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发展史

合集下载

古井集团是中国老八大名酒企业

古井集团是中国老八大名酒企业

古井集团是中国老八大名酒企业,是中国第一家同时发行A、B两支股票的白酒类上市公司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坐落在历史名人曹操与华佗故里——安徽省亳州市。

公司的前身为起源于明代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的公兴槽坊,1959年转制为省营亳县古井酒厂。

目前公司拥有员工8000多名,集酒业、酒店业、房地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等为一体,是国家大型一档企业。

在2011年第三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活动中,古井贡以140.68亿元的品牌价值荣获了“中国酒类十大成长最快白酒品牌”、“中国酒类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品牌”、“中国酒类十大最具全球竞争力品牌”,并和茅台、五粮液一同被列为新的中国白酒八大品牌。

古井贡酒是集团的主导产品,其渊源始于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亳州产的“九酝春酒”和酿造方法晋献给汉献帝刘协,自此一直作为皇室贡品;曹操也被史学界命名为古井贡“酒神”;古井贡酒以“色清如水晶、香纯似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的独特风格,四次蝉联全国白酒评比金奖,是巴黎第十三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唯一获金奖的中国名酒,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等荣誉,被世人誉为“酒中牡丹”、“中华第一贡”。

目前公司主打产品古井贡酒“年份原浆”,以“桃花曲、无极水、九酝酒法、明代窖池”的优良品质被全国政协指定为专用高档白酒,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指定为接待专用酒,成为上海世博会安徽馆战略合作伙伴唯一指定用酒、2010中国—东盟博览会合作伙伴唯一指定用酒、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全球合作伙伴”、国家外交部驻外机构物资供应处供应商品。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位列中国白酒企业前十强,2008年10月古井酒文化博览园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AAAA级旅游景区,这也是中国白酒业第一家AAAA景区。

酒店业以安徽瑞景商旅集团为主体,位居中国旅游饭店业前20强。

其下属的合肥古井假日酒店是安徽省内第一家五星级酒店之一,委托国际著名酒店管理品牌洲际集团进行经营管理;上海古井假日酒店是四星级酒店,曾被评选为假日品牌在亚太区的样板酒店,现已成为安徽企业在上海的形象和窗口;亳州宾馆是亳州市首家按五星级标准兴建的综合性酒店,2011年成为“世界金钥匙酒店联盟”成员酒店。

古井贡酒的发展历史和品牌传承

古井贡酒的发展历史和品牌传承

古井贡酒的发展历史和品牌传承古井贡酒,作为中国白酒的代表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令人瞩目。

本文将探讨古井贡酒的发展历史以及品牌传承的重要性。

一、发展历史古井贡酒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当时,鸣泉镇一位名叫范文正的酒师,以其独特的酿酒技艺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一种独特香醇的白酒。

通过世代相传,这种酿酒技艺得以传承并发展。

古井贡酒的真正崛起始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

当时,远近闻名的天泉酒业将古井贡酒作为御酒向皇室贡献,成为中国白酒中少有的名品之一。

此后,古井贡酒逐渐扩大产量,并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

二、品牌传承的重要性品牌传承是古井贡酒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传承了古井贡酒的酿酒技艺,使得每一瓶古井贡酒都能保持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这种传统手工工艺的坚守,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品质的承诺。

其次,品牌传承强调了古井贡酒的文化内涵。

古井贡酒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并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元素,如古井、贡酒等。

这些文化符号不仅令消费者有一种归属感,还使得古井贡酒成为了中国白酒的文化代表之一。

最后,品牌传承强调了古井贡酒的社会责任。

作为中国知名白酒品牌,古井贡酒深入参与公益事业,如教育扶贫、环境保护等,不断回馈社会。

这种积极的形象塑造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也增强了消费者对古井贡酒的认同感。

三、古井贡酒的未来发展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文化内涵的追求不断提升,古井贡酒将继续致力于研发创新和提升产品品质。

首先,在酿酒工艺上,古井贡酒将继续坚持传统手工工艺的同时,结合现代科技和管理理念,提高生产效率和稳定产品质量。

其次,古井贡酒将更加注重品牌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整合,如文化活动、文创产品等,激发消费者的文化兴趣,增强品牌的吸引力。

最后,古井贡酒将继续践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通过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计划、扶贫项目等,实现企业的社会使命,为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北海公园水精域古井介绍

北海公园水精域古井介绍

北海公园水精域古井介绍水精域古井位于北海公园内的水精宫旁,是这片园区内最古老、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景点之一。

