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康复护理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护理方法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护理方法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常见的骨科病症,主要是指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主要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的总称。
通常来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腰背疼、驼背、易骨折等,骨折好發于胸椎、腰椎、股骨上端等部位,轻者可能会活动受限,重者很有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1 接受正规的健康教育,提高自身疾病知识知晓率要想获得最佳的康复护理效果,广大患者首先就要全面了解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知识,以此作为开展日常护理工作的有效依据,从而确保护理质量的提升,进一步为改善临床症状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就要求广大患者必须要积极参与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活动,了解更多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疾病知识,比如临床症状、主要病因、用药方法和护理措施等,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争取在提高疾病知晓率的同时,也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复发。
2 做好饮食调理工作,制定科学、健康的饮食计划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钙质的食物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同时还能起到保持骨量的作用。
因此,建议骨质疏松症患者多吃一些瘦肉、奶制品、豆制品等食物,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还应该多吃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比如乳制品、海产品等,必要时可通过服用一些补钙药物来改善自身的营养结构。
除此之外,骨质疏松症患者还应该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A、C、D的食物和含铁的食物,这样不仅有助于促进钙质的吸收,而且还能确保营养均衡,从而促进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的提升,进一步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复发。
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认为,由于骨质疏松症很容易引起骨折,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是少运动或者不运动,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适当的运动是不可忽视的保健措施,只有坚持适量的运动,才能促进体力的恢复,从而确保各项正常活动的顺利进行。
但是,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要坚持适度原则,根据自身的耐受程度进行合理的运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每天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从而确保体力和精力的快速恢复。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护理体会

骨 质疏 松 症 的康 复 护 理 体 会
陈 人 民医 院骨 三 科 5 6 3 0 0 2
【 摘
要 】 目的 :探讨 骨质疏松症 患者的康复护 理。方法 :对 2 0 0 7年 9月 一2 0 1 3年 2月收入 我科的 1 3 7例骨质疏松 症患
1 临 床 资 料
4 . 3 . 3 肌 肉注射 降钙 素应注 意观 察不 良反应 ,如 出现食欲 减
退 、恶心 、颜面 潮红等 ,应立 即停止用 药 ,并进 行 治疗 。
4 . 4 适 当 运 动 适 当 的运 动 可 增 加 和 保 持 骨 量 , 并 可 使 老 年
本组 l 3 7例 患者均 为 我 院 2 0 0 7年 9月 一 2 0 1 3年 2月之 间 收 人 躯体 及 四肢肌 肉和 关节 协调 性和应 变 力增 强,对 预 防跌倒 、减 治 的骨 质疏松 症 患者 ,包括 男 性患 者 4 7 例 ,女 性 患者 9 O例,年 少 骨折发 生有很 多好处 。
骨质疏 松是 骨科 临床上 常见 的 一种疾 病 ,由于 患者 的骨脆 性 到缓解 疼痛 的 目的。 同时可 以采用 按摩 的方 式来进 行疼 痛缓 解 , 改变很 容 易发生 骨折 ,此类 疾病 广泛 分布 于各 个年 龄层 ,尤其 常 同时 能够减 少肌 肉僵 直现 象 的发生 。条件 允许 的医 院可 采用超 短 见 于 中老年 患者 ,骨质 疏松 症是 由内分 泌、免 疫 ,营养 、废用 、 波 、 中频 电疗法 达到消 炎和止痛 效果 。 遗 传等 多种 因素共 同作 用 的结果 。根据 骨质 疏松 症 的发病 机制 , 可将 其 分为 原发性 和继 发性 二大类 。骨 质疏 松症 是老年 人 的常 见
骨折 1 5 例 。患者 的主 要临床 表现为 骨痛 ,广 泛分布 在各个 部位 , 物 ,如大 豆等 对保 持骨 量也 有一 定作 用,老 年人 还应 适 当增加含 钙 丰富 食物 的摄入 ,如 乳制 品 、海产 品等 。增 加 富含 维生 素 D 、 维 生素 A 、维 生 素 C 及 含 铁 的食物 , 以利 于钙 的 吸收 。少饮 酒 、
骨质疏松的患者护理及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的患者护理及健康教育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疾病,特点是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
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减少骨折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建议:1. 饮食:饮食对于骨质疏松患者非常重要。
他们应该保证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这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和强度。
建议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酸奶、芝士、鱼类和绿叶蔬菜。
