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寄生虫
体外寄生虫及控制

体外寄生虫及控制本章讨论的许多节肢动物将直接以人类或其他温血动物为食。
一种生活另一种生物体内或其上的生物体,在其生命的全部或部分时间内从另一种生物中获得营养而不直接导致其死亡的有机体,通常被称为寄生虫。
获取食物的有机体被称为寄生虫的寄主。
以寄主外表面的为食寄生虫被称为体外寄生物,本章只讨论体外寄生物。
在寄主体内生活和进食的寄生虫叫做内寄生物。
这些体外寄生的害虫中有许多是以血液为食,而另一些则以其他的体液为食。
这些寄生虫有的携带有致病生物,如细菌、原生动物、立克氏体或病毒,从一个寄主传播到另一个寄主。
当寄生虫在进行这种传播时,它们被称为疾病载体。
公共卫生昆虫学是一门研究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这种关系是导致这种病理状况的生物体的传播导致人类疾病的原因。
涉及的节肢动物可能是致病因素(如阴部耻骨、蟹、虱子)或病媒(如携带病媒脑炎的某些蚊子)。
公共卫生昆虫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预防,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消灭与节肢动物传播和致病有关的人类疾病。
跳蚤Order Siphonaptera蚤目跳蚤是世界各地人类和家畜的害虫。
虽然大多数跳蚤喜欢非人类寄主,但当感染严重或没有其它寄主时,许多跳蚤能够也确实很容易地以人类为食。
跳蚤是一种小型的无翅昆虫,平均身长1/12到1/6英寸,但也可以从1/25到1/3英寸不等(见图11.1和图11.2,见第232页)。
从正面看,头朝上,跳蚤成虫的身体两边都都很窄。
这使得它可以很容易地在动物皮毛的毛发之间(或者在地毯的绒毛上)移动,进入到非常狭窄的区域,比如室内装潢的缝隙和褶皱,甚至在地板下面和地板下面。
跳蚤身上还覆盖着向后伸展的刺,使其很好地适应于在寄主身体的毛发或羽毛之间向前移动。
这些刺使跳蚤难以通过摇动或抓挠被清除。
成虫有刺吸口器,能穿透寄主的皮肤吸食血液。
它们的长而有力的腿可以垂直跳跃7到8英寸,水平跳跃14到16英寸。
在计划跳蚤管理程序时,应该记住这些注意事项。
跳蚤属于完全变态昆虫。
体外驱虫原理

体外驱虫原理宠物体外驱虫药主要是通过皮脂腺吸入,并储存在皮脂腺内。
当体外寄生虫叮咬宠物皮肤时,体外驱虫药就会进入虫体,进而麻痹寄生虫的神经肌肉、杀死虫体,从而起到驱除寄生虫的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这类药物只对成年寄生虫有效,对于虫卵无效,因此建议主人每个月都需要进行体外驱虫。
正确的体外驱虫方法:一般情况下,小狗从出生算起两个月大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驱虫了,体外驱虫和疫苗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两者之间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狗的体外驱虫药物通常有两种:滴剂和喷剂。
狗主人可以根据狗狗感染寄生虫的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滴剂:使用方便,可以有效地防止体外寄生虫。
喷剂:见效速度快,喷出的药液细腻均匀,可以快速的杀死蜱虫、跳蚤之类的,比较适用于感染跳蚤的狗。
使用方法:滴剂:使用滴剂的时候要先将狗颈部的毛分开,露出皮肤,这个位置最好选择狗舔不到的地方(一般在脖颈到背的位置),然后将滴剂按计量滴在狗狗的皮肤上,狗的皮肤会慢慢地吸收药物,药效则在全身发挥作用。
一定要选择狗舔不到的位置涂抹,防止狗自己舔食药物,这样不仅影响药效,而且还容易引起狗不良反应喷剂:使用喷剂的时候要将狗的毛发全部逆向掀开,喷剂的喷口对准狗的皮肤保持15厘米左右的距离,这样才能保证的全身毛发都能被喷到。
喷好药之后可以带上手套对喷药部位进行轻微的按摩,揉搓,这样可以使药物更加彻底的覆盖皮肤和毛发上。
但要注意千万不要碰到狗的眼睛上,如果需要对狗的脸部进行喷药时,可以用手或者不先把狗的眼睛挡住,或是把药喷到布上,后擦抹到狗的脸上。
定期驱虫。