据史书记载,水精域古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相传是由明朝著名的建筑大师贺磐所主持修建。

而这个古老的井则源于北海公园的泉水,可以说是北海公园的灵魂所在。

水精域古井是一座由青石砌成的古井,其建筑风格典雅古朴。

井口直径约为两米,井深约为三米。

井壁上镶嵌着精美的水晶珠,古井四周的青石台阶和栏杆,都充满了历史的痕迹。

而且,每逢夏秋季节,游客从南面靠近古井处,便可见一段线状清晰的泉水,缓缓地流过北面井口,镌刻出一道流水画卷。

这条清澈见底的泉水源自地下,据说是由地下河流汇集而成,十分神奇。

在古井附近有一块牌额上刻有“水精域”三个字,其中“水精”又称“水仙”,水精域意即水仙的境界,象征了这片湖水宜人的水域。

这里环境优美,景色迷人,是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水精域古井的传说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美丽的水仙仙女住在北海深处。

她容貌绝世,神采飘逸,被称为水精。

每当月圆之夜,水精便会跃出湖面,徜徉在美丽的湖泊之中,引得无数人们顶礼膜拜。

而据说,就是她的美丽目光和神秘魅力,使得北海公园内形成了这么一口清澈见底的神奇井水。

传说中,在北海公园的深处,那些有缘之人都可以见到水精仙女,得到她的祝福,并且许下美好的愿望。

而水精域古井则是水精仙女的住所,她利用神奇的井水滋养着这片湖泊的万物,保护着北海公园的幸福与安宁。

由于传说的存在,水精域古井成了北海公园内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点之一,也是许多游客们前来北海公园游览的主要目的之一。

他们说,每当夜幕降临,月圆之夜,亲眼见到水精仙女在湖面轻舞翩跹的身影,心中总是充满了不可言喻的神秘感和快乐。

而每逢节庆之日,游客们更是络绎不绝地来到古井前,希望得到水精仙女的庇护,祈求美好的祝福。

水精域古井,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传奇的传说吸引了无数游客,也成为了北海公园内最独特的一处景点。

它的美丽和神奇,让人们留连忘返,也让人们对古代神话和传说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百科知识精选八卦古井

百科知识精选八卦古井

神奇之一:程村挖井东岸用据《麻章区文史》、《程氏族谱》等资料记载:八卦古井原系程村始祖程浪斋(任雷州府知军事职)北宋年间居住东岸村时所挖掘的,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后来程村祖先因不堪受海潮的侵袭和水蛭、大鲎的干扰,而迁至现址(麻章区湖光镇)。

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元兵追至福州莆田一带,宋端宗南逃。

定居于莆田卢奎公之曾孙卢团公偕带其胞弟卢圆、卢圃、卢囿(其后代落居于今遂溪县遂城镇马安村),举家随军南逃于粤西及琼州等地方。

在烽火连天的年代,东岸村肇基始祖卢团公仕任海南岛琼州府儒学正堂,秩满回籍,仅能遂良于雷州府遂溪县,便肇基于雷州湾滨岸,故取名东岸村。

故有“东回斗柄镇南极,岸望紫云拱北辰”之意。

继沿用此井至今,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神奇之三:泉眼直通湖光岩据东岸村的老人说,村里有个祖传的神奇的传说,八卦古井有泉眼直通湖光岩,因而井水特别清甜,久不干涸,饮用者会变得精神饱满.并列举了一些证据,说得有鼻有眼。

诚然,程村在此居住时就出现了“三代四进士”的科举荣耀,为后人敬仰。

而原籍东岸村的著名剧作家卢凌日、小说家卢子生皆曾在此井汲水饮用,真有点令人费解。

东岸村八卦古井见证了程、卢两族(村)繁衍发展的过程,对雷州半岛历史沿革起了证史和补史的作用。

程村和东岸村的移居变异,反映了宋元时期雷州半岛人口迁徙的一个侧面,为研究古代雷州半岛地区的社会状况和村落文化提供了详实、确凿可参考的史料和佐证。

神奇之二:最浅的古井八卦古井位于东岸村的东部,历代有修葺,每次重修时都保持其原有的古老青石,因而古代文物遗产得以世代遗传,风韵犹存。

此井直径1.5米,深只有2.3米,现该井保留完好,水质清澈,仍为附近村民的饮用水井。

湛江市博物馆专家考证后认为:此井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雷州半岛最浅的饮水古井。

