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基础) 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滑轮基础知识总结

滑轮基础知识总结

滑轮基础知识总结类型一:用滑轮提升重物类型二:用滑轮拉动重物类型三:滑轮组滑轮组简单计算1.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矿井中重的物体A,当他所用的拉力F=500N时,物体A在10s内匀速提升2m。

若不计滑轮重、摩擦和绳重,求:1、物体A的重2、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3、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2.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质量为48kg的物体以0.3m/s的速度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__ v 物200N ;若用该滑轮组将重 570N 的物体匀速提升 2m 时,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绳子的伸 长,(g=10N/kg ),求: 动滑轮的重力 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 若用此滑轮组提升 66kg 的物体,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少? 1、2、3、3.S=图:n=乙图:F= S=n=乙甲GG F= G乙 n=图n= GGF=Sh GS=—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拉力F=3N,物体A的速度v=0.2m/s,忽略滑轮重、绳重和轴摩擦。

则求物体A受到的拉力。

物体A受到的合力。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

绳自由端的速度。

5.如图所示,重40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所受的滑动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物体A在2s内前进了0.2m。

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轴摩擦,则求物体A受到摩擦力大小。

绳自由端拉力。

绳自由端的速度。

6.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A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不计绳重、弹簧测力计重、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求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

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

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八年级物理滑轮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滑轮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滑轮知识点总结一、滑轮的定义与种类。

1. 定义。

-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2. 种类。

- 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 动滑轮: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二、定滑轮。

1. 特点。

- 不省力,即拉力F = G(G为物体重力)。

-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例如,在升旗时,通过定滑轮改变拉力方向,使人能在地面方便地将国旗升起。

2. 实质。

-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其动力臂l_1等于阻力臂l_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_1l_1 = F_2l_2,可得F = G。

三、动滑轮。

1. 特点。

- 省力,当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时,拉力F=(1)/(2)G。

如果考虑动滑轮重G_动,则F = (1)/(2)(G + G_动)。

- 费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高度h的2倍,即s = 2h。

2. 实质。

- 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动滑轮的支点在绳与轮的切点处(轮的边缘),动力臂是轮的直径,阻力臂是轮的半径。

四、滑轮组。

1. 特点。

- 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省力情况:在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和摩擦时,拉力F=(1)/(n)G(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如果考虑动滑轮重G_动,则F=(1)/(n)(G + G_动)。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s=nh。

2. 滑轮组绳子段数n的确定。

- 可以通过数直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来确定n。

例如,在一个简单的滑轮组中,如果有3段绳子直接与动滑轮相连,那么n = 3。

3. 组装滑轮组。

- 若要省力,则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从内向外绕;若要改变力的方向,则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从外向内绕。

滑轮知识点技巧总结

滑轮知识点技巧总结

滑轮知识点技巧总结一、滑轮的基本知识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装置,通常由一个轮子和一个固定在其上的轴组成。

它可以用来改变方向并增加力的作用效果。

滑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绳索或链条拦绳在滑轮上穿过的方式,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并增大力的作用效果。

滑轮的基本构造包括轮轴和轮带,轮轴用来支撑和固定轮带,轮带则用来传送动力。

滑轮可以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分为单轮滑轮、复合滑轮和绞盘滑轮。

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通常情况下,使用滑轮可以减小需要施加的力的大小,但是要注意的是,滑轮增大了力的效果,但却没有减小所需的总力。

二、滑轮的应用1. 物体的举起和降落滑轮广泛应用于物体的举起和降落中。

当有一重物体需要提升时,可以使用滑轮来增加力的效果。

将绳索或链条绕过滑轮上的轮带,然后再施力,力的效果就会增大,从而可以轻松地举起重物。

此外,滑轮还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得重物的举起更加方便和灵活。

2. 机械传动系统滑轮也被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系统中,可以用来通过链条或皮带传递动力。

