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东蔬菜(奶白菜、上海青)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蔬菜生产操作规程完整

有机蔬菜生产操作规程完整一、土壤准备1.选择适宜的土地,远离工业污染和农药残留,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2.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
3.进行深翻,确保土地杂草清除干净,并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
二、农作物选择1.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蔬菜品种,耐病虫害、适应性强。
2.避免种植同一蔬菜品种的连作,进行轮作或间作。
3.多样化农作物种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种子处理与播种1.选择有机认证的种子,并对种子进行无公害消毒处理。
2.进行种子浸泡,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3.按照建议的种植密度和适宜的种植季节进行播种,注意种子深度和覆土厚度的合理掌握。
四、施肥与灌溉1.采用有机肥料,避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
2.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进行合理施肥,保证蔬菜的养分需求。
3.合理控制灌溉量,避免过度灌溉和缺水。
五、病虫害防治1.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避免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3.定期巡查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六、采收与贮藏1.根据蔬菜品种特点,选择适当的采收时机。
2.使用清洁的容器和工具采收,避免蔬菜受到污染。
3.将蔬菜储存在贮藏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延长蔬菜的保鲜期。
七、记录与追溯1.建立蔬菜生产记录表,记录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操作。
2.保存种子和农药使用、采收和销售的票据和记录。
3.确保蔬菜的追溯性,方便监管部门进行检查和溯源。
八、有机认证与推广1.申请有机认证,符合有机生产的标准和要求。
2.宣传有机农业的优点和好处,鼓励更多农民参与有机蔬菜的生产。
3.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提高消费者对有机蔬菜的认知和认可度。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能够保证有机蔬菜的生产质量和健康程度,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保护环境,提高农田的生态效益。
这也是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蔬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2018 年第 9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137科研◎技术推广绿色蔬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要求从种植到收获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施行,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绿色蔬菜的产量与质量,青海省近年来走可持续的绿色生态路线,地理特征能够为绿色蔬菜提供良好的环境。
绿色蔬菜的选种、处理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禁止使用的农药与允许使用的农药、禁止使用的化肥与允许使用的化肥都需要严格按照规程使用,以提高绿色蔬菜的产量,进而推动青海省的经济发展。
1 绿色蔬菜生产的现状分析人们注重身体的健康,绿色蔬菜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为了让人们吃上绿色蔬菜,需要提高生产操作的技术,使得质量和产量有很大的提高,以满足市场对绿色蔬菜的需求。
绿色蔬菜属于绿色食品,是指蔬菜的农药含量低于国家的食品标准,符合绿色生态的质量标准。
为了保障人体的健康,我国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选址必须符合绿色生态的标准,严格按照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经过检测机构进行专业的质量检测,使得消费者放心食用。
因此,必须改善绿色蔬菜生产的环境,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绿色蔬菜的质量监管,生产商不断地提高生产操作技术,使得绿色蔬菜的质量和产量有所保障,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线,进而满足消费者对绿色蔬菜的需求。