2. 运动:适度的运动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建议他们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跳舞或游泳,这有助于增强骨骼和肌肉。
避免高冲击力的运动,如跳跃或激烈的运动。
3. 避免伤寒:骨质疏松患者容易骨折,因此应该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意外伤害。
建议他们在家中移动时使用助行器或拐杖,并保持室内地板的清洁和安全。
还可以考虑安装护栏、扶手和防滑垫。
4. 管理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患者通常会接受药物治疗,如钙补充剂、维生素D 和双磷酸盐。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监测他们的药物使用情况并提醒他们按时服药。
5. 减少骨折风险:护理人员应该帮助骨质疏松患者识别和减少骨折的风险。
这包括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正确使用助行器和拐杖、避免激烈的活动、戴上护具和防护装备等。
6.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该向骨质疏松患者提供有关骨质疏松的教育。
他们应该了解骨质疏松的病因、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选项。
护理人员还可以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如参与骨质疏松患者支持小组。
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需要个体化,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支持。
同时,定期的复诊和医疗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骨质疏松症康复护理PPT课件

安全措施
注意家居安全 家里有充足的光线, 干燥的地面,无障碍物,地毯要固定 穿防滑鞋 站立不稳的患者,应配置合适的步行器
运动护理
运动疗法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 促进钙的吸收 减少骨的丢失 通过增加维生素D而促进钙的吸收 促进性激素分泌,使骨的蛋白合成、骨基质总量
骨转换指标
骨吸收指标: 空腹2小时尿钙/肌酐比值 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PACP) I型胶原C端肽(S-CTX) 尿吡啶啉(Pyr) 脱氧吡啶啉(d-Pyr) 尿I型胶原C端肽(U-CTX) N端肽(U-NTX)
康复护理措施
强调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合理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养成健康 的生活方式,高危人群的重点随访 二级预防:
如对绝经后的妇女,应及早的采取对策, 积极防治与骨质疏松有关的疾病 三级预防:
对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防摔倒 对骨折者及时进行处理
康复护理措施
对症处理 缓解骨痛
止痛药 理疗 矫正脊柱畸形 矫形器具 背带等矫正脊柱后凸、侧凸
康复护理措施
降低骨折发生率 预防跌倒 骨折者 牵引、固定、复位或手术治疗 尽量避免卧床、多活动, 及时给予被动活动 减少制动或废用所致的骨质疏松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卧位屈伸踝关节和收缩股四头肌以活血消肿防治 肌肉、关节僵硬
术后1周在帮助下翻身,托臀、膝,患肢与身体同 时转,两腿间垫上夹枕,可以在床上坐起至髋关 节屈曲小于45度
坐位练习时,防上身向术侧倾斜 卧-坐-立转移训练,应坐高椅,膝关节低于髋
关节,不要交叉两腿及踝部,不要向前弯身大于 90度,坐时身向后靠,腿向前伸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2周内不要弯身捡东西,不要转身向后取东西 对骨水泥固定者术后1周进行上、下阶梯练习,上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
引言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质的稀疏和
骨强度的降低。
中医护理方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
中医护理方法
1. 中药治疗: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可以促进骨骼组织的
代谢和再生。
常用的中药包括补肾益骨方、活血化瘀方等,具体的
选择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2. 食疗调理:合理的饮食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建议增加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豆类、鱼类、奶制品等。
同时,减少食用高盐、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以维持骨
骼健康。
3. 中医按摩:通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骨骼和肌肉的营养
供应。
常用的按摩手法包括推拿、捏揉等,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
下进行。
4. 中医针灸: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针灸治疗可以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如腰酸背痛、关节疼痛等。
5. 中医运动疗法:中医运动疗法包括太极拳、气功等,可以通过调节身体的运动方式和姿势,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力量,提高身体的平衡性。
结论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然而,中医护理方法并不是独立的治疗方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结合其他医疗手段。
为了取得最佳疗效,患者应在接受中医护理方法前咨询医生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骨质疏松症的社区康复护理

被 称 为静 悄 悄 的 流 行 病 ] 。
1 社 区 康 复 的 基 本 知 识
下 降 , 质疏 松症 患 病 率 随 增 龄 而 增 高 , 5 骨 在 O岁 时 骨 质 疏 松 症 患 病 率 明 显 增 加 , 市 女 性 骨 密 度 大 于 农 村 女 性 l 。 闫 晶 等 对 城 7 ] 河 北 承 德 地 区 5 1名 健 康 中 老 年 妇 女 骨 质 疏 松 症 的 流 行 病 学 6
中 国 康 复 理 论 与 实践 2 1 0 0年 3月 第 1 第 3期 C i J R h bl e r r c ,Ma .2 1 , 1 6 6卷 hn e a i Th o yP a t r 0 0 Vo.1 ,No 3 .
