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医药统计试卷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医药数理统计习题和答案

(完整word版)医药数理统计习题和答案

(完整word版)医药数理统计习题和答案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0分)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A 条图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D 不能作评价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A 变异系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四分位间距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A.个体差异B. 群体差异C. 样本均数不同D. 总体均数不同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C. A和B均不是D. A和B均是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A)n1+ n2(B)n1+ n2–1(C)n1+ n2 +1(D)n1+ n2 -210、标准误反映(A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 数据的离散程度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C)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

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 ,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A tr >tbB tr<t< bdsfid="116" p=""></t<>bC tr= tbD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13、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D )A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B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C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D把x1和x2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1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 A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

医学统计学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医学统计学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医学统计学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1. 单选题
1. 以下哪一项不是描述定量数据的统计指标?
- A. 均值
- B. 方差
- C. 中位数
- D. 众数
答案:D
2. 在医学研究中,如果一个疗法的p值小于0.05,通常表示什么?
- A. 结果具有显著统计意义
- B. 结果缺乏统计意义
- C. 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
- D. 结果无法得出结论
答案:A
3. 敏感性是指什么?
- A. 检测到真阳性的能力
- B. 检测到真阴性的能力
- C. 将阴性案例正确判断为阴性的能力
- D. 将阳性案例正确判断为阳性的能力
答案:A
2. 多选题
1. 常用的医学统计学假设检验方法包括:
- A. t检验
- B. 方差分析
- C. χ^2检验
- D. 相关分析
答案:A、B、C、D
2.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结果偏倚?
- A. 样本量过小
- B.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线特征不平衡
- C. 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失误
- D. 受试者的主观因素
答案:A、B、C、D
3. 判断题
1. 假设检验中,如果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可以拒绝原假设。

- 正确 / 错误
答案:错误
2. 置信区间是指对总体参数的估计范围。

- 正确 / 错误
答案:正确
以上是医学统计学知识考试的一些试题及答案汇编,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判断。

