴维营会议是苏联推行美苏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这一事实。

在紧张方面: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

这一时期,苏联还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使得中苏关系恶化。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

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至70年代,苏联的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大为缩短,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上升,相当于美国的80%。

苏联在军备方面赶上了美国,苏联的战略导弹至1975年已达2402枚,超过美国40%,197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3倍。

苏联大力增强常规军事力量。

1978年,美军210万人,苏军440万人,美军拥有坦克10500辆,苏军拥有坦克50000辆。

这一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

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

苏联一方面对欧洲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

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20世纪美苏争霸

20世纪美苏争霸

20世纪美苏争霸一、战后初期的美苏“冷战”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与对抗的两极格局,即所谓的“冷战”格局。

由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将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笼络到它的旗下,组成反对苏联的政治军事联盟,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封锁、包围与遏制,这就迫使苏联方面不得不走上应战与反击的道路。

这一时期的美苏对抗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矛盾尖锐。

(1)从1945年9月11日至10月2日的伦敦第一届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开始,围绕与意、罗、保、匈、芬五个次要敌国缔结和约的问题,四国外长前后共开了四届7次会议进行讨论。

经过反复争论,最后终于就战败国的领土划分、赔款以及政治军事条款达成一致,并于1947年2月10日缔结了五国和约。

五国和约的签订反映出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意图。

(2)根据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上所达成的协议,确立了处理德国问题的各项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原则。

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并由四国总司令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

但是,后来在非军事化、民主化以及赔款等问题上,苏美主张不同。

美国从一开始就有重新扶植德国的意图,以便把它纳入美国的战略体系。

而苏联则要最大限度限制和削弱德国。

针对西方在1948年***德国的做法,苏联于同年2月改组苏占区经济委员会,使之成为准政府组织。

3月,苏联宣布退出盟国管制委员会。

两国德国的***已经不可避免。

(3)在处理日本问题上,美国一开始就有独占的意图,而苏联方面则进行了不少斗争。

经过讨价还价,在美国满足苏联占领日本北方四岛要求的情况下,斯大林最终同意美国占领日本本土。

二是杜鲁门政府开始对苏“冷战”。

为了遏制苏联,实现称霸世界的目标,美国对苏推行“冷战”政策,其内容包括“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三根支柱,它们是在1947、1948、1949三年内相继出台的。

这意味着美国从政治、经济、军事上三管齐下,对苏联实行政治上的孤立打击、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

美苏冷战对峙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美苏冷战对峙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美苏冷战对峙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冷战的背景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实力迅速崛起。

由于两国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制度;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这种意识形态的对立使得双方互相猜忌和敌视。

在国家利益方面,美国企图称霸世界,苏联则致力于扩大自己在欧洲和亚洲的影响力。

二、冷战的表现(一)政治方面1、杜鲁门主义1947 年 3 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二)经济方面1、马歇尔计划1947 年 6 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对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该计划旨在帮助欧洲恢复经济,同时加强对欧洲的控制,遏制苏联的影响。

2、经互会为了对抗马歇尔计划,苏联于 1949 年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加强了苏联和东欧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

(三)军事方面1、北约的成立1949 年,美国、加拿大、英国等 12 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这是一个军事政治集团。

2、华约的成立1955 年,苏联、波兰、保加利亚等 8 国在华沙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华约),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三、冷战中的局部热战(一)朝鲜战争1950 年 6 月,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组成“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战火一直烧到中朝边境。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最终在 1953 年 7 月,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二)越南战争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发动了侵略越南的战争。

越南人民经过长期的抗争,最终在 1975 年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四、冷战中的美苏争霸(一)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这一时期,美国占据优势。

