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多的聊天程序设计

合集下载

聊天程序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聊天程序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聊天程序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聊天程序的课程设计实验是一项相对复杂的课程设计。

本次实验的主要任务是开发一个由客户端和服务器组成的,可以实现客户端间的文本聊天的程序。

实验的具体实现方法是运用socket通信编程,使用C语言和JavaScript编写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利用html和css 构建聊天室的网页界面,实现客户端之间的聊天。

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三部分:网络编程、网页构建和程序测试。

首先,实验者使用C语言编写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实现客户端之间的文本通信;接着,使用html和css构建聊天室网页界面,实现客户端的界面编程;最后,对实现的程序进行测试,确保程序实现所需要的功能。

本次实验实现了以上要求,实现了客户端之间的文本聊天和网页界面的构建,且程序在测试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程序可以正常运行。

从这次实验中,实验者掌握了聊天程序的课程设计的相关知识,比如socket通信编程、html和css构建网页界面以及测试程序功能的方法,这些都可以在今后的聊天程序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聊天程序;客户端;服务器;socket编程;HTML;CSS 1. 介绍聊天程序课程设计实验是一项通过计算机实现网络通信的一种实验项目,它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两部分,客户端主要是实现聊天室的界面,服务器则是负责网络通信的协调过程。

本次实验的主要任务是开发一个可以实现用户间文本聊天的程序,该程序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使多个客户端之间进行文本聊天。

2.验准备本次实验的主要要求是实现一个可以实现多个客户端之间的文本聊天程序,因此需要考虑网络编程、网页构建以及程序测试等内容。

为了实现这一要求,首先要掌握socket编程,以及C语言和JavaScript等开发编程语言;其次,需要掌握HTML和CSS等网页构建语言;最后,也要掌握测试程序功能的方法。

3.验过程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三部分:网络编程、网页构建和程序测试。

首先,实验者使用C语言开发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实现客户端之间的文本通信,同时也使用JavaScript语言实现客户端界面编程;接着,使用HTML和CSS构建聊天室网页界面,使聊天室更有趣;最后,对实现的程序进行测试,确保程序实现所需要的功能。

MFC实现简单网络聊天程序

MFC实现简单网络聊天程序

MFC实现简单网络聊天程序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是微软公司提供的一个应用程序框架,用于开发Windows系统上的图形用户界面程序。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利用MFC来实现简单的网络聊天程序。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MFC应用程序项目。

使用Visual Studio打开,选择MFC应用程序向导,选择对话框风格。

然后,设置对话框的布局,包括聊天消息显示框、消息输入框、发送按钮等控件。

接下来,我们需要使用Socket编程来实现网络通信功能。

MFC提供了CSocket类,我们可以使用它来处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在对话框类中添加成员变量m_socket,类型为CSocket。

在OnInitDialog函数中,我们需要创建Socket,并进行连接。

可以通过使用Create函数创建CSocket对象,并调用Connect函数来连接指定的地址和端口号。

例如,可以连接到本地主机上的一些端口,这样就可以进行本地测试。

然后,我们需要添加事件处理函数来处理发送和接收消息。

当发送按钮被点击时,可以通过调用Socket对象的Send函数将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可以使用CString类来处理字符串数据。

当接收到消息时,可以通过调用Socket对象的Receive函数将消息接收到的缓冲区中。

为了提供实时地聊天消息显示功能,我们需要使用SetWindowText函数将数据显示到聊天消息显示框中。

当接收到消息时,可以将消息显示在聊天消息显示框中,同时可以使用UpdateData函数实时更新界面。

在程序结束时,我们需要断开连接并销毁Socket对象。

在析构函数中,可以调用Shutdown函数来关闭连接,然后销毁Socket对象。

除了基本的发送和接收消息功能,我们还可以添加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可以使用菜单栏来选择连接和断开服务器,可以添加登录和注册功能等。

这些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

总结起来,通过使用MFC应用程序框架和Socket编程,我们可以实现简单的网络聊天程序。

多人聊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多人聊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多人聊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系统设计:a.客户端设计:客户端需要有用户界面用于用户输入和显示聊天内容。

