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女性文学看女性主义发展

合集下载

十九世纪英美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十九世纪英美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文学之光ENXUNZHIGUANGW6 Mar. 2016 MAGAZINE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已经取得了相当的发展,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同时对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这一时期,英美文学的发展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多种不同的文学流派相继产生,如浪漫主义、唯美主义以及现实主义流派。

此时,人性意识,尤其是女性意识开始繁荣,女性小说大量问世,涌现出了许多典型的女性主义形象,本文就十九世纪英美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意识进行简要阐述,以期对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的研究有所帮助。

十九世纪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得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这在极大程度上对文学作品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女性小说大量问世,女性主义意识开始繁荣,广大女性开始追求自身的独立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掌握,女性主义意识开始在大量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但是,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意识还属于早期女性主义意识,并没有达到女性主义意识的完善与成熟。

此时,女性主义意识的主要的观点就是对平等权利的追求,男女之间应该公平参与社会竞争,女性开始活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

关于女性主义意识,比较典型的文学小说主要有《简爱》、《名利场》、《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苔丝》、《红字》等等,这些都是及其优秀的女性主义小说,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等对女性主义意识进行了完美的阐述。

笔者结合女性主义意识的基本内涵以及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对女性主义意识谈了几点看法。

一、女性主义意识的基本内涵关于女性主义意识的基本内涵,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说法。

其中一种说法是,女性主义意识是女性对于她们自己本身作为一个人,特别是对自己作为一个女人所应体现出的价值的一种体会与感悟。

在男性同胞掌握至高权力的社会,女性主义意识表现为广大女性同胞拒绝男性对于女性的传统的观念,并质疑男性同胞的地位以及其所拥有的权力。

女性意识还表现为对女性自身的生活状态的关注,对女性的心理状况的关注以及对女性生命感悟的细微的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构建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构建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构建摘要:伊莱恩·肖瓦尔特是美国女性主义批评的杰出代表,其作品流溢着丰富的女性主义情感。

本文旨在借助《走向女性主义诗学》浅析肖瓦尔特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从而了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流变与发展。

关键词:伊莱恩·肖瓦尔特女性主义批评《走向女性主义诗学》随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的不断深入,“男权”式理论已遭致女性主义批评家的强烈排斥,她们越来越认识到理论建构对于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性,构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迫在眉睫。

而伊莱恩·肖瓦尔特作为“女性主义文论之母”,于1979年发表的重要论文《走向女性主义诗学》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篇论文中,肖瓦尔特指出,过去习惯的约定俗成的文学批评理论实际是父权制度的根本体现,充分表达了作为男性的体验和感受,而女性则完全被排除在男性理论话语的边缘之外。

男性专制话语规定了男权理论的不可置疑性和对女性创作的忽视,严重束缚了文学研究的领地和范畴。

基于此,解构主义成为女性主义批评家开展诗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式,女性主义诗学强调女性的主体性地位,“女性主义运用解构主义策略,吸收精神分析学和符号学的成果,坚持从动态中把握破碎的同一性,坚持性别、阶级、种族文化等因素,以及语言和潜意识心理因素对文本建构女性主体性的作用,对本质主义的女性主义,人文主义的女性主义都提出了挑战”。

[4]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肖瓦尔特看到了旧式文学理论的诸多不足,但并没有给予完全的否定。

针对男性文学批评中普遍存在的“厌女现象”,肖瓦尔特和其他女性主义批评家们竭力生成基于女性经验的批评理论,颠覆、瓦解男性传统批评标准,建构女性主义诗学。

此外,在《走向女性主义诗学》一文中,肖瓦尔特分析了女性主义批评与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批评三者间的内在联系,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批评是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相互碰撞的结果。

肖瓦尔特认为,女性主义批评作为后两者的对立,其“自然指向是改写颠覆相关的意识形态,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结构主义,改换他们的词汇和方法,代之以包含了可变化的性别的话语。

英美文学中女性主义及其影响

英美文学中女性主义及其影响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英美文学中女性主义及其影响苏华 郑州师范学院摘 要:女性角色在英美文学中有各种鲜明的特征展现,而女性主义也在西方文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一些极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中都充分地展示了女性主义的个性化色彩。

而对于英国和美国,其女性主义的表达侧重各有不同,这与它们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

英国是一个注重传统和礼仪的国家,文学作品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更突出庄重典雅等特征,而美国则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女性主义的发展与整个黑人解放运动相契合,显示出更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本文对英国和美国文学中的女性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就其实际的影响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英美文学;女性主义;影响[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151-01女性主义是文学作品中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对于整个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来说,深受人文主义的民主思想影响,文学发展的过程伴随着人权运动的发展历程。

