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用水碱含量测试分析方法步骤的改进探析

合集下载

混凝土中碱含量 检测方法

混凝土中碱含量 检测方法

混凝土中碱含量检测方法我折腾了好久混凝土中碱含量检测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完全是瞎摸索。

我一开始就知道要先把混凝土样品准备好,那就是得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

我当时就随便在一个地方弄了点混凝土,结果发现检测出来的数据总是不准,这才反应过来样品选取不合适就像做饭食材没选对一样,那后面再怎么努力也白搭。

那怎么选呢?我就得多处采集,而且得不同深度的地方都采点。

比如说一块大的混凝土结构,我不仅要表面采,还要在中间部分、深部也取得样本,然后混合起来,这才有代表性。

然后就是对混凝土进行预处理。

这里面的东西可复杂了。

我试过一种方法就是想把里面的碱都溶解出来。

但这个溶解可不是简单的事儿。

我开始用的溶剂不对,结果发现碱都没怎么溶出来,就像你想洗油渍却用清水,根本洗不掉。

后来我知道有专门的溶剂可以帮我们把碱更好地溶出来。

我就按照比例往样品里加溶剂,这就像调酒一样得比例合适才行,比例一错就不行。

然后搅拌,这个搅拌也要讲究,不能太剧烈也不能太轻,太剧烈可能破坏一些物质结构,太轻了又不能充分溶解。

再接下来就是检测碱含量了。

常见的方法有火焰光度法。

这方法呢,仪器操作比较重要。

我第一次操作的时候,参数设置都弄不对,得到的数据完全是乱七八糟的。

我就反复看说明书,还咨询了一些前辈。

原来那个燃烧器的高度、燃气和助燃气的比例都很关键。

就好像你烤蛋糕,烤箱温度和时间不对烤出来的蛋糕肯定不好吃。

还有离子选择电极法,这个方法呢电极的选择和校准就特别重要。

我开始没校准好电极,测出来的数据差得离谱,我还以为方法不行呢。

后来重新校准了电极才得到准确的数据。

另外我觉得在做检测过程中记录一定要详细精确,就像写日记一样啥都写清楚,这样就算出错了也能回头找原因。

还有就是仪器设备要定期维护保养,不然就会出问题。

比如说有次仪器突然不准了,后来检查发现是好久没清理里面的部件了。

这就像人要定期洗澡一样,仪器也要保持清洁才能正常工作。

混凝土原材料碱含量测定过程中的问题探讨

混凝土原材料碱含量测定过程中的问题探讨

混凝土原材料碱含量测定过程中的问题探讨田陆飞,王晨,邓雪梅,宋益常(山东广信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2)摘要:讨论了混凝土原材料碱含量测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检测方法和步骤。

通过观察火焰光度计火焰的颜色来判断检测结果,并通过改变称量试样量或稀释待测溶液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关键词:碱含量;火焰光度计;稀释中图分类号:TU528.042 文献标识码:A碱骨料反应是影响混凝土工程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碱骨料反应有三种类型:碱-硅酸反应(ASR)、碱-碳酸盐反应(ACR)、碱-硅酸盐反应,其中碱-碳酸盐反应是碱骨料反应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碱含量高;(2)砂、石骨料中含有较多的活性二氧化硅成分;(3)环境中有水存在。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只要采取措施控制其中一个条件,就能够避免碱骨料反应。

当一个地区的骨料碱活性很高,很难改变时,控制混凝土的碱含量就成为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有效措施。

混凝土中的总碱量是指以各种形式存在的碱的总和,包括固相和液相两部分。

一般认为固相碱不反应。

与活性骨料反应导致碱骨料反应破坏的是混凝土中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碱,控制这部分碱含量对于抑制碱骨料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碱主要来源于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水等。

水泥、矿物掺合料、水中碱含量的检测是按照GB/T176-2008[1]试验方法进行,外加剂碱含量是按照GB/T8077-2000[2]试验方法进行。

笔者根据在检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碱含量检测注意事项。

一、检测方法GB/T176-2008标准中碱含量的测定方法:称取0.2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铂皿中,加入少量水润湿,加入5~7mL氢氟酸和15~20滴(1+1)硫酸,放入通风橱内低温电热板上加热,近干时摇动铂皿,以防溅失,待氢氟酸驱尽后逐渐升高温度,继续将三氧化硫白烟驱尽,取下冷却。

混凝土中碱含量检测方法

混凝土中碱含量检测方法

混凝土中碱含量检测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其性能不仅受到水泥、骨料和水等材料的影响,还受到环境中的碱含量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中的碱含量进行检测和控制,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中碱含量检测方法。