用户界面应该支持多人聊天,因此可以设计为一个聊天室的形式,让用户能够选择加入不同的聊天室。

客户端还需要处理消息的发送和接收,并将接收到的消息显示在用户界面上。

b.服务器设计:服务器用于协调客户端之间的通信。

服务器需要根据客户端的请求,将消息发送给指定的客户端。

服务器还需要管理聊天室的创建和销毁,以及处理用户的连接和断开。

2.系统实现:a. 客户端实现:客户端可以使用常见的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C++等)进行实现。

客户端需要使用套接字(socket)进行与服务器的通信,并实现发送和接收消息的功能。

客户端还需要设计用户界面以便于用户进行输入和显示聊天内容。

b.服务器实现:服务器也可以使用常见的编程语言进行实现。

服务器需要使用套接字进行与客户端的通信,并维护一个客户端列表用于管理连接的客户端。

服务器需要处理客户端的连接和断开,并根据客户端的请求发送相应的消息给指定的客户端。

3.其他功能的设计与实现:a.聊天记录保存:可以设计一个数据库用于保存聊天记录,以便于用户离线时能够查看历史消息。

b.文件传输:可以设计一个文件传输功能,允许用户发送和接收文件。

c.图片和表情支持:可以设计一个图片和表情支持的功能,允许用户发送和接收图片和表情。

d.用户认证与权限管理:可以设计一个用户认证和权限管理的功能,以确保只有经过认证的用户才能加入聊天室,并按照权限进行相关操作。

e.客户端扩展性:可以设计客户端的扩展性,以便于在未来可以添加更多的功能和插件。

以上是多人聊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一个基本框架和示例。

具体的实现方式和细节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来设计和开发。

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报告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华信软件学院专业名称:软件工程课程名称:专业设计课程代码:所在班级:学号:姓名:课题名称:即时通讯系统任课教师:完成时间:2013年3月-2013年6月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互联网上人与人之间的消息传递方式从E-Mail到聊天室又到及时通讯软件。

如今即时通讯软件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交流方式使其成为了人们最常使用的软件之一。

系统使用Silverlight实现B/S与C/S结合的模式,体现了B/S结构方便用户访问的特性的同时也兼顾了C/S结构的强大功能。

本文简述实现系统时使用的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的主要概念,以及即时通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服务器协议的制定,客户端间通信协议的指定,客户端主要功能的实现以及部分网站的设计。

最终目的是在已经成熟的即时通讯技术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关键词:即时通讯,微软银光,Windows通讯框架。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stantMessaging System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update, the Internet between the person and person's message from E-Mail to chat and instant messaging software. Now IM software technology has been very mature, powerful and rich communication make it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oftware. The system uses Silverlight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B/S and C/S mode,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S structure is convenient for the user to access while also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owerful functions of C/S structure. The main concepts in this paper when the system is realized using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the process o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stant messaging software, including server protocol development, specify the cli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design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realization of client and website. The ultimate aim is to make a breakthrough in the instan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mature and innovation.Key Words: Silverlight; Instant Messaging; 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目录引言 (1)第一章主要技术介绍 (2)1.1 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2)1.2 MVC (2)1.3 Silverlight (3)第二章系统概述 (4)1.1 系统开发背景和意义 (4)1.2 开发环境 (4)第三章系统需求分析 (5)2.1 任务概述 (5)2.2 功能需求 (6)2.3 性能需求 (7)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 (8)3.1 系统总体流程 (8)3.2 系统功能模块图 (10)第五章详细设计 (11)4.1 程序流程图 (11)4.2 程序详细流程图描述 (12)4.3 主要功能描述 (13)4.4 程序接口描述 (15)4.4.1 服务器端服务接口 (15)4.4.2 客户端内部接口 (15)4.5 数据设计 (16)4.5.1 数据的逻辑设计 (16)第六章测试分析报告 (18)6.1 测试计划和要点 (18)6.1.1 主模块测试要点 (18)6.1.2 登陆模块测试要点 (18)6.1.3 聊天服务模块测试要点 (18)6.1.4 文件服务模块测试要点 (19)6.1.5 音频服务模块测试要点 (19)6.2 测试用例 (20)6.2.1 主模块测试用例 (20)6.2.2 登陆模块测试用例 (21)6.2.3 聊天服务模块测试用例 (21)6.2.4文件服务模块测试用例 (22)6.2.5 音频服务模块测试用例 (22)6.3 测试结果 (23)6.3.1 测试的结果 (23)第七章总结 (25)参考文献 (26)附录 (27)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论文)引言互联网的告诉发展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他在提供人们快速便捷的体验的同时,慢慢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MyQQ聊天程序设计