对女性角色的定义和诠释,一直处于文学的重要位置,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我们看西方的文学作品,女性主义的内容随处可见,而各个国家对于这个问题和概念的理解也大相径庭。

对文学中女性主义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了解和理解各个国家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异性和共性,也是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

1. 英国女性主义文学对于英国文学来说,女性主义最突出表达的内容就是对女性传统形象的变化,以变化来衬托女性主义的新情况和新发展。

早期的一些以女性主义为主要创作背景的作家细致描述了当时的英国社会中一系列对女性来说不平等的问题和现象,以此来揭露女性实际生活中承受的一些压迫以及歧视,通过这些揭露以唤醒女性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并致力于打破男性社会的统治的束缚,进而取得公正平等的个人权利。

女性主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评《英美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主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评《英美女性文学研究》
综 上 所 述 ,《英 美 女 性 文 学 研 究》一 书 理 论 深 刻 ,语 言 通 俗 ,分 析 透 彻 ,阐 释 中 肯 ,不 仅 有助于读者对英美女性文学建 立 更 为 深 刻 而 系 统 的 认 识 ,也 为国内英美文学研究领域提供 了独特的思路和视角。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林晓玲)
该书体现出以下两方面特 点 。 其 一 ,内 容 丰 富 、理 论 系 统 ,显 示 出 很 强 的 专 业 素 养 和 研究水准。无论是对英美文学 的 历 史 、流 派 、体 裁 还 是 审 美 价 值 等 方 面 的 研 究 ,还 是 对 女 性 主义在英美文学中的地位与作 用 的 分 析 ,都 表 现 出 一 定 的 广 度 和 深 度 ,体 现 出 专 业 的 敏 锐 感和前沿性。如对女性主义言 情 小 说 的 研 究 中 ,作 者 结 合 当 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具体作品, 剖析了西方女性的审美偏好、 生 活 方 式 和 思 想 特 点 ,通 过 刻 画西方女性在面对爱情时所作 出 的 抉 择 ,揭 示 出 女 性 对 于 自
第二章以女性主义对类型小说 的 影 响 为 切 入 点 ,分 别 阐 释 了 女性主义与类型小说之间的内 在 关 联 ,包 括 女 性 与 类 型 小 说 的 历 史 、女 性 主 义 类 型 小 说 兴 起 的 政 治 文 化 背 景 、潜 在 的 可 变 性 、类 型 小 说 与 意 识 形 态 、读 者的主体地位等。分析透彻, 论 述 深 入 ,一 步 一 步 引 导 读 者 对女性主义与英美文学产生更 深的兴趣与理解。第三至五章 结合不同类型的作品案例展开 分 析 ,深 入 浅 出 地 剖 析 了 女 性 主 义 对 科 幻 小 说 、言 情 小 说 以 及童话故事三大类型文学作品 的 影 响 ,展 现 了 英 美 文 学 中 女 性主义的生命力。

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及其影响

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及其影响

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及其影响作者:余丹来源:《艺术科技》2017年第01期摘要:女性主义在西方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英国文学作品中都表现出女性主义的色彩。

美国作为一个开放的移民国家,女性主义与黑人解放运动相融合,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将分别分析英国、美国文学中女性主义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英美文学中女性主义的影响。

关键词:英国;美国;英美文学;女性主义;影响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权解放运动的出现,女性主义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更成为了文学作品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西方国家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大,人权解放得到了较大的运用与发展。

因此,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的身影也随处可见。

例如,很多英国文学作品中都表现出了女性主义的色彩;而美国作为一个开放的移民国家,女性主义与黑人解放运动相融合,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将分别分析英美文学中女性主义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英美文学中女性主义的影响。

1 英国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无论是在文学的世界里,还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更多地推崇男性的价值观念,致使女性在情感、生活甚至思想上都承受着不可言说的压力。

而女性主义将更多的重心放在女性身上,争取女性所拥有的权益,保持女性自身对于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在提高女性意识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英国文学中存在很多优秀的作品,从不同的方面剖析了将男性作为叙述视角的例子,揭露了文学中对于女性的偏见;并试图通过文学创作重新塑造女性的形象,增强人们对于女性价值的认识。

