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人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
安全生产三类人员培训

安全生产三类人员培训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涉及众多岗位和工种的安全。
为了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培训办是企业中必不可少的部门之一。
在安全生产培训中,可以将员工划分为三类人员,分别是安全责任人员、安全操作人员和普通员工。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类人员的培训内容。
首先是安全责任人员的培训。
安全责任人员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他们负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监督实施情况。
在培训中,应该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安全责任人员需要熟悉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了解企业在法律框架下的安全责任和义务,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2. 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责任人员应该学习常用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工具,如事故案例分析、风险评估和管理、安全检查和巡查等。
3.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培训的重点是让安全责任人员熟悉企业的应急预案和相关的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其次是安全操作人员的培训。
安全操作人员是直接参与生产作业的员工,工作环境危险,安全风险较高。
他们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 安全操作规程:培训中应重点强调企业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让操作人员明确安全操作规程对保障个人安全和生产安全的重要性。
2. 安全工具使用:安全操作人员需要学习相关安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如呼吸器、防护眼镜、耳塞等,以确保他们在危险工作环境下的安全。
最后是普通员工的培训。
普通员工是企业的基层员工,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1. 安全生产意识培养:普通员工需要培养安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安全事故对个人和企业的危害,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主动参与安全管理。
2. 安全操作培训:普通员工在培训中需要学习安全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明确各种危险源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对这三类人员的培训,可以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时也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安全责任感,将安全生产理念融入到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
安全生产三类人员培训教材

安全生产三类人员培训教材一、引言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和员工福祉的基石。
为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培训各类人员成为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一环。
本教材旨在系统介绍安全生产三类人员的培训内容,帮助他们全面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二、安全管理岗位人员培训要点1. 角色与职责安全管理岗位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承担者和监督者,其主要职责包括:- 制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和考核;- 指导事故调查与分析;- 提供安全管理建议和改进措施等。
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岗位人员需深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熟悉相关政策,确保企业安全运营合规。
主要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
3. 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安全管理岗位人员需掌握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的方法与技巧,包括:- 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 灭火和急救知识;- 应急预案与演练;- 事故后续处理与报告流程等。
三、特种作业岗位人员培训要点1. 特种设备操作特种作业岗位人员需了解和熟练掌握所需特种设备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操作规程,包括:- 吊装设备操作;- 起重机械操作;- 高处作业设备操作;- 压力容器使用等。
2. 危险化学品安全特种作业岗位人员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搬运和使用,在培训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与管理;-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等。
3. 高空作业安全对于特种作业岗位人员,高空作业是一项高风险工作。
培训要点包括:-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个人防护措施;- 高空坠落事故防范;- 安全用具的选择和使用等。
四、一般作业岗位人员培训要点1.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培训一般作业岗位人员时,需重点介绍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方法,包括:- 头部防护;- 眼脸防护;- 呼吸防护;- 手部和足部防护等。
安全生产三类人员培训

安全生产三类人员培训关于安全生产三类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和内容一、引言安全生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和员工生命安全的保障。
为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企业需要对不同类别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员工具备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生产知识,从而确保企业的顺利运行和员工的生命安全。
二、安全生产三类人员培训的重要性1. 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管理层人员培训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管理层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者和责任人,承担着重要的领导和管理职责。
他们需要了解国家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生产政策和目标,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能够合理安排资源,制定科学的安全生产计划,并负责实施和监督。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危险识别和评估、突发事件处理等。
2.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安全管理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执行者和监督者,负责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政策、制定各项安全制度和标准,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事故,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管理理论、操作规程、事故预防和处理、应急救援等。
3. 一线员工培训一线员工是企业生产中最直接受到安全风险影响的人员,他们负责操作设备、执行作业任务。
他们需要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准确判断和评估工作风险,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他们还需要了解对自身和他人的影响,养成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安全习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的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应急处理、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
三、安全生产三类人员培训的具体内容1. 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管理层人员培训内容(1)法律法规培训:包括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如《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
(2)企业政策和目标培训:介绍企业的安全生产政策和目标,使其能够理解和推动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类人员安全培训学时