二、混凝土中的碱含量混凝土中的碱含量是指混凝土中Na2O+0.658K2O的含量。

碱含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它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泥石体发生膨胀,进而导致混凝土开裂、龟裂、脱落等问题。

因此,需要对混凝土中的碱含量进行检测。

三、检测方法1. 玻璃片法玻璃片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混凝土中碱含量较低的情况。

具体操作如下:(1)将玻璃片在清水中浸泡至少24小时,然后晾干备用。

(2)将混凝土水浆与玻璃片接触,保持一定时间(一般为1-2周)。

(3)取出玻璃片,观察玻璃片表面是否有碱酸反应,以及反应的程度。

根据反应的程度,可以将混凝土分为四个等级:无反应、微弱反应、中等反应和强烈反应。

2. 酚酞指示剂法酚酞指示剂法是一种准确度较高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混凝土中碱含量较高的情况。

具体操作如下:(1)将混凝土样品粉碎,并筛选出粒径小于0.063mm的颗粒。

(2)将粉末样品与蒸馏水混合,使其浸泡至少24小时,然后过滤。

(3)将过滤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根据颜色变化判断混凝土中的碱含量。

颜色变化的规律如下:红色表示pH值小于8.3,黄色表示pH值在8.3-9.0之间,无色表示pH值大于9.0。

3. 氢氧化钠滴定法氢氧化钠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混凝土中碱含量较高的情况。

具体操作如下:(1)将混凝土样品粉碎,并筛选出粒径小于0.063mm的颗粒。

(2)将粉末样品与蒸馏水混合,使其浸泡至少24小时,然后过滤。

(3)将过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中性。

(4)根据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出混凝土中的碱含量。

四、注意事项1. 检测前需要将混凝土样品充分粉碎,并筛选出粒径小于0.063mm 的颗粒。

水泥碱含量实验报告

水泥碱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火焰光度法测定水泥样品中的碱含量,了解水泥碱含量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原理水泥碱含量是指水泥中可溶性碱(如Na2O和K2O)的含量。

过高或过低的碱含量都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本实验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水泥样品中的碱含量,通过测定样品中的钠和钾含量,根据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碱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水泥样品- 氢氟酸- 硫酸溶液- 盐酸溶液- 甲基红指示剂溶液- 热水- 氨水- 碳酸铵- 火焰光度计2. 实验设备:- 电子天平(精确至0.0001g)- 通风橱- 1000mL标准容量瓶(1个)- 500mL标准容量瓶(5个)- 10mL量筒(1个)- 25mL量筒(1个)- 100mL量筒(1个)- 200mL烧杯(1个)- 500mL烧杯(1个)- 胶头滴管、玻璃搅拌棒各一支- 快速滤纸- 铂金坩埚- 干燥器- 加热器- 漏斗四、实验步骤1. 称取0.5g水泥样品,放入铂金坩埚中。

2. 向坩埚中加入2mL氢氟酸,用玻璃棒搅拌,直至样品完全溶解。

3. 加入1mL硫酸溶液,继续搅拌,直至溶液透明。

4. 将溶液转移到10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甲基红指示剂溶液,用氨水和碳酸铵调节pH值至甲基红变色。

5. 用热水浸取残渣,用快速滤纸过滤。

6. 将滤液转移到1000mL标准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7. 取10mL滤液,用火焰光度计测定钠和钾含量。

8. 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出水泥样品中的碱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处理1. 钠含量:X mg/L2. 钾含量:Y mg/L3. 碱含量:Z mg/L根据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公式如下:碱含量(Z)= 0.658 × 钠含量(X)+ 0.658 × 钾含量(Y)六、实验结果分析本次实验测得水泥样品中的碱含量为Z mg/L。

根据国家标准,水泥碱含量应小于0.60%。

因此,本次实验测得的水泥样品碱含量符合要求。

混凝土中碱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碱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碱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与其中的碱离子含量密切相关。

因此,对混凝土中碱离子含量的检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本技术规程将对混凝土中碱离子含量的检测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建筑工程中碱离子检测工作提供指导。

二、检测原理混凝土中的碱离子主要来自于水泥,它们会随着水泥的水化反应而释放出来。

当混凝土中的碱离子含量过高时,就会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造成影响。

因此,检测混凝土中的碱离子含量,可以帮助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碱度检测方法主要有酸碱滴定法、电化学法和火焰光度法。

其中,酸碱滴定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为:将混凝土样品溶解在酸性溶液中,然后通过滴定的方式,用酸溶液中的酸度反映出混凝土中碱离子的含量。

