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双速电动机的调速(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综合实验四直流电机调速

综合实验四直流电机调速

综合实验四直流电机调速一、实验目的1、掌握直流电机的驱动原理。

2、了解直流电机调速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实验原理图:2、实验内容(1)用0832 D/A转换电路后的输出经放大后驱动直流电机。

(2)编制程序改变0832输出经放大后的方波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电机转速。

本实验中D/A输出为双极性输出,因此电机可以正反向旋转。

3、连线方法(1)将D/A区0832的片选信号连到译码输出Y0上。

(2)0832的输出AOUT端连到DJ插孔。

(3)直流电机插头插到实验仪的DM插座上。

(4)D/A区0832的WR连到BUS3区XWR上。

(5)将+12V、-12V插孔用导线连到外置电源上。

如果电源内置,则+12V、-12V插孔电源已连好。

(6)D/A区0832的VREF连到W2的输出VREF插孔。

W2输入VIN连到+12V插孔,调节W2,使VREF为+5V。

(7)将DMTO区-5V插孔用导线连到外置电源上,如果电源内置,-5V线内部已连好。

三、程序程序清单:ORG 0C30HHA14S: MOV SP,#53HMOV DPTR,#8000HMOV A,#0FFHHA14S1: MOVX @DPTR,ALCALL DELAYHA14S2: DEC ALCALL DELAYMOVX @DPTR,ACJNE A,#00H,HA14S2HA14S3: INC AMOVX @DPTR,ALCALL DELAYCJNE A,#0FFH,HA14S3SJMP HA14S1DELAY: MOV R7,#0FFHDELAY1: MOV R6,#80HDELAY2: DJNZ R6,DELAY2DJNZ R7,DELAY1RETEND四、实验步骤1、确认连线正确性。

2、在“P.....”状态下,从起始地址0C30H开始连续运行程序。

3、观察直流电机的转速。

电动机的调速实训报告

电动机的调速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电动机的调速是电气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电动机的运行效率、控制性能以及系统的稳定性等多个方面。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动机调速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电动机调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2. 掌握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

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电气工程实际应用的兴趣。

二、实训内容1. 电动机调速基本原理(1)直流电动机调速原理:通过改变直流电动机的电压、电枢电流或磁通来实现调速。

(2)异步电动机调速原理:通过改变异步电动机的供电频率、转差率或极数来实现调速。

(3)同步电动机调速原理:通过改变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或负载来实现调速。

2. 电动机调速方法(1)直流电动机调速:串励调速、并励调速、复励调速。

(2)异步电动机调速:变极调速、变频调速、串级调速。

(3)同步电动机调速:变频调速、变极调速。

3. 电动机调速系统(1)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包括直流电动机、调速器、控制器等。

(2)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包括异步电动机、变频器、控制器等。

(3)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包括同步电动机、变频器、控制器等。

4. 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1)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安装: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

(2)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调试:调整系统参数,使系统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3)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运行维护:定期检查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处理故障。

三、实训过程1. 准备阶段(1)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电动机调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熟悉实训设备,包括电动机、调速器、控制器等。

(3)制定实训计划,明确实训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训实施(1)按照实训计划,进行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安装。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系统参数的调试。

(3)观察系统运行情况,记录数据。

(4)分析数据,找出问题,并进行改进。

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实训报告

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3. 熟悉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调试与优化方法。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机调速控制系统是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常见的调速方式有直流调速、交流调速和变频调速等。

本实验以直流调速系统为例,通过PWM(脉宽调制)技术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调速。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器材- 直流电机- 电机驱动器- PWM控制器- 测速传感器- 电脑- 数据采集卡2.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电路:将直流电机、电机驱动器、PWM控制器、测速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连接起来,形成电机调速控制系统。

(2)编写程序:利用编程软件编写PWM控制器程序,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3)调试系统:通过调整PWM控制器的占空比,观察电机转速的变化,直至达到预期转速。

(4)采集数据:利用数据采集卡采集电机转速、电流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5)优化系统:根据实验结果,调整PWM控制器的参数,优化电机调速控制系统。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搭建了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并实现了对直流电机的精确调速。

2. 数据分析(1)电机转速与PWM占空比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电机转速与PWM占空比呈线性关系。

当占空比增大时,电机转速提高;当占空比减小时,电机转速降低。

(2)电机电流与PWM占空比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电机电流与PWM占空比呈非线性关系。

当占空比增大时,电机电流先增大后减小;当占空比减小时,电机电流先减小后增大。

(3)电机转速与负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电机转速与负载呈非线性关系。

当负载增大时,电机转速降低;当负载减小时,电机转速提高。

五、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搭建了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并实现了对直流电机的精确调速。

