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完美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
饲养猪、狗;打猎捕鱼
制作彩陶和乐器;会纺织、制衣
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 种植粟
饲养猪、狗和水牛
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刻,懂得 使用天然漆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 7000 年至公元前 5000 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 6 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 8 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生产生活状况
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的直立人遗址。
④制作的彩陶艺术风格不同。
相同点
①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都处于原始社会后期);
②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发展;
③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④都使用磨制石器;
⑤都会制造陶器
影响
农耕文明的发展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进而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最终促使国家出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七篇】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当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4、观点:已经有了审美的观点。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居民距今年代生活地区房屋样式半坡人距今约6000千年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千年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干栏式房屋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骨器、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角器等原始农业(种植作物)原始畜牧业(饲养业)原始手工业制作彩陶和乐器;会纺织、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制衣种植水稻种植粟饲养猪、狗;打猎捕鱼饲养猪、狗和水牛刻,懂得使用天然漆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领归纳整理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领归纳整理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领归纳整理
完美版
一、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与奴隶社会的兴衰
1. 奴隶社会的起源:奴隶制度的形成
2. 奴隶社会的特点:等级制度和劳动方式
3. 奴隶社会的发展:商、殷、周三代的兴衰演变
4. 商代的特色:青铜文化的发展和青铜器的制作技术
5. 《尚书》和《诗经》的产生:商代文化的高度成就
6. 商代文化对后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延续
二、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与封建社会的兴衰
1. 封建制度的兴起:封建社会的形成背景
2. 封建社会的特点:兼并与分封、农业经济的发展
3.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百家争鸣
4.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5. 秦始皇的重大改革:统一文字、度量衡、车轨等
6. 秦朝的统一对后世的影响:开创中央集权的传统
三、古代中国的边疆与外交
1. 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兴起和威胁
2. 长城的修筑:阻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3. 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的贸易往来
4. 汉朝的外交政策:和亲、通商等方式维护边疆稳定
四、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名人
1. 孔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2. 孟子:儒家学派继承者之一
3. 墨子:提出兼爱和非攻思想的代表人物
4. 屈原:楚国诗人,文化名人
5. 孙膑、李斯:战国时期的军事与政治家
五、中国古代历史的总结
1. 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人物
2. 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影响
3. 外交和边疆防御的重要性
4. 文化名人的贡献和影响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要领归纳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归纳整理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归纳整理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归纳整理完美版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灵长类动物-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奴隶社会- 旧石器时代:原始社会,使用石器,以狩猎和采集为主- 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原始农业和定居,使用石器、陶器和织物- 奴隶社会:奴隶制度的出现,城市的兴起,阶级的产生第二单元古代文明古国之兴1. 古代中国的兴起- 三皇五帝时期,古代中国的起源- 夏朝:建立者禹,使用青铜器,奴隶社会- 商朝:首都商朝,使用青铜器,奴隶社会- 周朝:周武王,使用青铜器,封建社会2. 古代印度的兴起- 印度河流域文明:建筑华丽的城市,使用印度字母写字,定居农业社会- 阿育王统一印度:推广,建造大雁塔,统一了印度次大陆3. 古代埃及的兴起- 河流带来的财富:尼罗河带来了肥沃的土地,农业发展- 法老的统治:法老是埃及的统治者,建造金字塔,奴隶制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埃及国力逐渐衰弱4. 古代巴比伦的兴起-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文明,农业发展-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了统一的法律,使社会秩序稳定发展第三单元古代和的传播与交流- 的起源与发展:吠陀时期到吠陀文化的成熟- 的起源与发展:佛陀的生平和教义,在印度和其他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进入中国:明帝国和的发展,在中国的普及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秦汉盛世1. 秦朝的统一- 西周的灭亡:春秋战国时期的动乱和分裂- 秦穆公的改革:实施郡县制,推行统一的法律和货币- 秦始皇的统治: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修筑万里长城2. 汉朝的兴起- 起义军的崛起:刘邦发动起义,推翻了秦朝- 刘邦的统治:刘邦建立汉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武帝的扩张:汉朝的疆域扩大,丝绸之路的建立3. 秦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科技发明的进步: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 文化艺术的繁荣:孔子的学说传播,歌舞、诗词的流行第五单元古代中国的东西交流1. 东西方的交往- 丝绸之路的开设:汉朝与西方的贸易往来- 文化传播:、景教、回鹘文化的传播2. 东亚文化的交流- 中原文化的东传:中原文化向朝鲜、日本传播- 唐朝与新罗:唐朝与新罗的交往和文化传播- 日本的吸收和创造:借鉴中国文化,形成独特的日本文化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的南北朝时期1. 南北朝的形成- 五:北方各族的入侵和南方政权的衰弱- 隋朝的统一:隋文帝统一中国,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2. 南北朝文化的融合- 文化艺术的交流:北方和南方文化在南北朝时期交流融合- 的盛行:在南北朝时期得到更大的发展3. 隋唐时期的政治和社会- 隋朝的建立和统治:隋朝的兴起和隋炀帝的统治- 唐朝的开创:李渊建立唐朝,实行科举制度,盛世的开始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的隋唐盛世- 隋唐经济的繁荣:推行均田制,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 交通运输的发展:大运河在隋朝时完成,对交通运输有重要贡献- 文化艺术的繁荣:诗词、书法、绘画等文化艺术方面的繁荣结束语本文档详细总结了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要点,包括人类文明的起源、古代文明古国的兴起、古代印度教和佛教的传播与交流、古代中国的秦汉盛世、古代中国的东西交流和古代中国的南北朝时期等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 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项目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年代约170万年约110万—80 万年约100万—50 万年约70 万—20 万年约3 万年发现地点云南元谋湖北郧阳陕西蓝田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生产生活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群居生活;已经会使用火使用打制石器;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有爱美意识;与其他的原始人群交往,过着集体生活(遗址)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相关图片元谋人上门齿化石北京人使北京人复用的石器原头像山顶洞人复原头像易误警示1.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不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2.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山顶洞人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

