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表格式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14课。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疯狂对外侵略扩张,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件。
教材通过详细的历史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和全球范围内的战争灾难。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的具体史实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原因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战争灾难的认识和反思能力也亟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战争进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反战的观念,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增强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战争进程。
2.教学难点: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背景和动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战争结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史料教学法、合作探讨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生动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国旗,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国家为何会走向侵略扩张的道路。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为。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背景和动机。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战争进程。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
3.扩张:
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第二年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二 .德国法西斯的建立---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背景:
(1)经济大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社会矛盾激化 (2)希特勒的纳粹党发展壮大,并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一个普通海关职员之家。 1914年,他加入德国陆军,参加一战。 1919年, 他加入德意志工人党,后改为“德意志民族社 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纳粹”是 德文“民族的”和“社会主义的”两个词缩 写的音译。1921年,希特勒成为纳粹党领袖,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希特勒
墨索里尼
广田弘毅
“法西斯” 是什么意 思?
的卫 束士 棒手
中
法西斯原意“束棒”,为古罗马 执政官出巡时的权利标志。象征暴 力和强权高于一切。
现在法西斯是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背景: (1)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 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 政府几乎瘫痪。 (2)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
德国吞并奥地利
《慕尼黑协定》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三.日本法西斯建立----亚洲战争策源Fra bibliotek的形成 1.背景:
(1)日本觊觎中国之心由来已久。 (2)在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 (3)军部法西斯积极推动对外扩张: 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制造华北危机 2.建立: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组阁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侵略扩张: 1937年7月7日,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设置毒气室、焚尸炉等,改造 成灭绝营,创造了一天毒死6000人的记录,共杀死250万犹太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课件(22张PPT).ppt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背景
材料一 1927年,日本内阁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 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材料二 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也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工农业生 产大幅度下降,出口下降一半以上。到1931年,失业人数达300万,大批农 民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日本统治集团迫切要求强化国家政权,转移 国内人民的视线并从对外战争中寻找新的出路。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政府更迭频繁,持不同政见 的政党轮流上台执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 中央政府几乎瘫痪。
(二)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 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法西斯”一词源于古代罗马。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高行政长官有12 个卫士相随。他们手持束棒,束棒中间插着一把战斧,象征着国家的最高 权力。束棒用于施行笞刑,斧子用于执行死刑。“束棒”在古代罗马人使 用的拉丁语中,读作“法西斯”。
日本法西斯势力对外侵略扩张的方案。 ——《国策基准》
日本加紧扩充军备,军费开支占全部财政收入的近一半。 日本还制定了《国策基准》,把“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 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为日本的根本国策。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处境与日本的处境有何相同之处?德国法西 斯专政与日本法西斯专政有何不同之处?
(2)德国民众对《凡尔赛条约》不满,渴望民族复兴,民族复仇主义 情绪蔓延。
(二)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建立者 希特勒 2.建立时间 1933年 3.建立标志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不久,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归纳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 的过程与特点(以军部为核心 力量实行法西斯统治)
1936年3月,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着日本 法西斯专政建立。
广田弘毅
➢1915年参与起草“二十一条” ➢1933年出任外务大臣 ➢1936年“二二六”兵变出任内阁总理大 臣 ➢广田内阁制定确立扩张方向的《国策基
准》 ➢参与了所有对华战争扩大化的决策 ➢1946年3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确定为甲 级战犯 ➢1948年12月23日被处以绞刑
.
21
犹太店主注视着 “水晶之夜”后自 己商店的惨状
.
“水晶之夜”(或翻译成碎玻璃 之夜,是指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 纳粹党员与党卫队袭击德国全境的犹 太人的事件。这被认为是对犹太人有 组织的屠杀的开始。许多犹太商店的 窗户在当晚被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 光的照射下犹如水晶般的发光,这就 是该事件名称的由来。
历史九年级下册( RJ )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展资 定的本 时相主 期对义
稳发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经济大危机 摆脱危机
1929—1933年
寻找出路
美国 罗斯福新政
德、意、日 法西斯专政
.
29
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至此,纳粹德国(阿道 夫·希特勒)与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贝尼托·墨索 里尼)和军国主义的日本(东条英机)结成以“柏 林—罗马—东京轴心”(Berlin-Rome-Tokyo Axis) 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成员国称之为“轴心国”)。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标志 着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精品课件

影响? 建立法西斯专政
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
(2)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在德国之后,走上同样道路的国家是哪一个?