具体的检测步骤如下。

三、检测步骤1.采集混凝土样品在实际检测中,需要从混凝土的不同部位采集样品。

一般来说,应按照每100m3混凝土采集一个样品。

具体采集方法如下:(1)将混凝土样品采集器插入混凝土中,深度应该达到混凝土的1/4至1/3处。

(2)将采集器取出,然后将采集器底部的混凝土样品收集起来。

收集样品时应注意避免混入其他物质,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2.制备混凝土样品将采集的混凝土样品进行破碎、筛分等处理,制备成均匀的混凝土样品。

3.溶解混凝土样品将混凝土样品放入酸性溶液中,使其溶解。

酸性溶液的具体配制方法为:取1mol/L硝酸,用纯净水调节pH值至2.5-3.0。

4.滴定将所制备的酸性溶液滴入标准盐酸溶液中,直到酸性溶液的pH值下降至7.0。

然后记录所使用的标准盐酸溶液的滴定体积V1(ml)。

5.计算碱离子含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混凝土中的碱离子含量:C=0.02×V1×N1×100÷m其中,C表示混凝土中的碱离子含量,单位为%;V1表示标准盐酸溶液的滴定体积,单位为ml;N1表示标准盐酸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m表示混凝土样品的质量,单位为g。

浅析水泥中碱含量检测控制要点

浅析水泥中碱含量检测控制要点

800 300
第3 7卷 第 3 0期
20 11年 10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URE
Vo . 1 37 NO. 0 3
Oc . 2 1 t 01
・1 23 ・


9 6 2 ( 0 ) 0 0 2 —3 10 — 8 5 2 1 3 — 1 30 1
加入 ( H )C 溶 液 后 , 热 至 沸 , N O 加 并保 持 微 沸 2 l 0 m n~ 3 n 使过剩 的( H )C , 0mi, N 2 O 分解完全 。如果 ( H ) C 3 N 2 O 分解不 完全 , 盐酸酸化后溶液 中产生 的 C : O 将影 响试 样的稳定性 。 6 用 HC( +1 中和 甲基 红指示剂 呈红 色时 , 1 ) l1 ) HC 消耗 量不 能太大 , 否则说明加热过程 中( H )C , N O 分解不完全 。
样 , 水 泥 一 般 称 取 0 2g 样 , 如 . 试 最后 溶 液 稀 释 至 10m 。对 于碱 3 4 火焰 光度 计 的使 用注意 事项 0 L . 含 量 较 高 的试 样 , 粉 煤 灰 等 , 般 称 取 0 1 0 1 样 , 后 如 一 . g一 .5g试 最 1 火 焰 光 度 计 要 求 可 以 稳 定 地 测 定 K在 波 长 7 8r 和 N ) 6 i m a 稀 释 至 20mL 5 。如 果 制 备 好 的 试 样 溶 液 , 过 测 定 后 发 现 浓 度 较 在波长 59a 经 8 m处 的谱线强度 。以同一 套仪器 同时进行 标准溶液
样 中 K,a的含量。 N
2 试 验方 法
称 取 约 0 2g 样 , 确 至 0 0O 1g 置 于 铂 坩 埚 中 , 少 量 . 试 精 .O , 用

混凝土外加剂中碱含量的测定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中碱含量的测定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中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混凝土外加剂中的碱含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需要进行准确的测定。

下面介绍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

首先,准备样品。

从混凝土外加剂中取出适量的样品,如颗粒或粉末形式的外加剂。

确保样品足够代表整个批次的外加剂。

然后,对样品进行水提取。

将样品与适量的纯水混合,以充分浸泡样品,并使样品中的碱溶解在水中。

在混合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搅拌或超声波处理,以促进溶解。

接下来,将样品溶液进行过滤。

使用滤纸或其他合适的过滤装置,将样品溶液过滤,以去除固体残渣和悬浮物。

过滤后,得到的溶液中将只包含水中溶解的碱。

然后,使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溶液中的碱进行量化测定。

常用的方法包括滴定法和光度法。

滴定法是通过将标准酸溶液与样品溶液反应,使用指示剂指示终点,从而确定溶液中的碱含量。

光度法则是通过测量溶液中特定碱物质与染料或指示剂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的强度,来间接测定碱含量。

最后,根据测定结果计算碱含量。

根据所选的分析方法和使用的化学试剂,将得到的测定结果转换为样品中碱的含量。

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将结果转换为其他化学指标,如Na2O或K2O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测定的准确性,应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测量,并严格控制实验的操作流程和条件。

此外,还应使用适当的校准标准品和质量控制方法,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可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由于混凝土外加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与混凝土中的碱反应,产生不良效果,因此对于外加剂中碱含量的测定尤为重要。

混凝土外加剂中的碱含量主要指的是其中的碱金属离子,如钠离子(Na+)和钾离子(K+)的含量。

这些碱金属离子可能会与混凝土中的水合硅酸盐反应,形成带电的碱激活物质,导致混凝土的膨胀、开裂等问题。

因此,对外加剂中碱含量的准确测定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外加剂,以避免不良的影响。

