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统考真题答案解析(高中数学)
2013河南中学数学招教真题答案解析

2013河南中学数学教师招聘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 专业课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π2π2(1cos )d x x -+⎰等于( )A .πB .2C .π2-D .π+2 2.设222,1,()1,1,x x x f x x ⎧-+>=⎨≤⎩则()f x 在1x =处( )A .不连续B .连续,但不可导C .连续,且有一阶导数D .有任意阶导数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与曲面22222430x y z x y z ++-+--=相切,且过点(3,2,4)-的平面方程为( )A .220x y z -+=B .2216x y z -+=C .4360x y z -+=D .43642x y z -+=4.10(e 2)d x x x +=⎰( ) A .1B .e 1-C .eD .e 1+5.数列{}n a 中,11a =,n S 是前n 项的和。
当2n ≥时,3n n a S =,则11lim 3n n n S S →∞++-的值是( )A .13- B .2-C .1D .45- 6.某中学高三年级共有12个班级,在即将进行的月考中,拟安排12个班主任老师监考数学,每班1人,要求有且只有8个班级是自己的班主任老师监考,则不同的监考安排方案共有( )A .4455种B .495种C .4950种D .7425种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若行列式123303024a=,则a= 。
2.曲线2y x =与直线2y x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是3.由方程e e 0x y xy -+=所确定的隐函数y 的导数d d y x= 。
4.观察下列等式:1=12+3+4=93+4+5+6+7=254+5+6+7+8+9+10=49…照此规律,第n 个等式为 。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求方程组1234123412342232,24345,5108111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的通解。
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解析(高中数学)

a12 a22 a32 a1a2 a2a3 a3a1 。 证明(1) (z a1)(z a2 )(z a3 ) z3 a1a2a3 ;(6 分) (2)以 a1, a2 , a3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正三角形。(4 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 1 小题,15 分) 15.阐述用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解的适用范围及步骤,并说明高中学术新课程中引入二分法的意义。
5. 光滑函数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y
123 4
x
A. 0 f '(2) f '(3) f (3) f (2) B. 0 f '(3) f (3) f (2) f '(2) C. 0 f '(3) f '(2) f (3) f (2) D. 0 f (3) f (2) f '(2) f '(3)
让学生享受参与的快乐,面对一个未知领域,学生充满了强烈的好奇,非常希望去尝试一番,希望自 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对自己亲自实践得到的知识,会理解的更加深刻。教师要顺应学生的 这种需求,让学生品尝参与的乐趣,强化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自己是这节课 的主人,要用智慧和知识解决问题,体验了主动参与的快乐,使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重要的感情经历。
12合作者,请解释教师的引导作 用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13.分别解释学习心理学中“同化”与“顺应”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同化”在数学概念学习中的作 用?
三、解答题(本大题 1 小题,10 分)
14.设 a1, a2 , a3 是复平面上的三个数, a1 a2 a3 0 ,且满足等式
5
六、教学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30 分) 17.高中“函数概念”(第一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绘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数学 应用的广泛性;体会函数的实质是两个集合间的特殊对应关系: ②理解函数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③理解函数的定义。 完成下列设计,并且回答问题: (1)根据教学目标①②,至少设计三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 (2)根据教学目标③,至少设计两个例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3)本节函数概念教学与初中函数概念教学有什么不同?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各是什 么?请说明理由。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精选真题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一、考题回顾1.题目: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2 . 内容;观察下面一些函数的图象(图1.3-2),探讨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函数正负的关系Y4ymX 工(1) y=r黑O(3) Y y=尼0 1(2) y. y= 工(4)如图1 . 3- 3,导数f(z )表示函数r )在点(%,(x))处的切线的斜奉,在工=1 处,(r)>0,切线是“左下右上”式的。
这时,函数fCr)在r,附近单调递增;在 r=1处,/(x)<0,切线是“左上右下”式的,这时,函数(r)在ri 附近单调通减.@加果在某个区 间内怪有了(x)=6, 那么函数F(z)有什么 特性?图1-3-3一般地,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函数的正负有如下关系; 在某个区间(a ,b )内,如果了(r )>0,那么函数 y=f(r)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f(x)<0,那么函数 y=/(r)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0. 3.基本要求:(1)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有讨论、提问环节;(3)讲清楚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答推题目1怎样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举例说明。
