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3.4眼睛和眼镜、3.5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3.4眼睛和眼镜、3.5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

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自学本节内容,时间大约20分钟,并完成预习导学。

2、怎样矫正视力三、学习目标:1、说出眼睛的构造,简述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简述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3、显微镜和望远镜结构和原理四、重点: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难点: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

五、自主学习:1、眼睛的结构2、人眼看物体原理: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相当于一个底片。

3、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看远物时,放松,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

看近物时,收缩,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

4、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1)、成因:(2)、矫正:5、远视眼(老花眼):(1)、成因:(2)、矫正:6、眼镜的度数(1)、透镜焦度是指的倒数(2)、眼镜的度数等于乘100的值,(3).眼镜的正、负度数分别表示是凸透镜和凹透镜7、显微镜构造:①物镜原理 f<u<2f相当于一个②目镜原理放大镜作用8、望远镜构造:①物镜原理 u >2f相当于一个②目镜原理放大镜作用六、课堂检测1、 (09雅安)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2、(09潍坊)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

视力正常的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而言A.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B. 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3、(09成都)图18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第五章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本节课主要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了解到两种光学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应用。

一、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能够放大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

它由物镜、目镜、镜管和底座等部分组成。

1.物镜:物镜是显微镜的下层镜片,是用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

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看到的物体就越清晰。

2.目镜:目镜是显微镜的上层镜片,是用来放大物镜所在焦面上成像的物体。

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为10倍。

3.镜管:镜管将物镜和目镜串联在一起,使光线通过物镜后再通过目镜,最终形成放大倍数。

4.底座:底座是显微镜的支撑部分,可以放置待观察的物体。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1.将待观察的物体放置在显微镜的底座上。

2.调节物镜与底物的距离,使物镜离物体较近。

3.通过目镜观察物体,可以使用调焦轮来调节物镜与目镜的相对位置,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二、望远镜望远镜是一种能够观察远距离物体的光学仪器。

它由目镜、物镜、镜筒和底座组成。

1.物镜:物镜是望远镜的下层镜片,用于接收远处物体的光线。

物镜的直径越大,视野越宽广。

2.目镜:目镜是望远镜的上层镜片,放大物镜所成的实像。

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狭窄。

3.镜筒:镜筒是望远镜的支撑结构,使物镜和目镜能够呈一条直线排列。

4.底座:底座用于稳定望远镜,并方便观察者使用。

用望远镜观察物体1.将望远镜对准待观察的物体。

2.通过物镜接收物体的光线。

3.通过目镜观察成像的物体。

三、显微镜与望远镜的应用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方面,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细胞观察、组织分析、微生物研究等领域。

通过显微镜,科学家们可以观察到微小结构和微生物,从而对生物学、医学等学科做出深入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望远镜被广泛应用于观察远距离的物体,如观察星体、观赏动物等。

望远镜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远处的景物,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四、回顾与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主备人:审核人:一、目标导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通过阅读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3.通过合作讨论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探究学习:(一)、通过阅读、探究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原理学习活动1:在白纸上画一个小箭头,用两个火柴盒压住,在它上面放一块无色透明的塑料膜,用滴管从烧杯中吸上一些水,小心地把小水滴滴在塑料膜上,观察到什么现象?改变水滴到桌面的距离,再观察到什么?学习活动2:从水滴看到方向相反、放大的箭头后,再用一放大镜叠加在上面观察水滴。

这时能看到水到清晰的和原来方向相反的、被放的很大箭头。

和同学议一议,为什么?学习活动3:自主阅读教材P103页内容,提出问题,并整理所获:我的疑惑:学习活动4:和老师一起观看多媒体,进一步了解显微镜的知识。

展示评价1:完成以下知识点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都相当于镜,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2.来自被观察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的像,原理同一样。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能把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物体了。

3.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镜的焦距较大。

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的像,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很微小的物体。

4、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二)、通过探究了解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学习活动1:和老师一起观看望远镜的动画,并阅读课本后回答问题:(1)望远镜有两组组成。