《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单选题] *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正确答案)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单选题] *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正确答案)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 [单选题] *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正确答案)4.抽样误差是指() [单选题]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正确答案)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单选题]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正确答案)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 [单选题] *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正确答案)E.方差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 [单选题]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正确答案)D.对称分布E.任何分布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单选题] *A.变异系数(正确答案)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单选题] *A.统计量与参数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正确答案)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E.样本与总体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单选题]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B.算术均数=中位数(正确答案)C.几何均数=中位数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E.以上都没有11.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 [单选题] *A.μ+σB.μσC.μ+σD.μ+σ(正确答案)E.μσ12.下列哪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 [单选题] *A.B.C.D.(正确答案)E.13.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 [单选题] *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正确答案)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E.该指标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14.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分布() [单选题] *A.B.C.D.E. (正确答案)15.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 [单选题] *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正确答案)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E.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16.可信区间估计的可信度是指() [单选题] *A.B. (正确答案)C.D.E.估计误差的自由度17.下面哪一指标较小时可说明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单选题] *A.变异系数B.标准差C.标准误(正确答案)D.极差E.四分位数间距18.两样本比较作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值越小说明() [单选题]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正确答案)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 I型错误越大19.在假设检验中,P值和的关系为() [单选题] *A.P值越大,值就越大B.P值越大,值就越小C. P值和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D. P值和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E. P值的大小与值的大小无关(正确答案)20.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 [单选题]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C.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正确答案)E.拒绝时所犯的错误21.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不用q检验而用t检验,则() [单选题] *A. 结果更合理B. 结果会一样C. 会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判断有差别的概率加大(正确答案)D. 会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判断无差别的概率加大E. 以上都不对22.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 [单选题] *A.构成比B.相对比C.定基比D.环比E. 率(正确答案)23.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的主要指标是() [单选题] *A.平均数B.相对数(正确答案)C.标准差D.变异系数E.中位数24.构成比用来反映() [单选题] *A.某现象发生的强度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正确答案)D.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E.上述A与C都对25.下列哪一指标为相对比() [单选题] *A. 中位数B. 几何均数C. 均数D. 标准差E. 变异系数(正确答案)26.两个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其目的是() [单选题] *A.推断两个样本率有无差别B.推断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正确答案)C.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D.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的差别有无统计意义E.推断两个总体分布是否相同27.用正态近似法进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时,应满足() [单选题] *A. n足够大B. p或(1-p)不太小C. np或n(1-p)均大于5D. 以上均要求(正确答案)E. 以上均不要求28.由两样本率的差别推断两总体率的差别,若P〈,则() [单选题] *A.两样本率相差很大B.两总体率相差很大C. 两样本率和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意义D. 两总体率相差有统计意义(正确答案)E. 其中一个样本率和总体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29.假设对两个率差别的显著性检验同时用u检验和检验,则所得到的统计量u 与的关系为()u值较值准确 [单选题] *A.u值较值准确B. 值较u值准确C.u=D. u=(正确答案)E. =30.四格表资料中的实际数与理论数分别用A与T表示,其基本公式与专用公式求的条件为() [单选题] *A. A≥5B. T≥5C. A≥5 且T≥5D. A≥5 且n≥40E. T≥5 且n≥40(正确答案)31.三个样本率比较得到>,可以为() [单选题] *A.三个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正确答案)B.三个总体率都不相同C.三个样本率都不相同D.三个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E.三个总体率中有两个不同32.四格表检验的校正公式应用条件为() [单选题] *A. n>40 且T>5B. n<40 且T>5C. n>40 且 1(正确答案)D. n<40 且1E. n>40 且T<133.下述哪项不是非参数统计的优点() [单选题] *A.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定B.简便、易掌握C.适用于等级资料D.检验效能高于参数检验(正确答案)E.适用于未知分布型资料34.秩和检验和t检验相比,其优点是() [单选题] *A. 计算简便,不受分布限制(正确答案)B.公式更为合理C.检验效能高D.抽样误差小35.等级资料比较宜用() [单选题] *A. t检验B. u检验C.秩和检验(正确答案)D. 检验E. F检验36.从文献中得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四格表资料,其检验结果为:甲文,乙文,可认为() [单选题] *A.两文结果有矛盾B.两文结果基本一致C.甲文结果更可信(正确答案)D.乙文结果更可信E.甲文说明总体间的差别更大37.拟以图示某市1990~1994年三种传染病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宜采用() [单选题] *A.普通线图(正确答案)B.直方图C.统计地图D.半对数线图E.圆形图38.调查某地高血压患者情况,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结果在1000人中有10名高血压患者,99名非高血压患者,整理后的资料是:() [单选题] *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正确答案)C.多项分类资料D.等级资料E.既是计量资料又是分类资料39. 某医师检测了60例链球菌咽炎患者的潜伏期,结果如下。

(完整word版)医药数理统计试卷

(完整word版)医药数理统计试卷

医药数理统计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某中学应届考生中第一志愿报考甲、乙、丙三类专业的比率分别为70%,20%,10%,而第一志愿录取率分别为90%,75%,85%,则随机调查一名考生,他如愿以偿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设接受一批药品时,检验其中一半,若不合格品不超过2%,则接收,否则拒收。

假设该批药品共100件,其中有五件不合格品,则该批药品经检验被接收的概率为 。

3、从一批圆柱形零件中随机抽取9只,测量其直径,并算得041209.0,01.202==S X ,设直径X 服从),(2σμN ,则在05.0=α之下,对μ作区间估计时,应选用样本函数____________________,μ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已知21.0=σ,则上述统计量应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μ的置信区间也相应变为________________。