【专业知识类】2.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你是如何设计探究函数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教学实施类】offcn二、考题解析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Yy=F(0(后 1)C.fu山7O/ 1Y(一)复习导入问题提出:判断y=x²的单调性,如何进行?(分别用图像法,定义法完成)那么如何判断f(x)= sin x-x,x∈(0,π);的单调性呢?引导学生图像法,定义法尝试发觉有困难,引出课题。
)(二)新知探究探究任务一:函数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观察课件上图(1)~图(4)问题:通过观察,你能得到原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函数的正负号有何关系?你能得到怎样的结论?学生讨论汇报;形成初步结论,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在某个区间(a,b)内,如果f(x)>0, 那么函数v=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f(x)<0,那么函数y=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三)应用新知判断下列函数的单调性,并求出单调区间:(1)f(x)=sinx-x,x ∈(0,n):(2)f(x)=2x³+3x2-24x+1问:你对利用导数去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有什么看法?你能总结出利用导数求单调区间的步骤吗?(简单易行)“求解函数y=f(x)单调区间的步骤;(1)确定函数y=f(x)的定义域;(2)求导数y=f(x);(3)解不等式f(x)>0,解集在定义域内的部分为增区间;(4)解不等式f(x)<0,解集在定义域内的部分为减区间.(四)小结作业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作业:课件上的练习题1,2. ofFcn板书设计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在某个区间(a,b)内,如果f(x)>0,那么函数y=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f(x)<0,那么函数y=f(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offcn答辩题目解析1.怎样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举例说明。
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1.【答案】A。
2.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培养学生特长B.发展学生潜能C.尊重学生个性D.私拆学生信件2.【答案】D。
3.“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3.【答案】C。
4.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
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扬D.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4.【答案】D。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D.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5.【答案】D。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 )A.国家性原则B.公共性原则C.方向性原则D.强制性原则6.【答案】B。
7.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 )A.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B.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D.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7.【答案】B。
8.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 )A.行使教师权利B.履行教师义务C.影响学校的秩序D.给学校出难题8.【答案】A。
9.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A.制止小莉这种行为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9.【答案】A。
2013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Ainy 晴2013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知識與能力》試題(中學)注意事項1. 2. 考試時間為 120 分鐘,滿分為 150分。
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塗.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選(共 21題,每題2分,共42分)1.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の著作是()。
A.《論語》 B.《大學》 C.《學記》 D.《孟子》2.教育能夠把潛在の勞動力轉化為現實の勞動力,這體現了教育の什麼功能?() A.經濟功能 3.最早在大學裏講授教育學の學者是( A.梅伊曼 B.赫爾巴特 C.洛克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 )。
D.康德4.人の身心發展有不同の階段,“心理斷乳期”一般發生在(A.幼兒階段B.青少年階段C.成年階段D.老年階段5.“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隱喻了教師勞動具有(A.連續性B.長期性C.創造性 )。
)。
D.示範性6.最早提出“什麼知識最有價值”這一經典課程論命題の學者是(A.誇美紐斯B.斯賓塞C.杜威D.博比特 7.一個數學成績優秀の學生由於某種原因產生了對數學の厭惡,他在離開學校後很可能 )。
不會再主動研究數學問題了。
這種現象屬於()。
A.連帶學習 B.附屬學習 C.正規課程D.顯性課程 8.“西鄰有五子,一子樸,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僂,一子跛,乃使樸者農,敏者賈, 盲者蔔,僂者績,跛者紡。
”這體現の教學原則是()。
A.啟發性原則B.因材施教原則 D.直觀性原則C.循序漸進原則 9.把大班上課、小班討論、個人獨立研究結合在一起,並採用靈活の時間單位代替固定 劃一の上課時間,以大約20分鐘為一個課時。
這種出現於美國20世紀50年代の教學組織 形式是( )。
A.文納特卡制B.活動課時制C.道爾頓制D.特朗普制 10.“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體現の德育原則是( )。
A.思想性原則B.疏導性原則C.連貫性原則D.一致性原則11.“寓德育於教學之中,寓德育於活動之中,寓德育於教師榜樣之中,寓德育於學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於管理之中。
2013年11月国考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三数学学科中学学段真题答案解析

6.下列矩阵所对应的的线性变换不是 旋转变换的是 ..
1 1 A. 0 1
C.