近年来,村民自发筹集资金对八卦古井加以保护,并有专人管理,因此八角古井一直得到当地群众较好的保护。

神奇的千年八卦古井麻章区太平镇东岸村有一口神奇的八卦形古井,此井始建于北宋年间,原系湖光镇程村所挖现在被东岸村使用。

赣州东园古井介绍

赣州东园古井介绍

赣州东园古井介绍1. 引言赣州东园古井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这座古井建于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不仅是赣州市重要的历史见证,也是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详细介绍赣州东园古井的历史渊源、建筑特点、文化内涵以及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历史渊源赣州东园古井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它最初是为了解决周边居民饮水问题而修建的。

由于地下水丰富,这座井一直供应着附近居民和行人所需的清洁饮用水。

据传,这座井最初由当地一位名叫李大娘的慈善家捐资修建。

李大娘出身贫寒,但她深知水源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她倾尽所有,捐出积蓄修建了这座井,并将其捐赠给当地社区。

这一举动广受赞誉,李大娘也成为了当地人心目中的慈善典范。

3. 建筑特点赣州东园古井的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明代建筑的特色。

整个井口由青石砌成,直径约为1.5米,深度超过20米。

井口周围有一圈精美的雕花栏杆,增添了井口的装饰效果。

在古井附近还有一座小型的亭子,供行人休息和观赏。

这座亭子也是以青石为主要材料,雕刻着各种传统图案和文字。

整个建筑群体色调以灰色为主,给人一种庄重而古朴的感觉。

4. 文化内涵赣州东园古井不仅仅是一口水源,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它代表了明代时期社会慈善事业的典范。

李大娘捐资修建这座井体现了当时人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也反映出社区共建共享的理念。

其次,这座古井也是赣州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见证了赣州市的发展变迁,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到这里,感受古井所蕴含的文化魅力。

5. 社会经济影响赣州东园古井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周边旅游业的繁荣。

许多游客在参观完古井后还会购买纪念品、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等,为当地商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其次,这座古井也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附近居民仍然从这口井中取水饮用,并将其视为珍贵资源。

古井贡酒的历史简介

古井贡酒的历史简介

古井贡酒的历史简介古井贡酒产于安徽亳县,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名酒之一。

古井贡酒酒液清澈透明,香醇如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属浓香型大曲酒。

酒度为六十度。

适量饮用有健胃、活血、提神之功效。

古井贡酒是“一家饮酒千家醉,一户开坛千里香”的好酒。

古井贡酒因采用古井泉水酿造而得名。

“古井”坐落在亳县城东北20公里的减店集,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在南北朝时,亳县称“谯县”,属北魏境地。

南朝梁武帝萧衍中大通四年(公元582年),派大将元树领兵攻取“谯县”,镇守谯县的魏将樊子鹄派猛将独孤出城迎战,不胜而死,临死前他将金筒长戟投入古井中。

后人为纪念独孤将军,在投戟的井旁,盖了一座独孤将军庙,并在庙的四周又掘了23眼井。

今仅存四眼井。

这一带为盐碱地,井水味苦涩,唯独投戟之古井水质与别的井迥然不同。

千余年来,此井不溢不涸,井水清澈透明,味甜爽口,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用此井水酿酒,酒香浓郁,甘美醇和。

因此,这眼古井被人们称之“天下名井”。

用“天下名井”酿制的酒,原名“减酒”。

“减酒”历来被视为酒中珍品,民间至今仍流传着“胡芹减酒宴佳宾”的美谈。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此酒作为贡品进献皇帝,从此.“减酒”改名“古井贡酒”,一直延至清代都列为“贡品”。

古井贡酒自列为“贡酒”以来,身价百倍,亳县减店集酿酒一度兴盛,大小酒坊数十家,其中尤以怀姓“公兴糟坊”的酒,产量最多,质量最好。

1949年,公兴糟坊,古井贡酒一度失传。

1958年在原“公兴糟访”的旧址建起了古井酒厂,从此古井酒产量不断增加,质量显着提高。

如今,古井贡酒在第二、三、四届全国评酒会上,连续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荣获金质奖章和证书。

产品畅销日本、法国、美国以及西欧、东南亚、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古井的介绍

古井的介绍

古井的介绍古井,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

从字面上看,古井即古老的水井,是人们取水生活的场所。

然而,古井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远不止于此。

古井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在中国的乡村,很多地方都有古井存在,这些古井不仅仅是一个取水的场所,更是一个沟通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本文将围绕古井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古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古井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在人类尚未发现其他蓄水容器的时候,井是最主要的供水设施之一。

