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的电学性质
胶体的电学性质讲解

在胶体体系中,胶体粒子不停的运动着, 固相物质与液相物质不停的在错动,使得
胶粒表面上时刻保持固定层与不动层的结 构形态,即ξ电位对胶体体系来讲是现实 的。
下面来看看电解质如何改变这种结构形态, 如何影响ξ电位值。
1、吸附作用
电解质加到胶体溶液中后,由电解质电解 出来的正离子或负离子,有时能够直接进 入胶团的固定层中:
与可动层之间。高价离子交换强。 例如
负电性的As2S3溶胶中加入CaCl2 Ca2进入可动层中,将可动层中原来的
Na+交换出来,这种交换是等电量的交换
进入一个Ca2,交换出两个Na+。交换的 结果是双电层薄了,溶剂化弱了,溶胶 稳定性降低。 反之,若原来是Ca2,用Na+交换,则双 电层厚度增加,溶剂化作用不变,溶胶稳 定性不变。
外层离子(又叫大气离子)的每个离子都处 于力的一种平衡状态(扩散力及固体的引 力)
(2)当固体与液体接触时,只要液体能润 湿固体,肯定就有一层液体薄膜紧紧地贴 附在固体表面上,它变成了固体的一部分。
随着液体薄膜的出现,外层离子被分割成
两部分:一部分属于固体,连同固体表面一 起称为固定层(storn层,紧密层);另一部分 属于液体,为水动层(扩散层)。
碱金属交换能力大小: Li+ Na K Kb Cs
碱金属交换能力大小: Ms2+ Ca2 Sr 2 Ba2
双电层厚度不变,所带电量不变,
电位不变,胶粒稳定性不变;
电解质浓度不变,电解质介型
不变, 减小
3、压缩作用
电解质对双电层还有一种压缩作用,即扩 散层离子的扩散范围缩小,它发生在所加 异电性离子与扩散层离子是同一种离子的 情况下,譬如Na胶体中加入NaCl。
胶体的电学性质[业界优制]
![胶体的电学性质[业界优制]](https://img.taocdn.com/s3/m/cd35b8729ec3d5bbfd0a74e1.png)
COOH
阴离子水分散聚丙烯酰胺胶粒带负电:
阳离子淀粉胶粒带正电:
扶风书屋
3
2 、 离子吸附作用
胶粒可通过对介质中阴、阳离子的不等量吸附而带电。如:金属氢氧 化物通过吸附H+或OH-而带正电荷或负电荷。
判断优先吸附离子的规律有两个: (a)水化能力弱的离子易被优先吸附。水化能力强的留在溶液中,通常
扶风书屋
6
5、 摩擦带电
在非水介质中(或非极性介质),胶粒的 电荷来源于分散相(胶粒)与分散介质的 运动摩擦。
扶风书屋
7
三、双电层理论
反离子概念: 胶粒表面带电时,由于整个分散体系是电中性的,为了维持体系的电中
性,在分散介质中必然存在与胶粒表面电荷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离子。 同离子概念:
与固体表面带电符号相同的离子。
阳离子的水化能力比阴离子强,所以胶粒带负电的可能性比较大。 (b)Fajans规则:即能与胶粒组成离子形成不溶物的离子将优先被吸附。 如AgNO3与KI溶液反应制备AgI胶体。 当AgNO3过量,胶粒将优先吸附Ag+带正电;当KI过量,则优先吸附I-
而带负电。
扶风书屋
4
“电势决定离子”:被吸附离子是胶粒表面电荷的来源,其溶液中的浓度
扶风书屋
5
4、 晶格取代
例:(1)粘土由铝氧八面体和硅氧四面体的晶格组成。
晶格中的Al3+、Si4+往往有一部分被低价的Mg2+或
Ca2+取代(同晶置换),使粘土晶格带负电。为保持
体系的稳定(电中性),粘土胶粒表面吸附一些正离
子。
例:(2)分子筛骨架的基本结构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 四面体,相当于Al3+取代了—Si—中的Si4+,所以分子 筛在水性体系中也带负电。
胶体的电学性质与胶体的结构