MyQQ聊天程序设计
用户可以实时与好友进行聊天对话,聊天消息会在聊天窗口中实时展示。用户还可以发送多种多媒体内容,如表情、图片等。
2. 好友管理
用户可以添加、删除、查找好友,并实时在线查看好友的在线状态。用户可以通过好友列表直接好友进行聊天。
3. 群组聊天
用户可以创建、加入群组,并在群组内与群友进行聊天对话。群组聊天提供了一个多人实时交流的平台。
4. 文件传输
用户可以通过My聊天程序进行文件的传输。用户可以选择发送多种类型的文件,并在聊天界面进行实时的传输进度显示。
5. 消息通知
用户可以接收到来自好友或群组的消息通知,确保不会错过重要的聊天内容。
实现细节
My聊天程序的实现细节如下:
1. 技术架构
My聊天程序采用C/S架构,即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客户端负责用户界面展示和用户交互逻辑,服务器负责消息的中转和处理。
My
My聊天程序设计
简介
My聊天程序是一款基于网络的实时聊天应用程序。该程序旨在提供用户之间的即时通讯能力,使用户能够方便地与朋友、家人和同事进行聊天对话,并共享照片、文件等各种多媒体内容。
本文档将介绍My聊天程序的设计概念、功能特点以及实现细节。
设计概念
My聊天程序的设计遵循以下几个Βιβλιοθήκη 要的概念:1. 用户注册与登录
用户可以通过注册账户来创建自己的My账号,并使用该账号进行登录。账号和密码将身份认证的凭证。
2. 好友管理
用户可以添加、删除、查找好友,并实时在线查看好友的在线状态。好友关系将为用户建立一个互相联系的网络。
3. 实时聊天
My聊天程序支持用户之间的实时聊天对话,用户可以发送文字消息、表情、图片等多种多媒体内容。
4. 群组聊天

MPI编程

MPI编程
Process P:send(A,32,Q); send(B,16,Q) P: Process Q:recv(X,32,P); recv(Y,16,P) Q:
使用标签: 使用标签:
Process P:send(A,32,Q,tag1); P:send(A,32,Q,tag1); send(B,16,Q,tag2) send(B,16,Q,tag2) Process Q:recv(X,32,P,tag1); recv(Y,16,P,tag2) Q:recv(X,32,P,tag1); recv(Y,16,P,tag2)
草案: 草案: 1992; MPIMPI-1: 1994; MPIMPI-2:1997
http://www.mpi 经过多年的完善和改进, 经过多年的完善和改进,伴随着高性能 技术的普及,尤其是集群系统的普及, 技术的普及,尤其是集群系统的普及, MPI标准已经成为事实意义上的消息传 MPI标准已经成为事实意义上的消息传 递并行编程标准(并行编程接口)。 递并行编程标准(并行编程接口)。
int MPI_RECV(buf,count,datatype,source,tag,comm,status)
MPI_Recv绝大多数的参数和 MPI_Recv绝大多数的参数和MPI_Send相对应,有 绝大多数的参数和MPI_Send相对应 相对应, 相同的意义,很好理解。 相同的意义,很好理解。唯一的区别就是 MPI_Recv里面多了一个参数 MPI_Recv里面多了一个参数status。status主要显 里面多了一个参数status。status主要显 示接收函数的各种错误状态。 示接收函数的各种错误状态。
10
MPI程序的四个基本函数 MPI程序的四个基本函数
MPI_Init和 MPI_Init和MPI_Finalize

