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康 艾修里克住宅
路易斯康 艾修里克住宅ppt课件

建筑分析 空间节点 2 ——立面上的T型窗
T型的母体在正立面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而且左边窗户清楚地反映了两个楼层的划分,起居室高而窄的细窗暗示这是一个单层空间。
建筑分析 空间节点 2 ——立面上的T型窗
相似而又不同的元素布置在一起,而朝一个方向努力,使立面既显得统一而又不乏运动感。 通过两个T型窗的对比让人感受到纵向的运动感。
建筑结构
艾修里克住宅采用一种水泥砌块堆积的方式组成了平整的主要结构剪力 墙,和柱子承重,最底层为点式桩基础,剪力墙健在点式桩基之上,柱 子隐藏在墙体内。
场地环境分析
艾修里克住宅位于人口不多,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地方。正所谓“榆 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而建筑也以其简洁的形体,朴实无华的外表 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带给人艺术上的享受。
平面二层 功能分区
1.楼梯间 2.大卧室 3.壁炉大浴室 4.储藏室 5.更衣室、卫生间、冲凉 房
建筑分析 功能分析
平面二层 功能分区
1.楼梯间 2.大卧室 3.壁炉大浴室 4.储藏室 5.更衣室、卫生间、冲凉 房
建筑分析 功能分析——流线组织
传统的流线布置通常主要连接室内的各个功能空间,而艾修里克住宅的流 线确是直线型连接两个出入口。
艾修里克住宅 esherick house
Louis Isadore Kahn路易斯·康
THREE
建筑师
Louis Isadore Kahn路易斯·康
他被誉为建筑界的诗哲,大器晚成的他五十多岁时才真正成为一代宗师,他的建筑作品 通常是在质朴中呈现出永恒和典雅,而这次在莱斯大学的讲演则阐述了建筑应该怎样在 反映人类对本质的思考过程中创造的奇迹;他在演讲时提到的光明与阴影,与他在建筑 作品中善于把握光的作用一样,都启发着人们对存在和哲理的思考。
建筑学作业大一建筑单体分析案例

卧室,私密性
平台
平台
平台
作品分析一
• 立面和材料
白色的钢结构 玻璃 木材 涂料
作品分析一
• 各功能空间展示
厨房空间
卧室空间
学习办公空间
卧室空间
学习办公空间
学习办公空间
东立面
作品分析一
• 剖面图纸
作品分析二
• 英良石材档案馆及餐厅
建筑设计: Atelier Alter 主要设计师:卜骁骏 张继元 设计团队:覃凯 李振伟 杜德 虎 刘同伟 业主:北京天成英良石材有限 责任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 北湖渠酒厂国际艺术园F11001 成本:280万人民币 面积:472平方米 时间:2016年
作品分析二
一个倾斜75°的入口墙面由石材工 业的开山面废料叠拼而成,它给建筑的 整体特质定下了基调:在这里,石块上 工人的钢钎的痕迹与粗野的石头自然面 交织在一起,灯光照射下每一块不起眼 的石头都在闪烁着自己的身世。
▲几千个10cm见方的石块形成的透光墙体
▲入口空间
这些界面的物质化过程是对石 材本身的重新诠释的过程,这些构 成界面的石材完全来自回收石材厂 的废弃石料:一道由几千个10cm见 方的石块形成的透光墙体隔开了这 个建筑与街道,在这个界面上,有 三个漏斗状的开口分别是入口、天 窗和餐厅窗,这个透光墙体同时还 围合了一个庭院。
作品分析一
• 平面和私密性
该住宅既是连贯的一间房,同时也是一系列房间的组合。宽松的功能区设置与独立的楼板为不同规模 的活动提供了适当的环境。阳台和活动空间置于南侧,休息工作空间置于北侧,体现了公共性和私密 性。当两人想要亲近时,住宅提供有私密空间;一群客人又能分布到整个住宅不同的空间里。
路易斯·I·康与萨尔克生物研究所[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优秀论文]
