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研究生考试真题

合集下载

沈阳体育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教育训练学)真题

沈阳体育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教育训练学)真题

沈阳体育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教育训练学)真题《运动训练学》
一、名词解释(6*5)
1.运动训练学
2.技术风格
3.运动技术
4.训练课
5.循环训练法
6.反应速度
二、简答题(6*10)
1.竞技运动等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
2.力量训练的注意事项
3.诗意负荷与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与训练要点
4.儿童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5.周训练计划的分类和主要任务
6.战术方案制定的规律
三、论述题(2*10)三选二
1.结合你的专项谈谈竞技特点
2.结合一个专项从训练任务、训练对象、训练负荷写一个训练计划
3.写一个赛前训练周的力量训练计划
《学校体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策略
2.课余训练计划
3.教学方法
4.课时教学计划
5.体育课程设计
6.口头汇报
7.示范法
8.口令
9.体育教学目标
二、简答题
1.学校体育的功能
2.说明15种教学方法和使用的条件
3.体育教育类内容的基本要求
4.课外体育活动的注意事项
三、论述题
1.写一个投掷铅球的教案
2.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体育兴趣。

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

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

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1.下列运动项目中,不属于运动训练学专业范畴的有()。

2.下列运动项目中既有竞技型项目又有非竞技型项目的运动训练学专业范围包括()。

6.以下运动项目是除竞技型项目外体育教学中较为重要的运动训练对象()。

一、名词解释1.举重: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的一种有氧能力竞技性锻炼。

它强调以运动员为中心,强调合理、科学的锻炼与竞争。

2.足球是一项竞技比赛项目。

它以足球场为中心场地和竞赛规则为基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次数赛事要求的比赛项目。

3.排球是由排球队员用脚踩踏地面产生的一种球体。

排球是集体、混合比赛项目,属于集体项目之列。

4.武术与其他项目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武术自产生之日起经过长期积累、不断完善、发展,形成了许多独特拳种和武术流派,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优秀武术种类之一。

二、简答题运动队的性质及其训练目标的内涵。

为完成运动队的训练目标,必须制定和执行以下训练方案:①运动队的性质和任务;②训练内容与方法;③运动队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④训练目标及其实现方法。

运动队必须对训练计划进行严格控制,以达到提高运动员技术、心理和体能素质等目标,从而确保在高水平竞技中取得优异成绩:①运动项目竞争水平;②运动员综合素质;③竞技状态和比赛成绩;④心理承受能力。

在运动队中,教练员与运动员必须遵循各自特点。

运动员必须严格遵守训练计划进行科学训练;教练员必须根据运动队的实际情况对运动队提出明确具体意见;运动员必须严格执行训练计划,努力提高各项技术水平;教练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干预运动员比赛行为;运动员必须严格执行训练计划,确保安全。

运动员参加比赛必须遵守比赛规则。

任何一种运动员必须遵守比赛规则;任何一种运动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参与比赛;任何一种运动员应当遵守比赛规则;任何一位运动员不得故意违反比赛规则。

选手执行比赛规则要服从教练员指挥;如果违反规定即视为无效比赛行为;情节严重应给予严厉处罚……比赛期间禁止大声喧哗和使用电子设备。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运动技能B. 运动训练过程C. 运动训练方法D. 运动训练效果2. 以下哪项不是运动训练的基本组成部分?()A. 身体训练B. 技术训练C. 心理训练D. 营养训练3. 运动训练中的“超量恢复”是指()A. 训练后的短暂疲劳B. 训练后身体机能的暂时下降C. 训练负荷超过身体适应能力D. 训练后身体机能的提高超过原有水平4. 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 反复练习B. 观察学习C. 理论知识学习D. 生理适应5. 运动训练中,周期化训练的目的是()A. 避免过度训练B. 提高运动技能C. 增加训练负荷D. 减少运动损伤6. 以下哪项不属于运动训练中的负荷控制?()A. 训练强度B. 训练量C. 训练频率D. 训练环境7. 运动训练中的心理技能训练不包括()A. 目标设定B. 放松训练C. 动作技术分析D. 自我谈话8. FITT原则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是指()A. 频率、强度、时间、类型B. 灵活性、强度、时间、类型C. 频率、个体差异、时间、类型D. 灵活性、个体差异、时间、类型9. 运动训练中,耐力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A. 肌肉力量B. 肌肉耐力C. 肌肉速度D. 肌肉协调性10. 运动训练中,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循序渐进B. 个别对待C. 持续时间D. 合理恢复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运动训练中周期化训练的意义及其基本要求。

