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康--分析

合集下载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建筑师背景‎路易斯•康:是20世纪‎建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实践者、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的建筑已‎经成为现代‎主义美学的‎标签,他的观念改‎变了美国建‎筑的方向。

康从早年的‎作品犹太教‎堂起,就显现出对‎”砖”的独特偏爱‎。

他对建筑环‎境和场所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认为“一座建筑在‎它存在于纸‎面上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表达着自‎身的愿望”。

康的作品的‎形式感非常‎强烈,他认为组成‎远古时期建‎筑的基本元‎素是最基本‎的,也是永恒的‎。

在他的作品‎中,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是‎基本几何形‎的运用。

路易斯•康,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的萨拉马‎岛,1905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费城,1935年‎在费城开设‎设计事务所‎,1941-1944年‎先后与G•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1947-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1957年‎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

路易斯•康发展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认为盲目崇‎拜技术和程‎式化设计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主张每个建‎筑题目必须‎有独特的约‎束性。

其著作有《建筑是富于‎空间想象的‎创造》、《建筑•寂静和光线‎》、《人与建筑的‎和谐》。

建筑概况萨尔克研究‎所是由乔纳‎斯•萨尔克(Jonas‎Salk)博士——小儿麻痹症‎疫苗的发明‎人——出资建立的‎一所旨在研‎究基本生命‎原理的机构‎。

在这里,生物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可以相‎互合作,在更广泛的‎领域协同探‎索人类发展‎中的医学问‎题。

1960年‎,萨尔克邀请‎当时已经颇‎为知名的路‎易斯•康来主持设‎计,工程至19‎65年完成‎,最终成为路‎易斯•康的代表作‎品之一。

研究所坐落‎于加州西海‎岸的拉•霍亚(La Jolla‎,Calif‎o rnia‎),静静的俯瞰‎着太平洋。

设计最初包‎括三个部分‎:实验室、社区中心、宿舍区(图3),可以容纳5‎7名教学人‎员及850‎名科研工作‎者从事研究‎,但最终只有‎实验室部分‎建成。

浅析路易斯·康的砖建筑

浅析路易斯·康的砖建筑
医学实验 楼设计 中。
理查医学实验楼要 求建造一所 医学科研 、 实验 的综合性 建 筑物 。如果按照“ 国际式” 的一般手法( 当时流行方 式)这样 一 , 个设计 , 往往搞成一个方盒子。而康巧妙地把工作室、 实验室 、 动物研究 、 管理 、 办公等 内容分在四个塔 罩 , 同时将辅助因素各 自集 中布置。这样康将“ 主空间( 被服务空问)和“ 空间 ( ” 辅 服务 空 间) ”的概念转化 为建筑形式 与所体现 出的秩序表达 。所 谓
重新被挖掘 , 康才在这一斗争 中洞察建筑本 身的诉求 , 关注建 筑本 身的每一处细节 , 称之 为“ 诗意 的建筑” 。 诗意 的建筑 呼唤诗 意的形式 ,诗意 的形式产生理 想的秩 序。 在理查德 医学研究 大楼有着清晰的构造逻辑 , 钢筋混凝土 、
人类对空间恒久性 的追求 , 是人类对材料世界 控制 的开始。 因
路 易斯 ・ 康
一 .
形体与秩序的统一
“ 主空间” 指的是周围包括实验室和研究室的塔楼 ,辅空 间” “ 则 是 中, bN务塔楼 ; 两个 区域被 竖塔 明确地分开 , 通过联 接的廊
道 , 助部 分 又可 很 方 便 地 为 主 空 间部 分 服 务 。 辅
秩序产生于形式 , 秩序的建立昭示着空间和形体 的相应 的
而此 秩 序 即 宇 宙 。 ”
— —
砖墙 、 玻璃和钢各 施其职 , 并且在外观视觉 上有意加强这样一
种关系。 服务 空间” 被服务空间” “ 与“ 观点创造性地 成为形式与 秩序的物化切入点 。 这个关于康建筑 中最核心 的问答产 生于新
泽西特伦顿 的公共浴室设计 中, 而成熟于费城 宾夕法尼 亚理查
堵 围墙 、 座 房屋 乃 至 一座 城 市— — 中世 纪 欧 洲 的许 多教 堂 一