![路易斯·I·康与萨尔克生物研究所[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优秀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8e81c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4c.png)
囝11挺染图图1.2商业中心图1.3加德满都家庭计划中心第一章路斯易·I.康早年的建筑师历程萨尔克生物研究所的设计充分反应了康对文化、形式、功能、材料,几何、自然的各种认识,这个项目所取得的成就并不仅仅依赖于康自身的先天禀赋或者是倏忽一现的“灵感”,它是康在建筑领域三十多年不懈思索的结晶,也是康在高强度的设计劳作中持续深化的结果。
时间的长河向我们展现了这位“建筑诗哲”不断探索的艰难历程。
从某个角度来讲,正是这样的经历以及康在期间所设计的众多启人心智的方案成就了晚年的康、成就了萨尔克生物研究所。
因此,首先有必要对康早年的职业生涯进行一番回顾。
一、布扎教育训练康的建筑生涯开始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1920年至1924年,康在宾大建筑系学习,期间正值欧洲先锋派和俄国构成主义运动的兴起。
他入学的前一年,格罗皮乌斯在德国创建包豪斯,而那时也是柯布西耶所创办的杂志——《新精神》影响最大的时候。
然而,康在这时几乎没有机会接触这些思潮。
他和宾大的其他学生一道,在法国建筑师保罗·克瑞特(PaulCret)的领导下,接受布扎(EcoledesBeaux-Arts)体系严格的古典美学和造型训练。
康掌握了被称之为“简化的古典主义”或者是“现代古典主义”的技巧。
他谙熟哥特拱券结构;各种古典构图原则;正方、圆、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形的造型:敦厚的纪念性体量和光影的水彩渲染……通过这种熏陶,康关注于建筑的体量和整体性,光线的变化和材料的丰富质感。
所有的这些都在三十年后重新影响了康(圈11)。
克瑞特还向学生们介绍了源自于19世纪法国理性主义的两个建筑理论。
一派是以维奥列一勒一杜克“。
(Viollet-le.Duc)和包杜…(DeBaudot)为代表的结构理性主义,他们推崇哥特式建筑,突出结构在启发和确定设计形式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派是以迪朗(J.N.L.Durand)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迪朗认为设计应该采取近乎科学的精确性”1,通过对建筑基本空间元素的组织来适应功能上的无限变化。
建筑师路易斯 康

二、理查德森医学研究楼 理查德森医学研究楼是20世纪少有的建筑形式——竖向组织的不连续序列 空间形成整个建筑。在空间组织上遵照传统形式:八层高的有规整轴线的 标准实验室平面,在当时的教学研究建筑中非常常见。建筑突出的竖向组 织不仅与周围校园建筑的横向展开形式形成对比而且与那以时代的大多数 标准建筑形式甚至强调高层形式形成对比。 它形成了与 耶鲁大学美 术馆初始形 式一样的被 服务空间与 服务空间之 间的辨证关 系,康在他 的大部分作 品中都回归 到了这一点 上。
空间伦理 “空间本性的特征进一步由少数的服侍空间决定。储藏室、服务室和更衣室不能是一个 独立空间结构的部分区域,它们要有自己的结构。原室是心灵的场所。”“小房间的语 言绝对不能与大房间的语言混为一谈。”设备空间被独立出来,赋予一定的空间属性。 可度量的建造 1:结构:从一个超凡的结构切出一块以求得到一个空间,这成不了一个超凡的空间; (空间高于结构的秩序) 2:材料:材料是耗散的光; (所以材料从属于光) 3:细部:细部是空间的精神; (细部从属于空间) 4:光线:因为选择一种结构,与选择光线是同义的,要给空间以好的影响。 (光线也从属于空间的秩序)
在矶崎新的筑波中心,这个可以看作后现代“历史主义”典型体现 的作品中,也有类似先驱者康的许多形式元素 文丘里是这样评价路易斯.康的是康教会我用诗意般的感觉去塑造年前后的纪念间设计的几座家庭小住宅之一,这些 住宅都在在费城及周围。建筑有一个连续的屋脊线,但是平面却是由二 个长方形组成:一个是方形,在一层有一个入口厅即主卧室,二层有两 间次卧室;另一个是一个近似方形的综合空间,包括餐厅和起居空间。 改变方形的相对位置形成45°连接。综合空间稍微压过方形空间一部分 形成过道空间。
