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WCDMA系统组网技术

合集下载

WCDMA系统基本原理华为

WCDMA系统基本原理华为
包括无线接入网、传输网和业务核心网。控 制面包括了信令流程和消息传输。
横向架构
通过先进的设备互联技术,将单个网络划分 为多个逻辑层,构建了分层的分布式网络结 构。
信号传输
在华为WCDMA系统中,信号传输是保证通信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1
调制解调器技术
使用了全新的调制解调器技术,实现了高速率和低误码率的良好平衡。
2
自适应天线阵列技术
广泛应用了自适应天线阵列技术,实现了动态的小区分配,有效提高了网络覆盖和质 量。
3
信Hale Waihona Puke 编码技术通过采用多种信道编码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
功控与调度
功控和调度是华为WCDMA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直接影响到网络的质量和稳定性。
动态功控
系统采用了动态功控技术,实现了小区覆盖面积 的动态调整,提高了网络稳定性。
华为WCDMA系统采用了全面的性能优化手段,确保网络始终保持良好的通信质量。
干扰监测调整
通过对干扰源的监测分析,迅速调整网络参数, 使用户能够无干扰地享受高品质的通信体验。
网络优化
持续对网络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网络的覆盖率、 容量和稳定性。
WCDMA系统基本原理华 为
本次介绍华为WCDMA系统中的基本原理,包括架构、信号传输、功控、切换 漫游、容量和覆盖、最佳实践等。
概述
W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主要特点是高速率、高覆盖和高质量语音通信。在华为WCDMA系统 中,大量运用了软件无线电技术,提高了系统硬件利用率,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更好的通信服务。
3
省际漫游
有效解决了省际漫游的问题,让用户在漫游时体验更加顺畅、稳定的通信体验。
容量与覆盖

第五章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PPT课件

第五章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PPT课件

应该说明,这种规则的小区图形仅仅具有理论分析和 设计意义,实际中的基站天线覆盖区不可能是规则正 六边形。
我们把许多正六边形小区作为几何图形覆盖整个服务 区所构成的形状类似蜂窝的移动通信网称为小区制蜂 窝移动通信网或蜂窝网,下图给出了一个蜂窝网的全 展开图形。
蜂窝小区覆盖
5.2 区群的构成和激励方式
A
B
A
B
双频制示意图
n频制带状网
带状网同频干扰比较表 r小区半径,a为相邻小区的交叠宽度。
二、蜂窝网(面状网)
面状网是指服务区内用户的分布呈宽广的平面。 服务区内小区的划分取决于电波传播的条件和天线的 方向。如果基站采用全向天线,覆盖区实际上是一个 圆,但从理论上说,圆形小区邻接会出现多重覆盖或 无覆盖。
4、越区切换
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指基站或者基站的覆盖范围)移 动到另一个小区时,为了保持移动用户的不中断通信需 要进行的信道切换称为越区切换。
越区切换从技术上可分硬切换和软切换 硬切换:新的连接建立前,先中断旧的连接。例如 GSM系统。 软切换:指既维持旧的连接,又同时建立新的连接。例 如CDMA系统。
在整个服务区中每个区的大小可以是相同的,分配给各小 区的频道数目也相同,但这只能适应用户密度均匀的情况。 然而,事实上服务区内的用户密度是不均匀的,例如闹市 区的用户密度大,话务量急增;郊区的用户密度较小,话 务量也较小。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原来的用户低密 度区可能已变成高密度区。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在高用户 密度的地区,应将小区面积划分得小一些,或将小区中基 站全向覆盖改为定向覆盖,使每个小区所分配的频道数增 多,满足话务量增大的需要。图中的数字表示信道数。
原基站
新基站
在组网时,出于经费或地形地物等方面的考虑,会出现 无线电波覆盖不到的地区,称之为盲区或死区,如图所 示。为了实现整个服务区内的通信,使死区变活,消除 盲区,通常在适当的地方建立直放站,以沟通盲区和死 区内的移动台与基地站之间的通信。

WCDMA+无线网络控制器数据配置第5章+全局参数配置

WCDMA+无线网络控制器数据配置第5章+全局参数配置

第5章全局参数配置5.1 概述5.1.1 UMTS移动区域1.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区域概念(1) PLMN(Public Lands Mobile Network,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网)区PLMN是由行政部门或公认的私人运营商建立并操作的,为公众提供大陆移动无线通信服务为特定目的的网络。

PLMN用于区分一个国家不同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如中国大陆就由中国移动的PLMN和中国联通的PLMN构成。

