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 结构化学 试卷
(完整word版)结构化学 考卷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考试A卷课程名称结构化学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得分评卷人1. 在长l = 2 nm的一维势箱中运动的He原子,其de Broglie波长的最大值是:------------ ( )(A) 1 nm (B) 2 nm (C) 4 nm (D) 8 nm (E) 20 nm2. 立方势箱中的粒子,具有E= 的状态的量子数。
则n x、n y、n z 可以是------------ ( )(A) 2 1 1 (B) 2 3 1 (C) 2 2 2 (D) 2 1 33. 下列哪几点是属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 ) (A) 描写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函数必须是正交归一化的9. 通过变分法计算得到的微观体系的能量总是:----------------- ( )(A) 大于真实基态能量(B) 不小于真实基态能量(C) 等于真实基态能量(D) 小于真实基态能量10. 对于"分子轨道"的定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的新轨道(B) 分子中所有电子在空间运动的波函数(C) 分子中单个电子空间运动的波函数(D) 分子中单电子完全波函数(包括空间运动和自旋运动)1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构成分子的各类原子均是成双出现的,则此分子必有对称中心(B) 分子中若有C4,又有i,则必有σ(C) 凡是平面型分子必然属于C s群(D) 在任何情况下,=12. B2H6所属点群是:----------------- ( )(A) C2v(B) D2h(C) C3v(D) D3h(E) D3d13. 已知配位化合物MA4B2的中心原子M是d2sp3杂化,该配位化合物的异构体数目及相应的分子点群为:----------------- ( ) (A) 2,C2v,D4h(B) 2,C3v,D4h(C) 3,C3v,D4h,D2h(D) 4,C2v,C3v,D4h,D2h14.某基态分子含有离域π66键,其能量最低的三个离域分子轨道为:= 0.25 φ1 + 0.52 φ2 + 0.43 ( φ3 + φ6) + 0.39 ( φ4 +φ5)1= 0.5 ( φ1 + φ2 ) - 0.5 ( φ4 +φ5 )2= 0.60 ( φ3 -φ6 ) + 0.37 ( φ4 -φ5 )3若用亲核试剂与其反应,则反应发生在(原子编号):------------ ( )(A) 1 (B) 2 (C) 1,2 (D) 3,6 (E) 4,515. 已知C2N2分子偶极矩为0,下列说法何者是错误的?------------- ( )共轭体系(A) 是个线型分子(B) 存在一个44(C) 反磁性(D) C—C键比乙烷中的C—C键短二、填空题(24分)得分评卷人1. 在电子衍射实验中,││2对一个电子来说,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
厦门大学结构化学习题答案5

2.1 已知氢原子 1s 的归一化波函数为 1s (a )
3 0 1 2
r exp a0
(1) 试求其基态能量和第一激发态能量。 (2)计算坐标与动量的平均值。 解:
2.3 试证明氢原子 1s 轨道的径向分布函数 Dr 4r 证明:D(r)的极值条件为
2
12s 极大值位于 r a0 。
D( r ) 0 r (4r 2
1 e a0 ) 2r 2r 2r 3 a 0 4 4 2 3 ( r 2 e a0 ) 3 [2r.e a0 r 2 ( ) e a0 ] 0 r a 0 r a0 a0 2r
2r e
2r a0
(1
r )0 a0
D(r ) 0 函数递增。 r
得:r=0(舍去) 或r=a0时有极值。 又:
lim
r a0
D( r ) 0 r
即 r<a0时
lim r a
0
D(r ) 0 即 r>a0时 r r
D(r ) 0 函数递增。
所以:D(r) 在r=a0时,有极大值 2.4 计算氢原子1s状态函数 1s 及其概率在 r a0 和 r 2a0 处的比值。 解: 1s (a )
3 0 1 2
.e
r a0
1 ( s r a0 ) 则: 1 1s ( r 2 a 0 )
3 a0
.e 1 e 2.718
1 2 .e 3 a0
所以设 r a0 和 r 2a0 时的概率分别为P1、P2
P1/P2=
