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让家更美好课后作业(带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让家更美好课后作业(带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让家更美好课后作业(带答案新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1.由于响应我国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这种家庭结构是()A.主干家庭B.核心家庭C.联合家庭D.单亲家庭2.当父母因工作辛苦和压力大而心烦意乱的时候,你的小错误可能会引发父母的脾气。

此时,你的做法是()A.指责父母为什么小题大做B.据理力争,让父母原谅自己C.不把错误当回事,继续我行我素D.体谅父母的心情,不再惹父母生气3.下列传统故事中,没有反映中华民族注重家庭教育的是()A.岳母刺字B.孟母三迁C.孔融让梨D.程门立雪4.据多次社会调查显示,青少年的日常开销是多数家庭的重要经济支出之一,而且所占比例逐渐提高。

从爱家的角度思考,我们应该()①穿着不追求名牌②文具不追求高档③生活不与同学攀比④不浪费食物和水电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5.当我们在学校犯错误的时候,多数比较反感老师找家长到学校了解情况的做法。

对此,我们应该()A.不依赖父母B.做事让家长省心放心C.劝说父母不要到学校D.告诉老师自己的反感二、材料题6.日常生活中,在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既不能回避冲突,也不能夸大冲突的后果,要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并以恰当的方法去解决。

方法是多样的,更是具体的。

当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尝试用哪些方法去解决?请举一个例子说明。

7.一天傍晚,父亲与儿子散步时,儿子看到有卖西瓜的非要买。

父亲说:“离家太远,抱回去太累了,先不买了。

”儿子不高兴地说:“我要买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习了。

”父亲略微思量后对儿子说:“买西瓜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

”儿子抱着西瓜走,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一路歇了好几次才把西瓜抱回家。

(1)在买西瓜的问题上,孩子表现出怎样的一种心理?(2)父亲的做法是否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和关爱?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D3.D4.A5.B二、材料题6. 如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心平气和地与父母聊天,听听父母的想法,也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意见,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使双方和好如初,随后给父母写一封信,悄悄放在他们能看到的地方。

初一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随堂测试第3单元《7.3让家更美好》 含答案

初一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随堂测试第3单元《7.3让家更美好》 含答案

随堂测试7.3让家更美好一、单项选择题:(50分)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整个社会安定与和谐的根基。

为了让家庭更美好,我们应该()①理解父母的想法,学会换位思考②调适逆反心理,主动与父母沟通③听从父母教诲,对父母百依百顺④保护个人隐私,什么都不与父母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入法,常回家不仅要“看”,更要“做”。

可有些年轻人到了父母家,却一门心思玩手机,根本不与父母做任何交流。

针对这一问题,给晚辈最适合的建议是() A.劝长辈去房间休息,颐养天年 B.劝说长辈多看电视,转移注意力C.给长辈也买个手机,教会他们玩D.多陪长辈聊天,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3.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表现为()①家庭变得越来越小②家庭关系越来越简单③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④中国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家庭里的吵架是“一把双刃剑”。

经常与父母吵架()①会伤害父母和子女的感情②锻炼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③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④影响家庭和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家庭结构不断演化。

过去的家庭常常是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

现在一般为()A.核心家庭和联合家庭B.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和单亲家庭D.单亲家庭和丁克家庭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为促进家庭和谐和营造良好家风,我们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应()①做力所能及的事,为父母分忧②感恩父母,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③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多征求他们的意见④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放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从这句话中我们悟出的道理是①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②我们要努力让家美好()③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④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家庭也在发生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市某校开展了以“感恩母亲,爱传万家”为主题的活动。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2024版)课时练习 含答案七年级初一上册4.2让家更美好 02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2024版)课时练习 含答案七年级初一上册4.2让家更美好  02

4.2让家更美好课时练习1.某中学从家庭老物件和老照片入手,开展“学家史、寻家训、传家风”活动,得到同学们积极响应。

这一活动旨在()A.培育刻苦钻研、艰苦奋斗的工匠精神B.引导孩子学会节俭,做到旧物再利用C.弘扬传承家庭美德,崇尚孝亲敬长D.指导家长依法带娃,建设和谐家庭2.“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句话告诉我们()A.孝敬父母是长大后的事,现在不用考虑B.孝敬父母就是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C.尽孝在当下,孝敬父母要从现在开始D.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3.明朝思想家王阳明认为孝顺有“三种境界”:一是养长辈的身,保障长辈吃穿不愁;二是养长辈的心,让长辈心情愉悦;三是养长辈的志,让长辈活得有意义。

下列能体现这“三种境界”的行为是()①关爱父母健康,悉心照料,让父母衣食无忧②关切父母精神,常伴左右,让父母心情顺畅③尊重父母选择,全力支持,让父母老有所乐④安排父母生活,以我为主,让自己生活愉快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告诉我们要()①用心感受体会父母的爱②主动和父母分担家务③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④用倾听来应付父母唠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论语·学而》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孟郊在《游了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些诗文启发我们要()A.知恩感恩,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B.关爱父母,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C.努力学习,长大以后再孝敬父母D.关爱家人,用行动报答养育之恩6.在中华文化中,家有浓浓的亲情、殷殷的寄托、代代的传承,其中“孝”是家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精神内涵的是()A.敬人者,人恒敬之B.辞让之心,礼之端也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D.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7.九年级的小杨同学最近很苦恼:中考填报志愿,他想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父母却希望他选择离家近的学校。

