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艺术表现与形式美

合集下载

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语言及形式美

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语言及形式美

前言一: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的概念: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占据一定平面和立体空间的艺术。

美术的主要特点:其作品的静态性、可视性、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性。

美术一般分为:绘画、雕塑、工艺设计和建筑(备注:东方、尤其是我国还把书法、篆刻纳入美术范围)(绘画和雕塑是以观赏性为主、而工艺设计和建筑则属于实用性的美术)1.1怎样欣赏美术作品呢第一:从分析形象和形式入手第二:对内容的理解、体验第三:对内蕴的探究和领悟思考与讨论:1.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审美的眼睛?2.学习本课以后,对于生活中存在的美术现象你是否有了新的理解?试举几列谈谈感想。

3.应该怎样欣赏美术作品?4.美术作品具有哪些社会功能?举例说明。

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审美认识===审美创造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区别于文学形象和音乐形象的特点:它是一种鲜明、具体、生动的视觉艺术形象并且在空间上有着确定的(平面的、立体的、组合的)静态存在形式,是完全直观、明晰的,是可以直接为欣赏者得视觉感受和审美心理所把握的艺术形象。

美术形象,既指作品中某一个别的艺术形象,又指各个艺术形象所构成的整体艺术形象。

美术形象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而创作出的成果,各种美术形象,不仅包括以审美功能为主的绘画和雕塑形象,还包括具有审美和实用双层功能的工艺美术与建筑艺术形象,这些都是美术家审美认识和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都是人类意识和精神创造的产物。

所谓艺术典型:就是前面所说的以鲜明生动的个性表现生活本质与普遍性的艺术形象。

从美术创作方法的角度来了解美术形象:1.再现性的形象(偏重于写实)2.表现性的形象(偏重于内心情感、情绪的发泄和主观意念)从美术创作的艺术手法的角度来了解美术形象:1.具象性形象、2.意向性形象、3.抽象性形象思考与讨论:1.结合具体美术作品,谈一谈艺术家是如何用艺术形象感染你的?2.美术形象与自然中真实的形象的原型是否有区别?为什么?3.举例谈谈美术形象的多种呈现形式,在美术作品中是否都要有形象?为什么?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各种合适的造型艺术表现手法===美术语言美术的语言符号应该指的是美术家所精心设计的审美意象,其中包括所使用的视觉语汇和起类似作用的创造法则。

艺术美和形式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

艺术美和形式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

艺术美和形式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形式美则是指艺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所表达出的美感。

形式美是艺术作品的一种外在表现,通过色彩、构图、形状、线条等视觉元素的运用,使艺术作品在整体上给人以美感。

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丰富多样,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

首先,色彩运用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色彩可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能够表达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意象。

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的作品。

例如,梵高的《星夜》运用了丰富的蓝色,给人以宁静、神秘的感觉,形成了作品独特的美感。

而梵高的《向日葵》则通过运用鲜艳的黄色,给人以明亮、愉悦的感觉,形成了作品独特的美感。

其次,构图是形式美的关键因素之一、构图是指艺术作品中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艺术家通过对构图的处理,能够使作品更加有层次和平衡感。

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蒙娜丽莎的形象被放置在画面的正中央,同时在她周围的景物也被精心地安排,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和谐的视觉效果。

这种构图方式使作品更具有张力和美感。

再次,线条的运用也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线条可以通过粗细、弯曲等方式来表达出作品的动感和节奏感。

艺术家通过对线条的运用,能够使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例如,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中,线条呈现出扭曲、纠结的状态,表达了女性内心的痛苦和困扰,给人以强烈的触动,形成了作品独特的美感。

最后,形状的运用也能够体现出艺术作品的形式美。

形状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外形。

艺术家通过对形状的处理,能够赋予作品以独特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例如,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中,通过将物体分解并重新组合,创造出具有抽象形状的作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了作品独特的美感。

