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设计中交换机选型

合集下载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链路环路的不良后果
多重帧的复制的情况
第3章 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链路环路的不良后果
MAC表不稳定的情况
第3章 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生成树协议STP:解决冗余链路
STP由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开发, IEEE 802.1D标准 主要思想:
中型网络设计知识与技能 设计中型网络
• 路由器配置(0+4学时) • 企业网设计(4学时)
大型网络设计知识与技能 设计大型网络
• 网络安全策略设计(2+0学时) • 网络维护与测试(2+0学时) • 设计性实验(0+10学时)
第3章 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网络设计综合知识与应用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第3章 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链路环路的不良后果
为提高网络连接可靠性或因网络铺设的无序,局域 网中有时会出现链路环路 会引发诸如广播风暴、多重帧复制以及MAC地址表 的不稳定性等严重后果
◦ 导致广播帧的不断增长,形成广播风暴,迅速导致网的络 拥塞
第3章 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配置交换机支持SNMP管理
配置联系人信息 配置位置信息 配置共同体名及只读权限 查看SNMP配置信息
第3章 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网络工程设计CH3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要点
熟悉并初步配置交换机 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配置交换机支持SNMP管理 配置二层交换机VLAN功能 配置MAC地址绑定功能 配置广播抑制功能 配置交换机的生成树功能 配置交换机端口聚合功能 配置三层交换机 交换机间的连接 网络工程案例教学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安徽省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路由与交换技术》课题名称:中小企业网络的组建课程设计3专业班级: 09网络工程同组姓名:章蓉、赵德馨、吴龙、庞洁同组学号:09012073、09012074、09012054、09012038联系方式: 153********指导教师:江家宝完成起讫时间:2012年5月21日至2012年6月10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1二、课程设计内容12.1、需求分析12.2、同组人员的任务分配1三、设备选型与数量13.1、交换机的选型与数量23.2、路由器的选型与数量23.3、PC机的选型与数量2四、网络设计与规划24.1、网络设备连接图24.2、设备的属性值基本规划34.3、路由的设计64.4、网络安全的设计64.4、网络出口的设计6五、各设备的配置75.1、交换机的配置75.2、路由器的配置10六、网络的测试结果14附录:参考文献16一、课程设计目的《路由与交换技术》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内容涉及路由器与交换机的综合配置、对实际案例的规划和设计等。

在前阶段的学习中,进行了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各个知识点的专项练习,在基础知识掌握之后,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进行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并能针对实际案例进行综合性地规划、设计和配置来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本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动脑、独立实践的机会。

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原理和配置;能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对这门课的理解,在理解相关设备的原理知识的同时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2.1、需求分析组件和管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中小企业网,完成以下网络需求:(1).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对路由器设置使能密码,加密使能密码,虚拟终端线密码,并能telnet登录;(2).对交换机进行基本配置,划分VLAN如下图所示;(3). 使用静态路由,让各VLAN的主机在访问不受限的情况下可访问外网,可互访;使用访问控制列表ACL进行控制,让VLAN1 、VLAN3 、VLAN4的主机只有在夜间23:30~次日凌晨06:00可以访问外网,其余时间以及其它主机访问外网不受限制;此外VLAN1不能与其它VLAN主机相互访问;(4).使用静态路由,为路由器添加静态路由命令,让路由器之间可以相互访问;(5).对路由器配置RIP协议,并在路由器上运行RIP协议;(6).远程访问技术的NAT技术,通过地址转换,公有IP地址为:191.2.2.1~191.2.2.3,对内网和外网的IP进行转换;IP地址分配时要求至少有6个网络地址(可利用子网)。