光学建筑实例

光学建筑实例

庭院采光
博物馆内共挖出三十内庭,各 自承担着采光和视觉休息过度 的功能。其中一个展厅的庭院 ,用与墙面同样的灰色大理石 做成主题性雕塑,水在其中流 淌,植物攀爬与侧壁。阳光照 向内庭,把植物的阴影洒落在 墙壁和地面上,宁静中不乏自 然地气息。
过渡之美
康还设计了三处光井,使 观众参观时处在室内室外 变换着的视觉感受中,由 此而消除了疲劳。
小结
博物馆中自然光的运用: 自然采光能满足展览空间中的观着与自然接触的深层心理 需要,自然光的引入会使人们在较长的参观进程之中始终 与外界环境的联系,满足人们的“定位感”和“安全感” 。使参观者不会产生迷失感,也不易疲劳。路易斯· 康就 认为,观众在美术馆内欣赏美术作品时,不应受眩光现象 干扰,同时也不应完全与外界隔绝。 绝大多数艺术品的创作都是在自然光的条件之下完成,为 了忠实地再现展品的原貌,在展览空间之中引入自然光是 最佳选择。但是不能过多的引入自然光,因为强烈的紫外 线对艺术藏品有着极大的损害。
金贝尔博物馆 —— 宁静的光 金贝尔博物馆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斯堡的郊区 ,于1972年建成。该馆主要收藏19世纪的艺术 作品与古代美术作品。博物馆是以混凝土修筑, 由16个成平行线排列的系列拱状建筑单位组成。 该博物馆由路易斯· 康设计,他认为艺术作品应当 在自然地光环境之中被欣赏,以便空间达到一种 “人——美术——大自然”相互融合、彼此促动 的环境效果。博物馆采用了穹窿式天花将外部的 自然光线自天顶引入室内。顶部起到自然光漫射 入内的作用,呈现出空间的丰富性和新颖性。
谢谢观赏!
简引
作者介绍 博物馆介绍 采光分析
总结
人物介绍
他被誉为建筑界的诗哲,大器晚成的他五十多岁时才真正成为一 代宗师,他的建筑作品通常是在质朴中呈现出永恒和典雅,而这次在莱 斯大学的讲演则阐述了建筑应该怎样在反映人类对本质的思考过程中创 造的奇迹;他在演讲时提到的光明与阴影,与他在建筑作品中善于把握 光的作用一样,都启发着人们对存在和哲理的思考。通过他的描述,我 们可以感知建筑学的真谛——对超越物质与技术而存在的 路易斯· 康的建筑风格受到柯布西埃启迪而投入现代建筑主流中, 一如柯布西埃于《走向新建筑》所说:建筑是量体在阳光下精巧、正确 、壮丽的一幕戏,光也成为康的建筑理论范畴。认为建筑是呈现光艺术 的舞台,而可概分为自然之光与表现之光。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路易斯·康作品分析
在医学研究楼的设计中,小塔楼服务与实验室作为小空间 塔楼拥有了自己的形象和结构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和屈灵顿的游泳池相比,小空间已经独立,服务与被服务的空间关系更加清晰
1)建筑概况
作品位于美国费城宾州大学校园内,1957年开始设计,1964年建成。这个建筑 有一个曲折的通廊,由医学和生物学两个部门资助,两者对环境的要求有 很多不同。
.康的建筑思想及作品欣赏
第一节:建筑师的背景
1)康的个人简介
1901 出生于俄罗斯的奥塞尔岛(现爱沙尼亚的萨列马岛) 1924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士 1928—1929 旅游欧洲 1935 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筑师事务所 1941 和乔治.霍伟合作 1947—1957 担任耶鲁大学建筑系的设计评论员与教授 1901 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教授 19241974 于纽约逝世
在建筑语言的表达方面,他注重的是某种历史上用来交流概念,思想,意 图的手法,将形式和结构关系作为表达的语言,他所用到的“词汇”是相
当新的,但同时也是相当原始的。
“砖,你喜欢什么?” “嗯,我喜欢做个券。” “不过,券不容易做,花费也多。我认为你可以用
混凝土穿过你的洞口,这是一样的。” “唔,我明白,你是对的。但要知道,如果你问我
代的大多数标准建筑形式,甚至强调横向的高层形式形成对比。
一种趋势的演进
2)建筑平面
服侍空间与被服侍空间
(servant spaces and served spaces)
康以最基本的几何形正方形 作为构图的基本元
在几何的控制下构图
使平面本身有着结构 和组成的逻辑
从平面到剖面 一个“凸”字 型 反复出现
作品中反映出康的建筑哲学思想中 对人和空间的关系的思考 他提出的“服务”与“被服务”的 空间 关系的概念已经上升到相当成熟的 理性高度

