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作业

合集下载

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

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
1900年

美国生产电话机85万部,美国成为世界上电话最为普及的国家。
1904年

法英同盟形成。
1905年

以德国为核心的德意日法西斯同盟形成。——>《同盟条约》——>法西斯轴心国形成。
1905年

德国投降。
1907年

三国协约军事集团形成。
1911年

泰勒出版《科学管理原理》,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科学的基础。

殖民地经济有了显著发展,统一市场初步形成。
1771年

出现了水力纺纱厂。
1775年4月19日

殖民地人民在莱克星顿打响了反英统治的第一枪。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1776年7月4日

由各殖民地代表组成的第二届大陆会议投票通过了《独立宣言》。
1781年

《联邦和永久联合条例》(简称《联邦条例》)经各州批准后实施。
1913年

工业产品已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比英法德日四国的总量还多,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1913年

德国成为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的帝国主义强国。
1914年

“克莱顿反托拉斯法”&“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设立。
1918-1933

魏玛共和国。
1919-1933

魏玛共和国——共和制
1919年

国民会议在魏玛召开,社会民主党人艾伯特当选为总统,会议制定并通过魏玛宪法。
18世纪后期

法国社会等级矛盾尖锐,政府财政濒临破产,专制制度的危机日益加深。
1803年

购买路易斯安那州标志美国扩张的开始。

20世纪战争与和平大事年表

20世纪战争与和平大事年表

时间大事1914.7 -1918.11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世界被完全瓜分,世界成为密不可分整体1879德奥同盟1882意大利加入同盟,三国同盟形成1892法俄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1904英法军事协定1907英俄军事协定,协约国形成,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正式形成1914.6萨拉热窝刺杀事件1914.7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1914马恩河战役1916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1917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十月革命1918苏俄、同盟国《布列斯特和约》,苏俄推出战争,一战结束1919-193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19.1-6巴黎和会,6月《凡尔赛和约》1920国际联盟成立,协约国、土耳其《色佛尔条约》1921底-1922初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会外《中日条约》1923《洛桑条约》1939.9-1945.9第二次世界大战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31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1933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5-1936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1936-1939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1937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938.9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1939.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9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40上半年德国占领北欧、西欧,法国战败投降1940下半年不列颠之战,希特勒侵略计划第一次未得逞1941.6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秋冬莫斯科战役,德军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1941.12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126国《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2.6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发生转折1942秋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发生转折1942夏-1943初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发生转折,二战转折1943.5北非战事结束1943.7意大利投降,轴心国开始瓦解1943冬中美英开罗会议《开罗宣言》;苏美英德黑兰会议1944.6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5.2苏美英雅尔塔会议1945.7苏美英波茨坦会议1945.8日本投降1945.9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二战后-1991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美苏争霸1946.3丘吉尔铁幕演说,冷战序幕1947.2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1948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第一次柏林危机1949北约成立;德国分裂;新中国成立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社会主义阵营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90年代初美苏争霸1961柏林墙事件1962古巴导弹危机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入侵阿富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991.12独联体成立;苏联解体1950.6-1953.7朝鲜战争1948韩国成立、朝鲜成立:朝鲜半岛分裂1961-1973越南战争1961-1964特种战争1965-1973局部战争1947.11联合国巴以分治方案1948.5-1949.7第一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战争1956.10-12第二次中东战争 苏伊士运河战争1967.6第三次中东战争 六日战争1973.1第四次中东战争 十月战争1982第五次中东战争 以军入侵黎巴嫩战争1947.6蒙巴顿方案1947.7印度独立法案1947.8印、巴分治1947-1949克什米尔问题 第一次印巴战争1965-1966克什米尔问题 第二次印巴战争1971底东把问题 第三次印巴战争1980-1988两伊战争1991初海湾战争1990.8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45.1联合国成立1948联合国第一次维和行动 中东地区1956联合国第一次派出维和部队 中东地区1948世界人权宣言1949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0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5《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978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1986国际和平年。

