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19年中国各省市历年GDP数据汇总表
建国以来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

建国以来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一览GDP 是英文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国(或地区) 一年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 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GDP 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 GDP 是以生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
从理论上说,按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 GDP 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
实际统计中,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一章第九条的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国民经济核算人员在进行 GDP 核算时对所使用的未经公开的专业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数据严格保密,在 GDP 核算数据发布前对当期 GDP 数据也严格保密。
季度 GDP 初步核算数一般于季后 15 天左右完成;季度GDP 初步核实数在年度 GDP 初步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季度 GDP 最终核实数在年度 GDP 最终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
对于主要统计指标的发布,国家统计局会在年初发布的《经济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中说明发布日期,GDP 数据将按规定日程发布。
GNP 是英文 Gross National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民生产总值。
GNP 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因此,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不计入美国的 GDP 中,而计入日本的 GDP 中。
在 1991 年之前,美国均是采用 GNP 作为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因为大多数国家都采用 GDP,加之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 相对于 GNP 来说是衡量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指标,易于测量,所以美国才改用GDP。
中国各省市1950-2018年代GDP总量排名

1 台湾 184163 1 台湾 268751 1 广东 737564
2 香港 100573 2 广东 228194 2 江苏 695649
3 广东 52312 3 江苏 187862 3 山东 590579
4 江苏 44947 4 山东 185782 4 浙江 434897
5 山东 44023 5 香港 145599 5 河南 372974
336 13 香港 311 14 浙江 252 15 安徽 239 16 山西 226 17 江西 225 18 北京 221 19 吉林 210 20 天津 202 21 陕西 193 22 内蒙古
532 13 517 14 512 15 410 16 407 17 402 18 401 19 339 20 336 21 320 22
27 贵州 130 27 新疆 218 27 内蒙古 478 27 贵州 1280
28 新疆 119 28 贵州 210 28 贵州 343 28 甘肃 1249
29 青海 31 29 甘肃 201 29 新疆 304 29 新疆 1146
30 宁夏 23 30 青海 61 30 青海 119 30 澳门
突出显示3: 澳门 3 江苏 571 3 江苏 912 3 上海 2073 3 江苏 6866
突出显示4: 无 4 山东 541 4 广东 836 4 江苏 1900 4 山东 6802
突出显示5: 香港 5 河北 480 5 山东 829 5 辽宁 1877 5 广东 6336
二 十 世
6 广东 7 河南 8 黑龙江 9 台湾
456
31 西藏 14 31 宁夏 47 31 宁夏 106 31 海南
456
32 西藏 30 32 澳门 83 32 青海
1949-2018年中华各省市历年GDP排名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84.7 74.1 72.4 69.2 64.4 54.6 52.1 51.2 50.4 48.7 47.9 43.4 43.0 39.5 37.4 33.1 32.4 31.4 29.6 26.9 25.1 24.5 24.4 24.3 23.8 22.1 17.7 16.5 12.6 4.6 4.0 2.4
1964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上海 江苏 辽宁 广东 山东 黑龙江 台湾 湖北 四川 湖南 河北 浙江 河南 香港 安徽 吉林 山西 北京 江西 内蒙古 重庆 天津 陕西 云南 广西 福建 新疆 贵州 甘肃 青海 宁夏 西藏 100.7 89.6 87.2 81.6 71.7 68.2 63.3 61.4 59.2 57.4 56.7 51.8 51.4 51.2 44.9 38.5 38.4 36.0 35.2 32.6 31.5 30.6 29.3 29.3 27.2 26.0 21.6 19.8 19.7 5.6 4.1 2.8
1965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上海 辽宁 江苏 广东 山东 黑龙江 河北 湖北 台湾 四川 湖南 河南 香港 浙江 安徽 山西 江西 吉林 北京 重庆 天津 陕西 内蒙古 云南 广西 福建 甘肃 贵州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113.6 103.2 95.1 87.0 86.3 78.9 72.7 72.4 70.0 68.2 65.3 63.0 60.1 55.7 52.7 43.9 43.0 42.9 39.8 37.0 36.0 35.9 35.4 33.6 31.5 28.8 25.0 24.4 24.2 6.1 4.7 3.3
中国各省历年GDP

7100
3822.7
4790
6018.81
7600
9700
7920
9257
11021.73
13461.6
15065
3614.92
4249
5226.1
6424
7203
5510
6217
7077.2
7856
8288
9125
10297
12001
13698.15
14901
18272.12
21548
25560.1
456 500.8 598.9 709.1 886.2 1,145.30 1,507.70 1,789.20 2,075.60 2,376.00 2,677.60 3,161.00 3,710.50 4,330.40 5,023.80 6,060.30 6,886.30 7,861.00 9,353.30 10,488.00
1.684 1.555 1.498 1.705 1.893 1.976 2.32 2.937 3.453 3.722 3.722 3.765 4.783 5.323 5.516 5.762 8.619 8.351 8.314 8.29 8.279 8.278 8.279 8.277 8.277 8.277 8.277
1522018200193676000
7497
9006.2
11330.38
12832
6237
7493
9145
11156.64
12930
21701.28
25969
30673
35696
39082
4063.3
4802
5885.88
建国以来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

