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四 血红蛋白的测定

合集下载

血红蛋白的测定实训报告

血红蛋白的测定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了解血红蛋白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2. 掌握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训时间2022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大学医学实验室四、实训器材1. 仪器:血红蛋白分析仪、离心机、移液器、试管等;2. 试剂: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试剂、生理盐水、抗凝剂等;3. 实验样品:静脉血、动脉血等。

五、实训内容1. 血红蛋白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2. 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和方法;3. 血红蛋白测定的操作步骤;4. 数据处理与分析。

六、实训过程1. 实验准备(1)将血红蛋白分析仪预热至室温;(2)准备好实验试剂和器材;(3)收集实验样品,注意采集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2. 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和方法血红蛋白测定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其原理为:血红蛋白在酸性条件下与氰化钾反应生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其在特定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峰,通过测定该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血红蛋白的浓度。

3. 血红蛋白测定的操作步骤(1)将实验样品加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稀释;(2)将稀释后的样品加入血红蛋白分析仪中,设置测定参数;(3)启动分析仪,待测定完毕后,记录测定结果;(4)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

4. 数据处理与分析(1)根据实验样品的体积和血红蛋白浓度,计算出血红蛋白的实际含量;(2)与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分析实验样品血红蛋白含量的高低;(3)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血红蛋白含量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七、实训结果1. 实验样品血红蛋白浓度为XXg/L,与正常参考值比较,处于正常范围内;2. 实验数据经统计分析,血红蛋白含量与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八、实训体会1.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入了解了血红蛋白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认识到血红蛋白测定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2. 掌握了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3. 体会到实验过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的重要性;4. 认识到血红蛋白含量与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血红蛋白测定实验报告

血红蛋白测定实验报告

血红蛋白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了解血液的营养状况,评估身体的健康状况。

实验原理: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蛋白质,它含有铁元素,能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负责运输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

测定血红蛋白浓度是评估贫血程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本实验采用西林法测定血红蛋白浓度。

西林法是一种经典的测定血红蛋白浓度的方法,它利用了草酸亚铁与血红蛋白的特异性反应,生成淡紫色的铁蓝衍生物。

通过比色法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血红蛋白浓度。

实验材料和设备:1. 血红蛋白测定试剂盒2. 安全眼镜和手套3. 量筒、试管、移液管等常见实验器具4. 分光光度计实验步骤:1. 将血液样本放置于离心管中,以3000转/分钟的速度离心10分钟,获取上清血浆。

2. 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将血浆与试剂按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

3. 将混合液转移至试管中,并在光度计中测量吸光度值,记录下各个浓度的吸光度值。

4. 绘制标准曲线,将吸光度值作为横坐标,血红蛋白浓度作为纵坐标,绘制出吸光度-浓度曲线。

5. 测量待测样本的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血红蛋白浓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中测量的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本的血红蛋白浓度为X g/L。

实验讨论:通过本实验测定的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初步判断一个人的贫血程度。

同时,血红蛋白浓度还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评估疾病的恢复情况。

然而,血红蛋白浓度只是评估身体健康的一个指标,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等,才能全面了解一个人的血液情况。

实验结论:通过血红蛋白测定实验,测得待测样本的血红蛋白浓度为X g/L,初步判断其贫血程度为(正常/轻/中/重)。

但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实验综述报告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实验综述报告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实验综述报告前言血红蛋白(Hb)是人体内比较常见的一种蛋白质,它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和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的一些相关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材料1.血糖试剂盒2.血红蛋白含量测定仪器3.暗室4.血液样本(采集自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实验方法步骤1:血液样本处理采集完血液样本后,需要先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

首先,需要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与血糖试剂盒中的试剂混合均匀,并置于暗室内培养15分钟。