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方案

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方案
用户类型与数量
分析用户在网上的活动类型、频率和时间,以便为不同类型的用户分配合理的带宽和优先级。
用户行为分析
识别网络流量的来源、去向和流量大小,分析网络流量的模式和趋势,以便优化网络性能。
根据网络流量分析结果,合理分布网络流量,提高网络负载均衡能力,避免网络拥堵和性能瓶颈。
负载均衡
流量模式
网络拓扑类型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QoS(Quality of Service)是一种用于管理网络资源以确保网络性能的技术。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流优先级和业务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保障。例如,对于实时多媒体流,QoS可以确保其低延迟和高度可靠的数据传输,而对于文件传输,则可以提供更高的吞吐量。在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方案中,QoS通常与流量整形、队列管理和拥塞控制等技术结合使用,以确保网络性能。
03
安全事件响应
建立安全事件响应机制,以便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01
入侵检测系统(IDS)
部署IDS以监测网络流量,及时发现异常行为或攻击,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02
入侵防御系统(IPS)
通过IPS设备,实时检测并阻止恶意流量和攻击,保护网络免受外部威胁。
选择合适的数据加密类型,如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混合加密,以确保数据传输安全。
汇聚层设备
汇聚层协议
汇聚层设备包括中端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这些设备需要具备较高的性能和扩展能力。
汇聚层协议包括以太网协议、IP协议和ARP协议等,用于实现数据的封装、解封装和转发。
03
02
01
接入层设备
接入层设备包括无线路由器、有线网卡和调制解调器等,这些设备需要具备简单易用的特点。

网络工程设计方案校园网

网络工程设计方案校园网

网络工程设计方案——校园网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校园网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便捷的条件,还满足了师生在科研、管理、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为了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我们需要建设一个高速、先进、可扩展的校园网。

二、设计目标1. 满足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网络需求。

2. 提供一个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

3. 网络设计应具有可扩展性,能够适应学校未来发展需求。

4. 降低网络建设成本,提高网络设备利用率。

三、设计原则1. 实用性:网络设计应满足学校当前及未来的需求,为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

2. 可靠性: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降低故障发生率,提高网络故障恢复能力。

3. 安全性:网络设计应充分考虑数据安全,防止外部攻击,保护学校信息安全。

4. 可扩展性:网络设计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适应学校未来发展需求。

5. 经济性: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四、网络拓扑结构本校园网采用三级网络架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1. 核心层:核心层主要负责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实现不同汇聚层之间的互联。

核心层设备采用高性能路由器,确保数据传输的高速和稳定。

2. 汇聚层:汇聚层主要负责处理来自接入层的数据,并提供到核心层的连接。

汇聚层设备采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划分、路由等功能。

3. 接入层:接入层是用户连接网络的入口点,负责处理大量的用户通信,并提供安全控制。

接入层设备采用二层交换机,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交换。

五、网络地址规划1. IP地址规划:采用私有IP地址,根据学校各部门的实际需求进行分配。

2. 子网划分:根据各部门的实际需求,合理划分子网,提高网络的利用率。

3. 域名系统:设立域名系统,方便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六、网络设备选型1. 核心层:选择高性能路由器,如华为AR2200。

弱电安防--安防网络监控系统中交换机的选择

弱电安防--安防网络监控系统中交换机的选择

安防网络监控系统中交换机的选择安防网络监控系统中网络拓扑形式的选择1、对于8个点以内的小型监控工程,可采用普通的8口百兆交换机,TP-LINK,D-LINK、斐讯等普通品牌的就可以,一百块左右的价格,如果预算允许,选择华三或华为的效果会更佳。

2、对于16个点以内的小型监控工程,使用百兆口与硬盘录像机连接,会导致带宽不足,造成视频监控画面卡顿,需使用全千兆交换机或带千兆上传口的交换机。

普通品牌的全千兆交换机价格也不高,几百块钱就能买得到。

3、对于50个点的中小型监控工程,仅仅采用一台交换机将无法满足工程的需求,此时需要交换机级联。

该类型工程可采用两层级联,即接入层和核心层,通过交换机级联将50个点工程划分成多个类似于8个点以内的小型监控工程。

接入层可采用普通百兆交换机,核心层必须采用全千兆交换机。

4、对于50-100个点的中型监控工程,可以考虑采用交换机三层级联,即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

接入层采用普通百兆交换机,汇聚层采用带千兆上传口的交换机,而核心层必须采用全千兆交换机。

该核心层交换机必须保证充足的背板带宽与包转发率。

建议选择华三华为等一线品牌。

5、对于200个点以内的中大型监控工程,同样采用交换机三层级联架构。

接入层和汇聚层配置与100个点的中型监控工程类似,唯一区别在于核心层全千兆交换机的选择,此处建议选择三层全千兆核心交换机,可网管,可划分VLAN。

6、对于200个点以上的大型视频监控工程项目,交换机的选择更加至关重要,如果选择不当,将导致监控中心画面卡顿,影响观看效果。

该类型工程汇聚层和核心层建议采用同一品牌产品,为保证视频流畅性,核心层采用三层万兆核心交换机。

安防网络监控系统中对于交换机性能与配置的要求随着高清网络摄像机的使用越来越多,如何选择合适的、满足监控整体网络架构性能的交换机也成了在高清监控系统前方案制定、项目报价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个合适的交换机,不仅能够发挥监控网络应有的功能并能够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

