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报告(简易报警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温度报警器

4.2.1主程序软件设计
通过上述原理,已对密码锁整体运行环境有了充分认识,绘制主程序和子程序流程图,利用Keil软件,对单片机进行编程,如图4-1为主程序功能流程图:
4-1主程序功能流程图
4.2.2温度采集的软件设计
如图4-2为温度采集的软件设计,主要功能是完成DS18B20的初始化工作,并进行读温度,将温度转化成为压缩BCD码 并在显示器上显示传感器所测得的实际温度。读出温度子程序的主要功能是读出RAM中的9字节,在读出时需要进行CRC校验,校验有错时不进行温度数据的改写。
1.2温度报警器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温度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它是一个时时刻刻存在的物理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温度的大小时刻与我们的生产、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对温度的测量与控制对各个行业领域有着很及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金属冶炼、化学研究、建材生产、食品加工、机械制作、石油提炼等工业领域,占据不可忽视的作用。众所周知,当我们进行陶瓷烧烤,制作陶瓷工艺时,必须很精确的控制其烧烤温度,只要我们控制好其温度,这样才能创造出完美的、无瑕疵的艺术品,一旦温度控制不佳,将会一件次品;另外当我们进行酿酒时,同样也需要对温度进行合理适当的控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生产出大家公认的好酒。如此可见,对于温度的检测与把控在我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DS18B20不断采集周围环境温度;
2.单片机处理温度的数据显示在DS18B20;
3.用户设定温度报警的上限和下限;
系统整体设计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系统整体设计框图
2.2系统的基本方案
2.2.1系统方案选择
采用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直接输出数字信号。便于单片机处理及控制,节省硬件电路。且该芯片的物理化学性很稳定,此元件线形性能好,在0—100摄氏度时,最大线形偏差小于1摄氏度。DS18B20的最大特点之一采用了单总线的数据传输,由数字温度计DS18B20和微控制器AT89C51构成的温度装置,它直接输出温度的数字信号到微控制器。每只DS18B20具有一个独有的不可修改的64位序列号,根据序列号可访问不同的器件。这样一条总线上可挂接多个DS18B20传感器,实现多点温度测量,轻松的组建传感网络。
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红外测速报警仪)

2011年小学期单片机设计实验报告题目:红外测速报警系统在工程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需要测量移动速度的场合,高精度和非接触测量往往给测量提出了高的要求。
红外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较为方便易行,且精度较高,在此基础上采用单片机进行计数测量,并用输出设备显示测量结果,为远程检测与监控提供了合理的选择。
本次我们制作的是基于pic32单片机的能够自行设置最高限速并进行红外测速报警的测速系统。
本方案采用单片机PIC32MX795F512L为控制核心,实现测速报警系统的基本功能。
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单片机板块、数据采集、人机交互界面三大部分。
数据采集由内部计时系统和红外线发射/接收系统实现,人机交互界面主要为4×4标准输入键盘和RT1602C点阵式液晶显示器,另外再加上与单片机相连受其控制的蜂鸣器,实现报警功能。
整个系统中,微控制器采用了Microchip公司的PIC32MX795F512L,软件设计中涉及PORTE、PORTD和PORTG等相关管脚用作普通数字I/O脚。
本实验用单片机PORTE和PORTG相关管脚控制液晶显示器的读写;用PORTB和PORTF相关管脚接收键盘的输入高低电位,进而获取输入信息;用PORTD某些管脚来控制蜂鸣器的启动/关闭,以及接受红外对管的电平信号。
关键词:PIC单片机红外信号输入/输出 C语言AbstractIn engineering practice, we often encounter a variety of situations where we need to measure moving speed,and accuracy and non-contact measurement to measurement often require high demand. Infrared optical sensor is convenient and easy to use, and high accuracy, and using single-chip to count on the basis of Infrared optical sensor and displaying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with the output device provides a reasonable choice for remote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This time our production is based on PIC32 microcontroller, which can set the maximum speed limit and measure the speed with the infrared alarm system. The program take PIC32MX795F512L as controlling core to achieve the basic functions of alarm system and speed measure system.Keyworks:PIC microcontroller Infrared signal Input/Output C关键词: (2)PIC单片机红外信号输入/输出 C语言 (2)Abstract (2)1.