世界现代史下大事年表

世界现代史下大事年表

世界现代史下大事年表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建立
- 1919年:《凡尔赛条约》签订,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 - 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 1933年:希特勒上台,纳粹党掌权
-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加入二战
- 1945年:二战结束,原子弹爆炸
- 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独立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 1955年:非洲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召开
- 1961年:古巴革命成功,卡斯特罗掌权
-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 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美国领导民权运动
- 1967年:以色列六日战争
-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代替台湾
- 1973年:越南战争结束
- 1989年:柏林墙倒塌,东西德统一
-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
- 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
-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
- 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
-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

20世纪世界重大事件

20世纪世界重大事件

20世纪世界重大事件20 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充满变革和重大事件的一个世纪,这些事件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命运。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 年)是 20 世纪初的一场全球性军事冲突。

这场战争源于欧洲列强之间的复杂矛盾和竞争,其规模和破坏力前所未见。

无数士兵在战场上丧生,国家经济遭受重创。

战争导致了旧帝国的崩溃和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

俄国十月革命(1917 年)则给世界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社会模式。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事件鼓舞了全球范围内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 1945 年)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

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引发了全球性的冲突。

这场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然而,它也促使了国际社会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催生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立。

在科技领域,原子弹的发明和使用是一个重大事件。

1945 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加速了战争的结束,但也引发了人们对核武器的恐惧和对核战争的担忧。

此后,核裁军和防止核扩散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计算机的发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 20 世纪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最初的大型计算机到如今的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经济发展。

太空探索也是 20 世纪的一项伟大成就。

1957 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 号”,开启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时代。

此后,人类实现了载人航天、月球登陆等壮举,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化。

医学领域在 20 世纪取得了巨大进步。

抗生素的发现和广泛应用使得许多曾经致命的疾病得到了有效治疗,大大提高了人类的平均寿命。

疫苗的研发也成功控制了多种传染病的传播。

在文化方面,电影、音乐和艺术在20 世纪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好莱坞电影成为全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音乐风靡世界,各种艺术流派不断涌现。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20世纪初-20世纪末90年代)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20世纪初-20世纪末90年代)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20世纪初~20世纪末90年代末◇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8.11.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1~6 巴黎和会◇1921.11~1922.2 华盛顿会议◇1922.10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1922.12 苏联成立◇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31.9.18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件◇1933.1 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开始建立法西斯专政◇1933.3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1937.7.7 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1938.9 慕尼黑会议◇1939.9.1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6.22 苏德战争爆发◇1941.12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6 中途岛战役◇1942.7~1943.2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4.6.6 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5.5.8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5.9.2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1945.10 联合国成立◇1947.8 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1948 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1947.3 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1948 美国开始“马歇尔计划”◇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1955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56 匈牙利事件◇1959 古巴革命取得胜利◇1960 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20世纪60年代初~1973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1967 欧洲共同体成立◇1968 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73 第四次中东战争◇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1991年底苏联解体◇1993 欧洲联盟建立◇1999 科索沃战争。

盘点新中国大事记——70年代

盘点新中国大事记——70年代

盘点新中国大事记——70年代
1、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1971年,林彪叛逃,飞机失事在蒙古国。

3、1971年,中国联合国席位得到恢复。

4、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发表上海公报。

5、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同年中日建交。

6、1973年,爆发西沙保卫战。

7、1976年,周恩来逝世,北京爆发四五事件。

8、1976年,毛泽东逝世,朱德逝世。

9、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

10、1976年,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11、1977年,恢复高考。

1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邓小平的领导地位。

13、1978年中美建交。

14、1978年知青返乡。

15、1978年新闻联播开播。

16、1978年安徽凤阳带头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1979年,邓小平访美。

18、1979年,爆发对越自卫反击战。

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

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

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先是中苏两党就一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理论问题发生分歧,后是中苏两国关系不断恶化并导致双方兵戎相见。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中国开始将国际上的反修扩展到国内,搞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外交工作受到“左”倾路线的严重干扰。

与此同时,国际上,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及其追随者同时与中国为敌,中国外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这种局面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改变,其标志性的事件主要有三个:一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二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三是1973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

