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应用分析(2021年)

合集下载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详解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详解
▪ 其额定电流一般为 20A下列,剩余动作 电流6~30mA,敏 捷度较高,常用于手 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 式电气设备旳保护及 家庭、学校等民用场 合。
电热水器漏电保护插头
4、按照剩余动作电流分类:
▪ 我国原则要求旳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值为:6mA、10mA、 (15mA)、30mA、(50mA)、(75mA)、 100mA、200mA、 300mA、500mA、1000mA、 3000mA、5000mA、10000mA、20230mA共15个 等级(带括号旳值不推荐优先采用)。
▪ 延时型:延时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加有人为旳延时部件,合 用于分级保护旳首级保护,所以它只合用于间接接触保护, 其剩余动作电流不小于30mA。延时时间旳优选值为: 0.2s、0.4s、0.8s、1s、1.5s、2s。
▪ 反时限型:反时限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是为了更加好地配 合电流-时间曲线而设计旳产品,其特点是剩余电流越大, 分断时间越短;剩余电流越小,分断时间越长。其合用于 直接接触保护。但目前我国没有进行推广。
▪ ③低敏捷度型:1000mA以上(3000mA、5000mA、 10000mA、20230mA )者属低敏捷度,用于预防剩余 电流火灾和监视一相接地事故。
5、按其动作时间分类:
▪ 迅速(瞬时)型:迅速型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没有人为旳延时, 合用于单级保护或分级保护旳末级保护。用于直接接触保 护时其剩余动作电流不不小于30mA,选用迅速型剩余电 流保护器,其动作时间与动作电流旳乘积不应超出 30mA﹒s. 。
▪ 从“30mA·s”这个安全限值能够看出,虽 然电流到达100mA,只要剩余电流动作保 护装置在0.3s之内动作并切断电源,人体 尚不会引起致命旳危险。故30mA·s这个 限值也成为剩余电流保护器产品旳选用根 据。

浅谈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设置

浅谈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设置

浅谈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指的是在电气设备中设置一个电流保护装置,当电流超过了设定值时会发生保护动作,以避免设备损坏、人身安全事故等。

所谓剩余电流,即是指线路中由于漏电、绝缘降低等原因所引起的电流不平衡,这些电流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被检测到,但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需要进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设置。

本文将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必要性和设置的注意事项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必要性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电路漏电,如果漏电电流超过设定值,就会触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从而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作用。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及时探测电路的漏电情况,并在漏电电流过大时自动断电,从而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此外,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还可以有效地保护人身安全,防止触电而导致的危险事故。

因此,在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过程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设置注意事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可靠性取决于其正确的设置,因此,在进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设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动作电流值在进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设置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动作电流值。

一般情况下,在计算动作电流值时,需要考虑设备的额定电流、线路的长度、载流导线断面积等因素。

2、合理选择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同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保护器。

在选择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时,需要考虑其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断开时间等因素。

3、注意保护装置的正确接线在进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设置时,需要注意保护装置的正确接线。

一般情况下,保护装置的相序接线应正确,且不同制造厂家的接线方式也可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设备的型号和厂家的操作手册进行正确接线。

4、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一种电气保护装置,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确应用(正式版)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确应用(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299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确应用(正式版)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正确应用(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本文重点分析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分级保护方式及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正确选用分级保护及保护器的动作参数和级差的配合,文中还着重分析了保护器在投运中存在的误接线、误动和拒动的原因和对策。

在两网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设备选型得到了重视,选用了一批技术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的设备,如无油型断路器、节能型变压器等,新设备的投入使电网设备的技术含量增加,安全水平大大提高,在防止事故、确保安全供电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低压供用电系统,同样也采用了新技术和新设备,使低压电网的安全可靠性也有所提高,为确保广大群众的用电安全,广泛地应用了漏电保护装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简称保护器)。

实践证明,保护器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人身电击伤亡事故,同时还起到了监督线路绝缘水平的作用,安全用电效果显著。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在低压电网中,安装保护器是防止人身电击伤亡、电气火灾及电器设备损坏的有效的防护措施。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应用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应用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应用摘要: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保护装置和特性参数的正确选择,是把保证低压配电设备系统生产安全和操作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条件。

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中一般分为二级、三级、四级,在不同的线路中有着不一样的应用情况,只有正确的选择和应用才能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因此,本文对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工作原理、选择、使用情况、常见的故障等做出讨论分析,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工作原理;使用情况一、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工作原理目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为两种,一种为塑壳断路器上装置漏电检测单元,另一种为在断路器上装置漏电保护模块,使其成为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特性一般由漏电检测单元、漏电保护模块来决定。

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是在出现漏电问题后,零序电流互感器电流量是大于零的,在出现故障后,相电流矢量也会大于零,此时会出现一个零序电流,零序电流达到整定值后,脱扣器便会走出脱扣动作,故障电流便不会穿过电路,以此来达到保护电路的目的。