方案论证与比较 (4)2.系统设计 (4)2.1 总体设计 (4)2.1.1 原理模块框图 (4)2.1.2 模块工作原理说明 (5)2.2 各模块设计及参数计算 (6)2. 2. 1 键盘输入系统 (6)2. 2. 2 液晶显示系统 (8)2. 2. 3 红外线发射/接收系统 (9)2. 2. 4 蜂鸣器报警系统 (10)2.3 软件系统设计 (11)2. 3. 1 系统软件流程图(摘自组员王渊浩) (11)2. 3. 2各模块子程序流程图及设计说明 (13)3.系统调试 (19)3.1硬件调试 (19)3.2软件调试 (19)3.3软件硬件联调 (20)4.系统指标测试 (21)4.1测试仪器 (21)4.2技术指标测试 (21)5.结论 (21)6.致谢、心得、体会 (22)7.参考文献 (23)8.附录 (23)附录1 (23)1.方案论证与比较本方案名称是《红外线测速报警系统》,全部组成部分为单片机系统、红外线发射/接收系统、键盘输入系统、液晶显示系统以及蜂鸣警告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火灾报警器(毕业设计)

.2011级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火灾报警器年级:学号:姓名:专业: 通信工程指导老师:二零一五年六月摘要随着火灾事故发生的频率逐渐升高,让很多人开始意识到防火工作重要。
现在很多研发机构都重点开发一些大型场所的火灾报警器,而家庭适用的却很少。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发一种经济实用、结构简单的家庭火灾报警器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文章中设计了一种为提供家庭生活使用的火灾报警器。
它以单片机作为火灾报警器的控制核心器件,采用其它器件配合即可实现声光报警的功能。
火灾报警器主要由信号采集模块、GSM模块、显示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声光报警模块构成。
本设计能够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液晶屏显示出来,当检测到温度或烟雾浓度超过报警临界值时能发出声光报警和远程报警。
报警器经过信号采集模块采集信号后送入单片机进行判决,如果超过临界值发出报警,否则继续检测。
关键字:传感器;火灾报警器;单片机;火灾安全;远程报警Abstract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frequency of fire accident,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an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work to preventing . Now many R&D institutions have been focusing on the fire alarm for some large sites,but rarely for famil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research a kind of fire alarm that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for family,it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large needs for market.We designed the fire alarm for family and describe it in the paper. the fire alarm uses MCU as the core control device,with match of other devices it can alarm of sound and light.The fire alarm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signal acquisition module, GSM module, display module, ADC module, MCU control module, a sound and light alarm.This alarm can carry out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he environment,and display through the LCD screen, when the detected temperature or the smoke concentration exceeds the alarm threshold it can send out sound and light alarm and remote alarm. The alarm signal goes into the signal acquisition module and then to the MCU to judge , if the alarm exceeds the critical value, otherwise it continue to test the signal.Key words: sensor;fire alarm; MCU; Fire safety; Remote alarm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一章前言 . (1)1.1课题设计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3 