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寄生虫病的驱虫用药措施
羊常用驱虫药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羊常用驱虫药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春天到了,又该给羊儿们驱虫了。
羊儿长得好不好关键就看虫有没有驱到位,要是虫没驱好,再好的饲料也是白搭,这就是很多人常说的,为什么我的羊喂得比别人的好,怎么没别人家的羊长得快,皮毛没别人的羊光滑,究其原因就是没有驱好虫。
阿苯达唑:片剂,内服,一次量,每公斤体重十至十五毫克。
理论休药期二十七天。
双甲脒:溶液,药浴,喷洒,涂擦,配成0.025%—-0.05%的溶液。
休药期1天青蒿琥脂:片剂,内服,一次量5mg/kg体重,首次量加倍,2次/日,连用2—-4日溴酚磷:片剂、粉剂,内服,一次量12mg/kg体重休药期21天氯氰碘柳胺钠:片剂、混悬液注射液,内服,一次量5mg/kg体重皮下或肌肉注射,一次量7.5–15mg/kg体重休药期28天芬苯达唑:片剂、粉剂,内服,一次量5—7.5mg/kg体重休药期28天氰戊菊脂:溶液,喷雾,配成0.05%—0.1%的溶液休药期1天或无伊维菌素:注射液,皮下注射,一次量0.2mg/kg体重休药期35天盐酸左旋咪唑:片剂、注射液,内服,一次量7.5mg/kg体重肌肉注射,一次量7.5mg/kg体重休药期2天/14天奥芬达唑:片剂,内服,一次量5mg/kg体重休药期11天碘醚柳胺:混悬液,内服,一次量7—-12mg/kg体重休药期60天三氯苯唑:混悬液,一次量6—12mg/kg体重休药期28天上面所说的全部都是参考用量,即使稍多一点,一般是不会出大问题的。
要求皮注的,千万不要肌注,否则极有可能出问题。
建议不要长期使用一种药物,因为寄生虫可能会产生抗药性。
抗寄生虫药物一般对虫卵无效,所以,寄生虫感染比较严重的,七天后必须重复一次(因为虫卵的孵化周期一般为七天左右)。
羊驱虫秘方以及驱虫时要注意的要点

作为羊的重要寄生虫病的羊绦虫病有发生趋重的态势。
此病在我国分布很广,许多地方呈地方性流行,在潮湿季节最易感染发病,严重影响着羊的生长发育,尤其对羔羊危害严重,会造成成批羊只死亡,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羊业的发展。
1、采用圈养的饲养方式,以免羊吞食含有地螨的草而感染绦虫病。
2、不要在潮湿地放牧,尽可能少在清晨、黄昏和雨天放牧,以避免感染病菌。
3、定期驱虫。
舍饲改放牧前对羊群驱虫,放牧一个月内驱虫两次,羊每公斤体重用丙硫咪唑10毫克,或用氯硝硫胺(驱绦灵)10毫克,或用硫双二氯酚75~150毫克,或用吡喹酮75毫克,连用3天。
4、驱虫后的羊粪要及时集中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
5、经过驱虫的羊群,不要到原地放牧,要及时地转移到安全牧场,可有效地预防绦虫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连续使用3-5天,虫源净(1000克)拌料800-1000斤驱虫、健胃、促生长,【主要成分】酿酒酵母、榧子、绵马贯众、槟榔、使君子、厚朴、陈皮等多味中药【产品特点】本品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广谱、高效、驱虫类药物,通过抑制虫体线粒体的磷化过程,阻止虫体内三磷酸腺甙(ATP)的产生,虫体代谢能量产生受到影响,以致活动迅速减弱而死亡。
解决了常规制剂对体内外寄生虫抗虫谱窄、作用时间短、过敏炎性大、药效维持时间短等问题,能彻底清除体内外各种寄生虫和发育虫的幼虫与虫卵,使循环感染终止。
药力持久无残留,一次用药后维持时间长达90天。
本品绿色无公害,无残留,可长期添加使用。
【功能主治】复方抗寄生虫药,具有广谱驱杀家畜体内、外寄生虫的作用,同时能杀灭对肝、肺和肠道等具有危害性的移行幼虫,有效改善因体内外寄生虫感染而引起的体型消瘦、食欲不振、皮毛粗乱、皮肤苍白等症。
如线虫:大、小型圆形线虫、蛔虫、蛲虫、胃虫、小肠线虫、肺线虫(肺丝虫)、毛首线虫(鞭虫)、肠道内旋毛虫、冠尾线虫(猪肾虫)等。
绦虫:莫尼茨绦虫、放射体绦虫、棘球绦虫、犬、猫带绦虫等。
吸虫:肝片形吸虫、姜片吸虫、阔盘吸虫、矛形双腔吸虫、前后盘吸虫等。