现阶段,我国现有的低压配电系统中都会有独立的PE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中电流互感器中相线与中性线会被包绕,而PE线便不会被包绕,因此,保护器的整定值只需要规避回路中的对地泄漏电流便可完成保护工作。

当三相中不稳定电流和谐波电流相互抵消后,其反应动作灵敏性便会大大提升,整定电流可按照毫安来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剩余电流装置在有了高灵敏度额定动作电流之后,其电流值应保持在30毫安以下。

二、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选择在选择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时,应该遵循以下几点要求:(1)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额定电压、电流不可低于线路设备的电压与电流;(2)负荷正常运行时期出现的对地泄漏电流应小于和等于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3)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极限通断能力不可低于最大短路电流;(4)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过载脱扣器的额定电流不能低于线路的最大负载电流;(5)反应和分断时间要快,对线路和设备能够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作⽤及⼯作原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结构原理如图1所⽰。

其结构⼀般包括W--检测元件(剩余电流互感器)、A--判别元件(剩余电流脱机器)、B--执⾏元件(机械开关电器或报警装置)、T--试验装置和E--电⼦信号放⼤器(电⼦式)等部分。

检测元件⽤来检测线路中的剩余电流,判别元件把检测剩余电流与预定值相⽐较,当剩余电流达到或超过预定值时,发出⼀个脱扣信号,使执⾏元件断开电路或驱动报警信号。

1、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作原理在正常情况下,电路中没有发⽣⼈⾝电击、设备漏电或接地故障时,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通过电流互感器⼀次侧电路的电流⽮量和等于零,即IL1+IL2+IL3+IN=0则电流IL1、IL2、IL3和IN在电流互感器中产⽣磁通的⽮量和等于零,即ΦL1+ΦL2+ΦL3+ΦN=0这样在电流互感器的⼆次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压输出,因此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保持正常供电。

当电路中发⽣⼈⾝电击、设备漏电、故障接地时,通过设备接地电阻RA有⼀个接地电流IN流过,则通过互感器电流的⽮量和不等于零,为IL1+IL2+IL3+IN≠0剩余电流互感器中产⽣磁通⽮量和也不等于零,即ΦL1+ΦL2+ΦL3+ΦN≠0互感器⼆次回路中有⼀个感应电压输出,此电压直接或通过电⼦信号放⼤器施加在脱扣线圈上,产⽣⼀个⼯作电流。

⼆次回路的感应电压输出随着故障电流的增⼤⽽增⼤,当接地故障电流达到额定值时,脱扣线圈中的电流⾜以推动脱扣机构动作,使主开关断开电路,或使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剩余电流互感器⼆次回路输出信号⽐较⼩,⼀般⼩于1mVA。

要直接推动剩余电流脱扣器动作,脱扣器需要很⾼的动作灵敏度,要求其动作功耗在mVA级,这种剩余电流脱扣器⼀般采⽤释放式的电磁结构,结构复杂、⼯艺要求较⾼。

互感器⼆次回路的输出信号,也可以通过⼀个电⼦放⼤器后,施加到脱扣器上,这种情况下对脱扣器的灵敏度要求较低,可以采⽤拍合式的电磁铁或螺管电磁铁,结构简单、⼯艺要求较低。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防范电气火灾中的作用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防范电气火灾中的作用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防范电气火灾中的作用光信号报警或自动切断电源的漏电保护器"。

近年来,我国火灾事故形势严竣,就发生火灾的原因分析,其中电气火灾占火灾总数的25%~30%,占火灾事故原因中首位。

电气火灾事故的原因包括电器设备或导线过载、电器设备安装或使用不当,而造成温度升高至危险温度,引起设备本身或周围物体燃烧等,而由于短路引起的事故,达电气火灾事故的40%。

短路可分为相间短路和单相短路(接地短路),在对北京地区因电气短路引起的火灾事故分析中,大部分是接地短路起火。

接地短路是指相线对大地、接地的金属管道或架构以及设备的金属外壳的短路。

接地短路起火危险大都是因为它的短路电流比较小,不足以使过流保护(断路器、熔断器)及时动作切断电源,但在短路处可以产生高温足以引燃近旁可燃物起火。

而相间短路的保护齐全,一旦发生短路,短路电流足以使断路器及时断开,切断故障,所以相对而言,引起火灾的危险小得多。

通过分析可知接地短路比一般短路的起火危险大得多。

接地短路发生的机率也比一般短路大得多,这一论点不仅见于国外文献,也为我国许多电气火灾事故所证实。

其原因是导线对地绝缘水平总比线间绝缘水平要低,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线路安装不规范、乱拉乱接;电气设备或导线绝缘老化损伤;由于气候条件造成的自然泄漏电流过大。