课题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1)1.4 课题设计研究进度计划 (2)本章小结 (2)第二章设计功能指标要求 (3)第三章设计方案 (4)3.1 基本设计思路 (4)3.2 整体方案概述 (4)3.3 关键硬件及电路设计方案介绍 (5)3.3.1 STC89C52单片机 (5)3.3.2 MQ-2烟雾传感器 (5)3.3.3 18B20温度传感器 (5)3.3.4 ADC0832芯片 (5)3.3.5 GSM模块 (6)本章小结 (6)第四章设计的具体电路 (7)4.1硬件电路设计 (7)4.1.1单片机最小系统 (7)4.1.2 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设计 (7)4.1.3显示模块 (8)4.1.4 声音报警电路 (9)4.1.5按键控制电路 (9)4.1.6 电源 (10)4.2 元器件选择 (10)4.2.1 单片机选型 (10)4.2.2 烟雾传感器的选型 (11)4.2.3 温度传感器的选型 (11) (12)4.4 软件流程设计方案 (12)本章小结 (12)第五章设计调试及遇到的问题处理 (13)5.1 设计调试的方案及安排 (13)5.2 遇到问题及处理 (13)本章小结 (13)第六章结果分析 (14)6.1 测试方案 (14)6.2 测试数据 (14)6.3 结果分析 (14)本章小结 (14)第七章结论及展望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附录1 总原理图 (19)附录2 程序 (20)第一章前言1.1 课题设计研究的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器设备逐步进入家庭,火灾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
MCU_单片机实验报告_简易报警器加简易数字时钟

引言 (03)1.设计目的 (03)2.设计要求 (03)2.1. 基本功能 (03)2.2. 扩展功能 (03)3. 软件设计 (03)3.1. 方案论证比较 (03)3.1.1. 数码管与LCD液晶显示 (03)3.1.2. 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设计时钟与用DS1302时钟芯片 (03)3.1.2. 用按键模拟红外探测、输入门禁与用发光二极管 (04)3.2. 总体框图设计 (04)3.3. 电路原理分析 (04)3.3.1. 晶振电路 (04)3.3.2. DS1302 模块 (05)3.3.3. LCD1602 显示模块 (05)3.3.4. 按键模块 (06)3.3.5. SPEAKER 电路 (06)3.3.6. 数码管驱动电路 (07)3.4. 总体电路图设计 (07)3.5. 程序设计模块 (07)3.5.1. LCD 显示程序 (07)3.5.2. DS1302 读写数据函数 (08)3.5.3. 按键扫描 (09)3.5.4. 内中断函数 (10)3.5.5. 外中断函数 (11)3.6. 完整的程序清单 (11)4. 硬件设计 (21)4.1. 硬件实物图 (21)4.1.1. 复位 (22)4.1.2. 外部中断0模拟红外探测 (22)4.1.3. 外部中断1模拟输入门禁 (22)4.1.4. 时钟显示 (23)4.2. 硬件检错分析 (23)5. 单片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24)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具有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的单片机在工业控制、数据采集、智能仪表、机电一体化、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和自动化程度。
现在生活的人们越来越重视起了时间观念和防范意识,可以说是时间和防范意识和金钱划上了等号,对于那些对时间把握非常严格和警惕性高的人来说,时间的不准确性带来不小的麻烦,所以说以数码管显示的时钟比指针式的时钟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
单片机实验报告范文

单片机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单片机在各个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器材及原理1.实验器材:STC89C52单片机、电源、晶振、按键、LED灯、蜂鸣器等。
2.实验原理:单片机是一种微处理器,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功能。
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可以控制各种外围设备,实现不同的功能。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一:点亮LED灯步骤:(1)连接电源和晶振,将STC89C52单片机连接到电路板上。
(2)编写程序,点亮LED灯。
2.实验二:按键控制LED灯步骤:(1)连接电源和晶振,将STC89C52单片机连接到电路板上。
(2)将按键和LED灯与单片机相连。
(3)编写程序,实现按下按键控制LED灯亮灭。
3.实验三:数码管显示步骤:(1)连接电源和晶振,将STC89C52单片机连接到电路板上。
(2)将数码管与单片机相连。
(3)编写程序,将数字输出到数码管上显示。
4.实验四:定时器应用步骤:(1)连接电源和晶振,将STC89C52单片机连接到电路板上。
(2)编写程序,实现定时器功能。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一:点亮LED灯LED灯成功点亮,证明单片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正常。
2.实验二:按键控制LED灯按下按键后,LED灯亮起,松开按键后,LED灯熄灭。
按键控制LED 灯的效果良好,说明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功能正常。