总之,艺术美和形式美是不可分割的,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涵盖了色彩运用、构图、线条以及形状等方面。

艺术家通过对这些形式要素的处理,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的作品,引发观众的共鸣和赞赏。

艺术欣赏中美感的特点与类型

艺术欣赏中美感的特点与类型

艺术欣赏中美感的特点与类型
美感是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产生的审美感受和愉悦感。

在艺术欣赏中,美感的特点和类型涉及到主观感知、审美经验和文化背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美感特点和类型:
●美感的特点:
1.主观性:美感是个人主观感受的体现,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美感体验可能不同。

2.情感性:艺术作品能够唤起观者的情感,美感常常与情感体验紧密相连。

3.审美意义:美感常常与艺术作品的审美意义相关,包括形式美、内容美、情感美等。

4.变动性:美感可以随时间、心境和文化因素的变化而变动。

●美感的类型:
1.形式美感:强调作品的形式元素,如线条、颜色、形状、结构等。

抽象艺术常强调形
式美感。

2.内容美感:强调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故事情节、情感等内容方面的美感。

叙事性艺术
常强调内容美感。

3.情感美感:强调作品所引发的情感体验,包括喜悦、忧伤、温馨等。

表达主义艺术通
常强调情感美感。

4.文化美感:强调艺术作品与文化、历史、传统之间的关联。

文化背景不同,美感的体
验也可能不同。

5.精神美感:强调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哲学、人生观等方面的美感。

抽象表现主义艺术
通常强调精神美感。

6.社会美感:强调作品对社会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映。

社会艺术通常强调社会美
感。

在实际的艺术欣赏中,这些美感类型常常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而丰富的审美体验。

观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文化背景和审美理念来体验和理解美感。

事物之美的分类

事物之美的分类

事物之美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形式美与内在美:形式美指的是事物外在形态的美,如形状、色彩、线条等;内在美则是指事物内在的品质、精神、意义等的美。

自然美与社会美:自然美指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美,如山水、花木、风景等;社会美则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的美,如建筑、雕塑、艺术品等。

静态美与动态美:静态美指的是相对静止状态的美,如山水画、雕塑等;动态美则是指运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如舞蹈、体育运动等。

直接美与间接美:直接美指的是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美,如视觉、听觉等;间接美则是指需要通过思考、想象等才能感受到的美,如文学、哲学等。

具象美与抽象美:具象美指的是形象具体的、描绘实物形态的美,如写实主义绘画等;抽象美则是指通过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美,如抽象艺术、现代设计等。

以上分类方式并不是绝对的,不同的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美的表现形式,而且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会因为文化背景、个人喜好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艺术美的三种表现

艺术美的三种表现

艺术美的三种表现艺术是一种为了追求美的表现形式。

而美是一种超越常规的感官体验,具有极高的价值。

在艺术的表现中,有许多方式透过不同的形式呈现对美的追求。

本文将介绍三种艺术美的表现方式。

第一种表现:艺术的形式美艺术的形式美是指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美感,包含了色彩、形式、空间、形态等要素的构成。

形式美的表达方式多样,适用于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

例如,绘画可以透过色调、线条、造型等表达形式美;雕塑可以透过几何形状、比例等表达形式美;音乐可以透过旋律、节奏等表达形式美。

艺术形式美是一种视觉上的体验。

作品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构建出一种美的感官体验。

例如,色彩的搭配可形成和谐的感觉,线条的流畅可展现出动态的美感。

色彩、构成、线条等元素的组合,构成了作品的整体形式,给观众带来复杂的美感体验。

第二种表现:艺术的情感美情感美是指艺术作品背后所表达的情感,非常抽象、直接和个人化。

情感美不同于形式美,因为它透过表达情感来传达信息,而非仅仅停留在视觉上的赏析。

情感美可以包含各种不同的情感元素,例如爱、悲伤、喜悦、恐惧等。

艺术家透过表现自己的情感,使观众引起共鸣,营造出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

具有情感美的作品往往具备一定的叙事性,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表达。

通常,情感美需要透过更深层次的理解,需要艺术家的许多细节表达和观者的共情。

这种艺术表达方式适用于绘画、雕塑、建筑、电影等。

第三种表现:艺术的精神美艺术的精神美是指作品中内在展现出来的哲学、文化以及精神价值。

它是最为抽象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方式。

通过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和思想,艺术家和观众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社会、文化和人类的哲学价值。