羊常见体内寄生虫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羊常见体内寄生虫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寄生虫病是危害羊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是由于寄生虫一般以隐蔽的方式来慢性消耗动物,在养殖过程中往往不会受到养殖户的重视,但却能够对羊只健康生长造成极大影响,直接导致其身体机能下降,最终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羊常见的体内寄生虫主要为肝片吸虫、绦虫、血吸虫、焦虫等。
为确保羊只健康生长,减少因体内寄生虫病所造成的损失,需对羊体内寄生虫病加强重视,做好防治工作。
1 肝片吸虫病1.1 病原肝片吸虫病的病原包括肝片吸虫与大片吸虫,属于片形属。
其中,肝片吸虫长20 ~40 mm、宽10 ~13 mm,虫体呈棕红色,有口吸盘与腹吸盘2 个,锥形前部为口吸盘,腹吸盘在腹面中线的水平位置处。
大片吸虫体积相对略大,长30 ~75 mm,宽5 ~ 12 mm,虫体外观呈两侧平行状,后端呈钝圆状。
1.2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肝片吸虫必须借助中间宿主来实现发育成熟,其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大多在潮湿低洼地带生存,具有较强的抗低温能力。
在放牧过程中,羊群接触椎实螺后,肝片吸虫病病原便会进入羊只体内并大量繁殖,最终导致羊只染病。
肝片吸虫病在炎热、多雨季节发生率较高。
1.3 临床症状肝片吸虫病的临床症状与动物年龄和体质、感染程度等关系密切。
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将肝片吸虫病划分为急性型及慢性型2 种。
羊感染急性型肝片吸虫病的主要症状为高热、精神萎靡、离群落后、贫血及黏膜苍白,病情严重的仅几日病羊便死亡;羊感染慢性型肝片吸虫病的主要症状为食欲不佳、消瘦、贫血、黏膜苍白、被毛杂乱,眼睑、胸部、腹部等多个部位发生水肿,交替出现便秘及下痢症状,若病情恶化,病羊最终因衰竭而死亡。
1.4 治疗方法针对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驱虫,驱虫药物主要有硫溴酚和硫氯酚等,用量分别为 30 mg/(kg·BW)和100 mg/(kg·BW)。
驱虫时注意要将上述药物配制成悬液对病羊进行灌服。
山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

山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
核心提示:一、定期驱虫。
预防性驱虫:根据寄生虫的生活特性,一般每年4-5月及10-11月各驱虫1次。
驱虫后要注意收集羊粪,并集中堆积发酵处理,以防一、定期驱虫。
预防性驱虫:根据寄生虫的生活特性,一般每年4-5月及10-11月各驱虫1次。
驱虫后要注意收集羊粪,并集中堆积发酵处理,以防止病原扩散,引起重复感染。
治疗性驱虫:根据对山羊粪便的检查情况或对死羊的解剖结果,依感染轻重对症驱虫。
药物驱虫1周后,宜再驱虫1次,以驱除山羊体内幼虫。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驱虫净、丙硫咪唑、敌百虫、灭虫丁等。
二、加强管理。
冬春季寄生虫的危害特别严重,要多喂营养较好的草料。
圈舍要建在通风向阳处,保持羊舍干燥、饲草干净、饮水清洁,饲养管理用具保持清洁,羊舍和运动场要定期消毒。
三、精心养好羔羊。
寄生虫病对羔羊的危害最大,因此应集中精力加强对羔羊的管理:一是母羊怀孕后期进行驱虫,以防产后羔羊感染;二是对断奶前的羔羊和母羊进行预防性驱虫;三是将羔羊和成羊分开饲养,以减少寄生虫传播的机会。
四、实施轮牧。
寄生虫卵从体内排出后,在外界发育成侵垄性幼虫需1周左右,因此在一处放牧不要超过7天。
另外,侵袭性幼寄生虫在外界生存一般不超过3个月,因此,套种地应播种新牧草,更新牧地。
羊群不在雨后的清晨和傍晚放牧,不在低洼地放牧。
山羊寄生虫病预防和治疗

山羊寄生虫病预防和治疗山羊寄生虫防治,可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驱虫。
预防性驱虫应在发病季节到来之前,用药物给羊群进行驱虫,一般在每年3~4月及10~11月各驱虫1次;治疗性驱虫一般以山羊粪便的检查情况或对死羊的解剖结果,依感染轻重对症驱虫。
根据不同寄生虫病流行病学特点、生活特性选用不同的抗寄生虫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1抗寄生虫药物的选择应用方法1.1肠道线虫一般多用左旋咪唑,口服每千克体重8~10mg,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7.50mg。