狗的体外驱虫一定要按时按量地进行,通常情况下每一个月就要进行一次体外驱虫,如果狗比较少出门或者经常性的洗澡那么可以间隔长一点的时间进行驱虫。
温馨提示:1、孕期和哺乳期的母犬不能体外驱虫,以防发生意外2、如果家中有多只宠物,需要同时做除虫。
3、在给狗狗除虫前后2天避免洗澡和游泳,确保药效。
(具体参见药剂说明书)4、猫狗的药剂不通用。
蝎子的蝎虱和蝎螨病

蝎子的蝎虱和蝎螨病蝎虱与蝎螨是两种小螨虫,是蝎子的体外寄生虫。
他们常常寄生于蝎子身体表面各体节连接处的缝隙里,如脚须,胸腹两侧以及腿尾的小缝及皱折中。
蝎虱呈黄色,个体很小,似尘埃一样。
当大量蝎虱寄生时,可直观看到,在一些连接部位出现黄色粉未状物体,抓住蝎体轻轻抖落在白纸上,可见有黄色小爬虫落下。
相比之下,蝎螨的颜色则较深,个体稍大。
这两种小型螨虫,不仅喜欢寄生在蝎子身上,同时也喜欢寄生在蝎子的昆虫类饲料动物身上,并且在室内养殖情况下,饲料动物及饲喂饲料动物的饲料可能还是这两种寄生虫的主要传播途径。
当它们寄生在蝎体表后方面由于它们吸食蝎体液,消耗蝎子大量的营养物质,使蝎子消瘦、衰竭。
另一方面它们还会产生毒素刺激蝎,使其浑身瘙痒,无法进行正常的摄食、饮水等生命活动,同时,由于它们咬破了蝎子的皮层,使蝎子容易被病原菌感染而继发传染病。
因此,在蝎虱或蝎螨病发生时,如处理不及时,常常诱发其他疾病。
2.防治本病尚无很好的药物可以防治,因为能杀死虱、螨的药物,往往对蝎也有毒,只能从管理上加以控制。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搞好饲养舍的通风透光、防暑降温工作,保持室内良好的饲养环境。
(2)不在饲养室内堆放家什杂物工作服应经常性地浆洗暴晒,必要时进行高温处理,以杀死其上可能附生的蝎虱或蝎螨及其虫卵。
(3)对昆虫饲料进行严格检查,对带有寄生虫的食物进行处理。
配套饲养动物性饲料时,也应注意严格防止虱螨寄生。
饲喂黄粉虫的麸皮等饲料不得在饲养舍内存放。
(4)发现有虱、螨寄生时,应将全池蝎子悉数清理出来,清除原有饲养池内的蝎窝或栖息床,全池、全舍喷洒除螨药物,如敌百虫、三氯杀螨醇。
并将饲养舍封闭一段时间再启用。
(5)把一块带肉、晒至半干的猪骨头,白天放入饲养池中或活动场中,每2~3小时清除1次,有很好的诱杀效果,但此法不能彻底杀灭,也不能用于未发病蝎子的预防,否则,有弄巧成拙的危险。
(6)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严格喷洒消毒;用土霉素0.5克或增效联磺0.5克,拌食物500克,喂至痊愈。
鸡常见体外寄生虫病的防治

鸡常见体外寄生虫病的防治作者:阮良海来源:《兽医导刊》 2013年第3期阮良海(广西博白县文地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博白537609)寄生虫病是威胁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体外寄生虫病容易被养殖户所忽视。
这些寄生虫把鸡体当作宿主,吸食鸡的血液、嚼食鸡的羽毛、皮屑,有的终生寄生在鸡体,也有的短时间寄生在鸡体。
寄生虫在损害鸡体的同时,又是各种传染病直接或间接的传播媒介。
一、鸡体外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在采集病料刮皮屑时,应选择患部皮肤与健康皮肤的交界处,这里的螨较多。
刮取时先剪毛,取凸刃刀,在酒精灯上消毒,用手握刀,使刀刃与皮肤表面垂直,仅仅刮取皮屑,直到皮肤轻微出血为止(此点对疥螨的检查尤为重要)。
在野外工作时,为了避免皮屑被风吹走,可在刀刃上蘸取少量50%的甘油水溶液,这样可使皮屑黏附在刀上。
将刮下的皮屑集中于培养皿或试管内供检查。
诊断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种。
(一)肉眼直接检查法把新采集的皮屑放在平皿内,将平皿在酒精灯上轻微地加热或用热水对皿底加温,经30~40?min后移去皮屑,用肉眼观察(观察时应在皿底下衬取黑色背景),可见白色虫体在黑色背景上移动。
此法适用于检查体形较大的疥螨。
(二)显微镜直接检查法将刮下的皮屑,取少许放在载玻片上,滴加煤油,再加上另一张载玻片,搓压玻片使皮屑撒开,尔后分开载玻片,置显微镜下检查。
由于煤油对皮屑有透明作用,如有虫体时,很容易发现它。
