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合集下载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托里拆利实验:
托里拆利(1608~1647)是意大利 物理学家、数学家。1643年首先 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强的 值。
NB物理实验初中完整版
托里拆利实验步骤
P0 P汞
因为两液片 在同一深度 受到压强相 等,所以 P0=P汞
假设水银 面有一液 片
假设管内与槽中水银 面相平处有一液片
托里拆利实验:
宇航服
牛刀小试
1、盛满水的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封严,小心地
将杯口朝下,纸片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B )
A.纸片太轻了; B.空气对纸片向上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
C. 水把纸片粘住了;
D. 水由于惯性处于静止状态.
2.大气压很大但没有把屋面压坏,为什么?
课后思考与活动:
1、思考:若换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能支持 多高的水柱呢? 2、活动:把一个吸管插在装满水的密封性较 好的容器中,试一试能不能喝到水。
通常人们把高760毫米汞柱所产生的压 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符号为1atm .
P大气= P汞= ρ汞g h汞= 13.6×103kg/m3×9.8N/kg×760×10-3m≈ 1.013×105 Pa
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汞气压表
无液气压计: 金属盒气压计
三、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我们生活在地球大气层的底部,大气压与我们的生活 息息相关。
NB物理实验初中完整版
A.拿一根约1米长的玻璃管,在玻璃管内灌满水银,排除 空气,用另一只手的食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把玻璃 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 槽内时放开手指,管内部分水银会下降流到水银槽中。当 管内外水银液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时,它就停止下降。 B.逐渐倾斜玻璃管,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C.用内径不同的玻璃管和长短不同的玻璃管重做这个 实验,可以发现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A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 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 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 么现象? 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B 观察与思考
现象:
问题:
猜想:
猜想、实验
把两个胶皮碗紧紧地挤压在 一起,还容易把它们分开吗?
C
马德堡半球实验
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 压强是存在的,而且还说明了大 气压强很大.
想一想:你还能列举哪些事例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大量实验表明: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 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由大气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 大气压。
饮料是怎样进入口 中的?
吸钩为什么会 吸在墙上?
5、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
过程中,气泡内气体的压强变化情况是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
讨论:
试估算一下,你所在的教室的屋 顶受到大气多大的压力? 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有把屋 顶压塌?
6.大气压很大,但没有把屋面压坏,为什么?

小明在假期中要外出旅 游半个月,他担心家里盆 景中的水会因蒸发而干掉,
用了一个塑料瓶 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 瓶口刚刚被水浸没。
习题
1. 马德堡半球 ___________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 托里拆利 的存在。______________ 实验 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 弹簧片按几下,笔胆里气体压 减小 大气压 强_________ ,在___________ 的作用下,墨水被“吸”到橡 皮管里去了。
生活· 物理· 社会
高压锅
人肺的工作原理 活塞式抽水机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课练: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含答案)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课练: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含答案)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B.马德堡半球实验C.塑料吸盘“粘”在墙上D.拦河大坝“上窄下宽”2.在解释“将钢笔插入墨水瓶中灌墨水”的问题时,用到下面五句话:①笔囊里的空气压强减小;②用手指挤压笔囊外的弹簧片;③松开手指;④墨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笔囊;⑤笔囊排出部分空气,体积减小。

表达顺序合理的是()A.②③①④⑤B.②⑤④①③C.②③⑤①④D.②⑤③①④3.(2021重庆模拟)如图所示,小田同学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模拟托里拆利实验,他将长约1 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装满汞后倒扣在汞槽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在管顶开一个小孔,汞柱会向上喷出B.若有空气进入玻璃管中,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偏小C.若不小心将玻璃管倾斜,则玻璃管内汞柱的高度将小于76 cmD.若在汞槽里增加2 cm深的汞,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偏大4.(2020雅安)用火焰加热盛水的烧瓶,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

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不会沸腾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水,当活塞上升到S管口后继续上升时,则会发生的现象是()A.水从S管口流出B.管内水随活塞继续上升C.管内水面开始下落D.水不能从S管口流出,水保持在管口附近不动,既不上升也不下降6.(2021常德)下列关于大气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1.013×105 Pa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C.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高D.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不掉落,是因为水把纸片粘住了二、填空题7.下列事例中利用了大气压的是。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共24张PPT)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共24张PPT)