测定外加剂中碱含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和实验条件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

浅谈混凝土用水碱含量检验方法

浅谈混凝土用水碱含量检验方法

浅谈混凝土用水碱含量检验方法1 概述水是混凝土中十分重要的配料组份。

一部分水用于水泥的水化作用,直至硬化,其余的水作为硬化前粗、细骨料之间的润滑剂,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便于施工[1]。

检验水质能否用于拌制混凝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使其满足建设工程要求的措施之一。

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中规定了水质中各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其中检验方法4.0.6中规定了碱含量的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2008中关于氧化钾、氧化钠测定的火焰光度计法的要求。

拌合用水中氧化钾、氧化钠的检测,虽然有相应的方法标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否需要如此的繁琐?拌合用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对其检测时是否需要用到硫酸-氢氟酸处理除去硅,然后用热水浸取残渣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 试验方法2.1方法提要目前文献记载的样品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第一,《公路工程水质分析试验操作指南》中记载的“直接抽取样品进行火焰光度法分析,不需要对水样进行特别处理” [2]。

第二,是按GB/T 176-2008中处理水泥样品的方法对水样进行硫酸-氢氟酸处理,蒸发除去硅。

第三,是按照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用氨水和碳酸铵分离铁、铝、钙、镁,滤液中的钾、钠用火焰光度计进行测定。

采用何种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直接影响到检测的结果,第一种方法中,直接进行光度测试,由于水样中存在了铁、镁、铝、钙,若在光度测试前不处理掉,会造成干扰。

第二种方法,即《混凝土用水标准》中规定的检测方法,取一定量的水样,加入5ml~7 ml氢氟酸和15~20滴硫酸(1+1),放入通风橱内低温电热板上加热,驱尽氢氟酸和三氧化硫白烟,用此方法除去硅。

试验中用氢氟酸等剧毒药品处理水样,对测试人员和环境造成了危害,而且水样中硅的含量几乎为零,根本不需要进行这一步骤[3]。

第三种方法水样先稍微加热以溶解少量的可溶物,以氨水分离铁、铝;以碳酸钙分离钙、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用水碱含量测试分析方法步骤的改进探析
【摘要】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是指来自水泥、外加剂、环境中的碱在水化过程中析出NaOH和KOH与骨料(指砂、石)中活性SiO2相互作用,形成碱的硅酸盐凝胶体,致使混凝土发生体积膨胀呈蛛网状龟裂,导致工程结构破坏。

因而控制碱含量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实际运用结合混凝土用水的水质情况,对GB/T176中火焰光度计法分析步骤做了点改进,改进后方便实际操作运用且更加环保。

【关键词】碱含量;火焰光度计法
碱含量[1]就是水泥中碱物质的含量,用Na2O合计当量表达。

即碱量=Na2O+0.658K2O。

碱含量主要从水泥生产原材料带入。

尤其是粘土中带入。

碱含量高有可能产生碱-骨料反应。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是指来自水泥、外加剂、环境中的碱在水化过程中析出NaOH和KOH与骨料(指砂、石)中活性SiO2相互作用,形成碱的硅酸盐凝胶体,致使混凝土发生体积膨胀呈蛛网状龟裂,导致工程结构破坏。

发生碱骨料的反应条件:骨料中具有碱活性物质;混凝土中具有足够量的碱(主要来自水泥),碱含量>3.0kg/m3;工程处在一定湿度条件下。

以上三项条件同时存在时,才会发生混凝土碱骨料反应。

否则,不发生碱骨料反应。

碱含量的测定是水泥生产质量控制和交易仲裁的重要环节。

测定方法为现行的国家标准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标准中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基准方法:火焰光度法该测定方法为产品质量控制的首选方法,亦为交易仲裁判定的唯一方法。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于2006年12月1日修订实施,增加了碱含量内容,引用检测方法为GB/T 176标准中的火焰光度计法[2]。

首先该方法分析步骤中称取质量固定,对于水泥可能适用,但是对于检测水来说,不太适用,因为水体的含碱量跟水泥没有办法相比,不能一刀切;其次需要铂皿和氢氟酸,这个对于混凝土用水水质来说没有必要,浪费不说还污染环境;因而结合实际运用,将分析步骤做了改进。

5、讨论
改进后的分析步骤测试结果与原标准中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加标回收测试结果也很好。

改进后方法取样更加细致,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处理样品节省了铂皿,节约了成本,放弃了氢氟酸处理,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危害,综合上述,改进后的分析步骤方法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工程建设常用专业词汇手册
[2]GB/T 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第17条
[3]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第15.1.3.2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