通过滑轮的转动,传递动力的效果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并且能够实现力的平衡和方便的传动。

3. 绳索运动在登山、钓鱼、滑雪等运动中,滑轮常常被用来作为绳索的固定点和承重点。

通过滑轮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小了对运动者的体力负担,使得运动更加顺畅和轻松。

4. 工程建设在建筑和工程方面,滑轮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工地中,工人需要举起重物,可以借助滑轮来实现目标。

此外,在拖拉工程中,滑轮还可以用来传送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滑轮的使用技巧1.选择合适的滑轮在使用滑轮时,首先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滑轮。

要考虑到承重能力、耐磨性、摩擦系数等因素,并结合具体的使用环境和场景,选择最适合的滑轮。

2.正确安装滑轮在安装滑轮时,应该注意轴承的安装位置和轮带的正确穿线。

轴承的安装位置应该稳固可靠,轮带的穿线方向应该符合物体的运行轨迹,并且要避免轮带的侧倾和勾绞。

3.合理设置滑轮组使用多个滑轮共同协作,可以达到更好的力的效果。

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

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

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一、滑轮的定义滑轮(Pulley)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设备,通常由一个轮子和一个或多个槽组成,可以绕轴旋转。

它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或减轻施加力所需的努力。

二、滑轮的分类1. 固定滑轮(Fixed Pulley):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减少所需的力量。

2. 动滑轮(Movable Pulley):滑轮可以随着物体一起移动,能够减少所需的力量,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 组合滑轮(Compound Pulley):由多个固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既能改变力的方向,也能减少所需的力量。

三、滑轮的原理滑轮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和力的传递路径来实现其功能。

在理想情况下,不考虑摩擦和滑轮的重量,滑轮系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描述其力学原理:- 固定滑轮:\( F_{output} = F_{input} \)- 动滑轮:\( F_{output} = \frac{F_{input}}{2} \)- 组合滑轮:\( F_{output} = \frac{F_{input}}{n} \),其中 \( n \) 是承担负载的绳索分支数。

四、滑轮的特点1. 固定滑轮的特点:- 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 适用于需要改变拉力方向的场合。

2. 动滑轮的特点:- 减少所需的力量,但需要更长的绳索。

- 适用于需要减轻拉力的场合。

3. 组合滑轮的特点:- 结合了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

- 可以同时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五、滑轮的应用1. 工业生产:用于提升重物,如起重机、吊车等。

2. 日常生活:如窗帘拉绳、晾衣架等。

3. 体育运动:如攀岩时的绳索系统。

六、滑轮的计算1. 力的计算:根据滑轮的类型和绳索分支数,计算所需的输入力。

2. 距离的计算:使用滑轮系统提升物体时,计算拉绳所需移动的距离。

七、滑轮的注意事项1. 考虑摩擦力:实际使用中,摩擦力会影响滑轮的效率。

2. 滑轮的维护:定期检查滑轮的磨损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滑轮及其应用(基础)知识讲解

滑轮及其应用(基础)知识讲解
4
5、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物重相等的物体,若忽略动滑轮的重和摩擦时,所用的拉力最大的是( )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大小如何确定。运用隔离法,假想把定滑轮和动滑轮从中间隔断,再看隔 离后,留在动滑轮及货物上相关线头有几个,就是几段绳子吊着重物,则每段绳子的拉力 F=G/n。(动滑轮重和摩 擦力不计)同学们要特别注意第四幅图,根据滑轮定义此图中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所以并不省力,拉力 F=G。 【总结升华】根据题意,不考虑滑轮重力及摩擦,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 F=G/n。
【答案】20 10
类型二、滑轮组
4、关于使用滑轮组的论述,较全面的是( ) A.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 B.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C.一定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D.一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 【答案】B 【解析】滑轮组是将定滑轮与动滑轮结合在一起,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的特点。
【典型例题】
类型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关于如图中的两类滑轮甲和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改变拉力的方向
B.甲是臂杠杆
C.甲比乙省力
D.甲比乙省距离
【答案】C
【解析】乙滑轮的轴是固定的,所以定滑轮,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使用乙滑轮不能够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甲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是动滑轮,使用甲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故 C 符合题意。
【总结升华】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2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答案】B