12. 描述运动训练中如何进行运动技能的诊断和评价。

13. 阐述运动训练中营养补充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运动训练中如何科学安排训练负荷,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15. 分析运动训练中心理训练的作用及其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应用。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 D3. D4. A5. A6. C7. C8. A9. B10. C二、简答题11. 周期化训练的意义在于通过有计划的训练阶段安排,使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状态达到最佳状态,以适应比赛的需要。

运动训练考研真题

运动训练考研真题

运动训练考研真题(总3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03年《运动训练学》一、名词解释1、运动训练2、运动训练原则3、训练适应4、间歇训练法5、运动训练过程二、简答1、简述竞技体育的特征?2、简述动作要素包括的内容?3、简述耐力素质的基本要求?4、以分类图的方式说明技能转移的种类?5、简述教练员应具备的条件?三、论述1、论述负荷和恢复与训练适应的关系?2、试述速度素质的训练?2004《运动训练学》一、简答1、运动训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运动员训练水平包括哪些方面?3、简述竞技状态的定义及其表现?4、安排身体训练必须贯彻哪些基本要求?5、青少年运动员技术训练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二、论述1、以单周期为例,谈谈全年训练负荷安排的总趋势。

2、什么训练法叫间歇训练法?3、它有哪些构成因素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试卷A一、填空题(本大题20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竞技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观赏性。

2.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3.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4.依据理论研究所涵盖的领域,可将运动训练理论分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

5.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称为()。

6.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称为()。

7.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反应速度、()和移动速度。

8.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运动训练真题

运动训练真题

运动训练真题河南师范大学二零零八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运动训练学(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竞技体育:2负荷强度:3运动训练方法: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间歇训练法的类型及特点有哪些?2制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是什么?3贯彻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点有哪些?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竞技体育项目的主要分类标准如何?怎样分类?2结合训练实际给一名训练新手制定一份多年训练计划?河南师范大学二零零九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运动训练学(150分)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

1运动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

2负荷强度过大容易引起抑制型过度训练。

3竞技状态是自然形成的,不经训练就可获得。

4变换训练法可以培养运动员的多种运动感觉。

5对运动技术本身的结构来说,技术难点是不固定的。

6对运动员来讲,只要大肌肉群练得好就能取得最好的成绩。

7一般心理训练是培养和发展运动员所必须的专项心理能力的训练。

8对运动员实现状态的诊断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训练过程的落脚点。

9运动员达到高水平运动成绩所需要的年限是确定少儿早期专项化训练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10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运动训练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竞技能力:2运动技术:3制胜因素:4相对力量:5竞技状态:6竞技战术: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有哪些?2变换训练法的基本类型及特点如何?3体能训练的意义是什么?4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有哪些?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适宜训练负荷原则。

2结合自己专项谈谈怎样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2010年运动训练学(150分)五、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运动员只要刻苦训练,就能在几个性质不同的项目上取得世界冠军。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运动训练的生理机制B. 运动训练的心理学基础C. 运动训练的方法和原理D. 运动训练的社会学影响2. 以下哪项不属于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A. 系统性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周期性原则D. 个性化原则3. 在运动训练中,FITT原则中的“F”代表什么?A. Frequency(频率)B. Flexibility(灵活性)C. Force(力量)D. Form(形式)4.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通常包括哪几个阶段?A. 认知阶段、联系阶段、自主阶段B. 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C. 入门阶段、进阶阶段、高级阶段D. 学习阶段、实践阶段、创新阶段5. 运动训练中,哪种类型的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肌肉力量?A. 耐力训练B. 速度训练C. 力量训练D. 柔韧性训练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6. 简述运动训练中周期化训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7. 描述运动训练中如何实现运动负荷的科学安排。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8. 论述运动训练中心理训练的作用及其实施方法。

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C.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的方法和原理的科学。

2. B.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周期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

心理学基础不属于基本原则。

3. A. FITT原则中的“F”代表Frequency(频率),指的是训练的频率。

4. A.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通常包括认知阶段、联系阶段、自主阶段。

5. C. 力量训练是运动训练中主要目的是提高肌肉力量的训练类型。

二、简答题6. 周期化训练是指将运动训练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负荷,以适应运动员的生理适应和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