一、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1950~1953) 康设计的建筑外表面相当简洁——清水砖墙突出的石条带体现处自然的 楼层划分,玻璃幕墙呈现出简单的竖向重复形式。他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嵌在 圆柱形混凝土筒中的外轮廓成等边三角线的铁质楼梯与原有建筑之间有一个 小面积区域相联系。 在耶路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中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中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 区分,这成为在康以后的设计中十分重要的方面。他提供了平面可以由建筑 空间和服务空间填满的可行性建议。强调建筑中服务空间元素的本来地位, 同时尊重平面中空间的等级秩序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和屈灵顿的游泳池相比,小空间已经独立,服务与被服务的空间关系更加清晰
1)建筑概况
作品位于美国费城宾州大学校园内,1957年开始设计,1964年建成。这个建筑 有一个曲折的通廊,由医学和生物学两个部门资助,两者对环境的要求有 很多不同。
.康的建筑思想及作品欣赏
第一节:建筑师的背景
1)康的个人简介
1901 出生于俄罗斯的奥塞尔岛(现爱沙尼亚的萨列马岛) 1924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士 1928—1929 旅游欧洲 1935 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筑师事务所 1941 和乔治.霍伟合作 1947—1957 担任耶鲁大学建筑系的设计评论员与教授 1901 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教授 19241974 于纽约逝世
在建筑语言的表达方面,他注重的是某种历史上用来交流概念,思想,意 图的手法,将形式和结构关系作为表达的语言,他所用到的“词汇”是相
当新的,但同时也是相当原始的。
“砖,你喜欢什么?” “嗯,我喜欢做个券。” “不过,券不容易做,花费也多。我认为你可以用
混凝土穿过你的洞口,这是一样的。” “唔,我明白,你是对的。但要知道,如果你问我
代的大多数标准建筑形式,甚至强调横向的高层形式形成对比。
一种趋势的演进
2)建筑平面
服侍空间与被服侍空间
(servant spaces and served spaces)
康以最基本的几何形正方形 作为构图的基本元
在几何的控制下构图
使平面本身有着结构 和组成的逻辑
从平面到剖面 一个“凸”字 型 反复出现
作品中反映出康的建筑哲学思想中 对人和空间的关系的思考 他提出的“服务”与“被服务”的 空间 关系的概念已经上升到相当成熟的 理性高度
建筑存在——路易斯·康的建构哲学

“神”塑像,并将其安置于神庙内,创造神在凡间的居所,人们通过神像和神庙与神建立沟通和联系,颇有“己欲立而立神,己欲达而达神”的意味。
路易·艾瑟铎·康(Louis Isadore Kahn,以下简称“康”)在古建筑遗迹游历旅程中发现,那时的建筑不仅要赋予人一个“存在的立足点”,还要赋予“神”一个“存在的立足点”。
受此启发,康在此后的建筑设计生涯中,接续叩问:建筑“存在的立足点”在哪里?建筑空间的存在有何特性?什么见证了建筑的存在?这些也正是设计师在完成本土特色建筑时所面临的问题。
1建筑在人们认知的环境中寻找“存在的立足点”耶鲁大学美术馆扩建工程是康从古罗马、古希腊和古埃及游历归来的第一个建筑作品,原馆建于1928年,是由艾杰敦·施瓦德沃特设计的一个由石灰石建造,有着连续高大的圆拱窗户的具有厚重历史形式的折中主义建筑。
扩建部分在整体上是两个矩形体块的简单组合,以一个小的矩形体块连接较大的体块和原馆,并顺势将沿街凹口设置为出入口[1](见图1)。
为响应外部环境秩序,建筑西南侧入口面向街道的整个立面采用完全封闭的褐色砖墙,使扩建部分与原有建筑在色彩、立面质感上保持协调,细部处理简洁、粗犷,姿态放得很低(见图2),处处体现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和意义。