上述这些原因在电气火灾事故的分析中或安全检查中经常发现,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娱乐设施、服务场所更为突出。

由此可见防范电气接地短路是防火灾事故的重点。

2 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是防接地短路火灾的有效措施防范接地短路引起火灾事故在技术上并不困难,国内、外的有效经验是在用电场所的电源进线上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防接地短路引起火灾事故可以采用带有剩余电流动作的自动空气断路器,在原有的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保护功能外,还具有接地短路保护功能。

在接地短路故障电流即使很小时能及时动作,切断电源。

对一旦发生接地短路切断电源,会造成事故或重大损失影响的电气装置或场所,可以在接地短路故障时接入声光报警装置,及时发出危险信号。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 般要求》 • IEC60755 1st ed. (1983) +Amd1 (1988), Amd2 (1992)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 般要求》
产品标准: 1.家用和类似用途的RCD

• • • • •
GB16916.1-2003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 器(RCCB) 第一部分:一般规则》 GB16916.21-1997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 器(RCCB) 第2.1部分:一般规则对动作功能与线路电压无关的RCCB的适 用性》 GB16916.22-1997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 器(RCCB) 第2.2部分:一般规则对动作功能与线路电压有关的RCCB的适 用性》 IEC61008-1 2nd ed. (1996) +Amd1 (2002),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 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RCCB) 第一部分:一般规则》 IEC61008-2-1 (1990)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 路器(RCCB) 第2.1部分:一般规则对动作功能与线路电压无关的RCCB的 适用性》 IEC61008-2-2 (1990)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 路器(RCCB) 第2.2部分:一般规则对动作功能与线路电压有关的RCCB的 适用性》
• GB14048.2-2001 《低压断路器》附录B • IEC60947-2(1995)
3.其他剩余电流装置
• JB8756-1998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继电器》
名词术语
• 1.壳架等级 • 表示一组断路器特性的术语,其结构尺寸对几个电流额定值者相同, 壳架等级以相应于这组电流额定值的最大值A表示,在一壳架等级中, 宽度可随极数而不同。 • 2.过电压类别(安装类别) • 根据限定(或控制)电路中(或具有不同标称电压的电气系统中)产 生的预期瞬态过电压和为限制过电压而采用的有关方法为基础而确定 的分类。 • 3.使用类别 • 与开关电器或熔断器完成本身用途所处的工作条件有关的规定要求的 组合。其要求是从表征实际使用的一个特性组选出的。 • 表示使用情况的一种分类。 • GB14048.2中表示断路器的选择性的应用; • GB14048.4和GB14048.5中表示使用的场合,根据不同的负载性质表 示。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探测器在TN系统安装分析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探测器在TN系统安装分析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探测器在TN系统安装分析摘要: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是一种常见的余电流器件保护器,除此之外还有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探测器,本文在分析以上两种器件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两种剩余电流器件在TN接地系统安装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剩余电流器件对浪涌保护器安装进行分析,在接下来的工程项目中本文可以对此类系统的安装起到借鉴、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剩余电流;RCD;电气火灾探测器、SPD;中图分类号:TU851前言电气设备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出现了零序电流,而零序电流的产生原因则是三相电流的不平衡导致的;零序电流的产生会导致原本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带电的金属外壳有漏电情况发生,剩余电流保护器的作用就是在当上述情况发生的时候剩余电流大于保护器的动作电流时动作,切断电源。

这样当遇到人员误触、设备绝缘层老化导致的损坏和接地故障所产生的剩余电流超过动作值时能够使人身安全得到保障同时也保证了设备免于发生短路故障而烧毁,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如遇剩余电流保护器安装不当亦或是剩余动作电流整定值或动作时间不达标,会导致上述事故的发生。

GB503030-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5.1.9条明确了规定剩余电流保护器安装和测试动作时间[1]。

不按照要求施工导致线路连接错误、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中对已完成施工内容未做保护导致受损绝缘层损坏,线路老化绝缘层损坏,电气设备故障等都可能导致电气火灾,一些规范对电气火灾防护和要求也做了相应的规定,如《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第13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第9章,《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4,第10章等。

2.剩余电流保护器件基本工作原理剩余电流保护器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1 剩余电流保护器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I1、I2、I3为相线电流,中性线电流为I N,I∆对地的剩余电流,系统正常工作时,剩余电流保护器一端流入和流出的电流相等[2],则剩余电流:IΔ=I1+I1+I3-I N=0此时剩余电流小于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电流,剩余电流保护器件检测不到剩余电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应用分
析(2021年)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63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应用分析(2021年)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一般应用以零序保护作为接地故障保护,这种方式所检测的电流为零序电流,其保护整定值必须大于N 线和PEN线中流过的三相不平衡电流、谐波电流以及正常泄漏电流之和,其值约数十至数百安。