古井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其中既有孤独、艰辛的人工挖掘井眼的体力劳动,也有千辛万苦修缮古井的传统工艺。

在古代中国,古井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被视为村落的精神象征、信仰之地。

在古井周围,常常建有祠堂或庙宇,供奉着水神或祖先。

古井成为了村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对家园、土地的感情。

古井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

首先,古井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智慧与工艺。

古人们在没有现代科技设备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工具和勤劳的双手,挖掘出了深达数十米 ja 的井眼,这其中蕴含着非常高超的工艺水平。

其次,古井承载着中国文化中关于水的诸多寓意。

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被视为生命之源、流动不息、涵养万物。

古井所代表的水源,则更是被人们视为珍贵的、神圣的。

古井的保护与传承也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现代化的发展,许多古井面临着被废弃或者毁坏的风险。

一些古井的旁边修建了现代化的建筑,使古井失去了原有的历史环境。

如何有效地保护古井,传承古井文化,成为了当代中国面临的一项挑战。

相关部门、学者、非相关部门组织以及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制定相关法规,加大对古井的保护力度,同时开展古井文化、历史的研究与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亲近和关爱古井这一传统文化符号。

让我们让我们总结一下,古井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古井贡酒发展史

古井贡酒发展史

古井贡酒发展史
古井贡酒是中国传统的名优白酒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下是古井贡酒的发展史:
1. 原始阶段(约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770年):据考古学家
的研究,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国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
用发酵的技术来制作酒。

公元前770年左右,商朝的都城殷墟出土了一批古代酒器,证明了中国古代已经有了蒸酿酒的技术。

2. 唐宋时期(公元618年-1279年):这个时期是古井贡酒的
发展高峰期。

唐朝时期,古井贡酒已经成为朝廷贡品,被列为宫廷贵重品。

宋朝时期,古井贡酒继续被尊为帝王御酒,享有很高的声誉。

3. 明清时期(1368年-1911年):明朝时期,古井贡酒逐渐走
向民间,成为广大百姓的饮品。

清朝时期,古井贡酒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技术也更加精湛,声誉更加远播。

4. 20世纪初:在革命时期,古井贡酒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经过改革开放的政策,古井贡酒逐渐恢复了发展势头。

5. 21世纪:古井贡酒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07年,古井贡酒成为中国首个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酒类企业。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品牌形象的塑造,古井贡酒逐渐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总而言之,古井贡酒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白酒历史的缩影。

它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凝聚了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心血。

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古井贡酒的历史将继续书写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汉建安元年(196)曹操向汉献帝刘协晋献家乡谯县(今亳州市谯城区)九酝春酒及九酝酒法南北朝南梁中大通四年(532)梁武帝萧衍派侍中元树攻魏,魏南兖州刺史以谯城降梁。

七月,北魏派兵攻元树。

北魏将军独孤如愿与元树在谯城北大战。

元树兵败被擒后,谯地百姓为纪念独孤如愿在简塚店(今亳州市谯城区古井镇)建独孤将军庙唐武德四年(621)简塚店建白塔寺,当地已有酿酒生产宋熙宁十年(1077)亳州年上交朝廷酒课(税)10万贯以上。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减酒成为亳州特产,被世人赞为:“涡水鳜鱼黄河鲤,胡芹减酒宴嘉宾”。

万历年间(1573~1620)亳州减酒进贡朝廷。

清光绪二十年(1894)亳州减酒畅销苏鲁豫皖地区。

中华民国亳县减酒畅销河南省开封县、鹿邑县、柘城县、商丘县、夏邑县、永城县、许昌县、安徽亳县、涡阳县、蒙城县,江苏省南京市、湖北省、武昌、汉口等地1958年秋,亳县张集乡红旗十一人民公社减店酒厂成立,至年底,生产200公斤减酒销售合肥市1959年 4月安徽省轻工业厅对亳县减店酒厂考察后认为大有发展希望。

并拨款10万元,扩建亳县减店酒厂。

7月21日中共安徽省委通知将社办亳县张集乡减店酒厂改为省营酒厂。

10月16日经省轻工业厅批准亳县减店酒厂改为安徽亳县古井酒厂。

10月中旬亳县古井酒厂调入一台11千瓦木炭机,机械破碎代替人力石磨。

是年生产古井贡酒69.34吨,实现工业总产值9.15万元,上缴税金0.31万元。

1960年2月26日亳县古井酒厂申请注册古井牌古井贡酒商标,历经“贡”字风波,后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