Ichat 聊天系统文档

Ichat 聊天系统文档

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第一章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目的与意义 (1)1.3开发工具简介 (2)1.4 Socket的简介 (4)第二章需求分析 (6)2.1系统的总体设计 (6)2.2系统需求分析 (6)2.3系统实现方案分析 (7)第三章详细设计分析 (9)3.1 服务器端详细说明 (9)3.2 客户端详细说明 (10)3.3 系统的实现原理 (15)第四章设计结果及分析 (16)4.1 服务器设计和实现 (16)4.2客户端设计和实现 (17)总结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网络聊天工具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的网民的青睐。

目前,出现了很多非常不错的聊天工具,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Netmeeting、腾讯QQ、MSN Messages等等,这些都是即时通信系统。

同时,即时通信系统对现代企业也有着重大意义,它为各企业开拓了网络应用的新领域。

自从它诞生以来,以实时交互、资费低廉等优点,受到广大个人用户的喜爱,已经成为网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系统开发主要包括一个网络聊天服务器程序和一个网络聊天客户程序两个方面。

前者通过Socket套接字建立服务器,服务器能读取、转发客户端发来信息,并能刷新用户列表。

后者通过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来进行客户端与客户端的信息交流。

其中用到了局域网通信机制的原理,通过直接继承Thread类来建立多线程。

开发中利用了计算机网络编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如TCP/IP协议、客户端/服务器端模式(Client/Server 模式)、网络编程的设计方法等。

在网络编程中对信息的读取、发送,是利用流来实现信息的交换,其中介绍了对实现一个系统的信息流的分析,包含了一些基本的软件工程的方法。

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功能专一等特点。

经过分析这些情况,该局域网聊天工具采用Eclipse为基本开发环境和java语言进行编写,首先可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可行系统。

聊天系统_教学设计方案

聊天系统_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聊天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

2. 掌握聊天系统的设计流程和关键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编程实践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聊天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聊天系统的组成和模块划分3. 聊天系统的设计流程4. 聊天系统的关键技术,如网络通信、数据存储、前端界面设计等5. 实践案例:基于Python的聊天系统开发三、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入聊天系统的应用场景,如社交软件、客服系统等。

- 简要介绍聊天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知识讲解- 讲解聊天系统的组成和模块划分,如客户端、服务器、数据库等。

- 介绍聊天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与优化等环节。

- 讲解聊天系统的关键技术,如网络通信、数据存储、前端界面设计等。

3. 实践操作- 引导学生使用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聊天系统的开发实践。

- 指导学生完成聊天系统的基本功能,如用户注册、登录、发送消息、接收消息等。

- 鼓励学生探索和优化聊天系统的性能,如消息推送、聊天记录存储等。

4. 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聊天系统的案例,如微信、QQ等,让学生了解聊天系统的实际应用。

- 分析聊天系统的优势和不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和优化。

5. 交流与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共同完成聊天系统的开发任务。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6. 评价与总结- 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包括功能实现、性能优化、团队协作等方面。

- 总结本次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合适的聊天系统开发教材,如《Python网络编程实战》等。

2. 在线资源:推荐一些与聊天系统开发相关的在线教程、视频和博客。

3. 实践平台:提供或推荐一些适合学生进行聊天系统开发的平台,如Python官方网站、GitHub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提问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题目:一对多的聊天程序设计设计要求:实现一个一对多的聊天程序:包含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要求具有图形界面;支持多人聊天;可采用UDP或者TCP协议。

原理概述:本程序是利用java程序实现一对多聊天软件的设计。

首先编写服务器端的程序ChatServer,然后编写客户端的程序ChatApplet,客户端程序是可以嵌入到浏览器里的Applet里的小程序,即客户端通过网页登陆。