不同运营商的PLMN采用不同的PLMN标识进行区分。

(2) 位置区、路由区●LA (Location Area,位置区)是CN中CS域的概念,是移动终端在不进行VLR更新的情况下可以自由移动的区域。

位置区用于CS服务,例如CN在LA范围内发起CS域寻呼,同时UE可能被分配CS业务相关临时标识CS _TMSI,该标识在LA内唯一。

●RA (Routing Area,路由区)是CN中PS域的概念,是移动终端在不进行SGSN更新的情况下可以自由移动的区域。

路由区用于PS业务。

例如,CN在RA范围内发起PS域寻呼,同时UE可能被分配PS业务相关临时标识PS_TMSI,该标识在RA内唯一。

LA和RA的共同点在于:一个RA或一个LA都由连接在同一个CN节点的多个RNC的小区组成,都只能由一个CN服务节点控制。

不同的是,控制RA的CN服务节点是SGSN,控制LA的CN服务节点是MSC/VLR。

从位置关系上看,RA是LA的子集。

换句话说,RA不能跨越LA。

(3) 服务区SA(Service Area,服务区)由同属于某一相同LA的一个或多个小区组成,用于向CN指示UE所处的位置。

小区可能属于一个或两个服务区,对于后者,一个SA属于广播域,另外一个属于CS和PS域。

(4) UTRAN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UMTS 陆地无线接入网)内部区域UTRAN 内部区域包括URA (UTRAN Registration Area , UTRAN 位置登记区)区和小区。

WCDMA系统关键技术

WCDMA系统关键技术

WCDMA系统关键技术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广域码分多址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中最主流的通信技术之一,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W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

WCDMA系统架构WCDMA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UE(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NodeB(基站节点B)、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和核心网等四个部分。

其中UE连接到NodeB上,而NodeB则连接到RNC上。

RNC是整个WCDMA系统的核心,负责所有NodeB的管理和调度。

扩频技术扩频技术是WCDMA系统最基础的技术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原始的信号扩展到更宽的带宽上进行传输,以提高传输速率和信号质量。

扩频技术又分为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和TD-CDMA(Time Division-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码分多址)两种。

CDMA技术是将每一个用户的数据流进行编码后,再与伪随机序列相乘后再发送,接收端通过相同的伪随机序列进行解码,获得原始的数据流。

而TD-CDMA技术则是将每个时隙划分为多个子帧,每个子帧再采用CDMA技术进行扩频传输。

信道编码在WCDMA系统中,为了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采用了很多信道编码技术。

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卷积码和Turbo码。

卷积码是一种线性编码,通过简单的算法可以实现编码和解码,但是编码效率比较低。

而Turbo码则是一种迭代式编码技术,采用两个卷积码组成系统,可以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编码效率。

信号调制在WCDMA系统中,采用了复杂的信号调制方案以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质量。

其中主要采用的是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四相移键控)和16QAM(16 Phase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16相移四元调制)两种方案。

WCDMA移动通信无线组网技术分析

WCDMA移动通信无线组网技术分析
对规划中无线环境的详细特征、CDMA 控制信道功能规划、导频 污染、软切换参数规划、频间切换、迭代网络覆盖分析和无线网络测 试进行了研究,明确网络设计所需要达到的各项指标和具体的无线传 输环境,并根据各种技术指标进行估算,完成 WCDMA 无线组网。在此 基础上,以全上海地区为蓝图,从覆盖和容量两方面进行完成对上海 地区 WCDMA 无线组网方案,进行了系统模拟仿真,证实一期建设完全 能够满足目标业务需求,具备较好的抗风险能力,并能满足一定程度 的突发快速增长业务需求。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宽带码分多址 WCDMA,无线接入网,链路 预算,功率控制,分组交换
1.3 论文的结构
在第二章,本文简单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无线接口标准以及市 场应用方面的内容。
在第三章,本章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本特征和演进策略以及核 心 技 术 ,并 介 绍 了 第 三 代 移 动 通 信 的 发 展 类 别 ,对 于 WCDMA、CDMA2000 和 UWC-136HS 之间的技术差别进行了比较说明。
The paper gives a reserch of the detail characteristics of radio environment,the planning of CDMA control channels,the Eb/Io,the parameters of soft handover,the switch of different frequencies,the analysis of 2G-3G , the testing of radio network.Also the paper specifies the criterias and radio transmission circumstance which the network should achieve.Then according to all kinds of technical indexs,we can plan the WCDMA radio network.Base on the knowledge which has been mentioned before ,the paper gives a scheme how to build the WCDMA network in Shanghai,including the coverage and capacity.Then emulates the system by computer, make sure that the construction can satisfy the application target and have a good ability to avoid the risk.

