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进行的侵略扩张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
教材通过介绍三国对外侵略的历史事实,让学生了解法西斯主义的反人类本质,认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从而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这一课题,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1. 对法西斯主义的反人类本质认识不足;2. 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感受不深;3. 对和平、发展的观念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西斯主义的反人类本质,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进行的侵略扩张行为,认识法西斯主义的反人类本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进行的侵略扩张行为,法西斯主义的反人类本质。
2.教学难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平、发展的观念的树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创设战争场景,让学生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西斯主义的反人类本质。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的战争案例,分析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历史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3.讨论话题、案例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优质教案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欧洲、亚洲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难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
【学情分析】对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教师应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时间、扩张等方面进行归纳,需要强调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是受一战影响,而不是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对欧洲、亚洲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师应从背景、方式、内外政策等方面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归纳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异同。
【新课导入】教师幻灯片出示图示: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摆脱危机寻找出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问题:(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美国是怎样做的?有何作用?(续表)对外,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教师幻灯片出示季米特洛夫《最后的辩词》内容:这次审讯由一个理论决定,这就是:火烧国会是德国共产党干的,是共产国际干的。
火烧国会这一反共行为事实上被用来诬陷共产党人,他们宣称这是共产党武装起义的信号,是推翻德国现政府的烽火。
由于用了这个理论,全部诉讼程序就贯穿着反共的性质。
——1933年12月16日季米特洛夫在莱比锡法庭的最后辩护词教师设问:“火烧国会”的真凶是谁?为什么嫁祸于德国共产党?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4的内容进行思考。
教师总结:德国纳粹党。
为了打击德国共产党,进而取缔包括德国共产党在内的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教师幻灯片出示《安妮日记》的材料:《安妮日记》的作者安妮·弗兰克是德籍犹太人,16岁时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
《安妮日记》是作者遇难前两年对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1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1一. 教材分析《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为满足其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历史。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以及战争的结果。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西斯侵略扩张的罪行,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分析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意义,进一步树立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掌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过程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意义。
2.难点: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分析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
3.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过程及意义。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分析法西斯侵略扩张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
2.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分组讨论的道具(如白板、彩笔等)。
4.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过程及意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优质教案

导入1(问题式导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有何特点?美国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德、日又是如何寻求出路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导入2(图片式导入)
如图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图中的三头怪兽,其中头部是指德国的希特勒,中间是指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尾巴上的是指日本的东条英机。怪兽三头一体,对内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出了新的世界大战的警号。德国、意大利、日本是怎样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有哪些暴行?今天让我们走进那段罪恶的历史,再现那段人间悲剧。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46.2%、28.4%、40.6%、16.5%、8.4%。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三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殖民地来养活我们的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3.1929年经济大危机对意大利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面对危机,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在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
4.列举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
答案:1936年,吞并埃塞俄比亚。
过渡语:意大利在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不是积极寻求救治危机的方法,而是通过对外扩张去转嫁危机,那么,在欧洲和它一样希望通过对外扩张转嫁危机的国家又是哪国呢?
(1)“一次大危机”指的是什么?
答案:经济危机。
(2)“两个策源地”分别指哪两个国家?
答案:欧洲策源地:德国;亚洲策源地:日本。
(3)“三个同盟”指的是什么?有何影响?(教师可补充提示)
答案: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

部编版本历史九年级《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学设计
18.提问:试着回顾20世纪30年代前日本对
中国的侵略?
19.介绍日本法西斯上台背景。
20.展示图片,介绍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21.介绍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22.展示材料,介绍轴心国的形成。
课堂小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在欧洲和亚洲形成,之后二战顺理成章的爆发。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
浩劫,二战为什么爆发,原因值得人们深思。
面对
国内的经济困难,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应对。
对一些
国家的暴行,不能视而不见,采取姑息纵容的态度,
最后一定是害人害己。
板书。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优质教案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德、意、日法西斯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内外政策,认识经济危机与法西斯建立的直接关系;通过国会纵火案、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等事件,认识法西斯势力的恐怖统治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的分析与思考,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唯物史观看待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法西斯专政和侵略扩张的必然性结果,认识和平局面来之不易,培养热爱和平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侵略扩张,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教学方法:图表法、比较法、材料分析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什么是法西斯?导入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史事,并补充:法西斯象征暴力和权威。
后来束棒被用做意大利法西斯党的标志,成了恐怖、独裁和战争的代名词。
现在法西斯泛指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
德国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日本军国主义是世界法西斯主义的三大形态。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
__墨索里尼__乘机组织法西斯党。
1922年,法西斯政权在__意大利__建立起来。
2.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
不久,他解散国会,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欧洲__策源地形成。
3.希特勒上台以后,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乘机解散了工会。
法西斯政权为加强思想控制,还焚烧了大量的进步书籍,疯狂地迫害、屠杀犹太人。
希特勒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
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__凡尔赛条约__》,实行普遍__兵役制__,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课时目标1.了解20世界20年代至30年代的国际形势及其背景;2.理解和认识法西斯国家的主要特点;3.了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及其后果。
课前准备1.预习课本相关内容;2.熟悉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国际形势;3.准备讲义和课件。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了解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的扩张,并提问学生对此了解多少。