艺术的精神美通常表现在具有强烈文化背景的作品中,例如古典艺术、书法、小说、诗歌等。

这些作品背后透过艺术家对本质的追求和对文化传承的担忧,表现了景观、人物、事件和时代的文化价值。

总结艺术是表达美的不同形式。

形式美、情感美和精神美是三种展现艺术美的方式。

三种表现方式的结合,可以创造出许多惊人的艺术作品。

艺术的形式美名词解释

艺术的形式美名词解释

艺术的形式美名词解释艺术的形式美是指艺术作品的视觉形式所引起的审美感受和享受。

艺术作品通过形式美,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传达出情感、思想和感知,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艺术的形式美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中表现得各有特色,例如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

本文将以这些不同领域为切入点,探讨艺术形式美的定义、特点和魅力。

绘画艺术中的形式美,是指绘画作品在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形式。

通过不同的线条、色彩、纹理和构图等元素,绘画作品可以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例如,抽象绘画以其非传统的形式美引发观众对抽象概念的反思和探索;写实绘画以其细腻而真实的形式美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画面中。

无论是抽象还是写实,绘画作品的形式美都是观众和艺术家之间的沟通媒介,让人们通过视觉感知去感受和理解艺术创作中的美。

音乐艺术中的形式美,是指音乐作品在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表现形式。

音乐通过声音的组合和运用,传递出情感和表达出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不同的音乐风格和形式展示出的形式美有所不同。

交响乐以其庄严而宏伟的形式美令人陶醉,让人身临其境;流行音乐以其简洁而朗朗上口的形式美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跟着节奏摇摆。

无论是古典还是流行,音乐作品的形式美都能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成为一种心灵的寄托。

舞蹈艺术中的形式美,是指舞蹈作品在动作、姿势、舞台美术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形式。

舞蹈通过身体的动作和优美的形态,在空间和时间中创造出独特的美感。

不同的舞蹈风格和形式展示出的形式美千差万别。

古典芭蕾舞以其优雅而精细的形式美赢得了世人的称赞;现代舞则以其独特而自由的形式美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舞蹈作品的形式美都能带给观众身心的愉悦和启发。

建筑艺术中的形式美,是指建筑作品在结构、比例、材料、空间的运用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形式。

建筑通过形式美,创造出宏伟的空间和壮丽的场所,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并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形式展示出的形式美各有千秋。

回顾吴冠中谈绘画的形式美、抽象美、笔墨问题与写意精神

回顾吴冠中谈绘画的形式美、抽象美、笔墨问题与写意精神

回顾吴冠中谈绘画的形式美、抽象美、笔墨问题与写意精神如果说吴冠中在三十年当代美术史中,大部分是居于边缘与次要位置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三十年中国美术理论史,吴冠中却是居于核心地位的。

在三十年美术理论史中,吴冠中的声音几乎是最响亮、最震撼、最具颠覆性的。

吴冠中对于中国美术理论的最重要贡献,即是他关于形式美、抽象美的论述与探索,以及关于“笔墨等于零”的著名论断。

早在1980年代之前,早已觉醒的他即提出了“形式美”与“抽象美”的著名论断,强烈质疑美术界此前流行的“内容决定形式”的观点,并在当时的官方美术刊物《美术》杂志连续撰文,引发了全国美术界的震荡,并形成了以吴冠中等为代表的激进派阵营与以当时的中国美协主席江丰等为代表的保守派阵营的持续论战。