三类人员安全培训学时一、引言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而安全培训是保障人力资源安全的重要环节。
针对不同类别的人员,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三类人员安全培训的学时安排。
二、一线操作人员安全培训学时一线操作人员是企业生产运营的中坚力量,他们直接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其安全培训至关重要。
针对一线操作人员,我们应分为入职培训和定期培训两个阶段。
1. 入职培训(40学时)入职培训是一线操作人员的基础安全培训,包括以下内容:-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政策法规宣传教育(8学时)-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及操作规程(12学时)- 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知识(8学时)- 灭火器使用及应急疏散演练(8学时)-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讨论(4学时)2. 定期培训(每年16学时)定期培训是一线操作人员持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每年的培训内容包括:- 安全生产知识更新及政策法规宣传教育(4学时)- 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知识深化(4学时)- 灭火器使用及应急疏散演练巩固(4学时)-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讨论拓展(4学时)三、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学时管理人员在企业安全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具备更高级别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针对管理人员,我们应分为入职培训、岗位培训和定期培训三个阶段。
1. 入职培训(32学时)入职培训是管理人员的基础安全培训,包括以下内容:-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政策法规宣传教育(8学时)- 安全管理体系与责任制度(8学时)- 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8学时)-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危险源管理(8学时)2. 岗位培训(每年16学时)岗位培训是管理人员在特定岗位上提升安全管理能力的培训,每年的培训内容包括:- 安全管理知识更新及政策法规宣传教育(4学时)- 安全管理体系与责任制度深化(4学时)- 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深化(4学时)-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危险源管理深化(4学时)3. 定期培训(每三年32学时)定期培训是管理人员持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每三年的培训内容包括:- 安全管理知识更新及政策法规宣传教育(8学时)- 安全管理体系与责任制度深化(8学时)- 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深化(8学时)-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及危险源管理深化(8学时)四、特殊岗位人员安全培训学时特殊岗位人员是指从事特殊工种或特殊操作的人员,他们面临的安全风险较高,安全培训需更加重视。
三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能力培训考核制度

三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能力培训考核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安全生产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生产能力,对不同类别的人员进行安全生产能力培训和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训与考核对象根据不同的职责和岗位特点,将三类人员划分为:1.高层管理人员:包括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经理等,他们对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负责人。
2.各类从业人员:包括生产人员、技术人员、操作工、维修工等,他们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
3.特殊岗位人员:包括岗前岗后服务人员、保卫人员、消防人员等,他们负责企业安全保卫和应急处理。
三、培训方式与内容1.高层管理人员:a.培训方式:定期组织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班。
b.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2.各类从业人员:a.培训方式:新员工入职培训和在岗培训相结合。
b.培训内容:i.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包括《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等。
ii. 职业卫生知识:包括职业病防治、个体防护措施等。
iii. 生产操作规程:包括设备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要求等。
3.特殊岗位人员:a.培训方式:组织专门的应急培训班。
b.培训内容:i.事故应急处理:包括火灾事故、化学泄漏事故等应急处置方法。
ii. 安全防范知识:包括防范恐怖袭击、防范非法入侵等。
四、考核方式与周期1.高层管理人员:每年组织一次安全生产能力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履行情况等。
2.各类从业人员:入职前进行初级培训后进行考核,之后每年进行一次岗位培训和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职业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操作规程的遵守情况等。
3.特殊岗位人员:入职前进行初级培训后进行考核,之后每年进行一次岗位培训和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应急处理的操作方法掌握情况、安全防范知识的掌握情况等。
五、考核结果处理与目标1.考核合格的人员,将获得相应的安全生产能力证书,并享受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件和待遇。
陕西三类人员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证明

陕西三类人员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证明摘要:一、陕西三类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证明的背景和重要性二、三类人员具体定义及职责三、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和要求四、合格证明的获取方式和有效期五、陕西三类人员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证明的实际应用六、对未获得合格证明的相关处罚正文:陕西三类人员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证明,是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提高三类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的三类人员进行的一种培训和考核。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三类人员的具体定义和职责。
这三类人员分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
企业主要负责人需要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特种作业人员需要具备特种作业知识和技能,负责特种作业的安全生产。
其次,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和要求。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安全生产管理、事故案例分析等。
培训要求三类人员必须全程参加,并通过考核,才能获得合格证明。
再次,合格证明的获取方式和有效期。
合格证明由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获取方式是通过考核。
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一年,到期后需要重新参加培训和考核。
在实际应用中,陕西三类人员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证明是三类人员履行职责的必备条件,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对于未获得合格证明的三类人员,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停职、吊销职务等。
综上,陕西三类人员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证明,对于提高三类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类人员安全生产