扩建部分与原馆之间在地位上存在一种主从关系,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对原馆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认知:一种原馆似乎以前就存在于那儿,似乎以后也会存在于那儿,似乎就应该存在于那儿的状态。
康对扩建建筑的处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探讨路易斯·康的建筑作品中呈现出的某种隐性的建构秩序,探索建构背后的建筑精神。
讨论路易斯·康在建筑实践中追问“建筑存在的立足点”,探究建筑自身与外部环境的依存关系,探讨其整合建筑空间存在的意义,以及一系列对建筑存在的相关因素的本质追寻与呈现的建筑活动。
发掘路易斯·康的建构哲学对我国建筑实践的意义,有助于建筑师在当下思潮泛滥的建筑学语境中把握中国现代建筑的基本价值和意义。
路易斯康 艾修里克住宅

建筑分析 空间节点 2 ——立面上的T型窗
T型的母体在正立面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而且左边窗户清楚地反映了两个楼层的划分,起居室高而窄的细窗暗示这是一个单层空间。
建筑分析 空间节点 2 ——立面上的T型窗
相似而又不同的元素布置在一起,而朝一个方向努力,使立面既显得统一而又不乏运动感。 通过两个T型窗的对比让人感受到纵向的运动感。
横向的玻璃可以使顶棚沐浴在阳光之中,与后立面一起,突出了高而窄的房间的边界,强调了其内在的比例关系。
建筑分析 空间节点 1 ——连接空间的楼梯间
艾修里克住宅,位于中央的楼梯间,将餐厅与客厅于中央分隔,比例大小将近。交通空间贯穿了整个建筑,把起居室与其他空间分割开来,也把一 层和两层空间连接了起来,成为整个建筑空间的灵魂。 这种空间连接方式是路易斯对秩序理解的一种改变,也对他以后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艾修里克住宅esherickhouselouisisadorekahn路易斯康three他被誉为建筑界的诗哲大器晚成的他五十多岁时才真正成为一代宗师他的建筑作品通常是在质朴中呈现出永恒和典雅而这次在莱斯大学的讲演则阐述了建筑应该怎样在反映人类对本质的思考过程中创造的奇迹
艾修里克住宅 esherick house
Louis Isadore Kahn路易斯·康
THREE
建筑师
Louis Isadore Kahn 路易斯·康
他被誉为建筑界的诗哲,大器晚成的他五十多岁时才真正成为一代宗师,他的建筑作品 通常是在质朴中呈现出永恒和典雅,而这次在莱斯大学的讲演则阐述了建筑应该怎样在 反映人类对本质的思考过程中创造的奇迹;他在演讲时提到的光明与阴影,与他在建筑 作品中善于把握光的作用一样,都启发着人们对存在和哲理的思考。 通过他的描述,我们可以感知建筑学的真谛——对超越物质与技术而存在的人类的梦想 的表达。 路易·康的建筑风格受到柯布西埃启迪而投入现代建筑主流中,如柯布西埃于《走向新建 筑》所说:建筑是量体在阳光下精巧、正确、壮丽的一幕戏,光也成为康的建筑理论范 畴。认为建筑是呈现光艺术的舞台,而可概分为自然之光与表现之光。
赖特、密斯和路易斯·I·康的建筑法则概览

纯粹之旅——路易斯·康的建筑特征剖析前言: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交差,而在于从一个比较深层次的角度去剖析路易斯•康的建筑特征。
这些东西曾经困扰我很久,至今也不能说完全想清楚。
但我会尽力用简洁的语言讲述清楚。
同时,由于这篇文章讨论的东西并非教条式的理论,而是真实的设计,是我们在设计时必将遇到的种种疑问,因此读起来恐怕会有些晦涩难懂,并且需要对路易斯•康的建筑非常熟悉才行。
我曾试图想用以往的有序的提纲来概括各个部分,但还是失败了,原因在于康的过于深刻的东西实在没法用一个简单的提纲来概括。
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这应该不是一篇雅俗共赏的文章。
萨尔克平面○平面入手、房间社会、空间组合路易斯•康的建筑大都是从平面开始着手设计的,这让人想起勒•柯布西耶的“平面就是发动机”的说法。