第三节--美苏争霸

第三节--美苏争霸



/ 全天时彩计划
别沉,而他那身强体健の大男人抱着就沉咯?那各借口实在是太勉强咯吧。他本别想将悠思还给她,可是再壹看悠思别过脸去别理会她の额娘,以及水清那壹脸错愕の表情,他 又于心别忍起来。第壹卷 第654章 方案别忍心水清成为悠思の手下败将,于是他只能让小丫头伤心难过,毕竟赢得咯悠思の欢心对他而言是轻而易举、信手掂来の事情,但是, 在水清对他の态度别明朗之前,他还是需要好好表现壹番,切别可有壹点点差池,于是他对悠思好言相劝道:“悠思,阿玛有事情要跟额娘说,您先跟吴嬷嬷呆壹会儿,好别 好?”“别好。”壹听爷有话要跟自己说,再壹看悠思别知死活地竟然壹口拒绝咯他,水清被小格格の任性吓咯壹跳,生怕会惹恼咯他,后果壹发别可收拾起来,于是只好狠下 心来,板起面孔朝吴嬷嬷严厉地说道:“吴嬷嬷,您过来抱壹下小格格。”水清从来都是说壹别二,悠思也从来没什么在她那里讨到过任何便宜,今天虽然是借着有王爷在场 “人来疯”咯半天,但是壹听到水清那严厉の口气,吓得小家伙还是条件反射地乖乖地由吴嬷嬷抱走咯。见到那各场景,王爷被水清彻底地惊呆咯!在“严父慈母”教育体系下 成长起来の他,第壹次见识到咯“慈父严母”结出の硕果!首先他惊讶于自己。弘时自别必说咯,连弘历、弘昼那两各才六岁多の小小格见咯他都是老鼠见咯猫,怎么自己竟然 也有如此和蔼可亲、没什么原则の时候?然后他惊讶于水清,柔柔弱弱の壹各人,宠小格格也是尽人皆知の事实,怎么竟然也有如此严厉の时候?小格格被水清暂时唬住咯,默 别作声地赖在吴嬷嬷の怀中,呆在别远の柳树边,月影见状赶快低声好言安抚着受咯训斥の悠思。水清因为刚才听他说有话对自己说,于是默别做声地站在他の身边,等候着他 の吩咐。他所谓の有话要跟她说,别过是为咯别让悠思再对水清“耀武扬威”而临时想出来の托辞,实际上他并没什么啥啊正经事情。现在小格格被抱走咯,他壹时搜肠刮肚也 说别出来啥啊话来。王爷想别出来说啥啊,相反,其实真正有话要对他说是水清,半天别见他开口,于是水清小心翼翼地起咯壹各话头:“爷,假设您没什么啥啊吩咐,那妾身 那里倒是有句话,别知当讲别当讲。”“噢,那有啥啊当讲别当讲の,您说来就是。”“妾身昨天也听说咯锦茵の事情,还请爷节哀,保重身体。”“晓得咯,爷会当心。还有 别の事情吗?”“回爷,妾身昨夜想咯壹各晚上。府里是大格格の娘家,有些事情别好出面。别过妾身の娘家与额附家也有些交情,那次锦茵の丧仪,能否多出些礼金。另外, 再以年府の名义,在广化寺为锦茵单设壹各道场,请僧人们七七四十九天为大格格诵经超度。”他根本就没什么想到水清说の是那件事情!她之所以那么做,他当然明白她の良 苦用心!王府是郡主の娘家,别方便出面,而年府作为京城有头有脑の豪门大户送上大手笔の礼金并单独设道场做法事,是为丧仪增辉添彩の行为。更重要の是,年家与王府是 姻亲,既没什么违背礼制,又送上咯他の壹片心意,确实是几全其美の方案。第壹卷 第655章 感谢以往对于水清の“诡计多端”,他从来都是严加提防;后来对于水清の“足 智多谋”,他开始由衷赞美;现在面对水清の“鼎力相助”,他唯有真心感激!此时の他,原本正是感情最为脆弱の时候,而水清主动送上来の细心安排,感动得他壹时语塞, 壹时间情别自禁地握上咯她の双手,情真意切地说道:“爷,谢谢您。” 水清没什么料到他会那么真心诚意地对她说“谢谢”两字!那可是自从她嫁入王府七年多时间以来,第 壹次从他の口中说出那两各字,弄得她很是别好意思,所以根本没什么注意到他握上来の手,而是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到咯辞谢上面:“爷,您万别可那么说,妾身那别过就是举 手之劳而已。”“爷晓得您聪明,也晓得您心善,但是爷说谢谢,也是真心の,别仅是爷自己,爷还要替淑清,替锦茵谢谢您。”“爷,您再那么谢下去,妾身真要无地自容 咯。”他晓得水清是真心の大恩别言谢,于是也就别再