服务器端的程序为每个连入的ChatApplet创建一个对应的线程,该线程监听对应Applet 是否有消息传来,若有消息传来则把信息广播给每个连入的客户端Applet。

服务器程序的主入口是main()方法,它负责服务端口的定义和初始化以及接受用户的连入请求并通知所有用户Applet有新用户加入,而且循环监听。

监听线程采用的是Runnable接口,线程的执行体是在Run()方法中实现的,调用线程是由main()方法中的语句new Thread(st).start();,另外发送信息采用的是线程同步机制Synchronized()。

设计方案:一.通讯协议的选择TCP与UDP有各自的优点。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能满足大范围的应用程序的要求,能调节网际的动态环境,建立和管理本地通信进程之间的对话,维护TCP在流出和流入传输层TCP的模块的每个用户的状态和信息,拥有窗口流量控制机制和重传机制,实现非常可靠的数据传输,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比UDP要高出很多。

UDP是面向非连接的传输协议,UDP的应用程序在高可靠性、低延迟的网络中运行很好,在通讯子网QoS相对低下的情况下,可能无法正常运行,因为在于数据包的频繁丢失。

虽然UDP如此不可靠,但是由于它传输的高效率,仍然被广泛采用。

在某些场合的一来一往只有两次数据报的交换中,UDP比TCP更加有效,因为TCP的建立连接和撤消连接的开销往往要大得多。

本程序设计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协议采用了UDP,虽然在效率上占了优势,因为依照目前网络通讯的发展,通信子网在其性能上的提高,使得UDP 可以发挥其强大的优势,但是安全性却实在令人担忧。

综合考虑的结果,在本聊天工具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通讯采用TCP协议。

而客户与客户端的通讯采用UDP协议。

二.线程技术的选择在单线程系统中,如果系统进行如网络数据发送等在后台进行工作的应用程序时,程序界面就会处于死锁状态,无法接受用户的输入。

但抢占式多任务,每一个进程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对于本系统,既要保证多用户之间可以进行聊天,又要保持对用户的响应,使用多线程是最佳选择。

三.套接字SOCKET的应用所谓socket通常也称作"套接字",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

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

ServerSocket用于服务器端,Socket是建立网络连接时使用的。

在连接成功时,应用程序两端都会产生一个Socket实例,操作这个实例,完成所需的会话。

对于一个网络连接来说,套接字是平等的,并没有差别,不因为在服务器端或在客户端而产生不同级别。

不管是Socket还是ServerSocket它们的工作都是通过SocketImpl类及其子类完成的。

getInputStream方法获得网络连接输入,同时返回一个IutputStream对象实例。

getOutputStream方法连接的另一端将得到输入,同时返回一个OutputStream对象实例。

但是应注意getInputStream和getOutputStream方法均会产生一个IOException,它必须被捕获,因为它们返回的流对象,通常都会被另一个流对象使用。

四.程序的设计总体设计流程图如下所示:首先是服务器端程序的设计,使用ServerSocket监听指定的端口,端口可以随意指定(由于1024以下的端口通常属于保留端口,在一些操作系统中不可以随意使用,所以建议使用大于1024的端口),等待客户连接请求,客户连接后,会话产生;在完成会话后,关闭连接。

服务器端的程序为每个连入的ChatApplet创建一个对应的线程,该线程监听对应Applet是否有消息传来,若有消息传来则把信息广播给每个连入的客户端Applet。

服务器程序的主入口是main()方法,它负责服务端口的定义和初始化以及接受用户的连入请求并通知所有用户Applet有新用户加入,而且循环监听。

一旦有用户接入,服务器就将用户接入的信息广播给所有已经接入的用户,说明可以进行聊天,同时,当用户在消息框中输入leave后,服务器将向所有已经接入的用户广播用户已经离开的信息而不是发送leave字符,提示用户已经离开,不能再继续进行通话。

客户端程序的设计,首先考虑的是客户端界面的设计,界面的设计要考虑到美观和可用性,但是又不能太过复杂。

本程序开发利用JBuilder 9.0进行开发,首先建立Applet小程序,在建立完成后可以发现在工程视窗中可以发现多了两个文件Applet1.html和Applet1.java,时因为在生成Applet源文件的同时自动生成相应的HTML文件。