但虫体在煤油中容易死亡,如欲观察活螨,可用10%氢氧化钠溶液或50%甘油水溶液滴于皮屑上,虫体短期内不会死亡,可观察其活动。
二、鸡体外寄生虫病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一)鸡虱病1.临床症状。
鸡虱是家禽常见的一种体表寄生虫,主要寄生在鸡的羽毛和皮肤上。
鸡虱属于一种永久性寄生虫,全部生活史都在鸡体上。
寄生在鸡身上的主要有鸡体虱、头虱、羽虱等。
它们有的取食羽毛、皮屑,也有的刺咬皮肤、吸取血液,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轻者导致鸡生长受阻,产蛋鸡产蛋减少或完全停产;重者则鸡冠苍白,因失血过多而导致贫血死亡。
寄生虫分类

寄生虫分类
寄生虫可以分为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机会性致病寄生虫五大类。
专性寄生虫指寄生虫生活史的各个时期或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不然就不能生存的寄生虫,如钩虫。
兼性寄生虫主要是在外界营自生生活,但在某种情况下可侵人宿主过寄生生活,此类寄生虫为兼性寄生虫。
如粪类圆线虫一般在土壤内过自生生活,但也可侵入人体,寄生于肠道营寄生生活。
体内寄生虫指寄生于宿主体内器官或组织、细胞内的寄生虫。
如寄生肠道的蠕形住肠线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组织的旋毛形线虫,寄生于各种有核细胞内的刚地弓形虫。
体外寄生虫其实大家会非常的熟悉。
像蚊子这种当它刺吸血液时与宿主体表接触,吸血后便离开的寄生虫就是一种体外寄生虫。
也可称暂时性寄生虫。
机会性致病寄生虫是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永远在等待机会,伺机而动。
机会致病性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
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
狗狗体外驱虫的原理

狗狗体外驱虫的原理狗狗体外驱虫是指通过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来清除狗狗体外寄生虫的过程。
体外寄生虫包括跳蚤、蜱虫、疥螨等。
驱虫的目的是保护狗狗的健康,并减少它们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传染风险。
体外驱虫的原理主要取决于使用的药物或方法。
以下是目前常见的体外驱虫方法及其原理:1. 杀虫剂最常见的体外驱虫方法之一是使用杀虫剂,如喷雾剂、滴剂或颈圈。
这些杀虫剂包含化学成分,如吡虫啉、噻虫胺和氟虫腈等,可以杀死和防止虫体发育。
这些化学品通常通过与虫体的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干扰神经传递,导致虫体麻痹和死亡。
2. 水浴水浴是一种常见的驱虫方法,特别适用于蜱虫和其他体外寄生虫。
虫体一般会通过淹没在温水或浴液中被剥离并清除。
添加草药等天然成分的水浴液可能会产生一些杀虫功效。
3. 草药一些天然草药被称为天然驱虫剂。
这些草本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产生对虫体有害的效果。
例如,尼莫环酸(Nimbidin),它是苦楝植物中的一种天然物质,具有杀死跳蚤和蜱虫的能力。
草药通常以喷雾剂、颈圈或饲料添加剂的形式使用。
4. 机械方法机械方法通常用于去除跳蚤和虱子等外寄生虫。
这包括使用细齿梳子或刷子来剔除寄生虫,并确保将它们彻底清除。
同时,还可以使用热水洗涤狗狗的床上用品等物品,以杀死任何存在的寄生虫。
除了使用上述方法,狗狗体外驱虫的有效性还取决于以下因素:1. 驱虫药物的选择:不同的药物对不同的寄生虫有效。
因此,首先需要确定在目标区域流行的寄生虫种类,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驱虫药物。
2. 用药的频率和剂量:使用药物的时间间隔和剂量应根据狗狗的体重和年龄以及药物的说明进行合理选择。
使用不当的剂量或频率可能会导致药物抵抗力或药物过敏反应。
