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PWM电机调速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直流PWM调速系统原理及特性实验报告

直流PWM调速系统原理及特性实验报告

直流PWM 调速系统原理及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双极性直流PWM 调速系统的组成、原理及特性;二、预习要求1.复习双极式直流PWM 调速系统原理及特性。

2.回答下列问题:(1)直流PWM 放大器在直流PWM 调速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用脉宽调制的方法,把恒定的直流电源电压调制成频率一定,宽度可变的脉冲电压序列,从而可以改变平均输出电压的大小,以调节电机转速。

(2) 调节直流电机的速度主要有哪几种方法?答:由公式可知:e U IRn K -=Φ其中n 为电机转速,U 为电枢电压,I 为电枢电流,R 为电枢回路总电阻,Φ为励磁磁通,Ke 为电动势常数。

因此,调速方法有以下几种: 1)调节电枢供电电压U 2)减弱励磁磁通Φ3)改变电枢回路总电阻R(3) 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些?答:A. 稳态指标。

1)调速范围D :生产机械要求电动机能达到的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之比。

2)静差率S :当系统在某一转速下运行时,负载由理想空载变到额定负载时所对应的转速降落与理想空载转速之比。

B. 动态指标。

(a )跟随性能指标:在给定信号(或称参考输入信号)R (t )的作用下,系统输出量C (t )的变化情况用跟随性能指标来描述。

跟随性能指标包括上升时间、超调量、调节时间等指标。

(b )抗扰性能指标:控制系统在稳态运行中,如果受到外部扰动(如负载变化、电网电压波动),就会引起输出量的变化。

输出量变化多少?经过多长时间能恢复稳定运行?这些问题反映了系统抵抗扰动的能力。

抗扰性能指标包括最大动态变化量和恢复时间等指标。

三、实验仪器及设备1.三相调压器一台2.交流电机+直流电机机组一套3.双线示波器一台4.实验与开发平台一套5.转速表一只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断开总电源开关,检查实验设备的连接线。

2.合上总电源开关,压合“控制电源”键,控制电源指示灯亮。

3.选择操作及测试面板上相关按键的状态:设置“主控微机”键为“MCU”状态、设置“给定方式”键为“数字”状态(若希望由上位计算机发出命令)或“模拟”状态(若给定由面板上模拟电位器设置)、“运行模式”键此时不起作用、设置“电机选择”键为“DM”状态、设置“运行状态”键为“停止”状态。

pwm实验报告

pwm实验报告

pwm实验报告PWM实验报告一、引言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是一种常用的电子技术,用于控制电子设备中的电压和电流。

通过改变信号的脉冲宽度,PWM可以调节电子设备的输出功率,从而实现对电机、灯光等设备的精确控制。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PWM电路并进行实际测试,探究PWM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PWM技术通过改变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输出信号的电压或电流。

占空比是指脉冲信号中高电平的时间与一个周期的时间之比。

当占空比为0%时,输出信号为低电平;当占空比为100%时,输出信号为高电平;当占空比在0%和100%之间时,输出信号为一个周期内高电平和低电平的交替。

通过调整占空比,可以实现对输出信号的精确控制。

三、实验材料和方法1. 材料:- Arduino开发板- 电阻、电容等基本电子元件- 电机或LED等输出设备- 连接线等实验器材2. 方法:1) 搭建PWM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按照电路图连接电子元件和Arduino开发板。

2) 编写程序:使用Arduino开发环境,编写程序控制PWM输出信号的占空比。

3) 实验测试:将输出设备连接到PWM输出引脚,通过改变占空比,观察输出设备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在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基本的PWM电路,并使用Arduino开发环境编写程序来控制PWM输出信号的占空比。

通过改变占空比,我们观察到输出设备的亮度或转速发生了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占空比较小时,输出设备的亮度或转速较低;而当占空比较大时,输出设备的亮度或转速较高。

这是因为占空比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输出信号的电压或电流大小,从而改变了输出设备的工作状态。

PW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它可以用于电机控制,通过调整占空比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它还可以用于灯光控制,通过调整占空比来调节灯光的亮度;此外,PWM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电源管理、音频处理等领域。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PWM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直流调速电机实验报告

直流调速电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直流调速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调速方法。