3.实验三:数码管显示数码管成功显示数字,说明单片机能够实现数字输出功能。
通过程序设计,可以实现数码管显示不同的数字。
4.实验四:定时器应用定时器正常运行,能够实现精确的定时功能。
通过调节定时器的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的定时功能。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掌握单片机的编程技巧,我们能够实现各种复杂的功能,如控制LED灯、按键控制、数码管显示等。
这些技能对于日常生活和工程设计都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如电路连接错误、程序编写错误等。
简易火灾报警器报告

简易火灾报警器摘要本实验通过使用热敏电阻随温度电阻值旳减小来控制比例运算电路旳反向端旳电压,从而使二级运放旳输入电压增大而使其超过阀值电压。
单限比较器实现电压旳跳变。
输出高电平使发光二极管和晶体管导通,从而驱动声光报警电路报警。
本次实验通过设计简易火灾报警器,使人们进一步理解它旳作用及原理,以便在后来更好旳应用和使用它。
核心词:热敏电阻;比例运算电路;单限比较器;声光报警电路一设计任务及规定1.1 引言生活中难免遇到火灾旳发生,因此一种火灾报警器是十分必要旳。
在火灾未发生前防患于未然。
1.2设计任务及重要技术指标和规定●规定电路可以通过热敏电阻实现对温度旳控制,从而当温度升高时会有声光报警信号(灯发光,蜂鸣器发声)。
●温度范畴t 70℃。
●规定温度必须手动调节。
二元器件简介2.1 设计所用元器件模拟电路实验箱1台数字万用表1个热敏电阻2个发光二极管1个蜂鸣器1个NPN三极管1个双向稳压管1个LM324集成块1个10K,20K,3K电阻各2个2K,51欧姆电阻各1个2.2 元器件简介LM324系列器件为价格便宜旳带有真差动输入旳四运算放大器。
与单电源应用场合旳原则运算放大器相比,它们有某些明显长处。
该四放大器可以工作在低到3.0伏或者高到32伏旳电源下,静态电流为MC1741旳静态电流旳五分之一。
共模输入范畴涉及负电源,因而消除了在许多应用场合中采用外部偏置元件旳必要性。
每一组运算放大器可用图1所示旳符号来表达,它有5个引出脚,其中“+”、“-”为两个信号输入端,“V+”、“V-”为正、负电源端,“Vo”为输出端。
两个信号输入端中,Vi-(-)为反相输入端,表达运放输出端Vo旳信号与该输入端旳位相反;Vi+(+)为同相输入端,表达运放输出端Vo旳信号与该输入端旳相位相似。
LM324旳引脚排列见图2-1。
图2-1 LM324旳引三设计原理和数据分析3.1 电路构成部分如图3-1:图3-1火灾报警电路图3.2热敏电阻热敏电阻随温度旳变化阻值变小,因此分压减小。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报警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报警器设计智能报警器是一种利用单片机技术设计的安全设备,它能够对安全隐患进行实时监测和报警,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报警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首先,智能报警器的设计需要选用合适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
通常,可以选择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单片机芯片,例如常用的基于AVR、PIC等系列的单片机。
接下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进行环境数据的监测。
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环境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单片机进行处理。
在智能报警器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通信模块的设计。
通信模块可以选择无线通信模块,例如蓝牙、Wi-Fi、LoRa等。
通过通信模块,可以实现报警器与控制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
同时,也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云平台来实现对报警器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在智能报警器的设计中,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确定报警方式和报警级别。
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报警阈值和触发条件,实现不同类型的报警,例如声音报警、闪光灯报警、短信报警等。
同时,也可以设置不同的报警级别,例如一级报警、二级报警等,以便快速警示用户。
此外,在智能报警器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供电和电源管理的问题。
可以选择电池供电的方式,以实现无线和移动的特性。
同时,还需要设计合理的电源管理系统,以延长报警器的使用寿命和保证其长时间的稳定工作。
在智能报警器的外观设计中,可以考虑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化设计。
可以选择合适的外壳材料和形态,使报警器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耐冲击等特性。
同时,也可以根据用户喜好和使用习惯,设计简洁、美观的界面和操作方式,提高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报警器设计,需要结合单片机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等多领域的知识,以满足用户对安全监测和报警相关功能的需求。