・
241 ・
・
综述 ・
骨 质 疏 松 症 的 社 区 康 复 护 理
等 对 长 期 居 住 在 成 都 市 内 和农 村 的 4 O岁 以 上 的 1 9 1 6人 进 行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 O岁 以 后 中 老 年 人 骨 密 度 随 增 龄 而 逐 渐 4
降 、 脆 性 增 加 、 易 发 生 骨 折 为 特 征 , 日常 生 活 活 动 中 , 骨 容 在 不 经 意 的 活 动 、 微 的 损 伤 、日常 的 负 重 ( 物 ) 轻 微 的 外 力 作 轻 购 等 用 均 可 造 成 脆 性 骨 折 ] 骨 质 疏 松 症 性 骨 折 导 致 的 功 能 丧 失 。 严 重威 胁 老 年 人 的 身 心 健 康 , 低 其 生 活 质 量 。随 着 社 会 人 口 降
Uni r iY 0f Tr dii aZChi s e c ne, Che ve st a ton ne eM di i ngdu 611 3O, Si hu 1 c an,C i na
骨质疏松症康复的最佳疗法

骨质疏松症康复的最佳疗法介绍: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质疾病,主要特征是骨组织的丢失和骨密度的减少。
这导致了骨骼易于断裂和受伤。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骨质疏松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康复是管理和治疗这种慢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最佳的骨质疏松症康复方法。
一、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1.合理膳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对于保持健康的骨密度至关重要。
优先选择含有高钙含量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和深色蔬菜等。
2.坚持运动:适量而规律的运动对促进骨组织形成和保持具有重要作用。
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并减轻体重,而重力训练(如举重、瑜伽等)可以增加骨骼负荷。
3.戒烟限酒:吸烟和过度饮酒会损害骨组织的健康。
因此,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是保持骨密度的关键。
二、定期接受医学指导1.医生评估:定期咨询专业医生可确保及时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监测其有效性。
2.药物治疗:针对不同阶段和严重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合适的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增加新骨形成或减少老骨吸收来改善患者的骨密度。
然而,在服用任何药物之前应咨询医生,并遵循其建议。
三、日常康复护理1.摔倒预防:由于骨质疏松的风险,患者需要采取措施预防摔倒,如使用扶手、安全扶手杆和无滑橡胶垫等。
此外,家中需要保持清洁整洁,避免摆放杂物或毯子等绊倒的物品。
2.平衡锻炼:平衡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和减少跌倒风险。
一些简单的锻炼包括单腿站立、脚尖行走和坐下起立等。
这些训练可以通过参加康复机构的康复课程获得指导。
3.增强骨密度的活动:有针对性的运动可以增强骨组织并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功能。
其中包括重力加载运动(如举重和爬楼梯)以及使用辅助设备(如牵引器和弹力带)进行康复锻炼。
四、心理支持1.了解和应对:接受诊断时,骨质疏松症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恐惧和焦虑。
因此,了解病情并寻求必要的资源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质的减少和骨骼的脆弱性增加。
中医护理方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手段,帮助患者提高骨密度、减轻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护理方法。
中医护理方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护理方法,可以帮助骨质疏松症患者改善症状和骨密度:1.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肾虚有关,因此建议患者多食用一些有益于肾脏健康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
此外,适量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也很重要,如豆制品、乳制品、海产品等。
2. 中药调理:中医药可以辅助治疗骨质疏松症,常用的中药有骨碎补、地龙、防风、熟地黄等。
但在使用中药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从而有助于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症状。
4.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刺激经络和穴位,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和促进骨骼健康。
患者可以通过按摩腰部、背部和四肢等部位,缓解骨质疏松症引起的不适。
5. 锻炼养生:适量的运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非常重要。
中医推荐一些适合的锻炼方式,如太极拳、气功、散步等。
这些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感,减轻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症状。
6. 调节情绪:中医认为情绪不稳定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该保持积极的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通过放松、休息和与家人朋友交流来缓解情绪压力。
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护理方法时,骨质疏松症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需要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中医治疗,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或方法。
- 饮食调理时,应避免过量摄入某些食物或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 针灸疗法和推拿按摩应由专业医师进行,避免误伤或引发其他问题。
- 锻炼养生时,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骨折或其他伤害。
