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论语孟子庄子名句打印版

合集下载

有关儒家思想的名言名句

有关儒家思想的名言名句

儒家思想的名言名句儒家经典名言摘录国学十六句1、《论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孟子》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4、《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5、《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8、《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9、《老子》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10、《庄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1、《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12、《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13、《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4、《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5、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6、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道德篇:1、德者事业之基。

《菜根潭》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周易.坤》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流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尚书.周官》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尚书.周官》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诸子百家名言名句

诸子百家名言名句

诸子百家名言名句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墨子曰,“兼爱是为仁。

”。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

”。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庄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荀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韩非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墨翟曰,“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

张角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

司马迁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荀况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慎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李斯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慎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李斯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诸子百家的名言名句,流传千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智慧和启示。

这些名言名句中蕴含着古代先贤们的智慧和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处事方式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我们要做到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不要对别人做出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

墨子的“兼爱是为仁”,教导我们要广泛地关爱他人,才能真正做到仁德。

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告诉我们治理国家要像烹饪小鲜一样谨慎小心。

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教导我们在不同的处境下要有不同的处事态度。

庄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告诉我们有些事物的存在并不一定要有明显的表现。

荀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教导我们要遵循礼仪。

韩非子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以德为先。

墨翟的“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教导我们做人要有节制。

张角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细心。

司马迁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导我们要多读书,多思考。

荀况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

慎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导我们要对知识有热爱。

《论语》《诗经》《孟子》《礼记》名句

《论语》《诗经》《孟子》《礼记》名句

《论语》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2.道不同,不相为谋。

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11.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2.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1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7.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0.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1.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3.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4.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7.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8.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0.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1.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3.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5.当仁,不让于师。

36.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7. 言必信,行必果。

38.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39.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国学经典名言名句

国学经典名言名句

国学经典名言名句国学经典名言名句11、《论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孟子》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高校》高校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4、《中庸》道也者,不行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5、《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8、《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9、《老子》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10、《庄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1、《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12、《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国学经典名言名句2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2、同声相应,同气相求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4、满招损,谦受益。

5、为山九仞,功亏一篑6、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2、上善若水13、治大国,若烹小鲜1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15、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18、一张一弛,文武之道1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国学经典名言名句30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0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0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04、年年岁岁花相像,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0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0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0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0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论语、孟子经典名句子

论语、孟子经典名句子

论语、孟子经典名句子————————————————————————————————作者: ————————————————————————————————日期:ﻩ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2、礼之用,和为贵。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论语》简介10、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 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1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12、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一、《老子》的名言: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来源:《道德经》第1章】翻译: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被认识,但是道却在不断的改变。

名字可以被命名,但是名字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来源:《道德经》,第2章】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是美丽,是因为有丑陋;世人皆知善,皆因有恶。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第2章【说明】有与无,相生相克,艰难与困难相辅相成,长短相比较,高低相依,音律相合,形成一首乐曲,前后连贯。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来源:《道德经》。

译文:天地没有怜悯之心,它把一切都当作是草狗(古时用稻草做成的祭祀);圣人也不在乎什么怜悯之心,他把人民当成了一条稻草(古代用稻草做的祭祀),让他们自己去死。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来源:《道德经》。

翻译:有些版本是“多言数穷”.这意味着:多说没有用,多说也没有用。

6、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来源:《道德经》,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存,是因为他们不会为自己的生存而运转,因此可以长存。

7、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来源:《道德经》,第8章。

最好的善应该像水,它善于滋养万物,与万物相溶,而不与万物相争;水只能停留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因此,水是最贴近大道的。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来源:《道德经》,九章。

译文:过多的人会溢出来,应该适可而止;过多的人,不能保证持久。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译文:富贵不能长久;因为财富而骄纵,很可能会招来灾祸。

如果他能在关键时刻及时撤退,那就是最好的选择。

《论语》《孟子》名篇名句

《论语》《孟子》名篇名句

《论语》《孟子》名篇名句《论语》《孟子》名篇名句从孔子到孟子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6.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9.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0.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

11.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12.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13.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1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人的起点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4.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5.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6.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7.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8.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9.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仁者爱人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4.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6.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1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名句

《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名句

《诗经》名句译文1、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

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4、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

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

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6、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

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10、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

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1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常用《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70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学而》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译文】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为政》【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八佾》【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放荡,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里仁》【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又说:“原先我对一个人,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动;现在我对人啊,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对待宰予这件事情上,我改变了看人的方法。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译文】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公冶长》【译文】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

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公冶长》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雍也》【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雍也》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

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述而》【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

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

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

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述而》3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泰伯》【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泰伯》【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译文】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

小人相反。

”4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译文】孔子说:“自己身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不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42、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译文】孔子说:“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

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4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译文】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睦相处。

”44、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路》【译文】孔子说:“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4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孔子说:“品德好的人一定言谈也好,言谈好的人不一定品德好。

高尚的人必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高尚。

”《论语.宪问》4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宪问》【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4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必定有眼前的忧愁。

”48、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卫灵公》【译文】孔子说:“君子担心至死也没好名声。

”4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卫灵公》【译文】孔子说:“听从花言巧语就会丧失自己的美德,小事不忍耐就会搅乱大事情。

”5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卫灵公》【译文】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51、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卫灵公》【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互相商议谋划。

”52、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5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轻时,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54、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环境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55、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阳贷》【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从道德方面来说,是应唾弃的。

”56、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为何道德这么衰弱?过去的事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

算了吧,算了吧。

今天的从政者危险呀!”57、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士遇见国家危难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临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