W(初级)-05WCDMA无线网络覆盖规划

W(初级)-05WCDMA无线网络覆盖规划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1
第1章 WCDMA网络规划流程
第2章 上行链路预算
第3章 下行链路预算 第4章 覆盖增强技术 第5章 链路预算示例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需要的站点数
全向站
三扇区站
六扇区站
所需站点数=规划目标区域面积/单基站覆盖面积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15
链路预算基本原理
链路预算:
NodeB TX Pout_BS Lc_BS 合路双工器 Lf_BS 馈线
_ PL DL
Page 17
算法介绍
上行链路(反向)
– Mpc– Mf – MI – M_BN– Lp – Lb – S_BS
PL_UL=Pout_UE +Ga_BS+Ga_UE – Lf_BS + Ga_SHO − PL_UL 上行链路最大传播损耗
− Pout_UE 手机最大发射功率
− Lf_BS 馈线损耗 − Ga_BS 基站天线增益、Ga_UE 移动台天线增益 − Ga_SHO 软切换增益 − Mpc 快速功控余量 − Mf 阴影衰落余量(与传播环境相关) − MI 干扰余量(与系统设计容量相关)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19
WCDMA 上行链路预算要素
1. TCH 最大发射功率
Max Power of TCH (dBm) ……设备参数

WCDMA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115页PPT文档

WCDMA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115页PPT文档

编码技术
交织编码技术
原始数据
123456789
•优点 交织技术是改变数据流的传输顺序,将突发的错误随机 化。提高纠错编码的有效性。
•缺点: 由于改变了数据流的传输顺序,必须要等整个数据块接 收后才能纠错加大了处理延时,因此交织深度应 根据不同的业务要求选择。
发射机
交织矩阵
123 456 789
交织后的数据
床?前前明明月月光光 春春眠眠?不觉觉晓晓 白白发发三三?千丈? 红红豆豆生生南?国国
编码技术
卷积码
译码简单(Viterbi算法),时延较短,适用于实时业务 和低速数据业务 ;
误码率较高(一般在10-3)。编码速率为1/2和1/3。
TURBO 码
译码复杂(LOG-MAP算法),时延较长; 误码率低(可以达到10-6 )。编码速率为1/3 适合对误码率敏感,而对时延不敏感的非实时分组业务
4-512
4-256
1-16
反向信道结构 导频/TPC/业务信道/ 导频/控制信道/基本信道/ 导频/TPC/业务信道/
信令/分组业务码时分
补充信道码复用
信令/分组业务码时
复用
分复用
三大国际标准的技术比较(2)
同步检测:前向 反向
下行信道导频
上行信道导频
切换
WCDMA
CDMA2000
与导频信号相干
区别
• GSM采用TDMA技术, 不同用户用不同频率和不 同时隙区分;在网络规划 时,需要进行频率规划。
提纲
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二、WCDMA系统的主要特点 三、WCDMA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四、WCDMA系统无线资源管理 五、WCDMA系统主要物理信道