首次给药后2~3周再用1次,0.30%的浓度可起到预防作用。
也可口服丙硫咪唑(抗蠕敏),每千克体重5mg。
使用虫克星(阿维菌素)或精制敌百虫效果也很好。
1.2绦虫一般多用氯硝柳胺(灭绦灵),内服量每千克体重50~70mg,投药前停饲5~8h。
1.3肺线虫常用氰乙酰肼,每千克体重内服17.50mg,羊体重在30kg以上的,用药总量不超过450mg。
也可以皮下注射,每千克体重15mg。
如有中毒症状,可用同剂量维生素B6解救。
1.4肝片吸虫常用硝氯酚,每千克体重内服3~4mg,皮下注射1~2mg。
也可用丙硫咪唑(抗蠕敏),每千克体重10mg。
1.5血吸虫常用六氯对二甲苯(血防片),内服每千克体重0.15mg,间隔2d再用1次。
1.6焦虫病肌肉注射7%贝尼尔(血虫净),每千克体重5~7mg,隔24小时再注射1次。
或用磷酸博宁奎,每次每只注射50~70mg,2~3次即可。
也可以皮下注射阿卡扑林,每千克体重2mg。
1.7体外寄生虫常用敌百虫。
治羊鼻蝇内服敌百虫,每千克体重60~70mg,治疥螨用0.50%敌百虫溶液药浴,治痒螨用0.20%溶液即可。
现多口服0.10%畜卫佳,每千克体重0.30g。
也可肌肉注射阿维菌素等。
2选择应用寄生虫药物的注意事项2.1合理应用抗寄生虫药物是做好山羊寄生虫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环节。
在药物预防和治疗过程中,不仅要熟悉和了解寄生虫的寄生方式、流行病学特点、消长规律、感染强度和虫种范围,还要熟悉了解山羊身体的机能状态以及对药物的反应状态。
羊的驱虫大全

羊驱虫问题第一、常规驱虫:寄生虫在羊生产中危害很大,但很多朋友对驱虫却有些误区与盲目,其实原因很简单—---很多人不注重学习,只就是与一些老羊倌或卖兽药得打听些驱虫方法,但就是很多卖兽药得,她可能会告诉您伊维菌素能治所有寄生虫,用这一种驱虫药就行,因为伊维菌素相对较贵,利润较高,但事实就是伊维菌素对绦虫与吸虫就是无驱虫效果得。
在实际生产中对羊危害最大得寄生虫主要有各种体外寄生虫,线虫,绦虫,吸虫。
市面上能买到得常用药物主要有伊维菌素,丙硫咪唑,吡喹酮,氯氰碘柳胺钠等。
ﻫ在无重大寄生虫病害时常规驱虫可以用以下方法: 一伊维菌素:主要用于杀灭线虫与体外寄生虫,但使用时注意大羊不要超过说明用量得3倍,小羊不能超过2倍,否则一旦中毒没有特效解药,容易造成损失。
如果体外寄生虫(如螨虫)严重,可以用伊维菌素配成溶液喷涂患处,最少7天一次,直到治愈。
二阿苯达唑:主要用于驱蛔虫、蛲虫、绦虫、钩虫等、三吡喹酮:主要杀灭绦虫与吸虫,可与阿苯达唑交替使用。
四氯氰碘柳胺钠:主要用于治疗肝片形吸虫,与肠道线虫,一般在确认患肝吸虫时使用。
ﻫ此外春秋两季易感染球虫病,小羊易感染,患病羊只会出现反复腹泻,死亡率较高,可以在春秋两季在羔羊饲料中加些含氨丙啉或磺胺二甲嘧啶得药物预防、但不可长期使用,磺胺二甲嘧啶对一些瘤胃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第一、我得圈养羊就就是体外寄生虫太严重,皮下注射技术又不行,真就是伤脑筋、应该就是剂量不够,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应该超出说明用量得一倍使用,再结合外用,可以把伊维菌素配制成溶液喷涂在患处,7天用药一次,直到长出新毛。
同时清理羊圈,在羊圈里喷农用辛硫磷溶液,以绝后患、还请问配制溶液得比例就是多少呢?瞧患病皮肤得面积而定,要就是个别羊,可以用少量得水对上一两只伊维菌素,药兑得浓点没事,只要皮肤没有破裂就行,要就是全群喷洒也要兑浓点,只要就是外用,皮肤不破损就不会中毒。
争取一次成功,以后就会很少在得病了。
羊驱虫正确操作方法

羊驱虫正确操作方法羊驱虫是指对羊体内寄生的寄生虫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寄生虫对羊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正确的羊驱虫操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羊驱虫的正确操作方法:1.建立驱虫方案:根据当地的气候、寄生虫的流行情况、羊群年龄和季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羊驱虫方案。
羊的驱虫需要定期进行,一般为每3-4个月一次,以保持羊群的身体健康。
2.对新引进的羊进行隔离检疫:新引进的羊可能携带病原体和寄生虫,因此应将其与已有的羊隔离开来,并进行检疫。