2. 掌握直流调速电机的调速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3. 熟悉直流调速电机的驱动电路和控制系统。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直流调速电机:一台2. 可调直流电源:一台3. 电机转速测量仪:一台4. 电流表:一台5. 电压表:一台6. 实验台:一套三、实验原理直流调速电机是通过改变电枢电压或励磁电流来调节电机转速的。

本实验采用改变电枢电压的方式来实现调速。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直流调速电机调速性能测试(1)连接实验电路,确保接线正确无误。

(2)将可调直流电源输出电压调至一定值,启动电机。

(3)使用电机转速测量仪测量电机转速。

(4)改变可调直流电源输出电压,重复步骤(3),记录不同电压下的电机转速。

(5)绘制电机转速与电压的关系曲线。

2. 实验二:直流调速电机驱动电路与控制系统测试(1)连接实验电路,确保接线正确无误。

(2)启动电机,观察电机正反转及转速。

(3)调整驱动电路中的PWM波占空比,观察电机转速变化。

(4)改变PWM波频率,观察电机转速变化。

(5)绘制电机转速与PWM波占空比、频率的关系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结果分析根据实验一的数据,绘制电机转速与电压的关系曲线。

分析曲线,得出以下结论:(1)电机转速与电枢电压成正比关系。

(2)电机转速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电机空载转速和堵转转速。

2. 实验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二的数据,绘制电机转速与PWM波占空比、频率的关系曲线。

分析曲线,得出以下结论:(1)电机转速与PWM波占空比成正比关系。

(2)电机转速与PWM波频率成反比关系。

(3)PWM波频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电机转速不稳定。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直流调速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调速方法。

2. 熟悉了直流调速电机的调速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3. 掌握了直流调速电机的驱动电路和控制系统。

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实训报告

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3. 熟悉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调试与优化方法。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机调速控制系统是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常见的调速方式有直流调速、交流调速和变频调速等。

本实验以直流调速系统为例,通过PWM(脉宽调制)技术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调速。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器材- 直流电机- 电机驱动器- PWM控制器- 测速传感器- 电脑- 数据采集卡2.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电路:将直流电机、电机驱动器、PWM控制器、测速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连接起来,形成电机调速控制系统。

(2)编写程序:利用编程软件编写PWM控制器程序,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3)调试系统:通过调整PWM控制器的占空比,观察电机转速的变化,直至达到预期转速。

(4)采集数据:利用数据采集卡采集电机转速、电流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5)优化系统:根据实验结果,调整PWM控制器的参数,优化电机调速控制系统。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搭建了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并实现了对直流电机的精确调速。

2. 数据分析(1)电机转速与PWM占空比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电机转速与PWM占空比呈线性关系。

当占空比增大时,电机转速提高;当占空比减小时,电机转速降低。

(2)电机电流与PWM占空比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电机电流与PWM占空比呈非线性关系。

当占空比增大时,电机电流先增大后减小;当占空比减小时,电机电流先减小后增大。

(3)电机转速与负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电机转速与负载呈非线性关系。

当负载增大时,电机转速降低;当负载减小时,电机转速提高。

五、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搭建了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并实现了对直流电机的精确调速。

2. 通过实验,掌握了电机调速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PWM直流电机调速实验报告

PWM直流电机调速实验报告
uchar count ,count_time= 0;
int real_count=0;
uchar time;
uchar PWMH = 400;uchar PWML = 400;
uchar code tabl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sent(table[speed1%100/10]);
sent(table[speed1%100%10]);
}
void timer0init(void)
{
TMOD = 0X01;
TH0=0XD8;
TL0=0XF0;
}
void detectspeed(void)
{
real_count=count/3.0;
{
while(length--){_nop_();}
}
vo value to the display
{
uchar i = 0;
for(i;i<8;i++)
{
DIN = dat&0x80;
CLK = 0;_nop_();CLK = 1;
dat<<=1;
题目:
PWM直流电机调速实验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张友旺
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机械1604班
日期2019年12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脉宽调制(PWM)的原理
2.学习用PWM输出模拟量驱动直流电机
3.熟悉51系列单片机的延时程序
二、实验步骤
本实验需要用到本实验需要用到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F1区)、串行静态显示(I3区)和直流电机驱动模块(M1区 )。

转速电流双闭环pwm—m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实验报告

转速电流双闭环pwm—m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实验报告

转速电流双闭环pwm—m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实验报告转速电流双闭环PWM-M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实验报告一、引言直流调速系统是现代工业中常用的电机调速方式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使用。