2 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的选择指标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的选择必须符合绿色标准,选择生态状况良好的土壤,在选择的过程中秉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绿色蔬菜生产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按照生产的指标,降低化肥、农药的用量,以确保土地能够进行自我调节,进而可以重复使用。
生态状况良好的土壤,内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绿色蔬菜充分的吸收,以确保蔬菜的产量与质量。
栽种绿色蔬菜的基地一般选在水源良好、浇灌便利、土壤肥沃的地方。
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的选择,需要经过常规土地的转换,变成适宜栽种绿色蔬菜的土地,土壤内的有机物质丰富、理化性能良好,土壤能够可持续发展。
无公害农产品白菜(菜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农产品青菜(菜心)生产技术规程嘉兴青联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六月三十日)为切实保证无公害青菜(菜薹)生产稳步发展,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蔬菜产品质量标准,特制定本技术规程。
本规程遵照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GB 18406.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所列的标准执行。
一、选择优质品种根据历年来的产量调查分析,选用适宜本地生产的“浙余青”、“苏州青”、“上海青”等青菜(菜薹)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抗病力强,分枝较多,叶色深绿,品质鲜嫩,产量高等优点。
二、栽培管理采用育苗移栽和直播二种栽培方式。
(一)苗期。
1、播种期育苗移栽在9月下旬播种。
直播栽培在前茬作物(菜用大豆或晚稻)收获后11月上、中旬播种。
2、播种量育苗移栽每亩秧地用种量1.5公斤左右,直播田每亩用种量0.5公斤左右。
播前晒种2—3小时,用30%苗菌敌或生石灰拌种;用30%苗菌敌可湿性粉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生石灰拌种种子与石灰比例为2.5︰0.5公斤。
3、苗床准备选择避风向阳、易灌能排、土地肥沃地块作为苗床,苗本比1:8,每亩施腐熟畜禽肥1000公斤,磷肥25公斤,深翻、敲细、耕平做畦。
畦宽(连沟)1.2米,畦高20厘米。
4、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播后盖一层稻草,保湿争全苗。
5、苗期管理出苗前,晴天干旱天气要每天浇水1次,小苗初露地面时揭去覆盖物,确保壮苗。
齐苗后一叶一心期间苗一次,保持株距5—6厘米。
直播栽培每亩留3万株左右,间苗后用1%尿素泼浇追肥1次,移栽前4—5天施好起身肥,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
(二)大田准备在晚稻或其他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作物残体和杂草。
每亩施腐熟畜禽肥1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或N15%-P15%-K15%复合肥35-40公斤散施,深翻耙细,开沟做畦,畦宽1.2—1.5米,沟宽20厘米,沟深20厘米。
(三)大田管理1、定植在秧苗4叶期定植,即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
有机蔬菜生产技术与排产操作规程

有机蔬菜生产技术与排产操作规程提要:本有机蔬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包括了叶菜类、果菜类、根茎类的栽培技术。
总结了广州绿色家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连栋大棚基质、简易大棚、露地三种模式栽培有机蔬菜的技术成果,其中着重介绍的是蔬菜周年循环生产均衡供应的排产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在任何学术刊物和文献上没有做过详细的研究,全凭经验办事,往往难以做到很准确的掌控,是蔬菜研究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能够指导蔬菜全面生产,更何况是蔬菜的有机栽培,而且是在终年气温偏高,病虫害无休止期的广州地区解决蔬菜的有机栽培问题。
广州绿色家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位于广州增城派潭镇七境村,这里生产的有机蔬菜,经过了万泰有机认证公司的认证,全部出品通过国家质检局77项指标检测,增城市农业局、广州市农业局的质量安全抽检,香港市场抽检,以过硬的优异品质赢得了上级管理机关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同,产品不愁销路。
一份合符客观实际的排产,分月度列表,可以直接用于指导生产、销售部门参考依据、公司上层部门决策依据、应付认证部门的认证依据。