1 2 .e 3 (r a0 ) a0 e 2 7.389 1 ( r 2a 0 ) .e 4 3 r=a0 和 r=2a0 时的概率,还可以有另一种理解, 即出现在上述两个 不同半径的球壳上的概率,因为当波函数(如 p 轨道或 d 轨道,空间量子化!)非球形对称 2 时,在半径为 r 的球面上各点的概率(密度)不尽相同。因此, P(r) = D(r) = 4|1s| , 同样 可以推得:P(r=a0)/P(r=2a0) = e2)
大三结构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三结构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晶体结构中,原子的配位数为12?A. 立方体心立方晶格B. 面心立方晶格C. 六角密堆积D. 体心立方晶格答案:B2.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水分子的空间构型是:A. 直线形B. V形C. 四面体形D. 三角锥形答案:B3. 在分子轨道理论中,下列哪个分子的键级为2.5?A. H2B. N2C. O2D. F2答案:B4. 下列哪种元素的电负性最高?A. 氟B. 氧C. 氮D. 碳答案:A5. 根据晶体场理论,八面体配位场中,d轨道分裂能Δo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配体的场强B. 金属离子的电荷C. 配体的几何构型D. 金属离子的电子排布答案:C6. 以下哪种化合物不属于离子化合物?A. NaClB. HClC. MgOD. CaF2答案:B7.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下列哪种分子的键级为3?A. COB. N2C. O2D. NO答案:A8. 在周期表中,第V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A. ns^2np^1B. ns^2np^2C. ns^2np^3D. ns^2np^4答案:C9.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氨分子的空间构型是:A. 三角锥形B. 四面体形C. V形D. 直线形答案:B10. 在分子轨道理论中,下列哪个分子的键级为1.5?A. O2B. N2C. COD. NO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晶体场理论,八面体配位场中,d轨道分裂能Δo的大小与配体的场强成正比。
2.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中,分子的几何构型是由中心原子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决定的。
3. 电负性是衡量原子吸引电子对的能力的物理量,通常用Pauling电负性标度来表示。
4. 离子化合物是由正负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力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5. 分子轨道理论认为,分子轨道是由原子轨道通过分子形成时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6.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乙炔分子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形。
厦门大学结构化学答案2

1.9 用测不准原理说明普通光学光栅(间隙约 10-6m)观 察不到 10000V 电压加速的电子衍射。(1 eV = 1.602x10-19 J ) 解:发生电子衍射时,电子动量的不确定度在数量级上 与电子动量是相近的,由测不准原理可知电子位置的不确定 度:
∆ ≈
ℎ ℎ ℎ = = = ∆ ℎ/
显然,光学光栅的宽度要远大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观察不到电子衍射。
1.12 判断下列算符是否是线性厄米算符: (1)d/dx (2)∇2 (3)x1+x2 (4)e x2 解:线性算符的定义为 (φ1 + φ2)= φ1 + φ2 φ
∗
厄米算符的定义为 ∫ φ∗ φ dτ=∫ φ
dτ
线性算符比较好判定,证明是否为厄米算符。 (1) ∫ φ∗ φ d =∫ φ∗ dφ = φ∗ φ | − ∫ φ dφ∗ = φ∗ d φ∗ d
习题 2