步骤2:测定吸光度在血液样本和试剂混合物培养完毕后,需要使用血红蛋白含量测定仪器测定样品的吸光度。

这里介绍一下使用光度计进行吸光度测定的具体步骤:1.取出测定仪,并将其插到电源插座上,接通电源后打开电源开关。

2.选择合适的波长。

这里以540 nm为例。

3.利用去离子水调零,将样品装入比色皿并置于光度计中,读取吸光度值。

步骤3:计算血红蛋白含量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得到样品的吸光度值,接下来需要根据吸光度值来进行血红蛋白含量的计算。

具体来说,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血红蛋白浓度(g/L)=吸光度值(nm)/系数A总血红蛋白(g/L)=血红蛋白浓度(g/L)×Dilution Ratio×Correction Factor(其中系数A、Dilution Ratio和Correction Factor具体数值因测量仪器不同而异)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操作时,需要按照正常的实验操作流程进行,比如避免测量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2.对于各项材料的使用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需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实验结果我们在实验中使用的是三大健康人群的血液样本。

通过计算,得出他们的血红蛋白浓度如下:志愿者编号血红蛋白浓度(g/L)001 128.4002 146.7003 135.9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三名志愿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对三名志愿者的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比较,发现存在一定差异。

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实训报告

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实训报告

####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血红蛋白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2. 掌握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进行血红蛋白定量分析。

4. 通过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 二、实验原理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红细胞内的一种含铁蛋白质,主要负责氧气的运输。

血红蛋白含量是衡量血液携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采用邻甲联苯胺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该方法是利用血红蛋白中的亚铁离子与邻甲联苯胺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通过测定该化合物的吸光度来计算血红蛋白含量。

####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血浆样本- 邻甲联苯胺试剂- 盐酸- 水浴锅- 分光光度计- 移液器- 试管2. 实验仪器:- 邻甲联苯胺试剂- 盐酸- 水浴锅- 分光光度计- 移液器- 试管#### 四、实验步骤1. 样本准备:取适量血浆样本,置于试管中,用移液器加入适量的邻甲联苯胺试剂,混匀。

2. 反应:将混合后的样本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60℃,反应5分钟。

3. 冷却:将反应后的样本取出,冷却至室温。

4. 测定:使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处测定样本的吸光度。

5. 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红蛋白含量。

####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的制作:根据不同浓度的血红蛋白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

2. 血浆样本的测定:根据实验步骤,测定血浆样本的吸光度。

3. 血红蛋白含量的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浆样本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4. 结果分析:通过比较实验结果与正常值,分析受试者的血红蛋白含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了使用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进行血红蛋白定量分析。

3. 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4. 认识到血红蛋白含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 七、实验讨论1. 影响血红蛋白含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2. 邻甲联苯胺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的优缺点是什么?3. 如何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八、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红蛋白测定实验

血红蛋白测定实验

血红蛋白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与任务了解XF—1B型(或Hb—2000型)血红蛋白仪的使用方法,掌握血红蛋白的测定技术。

有训练运动员在较好训练效果的影响下血红蛋白正常值高于正常成年人,因此,血红蛋白的测定是评定训练效果的重要指标。

二、原理测定血红蛋白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直接比色,光电比色法,沙利氏比色法(间接比色法)。

我们现在实验室用的是XF—1B型和Hb—2000型血红蛋白仪。

此仪器是采用氰化高铁法,应用光电比色的原理测定血红蛋白值的,其原理是:将全血样品20ul注入5ml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稀释液内(亦称文—齐氏液),作251倍稀释,溶化红细胞释出血红蛋白。

稀释剂将血红蛋白先转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再转化为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然后,再用XF—1B 型(或Hb—2000型)Hb仪比色法直接测定显示浓度数,不需任何换算(每次测定只需5秒钟)。

三、实验器材XF—1B型和Hb—2000型血红蛋白仪、一次性血细胞吸管(刻度10~20ul)、采血针、75%酒精、消毒棉球、培养皿、烧杯、可调加液器、试管架、血红蛋白测定试剂(文—齐氏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标准液。

