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

1.汉字的输入编码为了能直接使用西文标准键盘把汉字输入到计算机,就必须为汉字设计相应的输入编码方法。
当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类:数字编码常用的是国标区位码,用数字串代表一个汉字输入。
区位码是将国家标准局公布的6763个两级汉字分为94个区,每个区分94位,实际上把汉字表示成二维数组,每个汉字在数组中的下标就是区位码。
区码和位码各两位十进制数字,因此输入一个汉字需按键四次。
数字编码输入的优点是无重码,且输入码与内部编码的转换比较方便,缺点是代码难以记忆。
拼音码拼音码是以汉字拼音为基础的输入方法。
使用简单方便,但汉字同音字太多,输入重码率很高,同音字选择影响了输入速度。
字形编码字形编码是用汉字的形状来进行的编码。
把汉字的笔划部件用字母或数字进行编码,按笔划的顺序依次输入,就能表示一个汉字。
为了加快输入速度,在上述方法基础上,发展了词组输入\联想输入等多种快速输入方法。
但是都利用了键盘进行“手动”输入。
理想的输入方式是利用语音或图象识别技术“自动” 将拼音或文本输入到计算机内,使计算机能认识汉字,听懂汉语,并将其自动转换为机内代码表示。
目前这种理想已经成为现实。
2.汉字内码汉字内码是用于汉字信息的存储、交换、检索等操作的机内代码,一般采用两个字节表示。
英文字符的机内代码是七位的ASCII码,当用一个字节表示时,最高位为“0”。
为了与英文字符能相互区别,汉字机内代码中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均规定为“1”。
注意:有些系统中字节的最高位用于奇偶校验位,这种情况下用三个字节表示汉字内码。
3.汉字字模码字模码是用点阵表示的汉字字形代码,它是汉字的输出形式。
根据汉字输出的要求不同,点阵的多少也不同。
字模点阵的信息量很大,所占存储空间也很大。
因此字模点阵只能用来构成汉字库,而不能用于机内存储。
字库中存储了每个汉字的点阵代码。
当显示输出或打印输出时才检索字库,输出字模点阵,得到字形。
注意:汉字的输入编码、汉字内码、字模码是计算机中用于输入、内部处理、输出三种不同用途的编码,不要混为一谈。
计算机文化基础——基础知识

•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 器。
内存信息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但断电后信息 全部丢失。
(2) 内存的分类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计算机工作时CPU频繁地和内存交换信息, CPU的速度越来越快,已达到了几ns(纳秒),而 RAM访问数据的周期最快也需50ns。
优势:数据处理能力强;充分利用网上的闲置处理能力。
3.中间件技术:介于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系统软件。在
客户机和服务器中间增加一组服务,如ODBC。
1.1.5计算机的应用
⑴科学计算: 量子化学、核物理学、天气预报等。
⑵数据处理: 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情报检索…
⑶过程控制: 冶金、化工、水利等。
操作码 操作数
一台计算机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 的指令系统。 程序:指令序列
2.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
取指令: 从内存取指令到CPU(指令寄存器) 。
分析指令:对操作码进行译码、确定操作数的地址。
执行指令:根据指令要完成的操作,向各部件发出控制信号。
3.程序的执行过程 CPU不断地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的过程。
1.2.1硬件系统基本结构
中央处理器 CPU
运算器 控制器
… ...
输入设备
存储器
输出设备
结 果
数据流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思想:
• 二进制
•程序与数据一样存放在内存
•五大模块
1. 输入设备
输入的数据 存放在?
2. 输出设备
• 显示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视觉信息的一种输 出设备。用于显示程序、数据、图形等。
外存
计算机文化基础全册课件(完整)pptx

常见编程语言介绍及实例演示
要点一
C语言
C语言是一种高效、灵活且功能强大 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系统级软件 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等领域。C语 言具有简洁的语法、丰富的库函数和 强大的指针操作功能等特点。
要点二
Java语言
Java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具有跨平台性、安全性、可移植性 等优点。Java语言被广泛应用于企业 级应用开发、Web应用开发、移动应 用开发等领域。Java语言通过虚拟机 实现了跨平台运行,同时提供了丰富 的类库和API供开发者使用。
学会设置页面格式、分栏 、首字下沉等排版技巧, 掌握打印预览、打印设置 等操作技能。
表格与图形处理
熟悉在Word中创建和编 辑表格的方法,掌握插入 和编辑图片、形状、 SmartArt图形等对象的技 能。
Excel电子表格软件应用
工作簿与工作表管理
了解工作簿、工作表的基本概念,掌握新建、打开、保存工作簿的操 作,以及在工作簿中创建、重命名、删除工作表的方法。
THANK YOU
02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01
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计算机的软件组成
02
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03
基于二进制数的运算,通过指令和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实
现各种功能。
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提供用户界面等。
网络时代
20世纪90年代至今,互联网的普 及使得计算机文化得到了空前的 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 息交流、学习、娱乐等。
计算机文化基础

