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案 川教版 精品

复习导入:
一、复习旧课,提出问题。
提问: 隋朝的起止时间?建立者?
什么叫做“开皇之治”?结果怎样?有何意义?
、隋朝统一的时间?唐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二:导入新课
三、新授课
(三)、贞观之治(板书)
1、李世民登基(板书)
、时间(板书)
、年号、都城。(板书)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板书)
3、结果(板书)
、时间、建立者(板书)
、年号、都城。(板书)
提问:1、隋朝建立时间?建立者?
2、隋朝的都城?年号?
2、统一全国:589年(板书)
3、开皇之治(板书)
、原因(板书)
、结果(板书)
(二)、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板书)
1、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板书)
2、唐朝的建立。(板书)
、时间、建立者(板书)
、年号、都城。(板书)
第一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课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的基本史实;简述“开皇之治”“贞观之治”的表现分析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秦朝、隋朝两个朝代相似之处,让学生学习运用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国家统一和社会进步安定团结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学生回答
教学反思:
学生能积极发言,课堂氛围浓。时间太多,学生容易记忆混淆。
、时间627---649.(板书)
、情况: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板书)
提问: 、李世民登基时间?年号?都城?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时间?结果怎样?
(四)、课堂小讨论。
怎样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四、小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绩优学案思维构建

七年级下册历史绩优学案思维构建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绩优学案思维构建知识梳理: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一、隋朝的建立与“开皇之治”。
1.隋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都城—长安,年号—开皇。
(2)统一:时间—589年灭陈,意义—结束分裂局面,南北重归统一。
2.开皇之治(1)措施:改革政权机构,重视选拔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分科举人),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倡导节俭。
(2)影响:形成了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二、贞观之治1.隋的灭亡与唐的建立: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唐高祖),建立唐朝。
2.贞观之治:开创者—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1)措施:①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他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中担任要职②轻徭薄役,减轻农民负担;③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制定了《贞观律》;④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⑤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
(2)结果: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3)影响:“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辉煌的政绩使唐太宗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一、女皇武则天1.称帝:690年,改国号为周。
2.措施:(1)打击唐朝皇室和其他贵族集团,多方招揽人才,提拔姚崇、宋璟。
(2)亲自组织编写农书,颁行全国,指导农业生产。
(3)鼓励兴修水利、栽桑养蚕。
(4)允许关中等地的无业人口迁到地广人稀的地方去。
(5)减免赋税和徭役。
(6)把土地开垦、粮食生产情况作为考查地方官员的重要依据。
3.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二、开元盛世:开创者—唐玄宗李隆基1.措施:(1)任用贤能,亲自考核县令。
(2)发展生产,鼓励开荒,兴修水利,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精品课件在线)_21