移动网络培训系列之WCDMA技术原理介绍

移动网络培训系列之WCDMA技术原理介绍

S1
S1xC1
扩频
W
S2
S2XC2
扩频通信原理
空中接口
S
[S1xC1+S2xC2]xC1=S1
解扩
N (S1xC1)+(S2xC2)
[S1xC1+S2xC2]xC2=S2
C1与C2正交:C1xC2=0
29
扩频中的品质因子Eb/No
处理增益PG=Wc/R
-Wc是码片速率 -R是信息速率
PG
Eb/No
交织技术
交织:打乱原来的数据排列规则,按照一定顺序重新排列。 作用:减小信道快衰落带来的影响。 优点
交织技术是改变数据流的传输顺序,将突发的错误随机化。 提高纠错编码的有效性。
缺点:
由于改变了数据流的传输顺序,必须要等整个数据块接收后才能纠错,加 大了处理延时,因此交织深度应根据不同的业务要求有不同的选择
NODE- B
WCDMA无线
MGW/MSC SERVER/VLR
SMS WAP
HLR
NMS
核心网分组交换
IP Backbone
GGSN Firewall
3G SGSN
Internet
5
3G 网络基本设备功能
Node-B :收发信基站,为一个小区服务的无线收发信设备,覆盖范围城区300-800m, 郊区800-2000m
AUC :鉴权中心为认证移动用户的身份和产生相应鉴权参数的功能实体。 中国移动3G网络中HLR设备与AUC设备合设。
SGSN :数据服务支持节点,该功能实体提供移动性管理、安全管理功能和 网络接入控制功能。
GGSN :数据服务网关支持节点,该功能实体提供和外部分组交换网络的互 通、网络屏蔽和分组路由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UMTS的系统结构
15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2.1 UMTS网络结构
核心网是业务提供者,基本功能就是提供服务, 承担各种业务类型的定义,负责内部所有的语音 呼叫、数据连接和交换以及与其他网络的连接和 路由选择的实现。
16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无线接入网(UTRAN)位于两个开放接口Uu和Iu 之间,完成所有与无线有关的功能。UTRAN主要 功能有宏分集处理、移动性管理、系统的接入控 制、功率控制、信道编码控制、无线信道的加密 与解密、无线资源配臵、无线信道的建立和释放 等。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24
UTRAN包括许多个RNS, 一个RNS包括一个RNC和 一个或多个Node B。RNS 通过Iu接口连接到核心网, RNC与RNC通过Iur互联, Node B通过Iub接口连接到 RNC上,Node B包括一个 或多个小区。它支持FDD 模式与TDD模式或者双模 式。
28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4、Iur接口 Iur(RNC-RNC)接口最初设计的目的 是为了支持RNC之间的软切换,但随着 标准的发展,更多特性被加了进来,目 前Iur接口可以提供如下4种功能。 ① 支持基本的RNC之间的移动性。 ② 支持专用信道业务。 ③ 支持公共信道业务。 ④ 支持全局资源管理。
39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5.3.4 数据链路层 5.3.5 无线资源管理层
23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5.3.1 WCDMA无线接口
UMTS系统由3个部分构成, 即由CN(核心网)、 UTRAN(无线接入网)和 UE(用户装臵)组成, 核心网可以与外部通信, 以提供更丰富的业务,包 括许多基于Internet的业务; 无线接入网连接到移动用 户设备和核心网,实现无 线接入和无线资源管理;
6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5.1W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过程 5.1.1 WCDMA系统演进 5.1.2 WCDMA系统的特点
7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5.1.1 WCDMA系统演进
向3G的演进主要是核心网的演进, 移动通信网络从GSM演进到 GPRS/EDGE,再到WCDMA R99,然 后到R4、R5、R6和R7(即LTE,Long Term Evolution), 每载频5MHz带宽的CDMA无线接入网 络,无线接入网络主要由Node B和RNC 组成; 引入了适于分组数据传输的协议和机制, 数据速率可支持144Kbit/s,384Kbit/s, 理论上可达2Mbit/s。
37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2、垂直面 (4)传输网络用户面 包括无线网络层用户面的数据承载以及应用协议 的信令承载,数据承载由传输网络控制面实时控 制,信令承载由操作维护功能控制完成。
38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5.3.3 物理层
WCDMA无线接口由层一、层二、层三 组成,分别称为物理层(Physical Layer)、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和无线资源控制层 (Radio Resource Control)。 物理层位于空中接口协议模型的最低层, 提供了高层所需的数据传输业务。这些 业务的存取是依靠经由MAC子层的传输 信道来进行的。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5)
孙友伟 张晓燕 畅志贤 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移动通信发展
第一代移动通信 1980s
第二代移动通信 1990s
第三代移动通信 现在
GSM AMPS TACS NMT OTHERS PDC CDMA IS95 模拟技术 数字技术 语音业务 宽带业务
UMTS WCDMA CDMA 2000
25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1、Cu接口
Cu接口是USIM智能卡和ME间的电气接 口,它遵循智能卡的标准格式。
26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2、Uu接口
Uu(UE-UTRAN)接口被称为WCDMA 的空中接口,是指用户设备(UE)和 UMTS地面无线接入网(UTRAN)之间 的接口,通常也被称为无线接口。无线 接口使用无线传输技术(RTT)将用户 设备接入到系统固定网络部分。
29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5、Iub接口
Iub(RNC-Node B)接口信令可以分成 两个公共B接点协议和专用B接点协议基 本部分。公共B接点协议定义了经由公 共信令链路的信令过程,而专用B接点 协议则应用于专用信令链路。
30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5.3.2