3月9日~11日在安徽省名酒评比会上,亳县古井酒厂古井贡酒,以“芳香味醇,入口浓厚,回味深长,微甜平和”被评为省甲级酒。

5月在全省酿酒会议上,亳县古井酒厂古井贡酒被评为省优质酒1962年年初亳县古井酒厂成立产品质量评比委员会。

是年从亳县机械厂购进一台10千瓦柴油发电机,解决照明问题。

1963年1月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节约“一厘钱,一根火柴”,“开展人与人,组与组的挑战、应战,并按季总结评比”。

11月6日亳县古井酒厂生产的古井贡酒,在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1964年4月国家投资20万元,亳县古井酒厂征地8395平方米,扩建3个酿酒车间、一幢酒库和590平方米化验室,新建144条发酵池。

10月亳县古井酒厂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部颁标准——古井贡酒(草案)》。

是年利用蒸酒糊化余气蒸糠试验成功,每班缩短工作时间半小时,节煤50公斤。

1965年10月全国第三届白酒技术协作会议在四川泸州召开,亳县古井酒厂汇报的人工培养老窖泥的成功经验获得普遍重视,轻工业部领导指出“人工培养老窖是酿酒史上的一个突破”。

1971年亳县古井酒厂引进甩糟机和地道鼓风冷却技术,实现酿酒半机械化1972年9月29日国家投资110万元,兴建192条发酵池,增加38个班组。

1973年9月1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轻工业局下发《同意恢复古井贡酒名称的批复》,同意恢复古井贡酒传统产品名称1974年 5月亳县古井酒厂“压池子”生产工艺研制成功。

1978年 12月亳县古井酒厂试行奖金制度。

是年轻工部在长沙召开全国酿酒会议,亳县古井酒厂代表在会议上介绍通过10年摸索试验成功的防止老池退化的经验,这一经验得到与会专家们的一致肯定。

会议认为此经验对浓香型酒的生产有着普遍的指导作用1979年8月1日至16日国家轻工业部在辽宁省大连市举办第三届全国评酒会议。

亳县古井酒厂生产的浓香型“古井贡酒”再次被评为全国名酒。

是年国家投资14万元,兴建科研楼。

1980年10月14日~20日全国第六届白酒技术协作会议在亳县召开,全国81个酒厂243人参加,亳县古井酒厂作为副组长单位出席会议。

大会对亳县古井酒厂防止老池退化和改进包装装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是年国家投资亳县古井酒厂230万元,扩建年产1000吨大曲酒机械化车间,1982年8月竣工投产。

1982年12月30日~1983年元月2日,亳县古井酒厂召开首届职工代表大会,58名代表参加会议。

是年酿酒使用锅炉送汽蒸馏,实现机械化生产。

1983年2月亳县古井酒厂创办《古井小报》,开始为手抄报。

1988年1月《古井报》正式创刊,1990年5月改为铅字印刷。

11月亳县古井酒厂科技人员发明架子曲新工艺。

是年国家投资550万元,扩建年产1000吨大曲酒车间,1984年建成投产1984年8月古井贡酒在全国第四次评酒会上第三次被评为国家名酒,荣获国家最高质量奖——金质奖章和证书,继而获轻工业部质量大赛金杯奖。

9月27日亳县古井酒厂在亳州剧场召开“古井贡酒三次蝉联金奖庆功大会”。

省经委、阜阳地区工业局、亳县人民政府共发奖金4万元,对亳县古井酒厂予以嘉奖。

1985年7月20日亳县古井酒厂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厂长兼任主任,下设办公室,在各个科室、车间建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建班组全面质量活动小组,形成了厂、车间、班组三级质量管理网络。

是年国家拨款2300万元,投资亳县古井酒厂第三期扩建工程,扩建年产3000吨大曲酒车间,1986年投产。

是年亳县古井酒厂引进包装自动灌装流水线,形成刷瓶、装酒、压盖自动流水线,基本实现包装自动化。

是年提出办厂方针“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严于治厂,注重效益”1986年3月5日亳县古井酒厂召开共青团亳县古井酒厂第一次代表大会。

10月24日亳州古井酒厂供电式电话开通使用。

12月6日亳州古井酒厂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举行庆祝活动,纪念古井贡酒进贡1790周年和古井贡酒获国家金奖23周年,省政府、国家有关部委,北京市的有关领导参加庆祝会。