唐·长孙无忌 《唐律疏义》书影
《唐律疏议笺解》书影
《唐律》基本继承隋开皇律。《唐律》完整的保留到了现在,是现 存最早最完整的中国古代法典。唐律共12篇,502条。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唐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 未有不亡者也……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 匹夫之手。”
——《贞观政要》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 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 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发展副业,种植经济作物是资本主义尾巴。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弯腰,低头,走进那间闪亮着一盏灯火的屋子。这次最感动的还是女儿张博燕,她虽然不是我们亲生的,是抱养四弟的。
免费韩国漫画官网 https:///
”
太好了,二哥可以回家了。狂风嘶吼着,卷起飞扬的雪粉扑向沟洼和管道井,把许多沟洼填的平平整整。,
于是我就藏着《返汉回语大首词页典》和《薛仁贵征东》两本书,回到住处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第六学习主题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政要·务农》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筒车(模型)
曲辕犁(示意图)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精品课件在线)_20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பைடு நூலகம்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程咬金(?—665年)
唐初大将。后改名知节。隋末从李密参加瓦岗军,任内军骠骑。李 密败,后归唐,任寿命王府左三统军,从李世民镇压窦建德起义军,击 败王世充;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等职,封卢国公。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秦琼 (?—638年)
唐初将领。字叔宝,隋末从张须陀镇压农民起义,后归 瓦岗军。李密败,不久归唐,为马军总管,从征宋金刚、王 世充,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唐太宗时,官至左武 卫大将军。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父亲此时慢慢躺下身对我们说,“你们姐俩聊,我休息一会再给你们唱歌听。那段时间我们经常到公园拍照,御用摄影师是下乡在营口郊区的杭州表哥。
而我当时的心里却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
热门韩国漫画大全 https:///
返回首页 慢慢地,这里的名气越来越大,不管是卖的还是买的,都愿意来这里,就连百里方圆的村民,也喜欢在每年的瓜果成熟季节,将一车车上等的成熟瓜果拉到这里,卖个好价钱。比
起年轻的弟弟,姐夫更适合为我们在成都创业当参谋。,
母亲先挑了像导样的入菜肴(供1奉)在祖先的神主碑前,最好的菜就是白菜炖粗粉,菠菜拌细粉 导入(2)
隋统一全国与 “开皇之治” 隋朝的灭亡与
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学习与探究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七年级历史下册 6.1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6.1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一、学习目标1、记住: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隋唐两朝的建立者和都城所在地。
2、列举隋文帝和唐太宗治理国家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3、比较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
4、评价唐太宗的功绩。
5、(学生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贞观之治”2、(学生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难点1、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2、“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3、(学生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方法阅读法、讨论法、图表法、圈点批注法四、学习准备教科书、中国历史地图册一、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1、隋朝的建立:_____年, ______夺取北周政权,建立以_____为都城的隋朝。
2、隋朝的统一:_____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其意义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隋文帝为了巩固其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盛世“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1)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经济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些措施使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二、“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_____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2、_____年,__ _____ 登上皇帝宝座,成为唐朝第二个皇帝,他就是唐太宗,唐太宗以贞观为年号,他统治的时期被称为“”。
3、唐太宗采取以下政策治理国家(盛世“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制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民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疑自学了本课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感吗?请写出来和同学们讨论一下吧!自探一、绘制三省六部示意图:二、为什么说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评价唐太宗)自测一、选择题1、隋文帝的年号是()A、开皇B、武德C、贞观D、大业2、隋朝和唐朝均建都()A、长安B、洛阳C、晋阳D、江都二、列举本课的盛世局面。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案 川教版-川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一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1、知识与能力:记住隋统一全国的时间,唐太宗的某某和年号,隋唐两朝的都城;了解“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概述隋文帝及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探寻“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太宗的评价,让学生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隋朝的统一,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引导学生探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领悟国家统一以及正确的方略、政策是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重要前提;通过对唐太宗的评价使学生认识他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
难点: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3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1、复习所学朝代主线导入: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东魏—北齐↗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宋、齐、梁、陈2、讲述昭陵昭陵,是某某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此陵园下埋葬的便是开启“贞观之治”的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
(过渡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隋唐的历史。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一)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师: 现在请大家阅读教材P2第一目: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的内容,回答以下的问题: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隋朝是哪年建立的?都城在什么地方?隋帝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什么意义?引导学习概括出“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的局面,开创‘大一统’的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历史上把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叫什么,叫这个名字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原因,隋文帝为了巩固其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①政治方面:改革政权机构,重视选拔人才。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的统治措施:
暴政
农民起义爆发
隋炀帝龙舟模型 a、营建东都洛阳,不惜滥用民力 b、三次巡游江南,奢侈、豪华前所未有 c、三次征发高丽
隋炀帝后凤舟翔螭模型
公元618年
隋炀帝在江都
被部下杀死
李渊称帝建立
唐朝
唐高祖李渊(618—626年在位)
唐高祖窦皇后四子表 长子 次子 三子 四子 李建成 李世民 太子 589-626 秦王 598-649
公元626年,玄 武门之变两个 李玄霸 早夭 月后,李世民 即位, 年改 603-626 李元吉 627 齐王 元贞观。
唐太宗李世民 (626—649年在位 )
贞观之治
1、什么是贞观之治? 2、你知道贞观之治 形成的原因吗? 3.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 唐太宗李世民 (的原因:
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隋五牙战船(复原模型) 巩固统一的措施 隋灭陈渡江作战的舰船
隋文帝(581─604),姓杨 名坚,隋代的开国皇帝,弘 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父 杨忠,北周时封「隋国公」。 周武帝时杨坚为大将军,袭 封父爵,长女为太子妃。后 宣帝死,子静帝年幼,由杨 坚辅政。坚自为左大丞相, 总揽军政大权。为了夺取帝 位,杨坚先后平定了尉迟迥 等人的反杨武装力量,又大 杀周室诸王。大象三年(581 年)二月,杨坚代周称帝, 建立隋朝,改元开皇。
夏、商、周(西周、东周
春秋时期 ), 战国时期 十六国政权
秦、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西晋、东晋)、
南朝(宋 东魏 北朝 (北魏) 齐 梁 北齐 陈)
西魏
北周
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一课
从“开皇之治” 到“贞观之治”
一.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历史说课稿(2)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走向全盛的唐朝我分为六个部分讲解1.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 说教学目标3, 说教学的重点、难点4 说教法5 说学法6 说教学过程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走向全盛的唐朝》是川教版教材初一历史必修第一单元第二个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开皇之治与贞观之治的相关内容,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课题在本单元中起到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本框教材承接上一课题贞观之治的形成原因以及对历史的影响,本课题后面是本教材的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课题为学好下一课题打下牢固的基础,是古代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今后中考的考试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记住记住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以为女皇帝,唐玄宗是出现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治国政策和唐朝盛世局面的繁荣景象;理解盛世局面的形成过程和原因。
引导学生归纳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政策,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唐太宗和唐玄宗治国政策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收集整理图片、资料等,培养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
对武则天的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对盛世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展示图片、欣赏图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欣赏水平,通过对唐朝盛世局面的学习,认识到中国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说教学的重点、难点本着初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认了一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开元盛世确认为重点的依据是:中国古达总共出现了三个盛世局面,其中开元盛世是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出现,可见开学盛世在历史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执笔:签审:
学习目标
1、记住隋统一全国的时间及其都城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
2、了解“贞观之治”的内容;
3、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课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入
学生回顾中国朝代的更替过程: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西汉------东汉------三国(分裂)------西晋(短暂的统一)-----=东晋------南北朝-------隋朝(统一)------唐朝------
3、学生讨论第5页边烂的“议议”
3、学生概述“贞观”盛世的情况和“贞观之治”的作用。
三、
展
示
1、隋文帝的年号是:;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的繁盛景象。隋统一中国的时间:
2、隋朝和唐朝的都城均建在
3、唐太宗的姓名:、年号:。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为唐朝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唐太宗遵从“”的古训,把比作镜子,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
二预习
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2-3页思考右边的问题
1、隋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年号:都城:。
2、年,隋朝灭亡陈朝统一中国。
3、唐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贞观之治”
请认真阅读课本2—6页,然后回答右边的问题
1、唐太宗的姓名:、年号:。
2、学生从政治、经济、司法、教育、民族政策五个方面来分析唐太宗的治国政策
5、“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这句话是谁说的?
他采用什么政策改善民族关系的?
他被各民族首领共同拥戴为什么?
6、为什么说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
心得与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