关于中国重返联合国,学术界一致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增高,在国际事务中表明它是维护亚洲乃至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赞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国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美国调整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改善,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并公开发表尼克松应邀访华的公告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也使美国很难再将中国排斥在联合国之外,虽然美国还想在联合国搞“两个中国”,但最终不得不承认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事实。

关于中美关系正常化,学术界都认为这是一个过程,但是,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在这一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因素。

有的学者强调综合因素: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苏联因素、台湾、越南问题、国际国内局势变动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产生了程度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并且使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有起有落。

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国际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的背景下,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促成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这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最为重要的外交突破之一。

有学者强调毛泽东的因素:20世纪60年代末,面对风云突变的国际形势,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着眼,为了中华民族的经济腾飞,为了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和感情樊篱,迈出了与美国解冻的步伐。

世界历史大事表

世界历史大事表

世界历史大事表14~16世纪文艺复兴(孕育近代科学)14-17 世纪近代科学的曙光17世纪至20世纪初17世纪50~70年代英荷三次战争1756~1763年间英法七年战争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启蒙运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18世纪末浪漫主义文学产生1848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产生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初后现代主义文学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 经济危机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 世界第一个原子反应堆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苏联第一个进入太空1969 美国第一个载人登月1971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3-1978 滞胀-经济危机1991 苏联解体1992 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1993 欧洲联盟建立1995 WTO开始运作2001 上海合作组织建立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战争史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1919年1月-6月巴黎和会1921年苏共十大-新经济政策的决议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12月苏联成立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31年9月18日日本始侵略中国东北1933年1月德国希特勒上台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1937年七月七日中国全面抗日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会议1939年9月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定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1943年11月-12月苏英美德黑兰会议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5年2月苏英美雅尔塔会议1945年5月8日德国签定无条件投降书1945年7月-8日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1945年9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定无条件投降书1945.10联合国建立1948 美国开始实行“马歇尔计划”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50--1953 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中国现代史部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冬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中国农村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取得胜利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贵玲200962900820世纪70年代世界大事记──有关管理会计的发展与演变一、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社会20 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场严重的滞胀:经济停滞、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

石油危机的发生导致美国企业能源成本大幅度提高,石油危机期间,国际油价从不足2美元暴涨至超过30美元,涨幅高达15倍之多。

货币过度发行和成本推动型通涨同时出现,加上美国高额税收抑制了投资和生产发展,经济陷于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

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急剧贬值。

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美元本位时代。

整个70年代,美元贬值幅度超过10%,美元贬值加剧了全球通涨的趋势。

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具体是1973年。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继续发展、经济实力跃居西方世界第二位。

美国经济地位的下降, 西欧和日本经济地位的上升, 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实力对比, 出现了美、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贸易保护主义从新兴起。

20世纪70年代初后,美国的贸易逆差急剧上升,尤其是对日本,西德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为减少贸易逆差,美国一方面迫使日本等国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加强限制进口的报复措施。

美国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发源地。

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汇率长期失调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性的加强,贸易政策的连锁反映也更敏感,美国采取许多保护贸易措施,而这些措施反过来也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报复,使新贸易保护主义更加蔓延与扩张。

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至今,国际货币金融秩序进入了“无制度”时代。

美元等各主要国际性货币的汇率经常出现巨幅波动,便捷的电子化交易系统使得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形同“幽灵”、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游荡”,不同国家金融市场之间的“传染效应”越来越明显,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和破坏性急剧攀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利益冲突日渐明显……这些问题构成了现阶段国际金融领域的鲜明特色,同时也决定着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际金融的协作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升级。

20世纪70年代亚马逊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破坏,世界第一次握手环境。

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均在20世纪70年代正式启动政府机构节能工作。

二、20世纪70年代的科技革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起讫时间问题上,学者们大体持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战后初期,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70年代以后进入一个新阶段。

【1】另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40至60年代,70年代以后的科技革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或称“新科技革命”),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2】可以看出,无论是那种观点,20世纪70年代都是科技革命的重要里程碑。