步骤二:学习2.介绍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国际形势:一战后,同盟国和协约国通过凡尔赛条约和圣日耳曼条约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加剧了德国的国内矛盾;同时,世界经济也陷入了危机,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崩溃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3.讲解法西斯国家的主要特点:一党专政、极端民族主义、国家威权、唯生存论、对内残酷对外侵略等。
并通过案例讲解维也纳的安第斯公寓和慕尼黑的惨淡教训,来说明法西斯主义的危害。
4.讲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德国的“莱茵保卫战”、意大利的侵略埃塞俄比亚、日本的“满洲事变”等。
步骤三:思考5.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思考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6.展示学生的思考结果,并给予评论。
步骤四:总结7.总结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和带来的后果,并强调历史的教训,让学生了解实现国家富强的正确方式。
课后作业1.阅读相关课外书籍或关于二战的资料;2.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3.准备下一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学习、思考和总结多个环节,来让学生了解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国际形势、熟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和认识法西斯主义的空前危害,提高学生了解历史的能力和正确面对当前社会发展。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加大了互动历程中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愉快的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优秀教案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优秀教案教案: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优秀一、课程目标学习了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优势与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和批判的能力,增强国际历史意识。
二、课程内容1.什么是法西斯国家–法西斯主义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法西斯国家的典型代表2.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优势–独裁统治下的高度集中决策–军事力量的快速动员和优秀组织–国家意识形态的合理化和宣传推广3.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特点–对外侵略的军事手段与战略–对降服地区的统治政策与措施–资源掠夺与经济控制的手段三、教学过程1.概念解释(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理解法西斯主义的定义和核心思想,以及法西斯国家的典型代表。
2.侵略扩张优势分析(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列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优势,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归纳总结。
3.特点分析(25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特点,并以PPT或海报形式展示出来。
4.学生讨论和总结(15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各组的研究成果,并进行集体总结和讨论。
四、教学评估1.小组展示评估–对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评估,包括对概念解释准确性、分析深度和呈现形式的评价。
2.课堂讨论评估–对学生的参与度、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五、教学延伸1.了解其他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案例,如纳粹德国、日本帝国主义等。
2.分析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影响和启示,帮助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对世界格局和人类发展的意义。
六、教学资源•课堂教学PPT•小组讨论材料•学生展示海报或PPT模板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展示和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讨论和展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和正确评估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避免产生误解和偏见。
同时,需要在教学延伸中提供更多相关案例和深入的思考问题,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思考问题,激发求知欲。
自主
探究
学生依据学案的自主探究部分,阅读
课本,标划知识点。
教师:提出问题与要求,督导学生阅读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标划重要知识点,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相关史事】
阅读课文63页相关史事,了解“法西斯”一词的含义。结合正文回答:
(1)根据材料一思考,在这场经济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为了挽救危机,这两个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从材料二的内容看,这是哪个政党的主张?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该政党执政后有哪些暴行?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相关史事】
阅读66页资料,结合所学回答
1.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是什么?
2.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观察图片《二战全面爆发前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示意图》,回答:德国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表现有哪些?
3.【史料分析】
材料一在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各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如下表所示。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日本
42.2%
28.4%
40.6%
16.5%
8.4%
材料二我们要求得到较多的土地来养活我们的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刺的人口…德意志民获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2)纳粹党。制造了“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解散工会,取缔了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焚毁大量的进步书籍;迫害、屠杀犹太人等。
师: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史事”,结合课文回答问题,认识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生:阅读史料,分组研讨,解答问题:
(1)要侵略扩张,称霸世界。(2)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教学任务】
教
育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意大利、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原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过程;了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过程与
方法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西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观察地图,了解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过程。
情感态
度与价
相同点: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统治;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启示:对侵略行径绝不能姑息纵容;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合作共处等
反思完善
教后反思
(1)材料一中的“田中义一的秘密奏折”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什么愿望和野心?
(2)为实现“田中义一的秘密奏折”中的目的,日本在中国制造了哪些暴行?
(3)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日本热衷于侵略扩张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师:指导学生结合材料了解“法西斯”一词,强调现在法西斯成了“战争、恐怖、独裁”的代名词。
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如何?
2.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何时建立?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人物扫描】
“我要在历史上留下利爪雄狮的形象”---墨索里尼
结合课文,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内对外政策如何?说出意大利法西斯对外侵略的表现?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阅读64页“人物扫描”希特勒相关材料,结合课文回答:德国法西斯建立的背景?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史料研读】
材料一: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的秘密奏折(1927年)
材料二: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国土狭小,资源匮乏。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1936年“二二六兵变”以后不久,日本军部内主张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加速对外侵略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法西斯统治开始确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生:阅读课文,掌握意大利法西斯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内外政策。
师:出示图片,指导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正文,认识意大利法西斯政权领土扩张的罪行。
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观察地图,依图掌握德国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情况。
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美国和德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逐渐克服了经济危机:德国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3)原因:日本国土狭小,资源缺乏;②传统的具有军国主义色彩的武土道精神;③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④经济危机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为转嫁危机,日本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标志: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拓展延伸
德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西斯有何共同点?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暴行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给我们留下哪些启示?
值观
了解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和平产生的消极影响,认识到和平的可贵和战争的残酷。
重点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难点
法西斯主义的影响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
引入
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1929-1933年经济危机来袭时,罗斯福实行新政帮助美国度过了危机,德国、日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