靠近眼睛的叫,靠近物体的叫。

(2)物镜成像,目镜成像。

(3)我们要看清物体还与什么有关?阅读课本p72页图3.5-4和同学们共同回答。

第5章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导学案

第5章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导学案

显微镜与望远镜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知道显微镜、望远镜各部分的成像原理;3、掌握视角的概念;学案导学【课前预习】1.显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是,靠近被观察物体的一组透镜是,这两组透镜都是一个.2.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一个、的像,它与镜头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的是一个、的像,它与的成像原理相同.3.望远镜的物镜可以使远处的物体在附近成、的像,它与镜头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的像,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4.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与和有关.【课堂练习】1.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2.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可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________外,以避免_______的干扰.3.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像(填虚或实).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由______组成.物镜的作用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目镜的作用是用来把______.4.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靠近镜子时,由于像相对于他的眼睛所成的视角逐渐,所以产生一种“像在变大”的错觉,其实所成的像的大小,因为平面镜成的像.5.小刚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C.目镜5×,物镜40×D.目镜10×,物镜40×6.小明取来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分别用一只手握住其中一个来模仿望远镜,它通过两个透镜看到前面远处木棉树的叶子,如右图所示,调整两个透镜的距离,直到看的清楚为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靠近眼镜的透镜是物镜,靠近被观测物的是目镜B.用望远镜观察远处木棉树的叶子,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C.两透镜互换后再观察叶子,人看到的像都是放大的D.目镜能把物镜成的像放大7.人类生活在广阔的宇宙里,宇宙拥有个星系,只是这些星系中的一个,太阳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人类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条轨道上运行.目前发现的太阳系有大行星.8.在生物课上时,要想看清动植物的细胞需要用,被观察物体的光经物镜成的像,此像刚好在目镜的焦点以(选“内”或“外”)的焦点附近,经靠近眼睛的目镜作用成一个的像.9.凸透镜在生活中有不少的应用,人的眼睛的晶状体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也是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甲图中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乙图中望远镜的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D.乙图中的望远镜的物镜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10.如有图所示的是天文爱好者所用望远镜的原理,从图中的光路可知()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D.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11.我们能否看清一个物体,跟它对我们眼睛的“视角”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越大,距离我们眼睛越远,视角越大B.物体越小,距离我们眼睛越远,视角越大C.物体越大,距离我们眼睛越近,视角越大D.物体越小,距离我们眼睛越近,视角越大12.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已使被观察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13.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体,把口径加大的目的是()A.会聚更多的光B.成像更明亮C.增大视角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4.小明观察远近不同和高矮不同的两根竹竿,眼睛感到最高的是()A.15m远1.7m高B.15m远1.5m高C.10m远1.7m高D.10m远1.5m高15.利用在离地面约为600千米的轨道上运行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来探索宇宙奥秘的意义主要在于人类()A.能摆脱地球引力束缚而进入宇宙B.观察天体时的距离变近C.观察地球表面的清晰度得以提高D.观察天体时不受地球大气层的干扰16.甲、乙、丙三位同学自己制作了临时切片,下图是他们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的物像.我们认为三位同学的物象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1)要让甲同学看到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应该将装片向移动一定距离.(2)乙同学看到的物像下侧很模糊而上方比较清晰,你认为这主要是因为.(3)丙同学的最大问题是视野太暗,怎样才能调亮?17.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下图所示.(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不调整水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填“厚”或者”薄”),直至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填“上”或“下”)移动.参考答案1.显微镜望远镜2.大气层大气层3.凸虚凸透镜缩小的实像像放大4.大不变正立、等大的虚像5.D6.D7.数十亿银河系三九8.显微镜倒立、放大的实像内正立、放大的虚像9.B10.B 11.C 12.B 13.A 14.C 15.D 16.(1)左(2)切片厚薄不均(3)换用大光圈(或将反光镜换为凹面镜)17.(1)凸透(2)厚6—12mm (3)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倒立上今日感悟。

物理:3.5《显微镜与望远镜》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物理:3.5《显微镜与望远镜》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5节显微镜与望远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观察试实验。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学习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学习难点: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

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两个透镜成像原理的。

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显微镜请阅读课本p71图3.5—1显微镜的结构回答问题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都相当于镜,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2.来自被观察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的像,原理同一样。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能把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物体了。

3.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镜的焦距较大。

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的像,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很微小的物体。

二、望远镜请阅读课本回答问题:1.望远镜有两组组成。

靠近眼睛的叫,靠近物体的叫。

2.物镜成像,目镜成像。

3.我们要看清物体还与什么有关?阅读课本p72页图3.5-4回答。

4. 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1)以凹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间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2)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3)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目镜,以较小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两者间的距离,观察近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知道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及作用2、过程与方法: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教学用具】显微镜,凸透镜(两只),凹透镜(一只)【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用放大镜可以使物体放大,那么如何能放大得更大?人眼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时,分辨本领是有限的。

把物体移近些,可以看得清楚些,借用放大镜可以看得更清楚些,但对于太细微的结构,如生物的细胞,移得再近,用放大镜也是看不清楚的。

我们从实验中可看出用两个凸透镜可以放得更大。

利用这个原理,为了能看到细小的物体,人们制成了显微镜。

为了看清远处的物体,人们又制成了望远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

二、新课教学(一)、课前预习预习要求:预习课本71页至73页,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如果你觉得还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和疑问,请记录下来,预备课上组内交流。

1.观察课本图3.5-1和3.5-3,说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原理。

2.视角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小组学习1.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结合课本图3.5-1,让学生讲解,老师可以随时指点、或找其他学生补充)。