案例分析——耶鲁大学美术馆(路易斯康)

案例分析——耶鲁大学美术馆(路易斯康)
极具韵律感的屋顶呈现出的匀质空间
耶鲁大学美术馆
——Louis Isadore Kahn
圆形的楼梯是整座建筑的亮点,作为参 观的主要交通空间,这个圆形的混凝土筒像是 一个巨大的艺术品为这个外表看似平淡的建筑 增添了一些趣味,路易康对细节的苛求在这里 展露无遗,每级台阶都是用整块大理石切割而 成,不会产生由大理石拼接而成的细缝,栏杆 也是单独设计过,还专门有灯为栏杆照明,而 地下大理石铺地的接缝更是用金属镶边,在转 角平台形成像精妙数学般扇形的图案,而最让 人激动的当然就是那个三角形的混凝土屋顶, 镶嵌在圆筒楼梯间顶上,和玻璃砖形成精彩的 光线处理,这里的光线柔和,每时每刻都为楼 梯间提供足够的采光,而且效果相当的好。
耶鲁大学美术馆
——Louis Isadore Kahn
平面和楼板结构剖面
耶鲁大学美术馆
——Louis Isadore Kahn
对于内部空间的处理,中间 用一个圆形混凝土的楼梯间和一 个矩形的电梯间组织了交通,而 剩下的便是干净的展览空间。流 线相对简单,但是却很实际,到 了今天仍然符合现代艺术展览的 任何要求,声光电全都派上用场, 甚至楼层的指示牌都用投影机打 到暗色的清水混凝土墙上,特别 有感觉。
极具韵律感的屋顶呈现出的匀质空间观的主要交通空间这个圆形的混凝土筒像是圆形的楼梯是整座建筑的亮点作为参一个巨大的艺术品为这个外表看似平淡的建筑增添了一些趣味路易康对细节的苛求在这里展露无遗每级台阶都是用整块大理石切割而成不会产生由大理石拼接而成的细缝栏杆也是单独设计过还专门有灯为栏杆照明而地下大理石铺地的接缝更是用金属镶边在转角平台形成像精妙数学般扇形的图案而最让人激动的当然就是那个三角形的混凝土屋顶镶嵌在圆筒楼梯间顶上和玻璃砖形成精彩的光线处理这里的光线柔和每时每刻都为楼梯间提供足够的采光而且效果相当的好

【路易斯·康】无可言说的本原——《静谧与光明》的解析

【路易斯·康】无可言说的本原——《静谧与光明》的解析

【路易斯·康】无可言说的本原——《静谧与光明》的解析一九六九年二月十二日,建筑师路易斯·康(Louis Kahn)在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发表了一篇演讲,题目是“静与光”(Silence and Light),或者译为“静谧与光明”(《静谧与光明》,载《路易·康》,李大夏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版)。