1.8 质量0.004kg子弹以500m/s速率运动,原子中的电子以 1000m/s速率运动,试估计它们位置的不确定度,证明子弹有确 定的运动轨道, 可用经典力学处理, 而电子运动需量子力学处理。 解:(注: 因题中为给出速率的不确定度,所以,可以自行 引入此量,可取范围显然在0-100%之间,可以取中间量10%,由此 导出动量的不确定度, 以进一步由测不准原理导出位置的不确定 度的数量级) 若假定速率的不准确度为10%, 对子弹而言:ΔPx=mΔVx=m(10%Vx)=0.2kg·m/s Δx≈h/ΔPx=3.31 × 10−33m 对电子而言:Δx≈h/ΔPx=h/[m(10%Vx)]=7.28 × 10−7m 可以看出,子弹位置的不确定度比子弹小得多,完全可以 忽略,所以子弹可用经典力学处理;而电子位置的不确定度与分 子尺寸(10−10m)相比,根本不能忽略,所以电子运动需要用量子 力学处理。
厦门大学结构化学答案10

作业10
σ、i,试造出C2h点群的乘法表。
3.7 二氯乙烯属C2h点群,有4个对称元素:E、C2、
h
3.9 指出下列分子中的对称元素及其所属点群:
SO2(V型)、P4(四面体)、PCl5(三角双锥)、S6(船型)、S8(冠状)、Cl2。
解:SO2:C2v, 对称元素:E、C2、2σv
P4:T d, 对称元素:E、3C2、4C3、3S4、6σd
PCl5:D3h, 对称元素:E、C3、3C2、σh、3σv
S6(船型):C2v, 对称元素:E、C2、2σv
S8:D4d, 对称元素:E、C4、4C2、4σd/v、S8
Cl2 :D∞h对称元素:E、C∞、∞C2、i、σh、∞σv
3.12 从下列含氧酸根的几何构型推测其所属的对称点群。
SO42- , SO32- , NO3- , NO2- , ClO- , CO32- , C2O42-
解:SO42- :正四面体构型,同甲烷,故为T d点群
SO32-:S还有一个孤对, 故为三角锥形,同NH3,故为C3V点群
NO3-:平面三角形构型,同BF3,故为D3h点群
NO2-:V型,同H2O,故为C2V点群
ClO-:直线型分子,无对称中心,故为C∞V点群
CO32-:平面三角形构型,同BF3,故为D3h点群
C2O42-:平面分子,同乙烯,故为D2h点群
3.13 对下列各点群加入或减少某些元素可得到什么群?
①C3+i ②C3+σh③T+i ④D3d-i ⑤D4h-σh
解:①S6②C3h③T h④D3⑤D4。
结构化学试卷(附答案)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结构化学》课程A 卷专业班级:命题教师:审题教师: 学生姓名:学号:考试成绩:一、判断题(在正确的后画“√”,错误的后面画“×”,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得分:分1、自轭算符的本征值一定为实数。
()23456789101A B C D 21,室径x A 该粒子不是微观粒子B 测量的仪器相当精密 C 该粒子的运动速度可测D 云雾室的运动空间较大 3、对于"分子轨道"的定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分子中电子在空间运动的波函数 B 分子中单个电子空间运动的波函数C 分子中单电子完全波函数(包括空间运动和自旋运动)精心整理D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的新轨道4、若K d =⎰τψ2,利用下列哪个常数乘?可以使之归一化() A .K B .K 2C .K /15、对算符而言,其本征函数的线性组合具有下列性质中的() A .是该算符的本征函数B .不是该算符的本征函数 C .不一定是该算符的本征函数D .与该算符毫无关系6、下列函数是算符d/dx 的本征函数的是:() A.e 2x B.cos(x)C.xD.sin(x 3) 7A.ρ=8、He +A C 9A.⎰∞2ψC.⎰010 A.2C.311A .12A .13、依据中心力场法,某电子i 受到的其它电子对它的排斥能为()A .1i rB .i i r σC .()i i Z r σ-D .1ijr 14、角量子数L =1,自旋量子数S =2对应的谱项为()A .5PB .3DC .2FD .1S15、通过变分法计算得到的微观体系的能量总是:()A.等于真实基态能量B.大于真实基态能量C.不小于真实基态能量D.小于真实基态能量16、在线性变分法中,对两个原子形成化学键起主导作用的是()A.库仑积分H aa B.交换积分H abC.重叠积分S ab D.重叠积分平方S2ab17、下列哪种分子或离子键能最大?()A.O2B.O2-C.O2+D.O22-18、对溴化氢分子在远红外区测定吸收光谱,得到一系列间距为16.94cm-1的谱线。
厦门大学结构化学期中和期末试卷

1、(10%)类氢离子的2s 轨道为:()032220202, Zr a s e Zr r e a a m e ϕ−⎛⎞⎛⎞=−=⎜⎟⎜⎟⎝⎠⎝⎠h 其中试求径向函数极大值离核的距离,并给出He +2s 轨道的极大值位置。