4、已知3.0)(=A P ,4.0)(=B P ,2.0)(=AB P ,则=⋃)|(B A B P _______________.5、设随机变量X 的12)(=X E ,9)(=X D ,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186<<X P 的概率下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4)2(=X E ,27)3(=X D ,则)(2X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设随机变量),02.0,10(~2N X 且,9938.0)5.2(=Φ其中)(x Φ为标准正态分布)1,0(N 的分布函数, 则X 落在()05.10,95.9内的概率为 .8、设随机变量X 和Y 独立,且X 服从均值为1,标准差为2的正态分布,而Y 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随机变量Y X Z +=服从____________________。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程考试试题(A卷)(评卷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核方式: □开卷V闭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 共62分, 只选一个正确答案)1.医学科研设计包括( D )A. 物力和财力设计B. 数据与方法设计C. 理论和资料设计D. 专业与统计设计2.医学统计资料的分析包括( D )A. 数据分析与结果分析B. 资料分析与统计分析C. 变量分析与变量值分析D. 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3.医学资料的同质性指的是( D )A. 个体之间没有差异B. 对比组间没有差异C. 变量值之间没有差异D. 研究事物存在的共性4.离散型定量变量的测量值指的是( D )A. 可取某区间内的任何值B.可取某区间内的个别值C. 测量值只取小数的情况D. 测量值只取整数的情况5.变量的观察结果表现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情况是( A )A. 无序二分类变量B.定量变量.C. 等级变量D. 无序多分类变量6.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 组距的选择( D )A. 越大越好B. 越小越好C. 与变量值的个数无关D. 与变量值的个数有关7、比较一组男大学生白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度应选( D )A. 极差B. 方差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8、若要用方差描述一组资料的离散趋势, 对资料的要求是( D )A. 未知分布类型的资料B. 等级资料C. 呈倍数关系的资料D. 正态分布资料9、频数分布两端没有超限值时, 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也可用( D )A. 标准差B. 几何均数C. 相关系数D.中位数10、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是( A )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 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11、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说法, 其正确的是( A )A.没有度量衡单位的系数B.描述多组资料的离散趋势C.其度量衡单位与变量值的度量衡单位一致D.其度量衡单位与方差的度量衡单位一致12.10名食物中毒的病人潜伏时间(小时)分别为3, 4, 5, 3, 2, 5.5, 2.5, 6, 6.5, 7,其中位数是( B )A. 4B. 4.5C. 3D. 213.调查一组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 如果资料属于正态分布, 描述这组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最好为( C )A. 全距B. 四分位数间距C. 标准差D. 方差14.正态分布曲线下, 当μ不变, σ变大时, ( D )A. 曲线形态不变, 中心位置向左移B. 曲线形态不变, 中心位置向右移C.曲线形态变的瘦高, 中心位置不变 D.曲线形态变的矮胖, 中心位置不变15.用于描述一组对称分布资料全部观察值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是( A )A. SB. RC.D. CV16.下列指标中, 不属于集中趋势指标的是( A )A. 变异系数B. 中位数C. 算术均数D. 几何均数17、总体是由( A )组成A. 同质个体的所有变量值B. 全部个体C. 相同的观察指标D. 部分个体18、随着样本例数的增大, 样本均数( A )A、与总体均数更加接近. B. 减小 C. 不变 D. 增大19、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A )A. 个体变异B. 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C. 仪器测量不准确D. 观察对象不纯20、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A )A. 个体B. 全部对象C. 样本D. 观察指标21.