- 在进行中医护理的同时,仍然需要遵循医生的西医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效果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中医药*贵州省遵义医院(563002)2012年2月16日收稿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应先针对患者病情、性格及情绪变化,进行心理疏导,对其或家属介绍一些病人熟知的康复病例,增强患者的自我康复意识,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通过对65例患者的综合护理,主要从心理、功能锻炼、饮食等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及护理,减轻病人身体和心理的创伤,降低致残率,对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今后此类患者的护理中可对每位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并及时修改方案。
参考文献[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12.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护理。
方法:对2005年3月~2011年12月收入我科的13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3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显效95例,有效3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6.2%。
结论: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取得较好的近远期疗效。
关键词:骨质疏松;患者;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8-0148-02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护理邹再莉*王居笃*廖玉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强度降低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使患者骨折危险增高的全身体性疾病。
据统计我国60~69岁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达50~70%,老年男性发病率30%;80岁以上的老年人半数以上患有骨质疏松症,随着人口老年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日增,被认为是“无声无息”的流行病,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并有年轻化的趋势[1]。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34例,男41例,女93例;年龄41~86岁,住院天数27.8天;伴压缩性骨折6例。
以骨痛的发生为主,可发生在不同部位,程度不同,最常见的为腰背疼痛。
2疗效标准疼痛改善程度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显效:腰痛和骨关节痛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疼痛减轻;无效:疼痛无减轻;显效+有效为总有效率。
3结果13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显效95例,有效3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6.2%。
4康复护理的目标防治骨折;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康复水平;改善生存质量。
5康复治疗护理5.1心理护理:由于骨质疏松病程较长,患者容易有消极心理,往往出现焦急、悲观情绪。
特别是伴发骨折的老年患者,更要注意其特殊性。
老年疾病的特点是多病性、不典型、发病快、病程长,易有意识障碍,高龄患者不论何种疾病,都容易发生意识障碍。
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容易发生全身衰竭,容易发生后遗症和并发症。
因此心理护理在治疗中起特别重要作用。
护士应理解尊重他们,做到关心、耐心、细心,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认真倾听了解患者的感受,让老年患者了解乐观稳定的情绪能维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要争取社会与家庭支持,给予个性教育,与患者交心,取得患者信任,消除患者心理压力,不仅有助于减轻症状,提高疗效,而且还可巩固疗效,促进康复。
5.2药物治疗:阿伦磷酸钠10mg/d ,早晨空腹时以200ml 清水送服,进药后30分钟内不能平卧和进食,连续服用3个月;降钙素50IU ,肌内注射,每日一次。
5.3饮食调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需均衡,适量进食蛋白质及含钙丰富的食物、蔬菜和水果,如牛奶、鱼、豆制品;水果以橙、柑、西柚、奇异果等为主,因其含有丰富维生素C 有助骨骼健康;减少钠盐摄入及少吃腌制食物,如榨菜、腊味食品、罐头食品等,正常人24小时的排盐量约为3~5g 。
WHO 推荐,每人每天食盐量不宜超过5g ,如此力行,就能减少钙质的流失。
5.4疼痛护理:骨质疏松症起病和进展缓慢,早期多无明显表现,疼痛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为多见,多为酸痛,其次是膝关节、肩背部、手指、前臂,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日间减轻,负重能力减弱,活动后导致肌肉劳损和肌痉挛,疼痛加重。
所以缓解疼痛尤为重要,首先注意保暖及寒冷刺激,平时宜用温水,天气变化时注意增减衣物,睡卧时盖好衣被,避免受凉,可防止肌痉挛和缓解疼痛。
放松骨骼肌,可减轻疼痛程度。
因病情需要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如仰卧时,可在膝下垫软枕,将患膝置于膝关节屈曲位,减轻腰部压力。
5.5正确的姿势:指导骨质疏松患者有意识持续地保持良好的姿势,如正确的卧位和坐位姿势:卧位时用硬板床垫和较低的枕头尽量使背部肌肉保持挺直,站立时肩膀要向后伸展,挺直腰部并收腹;坐位时应双足触地,挺腰收颈,椅高及膝;站立时有意识地把脊背挺直,收缩腹肌增加腹压,使臀大肌收缩,做吸气动作,使胸廓扩展,伸展背部肌肉。
尽量做到读书或工作时不向前弯腰,尽可能避免持重物走路。
5.6安全护理:跌倒是骨折及软组织创伤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注意居家安全。
家里有充足的光线,地面要保持干燥,无障碍物,地毯要固定,穿防滑鞋,鞋底有坑纹、平而富于弹性,对站立不稳的患者,应配置合适的步行器,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外出需有人陪同。
5.7运动护理:WHO 明确提出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三大原则: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调节法,运动是防治骨质疏松症最有效和最基本的方法。
如患者正处于疼痛期,应先止痛方可做运动。