四、实验步骤1、插上电源,打开血红蛋白仪电源开关,按动进样开关,重复三次吸入蒸馏水,并通电预热20~30分钟。

观察显示是否为“零”。

(按出Hb仪器左下角“测试—定标”按键,使之处于“测试”状态。

)2、取试管一支,加入Hb测定试剂(文—齐氏液)5ml,放在试管架上备用。

3、采血、比色:先消毒,再用采血针在耳垂或无名指尖处采血,用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待第二滴血自然流出一大滴时,用血细胞吸管取血液20ul(注意:吸管内不可有气泡,否则需重新采血)。

擦去吸管外血液后,轻轻吹入测定管底部,并回吸数次洗净吸管,然后充分混合均匀。

待5分钟后,置Hb仪上比色。

4、记录:直接读数,记录下来。

Hb值通常以每100 ml血液中含Hb若干克来表示。

(g/ml)。

本仪器采用国际单位制(g/L),可直接显示Hb值(g/L)。

血红蛋白测定实验报告

血红蛋白测定实验报告

血红蛋白测定实验报告血红蛋白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血液蛋白,它能够携带氧气到达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

血红蛋白测定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能够提供有关患者体内氧合情况的重要信息。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参与实验的人员的血液样本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来了解其体内氧合情况及贫血情况。

实验步骤:1. 收集血液样本:准备工作台和所需器材,包括带有一次性安全针头的注射器、耗材等。

选择一个适当的部位,通常是患者的指尖。

在清洁皮肤后,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血液样本。

2. 采用血红蛋白计测定仪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将血液样本倒入已经预装了染剂的检测管中,混合均匀。

将检测管放入血红蛋白计测定仪中。

根据血红蛋白计测定仪的说明书,操作仪器进行测定。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中测得参与者A的血红蛋白含量为X克/升,参与者B的血红蛋白含量为Y克/升,参与者C的血红蛋白含量为Z克/升。

讨论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不同参与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血红蛋白含量的正常范围可能因个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血红蛋白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并将氧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因此,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往往与身体的氧合情况有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男性的正常血红蛋白范围为130-170克/升,成年女性的正常血红蛋白范围为120-150克/升。

如果血红蛋白低于这个范围,就可能存在贫血的情况。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机体内的红细胞数量或质量的减少,导致无法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贫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缺铁、缺维生素B12或叶酸、慢性疾病等。

血红蛋白测定不仅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而且在科研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测定血红蛋白的含量,可以了解机体的氧合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总结:通过本次血红蛋白测定实验,我们了解到血红蛋白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贫血等疾病的依据,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实验报告_血红蛋白

实验报告_血红蛋白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2. 学习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血红蛋白的浓度。

3. 了解血红蛋白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是红细胞中携带氧气的主要成分。

血红蛋白的浓度是衡量红细胞携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其原理是基于血红蛋白在特定波长下具有特定的光吸收特性。

三、实验材料1. 人血清2. 氯化钠溶液3. 氢氧化钠溶液4. 乙酸缓冲液5. 酚酞指示剂6. 高铁氰化钾溶液7. 分光光度计8. 50ml容量瓶9. 1ml移液管10. 10ml量筒四、实验方法1. 血红蛋白提取:取一定量人血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使血红蛋白释放出来。

2. 血红蛋白分离:将提取的血红蛋白溶液加入乙酸缓冲液,调节pH至4.6,离心分离血红蛋白。

3. 血红蛋白测定:取一定量的血红蛋白溶液,加入高铁氰化钾溶液,充分振荡,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红蛋白浓度。

五、实验步骤1. 准备标准曲线:取一系列已知浓度的血红蛋白标准溶液,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血红蛋白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提取血红蛋白:取2ml人血清,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使血红蛋白释放出来。

3. 分离血红蛋白:将提取的血红蛋白溶液加入10ml乙酸缓冲液,调节pH至4.6,离心分离血红蛋白。

4. 测定血红蛋白:取1ml血红蛋白溶液,加入1ml高铁氰化钾溶液,充分振荡,使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5. 计算血红蛋白浓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红蛋白浓度。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方程为y=0.021x+0.004,其中y为吸光度,x为血红蛋白浓度。