一、单选题1.关于幻灯片的删除,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在各种视图中删除幻灯片,包括在幻灯片放映时;B、只能在幻灯片浏览视图和幻灯片视图中删除幻灯片;C、可以在各种视图中删除幻灯片,但不能在幻灯片放映时D、不能在备注页视图中删除幻灯片答案: C2.GIF类型的图片本身可具有动画效果,在PowerPoint放映时能显示()。
A、动画效果B、浮动效果C、电影效果D、切换效果答案: A3.将鼠标指向窗口的()并拖动它,可以改变窗口的大小。
A、菜单栏B、边框C、标题栏D、滚动条答案: B4.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采用了()层。
A、3B、7C、4D、2答案: B5.一条计算机指令中,规定其执行功能的部分称为()。
A、源地址码B、操作码C、目标地址码D、数据码答案: B6.在Windows XP中,当某个应用程序不能正常关闭时,可以(),在出现的窗口中选择“任务管理器”,以结束不响应的应用程序。
A、切断计算机主机电源B、按Alt+F10C、按Alt+Ctrl+DelD、按下Power键答案: C7.在Word文字处理中,默认情况下,文档中的中文字体为()。
A、黑体B、宋体C、楷体D、TimesNewRoman答案: B8.在Word环境下,工具栏上的大写黑体的U可以把选定的字体改为带有()。
A、倾斜B、加粗C、下划线D、边框答案: C9.通过(),可以将当前窗口作为图像被复制到剪贴板。
A、按下Alt+PrintScreen键B、按下PrintScreen键C、在窗体标题栏右击,然后选“复制”D、在窗体标题栏右击,然后选“剪切”答案: A10.每个存储单元有一个地址,由列标与()组成,如A2表示A列第2行的单元格。
A、行标B、区域C、地址D、工作表答案: A11.当一张表格超过一页时,要想在第二页的续表中也包括第一页的表头,应单击“表格”菜单中的()命令。
A、首字下沉B、标题复制C、重复标题行D、斜线表头答案: C12.在Windows XP中,用户和计算机人机对话常常通过对话框来实现,对话框()。
2024版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全套课件

包括ASCII码、Unicode码等字符编码方式,以及原码、反码、 补码等数值编码方式的介绍。
CHAPTER 02
操作系统基础
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功能
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 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的功能
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以及用户接口管理。
巧,使文档更加美观易读。
排版与页面设置
掌握在Word中创建和编辑表格的 方法,学习插入和编辑图片、形状、 SmartArt图形等对象的技巧。
表格与图形处理
学习使用样式、目录、索引el电子表格软件
工作簿与工作表
了解Excel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概念,掌 握新建、打开、保存等基本操作。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 (全套课件
目 录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操作系统基础 • 办公软件应用基础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多媒体技术基础 • 数据库技术基础
CHAPTER 0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的起源与历史
从机械计算到电子计算的演变过程,以及计算机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如第一 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等。
02 03
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化理论
规范化理论是数据库设计的重要指导原则,它通过消除数据 冗余和保持数据完整性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维护性。规范 化理论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 式(3NF)等不同的级别。
数据库应用实例
以某个具体的应用系统为例,介绍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包括数据库的创建、表的设计、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查询和 报表的生成等。通过实例的讲解,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数 据库技术的应用和实践。
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指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价
值观和常识。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计算机组成和原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2. 操作系统和软件:了解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Linux等)以及各种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熟悉
文件管理、安装卸载软件等操作。
3. 网络和互联网: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服务(如WWW、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的使用。
4. 数据和数据分析:了解数据的概念、类型和处理方法,了解常见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如Excel、SQL、数据可视化等。
5. 编程基础: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语法,熟悉至少一种编程语言的使用,如Python、Java、C++等。
6.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范措施,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基本方法。
7. 数字素养:了解如何有效地搜索和评估网络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掌握数字工具的使用技巧,如电子邮件、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8. 其他相关领域:了解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其他领域,如、大数据、物联网等。
通过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文化基础pdf