3. 综合措施:体外驱虫通常需要与其他预防措施结合使用,如定期清洁狗狗的床上用品、清洁环境和定期检查狗狗的身体。
定期兽医检查也是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物进行体外驱虫时,一定要遵循产品说明并避免过度使用药物。
体外驱虫注意事项

体外驱虫注意事项体外驱虫是指将寄生在动物体外的寄生虫清除掉的过程。
常见的体外寄生虫有跳蚤、蜱虫、耳螨等。
体外驱虫是保护宠物健康的重要措施,以下是一些体外驱虫注意事项。
首先要选用合适的驱虫产品。
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体外驱虫产品,如颈环、液体滴剂、喷剂等。
选择时要根据宠物的体质、年龄、体重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的产品,不要随意选择。
其次要按照说明使用驱虫产品。
不同的驱虫产品使用方法不同,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照说明正确使用。
例如,一些产品需要滴在宠物后颈部的皮肤上,一些产品需要喷在全身上,不同产品的使用频率也不同。
第三要注意驱虫的时间和频率。
驱虫不是一次性的事情,需要定期进行。
一般来说,需要每个月或每个季度进行一次驱虫。
驱虫的频率需要根据宠物的寄生虫情况、生活环境等因素来确定。
如果宠物居住在容易感染寄生虫的环境中,例如农村或宠物店,驱虫的频率可能需要更高。
第四要保持环境清洁。
除了给宠物做体外驱虫,还需要保持宠物生活环境的清洁。
寄生虫往往会隐藏在宠物经常活动的地方,如宠物窝、毛绒玩具等,所以要定期清洁这些物品。
尤其是对于跳蚤和蜱虫,要注意清洁宠物的床品、地毯、地板等地方,使用消毒剂杀死寄生虫的卵。
第五要观察宠物的健康状况。
宠物身上有寄生虫时,常常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如频繁搔抓、皮肤炎症、掉毛、精神不振等。
如果发现宠物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去宠物医院做体外驱虫。
最后要注意驱虫对宠物的影响。
虽然体外驱虫是为了保护宠物的健康,但有些驱虫产品可能会对宠物身体产生一定的负担。
所以在选择使用驱虫产品时要谨慎,可以咨询兽医的意见。
此外,要注意观察宠物使用驱虫产品后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如呕吐、食欲不振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综上所述,体外驱虫是宠物保健的重要措施,但操作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产品、按照说明正确使用、注意驱虫的时间和频率、保持环境清洁、观察宠物的健康状况。
只有正确注意这些事项,才能更好地保护宠物的健康。
犬常见体外寄生虫病及防治药物

Abstract:Ectoparasitic disease is one of the common diseases in dogs,with high incidence,long course of disease and easy recurrence.Some parasites can cause zoonotic diseases and directly threaten people's health and life.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drug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common ectoparasitic diseases in dog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ectoparasitic diseases in dogs. Keywords:dog,ectoparasitic disease,control drugs
序号 1 2 3 4
兽药名称
药物分类
适应症
阿福拉纳 米尔贝肟
咀嚼片
阿福拉纳 咀嚼片
氟雷拉纳 咀嚼片
沙罗拉纳 咀嚼片
阿福拉纳为异噁唑啉
治疗犬跳蚤、蜱感染,