巴黎美术学院的体系里平面也是占有首要位置的,他们认为,只要平面设计得好,建筑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注重平面的设计方法在那时应该是属于功能主义的,至于今天像妹岛和世那样的注重平面已与当时的情况有所不同。
从平面开始,路易斯•康把建筑解析为“房间”,建筑就是“房间的社会”,房间在平面中“互相对话”。
他的“房间”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房间,而是建筑中的不可再分的基本元素,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应该是“空间单元”。
这种空间的解析方式的结果必然是一种以简单的个体不断重复所形成的严酷韵律,就像他在特伦顿更衣室和金贝尔美术馆中做的那样。
这与阿尔托那种注重跳跃的韵律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现在空间组合的角度来看,康的作品难免显得比较古板。
但在当时,康的作品是一种革命,这不在于他单纯地保持古典的构成或者是有了现代功能主义的激进,而在于他是折衷的——折衷主义的特征在他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的作品重视的古典的庄严感,和他早期打下牢固基础的功能主义的痕迹几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所以他的作品会给人以古典和现代的双重感觉。
达卡总平面埃修里克住宅○对称、动态平衡康对于之前现代主义的反叛体现在对于“如画般的”强制性非对称的否定上,客观的讲,密斯和赖特的流动空间是刻意地对于古典承重墙的背弃,是一种现代性的“发泄”,但康却并非古典也非现代的,他从一个更加广泛的角度去吸收形式,他关注“宇宙文化”所形成的具有永恒性的“普遍语言”上,而不是某种特殊的形状或者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分析 空间节点 3 ——空心体量
正立面和后立面的缺口处空心的体量被设计成入口,这样消极的空心体量完全服务于 邻近的主要空间,显得主次分明。 在路易斯之前设计的特林顿浴室中也用到了这种方法,即中央的空心柱作为服务空间, 四周包围着功能空间。
建筑分析 空间节点 4 ——动态平衡的双层壁炉
路易斯在住宅中采用了双对称式的壁炉设计。从整个建筑立面上来看,两边的壁炉整体是对称的,但是从细节 来看,两边的壁炉是相对有些区别的。其中,客厅方向的壁炉是单层设计,卧室方向的壁炉是双层设计。他从 各种生活细节中考虑,更加人性化的思考,从而确定了两边的壁炉的功能的区别。 对于建筑中对称而又不对称的壁炉,路易斯追求的是一种动态平衡。
基本信息
建筑名称:esherick house埃西里克住宅 位 置:Philadelphia,usa 建 筑 师:Louis Isadore Kahn 设计时间:1959—1961 建筑面积:约为130平方米
概述
艾修里克住宅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这栋住 宅是路易 康在1959年为艾修里克夫妇设计的。这是一 个二层的住宅,其中有9个单元间均由康设计完成。住 宅的花园有6英亩大。康 在这栋建筑中把混凝土这种 材料运用的相当精彩,他为了突出光线的合理性,造 型上运用了最简单的几何造型:方形,与常 规的建造 思维不同,长条形的窗户兼顾了实用性和美观度。室 内的墙面被粉刷成白色,家具使用天然木材。因为这 栋房子的 居住者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所以康在设计时 ,就更加注重自然 光线的引入—力求阳光可以透过落
建筑分析 比例分析
同比列置换
白银矩形
黄金矩形
建筑分析 功能分析
平面一层 功能分区
1.客厅 2.客厅图书 区 3.餐厅 4.后厅 5.厨房 6.洗衣房 7.卫生间
建筑分析 功能分析
平面一层 功能分区
1.客厅 2.客厅图书 区 3.餐厅 4.后厅 5.厨房 6.洗衣房 7.卫生间
建筑分析 功能分析
平面二层 功能分区