3.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 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1. 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起源距今约2 万年,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距今约1 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贡献水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影响(1)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2)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地位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易误警示1.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共同点: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制作陶器,过定居生活。

2. 远古居民分布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 稻作农业的繁荣(1)区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一、西汉的建立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称为西汉,定都长安。

刘邦是汉高祖。

2、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问题:(1)汉初的社会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经济萧条,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2)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首要问题。

二、休养生息政策:1、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3、○1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务农;○2将奴婢释放为平民,○3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4、: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

三、文景之治:1、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2)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3)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4)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2、表现(治国效果):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增强,国库钱粮充盈。

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历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称为--文景之治。

★★秦亡汉兴的原因和启示:(1)秦亡原因:统治者统治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2)汉兴的原因: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治世局面;汉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

(3)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注意减轻农民的负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堂小结: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或大一统的表现或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精简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精简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精简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XXX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要去考察研究人类最早的遗址应该就云南元谋县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半坡居民遗址是北方农耕文化的代表,遗址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河姆渡遗址是南方农耕文化的代表,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半坡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这是因为北方寒冷,多风沙。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只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

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在遗址发现了碳化的稻谷,住干拦式建筑,这是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XXX之战:XXX打败XXX,XXX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XXX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XXX、XXX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XXX 和XXX的发明——反应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开展水平。

1、XXX的贡献:教民开垦耕种,栽种五谷和蔬菜;2、XXX时期:XXX创造文字,XXX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XXX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XXX、XXX、XXX的禅让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4、继XXX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先后有XXX、XXX、XXX、XXX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XXX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完美版),成才系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完美版),成才系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完美版),成才系列用陶器。

相比之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过着采集和狩猎的游牧生活。

2、半坡原始农耕遗址位于哪里?原始居民的生产方式有哪些?半坡原始农耕遗址位于黄河流域。

原始居民种植了蔬菜和粟,饲养猪狗,会制陶器、简单玉器和原始乐器,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他们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过着定居的生活。

重点考点】1、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耕文化之一。

2、半坡原始农耕遗址位于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种植了蔬菜和粟,饲养猪狗,会制陶器、简单玉器和原始乐器,彩陶、纺线、织布、制衣,过着定居的生活。

的商业活动,商朝时期已经出现了货币,主要是贝币。

二.青铜文明的特点1.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十分精湛,造型优美,装饰精美,成为了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

2.青铜器的制作需要大量的铜和锡,因此青铜时代的社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冶炼技术和商业贸易活动。