例题精讲
【例2】下列关于托里拆利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把玻璃管倾斜时,玻璃管上部真空部分长度减小了,说 明大气压增大 B. 换一支长度相同,内径较大的玻璃管做实验(做法一样), 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要小些 C. 玻璃管中水银先不灌满,倒插在水银槽中后,大气压也能 把水银压到760 mm高 D. 上述说法都不对
例题精讲
【例1】将装满纯净水的桶(约40 cm高)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 图8-3-1所示,结果是( ) A. 桶里的水将流出一部分 B. 桶里的水将全部流出 C. 是满桶水,桶里的水不会流出 D. 无法判断 解析 1标准大气压大约可以支持10.34 m高的水柱,而水桶中 的水只有约40 cm高,水桶中的水所产生的压强比外面的大气 压小,所以水桶中的水是满的. 答案 C
新知3 大气压的变化规律 大气压的值并不是定值,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大气压往 往不同,大气压的变化规律如下表:
例题精讲 【例3】取一个瓶子,装上适量带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 有刻度的细玻璃管,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密闭瓶口. 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水将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如 图8-3-4所示,这是由于瓶内气体压强________(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拿着这个瓶子从楼底到 楼顶(不用手直接拿瓶子),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将________(填 “升高”“不变”或“降低”).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加而减小,所 以拿着这个瓶子从楼底到楼顶时,大气压强减小,玻璃管内水 柱高度将升高. 答案 大于 升高
举一反三 登山运动员在向高峰攀登时会出现“高原反应”,这除了高原 缺氧、寒冷之外,还因为那里的大气压强比平原地区__小___(填 “大”或“小”)得多. 在高原上用普通锅难以煮熟食物,是 因为普通锅的密封性能较差,锅内气压受外界大气压影响,使 得水的沸点___低__于___100 ℃.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物理笔记(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大气压的存在1.大气压强:包围在地球周围的空气层叫大气层。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产生原因:包围地球的空气由于受重力的作用且能够流动,因而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

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某一点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还有覆杯实验、鸡蛋被空气压入瓶中的实验等。

4.大气压的应用:用塑料吸管吸饮料、吸盘、医生使用注射器吸药、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水泵。

注意:在大气中的物体和人体表面都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

人们之所以没有感觉到大气对身体的压强,是因为我们身体内部也有压强,体内的压强与体外的压强近似相等,而且人作为高级生物长期生活在大气中,对大气压强的作用早已习惯、适应了。

二、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1.17世纪中期,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值。

2.托里拆利实验的步骤(如图所示)(1)取一根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1米长的玻璃管,往里面注满水银。

(2)用手指将管口堵住,将开口一端朝下倒插在水银槽中,且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过程中不能有空气进入,管顶要真空)。

(3)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即得所测的大气压的值。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银柱的高度为760mm。

(4)大气压数值的计算:(原理:帕斯卡定律:液体压强的传递。

管内液面受到水银柱的压强 水银柱,管外水银槽液面受到大气压强 )管外液面所受大气压强,通过液体传递至管内液面,支撑管内水银柱不下降。

因此,管内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3.托里拆利实验注意事项(1)玻璃管中要充满水银,不能留有气泡;管内若有气泡,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2)在做实验时要将玻璃管竖直放置(便于测量)。