物理动滑轮知识点总结

物理动滑轮知识点总结

物理动滑轮知识点总结一、滑轮的结构滑轮由滑轮轮轴、滑轮轮筐、滑轮轮毂、轴承、滑轮外壳等部分组成。

滑轮轮轴是滑轮的中心轴,用来支撑滑轮轮筐。

滑轮轮筐由两个固定的滑轮轮筐和一根连接两个轮筐的轴组成。

轮筐有一个凹槽,用于放置绳子或绳索。

滑轮轮毂是滑轮的中心部分,可以使滑轮旋转。

轴承是滑轮的核心组件,它可以减少滑轮的摩擦力,使滑轮更容易旋转。

滑轮外壳是滑轮的外部包装,可以保护滑轮不受外界损伤。

二、滑轮的原理滑轮的原理是利用绳子或绳索环绕在滑轮的轮筐中,通过外力拉动绳子,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当一个力施加在绳子上,绳子会在滑轮轮筐上产生一个张力,这个张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滑轮的原理是利用绳子的拉力来改变我们施加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滑轮的应用1. 增大力的作用距离滑轮可以增大力的作用距离,这意味着当一个力作用在绳子上时,通过滑轮的作用,可以使我们用较小的力来抵消大的力,这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使用绳索拉动重物、起重机的设计等。

2. 改变力的方向滑轮还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得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改变物体的位置。

比如使用绳索将物体从一个地方拉到另一个地方。

3. 发挥机械优势通过适当的配置滑轮,可以发挥机械优势,使得我们能够用更小的力来抵消更大的力,实现简单机械的作用。

四、滑轮的相关公式1. 力的大小滑轮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其计算公式为:F2 = F1 * n其中,F1是施加在绳子上的力,F2是使物体运动所需的力,n是滑轮的个数。

2. 力的方向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如果滑轮改变力的方向,那么它的计算公式为:F2 = F1其中,F1和F2分别是施加在绳子上的力和使物体运动所需的力。

3. 作用距离滑轮可以增大力的作用距离,其计算公式为:d2 = d1/n其中,d1是力的施加距禿,d2是力的作用距离,n是滑轮的个数。

五、滑轮的摩擦与效率滑轮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这将导致滑轮的效率降低。

滑轮的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η = Wout / Win其中,η是滑轮的效率,Wout是滑轮的输出功率,Win是滑轮的输入功率。

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

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

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第一篇:滑轮的原理和分类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也是非常基本的物理原理之一。

滑轮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工程等领域中。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滑轮的原理和分类。

一、滑轮的原理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可以将力量分散到两个或更多的方向上。

滑轮本身并不起到增加力量的作用,但它可以减轻物品的重量,并使力量更容易被施加。

滑轮的原理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F1/F2 = D2/D1其中,F1为施力的大小,F2为物体所受的力的大小,D1为施力点与滑轮中心的距离,D2为物体支持点与滑轮中心的距离。

二、滑轮的分类按照滑轮的个数,可以将滑轮分为单轮滑轮和多轮滑轮两种。

1. 单轮滑轮单轮滑轮又叫固定滑轮,它只有一个滑轮,并且滑轮的位置是固定的。

固定滑轮可以改变施加力的方向,但它不能改变施加力的大小。

单轮滑轮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表示:2. 多轮滑轮多轮滑轮又叫移动滑轮,它包含了至少两个滑轮,并且其中的一个滑轮是可移动的。

移动滑轮可以使施力点的方向改变,并且可以提高力的大小。

多轮滑轮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表示:根据滑轮的结构和应用,还可以将滑轮分为其他不同的类型。