三类人员安全生产
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着三类重要的人员,他们分别是:
1. 管理人员:这一类人员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安全生产政策和措施。
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安全管理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2. 工作人员:这一类人员是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人员,他们需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和操作设备和工具。
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作业风险和安全要求,并积极参与安全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3. 监督检查人员:这一类人员负责对生产现场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场所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和要求。
监督检查人员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提出改进建议,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处理。
这三类人员在安全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同时,各类人员之间应积极合作,共同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安全生产三类人员培训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三类人员培训1、什么是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证?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证是: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时使用的A、百B、C三种证书。
1、企业主要负责人(A证):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总经理,企业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总经理等。
2、项目负责人(B证):是指取得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由企业法人授权,度负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负责人等。
3、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证):是指在企业专职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及其专职工作人员和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安全生产三类人员培训扩展资料职责定位问1、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指对本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答活动和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人员,包括企业法专定代表人、经理、企业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等。
2、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是指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负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负责人等。
3、建筑施工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在企业专职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和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属以上人员证书中编号分别用A、B、C区别,简称A类人员、B类人员、C类人员。
2、三类人员安全生产知识继续教育培训证书每年都要参加培训吗三类人员安全生产知识继续教育培训证书每三年参加一次培训,不是每年参加,谢谢3、什么是三类人员安全培训证安全三类人员持有的《安全员资格证》。
安全员资格证是建筑、剧毒危化企业进行生产必须具备的一个证件,是从业资格的象征。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特殊生产行业,需要《安全生产许可证》,而且是和资质联系在一块的,办理资质许可证需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方可领取,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安全三类人员,是指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负责的三类人员,有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以及建筑施工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三类人员包括:1、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指对本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人员,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经理、企业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建筑行业的特点
1.产品固定,作业流动
作业人员随着工程所在地点的变化而不断 流动.即便是在一个工地施工,作业人员也 会随着工程进度和工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不断流动.正是由于工作环境和作业条件产 生的动态变化大,施工周期转化快,所以施 工现场安全隐患比较多.
法律
建筑法
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筑法》主要规定: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 和群防群治制度。建立安全生 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 安全生产教育的培训:建筑施 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 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 保险费。
《建筑法》的主要内容
• 我国第一部规范建筑活动的部门法律 • 《建筑法》总计85条,主要规定了建筑许
• 共七章97条,对于“三类”人员而言, 主要掌握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
对“安全第一”的认识: • 在思想认识上安全高于其他工作; • 在组织机构上安全权威大于其他组织或部门; • 在资金安排上,安全强度的重视程度重于其他工作所需
的资金; • 在检查考评上,安全的检查评比严于其他考核工作; • 当安全与生产、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安全优先。 对“预防为主”的认识
u 注意:宪法对于保障安全生产只是作出了原则 性、方向性、普遍性、根本性的规定,在现实中 对于保障安全生产发挥具体作用的是一些具体的 部门法律、法规、规章、条例等。
二、基本法律
法律的含义:是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实 施,其地位和效率仅次于宪法。
构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础: 《建筑法》、《安全生产法》。
可、建筑工程发包承包、建筑工程监理、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及 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建筑法》确立的基本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所有制度的核心, 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群防群治制度 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5、伤亡事故处理报告制度 6、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宪法
全国
人大
安全生产基本法 专项法 相关法 国际公约
国务院 部委 地方人大政府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地方法规、规章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
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 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 定的义务。
宪法
u 这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 他任何法律法规都不能与之相抵触,只能体现宪 法意图、保证宪法实现。
2002~2008年各类事故死亡人数
年份
2002年2003年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死亡人数 (万人)
13.9 13.71 16.7 12.68 11.28 10.84 9.117
16.6755
死亡人数
13.9393 13.707
(万人) 12.676
11.2822 10.84
2)交通部“三类人员”
二○○四年十月二十九日交通部强调自2006年1 月1日起,对参加公路、水运工程项目投标的施工企 业要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资格审查。