这个论战,对于后来的“85美术思潮”、“89现代艺术大展”等当代艺术现象的出现作了重要的思想铺垫。

事实上,当时的吴冠中基本上是孤身奋战,舌战群儒,但他却影响、带动了栗宪庭、高明潞、水天中、郎绍君、贾方舟、殷双喜、刘国松等一批重要的艺术批评家和美术家的出现。

虽然关于绘画形式美的讨论已成过去式,但这个理论命题一直到现在,仍未得到学术上的廓清。

为什么吴冠中要提“形式大于内容”呢?为什么在他心目中,绘画的形式美大于一切呢?主要在于,当时的美术界,仍然笼罩于苏联的教条主义和极左意识形态之下,尤其是受文革的影响,全国的美术创作,都处于一种空洞的政治口号和政治主题主宰之下,并对所谓的“具有资产阶级情调的文艺创作”进行理论清算。

吴冠中就是一个典型。

吴冠中自到法国留学接受专业美术教育开始,就一直接受的是西方式的美术教育,并对中国传统的美术观进行了理论反思与批判。

他曾在当时的文章中写道:建国以来,—向是主题先行,绘画成了讲述内容的图解,完全丧失了其作为造型艺术的欣赏本质。

绘画的美主要依靠形式构成,我也极讨厌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但在绘画中讲形式,应大讲特讲,否则便不务正业了。

我多次参加全国美展等大型美展的评选,深深感到那么多有才华又肯下工夫的优秀青年,工夫不错,全不知形式美的根本作用及其科学规律,视觉的科学规律。

西方设计的表现手法

西方设计的表现手法

西方设计的表现手法1.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以毕加索和布拉克为代表的一支独特的艺术流派。

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破碎、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描绘出不同角度同时并存的事物,创造了一种以多视角、多维度观察和重构事物的方法。

2. 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是20世纪中叶主要在美国纽约发展起来的艺术流派。

它主张通过色彩、线条和形状的非具象表达,以自由的、即兴的方式来表现个人的主观意识、情绪和感受。

3. 波普艺术波普艺术,也称为流行艺术,是20世纪中叶在英国和美国发展起来的艺术流派。

波普艺术以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媒体为主要表现对象,用明亮的色彩和简单的形式来模仿大众文化图像和符号。

4.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主张以最简单的形式和色彩表现艺术的本质。

极简主义艺术家追求的是减少、减少、再减少的艺术理念,以形式上的简单、清晰和整洁来表现作品的内在精神。

5.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一种分析、研究事物的思维方式或方法论,强调对事物的内在结构、规律和逻辑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设计中,结构主义关注的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结构,以理性的方式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6. 未来主义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在意大利发展起来的艺术和社会运动,强调对速度、技术、青春的崇拜,以及对传统艺术和社会价值的蔑视。

未来主义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致力于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技术手段,以表达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7.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在德国和奥地利发展起来的艺术流派,其特点是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内在的情感和感受。

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们追求的是自我表达和情感的宣泄,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来引起观众的共鸣。

8.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法国的一支艺术流派,主张通过具象或抽象的手法表现潜意识的精神世界。

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通过梦境、幻觉等非理性手段来表现现实与梦幻的交错,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超现实的艺术效果。

9. 装饰主义装饰主义注重艺术的装饰性和审美性,强调对形式美和工艺美的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象艺术表现与形式美
一、抽象艺术的意义
西方油画艺术历来受到人么的推崇,很多著名的画家留下很多著名的油画作品,譬如《呐喊》、《蒙娜丽莎》等,已经成为了传世的不朽之作。

在这些著名的优化作品中,很多都使用了抽象艺术,抽象艺术也包含了很多的流派,它摆脱了传统绘画仿自然的特点,是画家对生命的感悟及内心世界的表现,同时也是通过点、线条等来表现人生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二、抽象艺术中的点
在油画作品中,点是运用是相当广泛的。