不能有效地防止人身电击伤亡或接地电弧引起的电气火灾。

80年代后,采用了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以下简称RCD),它所检测的是剩余电流,即被保护回路内相线和中性线电流瞬时值的代数和(其中包括中性线中的三相不平衡电流和谐波电流)。

为此,RCD的整定值,也即其额动作电流IΔn,只需躲开正常泄漏电流值即可,此值以mA计,所以RCD能十分灵敏地切断保护回路的接地故障,还可用作防直接接触电击的后备保护,这在我国多年来对RCD的实际使用中已经得到了证明。

然而,在对RCD的进一
步使用中,还应注意到它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就故障电流动作型RCD的使用作如下分析。

2RCD作用的局限性
(1)RCD对接地故障电流有很高的灵敏度,能在数10ms的时间内切断以mA计的故障电流,即使接触电压高达220V,高灵敏度的RCD 也能快速切断,使人免遭电击的危险。

但RCD只能对其保护范围内的接地故障起作用,而不能防止从别处传导来的故障电压引起的电击事故乙户安装了RCD,而相邻的甲户却是安装了熔断器(RD)来作为保护,若甲户随意将熔丝截面加大,并且使用中电气设备绝缘损坏,由于故障电流不能使熔丝及时熔断而切断故障,此时故障电压通过PE线传导至乙户的用电设备上,由于RCD不动作,致使乙户存在了引起电击事故的不安全隐患。

(2)在有些场所和设备是不宜装设RCD的,如某些供给数据处理设备的线路,其电流线路上常装有抗干扰的大容量滤波电容器计算得知,当C大于0.22μF时,正常工作的电容电流将超过15mA,额定动作电流IΔn为30mA的RCD可能误动,因其额定不动
作电流IΔn=1/2IΔn=15mA。

实际上电容器的初始充电电流远大于此,若安装RCD,为使它不误动,滤波电容的容量必须远小于0.22μF,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数据处理设备的防电击不能采用RCD。

国际电工委员会在IEC364-4-707中为数据处理设备的电气安全制订了专门的标准。

(3)还有些场所是不允许装设RCD的,例如医院的手术台。

因为新型的手术台是一种用电的医疗电气设备,其正常泄漏电流只允许为0.01mA,发生接地故障时泄漏电流而仅允许为0.05mA,而RCD的灵敏度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它可能发生的误动却能引起供电中断而发生医疗事故。

3RCD的选用和安装
(1)虽然RCD的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的功能优势却不能抹杀。

为了防止接地故障引起电击和火灾事故,除断电将引起更严重后果的设备和线路外,全部电器装置都应按要求置于接地故障保护之下。

末端插座回路不可避免地要接用一些移动式、手持式电气设备,这些最易发生接地故障,发生电击的危险也最大,为保证用电
安全,不论那种接地系统,末端插座回路上都应装设RCD,并且它应为高灵敏度的普通型RCD,其额定动作电流IΔn不大于30mA,5倍IΔn电流时的动作时间不大于0.04s,它既能防止电击(包括直接接触电击),也能防止电弧性接地故障火灾。

对固定式设备的过流保护若不能满足在5s内切断接地故障的要求也应装设此种RCD。

而当建筑物电源总进线上的过流保护若不能在5s内切断接地故障时,应装设带少许延时的选择型RCD,以保证与下级RCD的配合性,其IΔn 宜为100~500mA;且5倍IΔn电流时的动作时间不大于0.15s。

此RCD用于保护全部电气装置,主要用于防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灾,同时也作为插座回路RCD的后备保护。

对住宅楼,每户配电箱的插座回路装一普通型RCD,用于防火的RCD只在全楼电源总进线上安装。

对大型电气装置可再加装一级RCD,其IΔn值和切断时间可视具体情况确定。

(2)对TT系统因接地故障电流小,必须装设RCD来防止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事故。

IEC标准规定TT系统电气装置若只装一个RCD,则此RCD必须装设在电源总进线上,以确保整个电气装置都在其保
护之下。

4结论
RCD以其高灵敏度的动作性能,能作为直接接触电击保护的后备措施。

后备措施而不是安全的保护措施,不能由此误认为安装RCD 后,电气设备可以不接地,也可不作总等电位联结。

综上所述可知,RCD尚非尽善尽美,它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拒动,和其他保护电器一样,并不完全可靠,如果作了接地,尤其是作了等电位联结,可降低接触电压,使受电击的人往往免于致死。

另外,如果设备绝缘损坏,使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电压,设备接地可为故障电流提供通路,RCD可在人体接触带电外壳前切断故障,从而使人体免遭电击危险,可见,不作接地和等电位联结是很危险的,两者应结合应用,相辅相成,从而获得最好的保护效果。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