只有在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功能需求、技术性能和用户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开发,才能打造出高性能、稳定可靠的智能报警器。
基于单片机的火灾报警器

基于单片机的火灾报警器宿州学院微机应用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火灾报警系统专业:自动化班级:10 自动化(1)班姓名:学号:2019080746 地点:工C310 时间:2019-6-8指导老师:李文艺汪材印李娜设计任务书设计目的:目前,随着电子产品在人类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由此引起的火灾也越来越多,在我们生活得四周到处潜伏着火灾隐患。
为了避免火灾以及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我们必须按照“隐患险于明火,防患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概念设计和完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财富的损失。
设计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AT89C52 A/ D转换器ADC0808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 和气体传感器TGS202等,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完成语音报警的实用、可靠的单片机语音自动报警系统, 着重讲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形式及工作原理。
实践表明, 单片机技术在系统报警和其它一些自动控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系统能自动完成对布测点检测,确认火警后能自动报警,并显示火情情况。
本系统可安装在各防火单位,它负责不断地向所监视的现场发车巡检信号,监视现场的温度、浓度等,并不断反馈给报警控制器,控制器将接到的信号与内存的正常整定值比较、判断确定火灾。
当发生火灾时,可实现语音报警、故障自诊断、浓度显示、报警限设置、延时报警等,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智能化的烟雾传感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 、设计方案;1.1 、火灾产生原理及过程火灾是一种失去人为控制的由燃烧造成的灾害,产生火灾的基本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可燃物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存在,助燃物通常是空气中的氧气。
根据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方式不同有两种燃烧方式,如果在燃烧前,可燃气就与空气均匀混和,则称之为预混燃烧;如果可燃气体和空气分别进入燃烧区边混合边燃烧,则称之为扩散燃烧。
液体和固体是凝聚态物质,难与空气均匀混合,它们燃烧的基本过程是当从外部获取一定的能量时,液体或固体先蒸发成蒸汽或分解出可燃气体(如CO、H2 等)的分子团、灰烬和未燃烧的物质颗粒悬浮在空气中,称之为气溶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易报警器
一、本次根据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我选择的是设计一个简易报警器。
二、课程设计要求:自制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串口下载、复位电路,采用两路外部中断输入门禁和红外探测两路信号(采用两个小按键模拟),中断信号输入后能将报警信息在四位一体数码管上显示,并输出声光报警信号。
三、设计所需的硬件:0.1uF的无极性电容五个;10uF的极性电容两个;发光二极管两个;三极管9013四个;4.7千欧的排阻一个;100,1k,10k的电阻若干;芯片插座若干;11.0592MHz的晶振一个;单片机STC89C54RD芯片一块;MAX232串口芯片一块;导线若干;
四、课程设计要求是用按键红外探测和输入门禁。
但是由于实验室设备的条件,我采用的是红绿两个二极管代替红外探测的发光显示和输入门禁的报警装置。
五、总体设计思想
六
按键模块
振荡器是数字钟的核心。
振荡器的稳定度及频率的精确度决定了数字钟计时的准确程度,通常选用石英晶体构成振荡器电路。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时间标准信号。
因此,一般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经过分频得到这一时间脉冲信号。
七、按键模块
鉴于使用中断电路会增加硬件电路的复杂度,本电路采用独立按键的方法,只需在程序中加入扫描程序即可。
其中P2.0接按键光标移位,P2.1接按键时间加数,P2.2接按键时间减数,P3.2接按键模拟红外探测,P3.3接按键模拟输入门禁,。
九、SPEAKER电路
报警器装置的原理就是利用P3.7出来的高低电平交换使得扬声器发出声音。
但是由于实验室的器材有限,所以我们改用了发光二极管来代替SPEAKER电路。
十、实验仿真程序如下:
#include <reg52.h>
#include <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code table_data[]={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 x00};
uchar code table_select[]={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
uchar table_buffer[]={0,0};
uchar count0,count1;
sbit LEDREDCON=P0^0;
sbit LEDGREENCON=P0^1;
sbit spe=P0^2;