(3)测量高度时要测水银槽液面到玻璃管中水银液面的竖直高度。

(4)若将玻璃管倾斜,所测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换成更粗或更细的玻璃管,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若将玻璃管提起(不能超过水银槽液面)或者下压(管顶仍留有真空),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竖直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 是什么呢?
是大气。
大气对纸片产生向上的 压力使纸片不落下来。 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大气可以产生压强
改变杯口的方向呢?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吸盘为什么会紧紧粘在墙壁上
大气压压紧吸盘
C、玻璃管提水
取一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浸没于水中,用一只 手指堵住其中的一端,然后将玻璃管提起。
(3)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 并用一个橡皮帽或用手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然后 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活塞刚开始滑 动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用 这个长度去除它的容积V,得活塞的横截面积 S: ④.由P=F/S计算此时大气压强的值.
h=76cm
5、在槽内加水银,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
6、玻璃管上提或下降1cm, 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
h=76cm
7、玻璃管顶不慎被打破, 会出现什么现象?
8、做托 里拆利实验 时,将水银 换成水,水 柱的高有多 高? 由P=ρgh得
5 P 10 Pa h= = 3 3 g 10 kg / m 10N / kg
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在马德 堡市表演了一个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表明大气压是很大的
一、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 1、大气层:地球表面的空气层叫大气层. 2、大气压:大气会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我们 称它为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 3、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 • 由于大气受到重力作用; 而且大气有流动性.
人为什么会出现高山反应?
进入海拔3000 米以上的地区,人会出现高山反 应。海拔越高,高山反应越明显。形成的原因是由于 高度愈高,空气愈稀薄,气压就愈低,因此人体所需 要的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但是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含 量仍然不变,为使血液中维持人体所需之含氧量,故 必须增加红血球的含量,但人体自动增加红血球之含 量需要几天的时间,因此在刚进入山区时,会因为高 度突然增高,人体来不及适应,而产生体内氧气供应 不足的情形,高度愈高,过渡时间愈短,产生的反应 就愈剧烈,称为[高山反应]。 当人们从平原进入高原地区时一般人需要2-3个 月的时间,慢慢适应当地的低氧环境, 高山反应也随 之消失。

清远市二中八年级物理下册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考点手册新版粤教沪版

清远市二中八年级物理下册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考点手册新版粤教沪版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知识点一大气压的存在精练版P511.大气压: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空气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所以空气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大气压。

3.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1)覆杯实验:把玻璃杯盛满水,用纸片盖紧,再倒过来,纸片不脱落,水不流出——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是由大气压产生的。

(2)马德堡半球实验:历史上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3)用吸管吸饮料、钢笔吸墨水、塑料挂衣钩的吸盘吸在墙上等。

温馨提示: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但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还说明大气压强很大。

例1 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解析: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压减小,而气球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保持不变,气球内的气压大于瓶内气压,所以气球会膨大起来,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若用手指盖住上孔,水流出后,就会使得瓶内气压减小,小到一定程度,水就不会从下孔流出来了,若手指一松开,则上孔使得瓶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从下孔流出,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加热后的试管冷却后里面的气压减小,把它倒插在水中时,烧杯中的水就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试管,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图中的容器是一个连通器,它的特点是装入同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液面是相平的,这与液体压强有关,故D选项不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不符合题意。

拓展:能够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例很多,关键要在分析其工作过程中与大气压联系起来。

它们具有一个共性的地方:通过一个措施,使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个现象。

知识点二 大气压的测量精练版P511.估测大气压 (1)原理:p =F S。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大气压力F 和大气压力所作用的面积S 。

2.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拿一根大约1米长的一封闭的玻璃管,在管内灌满汞液;用食指堵住开口的一端,把管竖直倒立在汞液槽中,放开食指,管内汞液就下降;待管内汞液不再下降,用刻度尺测出汞液柱的竖直高度,这个汞液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

8.3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正式)

8.3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正式)

3、吸尘器
也是利用大气压进行工作的
你知道吸尘器是怎样工作的吗?
吸尘器的工作原理
3、离心式抽水机
离心泵工作过程演示
活塞式抽水机演示
3、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活塞式抽水 机,图中表示了它的工作原理,当提起活 塞时,阀门_____关闭,大气压迫使水推 A B 开阀门_____进入圆筒;压下活塞时,阀 B 门_____关闭,水不能往下流就推开阀门 A 活塞上方 __,再提起活塞,活 _____进到___ 塞上面的水使阀门A关闭,水被活塞提起, 从侧管中流出来。
• 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 的存在,并且间接第告诉我们:大气压很 大。 • 那么,大气压究竟有多大?怎样测量大气 压的大小呢?
二、大气压的测量
1.用注射器的针筒估测大气压的值
• 测量的原理
F 原理: P S
• 根据这一原理估测大气压的值, 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 大气压力F、受力面积S
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l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
由于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l那么,空气也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大气 是否也会产生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呢?
实验一 2.将塑料杯装满水,用 硬塑料片盖住杯口,用手 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 后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硬塑料片没有掉下来
分析:硬塑料片受重力作用,受水向下的压力作用, 没有下落,必须受向上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 物体只能是大气,证明大气存在压强。
5.如图: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 过程中,气泡内气体的压强变化情况是( C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三、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
猜一猜 我们人体在大气中承 受着强大的大气压力 作用,为什么没有
被压瘪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