其重要性在于能够合理安排训练负荷,避免过度训练,同时确保运动员在关键时刻达到最佳状态。

北京体育大学1998年-2015年教育运动训练专业考研真题

北京体育大学1998年-2015年教育运动训练专业考研真题

北京体育大学1998年-2015年教育运动训练专业考研真题1998年运动训练学试题一。

名词解释: 1。

运动训练 2。

训练适应3。

合理安排运动远负荷原则 4。

间歇训练法 5。

一般训练 6。

循环训练 7。

协调能力二。

简答与论述题:1。

简述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2。

举例说明运动素质的同类转移和非同类转移? 3。

论述训练过程中为什么要划分大周期?4。

论述完整的运动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意义? 5。

论述身体训练的基本要求? 6。

论述现代运动训练的主要特征?1999年运动训练学试题一。

名词解释: 1。

运动训练 2。

竞技能力 3。

运动负荷 4。

周期性原则 5。

重复训练法二。

简答题: 1。

运动训练的特点?2。

举例说明什么是间歇训练法以及特点?3。

大周期训练计划中各时期,各阶段的运动负荷是什么概念?4。

力量素质有哪些种类?谈谈实际训练中发展某一种力量素质的基本做法? 5。

运动负荷和恢复与训练适应的关系?三。

论述题:1。

根据训练的任务内容不同把小周期分为哪几种类型?试指定某一种小周期训练计划? 2。

结合某运动项目,谈谈如何对运动员进行现实状态的诊断?2000年运动训练学试题一。

名词解释: 1。

制胜规律 2。

运动训练手段 3。

训练性比赛 4。

移动速度 5。

训练大周期二。

方法运用题:1。

请说明100米跑与10000米跑两个运动项目专项耐力的表现特点,并说明上述两个运动项目采用重复训练法训练时,在距离,强度,负荷量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2。

请设计一个能够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系统工作能力的循环训练法。

三。

综合分析题:1。

论述贯彻有效控制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2001年运动训练学试题一。

名词解释: 1。

竞技水平 2。

适宜负荷原则 3。

变换训练法 4。

爆发力 5。

运动智能二。

简答题:1。

简述运动训练学与各专项训练理论的关系 2。

简述运动负荷的量与强度之间的关系 3。

简述极限强度法发展运动员最大力量的要点 4。

简述周训练计划的类型及适用范围三。

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

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

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运动训练学作为体育学科的重要分支,是研究运动员训练与竞技表现的科学。

考研真题在考察考生对运动训练学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反映了行业发展动向和研究热点。

本文将针对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以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简答题部分1. 请简述运动训练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个体通过有组织的运动学习和身体适应的过程,以提高其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的学科。

研究内容包括训练过程中的生理、生物化学、生物力学等方面,以及训练方法、训练计划和评价指标等。

2. 请简述核心训练的概念和作用。

核心训练是指通过特定训练手段来加强和改善身体核心肌群的功能和协同作用。

其作用包括提高身体稳定性、增强运动效率、降低受伤风险等。

核心训练在各个运动项目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是运动训练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3. 请简述运动训练中的肌肉力量训练原理。

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是超负荷和适应性。

超负荷是指通过外界刺激增加肌肉所承受的负荷,从而引起肌肉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适应性是指肌肉在超负荷刺激下逐渐适应,增强力量和耐力。

二、计算题部分1. 请计算运动员在20分钟负荷跑中的最大摄氧量(VO2max)。

根据给定的负荷跑速度和体重数据,利用运动生理学的相关公式计算出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VO2max)。

2. 请计算某运动员在康复训练中需要进行的力量训练强度。

根据给定的运动员的最大肌肉力量数据和康复训练的要求,计算出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适当强度,并结合具体康复方案进行训练。

三、论述题部分1. 请论述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有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肺耐力、降低血压和心脏病风险等。