网络工程方案设计与实施(第二版)

网络工程方案设计与实施(第二版)

5.9.1管理区的设计要求 5.9.2综合布线系统管理的级别及选择 5.9.3标识管理 5.9.4连接管理结构 5.9.5交连管理形式 5.9.6新产品和管理技术的发展
5.10.1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范围 5.10.2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要求 5.10.3建筑群子系统的布线方法 5.10.4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步骤
3.8.1络工程设计方案的基本内容 3.8.2方案书写的一般原则 3.8.3方案的修改 3.8.4方案的印刷与装订
3.9.1校园的规划与设计 3.9.2企业的规划与设计
4.1交换机及其选型 4.2路由器及其选型
4.3防火墙选型 4.4卡选型
1
4.5服务器选 型
2
4.6络操作系 统选型
3
4.7络数据库 选型
5
3.5络系统的 冗余设计
1
3.6络存储设 计
2
3.7络安全设 计
3
3.8络工程方 案设计
4
3.9络系统设 计实例
5
习题
3.1.1络工程目标 3.1.2络工程设计原则
3.2.1主流络技术 3.2.2络技术选型策略
3.3.1络的层次化设计方法 3.3.2分层拓扑结构设计要点 3.3.3络拓扑设计应用
读书笔记
这是《网络工程方案设计与实施(第二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网络工程方案设计与实施(第二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网络工程方案设计与实施(第二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5.11综合布线系统 的其他设计
习题
5.1.1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5.1.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5.1.3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5.1.4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案例教程课件_项目二_任务二网络设备选型

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案例教程课件_项目二_任务二网络设备选型

1.网络设备选型

2.办公网IP地址规划与设备命名



二、本次课教学目标
规 划
1.掌握办公网IP地址规划及设备命名
与 设
2.熟悉办公网常用的网络设备

3.熟悉无线网络设备(包括无线AP和无线控制器)
4.掌握办公网网络设备选型的原则与方法
3
引入任务——网络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
网络设备选型的基本思路如下:
20
192.168.6.0/25
192.168.6.1~192.168.6.126
6
90
ZJL 总经理办公室 192.168.6.128/25 192.168.6.129~192.168.6.254
300
WG 网络管理
192.168.0.0/25 192.168.0.1~192.168.0.126
16
办公网IP地址规划与设备命名
工 程
VLAN命名规则是以部门名称每个字的头一个拼音字母组成,如营 规
业厅的拼音是yingyeting,每个字的头一个拼音字母是YYT,这也是 该部门所属VLAN的名称;
划 与 设
• 网络设备的管理地址使用192.168.0.0/25网络;

• 服务器区采用192.168.0.128/25网段;
• 每个VLAN的网关为本网段最后一个IP地址;
地址设计原则 • IP地址分配应简单易于管理,体现网络层次 • IP地址分配应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网 络
• IP地址分配应具有连续性
工 程
• IP地址分配应具有灵活性





14
办公网IP地址规划与设备命名

网络工程设计方案参考

网络工程设计方案参考

网络工程设计方案参考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日益重要,企业对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企业内部通信、业务处理和数据交换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企业决定建设一个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局域网。

二、设计目标1. 满足企业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业务需求。

2. 构建一个安全、稳定、高效的网络环境。

3. 易于扩展和维护,降低运营成本。

三、设计原则1. 可靠性:确保网络系统稳定运行,满足业务需求。

2. 安全性:保护企业数据不被非法访问和泄露。

3. 先进性: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4. 扩展性:便于未来业务扩展和设备升级。

5. 经济性: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

四、网络架构1. 核心层:采用高性能路由器,实现数据的高速转发和路由选择。

2. 汇聚层:采用高性能交换机,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路由汇聚。

3. 接入层:采用接入交换机,为用户提供接入网络的服务。

4. 无线网络:覆盖重要区域,提供无线接入服务。

五、网络设备选型1. 核心层路由器:选择具有高性能、大容量、高速接口的路由器,满足企业内部数据高速传输的需求。

2. 汇聚层交换机:选择具有高性能、大容量、支持多种协议的交换机,满足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之间的数据交换需求。