3.青铜文明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方面的进步,如农业、畜牧业、商业等。

4.青铜文明的繁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是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三.青铜文明的影响1.青铜文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畜牧业、商业等各个方面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和装饰艺术成为了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对后世的工艺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青铜文明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为后来的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青铜文明的遗产1.青铜器是青铜文明的重要遗产,成为了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也是现代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2.青铜文明的发展也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和遗迹,如商朝的殷墟、夏朝的二里头等,这些遗址和遗迹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青铜文明的影响也延续到了现代,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和装饰艺术仍然被人们所传承和发扬。

奴隶的生活悲惨,他们地位低下,没有人身自由,被戴着枷锁,受到非人待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传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乐谱。
4、“禅让”制度 --- 推举部落联盟首领做继承人的做法。
5、夏朝的建立 ---- 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 ( 奴隶制王朝 )
( 1)时 间 : 公元前 2070 年
( 2)建立者 : 禹 ( 从部落联盟首领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
( 3)标 志 : 原始社会结束 , 奴隶社会开始。
( 3)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第 3 课 华夏之祖
【知识要点 ]
1、炎黄战蚩尤 ---- 涿鹿之战
2、华夏民族的形成
( 1)黄帝和炎帝部落结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 2)后人称自已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
3、“人文初祖” ----- 黄帝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 难点解析 }
1、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
尧生活简朴、克已爱人,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与人民同甘共苦、无私奉献。
2、 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何区别?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王位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
世代继承王位或帝位,或父死子继
,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它的确立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① . 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
② . 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 . 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 .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 4 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 知识要点 ]
一、夏、商、西周三朝更替表
内容 建立时间 朝代
夏朝
公元前 2070 年
开国之君 禹
商朝
公元前 1600 年 汤
西周
公元前 1046
周武
亡国之君
桀 纣 周幽
主要事件
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商汤灭夏,盘庚迁都,贤才伊尹,炮烙之刑 文王访贤,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国人暴动
【知识要点】
名称
河姆渡原始农耕
半坡原始农耕
社会 组织 原始 人群
原始 人群
血缘关系结 合起来的氏 族
思想 意识
穿衣服懂 得爱美, 死 后埋葬
距今时间 遗址地址
约 7000 年 长江流域
约 5000-6000 年 黄河流域
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磨制石器
农业
种植水稻
种植蔬菜、粟
畜牧业
养家畜
饲养猪狗
手工业
会制陶器,简单玉器,原始乐器
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生活方式 定居,干栏式房屋
定居,半地穴式房屋
[ 难点解析 ]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 , 用耒耜耕地 , 种植水稻 , 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 过上定居的生活 , 已挖掘水井 , 饮水更
加方便 , 还饲养了家畜 , 会制作陶器 , 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变革。
[ 重点考点】
1. 炎黄战蚩尤的战役是(涿鹿之战) 。
2. (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
3. 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是(夏朝) ,建立于公元前( 2070)年,建立者是(禹 ) 。
4. 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
.
5. 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禅让制)
, 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
, 属内陆
地带 , 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 , 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3 、河姆渡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粟)

4 、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贡献
( 之最 )
(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
(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
都城
阳城 亳- 殷 镐京
二, 西周的分封制
1.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2.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候。诸候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
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同天子作战。
3. 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 1 课 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
【知识要点】
名称
距今 时间
遗址地点
体质 特征
工具
用火
获取食 物
元 谋 17 万
云南元谋县

年前
猿形
打制粗糙石器
天然 火
采集 狩猎
北京 人
70 — 20 万 年前
北京 西周 口 店山洞
保 留 了 猿的 某些特征
打制粗糙石器
天 然火 保 存火 种
【重点考点】
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元谋) 人,距今约 ( 170 )万年。
2 、(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 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 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 (类人猿) 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三 . 西周的等级示意图示
天子
诸候
卿大夫

平民
奴隶
[ 难点解析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想法。
是进步,虽然奴隶制国家存在着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但是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是生产发展、私
有财产出现的结果。奴隶主阶级拥有大量的奴隶,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活动,能够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
2、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
大汶口时期 , 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 财富增多 , 氏族首领凭借权力拥有较多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人死
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 重点考点 ]
1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生活。
2 、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润气候影响
大量的文明成果,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
采集 狩猎
山 顶 3 万年 洞人 前
北京 西南 周 口店 龙骨 山 顶山洞
模 样 和 现代 人基本相同
已 掌握磨 光和 钻孔技术,会制 骨针,装饰品
人工 取火
采集 狩猎
【难点解析】
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
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