UTRAN协议模型
UMTS系统是模块化设计的,模块之间通过网络 协议互连。 UMTS网络接口采用用户面与控制面分离、无线 网络与传输网络层分离的设计原则,以保证层间 和逻辑体系上的相互独立性,尽可能满足开放性 和可升级性的要求,便于协议的修改和扩充。 UTRAN是UMTS系统的无线接入网部分,为 UMTS系统设计的主要部分。
12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5.2 W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 5.2.1 UMTS网络结构 5.2.2 核心网的结构
13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5.2.1
UMTS网络结构
WCDMA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空中 接口技术 UMTS由CN(核心网)、UTRAN(UMTS陆地无 线接入网)和UE (用户设备)组成 UMTS网络在设计时遵循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功 能尽量分离的原则。 对无线资源的管理功能集中在无线接入网中完成, 而与业务和应用相关的功能在核心网执行。
TDMA IS-136
TD-SCDMA
3G为运营商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
2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多址技术
CDMA
Power
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 根据不同的扩频码进 行区分业务信道
TDMA
Power
同频段的业务信道以不 同的时隙进行区分
FDMA
Power
不同的业务信道占用不同的频段
3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3G的目标
31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32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1、水平面 (1)无线网络层 无线网络层由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组成,处理所 有与UTRAN相关的信息。无线网络层控制平面包 括应用协议和用于传输这些应用协议的信令承载。 无线网络层用户平面包括数据流和用于承载这些 数据流的数据承载。
33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10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③ WCDMA支持各种可变的用户数据速率。在每 个10ms无线帧内,用户数据速率是固定的,但是 帧之间的用户速率是可变的。 ④ WCDMA基站支持异步方式 ⑤ WCDMA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采用基于导 频符号或公共导频的相干检测。 ⑥ WCDMA系统中采用上下行快速闭环功率控制, 功控时间间隔最短以一个时隙为单位,即1500次/ 秒(1.5kHz),能更快地响应信道的变化,使系 统容量最大化
27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3、Iu接口 Iu(UTRAN-CN)接口连接UTRAN和 CN,它是一个开放接口。 Iu可以有两种主要的不同实体,分别是 用于将UTRAN连接至电路交换(CS) CN的Iu CS和连接至分组交换(PS)CN 的Iu PS。 注:Iu BC,连接UTRAN和核心网的广 播域,用于支持小区广播业务。这样相 应的传输网络控制平台也就不同。
8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图5-1-1 3GPP演进的时间表
9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5.1.2 WCDMA系统的特点
WCDMA是从GSM/GPRS网络的基础上 发展而来的,可以提供更高速率的数据 业务。 ① WCDMA是一个宽带直接序列扩频码 分多址(DS-CDMA)系统,采用了可 变扩频因子和多码传输,支持最高速率 达2Mbit/s,采用HSDPA技术,下行速 率理论上最高可达10~14Mbit/s,平均 可提供1~3Mbit/s下行速率。 ② 码片速率3.84Mchip/s,载波带宽大约 为5MHz。
CDMA2000 3GPP2 FDD mode
概述
WCDMA 3GPP FDD mode
3G system
TD-SCDMA CWTS TDD mode
第5章
WCDMA系统组网技术
5.1 W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过程
5.2 W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 5.3 WCDMA系统的无线接口与协议规范 5.4 W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 5.5 WCDMA系统的信号处理流程
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 高效的频谱效率 更高的服务质量、保密性和可靠性 易于从2G系统平滑演进与过渡,并反向兼 容2G系统 能提供多种业务,数据业务速率最高可达 2Mbps

车速环境:144kbps 步行环境:384kbps 室内环境:2Mbps
3G的标准
17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用户设备(UE)完成人与网络的交互。通过Uu接 口与无线接入网相连,与网络进行信令和数据交 换UE用来识别,用户身份和为用户提供各种业务 功能,如普通语音、数据通信、移动多媒体、 Internet应用等。
18
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5.2.2 核心网的结构
UMTS核心网的标准化工作由3GPP组织完成。 R99网络中的核心网完全继承了GSM/GPRS的结构,包括电路域和分 组域两部分,引入了新的无线接入技术(WCDMA),兼容 GSM/GPRS无线终端接入。 R4网络的主要变化是在核心网电路域提出了承载和控制独立的概念, 而无线接入网没有太多变化。 在R5网络中,核心网叠加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无线接入网引 入了HSDPA技术,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采用全IP传输。 在R6版本往后的网络架构变化不大,考虑更多的是增加了新的功能或 对已有功能的增强。 目前R8版本已于2008年12月冻结,3GPP中还有R9版本在同时进行研 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