2、(14%) 利用Slater 规则,求Si 原子的第一、二电离能。
3、(15%)写出下列原子的基态光谱项:Si, S, Fe, Ti, Ar 。
4、(20%)a. 写出 O 22-, O 2-, O 2 和 O 2+的电子组态、键长次序和磁学性质;b. 有三个振动吸收带:1097 cm -1,1580 cm -1 和 1865cm -1 ,它们被指定为是由 O 2, O 2+ 和 O 2-所产生的,指出哪一个谱带是属于O 2+的,为什么?5. (10%) 以z 轴为键轴,下列原子轨道对间能否组成分子轨道?若能,写出是什么类型分子轨道,若不能,写出"不能"。
s , 2d z d xy ,d xyd yz ,d yz d yz ,d xz s ,d xy6. (20%)指出下列分子所属的对称点群,并判断其旋光性和极性(并简要说明理由)。
(1) PF 3 (2)BF 3 (3) SO 42- (4) 二茂铁 (5) N ≡C −C ≡N 7、 (11%)若用二维箱中粒子模型,将并四苯(tetracene C 18H 12)的π电子限制在长900pm 、宽400pm 的长方箱中,计算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波长。
tetracene基本常数:m e =9.11 x 10-31 kg; h =6.626 x 10-34 J .S; R = 13.6 eV=1.097 x 105 cm -1;a 0 = 0.53 Å厦门大学《结构化学》课程期中试卷(2007)____学院____系____年级____专业主考教师:____试卷类型:(A 卷/B 卷)厦门大学标准试卷说明一、主考教师在出卷时应填写课程名称、学院、系、年级、专业、主考教师,并注明A卷或B卷。
结构化学期考

原子轨道形成的?(请标注出 m 和 n 的值) (3) 试判明下列分子的几何构型、所属点群及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a) XeF4, (b)BrF3; (c) SF4 (4)已知 I2 离子在某些离子化合物晶体中可以形成如下图所示的二聚体结构 (I42+) ,试运用前线分子轨道理论分析其离子间的化学键。
1
三. (20%)试运用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近似确定分子 H3+、H3、H3-的最稳定 构型是三角形还是直线型,请注意必须分别计算出三种分子在各种构型中的能 量并作比较。 四. (20%)已知正常的铜晶体属于面心立方,晶胞参数 a = 361.5 pm,铜原 子量为 64, (1) 试求晶体的密度及晶体中最短的原子间距;
厦门大学《结构化学》课程试卷
____学院____系____年级____专业 主考教师:____试卷类型: (A 卷/B 卷)
一. (16%) (1)对于极性双原子分子 AB,如果分子轨道中的一个电子有 81% 的时间在 A 原子轨道a 上,19%的时间在 B 的原子轨道b 上,若不考虑原子轨 道的重叠,试写出该分子轨道波函数的形式。 ( 2 )下列四个氯化物中,哪个氯的活泼性最差?并说明理由。 (a) C6H5Cl , (b) C2H5Cl, (c) CH2═CH—CH2Cl,(d) C6H5CH2Cl。 (3)在正方形过渡金属配合物中,若四个配位体分别位于 x 轴和 y 轴上,试判 断中心金属原子的价层 d 原子轨道中哪个轨道的能级最高?并说明判断理由。 (4)已知离子化合物 AB 的晶体属于正交底心,每个晶胞有两个 A 原子和两个 B 原子,两个 A 原子的分数坐标分别是(0,0,0)和(1/2,1/2,0),一个 B 原子的分数 坐标是(1/4,1/4,1/2),试推导出另一个 B 原子的分数坐标, 并据此画出其晶胞。 二. (24%) (1)应用 18 电子规则,算出羰基配合物 Mn(C5H5)(CO)x 中 x 的值,并画出它的 结构。 (2)已知 Hg 原子价层电子层排布:5d106s2,试分析 HgCl2 分子的成键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类氢离子的2s 轨道为:
()032220202, Zr a s e Zr r e a a m e ϕ−⎛⎞⎛⎞=−=⎜⎟⎜⎟⎝⎠⎝⎠h 其中
试求径向函数极大值离核的距离,并给出He +2s 轨道的极大值位置。
2、(14%) 利用Slater 规则,求Si 原子的第一、二电离能。
3、(15%)写出下列原子的基态光谱项:Si, S, Fe, Ti, Ar 。
4、(20%)a. 写出 O 22-, O 2-, O 2 和 O 2+的电子组态、键长次序和磁学性质;
b. 有三个振动吸收带:1097 cm -1,1580 cm -1 和 1865
cm -1 ,它们被指定为是由 O 2, O 2+ 和 O 2-所产生的,指出哪一个谱带是属于O 2+的,为什么?