日本
1931年,日本将军本庄繁在一份备忘录中说:“为了加强我国的地位和力量, 有必要立即利用苏联还未完成五年计划和中国尚未成为统一国家的形势,同时还要利 用世界经济的困难处境。以达到更进一步占领满洲和蒙古的目的,实现早先远征西伯 利亚的积极目标。”请回答: (1)“世界经济的困难处境”指什么?
A.德意日
B.德日意
C.日德意
D.意德日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惟一的政治手段,就在于重组一个军队,重要的是德国是否拥有800万后备军
。
材料二: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获取每天的面包。
————1932年希特勒演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看出德国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走上了什么道路?给世界带来怎样的
捷克斯洛伐克
欧洲战争 策源地形 成
日本
经济危机 的打击
军部控制 的内阁上
1936 年
台
1931年,九一八 亚洲战 事变,东北沦陷; 争策源 1937年七七事变, 地形成 全面侵华
法西斯 是什么意 思?
的卫 束士 棒手
中
法西斯原意“束棒”, 为古罗马执政官出巡时的 权利标志。现在法西斯成 了对内恐怖独裁和对外侵 略扩张的代名词。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 时期
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希特勒
墨索里尼
广田弘毅
1.知道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扩张; 知道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概括德国法西斯的对内外政策及暴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件(共18张PPT)

4、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影响: 二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暴行
⑴对内: 对进步组织实行残酷镇压,推行国民经济军
当堂训练
1.恐怖主义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在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国家恐怖”。下列
恐怖事件不是发生在德国的是( D )
A.国会纵火案
B.焚毁进步书籍
C.掀起反犹狂潮
D.军部发动政变
2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探究资本主义从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时期转为三
四十年代的动荡时期的因素中,下列哪一项堪称“萧何”? (D )
1、背景:
(1)日本觊觎中国之必由来已久。 (2)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 (3)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
国家
工业生 对外贸 失业 产下降 易缩减 人数
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
日本 (1931年)
32.9%
75.9% 约300万
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特点 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二、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与扩张
对外政策:扩军备战,积极侵略扩张 (1)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 尔赛条约》,实行普遍兵役制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2)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河 东岸非军事区
凡尔赛体系开始 被破坏
希特勒将德国陆军扩大至60万人,重 新成立空军并扩充海军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据吴于瑾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整理
纳粹党的发展有何特点?
内外政策:
对内政策: (1)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
权、政权、军权于一身。 (2)解散一切工会,取缔其他政党。 (3)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DX)

1919年3 月,墨索 里尼在米 兰建立了 准军事组 织“战斗 法西斯”。
1.背景:
一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 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 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 痪。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 西斯党。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墨索里尼(1883年7月29日——1945年4月28 日),意大利法西斯党党魁、独裁者,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元凶之一,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1922年至 1943年期间任意大利王国首相。墨索里尼在1925年 1月宣布国家法西斯党为意大利唯一合法政党,从而 建立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独裁统治。墨索里尼与德 国元首希特勒于1939年5月22日签订意德《钢铁条 约》。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正式加入轴心国进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建立意 大利社会共和国。1945年4月27日,墨索里尼在逃 法西斯党党魁 亡途中被游击队发现、俘虏,1945年4月28日,墨 墨索里尼 索里尼和他的情人克拉拉·贝塔西在科莫省梅泽格拉 被枪决,后被愤怒的群众暴尸。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为何德国纳粹党能迅速崛起呢? 1928年,纳粹党只有10万党徒, ①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激 到1932年猛增到140万。1932年, 化了社会阶级矛盾,引发了 在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 政治危机,各阶层对现政权 大党。 ——九年级下册课本 不满。 ②《凡尔赛和约》的严厉制 裁,激起德国民众复仇主义 情绪和渴望民族复兴心理; ③希特勒、纳粹党对社会的 蛊惑宣传,煽动复仇情绪, 赢得了各阶层的广泛支持。 希特勒极富煽动性的演讲
对外: 1937年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材料: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 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 据材料思考: 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称柏林—罗 1.轴心国集团成立的目的是 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意大利法西斯的对外扩张
1.一战后,墨索里尼组织法西斯党,建立法西斯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扩张。
2.1936年,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背景:经济危机打击德国,引发政治危机。
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二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2.对内反动措施:解散国会工会;打击德国共产党;焚烧书籍;迫害犹太人;
3.对外扩军备战: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义务兵役制;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凡尔赛体系开始崩溃瓦解)。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背景:日本觊觎中国已久;在经济危机中,日本经济遭受重创。
2.过程:
(1)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核心,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战开始,拉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华盛顿体系开始崩溃瓦解)