2. 通过实验,掌握了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电机调速实验报告

电机调速实验报告

电机调速实验报告电机调速实验报告引言:电机调速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控制技术,它在各种机械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电机调速实验的研究,深入了解电机调速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其有效性。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电机调速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验证电机调速的效果。

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电机调速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电机调速的常用方法和技术;3. 进行电机调速实验,验证调速效果;4.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电机调速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1. 电机调速的基本原理电机调速是通过改变电机输入电压、电流或频率等参数,来调整电机的转速。

根据电机调速的原理,可以将电机调速方法分为电压调速、电流调速、频率调速和转子电阻调速等。

2. 电机调速的分类根据电机调速的分类,可以将其分为感应电动机调速、直流电动机调速和步进电动机调速等。

每种调速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在实验开始前,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电机、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等。

2. 实验操作(1)连接电路将电源与电机连接,并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机的输入电压和电流。

(2)调整电压通过调节电源的输出电压,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观察电机的转速变化。

(3)调整电流通过调节电源的输出电流,改变电机的输入电流,观察电机的转速变化。

(4)调整频率通过调节电源的输出频率,改变电机的输入频率,观察电机的转速变化。

(5)调整转子电阻通过改变电机转子电阻的大小,来调整电机的转速,观察电机的转速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操作,我们观察到电机调速的效果。

在调整电压、电流、频率和转子电阻的过程中,电机的转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电压调速:电压的增加会提高电机的转速,但过高的电压可能会损坏电机。

2. 电流调速:电流的增加会提高电机的转速,但过高的电流可能会导致电机过载。

双速电动机实训报告

双速电动机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双速电动机的基本原理、接线方法、控制线路以及调试方法。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双速电动机,并能够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二、实训内容1. 双速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双速电动机是一种具有两种不同转速的异步电动机。

它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连接方式,来实现两种不同的磁极对数,从而达到改变电动机转速的目的。

2. 双速电动机的接线方法(1)定子绕组接线双速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通常采用三角形接法(Δ接法)和星形接法(Y接法)。

在Δ接法下,电动机以高速运转;在Y接法下,电动机以低速运转。

(2)转子绕组接线转子绕组的接线方式与定子绕组相同,但在实际应用中,转子绕组通常不进行改变。

3. 双速电动机的控制线路(1)手动控制线路手动控制线路通过按钮控制接触器,实现电动机的启停和转速切换。

当需要低速运转时,按下低速按钮,接触器线圈通电,电动机以Y接法运转;当需要高速运转时,按下高速按钮,接触器线圈通电,电动机以Δ接法运转。

(2)自动控制线路自动控制线路通过时间继电器实现电动机的定时启动和停止,以及转速切换。

当电动机需要低速运转时,时间继电器延时闭合,接触器线圈通电,电动机以Y接法运转;当电动机需要高速运转时,时间继电器延时断开,接触器线圈通电,电动机以Δ接法运转。

4. 双速电动机的调试方法(1)检查接线在调试前,首先要检查电动机的接线是否正确,确保接线符合要求。

(2)检查控制线路检查控制线路的连接是否牢固,接触器线圈是否正常工作。

(3)调整时间继电器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确保电动机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启动、停止和转速切换。

(4)测试电动机在调试完成后,进行电动机的测试,确保电动机能够按照要求进行低速和高速运转。

三、实训过程1. 准备工作(1)准备好实训所需的设备,包括双速电动机、按钮、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电源等。

(2)了解双速电动机的基本原理、接线方法、控制线路以及调试方法。

电动机调数控制实训报告

电动机调数控制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动机作为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动力设备之一,其在生产过程中的性能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电动机调数控制实训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动机的调数原理、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2. 掌握电动机调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学会运用调试工具对电动机进行调数,确保电动机运行稳定。

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实训内容1. 电动机基本知识(1)电动机的分类: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等。

(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直流电励磁等。

(3)电动机的性能指标:功率、转速、电流、电压、效率等。

2. 电动机调数方法(1)调整电动机的转速:通过改变电动机的极数、频率、电压等参数来实现。

(2)调整电动机的起动特性:通过调整电动机的起动电流、起动时间等参数来实现。

(3)调整电动机的负载特性:通过调整电动机的负载电流、负载电压等参数来实现。

3. 调试工具的使用(1)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动机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

(2)示波器:用于观察电动机的波形、频率等参数。

(3)兆欧表:用于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

4. 电动机调试步骤(1)检查电动机的接线是否正确。

(2)测量电动机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

(3)根据电动机的性能指标,调整电动机的参数。

(4)观察电动机的运行状态,确保电动机运行稳定。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前准备(1)熟悉电动机的基本知识和调数方法。