1 0 B. 0 1 cos sin D. sin cos
1 2 4 20 4 2
7.下列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第三学段“数与式”的是 ①有理数 ②方程 ③实数 ④代数式 C.①③④⑤ ⑤整式与分式 D.①②③⑤
n
所以如果我每隔 1/10 取一个数字的话,那么肯定有落在 (a, b) 中的,所以 An 中肯定有 一个数字落在区间 (a, b) 内 显然 An 中数字都是有理数,所以 (a, b) 中肯定有有理数,即在开 区间 (a, b) 中存在有理数 10.参考答案: y 2 x 0
1 1 2 先求出 M 1 。 M 1 。设(x,y)是曲线 y x y 0 上的任意一点,经过线性 0 1 1 1 x x ' x ' x y 变换后的坐标变为 ( x ', y ') ,则 ,则得到 y '2 x ' 0 , 0 1 y y ' y ' y
A. x0 不是驻点 C. x0 是极小值点
B. x0 是驻点,但不是极值点 D. x0 是极大值点
5.经过圆 x2 2 x y 2 0 的圆心且与直线 x y 0 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A. x y 1 0 C. x y 1 0 B. x y 1 0 D. x y 1 0
2013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初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1.极限 lim x(e x 1) 的值是
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答案

12,某县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 答案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 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 C,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考 点 教育单行法 分 值 2分 正确答案 C 文字解析 《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 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可以依法向学 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故本题选 C。
10,教师对解除收容教育、劳动教养后回校复学的未成年学生,应当( )。 答案 A,限制其与其他同学接触 B,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 C,按其以往表现评价品行 D,允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 考 点 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分 值 2分 正确答案 D 文字解析 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违法犯罪学生的处理办法考察
8,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在( )。 答案 A,行使教师权利
B,履行教师义务 C,影响学校的秩序 D,给学校出难题 考 点 教育单行法 分 值 2分 正确答案 A 文字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 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 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是教师行使权利的表现.故本题选 A。
2013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3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单选(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A.经济功能B.育人功能C 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3•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
A.梅伊曼B 赫尔巴特C 洛克D.康德4•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 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A.幼儿阶段B 青少年阶段C 成年阶段D 老年阶段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 B 长期性 C 创造性 D.示范性6.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 B 斯宾塞 C 杜威 D 博比特7. —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
这种现象属于()。
A.连带学习B.附属学习 C 正规课程 8. 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B. 因材施教原则 D.直观性原则9. 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D.《孟D.显性课程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
A.启发性原则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一个课时。
这种出现于美国形式是()。
A.文纳特卡制B.活动课时制C.道尔顿制10.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A.思想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连贯性原则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组织D.特朗普制”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D.一致性原则11.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 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公教师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在寻找有意义的生活素材,创设有助于学生 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 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 中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去引导探究学习知识。 一、创设丰富有趣的数学情境。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力,兴趣高,学生才能学 得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敏捷灵活。恰当、适时的导入新课,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 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一上课就有了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考方向。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课堂教学应当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达到教学目标,获得 一种基本技能、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活动的经验。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的教学,可以根据自己 在教学中的行为总结教学优点以及不足,为以后的能够更好实施课堂教学的作经验积累。 在 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享受参与的快乐,面对一个未知领域,学生充满了强烈的好奇,非常希望去尝试 一番,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对自己亲自实践得到的知识,会理解的更 加深刻。教师要顺应学生的这种需求,让学生品尝参与的乐趣,强化获取知识的主动性。 在 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自己是这节课的主人, 要用智慧和知识解决问题, 体验了主动参 与的快乐,使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重要的感情经历。 在学生不断的探索、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引 导:有关概念的概括,注意引导学生从有关诸多因素中,抽取出体现其本质特征的因素进行 概括;对有关计算法则引导学生根据计算的过程及步骤去归纳概括。