他不想被父母干涉,却又特别希望获得父母的支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预习作业(含答案)让家更美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预习作业(含答案)让家更美好

第七课亲情之爱第3框让家更美好【预习速填】1.现代家庭面面观(1)现代家庭结构:a. 家庭:由父母与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b. 家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组成的家庭。

(2)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家庭氛围的变化:家庭氛围越来越、。

(4)家庭生活内容的变化:关心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2.和谐家庭我出力(1)和谐家庭对家庭成员的要求:a.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和。

b.家庭成员要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2)发挥自己的调节能力。

(3)以面对家庭发生的变化,让亲情更浓,让家庭更和睦。

(4)家务我分担。

我们要积极参与,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建设和谐家庭作贡献。

【自我检测】1.彤彤家是典型的现代家庭。

下列属于他们家庭生活内容的是()①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③参与社区活动④探讨人生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小明的爸爸妈妈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发生矛盾冲突,小明的正确做法是( )①想办法帮父母舒缓情绪②态度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③劝导父母不要太在意面子④回忆往事,帮父母想起对方的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从小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离婚率、心理疾病患病率比较低。

从小爱干家务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失业率、犯罪率之比分别为1:15和1:10,这启示我们( )A.应该多做家务B.自立对人的成长很重要,人生需要自立C.劳动创造价值D.不爱干家务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犯罪答案【预习速填】1.(1)a.核心未婚子女b.主干第三代(2)交流、沟通(3)平等民主(4)世界和国家2.(1)a.理解信任体谅包容(3)良好的心态(4)家务劳动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检测】1.D2.D3.B。

七年级政治上册-7.3-让家更美好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政治上册-7.3-让家更美好教案-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3 让家更美好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歌曲《我的家》听了歌曲后有何感想呢?(课件展示几张全家福图片,有过去的家庭,也有现代家庭。

)师问:你的“全家福”都有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畅所欲言。

)师:家庭结构是不断演化的。

过去的家庭常常是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

现在一般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

(出示课件)师问:你的家庭结构属于哪一类?学生根据家庭实际回答。

师总结: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家庭也和传统家庭有很大的不同。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现代家庭的特点以及如何构建和谐家庭………一、现代家庭面面观活动一:我国传统家庭和现代家庭的特点教师:大家阅读P83-84内容………PPT呈现下列内容:中国传统家庭的特点:①中国传统家庭结构是以氏族为中心、聚族而居的大家庭制。

即两代以上有亲缘关系的人同住一起,组成家庭。

②传统家庭观的理论基础是封建的伦理哲学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

③家庭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家长制的宗法统治。

无论是富裕的家庭还是贫困的家庭,家庭经济大权都操纵在家长手中,家庭成员只能依附于家长,家长拥有绝对权力。

家庭制度组织严密。

中国现代家庭的特点:①家长宗法制基本消亡,家庭关系比较民主。

②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

③新的生活观和生活方式正在形成。

④家庭教育方式由说教式到民主协商式。

教师总结: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中国的家庭结构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

家庭成员间的交流、沟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家庭气氛也越来越民主。

现代家庭生活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活动二:情境再现一位同学的作文《我的家庭》我妈是一只灵巧活泼的“小兔”, ………教师:你有何感想呢?(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老师:温馨和谐的家是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能为和谐家庭做些什么呢?二、和谐家庭我出力活动三:听故事,谈感受上星期五傍晚,我在家盼望着爸爸早点回来………学生认真体味这个故事。

同步测评解析道德与法治(人教年七级上)第三单元 第七课 让家更美好

同步测评解析道德与法治(人教年七级上)第三单元 第七课 让家更美好

让家更美好1.近年来,我国家庭迅速向规模微型化、结构扁平化、类型特殊化方向发展:家庭规模和代际数不断下降,由1人或2人构成的超微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单人家庭数量不断增加。

上述材料以及数据体现出来的家庭结构的变化有()①家庭结构和规模发生变化②独生子女家庭会一直占多数③家庭变得越来越大④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2.在家庭的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①家庭成员的增加或减少,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变化②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③家庭成员的工作、身体和情绪状况等变化,可能带来家庭氛围的变化④几代人生活方式的不同可能引发家庭矛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漫画中儿子的渴望启发我们()A.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B.学习要做到劳逸结合C.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方式是错误的D.要学会拒绝父母的爱和期望4.吃年夜饭时,爸爸感叹地对小郑说:“当年你曾祖父还在的时候,年夜饭有差不多30个人一起吃,非常热闹,现在只有4个人吃了。

”这主要表明了当今家庭的变化是()A.家庭成员的交流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B.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成为家庭的重要内容C.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D.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5.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有了家庭的稳定才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下列做法有利于家庭稳定的是 ()①爸爸努力工作,我认真学习②妈妈病了,小琪给妈妈买药③周末,一家人去看望姥姥④妈妈怕我打电话影响学习,经常偷听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完成作业后,你想休息一会儿,便高兴地玩起了游戏。