纵观女性主义的发展历史可见,英美国家的女性获得的启发为最大。

尤其是在19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众多女性主义的代表性人物:玛格丽特·芙乐,在她的女性主义理论里,虽然不强调要与男性展开直接的对立,但是她主张女性应该极力维护自身的权益,追求属于自身的权利;约翰·穆勒也对女性主义作出了法律层面的解读,认为正是法律上的不平等,尤其是从婚姻关系上来说,女性要想与男性拥有同样的权益,至少要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

女性主义美国学派

女性主义美国学派

第28卷第1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1月V ol.28,N o.1 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Jan.2007文学研究女性主义美国学派———女性主义叙事学简论Ξ郑大群(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中文系,广东广州 510631)摘 要:以美国女性主义学者苏珊・S.兰瑟和伊・安・卡普兰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叙事理论,把原本属于形式主义的叙事学融入自己的研究之中,使女性主义研究从单纯的内容分析、定性研究走向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整体性研究,以避免女性主义研究中过于印象化和片面性的弱点,从而打破了西方文学研究中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的长期对立,不仅推进了女性主义学科的发展,也丰富了叙事学理论。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主义叙事学;美国学派中图分类号:I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07)01-0050-05作者简介:郑大群,女,湖南永顺人,文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中文系副教授。

从文学研究的角度看,西方女性主义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肖瓦尔特等人的女性文学研究和西苏的“女性写作”理论影响甚大。

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克里斯蒂娃的女性主义符号学和美国女性主义学者苏珊・S.兰瑟的女性主义叙事学,为女性主义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视野。

女性主义原本属于性别政治学,意识形态性是它的主要特征。

但是以美国女性主义学者苏珊・S.兰瑟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叙事学,却为女性主义浓重的意识形态性添加了稀释因子,把属于形式主义研究范畴的叙事学嫁接到自己的理论中来,创建了女性主义研究中唯一具有“客观”因素的跨学科理论———女性主义叙事学。

这是因为美国女性主义学派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美国整体的学术研究的精神影响着美国女性主义的理论和方法。

美国是一个以实证主义哲学为社会思想基础的国度,其学术研究有着浓重的实证色彩。

美国女性主义也受其影响,与英国、法国等女性主义学派相比,其实证意味更鲜明一些。

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校园英语 / 文艺鉴赏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解读成都广播电视大学/甘晓敏【摘要】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强调女性经验来质疑文学传统,评判男性权威意识,对西方女性生活起到了实践指导意义,但这种女性主义趋势的演化并不是一蹴而成的,本文从英美文学的历时性发展来解读女性主义思想,反映文学创作对女性生存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英美文学 女性主义 两性冲突 女权思想 优生学一、母亲身份与优生学:英美文学的女性意识萌芽女性在西方文学发展的早期是以“母亲”作为对女性身份的第一界定,我们在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的英美文学中很难看到女性的职业身份,那时候英美文学赋予女性的文学形象是承担国家人口生育之大计,因此女性的形象塑造常常与妇女贞洁联系在一起,反映生物学意义上的某个具体的女人与社会主流女性群体的不同,如果一个女人不符合社会主流女性的身份本质,那么她的命运就完全陷入了灾难,《黄色糊墙纸》中的主人公渴望成为一个知识女性,她的丈夫认为她缺乏女性气质是一种病态的表现,以“休养”为由将她囚禁在一间昏暗的婴儿房内,直到她被迫生下一个孩子。

此类文学作品创作在揭示女性命运的同时将“生育”作为父权制的陷阱引起了各方批评,反对将女性生育天赋与父权制牵扯在一起,女性权益保护的道路受到了阻碍,但英美女性文学领域却获得了较大突破,更多的女性作家拿起笔思索社会派定给女性的固有角色,企图跳出“生育”这一狭隘的视野关注女性婚姻、女性工作、女性情感、女性教育等更广阔的天地。

二、生存抗争与道德情节英美文学的女性价值呈现女性主义被父权制包围的篱笆上还有一个生存的坎,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并不提倡妇女写诗,男权意识形态代表的是男性中心文化,妇女都在家里做家务,是没有文化的群体,怎么能写诗呢?可见女性性别基础上尚且没有分离出文化异质的条件,即没有女性经济基础上可以被呈现的与男性中心文化相区别的女性文化。