(2)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建立法西斯专政,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四、轴心国法西斯军事同盟集团形成(了解即可)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标志着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五、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对比
六、本课思维导图(注意英法纵容形成的绥靖政策)
七、历史事件联系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意大利法西斯建立
2.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日本( )
A.走上法西斯道路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实行明治维新
3.1933年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其标志性事件是()
A.国会纵火案B.纳粹党成立
A.希特勒上台执政B.国会纵火案
C.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D.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
6.20世纪法西斯分子给人类制造了一场空前的浩劫,这场灾难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师讲述纳粹党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对外政策。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多媒体展示资料:
材料:1927年,日本内阁宣称“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军部:指日本当时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根据日本当时的宪法规定,天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军部直接听命于天皇,政府无权过问,使军部在日本社会中占有特殊地位。军部是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工人失业人数
工人罢工次数
日本
32.5%
50%
300万
1931年
2415次
师讲述日本法西斯上台的背景。
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资料。
1936年2月26日,军部法西斯分子发动政变,袭击了首相官邸和其它重要国家机关,刺杀了一些内阁重臣。政变之后在军部的支持下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着日本建立了军部法西斯专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世界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危机,是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德意日法西斯化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代表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法西斯政权是最反动的、最富侵略野心的政权,各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与相互勾结,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到来。
师讲述日本法西斯的建立和表现。
多媒体展示轴心国地图。
师讲述轴心国建立过程。
学生阅读材料和材料,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学生自已写出答案,组内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回答。
通过对教材和材料的解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调动学生的历史思维,,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法西斯,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方法,从而形成阶段性知识体系。
C.迫害犹太人D.希特勒上台
4.下列对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外形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国共首次合作,国民大革命风暴骤起
B.日本:深陷经济危机,发动九一八事变
C.苏联:斯大林开始领导社会主义建设
D.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5.20世纪法西斯分子给人类制造了一场空前的浩劫,这场灾难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具备很多历史知识,较好掌握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依据信息得出结论。鉴于本课的内容较为抽象,所以适当地选取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并将其结合在一起,以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认识和理解问题。
多媒体出示纳粹党的图片和资料:
纳粹党,1919年成立。为欺骗人民,它自称“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原称“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NAZI。“纳粹”是德文“民族的”和“社会主义的”两个词缩写的音译。
师讲述纳粹党的壮大。
多媒体出示希特勒走上最高统治宝座的图片:
师讲述希特勒上台的过程和对内政策。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和资料。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人间地狱”
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
重点难点
重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关系
突破方法:通过学习阅读教材找出意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过程,引导学生感知意大利、德国、日本实行对内恐怖独裁、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分别形成了欧亚战争策源地。初中生缺乏对经济危机方面的知识积累,对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并加速法西斯政权建立的理解较为困难,通对对意、德、日的影响的探讨,将内容化难为易,便于学生题解。
课题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11月8日
授课教师
王志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和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了解德国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调动学生的历史思维,指导学生由果索因,逐步深入,开阔视野、净化心灵,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通过问题使学生学会识别各种类型的资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国会纵火案B.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教具和教法
教具:电脑及多媒体设备、自制教学课件、有关插图
教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练习检测法、线索总结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
问题: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师: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大法西斯头目。由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不断向外侵略扩张,在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空难,那么,恶魔一般的法西斯政权是怎样上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重温那段历史。
生:学生认真听讲。
通过历史图片和问题导入所学内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入新情境开展有效学习。
【讲授新课】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多媒体出示束棒图片。
师解释法西斯的概念。
师讲述意大利法西斯上台的背景、建立、政策和表现。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多媒体展示表格资料。
师讲述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和法西斯上治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