其中,转速电流双闭环PWM-M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是其中一种典型的调速控制方式。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转速电流双闭环PWM-M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研究其调速性能以及运行特点。

二、实验目的1. 理解转速电流双闭环PWM-M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原理和结构;2. 掌握控制脉宽调制技术在直流电机调速系统中的应用;3. 通过实验验证该调速系统的性能和运行特点。

三、实验原理转速电流双闭环PWM-M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是将转速和电流两个回路分别采用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其中,转速回路通过传感器对电机转速进行采集,与期望转速进行比较后,经过PID控制器得到转速控制信号,再经过比较器进行与PWM脉宽控制信号进行比较产生控制脉宽;电流回路通过采集直流电机的电流信号,经过PID控制器得到电流控制信号,再与PWM控制脉宽信号进行比较生成最终的输出脉宽。

四、实验步骤1. 搭建转速电流双闭环PWM-M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实验装置;2. 设置期望转速和电流参考值;3. 分别采集电机转速和电流信号;4. 利用PID控制器对转速和电流进行闭环控制;5. 通过比较器生成脉宽控制信号,控制电机转矩;6.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其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实际转速与期望转速的差距,来评价转速闭环控制的性能。

同时,通过比较实际电流值与期望电流值之间的差距,来评价电流闭环控制的性能。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转速与电流控制的准确性、稳定性以及响应速度等指标,评估整个调速系统的性能。

六、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转速电流双闭环PWM-M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实验装置,并完成了相关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评估该调速系统的性能和运行特点。

电机调速实验报告

电机调速实验报告

电机调速实验报告电机调速实验报告引言:电机调速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控制技术,它在各种机械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电机调速实验的研究,深入了解电机调速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其有效性。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电机调速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验证电机调速的效果。

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电机调速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电机调速的常用方法和技术;3. 进行电机调速实验,验证调速效果;4.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电机调速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1. 电机调速的基本原理电机调速是通过改变电机输入电压、电流或频率等参数,来调整电机的转速。

根据电机调速的原理,可以将电机调速方法分为电压调速、电流调速、频率调速和转子电阻调速等。

2. 电机调速的分类根据电机调速的分类,可以将其分为感应电动机调速、直流电动机调速和步进电动机调速等。

每种调速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在实验开始前,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电机、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等。

2. 实验操作(1)连接电路将电源与电机连接,并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机的输入电压和电流。

(2)调整电压通过调节电源的输出电压,改变电机的输入电压,观察电机的转速变化。

(3)调整电流通过调节电源的输出电流,改变电机的输入电流,观察电机的转速变化。

(4)调整频率通过调节电源的输出频率,改变电机的输入频率,观察电机的转速变化。

(5)调整转子电阻通过改变电机转子电阻的大小,来调整电机的转速,观察电机的转速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操作,我们观察到电机调速的效果。

在调整电压、电流、频率和转子电阻的过程中,电机的转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电压调速:电压的增加会提高电机的转速,但过高的电压可能会损坏电机。

2. 电流调速:电流的增加会提高电机的转速,但过高的电流可能会导致电机过载。

直流电机PWM波调速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

直流电机PWM波调速的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报告直流电机PWM波调速的设计与制作要求:一、功能要求1、实现利用PWM波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2、用数码管显示PWM波的输出占空比;3、用数码管显示直流电机的转速标志;4、实现对直流电机的速度调制;二、设计过程要求1、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方案;2、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验证;3、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搭建电路实验验证效果;4、画出PCB图;5、书写设计报告;6、答辩。

三、设计报告要求设计报告主要包括:题目、内容和要求、总体方案和设计思路、仿真电路图、软件设计、仿真调试效果、实验测试效果图、PCB图、心得体会。

姓名:谭德兵学号:1886100112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10级01班成绩:评阅人:安徽科技学院理学院物电系一、实验设计目的1、掌握脉宽调制的方法;2、用程序实现脉宽调制,并对直流电机进行调速控制;3、学习用LM339内部四个电压比较器产生锯齿波、直流电压、PWM脉宽;4、掌握脉宽调制PWM控制模式;5、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6、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7、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掌握制版、电路调试等技能。

二、实验设计设备单片机开发板,单片机最小系统,驱动器,直流电机,连接导线等三、实验设计原理1)设计总体方案总体设计模块1、STC89C52本设计运用单片机芯片STC89C52,通过控制单片机输出引脚P1.7输出的高低电平的延时时间长短来达到控制电机的目的,运用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1对光电编码盘产生的冲进行计数,将所得到的数值送到P0口显示。