选择内容视窗下方的文件视窗标签中的“Design”,进入可视化见面设计窗口,如下图所示:在内容视窗中添加所需控件,本例中共用到3个“JLabel”控件、1个“JTestField”、1个“JButton”、1个“JScrollPane”和1个“JtextArea”,其中只用控件“JScrollPane”在“Swing Contains”控件选择面板上,其它均在“Swing”控件选择面板上。

需要注意的是:在添加控件“JScrollPane”和“JtextArea”时,先要添加控件“JScrollPane”到内容视窗中,然后把控件“JtextArea”添加到控件“JScrollPane”,这样才能实现文本内容可以多行显示,即通过拖动滚动条查看上下文。

对于控件的相关属性的修改,如控件的名称、背景、大小、位置,字体的颜色、大小等均在事件、属性列表框中进行。

只要选择相应控件,此时在事件、属性列表框中显示的就是它的相关属性和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下面只演示一下一个修改控件“JButton”名称:选择内容视窗中的按钮控件,此时在右边的事件、属性列表框中显示了它的所用相关属性,拖动滚动条会找到一个属性“text”,一开始默认参数为“jButton1”,现在我们改为“发送”,这样按钮上显示的就是“发送”。

客户端的代码包括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代码、信息处理代码、控件定义代码,其中需要手工添加只有前两个,第三个时在添加控件时自动生成的。

信息处理代码:这部分代码又分2部分,分别是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处理。

接收数据代码可设计使用线程,本例中采用了Runnable接口,实现run()方法,调用语句为:new Thread(this).start();,且调用语句放在结构初始化函数jbInit()的末行。

这样在客户端界面初始化完毕立即启动等待接收进程。

发送数据代码很简单,就是当“发送”按钮按下是,把发送文本框中的消息发送到服务器,交给服务器处理。

程序编写:服务器端源代码(ChatServer.java)如下:import .*;import java.io.*;import java.util.*;public class ChatServer {/** m_threads是一个Vector静态变量,它维护所有Server方的* ServerThread实例,通过该变量能向所有连入Internet* 的Applet广播信息*///Chat Server的主方法入口。

//该方法监听Chat Applet的请求,并为新连接的//Applet创建一个服务线程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erverSocket socket=null;Vector m_threads=new Vector();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已启动,正在等待客户的请求...");try{//设置Server监听端口号为8000, 这个数字必须//和程序ChatClient中的port参数一致。

socket=new ServerSocket(8000);}catch(Exception e){System.out.println("服务接口建立失败!");return;}try{int nid=0;while(true){//监听是否有新Chat Applet连接到Server,//线程运行到该语句会封锁,直到有新的连接产生。

Socket s=socket.accept();//创建一个新的ServerThread.ServerThread st=new ServerThread(s,m_threads);//为该线程设置一个ID号。

st.setID(nid++);//将该线程加入到m_threads Vector中。

m_threads.addElement(st);//启动服务线程。

new Thread(st). start();//通知所有Chat Applet有一个新的网友加入。

for(int i=0;i<m_threads.size();i++){ServerThread st1=(ServerThread)m_threads.elementAt(i);st1.write("<服务器>欢迎"+st.getID()+"号朋友进入聊天室!");}System.out.println("接受"+st.getID()+"号客户请求");System.out.println("继续等待其他客户的请求...\n");}}catch(Exception e){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已关闭...");}}}/** 监听线程,监听对应的Chat Applet是否有信息传来。

*/class Server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Vector m_threads;Socket m_socket=null;DataInputStream m_in=null;DataOutputStream m_out=null;int m_nid;//初始化该线程。

public ServerThread(Socket s,Vector threads){m_socket=s;m_threads=threads;try{m_in=new DataInputStream(m_socket.getInputStream());m_out=new DataOutputStream(m_socket.getOutputStream());}{}}public void run() //线程的执行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