第十六十七课美苏争霸

第十六十七课美苏争霸
第16、17课美苏争霸 一、战后至50年代中期 1、特征:两极格局形成,两大阵营对峙
2、表现:美苏两分世界,美苏由战时同盟转为对抗
3、原因:美、苏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冲突
4、影响:世界不得安宁,德、朝分裂
二、50年代至80年代 1、特征:美苏争霸,互有攻防,两大阵营瓦解
2、表现:中苏关系恶化,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3、二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出现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 这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和苏联军事政治实力增 强而造成的。这个格局实际上是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 4、1989~1991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解体 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问题二:东欧剧变原因(东欧八国:德波捷匈罗南保阿)
二战后至80年代美苏核军备竞赛简表 历史阶段 二战后初期到50 年代中期 竞赛内容 原子弹、氢弹 基本态势 美国的核垄断地 位被打破;美国 核武器数量遥遥 领先 到70年代初美苏 战略核力量大体 均势
50年代中期到70 年代初到70年代 初
核武器的研制和 运载工具
80年代
销毁中短程导弹
赫鲁晓夫执政后调整了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请回答1~6题。
1.美苏争霸局面逐渐形成于
A.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开始之时 C.苏联赫鲁晓夫上台之后 B.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之时 D.尼克松政府当政时期
2.赫鲁晓夫上台后,主动与西方缓和关系,其主要目的是 A.结束“冷战”局面 B.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2)内容:
①调整与欧日中关系,确保战略重点
②维持与苏均势,继续与苏展开争霸斗争
3)实质:美国霸权衰落的表现,保住霸权地位的一种新 策略 3、重大事件: “缓和”:1972年尼克松访苏(缓和的高潮)和1975年欧 安会召开 对抗:1979年苏入侵阿富汗(霸权政策的顶峰);

70年代的美苏关系

70年代的美苏关系

⑶70年代的美苏关系战后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向美国逼近,对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发出挑战。

苏联从赫鲁晓夫开始有了与美国争霸的欲望,但迫于实力不济,只得采取迂回战术,在不触及美国重大利益的前提下插足到不属于西方势力范围的新独立国家,进行和平渗透。

而到了70年代,苏联的力量上升到足以和美国一争高低的程度,美苏争霸的态势形成。

①美国的战略收缩冷战以及两场局部性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使美国元气大伤,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由1948年的54.6%下降到1970年的37.8%,黄金外汇储备由1950年的49.6%降为1970年的15.5%。

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的迅速上升,美国失去了“金元帝国”的地位,从60年代到70年代初,发生了10次美元危机,迫使美国不得不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汇率,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宣告解体。

不仅如此,美国还饱受逐年加剧的通货膨胀之苦。

面对不利形势,1969年初上台的理查德•尼克松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

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宣布了美国对亚洲的新政策。

他说:“我们正在拟订一项使美国能在太平洋地区继续成为一个强国而又不搞家长关系的政策。

”这就是美国决心从亚洲收缩的新政策,人们称之为尼克松主义。

1969年11月3日,尼克松在全国电视广播讲话中明确阐述了“尼克松主义”三原则,即:㈠美国将恪守其一切条约义务;㈡如果某一核大国威胁美国某盟国的自由,或威胁某一美国认为其存在对美国以及整个地区的安全都至关重要的国家的自由,美国将提供援助;㈢如果涉及的是其他类型的侵略,美国将在接到请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但不派出人力。

“尼克松主义”的中心目标是对付苏联。

根据基辛格的解释,美国的对苏政策是一个“连环套”,即同苏联扩大经济和文化交往,在政治关系方面搞“缓和”,通过谈判签订一系列的条约和协定,形成一个“广泛的建设性关系网”套住苏联。

“水门事件”后,福特出任美国总统。

福特在两年零五个月的任期里基本承袭了尼克松的战略收缩方针,只是在7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大举向第三世界出击时才有了一些强硬的表示。

70年代后期的国际形势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

70年代后期的国际形势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

70年代后期的国际形势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一、70年代后期的国际形势回顾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美苏争霸。

不过,如果再作进一步观察,人们就会发现,就在美苏两国激烈争夺,战争危险严重存在的现象背后,一种新的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趋势,也在这一时期孕育和发展起来,这就是和平与发展的趋势。

出现这种趋势,不仅由于包括美苏两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对于反对战争,以及以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为主体的联合反霸斗争的开展;更主要、更深刻的原因在于经济方面。

经济发展状况是一切国家制定政策的决定因素。

美苏两国之所以能够成为超级大国,所凭借的无非是长期积累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实力。

庞大的战争机器若没有经济力量作后盾,既不可能形成,也难以发挥效力。

然而,历史经验证明,一旦走上霸权主义道路,任何强大的经济力量都迟早会被挥霍掉,走向衰落。

霸权主义政策的推行者们也许并不考虑经济的因素,但经济因素却足以制约任何霸权势力,并最终使他们遭到破产。

70年代后期的世界经济,已经清晰地显示出这种制约作用。

其具体表现在:一是美苏两国的军备竞赛已明显受到了经济困难的制约。

两国都越发感到,自身力量的增长,远远赶不上各种困难和问题的增加。

这些困难和问题又主要来自经济方面。

美国的经济衰退早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国力的衰落迫使它不仅在同苏联的争夺中处于守势,而且在西方盟国中也失去了往日那种左右全局的能力。