在简短的开场白后,他有些突然地谈到了“静”这个概念:静并不是十分十分安静。

这是一种可称之为无光,无暗的东西。

这些都是生造的词……但为何不可?无光,无暗。

存在的愿望,表达的愿望。

(第三自然段)一般而言,光对暗,静对闹,从来没有看到过光与静的对举。

至于说无光,无暗;存在的愿望,表达的愿望(Lightless; Darkless;Desire to be; to express),则更加不能理解。

好在路易斯·康立刻谈到了“光”:我转向光,它是所有存在事物的造就者……可以说光,一切存在的造就者,也造就了物,物产生影,影属于光。

(第四自然段)显然,这里的光(light)是一种无所不能的造物者,一个与静(silence)相对举的概念,与暗(dark)没有什么关系,难怪路易斯·康说静是“一种可称之为无光,无暗的东西”;在我们通常对举的光(light)和影(shadow)这两个概念中,路易斯·康把后者归结为前者,于是,影不再出现在讨论中。

这种光、物、影的隐喻也在柏拉图那里出现过。

柏拉图用这个系列隐喻来说明各种“理型”(每类具体事物共同的本原)的层次关系:太阳是善的理型,物体喻为一般理型,影子则如世间万物。

只有太阳才能使物体有影子,只有物体才能有影子,而影子是源于两者的。

人们的认识如同观看物体,这也需要阳光(谢文郁:《〈智者篇〉和柏拉图理型论的发展》,载《蒂迈欧篇》,谢文郁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二○○五年版,附录一)。

但康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重复柏拉图的见解,不是为了突出光作为理型的本原地位。

路易斯·康的建筑精神与思想浅析

路易斯·康的建筑精神与思想浅析

式” ) 不同, 康提出了更为本质的“ 欲望发生功能” , 建筑师的角色是发现房子 的存 在之 欲 。 他 探讨 了三种 伟 大 的欲望 : 学 习的 欲望 、 聚集 的 欲望 和保 持健 康 的欲 望 , 它 们 分别 形 成 了最 初 的机 构 : 学校 、 街 道 和 村 庄 绿地 , 我 们 今 天所 有
建筑 理论 与设计
路易斯 ・ 康 的建筑精神 与思想浅析
摘要: 对 路 易斯 ・ 康 的传 奇 人 生经 历简述 的基 础 上 , 从 欲 望 与起 点 、 形 式 与设 计 、 秩序 的 理念 及 光 线的 崇 拜 四个 方面理 论 探 讨 了 康 的建 筑精 神 与 思想 , 然 后对 其 部分 经典 作 品分 析 来深 化 认识 , 总 结 出康 对建 筑 内在 永 恒 精神 的追 求 , 从 而 带给 当今 建 筑设 计 思 索
代 的奇迹 , 时 代造 就 了他 的传 奇 。正 如 日本 建筑 师 香 山寿 夫 曾把 康 和米 开 朗
康说 : “ 我 不 喜欢 管 道 , 我极 为 讨厌 它们 。 正 因为 我 极 为讨 厌 它们 , 我 觉 基罗 、 贝 多芬 比拟 , 米开 朗基 罗 跨越 了文 艺 复兴 和 巴洛 克 两个 时 代 , 贝多 芬跨 得 必 须给 它 们 一席 之 地 。如 果 我撒 手 不管 , 它们 会 侵 入建 筑 物 , 并 完全 毁 掉 越 了古 典 主义 和浪 漫 主义 两个 时代 , 而康 则 跨越 了 现代 和后 现代 。 【 哒 一 评价 它 。 ” [ 1 1 为 此他 提 出著 名 的“ 服务 空 间” 与“ 被 服务 空 间” , 服务 空 间包 含管道 、 楼 颇 为 中肯 , 康 的确 是现 代 主义 与后 现代 主 义 的继往 开 来者 。 当前 国内对 路易 斯 ・ 康 的 建筑 思想 探讨 多数 专 于一 些 片段 。 笔者 希 望通 过 对 康 的理 论 与实 践 的宏 观 分 析 , 窥 探 其 建 筑价 值 核 心 , 以期 为 当今 建筑 思 潮 的杂糅 与 混沌 注入 一些 永 恒 的精 神 。