2. 血红蛋白浓度测定:根据实验步骤,测定血红蛋白溶液的吸光度为0.60。

实训四 血红蛋白的测定

实训四  血红蛋白的测定
课程负责人
意见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实施情况
分析
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课,做记录,在操作演示时,同学们积极配合,志愿模拟患者。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好。
年月日
归纳法教学重点血红蛋白测定的方法及实验结果的报告教学难点血红蛋白测定的方法及实验结果的报告师生互动环节1在演示过程中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思考题及作业题1实验报告的书写教学中的创新点人一组模拟医院场景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意见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临床检验基础》实训教案
1、熟练运用生化的基础对血红蛋白测定
2、掌握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方法。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教学目的要求及课程导入5′
第一章血液一般检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方法。
Hb测定(HiCN法)原理:血红蛋白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后者再与氰离子结合形成稳定地氰化搞铁血红蛋白(HiCN),HiCN在规定波长(540nm)和液层厚度(1cm)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毫摩尔消光系数。可用标准的高精度分光光度计进行直接定量测定,或用HiCN标准液进行比色法测定,根据标本的吸光度即可求出血红蛋白浓度。
3、测定:以符合WHO标准的分光光度计,波长540nm处,测定吸光度A。
4、计算血红蛋白(g/L)=A×367.7
四、后期分析处理。
1、学生填写实验报告。
2、各组实验数据是否准确,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
3、一次性采血针、管、棉球等置废物蒌中,其它器材由各组学生清洗完毕,实验员清点数目后放回准备室,打扫完毕关闭门窗水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批改作业。个别问题在报告本上作批示。
5、实验员作好有关实验记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重点
血红蛋白测定的方法及实验结果的报告
教学难点
血红蛋白测定的方法及实验结果的报告
师生互动
环节
1、在演示过程中,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
思考题及
作业题
1、实验报告的书写
教学中的
创新点
6人一组,模拟医院场景
教研室或
3、测定:以符合WHO标准的分光光度计,波长540nm处,测定吸光度A。
4、计算血红蛋白(g/L)=A×367.7
四、后期分析处理。1、学生填写验报告。2、各组实验数据是否准确,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
3、一次性采血针、管、棉球等置废物蒌中,其它器材由各组学生清洗完毕,实验员清点数目后放回准备室,打扫完毕关闭门窗水电。
二、前期准备
1、配制文齐氏液(HiCH转化液)、外周血、蒸馏水
2、学生分组(每二人一组)分放器材。每组一个试管架,一次性采血针、微量吸管、2支大试管,分光光度计、5ml移液管、无菌干棉球。
3、实验题目内容,操作步骤在黑板上写明
三、实验步骤
1、加转化液:试管内加5mlHiCH转化液。
2、采血与转化:取全血20ul,加到盛有转化液的试管底部,用上清液反复冲洗吸管3次,充分混合,静置5分钟。
课程负责人
意见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实施情况
分析
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课,做记录,在操作演示时,同学们积极配合,志愿模拟患者。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好。
年月日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临床检验基础》实训教案
课程名称
临床检验基础
年级
2013级
专业/层次
医学检验技术
教师
李丽芳
总学时
72学时
学时
2
授课题目
血红蛋白的测定
教学安排
课型:
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指导√演示√案例法其它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教材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
主要参考书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教学目的

要求
1、熟练运用生化的基础对血红蛋白测定
2、掌握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方法。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教学目的要求及课程导入5′
第一章血液一般检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方法。
Hb测定(HiCN法)原理:血红蛋白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后者再与氰离子结合形成稳定地氰化搞铁血红蛋白(HiCN),HiCN在规定波长(540nm)和液层厚度(1cm)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毫摩尔消光系数。可用标准的高精度分光光度计进行直接定量测定,或用HiCN标准液进行比色法测定,根据标本的吸光度即可求出血红蛋白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