(1)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

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反光镜可旋转,能使反射光线从下方照射到被观察的物体上,起到增大物体的_______的作用。

载物台用来放置被观察的物体,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反射镜反射的光线从下方穿过圆孔,照射在被观察物体上。

(2)物体通过物镜能成一个,,的像;这个实像作为目镜的“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的像。

显微镜使物体经过两次放大,使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能看到。

八年级物理 3.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 3.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C.从目镜看到的像是放大的虚

D.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成的像
都是实像
4.下列关于视角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A.视角越大,我们看到的物体
越清晰
B.视角越小,我们看到的物体
越清晰
C.视角过大或过小,我们都无
法看清物体
D.视角的大小与我们能否看清
物体无关
5.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
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
物镜成一个的_____实像,落在
目镜______的位置;这个实像
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_____
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
远镜,没有现成的透
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_______
(选填“近视”或“远视”)镜
片来

生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








代替.
6.刘军同学想用焦距为8 mm
和20 mm的A、B两个透镜组
装一个显微镜,但他为选用
物镜和目镜犯了难,请你帮
助他分析应该如何合理选择
和放置才能满足要求.
四、小结:
显微镜构造:①物镜原
理: f<u<2f
②目镜
原理: 放大镜作用
望远镜构造:①物镜原
理:u>2f
②目镜
原理放大镜作用
五、布置作业:本节练
习册。

板书设计: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师生收获及反思。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出品人:审核人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知道视角的概念【课前预习】一.预习问题1.回顾我们学过的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2.预习课本P71-P73,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透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镜。

(2) 有一种望远镜也是有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靠近眼睛的叫做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镜。

二、预习自测1.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

2.关于双凸透镜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B.物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C.目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D.目镜相当于一个幻灯机3.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与有关,还与有关。

三、预习反思通过预习,你未解决和解决起来困难的问题有:【课内探究】一.预习总结,展示问题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仔细阅读课本“显微镜”部分,小组内讨论一下显微镜的结构特点,然后用你小组的放大镜试着自制显微镜,你有什么发现,一会儿展示给大家,看看哪个小组发现的问题多?2.仔细阅读课本“望远镜”部分,小组内讨论一下望远镜的结构特点,然后用你小组的放大镜试着自制望远镜,你有什么发现,一会儿展示给大家。

三.反思整理、归纳梳理请同学们将刚才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把本节的知识框架写到下面空白处。

四、达标检测,反馈提升1. 有关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2.关于双凸透镜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B.物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C.目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D.目镜相当于一个幻灯机3.天文望远镜口径都很大,这样做是为了()A.美观B.观察太阳C.可以会聚很多光D.观察方便4.显微镜下方常用一个小镜来做反光镜,这一小镜可能是()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三棱镜5.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远离镜子时,由于像对他的眼睛所造成的视角逐渐,所以产生一种“像在变小”的错觉,其实所成的像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显微镜和望远镜
主备人:杨春坤审核人:复核人:
学习目标:
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知道视角的概念
重点难点:
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一、自主预习:
自学课本内容。

搞清楚以下知识:
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靠近眼睛的是,物体通过物镜成、的像(相当于的镜头);物镜成的像经过目镜再成的像(相当
于)。

经两次成像就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物体了。

2、望远镜:望远镜是由和两组透镜组成。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用来把物镜成的像。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

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

视角越大,成的像越,看物体越清楚。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大远小”
二、合作探究
1、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

视角的大小不仅与有关,还与
有关。

2、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目镜焦距。

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u<f)成像。

3望远镜的物镜焦距大,目镜焦距小。

物体在物镜的二倍焦距之外(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望远镜是通过把物体的像移近来增大视角和把物体的像放大来增大视角的。

三、精讲点拨
显微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__________,能成一个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能成一个像,经过两次放大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的像。

望远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的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的像。

视角越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越,人对物体看的越清晰。

物体的大小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决定视角的大小。

物体越,离眼越,视角越大。

四、当堂达标
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叫做目镜,叫做物镜。

物镜所成的像是、的实像,它离目镜的距离在。

2、望远镜中被观察物体到物镜的距离远大于,成的像到目镜的距离。

3、做透镜成像实验时,烛焰的像在屏幕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幕的位置,而打算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幕的中央,应将透镜向移。

4、显微镜最下端反光镜的作用是()
A.反射载物片上物体发出的光B.反射由目镜处射来的光
C.反射由物镜中射来的光D.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
5、同一个物体离眼睛越近,其视角()
A.越小B.越大C.不变D.无法确定
6、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

五、课后提升
1、显微镜和望远镜在构造上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大都是由______组_________组成,并且大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

2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可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________外,以避免_______的干扰。

3显微镜的反光镜用的是( )
A.凹透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面镜
4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
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
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成放大的像
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