例如,“捻线滑轮”可以用来捻合绳子或钢线,而“斜轮滑轮”可以用来改变力的方向。

总之,滑轮是一种古老而基本的机械,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理解滑轮的原理和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它,并从中受益。

第二篇:滑轮的应用和实验滑轮是物理学中非常基础的实验之一,通过滑轮的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滑轮的原理和分类。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滑轮的应用和实验。

一、滑轮的应用1. 重物吊运滑轮可以被用于吊运重物。

用多轮滑轮装置可以减轻吊钩的重量,使重物更容易吊起来。

这样可以减少人力和时间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2. 提升车提升车是一种通过滑轮、绳子、钢丝绳等完成物品的提升和移动的机械设备。

滑轮的应用可以使提升车的操作更方便和高效。

3. 机械工作在机械工作中,滑轮可以被用来传递动力。

例如,在汽车的刹车系统中,滑轮可以帮助转换压力并改变方向。

物理滑轮知识点

物理滑轮知识点

物理滑轮知识点总结
一、定滑轮
1. 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2. 实质:等臂杠杆。

3. 特点:
-不省力也不费力,即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拉力F 等于重物的重力G,F = G。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比如,要将重物竖直向上提升,可以通过定滑轮将拉力方向变为水平或其他方向。

二、动滑轮
1. 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2. 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 特点:
-省一半的力,即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拉力 F 等于重物重力G 的一半(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F = G/2。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三、滑轮组
1. 定义: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装置。

2. 特点:
-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n,在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力时,拉力F = G/n;若考虑动滑轮重力,则拉力 F = (G + G 动)/n,其中G 为物重,G 动为动滑轮重力。

四、滑轮的应用
1. 在起重机、升降机等机械中广泛应用滑轮组来提升重物。

2. 在旗杆顶部安装定滑轮,用于改变力的方向,方便升旗。

五、计算滑轮问题的注意事项
1. 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通过观察与动滑轮直接相连的绳子段数来确定。

2. 考虑摩擦和动滑轮重力的影响:实际情况中,摩擦和动滑轮重力不可忽略,计算拉力时要按照相应公式进行。

3. 明确力和距离的关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 之间的关系为s = nh(n 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轮(基础)
撰稿:肖锋审稿:蒙阿妮
【学习目标】
1、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特点、实质及其作用;
2、理解滑轮组的作用及滑轮组的装配图。

【要点梳理】
要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高清课堂《滑轮》392030定滑轮和动滑轮)
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轴的轮子叫滑轮,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要点诠释:
1、定滑轮:如下图甲所示,我们可把一条直径看成杠杆,圆心就是杠杆的支点,因此,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定滑轮的特点是它的转轴(支点)不随货物上下移动。

2、动滑轮,如下图乙所示,特点是它的转动轴会随物体上下移动,它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它的转动轴是阻力作用点。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要点二、滑轮组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要点诠释:
1、特点:既可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但费距离。

2、结论:
在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如果考虑动滑轮的重力,则有n

物G G F +=
要点三、根据要求设计滑轮组
1、根据要求确定动滑轮上绳的段数。

2、根据绳的段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一个动滑轮可拉2段绳,还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也可以拉三段绳,但就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了。

设想如果需要n 段绳(n 为偶数)那么就需要n/2个动滑轮和n/2个定滑轮穿绳组装时,绳的固定端要固定在定滑轮下的挂钩上(这叫做“偶定”),若不改变力的方向,还可少用一个定滑轮,即
12
-n
个定滑轮。

如果n 为奇数,则需要
2
1
-n 个动滑轮和同样数目的定滑轮,穿绳时,绳的固定端要拴在动滑轮上方的挂钩上(这叫做“奇动”),这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如果还想改变用力方向,就应再加一个定滑轮,即
2
1
+n 个定滑轮。