这主要通过运动引起的心率增加和心肌收缩力的增强来实现。

2. 请论述运动训练对骨骼系统的影响。

运动训练对骨骼系统有积极的影响,包括增加骨密度、提高骨质量和增强骨骼的力学性能等。

这主要是由于运动引起的骨骼负荷和应力刺激导致骨骼组织的适应性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初试试题100分(A卷)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简述机体在运动时,协同工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简述竞技能力补偿效应的定义3简述战术意识的含义和内容4简述导致“高原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5简述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之间的不同6过度训练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7简述竞技状态的含义以及良好竞技状态的特征8简述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1请回答周期训练原则的含义及科学基础,并说明如何处理好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调节与预定的竞赛日程之间的关系2你认为应如何组织按专项方向要求的早期基础训练?试任选一个运动项目,谈谈基础训练的主要任务、基础内容和负荷特征。

三方法应用题(20分)试分析影响射击、乒乓球两个项目运动员参加比赛结果(名次及竞技水平)的决定因素的异同点。

100分(B卷)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简述机体在运动时,协同工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简述竞技能力与训练水平含义的异同3简述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之间的不同之处4简述常用的战术训练方法5简述“金字塔”式力量训练法的含义6简述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7简述运动员选材应考虑的因素8简述专项训练的含义及内容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回答适宜负荷原则的含义及科学基础,并说明如何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2你认为应如何组织按专项方向要求的早期基础训练?试任选一个运动项目,谈谈基础训练的主要任务、基础内容和负荷特征。

三方法应用题试分析影响体操柔道两个项目运动员参加比赛结果(名次及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的异同点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初试真题100分(A卷)一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简述反映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大小的主要指标2举例说明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特性3说明快速力量与爆发力评定方法的不同4简述竞技战术的构成5分析运动比赛成绩(包括竞技水平和比赛名次)的决定因素二方法运用题1你认为我国优秀运动员,如奥运冠军是否应该在个人的竞技顶峰时期获得一次或几次大赛胜利之后便“激流勇退”?为什么?2以你熟悉的运动项目为例,说明速度素质三种类型的表现形式,并列举各自的测试指标。

三分析论述题(15分)试述系统训练原则的定义、科学基础以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训练学要点(B卷)一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依据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可将运动项目分为哪几类?2举例说明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补偿效应3请说明重复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之间的不同4马拉松跑与足球两个项目运动员耐力的表现有什么不同?5依据训练任务的不同,可将周的训练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并说明赛前训练周的主要任务。

二方法应用题(每题7.5,共15分)1你对体操、乒乓球和羽毛球等我国优势项目的“海外兵团”有何看法?2为什么运动员不可能在全年各个月周始终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如何依据这一特征安排年度训练的整体节奏?三分析论述题(15分)试述竞技需要原则的定义、科学依据以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初试真题100分一、简答题(40分,第一题10分,其余15分)1你如何看待运动训练计划的变更问题?2训练过程中应如何贯彻区别对待原则?3如何理解运动训练负荷的构成,并说明训练中如何保证负荷的适宜性?二、论述题(60分,每个20分)1你所熟悉运动项目举例说明训练中应如何处理专项训练与一般训练的关系?2试述运动员状态诊断对训练中的作用,并以一个你所熟悉的运动项目为例,说明该项目运动员状态诊断的具体内容。

3试述优秀运动员保持更长运动寿命的意义。

导致我国许多运动员过早退役的原因有哪些?应采取什么样对策以求改善?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初试真题100分一、简答题(第1题必答,2、3、4任选两题,10×4=40分)1、简述运动训练的研究内容。

2、试述运动训练计划的定义及基本内容。

3、何谓“超量恢复的几种效应”。

4、简述战术意识的含义和内容。

二、论述题(4选3,20×3=60分)1、你认为我国在雅典奥运会中夺金点有哪些项目?并任举一项目分析其所面临的形势。

2、请从训练学角度分析我国男子足球、短跑、拳击、篮球、公路自行车、网球中任意一个项目竞技水平与世界水平有差距的原因。

3、试述周期原则的含义、科学依据及训练学要点。

4、“非典”期间我国优秀运动员参赛次数明显减少,举例说明其对我国2003年竞技水平带来了什么影响。

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初试真题100分一、简答题(第1题必答,2、3、4任选两题,10×4=40分)1、简述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2、试述选材指标体系及选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力量、速度、耐力素质共分哪几类。

4、简述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

二、分析论述题(4选3,20×3=60分)1、你认为我国在雅典奥运会中夺金点比以往我国选手参加奥运会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并任举一项目分析其获金牌的意义。