类杀虫剂与杀螨剂。 米尔贝肟为大环内酯 类抗体内寄生虫的驱
同时预防犬心丝虫感染 和/或治疗胃肠道线虫感
染。
虫药。
异噁唑啉类的杀虫剂 用于治疗犬跳蚤、蜱虫
寄生虫病是宠物医学常见的疾病[1],严重危害犬的 健康,同时也影响犬的美观[2]。体外寄生虫是寄生于动 物体外并暂时性吸取营养的寄生虫。体外寄生虫可引起 犬皮肤发炎、体重减轻及皮毛的质量受损,也会传播一 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导致虫媒性疾病的发生[3]。随着 宠主驱虫意识的增强,宠物使用体外寄生虫的驱虫药物 已由最初的发病治疗使用,发展为季节性(6—9月)预 防使用,未来将逐渐成为宠物月度常规基础预防用药。 本文就几种常见的犬体外寄生虫病及其防治药物做简单 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体外寄生虫动物体外寄生虫很多,常见的几种如下。
一、蜱: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
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
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1、形态(1)硬蜱:颚体位于躯体前端,由颚基、螯肢、口下板及须肢组成。
颚基与躯体的前端相连接,是一个界限分明的骨化区,呈六角形、矩形或方形;雌蜱的颚基背面有1对孔区,有感觉及分泌体液帮助产卵的功能。
螯肢1对,从颚基背面中央伸出,是重要的刺割器。
口下板1块,位于螯肢腹面,与螯肢合拢时形成口腔。
口下板腹面有倒齿,为吸血时固定于宿主皮肤内的附着器官。
螯肢的两侧为须肢,由4节组成,第4节短小,嵌出于第3节端部腹面小凹陷内。
躯体呈袋状,大多褐色,两侧对称。
雄蜱背面的盾板几乎覆盖着整个背面;雌蜱的盾板仅占体背前部的一部分,有的蜱在盾板后缘形成不同花饰称为缘垛。
腹面有足4对,每足6节,即基节、转节、股节、胫节、后跗节和跗节。
基节上通常有距。
足Ⅰ跗节背缘近端部具哈氏器, 有嗅觉功能,末端有爪1对及垫状爪间突1个。
生殖孔位于腹面的前半,常在第Ⅱ、Ⅲ对足基节的水平线上。
肛门位于躯体的后部,常有肛沟。
气门一对,位于足Ⅳ基节的后外侧,气门板宽阔。
雄蜱腹面有几丁质板,基数目因蜱的属种而不同。
(2)软蜱:颚体在躯体腹面,从背面看不见。
颚基背面无孔区。
躯体背面无盾板,体表多呈颗粒状小疣,或具皱纹、盘状凹陷。
气门板小,位于基节Ⅳ的前上方。
生殖孔位于腹面的前部,两性特征不显著。
肛门位于体中部或稍后,有些软蜱尚有肛前沟和肛后中沟及肛后横沟,分别位于肛门的前后方。
各基节都无距刺,跗节虽有爪,但无爪垫。
成虫及若虫足基节Ⅰ~Ⅱ之间有基节腺的开口。
2、生活史发育过程分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
成虫吸血后交配落地,爬行在草根、树根、畜舍等处,在表层缝隙中产卵。
产卵后雌蜱即干死,雄蜱一生可交配数次。
卵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约0.5~1mm,色淡黄至褐色,常堆集成团。
在适宜条件下卵可在2~4周内孵出幼虫。
幼虫形似若虫,但体小,有足3对,幼虫经1~4周蜕皮为若虫。
硬蜱若虫只一期,软蜱若虫经过1~6期不等。
若虫有足4对,无生殖孔。
再到宿主身上吸血,落地后再经1~4周蜕皮而为成虫。
硬蜱完成一代生活史所需时间由2个月至3年不等;多数软蜱需半年至两年。
硬蜱寿命自1个月到数十个月不等;软蜱的成虫由于多次吸血和多次产卵,一般可活5、6年至数十年。
蜱在生活史中有更换宿主的现象,根据其更换宿主的次数可分为四种类型:①单宿主蜱:发育各期都在一个宿主体上,雌虫饱血后落地产卵。
如微小牛蜱。
②二宿主蜱:幼虫发育为若虫在一个宿主体上,而成虫在另一个宿主体上寄生。
如残缘璃眼蜱。
③三宿主蜱:幼虫、若虫、成虫分别在3个宿主体上寄生。
如全沟硬蜱、草原革蜱。
90%以上的硬蜱为三宿主蜱,蜱媒疾病的重要媒介大多是三宿主蜱。
④多宿主蜱:幼虫、各龄若虫和成虫以及雌蜱每次产卵前都需寻找宿主寄生吸血,每次饱血后离去。
通常软蜱都属多宿主蜱。
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的泥土中等。