(2)了解调试工具的使用方法。

(3)分组讨论,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

2. 实训操作(1)按步骤连接电动机的电源和负载。

(2)使用调试工具测量电动机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

(3)根据电动机的性能指标,调整电动机的参数。

(4)观察电动机的运行状态,确保电动机运行稳定。

3. 故障排除(1)若电动机运行不稳定,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2)若电动机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异常,调整电动机的参数。

双速电机自动变速控制实验2016.方案

双速电机自动变速控制实验2016.方案

双速电动机自动变速控制线路1.1实训目的1.掌握按钮接触器控制双速电动机变速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2.掌握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双速电动机变速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1.2实训理论基础1.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双速控制线路由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公式n=(1–S)60f1/p可知,改变异步电动机磁极对数P,可实现电动机调速。

(1)变极调速在电源频率f1不变的条件下,改变电动机的极对数p,电动机的同步转速n1,就会变化,极对数增加一倍,同步转速就降低一半,电动机的转速也几乎下降一半,从而实现转速的调节。

要改变电动机的极数,当然可以在定子铁心槽内嵌放两套不同极数的三相绕组,从制造的角度看,这种方法很不经济。

通常是利用改变定子绕组接法来改变极数,这种电机称为多速电机。

1)变极原理下面以4极变2极为例,说明定子绕组的变极原理。

图21-1画出了4极电机U相绕组的两个线圈,每个线圈代表U相绕组的一半,称为半相绕组。

两个半相绕组顺向串联(头尾相接)时,根据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可以看出定子绕组产生4极磁场,即2p=4,磁场方向如图21-1(a)中的虚线或图3.1(b)中的×、⊙所示。

179180(a) 剖视原理圈 (b)顺串展开图图21-1绕组变极原理图(2p=4)(a) 削视原理图 (b)反串展开图 (c)反并展开图图21-2绕组变极原理图(2p=2)如果将两个半相绕组的连接方式改为图211所示的样子,即使其中的一个半相绕组U2、U2′中电流反向,这时定子绕组便产生2极磁场,即2p=2。

由此可见,使定子每相的一半绕组中电流改变方向,就可改变磁极对数。

2)三种常用的变极接线方式图21-3示出了三种常用的变极接线方式的原理图,其中图21-3a)表示由单星形联结改接成并联的双星形联结;图21-3b)表示由单星形联结改接成反向串联的单星形联结;图21-3c)表示由三角形联结改接成双星形联结。

由图可见,这三种接线方式都是使每相的一半绕组内的电流改变了方向,因而定子磁场的极对数减少一半。

计算机控制实验报告4(电机调速实验)

计算机控制实验报告4(电机调速实验)

班级:座号:姓名成绩: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项目:电机调速实验实验预习报告(上课前完成)一、实验目的1.了解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特点。

2.研究采样周期T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3.研究电机调速系统PID控制器的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1.EL-AT-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2.PC计算机一台3.直流电机控制实验对象一台三、控制的基本原理1.系统结构图示于图8-1。

图8-1 系统结构图图中 Gc(s)=Kp(1+Ki/s+Kds)Gh(s)=(1-e-TS)/sGp(s)=1/(Ts+1)2.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整个电机调速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计算机和A/D&D/A卡组成,主要完成速度采集、PID运算、产生控制电枢电压的控制电压,第二部分由传感器信号整形,控制电压功率放大等组成。

电机速度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D/A输出-2.5v~+2.5v的电压控制7812的输出,以达到控制直流电机电枢电压的目的。

速度采集由一对红外发射、接收管完成,接收管输出脉冲的间隔反应了电机的转速。

第二部分电路原理图3.PID递推算法:如果PID调节器输入信号为e(t),其输送信号为u(t),则离散的递推算法如下:Uk=Kpek+Kiek2+Kd(ek-ek-1)其ek2是误差累积和。

四、实验内容:1、设定电机的速度在一恒定值。

2、调整P、I、D各参数观察对其有何影响。

五、实验步骤1.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Computerctrl]或在计算机程序组中运行[Computerctrl]软件。

2.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

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因使通信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

3. 20芯的扁平电缆连接实验箱和炉温控制对象,检查无误后,接通实验箱电源。

开环控制4.选中[实验课题→电机调速实验→开环控制实验]菜单项,鼠标单击将弹出参数设置窗口。

在参数设置窗口设置给定电压,及电机控制对象的给定转速,点击确认在观察窗口观测系统响应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