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习题第十一章 激励(参考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激励

(练习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期望理论,在( )的情况下激励力量为0。

A. 效价等于0

B. 效价等于1.0

C. 期望值等于1.0

D. 期望值等于0.5

2. 曹雪芹虽食不果腹,仍然坚持《红楼梦》的创作,是出于其( )。

A. 自尊需要

B. 自我实现的需要

C. 安全需要

D. 以上都不是

3. 商鞅在秦国推行改革,在城门口立了一根木杠,声称能将木杠从南门移到北门者,奖励五百金,但没有人去尝试。根据期望理论,这是由于( )。

A. 五百金的效价太低

B. 居民对得到报酬的期望很低

C. 居民对完成要求的期望很低

D. 枪打出头鸟,大家都不敢尝试

4. 企业中,常常见到员工之间在贡献和报酬上会相互参照攀比,你认为员工最可能将哪一类人作为自己的攀比对象?( )。

A. 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B. 员工们的顶头上司

C. 企业中其他部门的领导

D. 与自己处于相近层次的人

5. 如果职工甲认为,与职工乙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职工甲会采取的行为是( )。

A. 努力增加自己的投入

B. 减少自己的投入

C. 努力增加乙的报酬

D. 使乙减少投入

参考答案:1.A; 2. B; 3.B; 4.D; 5.B;

二、多项选择题

1. 期望理论认为,激励水平取决于( )的乘积。

A. 动机

B. 行为

C. 期望值

D. 效价

E. 目标

2. 最近某大学分房排队,年轻的骨干教师想法颇多,认为工资太低,分房无望且不公平,教学没有积极性,结果有的在外兼职,有的干脆辞职下海。你认为这一现象用以下哪个理论可以合理解释?( )。

A. 强化理论

B.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C. 弗隆的期望理论

D. 公平理论

E. Y理论

3. 研究挫折产生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最终目的还在于找出对待受挫人的有效方式方法。一般采用( )。

A. 采取宽容的态度

B. 提高认识,分清是非

C. 改变环境

D. 精神发泄法

E. 心理咨询

4. 人们最常见的减少明显不公平的方法有( )。

A. 发牢骚

B. 改变投入

C. 改变产出

D. 心理调节

E. 离职

5. 下面( )因素属于保健因素。

A. 薪水

B. 工作环境

C. 工作条件

D. 地位

E. 行政管理、技术监督系统

参考答案:1.CD; 2. CD; 3.ABCDE; 4.BCD; 5.ABCE;

三、判断题

1. 根据期望理论,对工作的激励可以表示为:激励= 工作绩效×期望值。

( ) 2. 对大多数人来说,安全需要可以通过工作之外的家庭和团体关系,以及工作中的友好关系来加以满足。( ) 3. 双因素理论认为,消除了人们工作中的不满意因素,就会使工作结果令人满意。( ) 4. 在实际激励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坚持正面的鼓励,用奖励和表扬来提高组织成员的士气。( ) 5.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需要是被尊重的需要。( )

参考答案:1.错; 2. 对; 3.错; 4.对; 5.错;

四、问答题

1. 简述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按照先后次序由低到高排列。生理需要是最低等级的、最基本的需要;安全需要是指保护自己免受生理上和心理上伤害的需要,同时还有能保证生理需要得到持续满足的需要;社会需要有时也称为友爱和归属需要,是指人们需要社会交往与认同,包括爱、归属、接纳和友谊的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可能会影响人们的精神健康;尊重需要是指一个人期望发展自尊的同时得到别人的认可,即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一个人成为他所期望的人的内驱力,以发展个人的潜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包括成长、开发自我潜能和自我实现。

2. 简述双因素理论的基本思想。

答:1)双因素理论的概述。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的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又称激励—保健理论。赫茨伯格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需要,它们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这两类需要就是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企业政策、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劳动保护。这类因素处理得不好会引发工作不满情绪的产生,处理得好可预防或消除这种不满。但它不能起激励作用,只能起到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激励因素是指能够促使热门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工作上的成就感;由于良好的工作成绩而得到的激励;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值;职务上的责任感。

2)双因素理论的意义。赫茨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把传统的满意—不满意(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的观点进行了拆解,认为传统的观点中存在双重的连续体: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同样,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这种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基本启示是: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但更重要的是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创造奋发向上的局面,因为只有激励因素才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感。

3)双因素理论的缺陷。在研究方法本身、研究方法的可靠性以及满意度的评价标准这些方面,赫茨伯格这一理论都存在不足。另外,赫茨伯格讨论的员工满意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的一定关系,但他所用的研究方法只考察了满意度,并没有涉及劳动生产率。

3. 根据期望理论,企业应如何对员工进行激励?

答:期望理论立足于提高员工实现行为目标的动机水平。认为在较高的动机水平下,员工能够自动产生高强度的行为动力,进而形成强大的激励力。而提高动机水平的主要途径在于提高适宜的目标诱因,使员工能够选择更符合自身需要并更具有成功可能性的目标,以便为实现该目标采取相应的行动。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维克多·弗鲁姆(Victor Vroom)提出的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认为:激励是评价选择的过程,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或激励取决于他对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预期实现目标可能性的估计。换言之,激励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该行动所能达成的目标及该目标可能导致某种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目标并可能得到某种结果的期望概率。

根据期望理论,在对员工进行激励时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这些也是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三个条件。第一,努力与绩效的关系。人总是希望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个人主观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预期目标的概率较高,就会有信心,就可能激发出很强的工作力量。但是如果他认为目标太高,通过努力也不会有很好的绩效时,就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导致工作消极;第二,绩效与奖励的关系。人总是希望取得成绩后能够得到奖励。如果他认为取得绩效后能够获得合理的奖励,就有可能产生工作热情,否则就可能没有积极性;第三,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人总是希望自己所获得的奖励能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然而由于人们在年龄、性别、资历、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对各种需要要求的满足的程度就不同。因而对于不同的人,采用同一种办法给予奖励能满足的需要程度不同,能激发出来的工作动力也就不同。

4. 公平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运用该理论来指导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

答:公平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s)在1965年首先提出,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该理论的基础在于,员工不是在真空中工作的,他们总是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