内容介绍一、整体指导思想和原则二、蔬菜分类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一)、土地利用安排(二)、蔬菜栽培技术操作规程1、叶菜类蔬菜有机栽培技术操作规程2、瓜果类蔬菜有机栽培技术操作规程3、根茎类蔬菜有机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三、生产次序正常化的具体操作1、派潭基地简易大棚的利用1.1叶菜与黄瓜轮作栽培模式设计1.2叶菜与西瓜、甜瓜轮作栽培模式设计1.3原木瓜地简易大棚余下5.3亩简易大棚种叶菜排产1.4鱼塘边7亩简易大棚排产2、派潭30亩和英德28亩露地果叶菜轮作排产2.1派潭30亩露地果叶菜轮作排产2.1.1派潭30亩露地叶菜在产情况2.1.2派潭30亩果叶菜轮作茬口安排2.1.3派潭30亩露地果叶菜轮作排产2.2英德28亩露地果叶菜轮作排产2.2.1英德28亩露地果叶菜轮作茬口安排2.2.2英德28亩露地果叶菜轮作排产3、派潭连栋大棚15.6亩、英德42.78亩大棚40天一批次叶菜循环设计3.1派潭连栋大棚15.6亩40天一批次叶菜排产3.1.1派潭连栋大棚15.6亩在产情况3.1.2派潭连栋大棚15.6亩改栽培槽期间排产3.1.2.1派潭连栋大棚15.6亩改栽培槽进度安排3.1.2.2派潭连栋大棚15.6亩改栽培槽期间排产3.1.2.3派潭连栋大棚15.6亩改栽培槽后排产3.2英德42.78亩大棚40天出产一批叶菜排产3.2.1英德42.78亩大棚分区安排3.2.2英德42.78亩大棚2015年3月9日前播种情况3.2.3英德42.78亩大棚2015年3月9日后40天一批次叶菜排产四、派潭和英德2015年有机蔬菜总排产分月度列表,可以直接用于指导生产,销售部门参考依据,公司上层部门决策依据,应付认证部门的认证依据。
蔬菜加工程序与标准

蔬菜加工程序与标准蔬菜加工程序与标准一、加工前的准备工作1.加工前的准备各加工人员在加工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根据规定穿好工作服,将手清洗并消毒,穿上不易打滑的鞋。
(2)准备好使用的工具,并检查刀具是否有锈迹,如果有,则需先将刀具磨亮至无锈。
(3)检查砧板,砧板若凹凸不平影响正常工作,则应事先报告本部门负责人,请指定的人员前来削平。
2.磨刀(1)磨刀前,先将刀面上的油污擦洗干净,再把磨刀石安放平稳,磨刀石以前部略低、后部略高为宜。
(2)磨刀时,先在粗磨刀石上磨出锋口,再在细磨石上磨快。
(3)磨刀时,两脚分开或一前一后站稳,胸略微前倾,右手持刀,左手按住刀面的前端,刀口向外,手放在磨刀石上,两手要按稳,以防脱手,造成事故。
然后在刀面和磨刀石上淋水,将刀刃紧贴石面,后部略翘起。
(4)磨刀的动作要前推后拉,关键要用力均匀。
磨至石面起砂浆时再淋水继续磨。
刀的两面及前、后、中部都要轮流均匀磨到。
两面磨的次数要基本相等。
(5)磨完后要用清水洗净、擦干,然后将刀刃朝上,放在眼前看一看。
如果刀刃上看不见白色的亮光,表明已磨好。
也可将刀刃轻轻放在手指盖上拉一拉,若有拉不动的感觉,表明已磨好;若刀刃在指盖上滑过,表明刀还没有磨好,需继续磨。
3.磨平墩头(1)新墩头放在盐卤中浸泡24小时以上,以保证墩头更结实耐用。
(2)使用的过程中定时转动墩位,以使砧墩表面各处均匀用到。
(3)发现墩头凹凸不平时,可用铁刨轻轻刨除凸起部分或用刀砍平。
二、初加工1.蔬菜类原料初加工操作规程与质量标准(1)作业要求:①根据不同蔬菜的种类和烹饪时规定的使用标准,对蔬菜进行择、削等处理,如择去干老的叶子、削去皮根须、择除老帮等。
②对于一般蔬菜的择除部分可按规定的净料率进行。
③需要消毒的蔬菜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
(2)质量标准:①无老叶、老根、老皮及叶茎等不能食用部分。
②修削整齐,符合规格要求。
③无泥沙、虫卵,洗涤干净,控干水分。
④合理放置,不受污染。
有机蔬菜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蔬菜生产操作规程目录一、茄科蔬菜操作规程二、葫芦科蔬菜操作规程三、豆科蔬菜操作规程四、百合科蔬菜操作规程五、十字花科蔬菜操作规程六、伞行科蔬菜操作规程七、堆肥的方法八、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九、清洁卫生制度十、运输工具清洁制度十一、有机作物贮藏规定十二、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清扫规程十三员工福利和劳动保护规定一、茄科蔬菜操作规程(本规程适合番茄、茄子、辣椒、红尖椒、青尖椒、圣女果、青椒、辣椒叶、彩椒、朝天椒等蔬菜)按照OFDC有机认证标准,结合品种特性、本地生产条件和往年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制定本规程如下:1 选地选茬1.1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符合有机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块,习水天气。
首选通过有机认证及完成有机认证转换期的地块;次之选择新开荒的地块;再次选择经三年休闲的地块。
1.2 选择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强、土壤通透性好、排灌方便、土壤PH 6.5―7.5的地块。
1.3 避免重、迎茬。
1.4 前作以有机葱蒜类、豆瓜类、甘蓝类蔬菜为好。
2 选择品种2.1 按本地区地理环境、积温、生育期的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
2.2 应选用优质、丰产、抗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有机农业提倡使用有机种子,因此我们以购买有机种子为宗旨,如果市场上没有,我们选择常规种子,但在本基地进行育苗。
3 整地施肥3.1 整地3.1.1 整地要求:整平耙细,田间无大土块和暗坷拉,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应少于5个;无较大的残株、残茬;耕翻20~25cm;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
3.1.2 整地时间:能伏、秋翻的地块则伏、秋翻;早春整地应以保墒、不误农时为准,顶浆整地。