考核题型
• 一、单项选择题 • 二、多项选择题 • 三、判断题 • 四、案例题
• 提示:全部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考前提醒
• 注意按照准考证的提醒带齐考试所需物 品证件;
2.劳动强度大,劳动力密集
工作时间长,体力负担重, 而且要求思想高 度集中. 遇到抢工期, 有时候还需要加班, 不分昼夜抢工.
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多发
露天作业多 高处作业多 交叉作业多
4.从业人员构成复杂
现在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中大量使用民工 和临时劳务用工 , 侥幸心理很强, 甚至不 遵守劳动纪律、违章操作,认识不到施工项 目的高风险和作业环境的危险性。
▼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权(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案例分析
• 开胸验肺事件
• 2004年8月到2007年10月,张海超在郑州 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打工。未被告知 可能患的职业病。 2009年6月,张海超 为证明自己患矽肺病主动上手术台“开 胸验肺”。 胸部一打开,医生就发现了 他肺上的大量粉尘,肉眼可见。
全生产许可制度。 • 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
事生产活动。
第二章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法律 体系
法律体系的含义
是指由已经制定和需要制定的法律、行政法 规和部门规章等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
补充、相互协调的完整统一的框架结构。 广义 的法律体系还应该包括地方性法规和地
方性规章。
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 07年6月5日早5时许,吉林市船营区鸿博锦绣花园施工现 场一台十层楼高的塔吊从八楼处拦腰折断,造成两人死亡, 两人受伤。
要加强风险管理和应急知识 的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风 险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不做被煮死的青蛙”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 第三章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法律责任 • 第四章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开胸验肺事件凸显了工人的 “知情权”被侵犯。
第四、安全生产中从业人员的三大义务
安全 生产 中从 业人 员的 三大 义务
自律遵规的义务,即从业人员在作业 过程中,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 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要求 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 提高安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 急处理能力
强调预防为主就是要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做到安全生产管理防 患于未然,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工作要严格遵守 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 生产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的六大安全生产职责
生产 经营 单位 主要 负责 人的 六大 安全 生产 职责
危险报告义务,即发现事故隐患或者 其他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 报告
第五、五种监督管理方式
• 工会民主监督 • 社会舆论监督 • 公众举报监督 • 社区报告监督 • 政府监督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我国劳动法规定: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 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 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 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 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 康检查.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 动者必须经过专门部门培训 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建筑三类人员培训
三类人员”简介
“三类人员”是指哪“三类”?
企业主要 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专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
A类
B类
C类
1)建设部“三类人员”
二○○四年四月八日建设部下发了,建质 [2004]59号《关于印发<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 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解析: 本法没有明确规定。但在《建设工程安全生 产管理条例》以及《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办法》中作了明确规定。
45
第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中的八权
安全 生产 中从 业人 员的 权利
▼知情权 ▼建议权
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 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即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1996年10月1日实施 行政处罚是行政管理的手段 主体:行政机关、行政管理相对人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 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行政拘留及 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1999年10月1日实施 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管理的相对人认为行政
由此可见,我们建筑施工企业是一个 高危行业,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认 真做好施工作业场所安全隐患排查和 整治,严格施工过程监管控制,有效 预防各类事故发生,对我们显得极其 重要。
从以下的事故案例中你看 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5月28日下午4时30分,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一栋在建楼房脚手架 发生坍塌,由于事发突然,工人们猝不及防,其中6人随着脚手架 坠地,所幸受伤工人均无生命危险。
及规范性文件
• 附录(试题库)
第一章 绪论
1-1 安全生产立法的重要意义
• 1、加入WTO与国际接轨 2、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
• 3、提高从业单位、人员的安全素质 4、降低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 5、使安全生产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 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2安全生产立法历程
我国始终不断的探寻治标治本 的安全生产之路,建筑业安全 生产活动的立法历程反映了我 国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的历 程。
性基本法;是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纳入 法制化的重要标志;是以人为本,尊重 人权的具体表现。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2003年11月12日国务院通过草案 • 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令公布 • 2004年2月1日正式实施 • 重要意义:明确了建设活动各方的安全
责任;确保各责任主体的合法权益;加 强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 • 是第一部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行政 法规,是落实《建筑法》、《安全生产 法》的具体表现。
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法” 共七章 97条。在这部法律里,明 确的规定了“生产经营单 位的安全生产保障”和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 务”,“安全生产的监督 管理”,“生产安全事故 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以及“法律责任”等条款
《安全生产法》的主要内容
• 《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综合性基本法。
《8日国务院通过 • 2007年4月9日国务院令公布 • 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 • 重要意义: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