运动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5.7.1运动能促进钙的吸收,减少骨量丢失,室外活动更能通过增加维生素D 而促进钙的吸收;运动促进性激素分泌,使骨的蛋白质合成、骨基质总量增加,促进骨的生长发育;运动增加骨皮质血流量和促进骨形成;运动还能通过提高肌力改善骨密度。
5.7.2增加耐力和肌力的训练:握力锻炼或上肢外展等长收缩,用于防治肱、桡骨的骨质疏松;下肢后伸等长运动,用于防治股骨近端的骨质疏松;每次10分钟(握力锻炼每次30分钟),每天1~2次。
防治胸腰椎的骨质疏松,可采用躯干伸肌等长运动训练,即在站立位或俯卧位下进行躯干伸肌、臀大肌与腰部伸肌群的肌力增强运动,每次10~30分钟,每周3次。
5.7.3有氧运动:以慢跑和步行为主要方法,每日慢跑或步行2000~5000米,防治下肢及脊柱的骨质疏松。
5.8睡眠护理:良好睡眠有利于病人身心康复,一定要为病人创造良好休息环境,保持室内安静,定时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证室内温湿度适宜,及时了解病人睡眠情况,及时干预,解除影响因素,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辅以药物帮助入睡。
6物理治疗对骨质疏松的治疗应坚持以温热疗法为主的治疗原则,常用高频热疗,如超短波,还有光疗的红外线等,每日一次。
疼痛明显者可用中频电疗。
6.1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1482012年4月关键词:药物流产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8-0149-01262例药物流产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探讨张珊红**舟山市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6021)2012年2月20日收稿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6.2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
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6.3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 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6.4均衡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
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
6.5适量运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
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
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6.6增加日光照射: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 非常有限,大量的维生素D 3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
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 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
7小结骨质疏松症是近年发病率较高的一组内分泌疾病,它是由多种病因造成的进行性的骨质吸收大于沉积,骨的转换出现异常。
最常见的老年型,是由于人体内的性激素(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女性在绝经后易发生。
通过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护理,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做好疼痛的护理和采取正确体位,配合康复治疗是减少疼痛、帮助缓解疼痛、促进夜间睡眠的主要方法,根据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与原因我们应该从年轻时就应该注意补钙,坚持运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改掉不良嗜好,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我们应该从心理、饮食、安全、用药、疼痛、运动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护理才能有效降低骨质疏松的危险,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质量,针对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实施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而且经济的手段。
参考文献[1]文凯,王治伦.骨质疏松症概述[J].地方病通报,2000,15(4):91-93.药物流产是利用非手术措施终止早期妊娠的一种方法,常用的药物是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片联合应用。
该方法痛苦小、服药简便、成功率高,已得到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据有关文献报道,完全流产率达92%[1]。
为了寻找小部分流产不全的原因,真正减少患者的痛苦,对2010~2011年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262例药流患者进行认真观察,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10~2011年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就诊的262例早孕妇女,均确诊为宫内妊娠,停经天数不超过49天,自愿要求药物流产,无药物流产禁忌症的18~40岁的孕妇。
1.2方法1.2.1药物流产:米非司酮25mg ,口服,每12小时一次,连续6次(首次口服时间为晚上8点,服药前后2小时须空腹,早晚进餐时间分别为6点和18点),第四天(服药开始日为第一天)早上9点来服务中心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早上6点进餐),在门诊观察2~6小时(具体观察有无过敏现象、腹痛程度、出血量、孕囊排出时间等)。
离开服务中心后电话随访。
1.2.2药物流产结果判定:有完整的孕囊排出阴道,B 超检查宫内无孕囊和脱膜组织定为完全流产;只排出孕囊尚有脱膜组织残留或两者都未排除定为不全流产。
2结果2.1262例药物流产病例中早早孕75例,孕5周77例,孕6周67例,孕>6周且<7周34例,孕7周9例;完全流产的有250例,其中早早孕75例,完全流产率为100%,孕5周75例,完全流产率为97.40%,孕6周64例,完全流产率为95.52%,孕>6周且<7周的30例,完全流产率为88.24%,孕7周人数6例,完全流产率为66.67%,见表1。
表1孕周大小与药物流产关系2.2早早孕,孕5周、孕6周、孕>6周且<7周,孕7周在6小时内完全流产人数中占62.67%、34.67%、20.31%、13.33%和0,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