3.1.3 施足底肥:按照有机生产操作规程,本基地使用符合有机标准的沤制农家肥,每亩在翻地前撒施充分腐熟农肥8―12立方米,还可施入生物菌肥。
4 种植要求:4.1 育苗:茄科类蔬菜适宜在温室大棚内栽培。
地温稳定通过7℃~8℃时进行播种。
有机蔬菜—白菜类生产技术规程

有机蔬菜—白菜类生产技术规程白菜类蔬菜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以柔嫩的叶丛、叶球、嫩茎、花球供食用,它们分3个不同的种。
白菜,叶片薄、绿色、无明显的蜡粉、叶缘波状,包括大白菜、小白菜、乌塌菜、菜薹、薹菜等;甘蓝,叶片厚、蓝绿色、有明显的蜡粉、叶缘波状,包括结球甘蓝、皱叶甘蓝、抱子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木立花椰菜、白花芥蓝等;芥菜,叶片薄、绿色、无明显的蜡粉、叶缘锯齿状,包括叶用芥菜、茎用芥菜等。
在栽培学上,以绿叶为产品的小白菜、乌塌菜、菜薹、薹菜、芥蓝等也可划归绿叶菜类。
白菜在我国分布广阔,栽培面积很大,消费量也*。
大白菜是我国秋、冬和春季供应的主要蔬菜之一。
小白菜在我国南方各地普遍栽培,周年生产,尤其在淡季蔬菜供应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菜薹在长江流域各省栽培的主要是紫菜薹,在华南栽培的是菜心。
薹菜在黄淮地区有少量的栽培,除绿叶供食外,直根和嫩薹亦可供食。
一般在秋季或早秋播种,冬春供应。
甘蓝起源于欧洲地中海沿岸,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世界上栽培历史*长、面积*的蔬菜之一。
甘蓝野生种的顶芽和侧芽能发生繁茂的叶丛,而不形成特殊的贮藏器官。
在进化过程中,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影响下,经人工长期培育和选择,形成了许多栽培变种。
如结球甘蓝顶芽活动力强,开始长成叶簇,后形成叶球;抱子甘蓝侧芽能形成许多小的叶球;球茎甘蓝茎部短缩茎膨大成为球状肉质茎;花椰菜在顶端形成肥嫩花球;木立花椰菜形成许多短缩的肥嫩花枝。
另外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栽培的芥蓝也属于甘蓝的一个变种。
甘蓝在我国栽培历史不久,但发展很快,特别是结球甘蓝,南北各地普遍栽培,在蔬菜栽培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花椰菜在南方普遍栽培,北方各省也有发展。
球茎甘蓝北方栽培较多,而南方各省栽培面积不大。
芥蓝在华南栽培甚广。
目前抱子甘蓝和青花菜在我国主要在大中城市消费,属稀特蔬菜。
芥菜原产我国,在周朝的《礼记》中已有记载,当时是利用它的种子作为调味品。
上海青的生产实施方案

上海青的生产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上海青是一种绿色有机蔬菜,具有口感鲜嫩、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制定了上海青的生产实施方案。
二、生产技术1. 土壤选择: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控制在6.5-7.5之间,有利于上海青的生长。
2. 种植方式:采用整行栽培,行距50厘米,株距25厘米,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产量。
3. 施肥管理:采用有机肥料和复合肥交替施用,保持土壤肥力平衡,提高上海青的品质和产量。
4. 病虫害防治: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采用生物防治和合理使用化学药剂,保证上海青的生长健康。
5. 灌溉管理:根据土壤湿度和上海青生长需要,科学制定灌溉计划,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6. 采摘保鲜:在上海青生长期间,及时采摘,采用冷链运输和储存方式,保证产品新鲜度。
三、质量控制1. 严格执行生产标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生产,确保上海青的质量安全。
2. 品质把控:建立上海青品质档案,对每批产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3. 过程监控:建立生产过程监控体系,对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4. 反馈改进:定期组织生产经营者和技术人员开展生产经验交流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四、市场推广1. 品牌建设:加强上海青品牌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多渠道销售:与超市、农贸市场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满足消费者需求。
3. 客户服务:建立健全的客户服务体系,及时回应客户需求和投诉,提高客户满意度。
五、总结通过上述生产实施方案的执行,我们将能够提高上海青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品牌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希望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为上海青的生产和销售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裕东蔬菜(奶白菜、上海青)