对于未经任何治疗的新羊,应根据需要进行防治措施,以防止寄生虫传播。
3.粪便样品检测:定期进行粪便样品检测可以了解羊群体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调整驱虫方案,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4.选择驱虫药物: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是羊驱虫的关键。
常见的驱虫药物包括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
内服药物通常是给羊口服,而外用药物则是喷洒、涂擦或注射等方式使用。
选择药物时应注意疗效、安全性、残留期等因素,并根据药物说明书的指导进行使用。
5.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使用驱虫药物时,应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正确使用。
药物使用前后应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使用药物后,应注意观察羊的反应,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羊应及时处理。
6.环境卫生的管理:保持羊栏的清洁和卫生是预防羊群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定期清理羊栏,处理粪便和废弃物,及时消毒,减少寄生虫的孳生地和传播途径。
7.合理饲养和营养管理:健康的羊群能够更好地抵御寄生虫的侵袭。
因此,合理的饲养和营养管理对于预防和控制羊群的寄生虫感染非常重要。
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维持良好的饲养条件,增强羊的免疫力,有助于防止寄生虫感染。
总之,正确的羊驱虫操作方法包括建立驱虫方案、隔离检疫新引进的羊、粪便样品检测、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注意药物使用事项、管理环境卫生、做好饲养和营养管理等措施。
只有综合应用这些方法,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羊群寄生虫的感染,维持羊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牛羊常用驱虫药及驱虫方法

牛羊常用驱虫药及驱虫方法牛羊体内外寄生虫病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不仅在中、小牛羊场危害严重。
即使在管理良好、设备先进、做驱虫的大型牛羊场,寄生虫病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牛羊驱虫事在必行。
因它在大多数牛羊场或牛羊群没有造成明显大量的死亡,往往易被人们忽视。
但是这种间接损失可能会占据经济效益的很大一部分。
影响牛羊群的品相销售,影响牛羊群的快速育肥,及其身体健康。
现今兽医科学对牛羊的主要寄生虫病的病原体、生活史、发生和感染规律等已经十分清楚,但许多牛羊场对寄生虫病仍未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其原因一者是对牛寄生虫病的危害认识不足;二者是对药物选择不当和防治方案不完善。
只有把牛寄生虫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才可使牛羊的生产性能达到理想水平,所以必须做好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
1 牛羊驱虫药物的种类及选择目前在我国应用较多的驱虫药主要有以下几类 1.1 有机磷酸酯类系低毒有机磷化合物,常用做杀虫药和驱虫药,主要有敌百虫、敌敌畏、蝇毒磷等。
其中以敌百虫应用较多。
敌百虫为广谱驱虫药,对多种牛消化道线虫,如牛蛔虫、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均有驱除作用,外用还可杀灭体外寄生虫,如螨、虱、蚤、蜱等。
敌百虫每次按80-100毫克/千克体重混料投服,外用可按1%浓度涂擦或喷雾。
但敌百虫毒性较大,安全范围窄,使用时注意勿超量。
妊娠牛及胃肠炎患牛禁用,并不要与碱性药物配合应用。
由于此类药物毒性和副作用较大,而且驱虫效果不够理想。
所以近些年使用者逐渐减少。
此药的停药期为7天。