对于有些计算公式, 引 导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 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由操作思维到形象思维最后到抽象 思维的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知识理解深、记得牢、用得活。同时, 还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归纳、 概括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 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归纳小结让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和掌握知识及其应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有 计划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并及时提示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使他们逐步由 “学 会”到“会学” ,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加强知识的应用。练习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 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练习辅导中,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要求,为培养优秀尖子人才 创造条件。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应给予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个别辅导,给他们机会、 口 答问题,板演练习等,并经常给予鼓励、表扬,在练习辅导中灵活的运用个别辅导和集体辅 导艺术,及时反馈及时纠错。既能弥补学生掌握知识的不足,又可以发现教师课堂教学的欠 缺,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不断的改进教学工作。 13.【参考答案】解析:同化是指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 式或认知结构中。 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 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 刺激的影响。 同化论,强调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涉及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形式; 强调概念和命题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 强调原有知识的巩固及教材由一般到个别的循序组 织。 实际应用中,要了解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接受能力,用耳熟能详的“已知” 内 容去教导“未知”内容。 比如我们在学习椭圆的时候,可以从圆类比着来学习。
中公教师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15.【参考答案】解析:阐述用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解的适用范围及步骤,并说明高中数学 新课程中引入二分法的意义。 答: 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解的适用范围: 对于函数 y f ( x) 在区间 [ a ,b] 上连续不断, 且满足 f ( a ) · f (b) 0 的函数。 步骤:给定精度 ,用二分法求函数 f ( x) 的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 1.确定区间 [ a , b] ,验证 f ( a ) · f (b) 0 ,给定精度 ; 2.求区间 ( a , b) 的中点 x1 ; 1 若 f ( x1 ) = 0 ,则 x1 就是函数的零点; 3.计算 f ( x1 ) :○ 2 若 f ( a ) · f ( x1 ) < 0 ,则令 b = x1 (此时零点 x 0 ( a, x1 ) ) ○ ; 3 若 f ( x1 ) · f (b) < 0 ,则令 a = x1 (此时零点 x0 ( x1 , b) ) ○ ; 4.判断是否达到精度 ; 即若 | a b | ,则得到零点零点值 a (或 b ) ;否则重复步骤 2~4.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引入二分法的意义:首先, “二分法”简便而又应用广泛,它对函数 没有要求,任何方程都可以用“二分法”求近似解,这就为教材后面函数知识的应用提供了 一个很好的、必需的工具。其次,它体现现代而又根植传统,算法作为一种计算机时代最重 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将作为新课程新增的内容安排在数学必修 1 中进行教学, “二分法”是 数学教学的一个前奏和准备,它所涉及的主要是函数知识,其理论依据是“函数零点的存在 性(定理) ” 。再次, “二分法”朴素而又寓意深刻,体现了数学逼近的过程,二分法虽然简 单, 但包含了许多以后可以在算法以及其他地方运用和推广的朴素的思想, 可以让学生感受 “整体→局部” 、 “定性→定量” 、 “精确→近似” 、 “计算→技术” 、 “技法→算法”这些数学思 想发展的过程,具有萌发数学思想萌芽的数学教育的价值。 16.【答案】解析: (1)引导学生剖析错解,引发反思意识;引导学生反思解析挫折的经历, 积累解题经验;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变式推广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解题结果,引申已有 结论。 (2)求最值,待定系数法 (3)对我的启发很大,首先我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与合作者,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合格老师应做到以下: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 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 学的结果, 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 中公教师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a a a
a
b
b
b
b
由于 b-a>0, 故有 m
b
f ( x)dx
a
b
ba
由中值定理存在 ε 使得 f ( ε ) M, a, b ,
f ( x)dx
a
b
ba
,
化简得 f ( ε )(b a )
f ( x)dx 成立。
a
12.【参考答案】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中公教师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 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 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 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 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启发式 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 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2013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中真题答案精选)
1.【答案】D。第 4 项和第 5 项。 2.【答案】C。 logx > logy 。 4.【答案】C。0.1587。式中得到:
PQ = 2d = 2(1 - ln2 ) 。
11.【答案】解析:由 f ( x ) 是区间 a, b 上的连续函数,故存在最大值 M 和最小值 m,使得
m #f ( x )
M ,所以有 mdx f ( x )dx Mdx 即 m(b a) f ( x)dx M (b a) ,
f i (3) < f (3) - f (2) < f i (2) 。
6.【答案】C。等于 1。 7.【答案】D。由于算法思想和计算机关系密切,所以我国古代没有算法思想。 8.【答案】A。伽罗华。 9.【答案】解析: (1)令 y = (x>0) ,关于 f ( x ) = e x ,则 x ln 2 y 故 f -1 ( x ) = ln 2x ,
1 2
y=x 对称。 (2)设点 P ( x ,
1 x ,P 到直线 y=x 的距离为 d = e ), 2
x - ex
。则 PQ 的值最小
1 2 2
时应该是 PQ 与直线 y=x 垂直,则 D=
PQ = 2d =2 d = 2 x - e x = 2( e x - x ) 。则
1 2
1 2
1 D' = 2( e x - 1) ,令 D' = 0 求得 x = ln2 在此处取得最小值。则最后求得的最小值带入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