8051单片机引脚描述·电源引脚Vcc和Vss : Vcc:电源端,接+5V,Vss:接地端。

·时钟电路引脚XTAL1和XTAL2:·XTAL1:接外部晶振和微调电容的一端,在片内它是振荡器倒相放大器的输入,若使用外部TTL时钟时,该引脚必须接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WM电机调速
班级:09应电(5)班
姓名:
学号:0906020122
指导老师
时间:2011年10月20日
目录
一、实验名称 (2)
二、实验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
三、预习要求 (2)
四、电路原理图 (4)
五、电路工作原理 (4)
六、 PCB图 (5)
七、实验结果 (6)
·
八、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3)
九、实验心得 (13)
十、参考文献 (14)
十一、元件清单 (14)
一、实验名称:PWM电机调速
二、实验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学习用LM339内部四个电压比较器产生锯齿波、直流电压、PWM脉宽;
2)掌握脉宽调制PWM控制模式;
3)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
4)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5)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掌握制版、电路调试等技能。

三、预习要求
3.1关于LM339器件的特点和一些参数
图3-1 LM339管脚分配图
1)电压失调小,一般是2mV;
2)共模范围非常大,为0v到电源电压减1.5v;
3)他对比较信号源的内阻限制很宽;
4)LM339 vcc电压范围宽,单电源为2-36V,双电源电压为±1V-±18V;
5)输出端电位可灵活方便地选用;
6)差动输入电压范围很大,甚至能等于vcc。

3.2 分析PWM电机调速电路的系统组成原理,画出每一级电路输出的波形
1)由1、6、7管脚构成的电压比较器,通过RC积分电路调节可调变阻器R5(203),产生锯齿波
图3-2 锯齿波
2) 由8、9、14管脚构成的比较器,通过8管脚接入前一个比较器1管脚产生的锯齿波信号与调节R7(103)取样得到的9管脚电压做比较通过比较器14管脚输出的是PWM脉宽
图3-3 脉冲波(pwm)
3)PWM电机调速电路中有两个三极管,是具有耦合放大作用的
4)另外电路中的输入4、5管脚和10、11管脚的两个电压比较器在整个电路中具有欠压保护和过流保护
四、电路原理图
图4-1 PWM电机调速原理图
五、电路工作原理
直流电机的PWM调速原理是通过调节驱动电压脉冲宽度的方式,并与电路中一些相应的储能元件配合,改变了输送到电枢电压的幅值,从而达到改变直流电机转速的目的。

它的调制方式是调幅。

PWM的占空比决定输出到直流电机的平均电压,PWM的意思是脉宽调节;也就是调节方波高电平和低电平的时间比,一个20%占空比波形,会有20%的高电平时间和80%的低电平时间,而一个60%占空比的波形则具有60%的高电平时间和40%的低电平时间,占空比越大,高电平时间越长,则输出的脉冲幅度越高,即电压越高;如果占空比为0%,那么高电平时间为0,则没有电压输出.如果占空比为100%;那么输出全部电压,所以通过调节占空比,可以实现调节输出电压的目的,而且输出电压可以无级连续调节。

.
1)锯齿波脉冲形成
参见图3-2和图4-1,该控制器的锯齿波脉冲由内的比较器A,定时元件R1~R5,以及C1等组成的施密特振荡器产生。

2)PWM脉冲形成
参见图3-3和图4-1,PWM脉冲形成电路以LM339内的比较器U2C为核心构成。

由锯齿波形成电路输出的锯齿波脉冲加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8脚,与同相输入端9脚输入的直流电压比较后,就可在它的输出端14脚输出矩形的调宽脉冲电压。

3)信号放大
参见图,4-1,矩形脉冲信号放大电路由驱动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两部分构成。

驱动电路采用了9012和9013三极管组成的推挽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采用了大功率场效应管以获得足够大的电流和功率。

当矩形脉冲为高电平时,9012(Q2)截止、9013(Q1)导通,经9013(Q1)射随放大后从E极输出,再经电阻R18驱动效应管TRF530导通,此时电源提供的电压通过电机、效应管TRF530的G/S极、R17到地构成回路,回路中的电流驱动电机旋转。