苏联虽然号称是“正在上升中的国家”,但这一时期也暴露出经济力量衰退的窘态。

尽管如此,为了同美国争霸,却不得不维护庞大的军费开支,1975年到1978年其军费开支增长率每年都超过10%,军事工业增长率则高达16%。

为了支撑这种畸形发展的国民经济,弥补资金的不足,苏联不得不向西方国家举措外债。

经济困难的苏联虽然到处扩张,但遇到第三世界各国和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对时,又不能不有所收敛,暂时收缩。

虽然耗费了巨大国力投入军备竞赛,却始终无法取得压倒的优势,更不敢贸然发动世界战争。

高二历史美苏争霸

高二历史美苏争霸
赫鲁晓夫 肯尼迪
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中苏关系紧张、中美关系正常化
勃列日涅夫 尼克松
20世纪80年代的美苏争霸 美对苏采取强硬政策,苏实行全面收缩 中苏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一波三折
戈尔巴乔夫

里根
三、美苏争霸的特点:
互有攻守、各有得失
20世纪80年代

第一阶段: 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初期
双方首脑: 肯尼迪 赫鲁晓夫 争霸表现:
签定奥地利和约
缓和
苏承认联邦德国
赫鲁晓夫访美
紧张
柏林墙的修筑
古巴导弹事件 Russia America

争霸原因: 美强苏弱(综合国力)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四、美苏争霸的影响:
1、苏联自身经济被拖跨,成为日后解体的重要原因 (消极) 2、带来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消极) 3、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积极)

美苏争霸的启示
1.霸权主义政策害人又害已.
2.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 力的竞争,尤其是科技为核心
的经济实力的竞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美国
对苏强硬政策
原因: 里根上台经济军事实力有 所上升 小规模局部战争 史实: 星球大战计划
表现
苏联
全面收缩
争霸及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 原因: 经济困难以及社会矛盾激化 裁减军备 从阿富汗撤军 史实: 中苏关系正常化 放松对东欧控制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的美苏争霸 美苏关系既缓和又紧张 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对抗
双方首脑: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 基本态势: 苏攻美守
苏联:
积极进攻战略 原因: 改革使军备力量大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的特征及成因
1.特征:美苏争霸达到高潮。

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美国被迫进行战略收缩。

2.形势: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

美国因深陷越南战争之中,尼克松执政后,实行战略收缩。

而苏联在7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军事实力增强,转而采取积极进攻战略,把中东、非洲、南亚次大陆作为扩张的对象。

3.事件:1972年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

例题11969年,尼克松将美国对外战略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收缩的主要原因是()
A.尼克松放弃了与苏联争霸
B.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C.美国经济被苏联超过
D.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
答案:D
解析:1969年,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之中,尼克松执政后,实行战略收缩。

答案D。

例题2反映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特点的事件是()
A.古巴导弹危机
B.苏军占领阿富汗
C.苏联解体
D.科索沃战争
答案:B
解析:1972年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这是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中的事件,答案B。

1.美苏争霸达到高潮是在20世纪()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的态势是()
A.势均力敌,处于僵持状态
B.势均力敌,互取“守势”
C.苏取攻势,美取“守势”
D.美取攻势,苏取“守势”
3.对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的形势,概括最全面的是()
A.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B.美国态度强硬,苏联全面收缩
C.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D.苏联转攻为守,美国转守为攻
4.史料的解读是运用史料的重要基础。

下表为美国、苏联国防开支表(单位:10亿美元)。

对表格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美苏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B.苏联取得与美国平等地位
C.美国军费开支总是多于苏联
D.美苏争霸中美国始终处于攻势
1.【答案】C
【解析】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

答案C。

2.【答案】C
【解析】随着苏联实力的增强,在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上采取了更为积极的进攻战略。

此时美苏争霸中,苏取攻势,美取守势。

故此题应选C项。

3.【答案】A
【解析】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的形势是,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美国被迫进行战略收缩。

答案A。

4.【答案】A
【解析】从表格可看出,美苏两国的国防开支在持续增加,表明美苏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选项A正确,其余选项内容从表格中没有反映出来,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