点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开始,当人们拿起调色板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个一个美丽的点,这些点是最自然的,同时也是无规则的,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虽然从其外表来看,点并不是特别的美,特别是我们从传统的角度来观察它,也使得它失去了更深层的含义。

当然这不是点符号本身的性质,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习惯造成的,在很多艺术作品中,点不但代表着开始,同时也意味着结束。

不过在现代很多艺术家手中,点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门,有其是在美感创作方面,比如点来升华为月亮,也可以拿来象征太阳,这仅仅是一些外向表现形式上的利用,它还有更深层次的利用,比如可以代表这排列、重叠等等。

即使在同一作品中,点也可以表现出不一样的感情,比如冷热区别,平稳与强烈之别等等。

特别是对于点来说,其形状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不固定的,这就给了更深的艺术挖掘潜力。

就像路边的一块小石头,在绘画艺术家的眼中,它可以是富有生命的的一切初始的原点,这些点可以成为一群孩子,有的在沉睡、有的在远眺、有的在凝望,这些感情的升华都是艺术家情感的表现。

点在无色系的黑白作品中,清新明亮,对比强烈;点在独立的运动过程中,由于形状不同,表现出美的成份也不一样。

大致有鲜明的、隐匿的、温和的、强烈的、冷的、热的之分。

有些人把点看成是:一个小圆圈。

实际在某种程度上是面。

就点的形式而言,在什么情况下是点,不是面;在什么情况下是面,不是点,放在作品中,就不难理解了。

但,一般情况下.只要它独立地表现了自己的轮廓,说明本身意思,它就是点。

三、抽象艺术中的线
点成线,可以说线条是一切生命的运动轨迹,由于不同的运动形式构成了不同的线条,因此可以说线条也就表现了不一样的生命。

在油画艺术中,生命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线条的前进、运动而发生变化,线条的终止往往也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当然如果无法通过线条也表现出运动的感觉,当然也就无法表现出其所具有的美感。

比如在毕加索的《弗拉芒
的肖像》中就充分的利用了美丽的线条,在这一作品中艺术家通过线条的组合和变化来表现油画艺术的美感,如果缺少了这些线条,那么一切美感自然也就消失了。

因此可以说线条就是构成油画艺术的基本元素之一,它既简单又直接,同时也可以为更多的人所掌握,因此它的适用范围非常的广泛。

在油画作品中,线条不仅仅可以用来作为塑形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其表现出艺术家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更能够记录画家内心的情感历程,是画家内心对世界的一种外在表现和情绪反映。

四、抽象艺术中的面
抽象艺术中面的美感来源于色彩,色彩的浓淡、色差、隐艳以及面的大小都成为了美感的来源。

在不同的作品其具体的表现也有着差异,因此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有所差异。

标准的画面应当是方形的,在黑白色的画面中是没有冷暖之分的,这个时候所表现的情感应当是重力的,伴随着色彩的加入,作品中也就有了感情的升华,并出现了冷暖的变化。

线与面的结合,面的边缘加入线条使得油画变的更具活泼、秀丽的感觉。

而如果将面涂成黑色,优惠给人以稳重的美感。

面的选择要根据写生的实际景色来定。

它是画面构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如面对一个大树为主的风景写生,人的视觉会自觉地抬起头,由上至下地观察。

这种看法,决定了画面是竖幅的。

客观物象决定了画面的形状。

当我们行走在山河之间或大沙漠中。

视野是开阔的,人们会自觉地左右观看。

客观物象决定了面的形状为横幅,同时这也是简单的构图。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油画艺术中的抽象美其实是时空物观念下的画面的形变美,抽象艺术的美也正是通过点、线、面三者的完美结合来达到的。

在对油画抽象艺术中的点、线、面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训练,实践是最好的导师,因此只有不停的动手,才能将美感完美的发挥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