计算机文化基础pdf1.前言计算机文化,是指计算机与其相关技术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
而计算机文化基础,则是计算机文化形成的基础性因素。
计算机文化基础涉及计算机技术发展历史、计算机应用领域、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重要性和影响。
2.计算机技术发展历史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制图机和编织机。
20世纪初,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美国。
经过多年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成熟,并发展出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大体系。
其中,硬件体系包括计算机主机、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而软件体系则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对现代社会的运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计算机应用领域计算机应用领域涉及科研、教育、工业、医疗等各个方面。
在科研领域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进行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
在教育领域中,计算机已经应用到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如教学管理、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等。
在工业领域中,计算机技术自然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许多自动化设备都需要计算机来控制和管理。
在医疗领域中,计算机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患者的信息存储、诊断、治疗都需要计算机的参与。
4.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软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的两大体系。
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主机、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计算机软件则又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
系统软件可以让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运作,而应用软件则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例如文字处理、图像处理、音频制作等。
计算机软硬件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依存,构成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连接,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
互联网则是一种全球性计算机网络,它连接着世界各地的计算机,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信息传递最快捷、最方便的途径之一。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进行信息查询、在线购物、社交娱乐等各种活动。
2024年计算机单招考试-第一部分(计算机文化基础)

中职单招《计算机》考试大纲及要点一、【计算机文化基础】分值60分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1.11946年2月,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称为ENIAC,其电子元件为真空电子管。
1.2按照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不同,计算机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
1.3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是: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1.4中国的巨型计算机:银河(1983年)、曙光(1999年)、神威和天河(2017年)1.5计算机发展的关键人物查尔斯.巴贝奇——计算机先驱;冯.诺依曼——现代计算机之父;艾兰.图灵——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1.6计算机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运算速度快:单位为MIPS,表示每秒钟处理百万条指令,运算包括算术运算(加减乘除等称为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是非对错判断称为逻辑运算),由运算器担任。
计算精度高:取决于字长(指CPU在单位时间内一次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位数的长度)。
存储容量大:存储器担当“记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存储器使计算机具有“记忆”能力,运算器使计算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具有自动运行能力:由于采用“存储程序,程序控制”原理,计算机能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运行。
1.7计算机分类:按照计算机性能(或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
按照计算机用途分类: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在网络中的作用(或身份地位角色)分类:服务器、客户机(也称工作站)。
按照处理的信号不同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按照字长分类:8位、16位、32位、64位计算机【目前一般为64位计算机】。
按照物理结构分类:单片机、单板机、多板机。
1.8计算机应用领域数值计算(科学计算):主要用于解决科学和工程中的数学问题;数据处理(信息处理):如办公自动化(OA),应用最广泛;过程控制(实时自动控制):如工业自动化调度、交通自动化管理、货运码头自动调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2、8、16进制之间的转换
二、八、十六进制之间的对应关系
8=23,16=24 一位八进制数相当于三位二进制数 一位十六进制数相当于四位二进制数
转换方法
二进制数各位以小数点为中心向两边划分, 每3(4)位为一组,转换为一个8(16)进制数
两边不够时,应补0凑足分组位数(3或4)
09.07.2020
控制器
对其他四个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全机 完成指令规定的处理任务
中央处理器
运算器和控制器通常在一个机柜或一个集成 电路芯片中,统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执行指令和程序的中心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15
存储器 (Memory)
存储器
26
2、8、16进制转换为10进制
1100.0101B = 1×23+ 1×22+0×21+0×20+ 0×2-1
+1×2-2+0×2-3+1×2-4 = 12.3125D 31A.7H = 3×162+1×161+10×160+7×16-1 = 794.4375D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33