可刚过几分钟,爸爸下班回来了,见你正在玩游戏,便十分生气地说:“就知道玩游戏,复习功课去!”这时,你应该()①主动和爸爸交流一下②不予理睬,继续玩下去③顶撞爸爸 ,强调自己的理由④理解爸爸的要求,体谅父母的用心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④7.某校八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主题为“我与父母”的调查活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3课时 让家更美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3课时 让家更美好
①在一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 差异可能带来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体谅和 包容,需要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②孝亲敬长,要从小事 做起,细微关怀,成全父母的愿望,满足父母的实际需要;要亲近父母,主动与父 母进行交流沟通等。(言之有理即可)
3.右面的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D )
①祖辈与孙辈之间因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辈之间的冲突无法化解 ④祖辈与孙辈可 以通过互动沟通来增进感情,减少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网络调查显示,目前部分青少年为了减少父母的“暗中观察”,存在朋友 圈屏蔽父母、把父母拉入微信黑名单等行为。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D( )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反映QQ、微信等信息传媒工具改变或影响着家庭成员之间的生活与交 流方式,但一些子女反感父母过度关注自己,故意设置障碍,将父母屏蔽,影响 了与父母的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2)大学生张明的家庭是三口之家,其家庭结构属于哪一种类型? 核心家庭。
(3)比较张明给父母手绘微信使用说明书的行为和部分孩子朋友圈屏蔽家长的行为, 谈谈在建设和谐美好家庭方面,你受到哪些启发?
7.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现代家庭也在发生很大变化。下列不属 于现代家庭变化的有(B )
A.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B.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C.家庭成员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D.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8.网络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 在玩手机。下面漫画《家庭聚餐》反映了饭桌上,老人多次想跟孩子们说说话, 但孩子们都抱着手机聊天,老人受冷落后,一怒之下离席而去。这说明( A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3《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3《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7.3《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让家更美好》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与家人沟通、相处,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的意义、家庭成员的关系、沟通技巧、解决家庭矛盾的方法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对家庭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处理家庭矛盾、沟通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庭关系,提高沟通能力,学会解决家庭矛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和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培养学生与家人有效沟通的能力,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

3.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家庭矛盾,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4.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的意义、家庭成员的沟通技巧、解决家庭矛盾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沟通能力,化解家庭矛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沟通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经验分享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增进彼此的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制作PPT。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3.准备家庭矛盾解决的方法和技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和谐的家庭画面,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激发学生对家庭关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几个家庭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矛盾的普遍性和影响。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与家人有效沟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沟通技巧,总结出实用的沟通方法。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家庭和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解决家庭矛盾。

5.拓展(5分钟)分享一些家庭矛盾解决的成功案例,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沟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让家更美好课后作业(带答案新人教版)7.3爱在家人间一、单项选择题 1.由于响应我国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这种家庭结构是() A.主干家庭 B.核心家庭 C.联合家庭 D.单亲家庭 2.当父母因工作辛苦和压力大而心烦意乱的时候,你的小错误可能会引发父母的脾气。

此时,你的做法是() A.指责父母为什么小题大做B.据理力争,让父母原谅自己 C.不把错误当回事,继续我行我素 D.体谅父母的心情,不再惹父母生气 3.下列传统故事中,没有反映中
华民族注重家庭教育的是() A.岳母刺字 B.孟母三迁 C.孔融让梨D.程门立雪 4.据多次社会调查显示,青少年的日常开销是多数家庭
的重要经济支出之一,而且所占比例逐渐提高。

从爱家的角度思考,我们应该()①穿着不追求名牌②文具不追求高档③生活不与同学攀比④不浪费食物和水电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当我们在学校犯错误的时候,多数比较反感老师找家长到学校了
解情况的做法。

对此,我们应该() A.不依赖父母 B.做事让家长
省心放心 C.劝说父母不要到学校 D.告诉老师自己的反感二、材料
题 6.日常生活中,在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既不能回避冲突,也不能夸大冲突的后果,要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并以恰当的方法去解决。

方法是多样的,更是具体的。

当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
时候,可以尝试用哪些方法去解决?请举一个例子说明。

7.一天傍晚,父亲与儿子散步时,儿子看到有卖西瓜的非要买。

父亲说:“离家太远,抱回去太累了,先不买了。

”儿子不高兴地说:“我要买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习了。

”父亲略微思量后对儿子说:“买西瓜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

”儿子抱着西瓜走,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一路歇了好几次才把西瓜抱回家。

(1)在买西瓜的问题上,孩子表现出怎样的一种心理?(2)父亲的做法是否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和关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A 5.B 二、材料题 6. 如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心平气和地与父母聊天,听听父母的想法,也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意见,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使双方和好如
初,随后给父母写一封信,悄悄放在他们能看到的地方。

7.(1)逆反心理(2)严也是一种爱。

父亲拗不过孩子,最终想出了让他自己把西瓜拿回家的策略。

这样既避免引发父子之间的不快,也让孩子体验到父亲不买西瓜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