浅析路易斯·康建筑思想的现代性与反现代性

浅析路易斯·康建筑思想的现代性与反现代性

浅析路易斯·康建筑思想的现代性与反现代性关键词:路易斯康现代主义建筑反现代性1.关于现代性与现代主义建筑1.1现代性的产生关于现代性这一词的解析与研究也是在最近才开始深入了解的,之前的认识应该纯属较为表面化的东西,现代性这个东西不仅仅存在于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中,应该是广泛的存在于生活及生产中的,那么又如何解释它呢?据西方世界史的划分来解释,从文艺复兴时期之后,就分为现代和当代,而与之不同的是我们中国史的划分却有近代、现代和当代。

所谓的现代性(modern)就是以个体性为前提的,理性的运用和自由的权利。

①西方的工业革命与文艺复兴运动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性的发展,或是技术,或是生产力,或是时代精神,或是思想基础。

1.2现代主义建筑现代性最初出现的不是在建筑上,而是在工程界。

工业革命后,很多工程师注重追求功能型产品,很多现代建筑的灵感其实是源自工业产品,因为工程师们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使得工业产品出现以功能为主、形式为辅的趋势,然后产品出产后就自动省略了那些花哨的、无用的外在,更多的是以简洁的形式出现。

这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体现,现代性就是要发展自由的形式并且跟随时代有其独特的未来的预见性,那么这种工业产品的功能主义也是在满足人们所追求的需要。

而说到现代主义建筑,它的特征主要是理性与自由在建筑学层面上的逻辑发展和自我构建。

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诉求是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崭新的建筑。

②跟随时代的变化,它也在变化,最初古罗马维特鲁威提出的建筑三要素:经济、适用、美观;沙利文的“Formfollows function”,形式追随功能;到密斯这变成了功能追随形式。

比较有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我们都知道有密斯·范德罗、柯布西耶、莱特、格罗皮乌斯等之类的人物。