软蜱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及人房的缝隙中。
雌蜱受精吸血后产卵,硬蜱一生产卵一次,饱血后在4~40天内全部产出,可产数百至数千个,因种而异。
软蜱一生可产卵多次,一次产卵50~200个,总数可达千个。
3、危害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
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有些种类侵袭人体。
多数蜱种的宿主很广泛。
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
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到1小时。
蜱的吸血量很大,各发育期饱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
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
4、检查方法在体表上直接观察到蜱。
二、犬蠕形螨1、形态犬蠕形螨是半透明的乳白色,虫体如蠕虫样狭长,体长为0.25~0.3mm长,宽0.04mm,虫体可以区分为前、中、后3个部分。
该虫的口器位于虫体前部且呈现出马蹄铁状,中部还可见有4对很短的足,其足都有5节;虫体的后部比较细长,在后部的表面密布有横行纹。
2、生活史犬蠕形螨的整个生活史都在毛囊中进行,从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其若虫有3期。
犬蠕形螨主要寄生在发病皮肤毛囊的上部,不久后能够转入底部,很少寄生于皮脂腺内。
该病原虫除了能够寄生于毛囊内,还可在犬的组织和淋巴组织内寄生,其中有一部分会在其中繁殖。
3、危害犬蠕形螨寄生于犬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内。
正常情况下,犬体表也有少量蠕形螨存在,当机体应激或抵抗力下降时,大量繁殖,引发疾病。
病初犬颜面两侧皮肤潮红、充血,继之脱毛并形成许多皱褶,然后扩散到额部、背部、胸腹下甚至全身。
病部有1~5个小的和周围界限分明的红斑状病变,痒感不强烈,严重时,身体大面积脱毛,浮肿,出现红斑、皮脂溢出和脓性皮炎,瘙痒。
4、检查方法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可建立初步诊断。
对由螨虫、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可采用皮肤病诊断液进行诊断。
方法如下:用透明胶带粘取犬患部皮肤痂皮、毛根等病料,贴于载玻片上,然后揭开一段透明胶带,滴加诊断液2~3滴,摊平、静置2~5min镜检。
若是真菌感染,通常被染成蓝色;而螨虫和虫卵则清晰可见。
成虫蠕形螨,长为200μ~400μ,有4对短粗的足,口器小,体表无毛,吻突小而钝,有针的螫肢和被压缩的须肢节。
三、犬疥螨1、形态与生活史犬疥螨的形态与生活史和寄生于其他动物的疥螨相似,虫体全身呈椭圆形,大小为0.2~0.8毫米,肉眼无法看清。
它的全部发育过程都在犬体上度过,包括卵,幼螨,若螨,成螨4个阶段。
疥螨在宿主表皮挖凿隧道。
以角质层组织和渗出的淋巴结液为食,在隧道内发育和繁殖。
雌螨每二三日产卵一次,一生可产40-50个卵。
卵呈椭圆形,黄白色,长约150微米。
卵经3~8天孵出幼螨,幼螨3对肢,很活跃,采食后经过静止期蜕变为若螨。
若螨似成螨,但体形较小,若螨蜕皮变为成螨。
疥螨整个发育过程为8~22天,疥螨在外界环境中仅能存活3周左右。
因此,疥螨除主要由于病犬和健犬之间直接接触传播外,还可通过螨及虫卵污染的犬窝,用具等间接接触传播。
2、危害犬疥螨病的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过度拥挤、阴暗、潮湿等较差的卫生条件会加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人接触病犬也可感染。
检查发现,虫体主要寄生于耳尖外侧、尾根、脚爪、口周围及眼圈等皮薄毛稀的部位,病变也多发生于此,严重者可扩散至全身。
表现剧痒,不断抓挠啃咬,患部脱毛、结痂,耳壳边缘、尾根、脚爪处皮肤增厚,密布糠麸样厚痂。