这个时期的英美文学走上了女性独立生存的抗争之路,美国著名作家爱丽丝沃克在《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以第一人称叙述了女性祖先繁重劳动的记忆,文中的主人翁在家里没有地位,有一次看见庭院荒芜的一角生起了想要开辟一所花园的念头,她的丈夫和父亲对她漠不关心,对她的“奇思妙想”更是嗤之以鼻,就这样主人翁专注于自己的园艺工作,但这个花园的蔬果和树木每长出来的一次,男主人便以某个名目将其毁掉,他的理由很简单:“世界上不曾有过女人的花园”,该作品借用这一角色展示了男权主义对女性价值的最高蔑视,文学中主人翁最终也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花园,但却吸引了大批谱写女性价值的作品,一些被排斥在文学史外的女性作家开始活跃在历史舞台,她们的作品成为英美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例如玛丽•爱尔曼的《思考女人》,凯特•肖班的《觉醒》等等。

论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义

论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义

论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义作者:纪中伟王一鹤郑婷婷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22期摘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维护女性利益的媒介在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诸多方面都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20世纪的西方文化中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本身的意义,但是女性的地位却受到男权以及社会伦理的牵制,并没有自己的话语权。

由于女性对于家庭,丈夫都过于依赖,使得女性往往受家庭、婚姻、生活的牵绊而没有自己所谓的自由。

在西方的大多数文学作品中,女性最大的意义便是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女性的价值也只有在家庭中得到展现,而女性的反抗也从未离开过家庭生活的层面。

后来西方的很多作品都展现了女性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女性主义自由平等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维护女性利益的媒介在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诸多方面都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20世纪的西方文化中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本身的意义,但是女性的地位却受到男权以及社会伦理的牵制,并没有自己的话语权。

由于女性对于家庭,丈夫都过于依赖,使得女性往往受家庭、婚姻、生活的牵绊而没有自己所谓的自由。

在西方的大多数文学作品中,女性最大的意义便是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女性的价值也只有在家庭中得到展现,而女性的反抗也从未离开过家庭生活的层面。

西方的文学作品在进入20世纪以后才从男性的角度审视女性的观念转变为由中性的角度来看待女性的价值。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才冲破了家庭、婚姻的束缚,由此才开始展现女性对于这个社会的反抗。

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有一部闻名于世的著作《简·爱》。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英国的女子虽然是孤儿,虽然经受了无尽的苦痛和折磨,却依然顽强的斗争,不断的追求自由和自尊。