sbit Kint0=P3^2;
sbit Kint1=P3^3;
sbit RS=P3^7;
sbit RW=P3^6;
sbit E=P3^5;
uchar FRQ=0x00;
void delay(uint ms)
{
uchar i;
while(ms--)
{
for(i=0;i<120;i++);
}
}
void check_busy() //判断LCD忙,要不停的检测,所以需要有个大循环
{
while(1)
{
E=0; //当RS=0和RW=1时,可以读忙信号。
delay(3);
RS=0;
delay(3);
RW=1;
delay(3);
E=1;
delay(3);
if((P1&0x80)==0)
{
break;
}
E=0;
}
}
void write_command(uchar tempdata)
{
E=0; //当RS=0和RW=0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
delay(3);
RS=0;
delay(3);
RW=0;
P1=tempdata;
delay(3);
E=1; //此处高电平是将数据锁存起来
delay(3);
E=0;
check_busy();
}
void init_1602() //LCD1602的初始化子函数
{
write_command(0x38);//写指令
write_command(0x0c);//显示开和光标位置
write_command(0x01);//显示清屏
write_command(0x06);//显示光标移动设置
}
void write_data(uint j) //向LCD1602液晶显示器写数据
{
E=0; //当RS=1和RW=0时,可以写入数据。
delay(3);
RS=1;
delay(3);
RW=0;
P1=j;
delay(3);
E=1; //此处高电平是将数据锁存起来
delay(3);
E=0;
check_busy();
}
void init() //初始化子函数
{
TMOD = 0x11;
TH0 = 0x00;
TL0 = 0xff;
IT0 = 1;
IT1 = 1;
IE = 0x8f;//EA=1;ET1=1;EX1=0;ET0=1;EX0=1;
IP = 0x05;
TR0 = 0;
TR1 = 0;
}
void main()
{
init();
init_1602();
while(1)
{
FRQ++;
delay(10);
}
}
void external_int0() interrupt 0
{
write_command(0x01); LEDGREENCON=1; count1++;
if(count1==1)
{
if(LEDREDCON==1)
{
LEDREDCON=0;
}
else
{
LEDREDCON=1;
}
if(Kint0==0)
{
while(!Kint0);
delay(5);
LEDREDCON=0;
write_data('0');
spe=1;
}
}
if(count1==2)
{
count1=0;
LEDREDCON=1;
write_command(0x01);
}
}
void external_int1() interrupt 2 {
write_command(0x01);
LEDREDCON=1;
count0++;
if(count0==1)
{
if(LEDGREENCON==1)
{
LEDGREENCON=0;
}
else
{
LEDGREENCON=1;
}
if(Kint1==0)//低电平有效
{
while(!Kint1);
delay(5);
LEDGREENCON=0;
write_data('1');//显示数据
spe=1;
}
}
if(count0==2)
{
count0=0;
LEDGREENCON=1;
write_command(0x01);
}
}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TH0=0xfe;
TL0=FRQ;
spe=~spe;
}
void timer1() interrupt 3
{
TH0=-5000/256;
TL0=-5000%256;
LEDGREENCON=_crol_(LEDGREENCON,1);
LEDREDCON =_crol_(LEDREDCON,1);
}
十一、实验仿真图如下:
十二、硬件焊接及检测
在电脑上操作完成之后,我们开始硬件实现。
我按照设计好的电路图的将芯片槽口焊好,并用万能表进行检测。
电路的焊接是否虚焊,是否短路,地和电源分配。
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一个问题。
我是将芯片插好后检测,结果万能表一直报错。
我将线路一个个的排查,最后才发现原来是芯片内部出现短路。
这次的焊接,我明白了,在检测过程中如果采用分部份进行查找,检测错误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十三、软件下载
将编好的实验程序烧到ATC89C54芯片中。
加上电源,出现实验要求的结果。
十四、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是在上学期的单片机课程学习后的一次实践。
单片机课程主要是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写程序,而这次我是用c语言进行编写实验程序的。
为此我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c语言在单片机应用上花了一些时间,搞清楚了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
在实验仿真过程中,需要知道相关芯片的功能,这使我对一些芯片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很好的使用这些芯片实现相关的功能。
在此次焊接板子之前,我已有过几次的焊接经验了,但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就这次来说吧,我认为焊接可以将一个整体分为几个模块,在一个模块焊好后就开始检验线路。
这样可以在当整体焊好之后,检查更加有效,并减小出错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