有的学者认为,功勋卓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使西方一批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先后实现了高度工业化,走完了工业社会的最后历程。

【3】三、20世纪70年代的新理论战略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产生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1】斯坦纳在他1982年出版的《企业政策与战略》一书中则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确定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确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

战略管理不仅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而且也包含着将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的管理,因此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的、往复性的动态管理过程。

它是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条件的改变,以及战略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等,而重复进行新一轮战略管理的过程,是不间断的管理。

1970年代 TQC使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极大地提高,其中,轿车、家用电器、手表、电子产品等占领了大批国际市场。

因此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极大发展。

日本企业的成功,使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

1979年英国制定了国家质量管理标准BS5750——将军方合同环境下使用的质量保证方法引入市场环境。

这标志着质量保证标准不仅对军用物资装备的生产,而且对整个工业界产生影响。

权变理论是20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

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

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权变理论在美国兴起,受到广泛的重视。

权变理论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动,达到空前的程度,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

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而且以往的管理理论大多都在追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而这些管理理论在解决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于是形成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方法。

成功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组织内外状况的充分了解和有效的应变策略。

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所谓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

生物工程包括五大工程,即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和生物反应器工程。

生物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农业、工业、医学、药物学、能源、环保、冶金、化工原料等。

它必将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生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世界面临的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美好的前景。

四、管理会计的发展(一)追求效率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初到50年代)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源于1911年西方管理理论中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泰罗(F.W.Taylor)发表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伴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预算控制”(Budget control)和“差异分析”(Variance analysis)等这些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直接相联系的技术方法开始被引进到管理会计中来(余绪缨,1983)。

1922年奎因坦斯(H·W·Quaintanee)出版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人门》(Mangerial Accounting:an Introduction to Financial Management)一书,第一次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个名称。

美国会计史学界认为,上述几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管理会计初步具有统一的理论。

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Efficiency),它强调的是把事情做好(Doing Thing Right)。

(二)追求效益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进人了所谓战后期。

这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战前曾风靡一时的“科学管理学说”为现代管理科学所取代。

1955年美国会计学会拟定计划,在1958年的发表一份研究报告,明确地指出了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即标准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盈亏临界点分析、差量分析法、变动预算、边际分析等,从而组建了管理会讨一方法体系的基础。

60年代,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业绩会计”和“决策会计”,从而使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体系进一步确定。

到70年代末,美国学术界对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可谓达到了高峰。

管理会计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

(三)管理会计反思时代(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进人50年代,由于“信息经济学”(Information Economics)和“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的引进,管理会计又有新的发展。

在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中,管理会计的研究存在两大流派:传统学派和创新学派(李天民,1988)。

传统学派主张从早期的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的立场出发,一切以成本为中心,重视历史经验的积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并就如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提出一些新课题。

创新学派主张尽可能采用诸如数学和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管理会计问题。

他们强调全面创新,偏好数学模型,依靠计算机技术解决预测、分析和决策所面临的复杂问题。

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传统学派指责创新学派理论脱离实践,复杂的数学模型远离现实世界。

而创新学派则指责传统学派视野狭隘、观念陈旧、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新经济环境的要求。

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是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共同关注的问题。

这场纷争促使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进人一个反思期。

进人80年代之后,一贯极力倡导管理会计研究必须大量引进数学分析方法,使之朝着紧密化方向发展著称的创新学派代表人物卡普兰却认为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必须改弦易辙,主张会计学者必须走出办公室,到实践中去,以寻求新的理论与方法(Kaplan,1983)。

这标志着管理会计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反思期(毛付根,1995)。

(四)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20世纪90年代)进人90年代,变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

基于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信息搜集的任务从管理会计人员转移到这些信息的使用者,保证了企业能以一种及时的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并据此作出反应。

管理会计突破了管理会计师提供信息,管理人员使用信息的旧框框,而由每一个员工直接提供与使用各种信息。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是90年代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最为重要的发展之一,引起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通过财务维度(Financial perspective)、顾客维度(Customer perspective)、内部业务流程维度(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 perspective)和学习与成长维度(Learning and Growth)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