并且在最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的故事。

很多人都认为这部作品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写照。

虽然这些这是猜测,一切都无从知晓,然而小说却展现了主人公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并且也赞扬了一个摆脱一切偏见,敢于反抗斗争,敢于大胆追求幸福,敢于追求平等自由的女性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的领袖、女作家贝蒂・弗里登1963年在她的《女性
同样,劳伦斯有关男人与女人关系的思想也同 样在这一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在他那些颇有争议的 思想中,关于男人和女人关系的思想应该说是十分 科学和符合女性主义原则的,在他看来,男人和女人 关系的基础是双方的差异,即每一方都是具有对方 所缺少的某种东西,都能通过从对方获得那种东西 丽使自己完善。劳伦斯将男方优越于女方的结论改 变为男女互为补充,以此作为男女平等的结论。在 劳伦斯为女性撰写人生指南时,他的著作很大一部 分与婚姻有关,劳伦斯终生都在诋毁人类社会的婚 姻,在婚姻和家庭的问题上,劳伦斯和女性主义者有
20世纪20年代
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真实地描写女性。从肖邦夫 人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出,她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 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理想女性,温顺、服从、贞 洁;另一种是叛逆和觉醒的女性。通过这两种女性 形象的对比来提示女性的自我压抑和摧残及新女性 对完整自我的追求。她经常在同一篇作品里描写两 位主要女性人物,从而形成鲜明对比。她的代表作 《觉醒》便是如此。《觉醒》中的阿黛尔・拉蒂格诺尔 夫人是女权主义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她虔诚地信奉 天主教,是位贤妻良母,认为忘却自我是女人神圣的 殊荣。而另一位女性人物埃德娜则与阿黛尔截然不 同.她说:“我可以放弃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但 我不能放弃自我7“1J”。但是传统道德观念占统治地 位的社会环境,不能容忍她的反叛,因此她与包法利 夫人一样自杀身亡。“但她是一个胜利者.因为她最 终了解女性的本质,了解了女人的处境,并为争取个 性解放,包括性解放而奋斗过。”_l_73肖邦夫人在《觉 醒》中塑造的反叛女性形象违背了19世纪美国传统 女性的标准,玷污了当时神圣的婚姻制度和美国女 性形象,园此她受到了严厉的谴责和封禁,从此一蹶
年代,美国已处于科技进步、经济腾飞的“黄金时
代”,也正是战后建立小家庭的兴旺时期。在新闻界 的鼓励下,“幸福的家庭主妇”的形象成为风靡一时 的女性理想,由此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家庭妇女在 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感到精神极度空虚,思想苦闷,而 就业妇女无论她们怎样勤奋努力,政界商界的提升 永远与她们无缘,她们要集家务、工作于一身,穿梭 于家庭与办公室之间,超载的负担,苦闷的心情,不 平等的待遇,使妇女问题~时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0世纪后半叶美国妇女文学的兴旺发达,引人 注目,其原因首先是由于美国女权运动积极分子、女 作家、女学者团结合作,妇女运动和妇女文学互相促 进,从而使理论到实践有了重大突破。美国妇女运
不满希望能冲出家庭,成为有独立人格和完整自我
人的需要。正如南方白人淑女需要黑人女性来替她 们承担繁重的家务体力劳动一样,所谓的南方白人 绅士则需要黑人女性来满足他们无休止的淫欲,并 为他们生养出众多的小黑奴供他们驱使奴役,作为 这一现象的反映,南方自人文学中便出现了不少“黑 情妇”形象。 当南方白人作家们热衷于塑造出一个又一个 “黑保姆”与“黑情妇”的形象时,美国黑人文学则把 描写重点放在了女性混血儿形象上。混血儿,尤其 是女性混血儿,通常是生活在主人宅中的家奴,她们 亲眼目睹了自人/if-适高贵的生活,学会了白人的礼 貌举止,同时她们大多有机会接受不同程度的识字 教育,从白人那里继承汲取了独立自由的意识,因而 她们比一般黑奴更富于反抗精神。但是混血儿是无 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尽管她们的肤色比一般黑奴浅 的多,但毕竟是听凭主人发落的黑奴。她们永远不 可能得到独立自由,混血儿的这种人生悲剧使得黑 人作家们不约而同地把创作重点放在她们的身上。 例如,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黑人自己写的小说《克洛 泰尔和总统的女儿》(作者威廉・威尔斯・布朗)就是 以黑白混血儿为女主人公的。故事的梗概是美丽聪 明的尤洛泰尔被一名叫格林的弗吉尼亚政客买去, 成为他的情妇并为他生了两个女儿,后来格林结婚. 他的新婚妻子百般虐待克洛泰尔母女,并把克洛泰 尔卖到远郊,克洛泰尔历近千难万险逃了出来,为了 救女儿,不顾危险回到了弗吉尼亚,不幸被捕入狱, 在她越狱后又遭到白人的追捕,在走投无路的情况 下投河自尽。这位以生命为代价向白人社会发出反 抗呼声的黑人女性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混 血儿形象。 早期美国黑人作家热衷于塑造黑白混血儿形象 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推翻女人普遍持有的“黑色种 族低劣”“黑人不是人”的偏见,向白人社会发出“黑 人也是人”的抗议[6139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六、七十 年代,美国黑人文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些著名的黑 人作家如理查德・赖特・拉尔夫・埃里森和詹姆斯・鲍
耀薯品霁;陈200莲7琦-0(5197-71—6),女,黑龙江鹃西人,助教,研究方向:中西文化差异;韦丽霞(1976一),女,广西柳城人,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学
教育学。 22
万方数据
陈莲琦,韦丽霞:从美国女性文学看女性主义发展
识、自尊自爱、为平等不惜放弃爱情的女性形象——