3、检查方法根据病史和奇痒、脱毛、结痂等临床症状可建立初步诊断。
确诊用皮肤病诊断液,方法同蠕形螨病。
犬疥螨呈宽卵圆形,雌虫平均大小约为380μ×270μ,半透明,白色,体表覆以相互平等的细毛;雄虫平均大小约为220μ×170μ,其外形同雌虫相似。
四、犬耳痒螨1、形态及生活史成虫呈椭圆形,雄螨大小为0.32~0.38毫米,雌螨大小为0.43~0.53毫米。
口器短圆锥形。
足4对,较长,雄螨每对足末端和雌螨第一二对足末端均有带柄的吸盘,柄短,不分节。
犬耳痒螨的全部发育过程都在动物体上度过,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其中雄螨为1个若虫期,雌螨为两个若虫期。
2、危害耳痒螨主要寄生于犬耳道内,有时也爬到身体其它部位引起局部损伤,有高度传染性。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耳道发炎、充血、耳道内有多量红褐色或灰白色分泌物,并有腥臭味,耳壳内侧潮红糜烂,犬不断抓耳挠腮,或用头磨蹭地面或笼壁,体表散布拇指盖大血痂并形成脱毛区。
3、检查方法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可建立初步诊断。
确诊也可用皮肤病诊断液,方法如下:用掏耳勺刮取耳道分泌物,置于载玻片上,滴加诊断液2~3滴,混匀后加盖玻片,压薄后镜检。
若被感染,则虫体和虫卵清晰可见。
痒螨呈椭圆形,足体凸出。
雄虫第4对足不发达,不能伸出体边缘,比第3对足短3倍:雌虫第3、4对足无吸盘。
五、跳蚤1、形态成虫一般体小(几毫米,个别可达10余毫米),光滑,黄至褐色。
体肢着生向后的鬃刺或栉,借以在动物毛羽间向前行进和避免坠落。
其针状具刺的口器适于穿刺动物皮肤,以利吸血,甚至起固定于动物皮内的作用。
触角1对,位于角窝内,不仅是感觉器官,而且常是雄蚤在交配时竖起和抱握雌体腹部的工具。
眼发达或退化,常视宿主习性和栖息环境而不同。
各足基节特大,近端5个跗节,有端爪1对。
腹部10节,后4节称变形节或外生殖器,其构造形状变化较大,特别是雄蚤的抱器(分为抱器体、不动突、可动突和柄突)、第9腹板和阳茎与雌蚤的第7腹板、交配囊管和受精囊,在交配时呈钥匙与锁的关联,它是昆虫纲中最为复杂的外生殖器,具有重要的分类意义。
卵小而椭圆,一般色白而光滑无纹。
幼虫细长,蛆形,淡色、无足、多鬃,具咀嚼式口器。
成熟幼虫吐丝结茧,茧外粘着土粒尘屑,作为伪装。
蛹初呈白色,后变淡黄,属于离蛹。
2、生活史产卵于宿主栖息的洞巢内或其活动憩息的场所。
孵出的幼虫营自由生活,以周围环境中的有机屑物(包括蚤类的血便、宿主干粪皮屑、粉尘草屑以及螨类尸屑等)为食,其中,干血粉屑常是多种幼虫必需的营养物质。
经过3次蜕皮后结茧化蛹,数日后变为成虫,破茧而出。
成虫的寿命一般雄短雌长,受血源和温、湿度影响很大,约自几周至年余。
繁殖和数量具有鲜明的季节性,这与各属种的适应性有密切关系,有些是夏季蚤,有些是冬季蚤,有些是春秋季蚤,而秋季高峰往往高于春季。
幼虫孵出后生存于被褥,缝隙,角落等处。
觅取各种有机质为食,如成虫排出的含血粪便,皮屑等。
于犬只身上,游走吸血,吃饱后即跳到环境里去交配、产卵。
蚤通常一天吸血一次,产卵期更需吸取血液。
母蚤产卵在宿主身上,然后掉落在地面或床褥上,卵相当大,呈闪亮白色,一次产下3~18个卵。
3、危害8跳蚤身体极小,身上有许多倒长着的硬毛,可帮助它在寄主动物的毛内行动。
它还有两条强壮的后腿,因而善于跳跃,能跳七、八寸高。
雌虫把卵产在有灰尘的角落、墙壁及地板的小洞里,也可产在动物身上,随着动物的活动而落地或迁移。
卵白色,大约四、五天就孵化出白色无足的幼虫,幼虫以灰尘中的有机物质和跳蚤的粪便作食料。
两星期后幼虫吐丝和灰尘粘结成茧并在其中化蛹,再过两星期跳蚤就从茧里出来了。
如果跳蚤碰到动物,马上就吸血危害。
有所以消灭跳蚤要把墙壁和地上的孔洞用石灰或泥填平,经常打扫保持干燥和卫生。
也可喷洒杀虫药消灭它们。
鼠疫杆菌是引起鼠疫的一种很小的杆菌,这种菌通过老鼠身上的跳蚤传染给人类。
跳蚤吸食鼠疫患者的血液后胃中充满了鼠疫的杆菌,食道被细菌阻塞。
它们虽是鼠蚤,但有时亦咬人。
这种带菌的跳蚤吸入血时血液因食道被细菌阻塞无法入胃而从口部回流到被咬人的身体里,鼠疫细菌就在这时随同进入人体,使人患上鼠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