变异系数CV是( B )A. 整数B. 百分数C. 小数D. 率22、各观察值同加上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 B )不变A.算术均数B.标准差C.几何均数D.变异系数23.下列资料( B )为等级资料A.体重B.病人的病情分级C.某病发病率D.血型24.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 0到2.58的面积为( B )A. 90%B. 49.5%C. 95%D. 50%25.测定一组人群的听力, 已知听力过低为异常, 若制定其医学参考值范围, 应选择( B )A. 单侧上限B. 单侧下限C. 双侧D. 单侧26.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样本例数不能太少B. 只能选95%的百分界限C. 不受资料分布类型的限制D. 选择单侧和双侧的结果是一样的27、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一般指( B )A.所有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最小值到最大值范围B.绝大多数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波动范围C.所有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波动范围D.少部分正常成年男子收缩压的波动范围28、有关样本均数的标准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与样本例数的大小无关B. 表示样本均数离散趋势的大小C. 表示样本变量值差异的大小D. 与样本所代表的总体变量值的离散趋势无关29、下列哪项不是样本均数标准误的用途( C )A. 可用来计算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B. 可表示样本均数抽样误差的大小C.可用来计算医学参考值范围 D.可用于均数假设检验的计算.30. t分布曲线随自由度的增大( D )A. 曲线下的总面积变小B. 曲线的中心位置向左移C. 曲线的高峰变低, 尾部翘得较高D. 曲线的高峰变高, 尾部翘得较低31.自由度一定的t分布曲线, 当t值增大时, 其尾部面积( A )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 不清楚32.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主要是用于( A )A. 估计总体均数有95%的可能性在此区间内B. 反映某指标的可能取值范围C. 95%的样本均数在此范围内D. 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33.要提高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把握度与精确度, 最好的方法是( B )A. 改变计算公式B. 增加样本例数C. 减小样本例数D. 样本例数保持不变34.假设检验中, 同一资料, 作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D )A. 结论一致B. 结论不清楚C. 作单侧检验更容易接受无效假设D.作单侧检验更容易接受备择假设35.假设检验中, 同一资料, 作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C )A. 结论一致B. 结论不清楚C. 作双侧检验更容易接受无效假设D.作双侧检验更容易接受备择假设36. 单样本t检验的目的是( B )A. 推断未知总体均数是否小于零B. 推断已知总体均数与未知总体均数是否相等C. 推断样本均数与未知总体均数是否相等D. 推断未知总体均数是否为负数37、配对设计的目的是( A )A. 提高组间可比性B. 计算简便C. 易于理解D. 为了结论更可靠38、配对设计t检验的目的是( A )A. 推断差数的总体均数是否等于零B. 推断差数的样本均数是否等于零C. 推断差数的总体均数是否大于1D. 推断差数的样本均数是否大于139、两样本均数t检验的目的是( A )A. 推断两总体均数是否相等.B. 推断两样本均数是否相等.C. 推断两总体方差是否相等.D. 推断两样本方差是否相等.40、甲乙两人分别从同一总体中各抽得30个与50个变量值作为两个样本, 求得、S12,、S22, 则有( D )A.做两样本t检验, 必然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的结论B.做两样本t检验, 必然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C.分别有甲、乙两样本求出的总体均数的95%的可信区间, 必然有重叠D.分别有甲、乙两样本求出的总体均数的95%的可信区间, 很可能有重叠41.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 若两样本例数分别为n1和n2, 自由度为( D )A. n1+n2B. n1+n2-1C. n1+n2+1D. n1+n2-242.若同时减少第一类错误与第二类错误, 最佳的方法为( A )A. 增加样本例数B. 减少样本例数C. 样本例数不变D.改变检验水准43.拒绝无效假设, 只可能犯( A )A.第一类错误.B. 第二类错误C. 推断结论不可靠的错误D. 检验水准不一致的错误44.反映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宜采用( A )A. 构成比B. 标准化率C. 相对比D. 率45.某地某年乙脑的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病人数的20%, 该指标为( A )A. 