建国以来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一览GDP 是英文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国(或地区) 一年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 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GDP 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 GDP 是以生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
从理论上说,按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 GDP 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
实际统计中,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一章第九条的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国民经济核算人员在进行 GDP 核算时对所使用的未经公开的专业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数据严格保密,在 GDP 核算数据发布前对当期 GDP 数据也严格保密。
季度 GDP 初步核算数一般于季后 15 天左右完成;季度GDP 初步核实数在年度 GDP 初步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季度 GDP 最终核实数在年度 GDP 最终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
对于主要统计指标的发布,国家统计局会在年初发布的《经济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中说明发布日期,GDP 数据将按规定日程发布。
GNP 是英文 Gross National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民生产总值。
GNP 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因此,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不计入美国的 GDP 中,而计入日本的 GDP 中。
在 1991 年之前,美国均是采用 GNP 作为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因为大多数国家都采用 GDP,加之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 相对于 GNP 来说是衡量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指标,易于测量,所以美国才改用GDP。
1950-2019中国各省市年代GDP总量排名

374 10 371 11 368 12
湖南 四川 河南
636 10 626 11 620 12
河南 四川 湖北
1301 10 1294 11 1217 12
四川 河北 湖北
4231 4188 3951
年十 代年 G代 D至 P今 总 量
13 安徽 14 浙江 15 山西 16 重庆 17 江西 18 北京 19 吉林 20 陕西 21 天津 22 内蒙古
11 四川 22252 11 四川 78050 11 福建 265979
12 湖北 19662 12 北京 70427 12 上海 260031
13 湖南 19221 13 湖南 70176 13 辽宁 244115
14 福建 18710 14 湖北 69861 14 北京 234553
15 黑龙江 17971 15 福建 69499 15 安徽 229506
465 6 黑龙江 441 7 台湾 395 8 河北 382 9 湖北
771 6 山东 1728 6 722 7 广东 1489 7 681 8 黑龙江 1401 8 667 9 河北 1360 9
辽宁 河南 上海 浙江
5415 4604 4564 4357
纪 五
10 四川 11 湖北 12 湖南
突出显示3: 澳门 3 江苏 571 3 江苏 912 3 上海 2073 3 江苏 6866
突出显示4: 无 4 山东 541 4 广东 836 4 江苏 19 香港 5 河北 480 5 山东 829 5 辽宁 1877 5 广东 6336
二 十 世
6 广东 7 河南 8 黑龙江 9 台湾
27 贵州 130 27 新疆 218 27 内蒙古 478 27 贵州 1280
中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一览表

21781.5 26923.5 35333.9 48197.9 60793.7
5342.2 5866.6 6963.8 9572.7 12135.8
9102.2 11699.5 16454.4 22445.4 28679.5
8087.1 10284.5 14188 19480.7 24950.6
1015.1 1415 2266.5 2964.7 3728.8
5846 6420 6796 7159 7858
2001 108068 109655 15781.3 49512.3 43580.6 5931.7 44361.6 8622
2002 119096 120333 16537 53896.8 47431.3 6465.5 49898.9 9398
2003 135174 135823 17381.7 62436.3 54945.5 7490.8 56004.7 10542
528
1983 5985.6 5962.7 1978.4 2646.2 2375.6 270.6 1338.1 583
1984 7243.8 7208.1 2316.1 3105.7 2789 316.7 1786.3 695
1985 9040.7 9016 2564.4 3866.6 3448.7 417.9 2585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总收入gnp一览表包含1978年到2008年中国各年度gdp和gnp
中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一览表
2009-02-26 10:10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总收入GNP一览表,包含1978年到2008年中国各年度GDP和
2007
246619 28910 121381
中国历年GDP增长数据统计(1949-2008)

中国历年GDP增长数据统计(1949-2008)(1977—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1977 10.7%1978 11.7%1979 7.6%1980 7.8%1981 5.2%1982 9.1%1983 10.9%1984 15.2%1985 13.5%1986 8.8%1987 11.6%1988 11.3%1989 4.1%1990 3.8%1991 9.2%1992 14.2%1993 13.5%1994 12.6%1995 10.5%1996 9.6%1997 8.8%1998 7.8%1999 7.1%2000 8.0%2001 7.5%2002 8.3%2003 9.5%2004 10.1%2005 10.4%2006 11.6%2007 13%2008 9%新中国以来至(1950—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率:(此时中国官方没有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948年没数据,所以不知道增长率)1949年466亿元1950 23.4%1951 19%1952 18.3 (73.8%比49年)1953 30.3%1954 9.4%1955 5.6%1956 16.5%1957 (67.84%比52年)第一个5年计划1958 32.2%1959 19.5%1960 5.4%1961 -31.0%1962 -10.1%(3.4%比57年)第二个5年计划大跃进、三年人祸-1959年至1961年1963 9.5%1964 17.6%1965 20.4% (55.04%比62年)1966 17.3%1967 -9.6%1968 -4.2%1969 23.8%1970 25.7% (58.08%比65年)第三个5年计划1971 12.2%1972 4.5%1973 9.2%1974 1.4%1975 11.9% (45.28%比70年)第四个5年计划1976 1.7%1977 10.7%1978 11.7%(25.75%比75年) 结束到改革开放前夕(1966年5月-1976年10月)1949年GDP基数为1.00;1957年为2.91;1978年为13.50;2007年为200.001978年GDP基数为1.00;2007年为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