非数值信息的表示
西文字符编码方案
ASCII
中文字符编码方案
GB2312-80 / GBK
Unicode 其他非数值信息
多媒体数据:图形、图像、音频、视频 其他数据:各种软件自定义的数据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34
西文字符编码方案—ASCII
29
10进制转换为2、8、16进制
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进行转换 整数部分采用“除基取余法” 小数部分采用“乘基取整法”
十进制小数不一定能转换为二进制有限不循 环小数
可以先把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然后 再转换为八进制或十六进制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部设备,包括磁带、软盘、硬盘、光盘等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17
总线 (Bus)
总线
在计算机基本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通路
根据所连接部件的不同
输入输出总线、存储器总线、CPU总线
根据所传送信息的类别
地址总线 (AB, Address Bus) 控制总线 (CB, Control Bus) 数据总线 (DB, Data Bus)
3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电子数字积分与计算机,ENIAC (1943~1946)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4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5000次加法/秒
体重28吨
19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二进制 字长与信息存储单位 数值信息的表示及数制转换
二、八、十六及十进制 整数转换法—除基取余法 小数转换法—乘基取整法
非数值信息的表示
中西文字符的表示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0
二进制 (Binary)
二进制
二进制可以方便的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 理量表示,如电压的高低、电流的有无等
字长代表了机器的精度 机器的功能设计决定了机器的字长 大型机需要字长为32位、64位等 微型机一般字长为16位、32位等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2
信息存储单位
信息存储单位
位(b, bit) 一位二进制信息,度量数据的最小 单位
字节(B, byte) 八位二进制信息,信息存储中 最常用的基本单位
D-1
1.011
D-2
10.11
D-3
101.1
D-4
1011.
0.6875D = 0.1011B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32
数值数据的表示
定点表示方法
定点整数 定点小数
浮点表示方法 数值数据的编码
原码 反码 补码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ASCII码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标准ASCII码 占1个字节,最高位为0,用剩 余7位编码,可以表示27=128个字符,包括数 字、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控制字符等
194D = 11000010B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31
小数转换法—乘基取整法
0.6875
×
2
1.3750
0.375 ×2
0.750
0.75 ×2
1.50
0.5 ×2
1.0
执执 执执 …… 1 …… 0 …… 1 …… 1
执执执执执执执 执执执执执执执
.1011
指令、指令系统和程序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CPU的工作原理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9
指令和指令系统
指令
计算机所能识别并执行的一条操作命令 每条指令都规定了计算机所要执行的一种基
本操作 指令是对计算机进行程序控制的最小单位
指令系统
二进制的四则运算规则简单 二进制便于表示逻辑量和逻辑运算 计算机用二进制方式存储各种信息 计算机与人交互时,把二进制信息转换为人
们熟悉的形式,如十进制数、文字、图象等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1
字长
字长
字长指参加运算的寄存器所含有的二进制数 的位数
30
整数转换法—除基取余法
执执
2 194
2 97 … … 0 (LSB) D0
2 48 … … 1
D1
2 24 … … 0
D2
2 12 … … 0
D3
2 6 …… 0
D4
2 3 …… 0
D5
2 1 …… 1
D6
0 … … 1 (MSB) D7
执执执执执执 执执执执执执
11000010. 1100001.0 110000.10 11000.010 1100.0010 110.00010 11.000010 1.1000010 .11000010
25
数制转换
二、八、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按照r进位值制的定义进行转换
二、八、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根据二、八、十六之间的关系进行转换 8=23,16=24
十进制转换为二、八、十六进制
整数部分:除基取余法 小数部分:乘基取整法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12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计算机用存储器按地址存放所要执行的程 序和数据,用CPU按地址从存储器中取出 程序中的每一条指令,并加以分析,执行 指令规定的操作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是计算机内在的基本工 作原理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决定了人们使用计算机 的主要方式—编写并运行程序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
计算机发展简史
二进制和存储程序控制计算机的产生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电子管时代 晶体管时代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8
2、8、16进制之间的转换
1011011.1B转换为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补 零
补 零
00 1,0 1,0 11.1 100B13.43Q 1 3 3 4
补 零
补零
0 1 0,1 01.1 100B05B.8H
5
B8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11
指令的格式与类型
指令格式
操作码 地址码
执执执执执
执执执执执
指令类型
传送指令 数据存取、数据传送
算术逻辑运算指令 基本的算术逻辑运算
输入/输出指令 从外部设备读取或写入数据
程序控制指令 实现控制转移功能,如跳转
09.07.2020
m 1
N D m 1 D m 2 D 1 D 0 .D 1 D 2 D k D i ri i k
当r=2时,即为二进制,有
m1
N Di 2i ik
09.07.20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4
几种常用进制
进制
r 基本符号
后缀
二进制 (Binary)
2 0,1
B
八进制 (Octal)
8 0,1,2,3,4,5,6,7
Q
十进制 (Decimal) 10 0,1,2,3,4,5,6,7,8,9
D
十六进制 (Hexadecimal) 16 0,1,2,3,4,5,6,7,8,9,A,B,C,D,E,F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