1.2脒类化合物为合成的接触性外用广谱杀虫药,主要使用的是双甲脒,为结晶性粉末,在水中几乎不溶解,所以多制成乳剂应用。
如双甲脒乳油,特敌克。
它对各种螨、虱、蜱、蝇等均有杀灭作用,且能影响虫卵活力,对人、畜无害,外用时,可做喷洒、手洒、药浴等。
使用时配成0.05%溶液,常用于牛体及畜舍地面和墙壁等处。
此药停药期为7天。
1.3 咪唑丙噻唑类目前在兽医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是左旋咪唑,它属广谱、高效、低毒的驱线虫药,对牛蛔虫、食道口线虫有良好的驱除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寄生虫病的驱虫用药措施
摘要:羊寄生虫病大体分为体表寄生虫病和体内寄生虫病,不论体表寄生虫还是体内寄生虫对羊都有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生产性能下降、痒、脱毛、异食等临床表现,常给养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寄生虫对羊造成危害,对羊寄生虫驱虫时机的掌握及用药的选择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羊、寄生虫、驱虫用药、措施
一、前言
随着我国养羊规模的扩大,羊寄生虫病已经成为危害养羊业的主要疾病。
寄生虫感染可使育肥羊的生长速度大幅度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15%~35%,对养羊业影响极大。
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关键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羊群,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选择广谱、高效、低毒、廉价驱虫药;②粪便深埋,特别是驱虫后2~3天的粪便;③驱虫时间应视羊群被寄生虫感染情况而定。
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冬季注意补饲,适当增加营养,羊群定期药浴,供给清洁饮水,羊舍要保持通风、干燥。
预防性驱虫,一般采用1年3次驱虫的方法。
现将常用的防治药物介绍如下。
二、寄生虫种类
由于羊寄生虫病的种类较多,有时单一危害羊,有时多种寄生虫同时侵害羊,如有的羊患有肝片吸虫同时又患有疥癣病,为了有效的控制寄生虫,达到驱虫目的,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通过检查其粪便中是否有成虫或虫卵(虫卵检查需经化验),然后根据感染寄生虫的种类及不同的发育期合理进行用药,这样可将寄生虫消灭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以达到良好的驱虫效果。
三、驱虫用药措施
1、丙硫咪唑(阿苯达唑、抗蠕敏)
丙硫咪唑对羊群常见的胃肠道线虫、肺线虫、肝片吸虫和绦虫均有效,但对线虫、吸虫要使用较大剂量。
此外,该药杀灭囊尾蚴的作用强、毒副作用小,为治
疗囊尾蚴的良好药物。
粉剂、片剂可内服或混饲,粉剂亦可配成灭菌油悬液肌肉注射。
预防性驱虫的剂量为10~15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对吸虫、绦虫、线虫都有驱杀作用。
驱胃肠道线虫的剂量为10~2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驱吸虫的剂量为10~2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驱绦虫的剂量为10~16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
妊娠羊慎用,羊屠宰前应停药。
2、敌百虫
敌百虫是国内广泛应用的广谱驱虫药,不仅对线虫有效,而且对某些吸虫也有效,如姜片吸虫、血吸虫等。
外用为杀虫药,可用于杀灭蝇蛆、螨、蜱、虱、蚤等。
驱虫时配成 2.0%~3.0%水溶液灌服,绵羊:70~100毫克/千克体重;山羊:50~70毫克/千克体重。
治疗羊鼻蝇蛆病时,按绵羊100毫克/千克体重,颈部皮下注射。
外用:用1%~2%水溶液局部涂擦或喷洒,可防治蜱、螨、虱等。
杀灭蚊、蝇、蠓等体外寄生虫,可用0.10%~0.50%溶液喷洒周围环境。
应用时注意禁与碱性药物并用;孕畜及患心脏病、胃肠炎的羊禁用;中毒后可应用阿托品或胆碱酯酶复活剂解毒。