5. (10%) 以z 轴为键轴,下列原子轨道对间能否组成分子轨道?若能,写出是什么类型分子轨道,若不能,写出"不能"。
s , 2d z d xy ,d xy
d yz ,d yz d yz ,d xz s ,d xy
6. (20%)指出下列分子所属的对称点群,并判断其旋光性和极性(并简要说明理由)。
(1) PF 3 (2)
BF 3 (3) SO 42- (4) 二茂铁 (5) N ≡C −C ≡N 7、 (11%)若用二维箱中粒子模型,将并四苯(tetracene C 18H 12)的π电子限制在长900pm 、宽400pm 的长方箱中,计算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的波长。
tetracene
基本常数:
m e =9.11 x 10-31 kg; h =6.626 x 10-34 J .S; R = 13.6 eV=1.097 x 105 cm -1;a 0 = 0.53 Å
厦门大学《结构化学》课程期中试卷(2007)____学院____系____年级____专业
主考教师:____试卷类型:(A 卷/B 卷)
厦门大学标准试卷说明
一、主考教师在出卷时应填写课程名称、学院、系、年级、专业、主考教师,并注明A卷或B卷。
全校性选修课试卷只须注明课程名称。
二、试卷中文字体一律采用宋体,行距1.5倍。
大标题采用四号宋体、小标题号采用小四号宋体。
其它外文、特殊专业符号的字体和字号由任课教师自已确定。
四、主考教师出卷后交到系里,由系里统一印刷保管,开考前由主考教师向系里领取。
五、答题卷和试卷分开。
答题卷由各系根据学校标准格式统一印制,开考前由主考教师向系里领取。
厦门大学《结构化学》课程期末试卷(2007)
____学院____系____年级____专业
主考教师:____试卷类型:(A卷/B卷)
(一)(15%)指出下列分子所形成的化学键(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并判断分子的几何构型和点群
(a)XeOF4(b) CO32- (c) Cu(CN)42- (d) B2H6 (e) Re4(CO)162-
(二)(10%)解释为什么Cu2+的水化热比Zn2+大
(三)(30%)1. (15%)用HMO方法或先定系数法研究戊二烯基自由基,给出分子轨道的表达形式及能级,并求其离域能。
2. (15%)环戊二烯易发生二聚反应,试说明二聚过程中是一个共轭双键和一个双键发生加成,而不是双键和双键发生加成,也不是共轭双键和共轭双键发生环加成。
(四)(10%) 试推导底心结构晶体X-射线衍射的消光规律。
(五)(15%) 立方晶系金属Fe经粉末X射线衍射法(CuKα=154.060pm)测得各衍射线的衍射角θ分别为21.379º, 24.893º, 36.533º, 44.269º, 46.809º, 57.337º, 66.548º, 70.259º, 试求解下列问题:
(1)判断Fe所属单位点阵的型式,并将上述粉末衍射线指标化;
(2)求出Fe的晶胞参数;
(3) Fe的原子量为55.847, 计算金属Fe的理论密度;
(4)画出(100),(110)和(111)晶面的原子排列,并计算各晶面的面间距。
(六) (20%) MnS晶体与六方ZnS的结构型式相同,其单胞参数为a=398.7pm,c=643.8pm。
已知S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0,0)和(2/3, 1/3,1/2); Mn原子的分数坐标为(0,0,5/8)和(2/3, 1/3, 1/8)。
请计算或回答以下问题:
(1)晶胞中含MnS分子数;
(2)S的堆积型式和Mn所处空隙型式以及所占该空隙的百分数;
(3)S和Mn的配为数;
(4)画出晶体的单位点阵,并说明每个点阵点的内容和点阵的对称性与特征对称元素;
附加题:
1.(10%)试用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讨论乙烯二聚反应对光与热的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