构成比B. 率C. 相对比D. 发病率46.甲乙两地进行冠心病发病率的比较, 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的情况有( A )A. 年龄内部构成不同B. 年龄内部构成相同C. 两地的发病率相差太大D. 两地各年龄组的发病率相差不大47、甲、乙两组资料进行率的标准化时, 选择标准人口数或选择该标准人口数换算成相应的标准人口构成比, 两方法得出的结论( A )A. 相同 B. 甲组标化率大于乙组标化率C. 不同D. 甲组标化率小于乙组标化率48、某医师给某地全部的麻疹易感儿童进行免疫接种, 共有2000人, 一个月后, 从中随机抽取400人进行抗体水平的测定, 其中阳性人数是300人, 若计算该疫苗接种的阳性率, 其数值为( B )A. 10%B. 75%C. 50%D. 60%49、某医师从工人与干部两个总体中进行高血压发病情况的抽样研究, 样本例数为n1.n2 , 高血压的患病人数为x1.x2 , 则两样本合计的高血压发病率为( D )A. x1/ n1B. x2 / n2C. x1 / n1+ x2 / n2D. (x1+x2) / (n1+n2)50、有关样本率的标准误, 下例错误的是( D )A. 表示样本率围绕总体率的离散趋势B. 表示样本率相互之间的离散趋势C. 表示样本率抽样误差的大小D. 表示样本阳性率与样本阴性率之间的差异51.总体率估计的最佳方法是( B )A. 点值估计B. 区间估计C. 概率估计D. 频率估计52. 值是反映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 B )A. 相差多少的指标B. 吻合程度的指标C. 是否相等的指标D. 以上均不对53.四格表检验时, 不需要进行连续性校正的条件是( A )A. n≥40, T≥5B. n<40,1≤T<5C. n≥40, T<1D. n≥40,1≤T<554.四格表资料的检验, 理论频数T的计算是根据( A )A. π1 =π2B. π1≠π2C. π1<π2D. π1 >π255.用甲乙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鼻咽癌患者100名, 甲法阳性者80名, 乙法阳性者60名, 两法均为阳性者50名, 欲检验两法结果有无差别, 宜选用( B )A. 行X列表资料的检验B. 配对设计四格表检验C. t检验D. 两样本率比较的四格表检验56.3个样本率作比较, < 0.05, 2, 则在α=0.05检验水准下, 可认为( B )A. 各总体率不等或不全相等B. 各总体率均相等C. 各样本率均相等D. 各样本率不全相等57、相关系数是表示两变量x与y之间( D )A .有无数量关系的指标 B. 那个变量较大的指标C. 有无依存关系的指标D. 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指标58、相关系数假设检验的无效假设是( B )A .ρ≠0 B. ρ=0 C. β≠0 D. β=059、相关系数假设检验的自由度为( B )A. n - 1B. n - 2C. nD. n + 160. 最小二乘法原理是( C )A. 各实测点距所求直线的纵向距离最小B. 各实测点距所求直线的纵向距离相等C. 各实测点距所求直线的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D. 各实测点距所求直线的垂直距离平方和最小61.对于同一资料的直线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系数, 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C )A. 相关系数越小, 回归系数也越小B. 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无关系C. 回归系数有单位, 相关系数没有单位D. 样本相关系数为0时, 样本回归系数也为062.关于回归系数b,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 是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B. 同一资料x作自变量与y作自变量计算的b相等C. 取值范围为 (-∞,+∞)D. b>0时, 随x的增大y也增大二、判断题(若正确, 请在答题卡上涂A, 若错误, 请在答题卡上涂B, 每题1分, 共10分)63.绘制定量资料的频数表时, 各组段的组距一定要相等。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3.抽样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B.差C.极差D.标准差8.以下指标中(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9.偏态分布宜用(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11.( 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B.左偏态C.右偏态D.偏态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13.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c )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4.( c )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B.标准差C. 标准误D.极差15.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c )。