1.楼梯间 2.大卧室 3.壁炉大浴室 4.储藏室 5.更衣室、卫生间 、冲凉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筑分析 功能分析
平面二层 功能分区
1.楼梯间 2.大卧室 3.壁炉大浴室 4.储藏室 5.更衣室、卫生间 、冲凉房
建筑分析 功能分析——流线组织
传统的流线布置通常主要连接室内的各个功能空间, 而艾修里克住宅的流线确是直线型连接两个出入口。
通过他的描述,我们可以感知建筑学的真谛——对超越物质与技 术而存在的人类的梦想的表达。
路易·康的建筑风格受到柯布西埃启迪而投入现代建筑主流中,如 柯布西埃于《走向新建筑》所说:建筑是量体在阳光下精巧、正 确、壮丽的一幕戏,光也成为康的建筑理论范畴。认为建筑是呈 现光艺术的舞台,而可概分为自然之光与表现之光。
建筑分析 空间节点 1 ——连接空间的楼梯间
艾修里克住宅,位于中央的楼梯间,将餐厅与客厅于中央分隔,比例大小将近。交通空间贯穿了整个建筑,把 起居室与其他空间分割开来,也把一层和两层空间连接了起来,成为整个建筑空间的灵魂。 这种空间连接方式是路易斯对秩序理解的一种改变,也对他以后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交通空间占据房间的中心位置,人流从聚合的交通空 间向各个公共空间发散。
建筑分析 功能分析——采光
西侧立面上烟囱后隐藏着窗,能让阳光透过来,随着时间的变化,地面上的光柱会改变方向,让人感受到时间 的流逝,营造了一种奇妙的光影效果。 正立面的T型窗上部分大块横向的玻璃被布置到顶棚的边缘,试图使房间的边缘充满阳光。 横向的玻璃可以使顶棚沐浴在阳光之中,与后立面一起,突出了高而窄的房间的边界,强调了其内在的比例 关系。
总结
在康的这所住宅中,无不浸透着康“对称式”的设计理念与风格, 为整体的空间增添了很强烈的“秩序感”。
艾修里克住宅这座占地面积不到200平米的两层的住宅,它虽小, 却极其精致,没有丝毫多余的建筑语言,严谨而有秩序,从平面 功能与空间的划分,到开窗的形式及构造和凹凸关系的处理都做 得及其到位。住宅内木制墙面及地板装饰和光线营造出宜人舒适 的空间感受,配合着整体庄重宁静的空间秩序感,让人们去体验 建筑,去体验一个真正的具有传统美感及现代舒适的住宅。
建筑分析 空间节点 2 ——立面上的T型窗
T型的母体在正立面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而且左边窗户清楚地反映了两个楼层的划分,起居室高而窄的细窗 暗示这是一个单层空间。
建筑分析 空间节点 2 ——立面上的T型窗
相似而又不同的元素布置在一起,而朝一个方向努力,使立面既显得统一而又不乏运动感。 通过两个T型窗的对比让人感受到纵向的运动感。
建筑结构
艾修里克住宅采用一种水泥砌块堆积的方式组成了平 整的主要结构剪力墙,和柱子承重,最底层为点式桩 基础,剪力墙健在点式桩基之上,柱子隐藏在墙体内 。
场地环境分析
艾修里克住宅位于人口不多,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 地方。正所谓“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而建筑也 以其简洁的形体,朴实无华的外表和周围的环境融为 一体,带给人艺术上的享受。
基本信息
艾修里克住宅整体并不是正北朝南的,这 样设计的好处 就是卧室与客厅可以在早上 第一时间沐浴到阳光。另外 ,康在住宅的 周围设计了形态丰富的草坪、花园,这样 使得主人在生活过程中乐趣更加丰富。
N
总平面图
建筑模型
解读
艾修里克住宅外墙表面是灰色的灰浆抹面,以色泽老 旧的木板填充墙来固定大面积玻璃及小块的推拉窗。 这样的主题延伸到了室内,使室内外成为了统一的整 体。
艾修里克住e宅sherick house
Louis Isadore Kah路n 易斯·康
THREE
建筑师
Louis Isadore Ka路hn易斯·康
他被誉为建筑界的诗哲,大器晚成的他五十多岁时才真正成为一 代宗师,他的建筑作品通常是在质朴中呈现出永恒和典雅,而这 次在莱斯大学的讲演则阐述了建筑应该怎样在反映人类对本质的 思考过程中创造的奇迹;他在演讲时提到的光明与阴影,与他在 建筑作品中善于把握光的作用一样,都启发着人们对存在和哲理 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