12月16日厂成立计量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计量办公室。

1987年厂计量工作获国家三级计量管理合格证书,1988年获国家二级计量合格证书,1989年获国家一级计量合格证书。

是年亳州古井酒厂内部实行四项重大经济改革:一、改干部任命制为聘用制,全厂聘任28名正副科长和33名正副车间主任,聘期一年。

二、调整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明确分工,精简人员,提高生产效率。

三、改革全厂单一经济核算形式,为厂、车间二级核算。

四、改革分配制度,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198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为亳州古井酒厂题词:“古井自古有名,贡酒应贡人民”。

6月亳州古井酒厂提出古井精神:团结创业,求真务实,奉献进取。

(后来,又在其中增加“敢为人先”四字)9月25日亳州古井酒厂首次举办职工与厂长对话会。

10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庆宴会上,古井贡酒首次被列为国宴用酒。

10月24日亳州古井酒厂成立节约能源委员会,同时在各车间、班组设置25名专(兼)职节能员,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当年该厂节能升级通过省经委的合格验收。

11月7日中共亳州古井酒厂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是年国家投资4500万元,亳州古井酒厂扩建年产4000吨大曲酒车间,1988年竣工投产。

是年亳州古井酒厂开始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1988年10月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由59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家公司参展的第十三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上,亳州古井酒厂古井贡酒获金夏尔奖,是该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唯一获金奖的中国名酒。

是月古井贡酒在西安首届中国酒文化节上获金奖,并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酒。

1989年3月16日国家地矿部、卫生部、轻工业部三部专家组成“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组”与“安徽省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鉴定小组”,在蚌埠市对古井天然矿泉水进行评鉴。

专家们认为,亳州古井酒厂是一个理想的大型矿泉水水源地。

5月26日亳州古井酒厂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降度降价”的决策。

9月28日亳州古井酒厂经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员会审定,被轻工部批准为“1988年度国家二级企业”。

是月在第五届全国优质白酒评比中,亳州古井酒厂古井牌(38度、55度、60度)系列产品获金质奖,实现古井贡酒四联冠。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安徽省人民政府、亳州市人民政府先后给亳州古井酒厂发来贺信和嘉奖令。

是年亳州古井酒厂全年销售白酒19006.783吨,实现工业总产值、产品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和上缴税收5个同步增长,在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中排名第498位,利税总额进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居中国饮料行业第五位。

1990年 8月亳州古井酒厂提出在“八五”期间,走“科技立厂,多角开发,复合经营,综合发展”的发展道路。

1991年 5月10日~30日亳州古井酒厂举办首届职工操作技术运动会。

9月14日亳州古井酒厂与亳州市张集镇人民政府签署协议,有偿兼并古井路一厂。

这就是现在的古井贡酒张集酿造基地。

10月16日~18日亳州古井酒厂和河南省宋河酒厂在亳州古井酒厂主持召开“中国白酒协会浓香型第三协作组成立大会”,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8个浓香型白酒生产厂家代表参加会议。

大会选举亳州古井酒厂为第三协作组组长厂。

11月1日~5日亳州古井酒厂举办首届职工体育运动会。

1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乔石到亳州古井酒厂视察。

1992年1月1日亳州古井大酒店开始试营业。

2月18日安徽亳州古井实业集团成立。

3月2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播出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在亳州古井酒厂采访的“摘取消费者心中的金牌”专题新闻。

7月11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中国企业评价中心和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司共同举行的“1991年中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评价”在北京揭晓,亳州古井酒厂在饮料制造业中位居第四位,在白酒行业中居第三位。

10月8日~10日由中国轻工业部主办的“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成立预备会议”在亳州古井酒厂召开1993年1月亳州古井酒厂开通120多部程控电话,并成立传真室。

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计划单列企业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安徽古井实业集团成为省计划单列7个企业之一。

6月2日根据国家统计局评价结果,亳州古井酒厂位居按利税排序的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第148名,较1991年前移了106位,居全国饮料行业第三位,中国白酒行业第三位。

9月亳州古井酒厂被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部、人事部批准晋升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

11月8日亳州古井酒厂古井贡牌(30度、38度)获中国消费者协会推荐的安徽产品中国名牌称号。

1994年1月15日安徽省常务副省长汪洋到亳州古井酒厂视察。

2月26日古井销售公司成立。

是月亳州古井酒厂被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文明单位”,被省绿化委员会授予“安徽省花园式单位”称号。

4月26日~5月2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安徽省经济成果展览会上,江泽民、乔石、李瑞环、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亳州古井酒厂的展区,江泽民询问古井贡酒的度数及出口创汇情况,笑着说“古井贡酒很有名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