当矩形脉冲为低电平时,9013(Q1)截止、9012(Q2)导通,将效应管TRF530栅极存储的电压迅速对地释放,以免效应管TRF530因存储效应不能及时关断而产生过大的功耗。

效应管TRF530截止后,流过电机绕组的导通电流消失,使绕组产生反相的电动势。

为了防止这个电动势导致效应管TRF530过压损坏,在效应管TRF530的G极与供电之间设置了泄放二极管D4。

R14是驱动电路的上拉电阻。

4)保护电路
为了防止场效应管IRF640过流损坏,该电路设置了过流保护电路。

该保护电路由内的比较器U1D和取样电路构成。

比较器U1D的同相输入端11管脚通过R11和R12采样得到正电压。

,而它的反相输入端通过脚接R13反馈电阻取得取样电阻R17的取样电压,当电机运转正常,流过效应管IRF640的S极电流正常时,R17产生的上正下负的压降较小,5V电压,于是13脚输出高电平控制电压,不影响PWM调制器的工作,控制器正常工作。

一旦电机运转不正常等原因导致效应管IRF640过流,使R17两端的压降增大,通过R13使脚电位变为低电平后,13脚输出低电平电压,使电位变为低电平,于是14脚输出低电平电压,致使9013截止、9012导通,于是效应管IRF640截止,电机停转,实现了过流保护。

六、PCB图
图6-1 PWM电机调速PCB图
七、实验结果
1) 电源端分别接15V和24V和5V
2) 当可调电阻R7(103)电阻和R5(203)电阻都不动的时候,电机两端的输出电压
Uo=9V;LM339芯片6、9、14管脚输出波形分别如下所示
图7-1 管脚6波形
图7-2 9管脚电压值
图7-3 管脚14波形
3) 当可调电阻R5(203)不动;R7(103)调大的时候,电机两端的输出电压Uo=10V;LM339
芯片管脚6、9、14输出波形分别如下图所示
图7-4 管脚6波形
图7-5 管脚9波形
图7-6 管脚14的波形
4)当可调电阻R5(203)不动;R7(103)调小的时候,电机两端的输出电压Uo=9V;LM339芯
片管脚6、9、14输出波形分别如下图所示
图7-7 管脚6波形
图7-8 管脚9波形
图7-9 管脚14波形
5)当可调电阻R7(103)不动;R5(203)调大的时候,电机两端的输出电压Uo=9V;LM339芯
片管脚6、9、14输出波形分别如下图所示
图7-10 管脚6波形
图7-11 管脚9波形
图7-12 管脚14波形
6)当可调电阻R7(103)不动;R5(203)调大的时候,电机两端的输出电压Uo=9V;LM339芯
片管脚6、9、14输出波形分别如下图所示
图7-13 管脚6波形
图1-14 管脚9波形
图7-15 管脚14波形
八、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在制作PCB电路板时,由于三极管封装有误,导致Q2(9013)损坏,后经改造电路连接,把三极管接正,电路得以正常
在调试电路板的时候,当我把可调电阻103和203调到最下或最大的时候,14管脚波形和输出Uo波形出现一条直线,当时我以为是电路是不是电路出错,就开始调可调电阻103或203,结果波行发生了变化,于是就想也许是由于我把可调电阻调的太小或太大了,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波形,现象出现后老师得知就是因为我把电阻调到了最大或最小,所以才出现波形式一条直线的现象
九、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试验我学会了LM339,IRF530,三极管,可调电阻等元器件的应用,当电路发下时,通过分析电路图、画板、做板、焊板、调试更加熟悉的学会电路的设计和制作,在画PCB时候由于对三极管管脚的连接不熟悉,导致电路出现问题,所以以后我会更加认真画图,在焊接电路板时要仔细放置元件,做调试时候会注意接线安全。

在调试过程中也得到一些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学会互相帮助,为此感谢!
十、参考文献
王川主编/实用电源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8 十一、元件清单(单位都是一个)
插槽DIP40
芯片A1D LM339D
电容C1 33nF
C2 4.7uF
C3 100nF
二极管D1 1N4148
D4 DIODE
电机J111 CON2
三极管Q1 2N222A
Q2 2N2907
场效应管Q3 IRF530
电阻R1 22k
R2 3.0k
R3 10k
R4 20k
R5 20k
R6 4.7k
R7 10k
R8 4.7k
R9 10k
R10 10k
R11 500k
R12 3.9k
R13 10k
R14 10k
R17 0.33
R18 150
R19 4.7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