A. 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 平均数16.变异系数CV的数值( c )。

A. 一定大于1B.一定小于1C. 可大于1,也可小于1D.一定比标准差小17.数列8、-3、5、0、1、4、-1的中位数是( b )。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题:在研究中,一个群体的平均年龄为45岁,标准差为6岁。

假设这个年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计算出6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

答案:根据正态分布的性质,我们可以使用标准正态分布表来计算出6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

首先,我们需要将年龄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的Z得分。

Z = (X - μ) / σ其中,X为要计算的年龄值,μ为平均年龄,σ为标准差。

对于65岁以上的人口,我们可以计算Z值如下:Z = (65 - 45) / 6 = 3.33根据标准正态分布表,我们可以查找Z值为3.33对应的累积概率。

根据表格,Z值为3.33对应的累积概率为0.9993。

因此,6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为:1 - 0.9993 = 0.0007(约为0.07%)第二题:假设一项研究发现,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倍。

在一组1000名受试者中,有150名吸烟者,请计算吸烟者中患肺癌的人数。

答案:根据题目信息,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倍。

我们可以假设非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为R,则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为2R。

设吸烟者中患肺癌的人数为X,非吸烟者中患肺癌的人数为Y。

根据所给信息,有以下等式:X = 2Y (1)又根据题目信息,整个研究组的受试者人数为1000人,其中吸烟者150人,非吸烟者(包括患肺癌和不患肺癌的)850人。

所以有:X + Y = 1000 - 150 = 850 (2)将(1)式代入(2)式,得:2Y + Y = 8503Y = 850Y = 283.33(约为283人)将Y的值代入(1)式,得:X = 2 * 283.33 ≈ 566.67(约为567人)所以,吸烟者中患肺癌的人数约为567人。

第三题:在一项研究中,两种药物A和B用于治疗同一疾病。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人员随机将100名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0人接受药物A治疗,另外50人接受药物B治疗。

在随访期结束时,共有40人痊愈,其中25人来自药物A组,15人来自药物B组。

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精选文档

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精选文档

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一)单项选择题3.抽样的目的是(b)。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A.变异系数B.差C.极差D.标准差8.以下指标中( 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9.偏态分布宜用( 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C.几何均数D.中位数11.( a)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B.左偏态C.右偏态D.偏态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A.正态B.近似正态C.左偏态D.右偏态13.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c )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14.( c)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B.标准差C. 标准误D.极差15.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c)。