1.关于路易斯·康2.1康的基本情况有一位建筑师在这群人当中并不是很起眼,甚至说他幼年时的意外毁容会让他看起来有点阴暗与自卑,这位建筑师就是路易斯·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左侧的客厅,中部的起居室 和餐厅则是以实墙与大块的落 地玻璃进行围合,增加了空间 的与外界环境的交互性与开放 性。在右侧的功能空间中以三 面或四面实墙围合成尺度较小、 较为私密的空间。在这些私密 的空间中,墙上开窗的尺度也 相应减少,光线透过长条窗照 射在昏暗的小空间中,出现了 奇妙的光影效果。
一层平面
路易斯*康
SAY
一件艺术品,不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比如....会跑或 者会走。但如果当做生命去创造,就会给你一种感觉。 其中有一部分,是指尖的奇迹; 有一部分,是思想的奇迹; 有一部分,是技术的奇迹; 还有一部分,是真实的感觉,还有一些卓越的感觉。 就像第五交响曲,它会以一种你已知的情感去呈 现自己,如果你曾听过一次或者你寻觅过它,虽然你已 经了解它了,你一定还要再听一次。 事实上,艺术品就是个例子,它告诉我们有些东 西,大自然无法做出,人类可以。
二层为主人的私密空 间,流线相对来说较 为简单,仅通过走廊 将起居室、卫生间及 衣帽间之间连接起来。 路易斯康说过: “The Bed Room wants to be a little house by itself. ” 说出了Kahn在空间 上自己独特的想法。
二层流线
建筑内部
起居室西北壁的固定式木质书 架,一直通到屋顶,它正中央 下半部分开了一个狭长的玻璃 窗,阳光射进时会出现T字形 的光。
二层平面
交通及流线分析
一层流线
交通空间贯穿了整个建 筑。中部的楼梯及其廊道 是建筑交通的核心部分。 对于住宅整体与环境来说, 它与前后的四个门相连, 为建筑与外部空间连接的 主要通道。就住宅的各个 空间部分来说,它将主要 空间客厅与左侧的空间连 结起来,并且为连接一层 公共空间与二层生活空间 的唯一通道。一层的流线 为环状流线,各个空间的 交通联系较为紧密,流线 较为多样,在面对路径时 可以有较多不同的选择。
在这之前,我们对路易斯.康的了解仅仅局限与他是为建筑师。可是 在那么多的建筑大师中,我们可能习惯了密斯的“玻璃盒子”,柯 布的新建筑,莱特的有机建筑……可是对于路易斯.康,我们了解多 少,他就像个默默的匠人,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某个角落。 正如美国的翻译官所说的他们最头疼的就是翻译路易斯.康的著作, 因为他的理论是那么的深奥,思想是那么的纠结。 有人说怀才就像怀孕,时间越久就越容易看的出来,路易斯.康也是 这样的,他真正成名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这时他已经从事建筑 设计三十多年了。 看路易斯.康的介绍时会发现他在建筑设计中的思想,不是你一看就 可以体会的,你会感到文字是那样的苦涩,表达的思想是那么的深 奥,可是只要你耐下心来你就会发现,他是那么的具有人格魅力, 你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被他吸引,你会把他当成神一样来看,你会感 觉他的身上闪烁着一圈圈感性的光芒。这时候你已经被他俘虏了, 你的思想会跟随着他的脚步,在路易斯.康的晚年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他的事务所里面的人们都把他当成膜拜者,气氛向一个畸形的方向 发展。
艺术是上帝的语言,结构 是光的创造者。建筑师是传递 空间美感的人。
大 师 作 品 分 析
Esherick House 埃西里科住宅
环境分析
路易斯· 康将埃西里科住宅建在了美国费 城,整座住宅周围环境优美,绿树环绕,因 此住宅的一面玻璃墙极符合环境,将阳光、 绿树、幽静的小路也融入了室内。建筑与环 境心平气和的相处,环境衬托了建筑的美, 建筑又装点了环境,相得益彰。
感悟
光对于建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光才有空间存在的
意义。 以细节打动人,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在体验建筑的过程中,身和心要保持一致,用身去体 验,用心去感悟建筑。
艺术是上帝的语言,结构 是光的创造者。建筑师是传递 空间美感的人。
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的萨拉马岛。 1905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费城。 1924年毕业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后进费城J· 莫利特事务 所工作。 1928年赴欧洲考察。 1935康展开了自己独立的事业。 1941-1944年先后与G· 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 1947-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1952- 1954)。 1957年后又在费城开业,兼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
设计要素
几何形体
封闭与开敞 中轴对称 光线 材料质感
立面
入 口 立 面
长条的T型窗户完全是由于功能的原因形成,一楼狭 窄裂缝形状的窗户可以免受来自外面不受欢迎的窥 视,同时又为立面增添了一份乐趣。
不同体量的窗户的设计,也许 包含着这么一层意思:相似但又 不同的元素并置在一起,往同一 个方向努力。原本方盒子一样敦 厚的建筑,因为开启了大大小小 不同的窗户而产生了运动感。墙 体外面突出的空间又传达出了室 外墙体的雕塑感。
1957-196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
1952-1954年 :耶鲁大学美术馆 索克大学研 爱塞特图书 1962-1983年: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 艾哈迈德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 费城市规划设计 米尔溪公建住宅 米尔溪社区中心 奥瑟住宅 1964-1967年:费舍住宅 1974年卒于从达卡返回美国的途中(宾夕法尼亚火车站)。

路易斯.康的建筑要义
1.关于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心得到体现}
2.光,是人间与神境相互对话的一种语言,并且是人性
与神性共同显身具象化的领域。{金贝尔美术馆}
3.路易斯.康的秩序空间”,把不同用途的空间性质进行
解析、组合、体现秩序,突破了学院派建筑设计从轴线、 空间序列和透视效果入手的陈规。
再巧妙不过的楼梯设计, 把原来封闭的空间切开了 许多条状缝隙,好让光线 投掷进来。既很大程度上 保证了空间的私密性,又 给空间增加了流通性,增 加美感的同时又增加了空 间的趣味性。
路易斯· 康选用了灰泥,玻璃和 木材,且外部以白色调为主, 咋一看,倒有些深沉的味道。 而在内部,甚至就在外部的细 处可以发现,这个住宅还是挺 平易近人的。冰冷中带着温和 的表情,像一位冷幽默的长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