简爱。最能体现勃朗特女性主义意识的是她的长篇 小说《韦莱特》,该书的主人公露西・斯诺是一位元貌 无财、又无顺从美德的青年妇女,放事的主要内容是 露西与贝克太太的侄儿保罗・伊曼纽尔之间暴风雨 般的爱情,主要情节是露西如何忍辱负重坚持向大 男子主义者保罗学习谋生的本领。这是一个女性为 了存在而奋斗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体现了女性追求 的真谛。“女人究竟要什么?”“弗洛伊德认为,了解 女人最好的途径就是为这一问题找出一个答 案。”L2J41但是,在这个问题的各种答案中,只有女人 们自己做出的答案才是有效的,女人们似乎只有在 经历一番爱情和婚姻幻想的破灭之后才能真正知道 女人究竟要什么。“女人究竟要什么呢?女人要的 就是人身有安全,生活有乐趣,体内有血液,头皮下 面有脑子的充分的全面的存在!,,12141 正当人们在努力回答“女人究竟要什么?”的时 候,女性主义者的另一位盟友出现了,他就是劳伦 斯。他的作品也在努力回答“女人究竟要什么?”的 问题,终生都在为女性撰写人生指南,他有关男人和 女人关系的思想以及他的婚姻观均符合女性主义原 则。他的女性主义意识揭示了女性主义者不屈不挠 追求理应获得的是什么,并且在他为女性撰写的人 生指南中,一直在激励和引导女性去实现这一追求, 事实上,人的全面的充分的存在包括两方面:物质的 存在和该物质的本质(物质即躯体,躯体的品质、价 值观念、欲念等即为物质的本质)“对以表现生命(亦 即存在)为己任的文学家来说,本质是存在的客观尺 度,即只有获得了本质的物质,才构成真正的存 在。”E2]42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就是为那些 愿意为存在而奋斗的女性们撰写的人生指南。原 来,由于丈夫克利福特・查泰莱在战争中负伤而下半 身残废失去性功能,查泰莱夫人发现自己成了部分 存在的半死人,于是她来到丈夫的仆人身边,与他建 立起性关系,并从中获得新的价值观念等属于本质 范畴的东西,从而重新实现了全面的存在。《查泰莱 夫人的情人》旨在唤醒女性对存在(亦即生命)的珍
的奥秘》一书中,历数中产阶级主妇们在汽车、洋房、 子女、高水平物质生活下的苦恼与寂寞,提出妇女状 况的不合理性,发出“确立妇女自己的人生”的号召。 该书吹响了妇女运动的号角,她号召妇女摆脱传统 观念,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寻求自己的成就。她的
23
万方数据
第22卷第3期
柳州师专学报
2007年9月
书对美国60年代后期兴起的妇女文学起了重要的 作用。这一时期,女权主义作家蒂莉・奥尔逊在 1962年做了一个报告,介绍家务如何扼杀妇女的才 能。1965年这篇谈话在《哈波氏杂志》上发表,引起 了学术界和文学界的极大震动。她用《我站在这里 熨衣服》作为小说标题,用“我站在这里熨衣服,你对 我的问题和要求随着熨斗来来回回地移动着,折磨 着”作为开篇第一句话,这都是她的亲身经验,奥尔 林在1963年发表的《告诉我一个谜语》也是以一位 母亲为主人公,这两篇小说可以说代表了60和70 年代美国妇女文学的主要特点,许多女作家都是从 切身感受为出发点描写女人的艰难,表达对社会的
关键词:士性文学;女・眭主叉;士权主义运动;黑人妇士 中国分类号:1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20(2007}03—0022—05
女性主义——F“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
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五・四 时期传到中国。在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首 先是争取选举权,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的 妇女基本上都争取到平等的政治权利,但在社会生 活与人们的观念中仍有男女不平等,女性主义者开 始认识到,这其中有一个性别关系、性别权利的问 题,所以女权运动就变为分析男女为何不平等,男女 的权利架构,强调性别分析等问题。女性主义是理 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种男女平等的信念和意识形 态,旨在反对包括性别歧视在内的一切不平等,在一 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 学形式,于是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各国的女性文学 便有了活动领域,女性主义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美 国女性文学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一、女性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19世纪不断深入发展,女权运动应该 向何处发展?女性怎样才能与男人平等?女人究竟 要什么?这些问题均可以在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作 品中找到答案。答案就是:女权运动巳在不断发展, 女性正在逐步取得自己的政治权利,女性主义者的 自我存在意识已深入人心。当时的焦点是要求性别 包括男女之间的平等,也就是两性的平等,当时也要 求公民权、政治权利,反对贵族特权,强调男女在智 力上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 要争取政治权利。 二、女性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美国经济、社会生 活的各个层面,对于妇女而言意义则更为深远。二 战对美国妇女的地位、女性意识以及人们的妇女观 都有或大或小的影响和冲击。表现为妇女就业人数 的增加,就业范围及就业结构的变化。二战使美国 妇女女性意识加强,从而为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 运动埋下了革命的种子。“美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并 不是一成不变的,因各个时代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 件而异,美国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就不尽相 同。““二战中美国妇女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能力、 自我ql"值判断的提高以及斗争自觉性的加强都为战 后美国女权运动的重新高涨奠定了基础。 女-N主义60年代末在美国的再度兴起决非偶 然,而是美国社会内部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从 主观讲,60年代末美国妇女产生了要求变革的强烈 愿望;从客观讲,当时的政治环境创造了适应其发展 的气候和条件”J。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社会 和经济经历了一个向后工业社会发展的阶段,到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