生产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绿色食品奶白菜、奶白菜仔、上海青、上海青仔的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贵阳裕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绿色食品奶白菜、奶白菜仔、上海青、上海青仔的全年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单位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NY/T 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 395-2000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6-2000 农田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7-2000 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3095-20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NY/T 654-2002 绿色食品白菜类蔬菜
3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391-2000的规定,并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
选择无同种病虫害的作物为前作,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
4、生产技术
4.1 品种选择
4.1.1 选择原则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要根据种植季节不同,选择适宜的种植品种。
4.1.2 种子质量种子纯度≥90%,净度≥97%,发芽率≥96%,水分≤8%。
4.2 整地与施肥
4.2.1 整地早耕多翻,打碎耙平,施足基肥。
耕层的深度在15cm~20cm。
采用高畦栽培,注意深沟排水。
4.2.2 施肥按NY/T 496 规定执行。
以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和绿环生物有机肥、海藻素复肥为主。
不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重金属超标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料。
结合整地,施人基肥,基肥量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
4.3 播种育苗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每100平方米苗床用种量为225g~375g。
也可采用撒播或开沟条播、点播,播种量每公顷为3.6公斤~3.8公斤。
定植密度
为行距24cm~26cm,株距24cm~26cm。
保护地种植密度为行距20cm~25cm,株距15cm。
每年生产6-8季。
4.4 田间管理
4.4.1 秋冬季种植定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度70%~80%为宜。
要及时中耕。
保护地温度要保持在10℃~25℃。
4.4.2 早春种植定植后浇定根水,及时中耕。
生长期3d~5d浇水一次。
生长期温度要保持在10℃~20℃。
4.4.3 夏季种植夏季种植一般是大田直播,水肥管理同上。
播后25d~50d内拔大株,留小株,陆续收获。
最终按20cm的株行距留苗。
5、病虫害防治
5.1 农业防治
选用无病种子及抗病优良品种;培育无病虫害壮苗;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注意灌水、排水,防止土壤干旱和积水;清洁田园、加强除草降低病虫源数量。
5.2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
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释放天敌,如扑食螨、寄生蜂等。
5.3 物理防治
保护地栽培采用黄板诱杀、银灰膜避蚜和防虫网阻隔防范措施;大面积露地栽培可采用杀虫灯诱杀害虫。
5.4 药剂防治
5.4.1 药剂使用的原则和要求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执行GB 4286 和GB/T 8321 (所有部分)。
合理混用、轮换、交替用药,防止和推迟病虫害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5.4.2 软腐病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
5.4.3 霜霉病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雾。
5.4.4 炭疽病和黑斑病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600倍液喷雾。
5.4.5 病毒病在定植前后喷一次20%病毒A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5.4.6 菜蚜可用10%吡虫啉1500倍液喷雾。
5.4.7 莱青虫可用苏云金杆菌乳剂或杀螟杆菌800倍~1000倍液防治。
5.4.8 甜菜夜蛾可用绿福乳油1500倍液喷雾。
晴天傍晚用药,阴天可全天用药。
6、采收
奶白菜仔、上海青仔从4片~5片叶幼苗就可采收;奶白菜、上海青成株后采收。
7、生产档案
7.1 建立田间生产档案。
7.2 对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各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