A. 算术平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 平均数16.变异系数CV的数值(c )。

A. 一定大于1B.一定小于1C. 可大于1,也可小于1D.一定比标准差小17.数列8、-3、5、0、1、4、-1的中位数是(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假设接受一批药品时,检验其中一半,若不合格品不超过 2%,则接收,否则拒收.假设该批 药品共 100 件,其中有五件不合格品,则该批药品经检验被接收的概率为 . 3. 设每人血清中有肝炎病毒的概率为 r,今混合 100 人的血清,则混合血清中无肝炎病 毒的概率为 。
4. 设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f ( x ) = 则常数 a = 。
x1 = 125, s1 = 4.6 , x 2 = 119, s 2 = 3.2
2/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假设经两台机床加工产品的该指标均服从正态分布, 如果取显著性水平 α = 0.1 ,能认为 两台机床加工产品的该指标的方差无显著性差异吗? 进一步,能认为两台机床加工产品的该 指标值无显著性差异吗?请通过假设检验回答. 5. (6 分)为检验某种减肥茶的减肥效果, 抽取 10 名减肥者进行测试.他们在服用前后的 体重(单位:kg)数据列表如下,问该种减肥茶是否能够有效降低体重(取显著性水平α=0.05)? 服用前体重 服用后体重 差值 70 69 1 65 60 5 67 68 −1 58 58 0 69 67 2 72 71 1 74 70 4 61 61 0 63 60 3 67 65 2
别为 (
) B、0.66 ;3/4 C、0.6 ; 2/3
)
A、0.6 ;3/4
D、0.9;2/3
2. 某赛事中 3 男 2 女五名志愿者被随机地安排到 3 个比赛场馆,则每个场馆都有志愿者 且仅有一个场馆恰有一男一女的概率为(
A、1/15
B、4/27
C、6/25
D、1/5
3. 设随机变量 X 和 Y 的方差存在且不等于 0, 则 D ( X + Y ) = D ( X ) + D (Y ) 是 X 和 Y ( ). A、不相关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独立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C、不相关的充分必要条件 D、独立的充分必要条件
3.(10 分)某厂正常生产的一批灯泡寿命 X ~ N ( µ , σ 2 ) ,μ,σ2 均未知,现随机地抽取
19 只灯泡进行测试,测得样本均值 x =1832(单位:小时),样本方差 s2 = 497. (1)试求 μ 的置信区间(置信度 1-α=0.95). (2)是否可以认为灯泡寿命显著地大于 1800 小时(显著性水平α=0.05,写出检验过程)。 4. (10 分) 从两台自动机床加工产品中分别抽取容量为 n1 = 10, n 2 = 8 的两组产品,测得 某个指标的尺寸,经计算得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分别为
N (0,1) 的分布函数, 则 X 落在(9.95,10.05)内的概率为
.
二.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1. 已知 P ( A) = 0.5, P ( B ) = 0.4, P ( B A) = 0.6, 则 P ( A U B ) 和 P ( A B ) 的值分
t 0.1 (16) = 1.337, t 0.05 (9) = 1.83, F0.05 (9,7) = 3.68,
3/3
t 0.025 (18) = 2.1, t 0.05 (16) = 1.746, t 0.05 (8) = 1.86, t 0.025 (9) = 2.26,
t 0.05 (18) = 1.734 t 0.025 (8) = 2.31
;
.
则 E( X 2 ) =
; D (3 X + 5) =
.
7. 随机变量 X 和 Y 相互独立, 且 X ~ N ( µ , 32 ), Y ~ N (µ , 4 2 ). , 则 Z = 2 X − Y 的概率密 度 f (z) = ;X 和 Y 的联合概率密度 f ( x, y ) =
2
.
8. 设随机变量 X ~ N (10,0.02 ), 且 Φ ( 2.5) = 0.9938, 其中 Φ ( x) 为标准正态分布
7.(10 分)今有光密度和甲醛溶液的成对数据如下: 甲醛溶液 x(ml) 光密度 y 0.1 0.086 0.2 0.269 0.5 0.445 0.6 0.538 0.7 0.626
(1)试求相关系数 r; (2)试求 y 关于 x 的回归方程.
附表:
2 2 χ0 .05 (8) = 15.507, χ 0.05 (9) = 16.919, 2 2 χ0 .95 (8) = 2.733, χ 0.95 (9) = 3.325
浙江工业大学医药数理统计试卷(A)
班级 姓名 学号 计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 某仓库某种型号的零件是甲、乙、丙三家工厂生产的,其中乙厂产品占总数的 50%, 另两家各占 25%,已知甲、乙、丙各厂产品合格率分别为 0.90、0.92、0.94,则从这些零件 中随意取出一件是合格品的概率为 .
6.(8 分)下表是一个不完整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 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组间 组内 总和 离差平方和 143.1 459.5 602.6 自由度 2 40 42 均 方 F值 P值 0.008
(1)请根据上表已有的信息,在上表的划线处填上数据,完成方差分析表; (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A)写出该方差分析所检验的假设和检验统计量; B)方差分析中涉及了因素的几个水平,涉及了多少个观测数据? C)该方差分析中的检验统计量服从什么分布(要求注明自由度)?取显著性水平 α = 0.05 , 方差分析的结论是什么?
θ e −θ x , x > o, 其中 θ 为未知参数且 0, 其他,
θ > 0, X 1 , X 2 , L, X n 为来自总体 X 的简单随机样本,求 θ 的矩估计量和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似然估计量。
2. (8 分)某制药车间为提高药物生产的稳定性, 在采取措施后试生产了 9 批, 测得其收率 的样本方差为 s 2 = 3.1228 ,试推断收率的总体方差是否显著小于原方差 13?(假设收率服 从正态分布,显著性水平α=0.05)
F0.1 (9,7) = 2.72,
F0.025 (2,40) = 4.05, F0.05 (2,40) = 3.23 ;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4. 设 X 1 , X 2 , X 3 是总体 N ( µ ,1) 的一个样本,µ 未知,下列µ 的无偏估计量中最有效的
是 ( A、 ) B、
X1 X 2 X 3 + + 3 3 3
X1 X 2 X 3 + + 2 4 4
C、
X1 X 2 X 3 + + 3 6 2
D、
X1 X 3 + 2 2
三.解答下列各题(共 64 分) 1.(12 分)已知总体 X 的密度函数为 f ( x,θ ) =
4 x 3 , 0 ≤ x ≤ 1 ,且 P ( X > a ) = P ( X < a ), 0, 其他
1 − e − x , x ≥ 0, 5.设 X 的分布函数为 F ( x) = 则 X 的密度函数 f ( x) = 0, x < 0,
Y = e −2 X 的数学期望为
6.设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列为 X P −2 0.4 0 0.3 2 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