2、雅典奥运会体操规则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训练学角度分析其对体操训练产生了哪些影响。

3、试述竞技需要原则与区别对待原则有何不同。

4、请从“金字塔”力量训练法、高原训练法、法特莱克训练法、多球训练法中任选两种,说明:1)、练习的目的;2)、练习的形式;3)、练习的负荷特点;4)、例举经常采用此种方法的运动项目。

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初试真题100分一、简答题(共4道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2、试述运动训练与竞赛的关系。

3、简述运动训练理论体系及其构成要素的关系。

4、简述综合性训练课在安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论述题(共2道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论述中国在第28届奥运会中获金牌项目的特点。

并说明任意两个项群获金牌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结构能力有什么不同。

2、你认为应如何组织按专项方向要求的早期基础训练?是任选一个运动目谈谈基础训练的任务、基础内容及负荷特征。

三、方法应用题(20分)试分析中韩两国选手在第28届都灵冬奥会上的表现,并分析韩国成绩主要的主原因。

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初试真题100分一、简答题(共4道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体能及其构成。

2、试述运动技术创新的意义。

3、简述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4、简述制定年度训练计划的基本要素。

二、论述题(共2道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论运动训练方法的结构,并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训练技结构能力有方法进行分类。

2、现阶段如何理解“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科学内涵。

三、方法应用题(20分)请在我国优势项目(乒乓球、羽毛球、射击、跳水、体操、女子柔道)与潜优势项目(射击、射箭、女子自行车、女子跆拳道、女子蹦床)中,各选一个项目来解析在备战2008奥运会中它们竞技能力训练的主要特征。

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初试真题100分一、简答题(共4道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动机激励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2、试述爆发力训练量度的确定。

3、简述负荷先换训练方法的应用要点。

4、简述制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

二、论述题(共2道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论运动训练的原则体系,并说明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2、试述专项训练与技术训练的关系。

三、方法应用题(20分)为什么各竞技项目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过程中,要以“项目本质特征”为备战的核心导向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初试真题100分一、简答题(共4道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运动训练学的研究目的及其主要任务2、简述递训练中循环渐进增负荷的基本形式及其要点。

3、简述循环间歇训练法和循环重复训练法的应用特点。

4、简述柔韧训练的基本要求二、论述题(共2道题,每题20分,共40分)5、试述优秀运动员必需进行多年训练规划的科学依据6、为什么运动员不可能在全年训练过程中始终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三、方法应用题(20分)7、从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不同特点,谈谈田径项目和摔跤项目在训练过程中侧重点的不同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初试真题100分一、简答题(共4道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的利与弊。

2、简述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及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3、简述战术能力及运动员战术能力表现和运用的基本要求。

4、简述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二、论述题(共2道题,每题20分,共40分)5、为什么有些优秀运动员的某项竞技能力并不是非常突出,但仍然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举例说明这一现象。

6、试述运动员在年度训练过程中训练负荷的安排与变化有哪些要求?三、方法应用题(20分)7、温哥华21届冬奥会上,我国优秀的短道速滑运动员王濛获得三枚金牌,这是她多年系统训练过程的结果,从训练学角度阐述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怎样才能让她在下一届冬奥会上保持优势?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初试真题一、简答题(10×4=40分)1、备战奥运与参赛的关系。

2、竞技需要原则的应用。

3、间歇训练法的类型。

4、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

二、论述题(2×20=40分)1、如何提高战术训练质量。

2、动作速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三、方法应用题(20分)竞走、网球、百米、拳击等项目选两个谈竞技能力训练节点与依据。

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初试真题一、简答题(10×4=40分)1、简述赛间训练计划安排应注意的问题。

2、简述运动员状态诊断的作用及其内容。

3、简述竞技状态的阶段性发展与大周期分期关系。

4、结合时间,简述如何处理好全面技术与特长技术的关系。

二、论述(2×20=40分)1、什么是核心力量,结合某一运动项目论述其主要作用。

1、论述“板块训练”的要点,及其对周期训练理论发展的意义。

三、应用题(20分)中国女子网球队较好地把握了现代职业网球“以赛代练,以赛促练,赛中有练,塞连融合”的训练特征,李娜等球员的进步有目共睹。

请结合运动训练理论谈谈对该特征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