上述方法叫“奇动偶定”,如下图所示。

【典型例题】
类型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关于如图中的两类滑轮甲和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能改变拉力的方向 B.甲是等臂杠杆
C.甲比乙省力 D.甲比乙省距离
【答案】C
【解析】乙滑轮的轴是固定的,所以定滑轮,定滑轮是等臂杠杆,使用乙滑轮不能够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甲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是动滑轮,使用甲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故C符合题意。

【总结升华】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答案】B
2、施工中,一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若沿不同方向将一桶泥沙提到高处(不计摩擦),那么工人用的拉力是:()
A.F
1大 B.F
2
大 C.F
3
大 D.一样大
【答案】D
【解析】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定滑轮拉同一重物G,沿三个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定滑轮工作特点的了解和掌握。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若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则拉力F
1与F
2
相比较
()
A.F
1较小 B.F
2
较小 C.F
1
与F
2
一样大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F
1的力臂L大于F
2
的力臂L′,由于提起的重物一定,根据杠杆
平衡的条件,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一定,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故F
1
较小。

3、如图用一个动滑轮提升重为20N的物体,当匀速向上拉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2N,若不计摩擦,拉力F和动滑轮的重力的大小是()
A.拉力F为12N,动滑轮重4N
B.拉力F为20N,动滑轮重2N
C.拉力F为20N,动滑轮重4N
D.拉力F为12N,动滑轮重2N
【思路点拨】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绳子的绕线决定滑轮组的使用效果,有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力,拉力就是动滑轮和物体总重的几分之一。

【答案】A
【解析】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都相等,因此拉力F就等于弹簧秤的示数12N;
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2段绳子承担,则有2F=G
物+G

,G

=2F-G

=2×12N-20N=4N
【总结升华】注意有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物体的重,拉力就是动滑轮和物体总重的几分之一是在不计摩擦的条件下。

举一反三:
【变式】如下图所示装置,用两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重为60 N,水平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为20 N,不考虑其他摩擦,则F
1= N,F
2
= N。

【答案】20 10
类型二、滑轮组
4、关于使用滑轮组的论述,较全面的是()A.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
B.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C.一定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D.一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
【答案】B
【解析】滑轮组是将定滑轮与动滑轮结合在一起,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的特点。

5、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物重相等的物体,若忽略动滑轮的重和摩擦时,所用的拉力最大的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大小如何确定。

运用隔离法,假想把定滑轮和动滑轮从中间隔断,再看隔离后,留在动滑轮及货物上相关线头有几个,就是几段绳子吊着重物,则每段绳子的拉力F=G/n。

(动滑轮重和摩擦力不计)同学们要特别注意第四幅图,根据滑轮定义此图中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所以并不省力,拉力F=G。

【总结升华】根据题意,不考虑滑轮重力及摩擦,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G/n。

举一反三:
【变式】用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匀速提升同一物体G,若不考虑滑轮重力及摩擦,则作用
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1、F
2
和F
3
的大小是
A. F
1较大 B. F
2
较大
C. F
3较大 D. F
1
=F
2
=F
3
【答案】A
6、小明家住二楼,正装修房子,小明站在地面上,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请帮他设计一较省力的方法,把材料送到二楼窗口去。

【答案与解析】人在地面上向下用力,且是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故由两根绳子承担物重,绳子固定在定滑轮上。

所以该图为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组装,组装滑轮组要按照“奇动偶定”的原则。

举一反三:
【变式】(高清课堂《滑轮》392030例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答案】
类型三、综合应用
7、如图所示,物体A 的重力为G ,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当F= G 时,才能把物体
A 匀速提起;若G F 5
2
,则重物对地面的压力为 G 。

精品文档
实用文档
【思路点拨】根据动滑轮的特点:省一半力和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

【答案】2
1 5
1 【解析】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动滑轮的应用、平衡状态的物体的受力分析及相互作用力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