一般在中度中毒时单用阿托品即可,严重时二者同时使用,效果较好。
3、伊维菌素(阿维菌素、虫克星、畜卫佳)
伊维菌素作用于线虫和节肢动物后,可使虫体麻痹、死亡,但对吸虫及绦虫不产生驱虫作用。
该药制成内服糊剂、片剂、注射剂及浇注剂,用于羊多种线虫和体外寄生虫的驱除,对成虫、幼虫均有较强毒性,而副作用很小。
预防和治疗均按0.2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或注射,必要时间隔7~10天再用药1次。
注意事项:羊宰前28天停用该药。
本品安全范围较大,很少出现不良反应,但过量使用也会造成中毒,应及时救治。
4、左旋咪唑(左咪唑、左噻咪唑)
左旋咪唑主要用于畜体的消化道线虫病,内服、混饲、皮下或肌肉注射等均可。
防治时内服,8~10毫克/千克体重,溶水灌服或者混入饲料中喂服;配成5%注射液,8~10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或肌肉注射,效果颇佳。
虽然该药安全范围大,但过量使用也会引起中毒,中毒症状为流涎、频繁排便、胃肠蠕动加快、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呼吸困难、心率减慢、瞳孔缩小等。
阿托品可解除中毒症状。
羊宰前3天应停药。
药物驱虫的时间,应以4月末、5月初为好。
四、药浴技术
药浴的目的是为了防治羊体外寄生虫病,特别是疥癣病。
1、药浴方式
药浴的方式有池浴、淋浴和盆浴。
池浴是按一定的规格要求建设的专用浴池。
淋浴是在池浴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提高的药浴方法,其优点是速度快、节省劳力、安全、药浴质量高,但资金投入较大。
盆浴是在适宜大小的盆或大缸中配好药液后,将羊只逐个洗浴的方法。
2、药浴推荐使用药物
辛硫磷乳油:用时配成0.025%~0.050%的水溶液药浴;马拉硫磷:配成0.050%水溶液药浴;林丹乳油:配成0.025%~0.030%水溶液药浴。
注意事项:①药浴时间,要选择在抓绒后7~10天,天气晴朗、无风、温暖的上午进行。
②药浴前8个小时停止放牧或喂料,入浴前2~3小时给羊饮足水,以免羊入浴后吞饮药液。
③配制药液浓度要准确,羊只多时应及时增添药液。
④药液配好后,先用几只体弱的羊试浴,确定无反应时再按顺序进行,先药浴健康羊只,后药浴患疥癣的羊只。
⑤有病和有外伤的羊只及怀孕2个月以上的母羊暂不药浴。
⑥羊只入浴时间要达到2~3分钟;要将头部压入药液中1~2次使其充分浸湿,以达到消灭疥螨的目的。
⑦浴后让羊只在滴流台停留10分钟,滴干羊体药液,然后将羊群赶到阴凉处休息5~6小时,即可就近放牧。
⑧药浴后要观察羊只有无异常,若发现异常应进行对症治疗。
五、合理用药
据有关报道,由于阿维菌素类药物(包括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等)的滥用,在澳大利亚、南非、巴西、新西兰、欧洲和美国等地已经出现耐药虫株。
目前已对该类药物产生抗药性的虫株有捻转血毛线虫、三叉奥斯特线虫、环纹奥斯特线虫、蛇形圆线虫等,寄生动物主要涉及绵羊和山羊。
由此看出,驱虫用药必须合理,否则很快就会在用药动物群中出现耐药虫株。
另外,在用药剂量、时间间隔等细节问题上要做有针对性的试验,杜绝临床中药物滥用现象。
在做好药物驱虫的同时,放牧也应尽量避开低洼潮湿的地点,不要在清晨、傍晚或雨水天放牧,给予清洁的
饮水,做好环境卫生免疫工作,保护羊只的健康。
六、结语
羊的寄生虫对于羊的生长时不利的,会导致羊变得消瘦严重时可能会造成羊的死亡。
这将对于养殖户来说会产生极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
文章针对了羊身体不同的寄生虫给与了多种用药方式来杀灭羊身上的寄生虫,给养殖户或是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人员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存峰:《羔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农业知识》,2005年15期
[2] 陈德广:《羔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农村百事通》,2006年07期
[3] 张鹏飞陈磊:《羊寄生虫病有效防控措施》,《北方牧业》,2009年15期
[4] 许栋:《综合性防治舍饲羊寄生虫病》,《现代畜牧兽医》,2008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