3. 接入层交换机:选择具有高性能、易扩展、支持多种协议的交换机,满足用户接入网络的需求。

4. 无线接入点:选择具有高性能、覆盖范围广、支持多种协议的无线接入点,满足无线网络覆盖需求。

六、网络布线1. 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确保数据传输的高速和稳定。

2. 重要区域采用光纤布线,提高网络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3. 布线系统遵循标准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后期维护。

七、网络安全1. 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实现网络边界的防护和安全监控。

2. 采用VPN技术,实现远程访问的安全性和加密。

3. 制定网络访问控制策略,限制非法访问和数据泄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工程设计中交换机选型
在网络工程设计中,特别是大中型网络工程设计[1]的应用,合理的选择网络设备是必然的,对相关设备进行测试[2]也是不可缺少的。

网络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按计划进行的网络综合性工作,包括网络的需求分析、网络设备的选择、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施工技术要求等。

1 交换机选型
(1) 交换机的相关指标
交换机类型:机架式交换机与固定配置式
端口:端口类型
传输速率:如10Mbit/s、100Mbit/s、1000Mbit/s等
传输模式:全/半双工自适应模式
是否支持网管:包括配置管理、性能和记账管理、问题管理、操作管理和变化管理等。

背板吞吐量:接口处理器和数据总线之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安全性及VLAN支持:MAC地址过滤、MAC地址与固定端口绑定,是否具有端口速率限制等。

支持VLAN配置方式、数量。

冗余支持:管理卡、交换结构、接口模块、电源、冷却系统、机箱风扇等等。

(2) 交换机选型的基本原则
适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不同品牌的交换机产品价格差异较大,功能也不一样,因此选择时不能只看品牌或追求高价,也不能只看价钱低的,应该根据应用的实际情况,选择性能价格比高,既能满足目前需要,又能适应未来几年网络发展的交换机。

选择市场主流产品的原则:选择交换机时,应选择在国内市场上有相当的份额,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可扩展性、高可维护性的产品,如思科、H3C、华为的产品市场份额较大。

安全可靠的原则:交换机的安全决定了网络系统的安全,选择交换机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交换机的安全主要表现在VLAN的划分、交换机的过滤技术。

产品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选择交换机时,既要看产品的品牌又要看生产厂商和销售商品是否有强大的技术支持、良好的售后服务。

(3) 选择三层交换机时的基本原则
选择三层交换机时,首先要分析各种产品的性能指标,然而面对诸如交换容量(Gbps)、背板带宽(Gbps)、处理能力(Mpps)、吞吐量(Mpps)等众多技术指标,用户必须紧紧抓住“满配置时的吞吐量”这个指标,因为其他技术指标用户一般没有能力进行测量,惟有吞吐量是用户可以使用Smart Bits和IXIA等测试仪表直接测量和验证的指标。

分布式优于集中式:不同品牌的交换机所采用的交换机技术也不同,主要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

传统总线式交换结构模块是集中式,现代交换矩阵模块是分布式。

关注延时与延时抖动指标:企业网、校园网几乎都是高速局域网,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音频和视频等大容量多媒体数据的传输,而这些大容量多媒体数据包最忌因延时较长和数据包丢失使信息传输产生抖动。

有些传统集中式交换机的延时高达2s,而某些现代分布式交换机的延时只有10ms左右,两者相差上百倍。

导致延时过高的原因通常包括阻塞设计的交换结构和过量使用缓冲等,所以,关注延时实际上需要关注产品的模块结构。

性能稳定:三层交换机多用于骨干和汇聚层,如果性能不稳定,则会波及网络系统的大部分主机,甚至整个网络系统。

所以,只有性能稳定的第三层交换机才是网络系统连续、可靠、安全和正常运行的保证。

当然,性能稳定看似抽象,似乎需要历史检测才能有说服力。

其实不然,由于设备性能实际上是通过多项基本技术指标和市场声誉来实现的。

所以,用户可以通过吞吐量、延迟、丢帧率、地址表深度、线端阻塞和多对一功能等多项指标以及市场应用调查来确定。

安全可靠:作为网络核心设备的第三层交换机,是被攻击的重要对象,要求必须将第三层交换机纳入网络安全防护的范围。

功能齐全:产品不但要满足现有需求,还应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需求,从
而给用户一个增值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