8.3 胶体的电学性质与胶体的结构胶体物系的主要特征是多相性、高度分散性和热力学不稳定性,粒子有聚结变大而下沉的趋势。
但实际上很多胶体物系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定存在而不聚结。
研究表明,这与胶体粒子带电有直接关系,胶体粒子带电是溶胶稳定存在的重要原因。
8.3.1 电泳在外电场影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介质中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中性粒子不可能在外电场中定性移动,所以电泳现象的存在,说明胶体粒子是带电的。
电泳的实验装置如图。
胶体粒子的电泳速度与粒子所带电量及外加电势梯度成正比,而与介质粘度及粒子的大小成反比。
胶体粒子要比离子大得多,而实验表明胶体粒子的速度与离子的速度的数量基本相同。
这说明胶体粒子所带的电量是相当大的。
实验表明,溶胶中加入电解质会使电泳速度降低,直至为零,甚至可改变胶粒的带电符号。
胶体的动电势为:(11)因此只要测出V 和I 及体系的κ和η,就可算出ζ。
η为分散介质的粘度,单位为Pa ·s 。
溶胶的电动电势绝对值只有几十毫伏。
8.3.2 电渗在毛细管的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毛细管中的液体或溶液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渗。
电渗的实验装置如图。
液体或溶液中加入电解质会使电渗速度降低,直至为零,甚至可以改变电渗的方向3胶电 泳电 渗8.3.3 流动电势当外力迫使液体或溶液流经毛细管时,在毛细管两端将产生电势差,这个电势差叫流动电势。
用泵输送碳氢化合物时,在流动过程中产生流动电势,高压下易于产生火花。
由于此类液体易燃,固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油管接地或加入油溶性的电解质,增加介质的电导等。
8.3.4 沉降电势在重力或离心离力的作用下,分散相粒子在分散介质中迅速沉降而在沉降方向产生的电势差称沉降电势。
储油罐中的油内常含有水滴,水滴的沉降常形成很高的沉降电势,消除的办法是加入有机电解质,以增加介质的电导。
电泳、电渗、流动电势和沉降电势,其电学性质都与固液相之间的相对运动有关,故统称为电动现象。
上海大学胶体与表面化学考试知识点

1、胶体的基本特性特有的分散程度;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多相不均匀性:在超级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分散相与分散介质间存在界面。
热力学不稳定性;粒子小,比表面大,表面自由能高,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有自发降低表面自由能的趋势,即小粒子会自动聚结成大粒子。
2、胶体制备的条件:分散相在介质中的溶解度须极小必须有稳定剂存在3、胶体分散相粒子大小分类分子分散系统胶体分散系统粗分散系统二、1、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扩散、沉降光学性质是其高度分散性与不均匀性的反映电学性质主要指胶体系统的电动现象丁达尔实质:胶体中分散质微粒散射出来的光超显微镜下得到的信息(1)可以测定球状胶粒的平均半径。
(2)间接推测胶粒的形状和不对称性。
例如,球状粒子不闪光,不对称的粒子在向光面变化时有闪光现象。
(3)判断粒子分散均匀的程度。
粒子大小不同,散射光的强度也不同。
(4)观察胶粒的布朗运动、电泳、沉降和凝聚等现象观察到胶粒发出的散射光,可观察布朗运动电泳沉降凝聚,只能确定质点存在和位置(光亮点),只能推测不能看到大小和形状2、胶体制备的条件溶解度稳定剂3、溶胶的净化渗析法、超过滤法4、纳米颗粒粒径在1-100之间纳米颗粒的特性与粒子尺寸紧密相关,许多特性可表现在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两方面。
5、布朗运动使胶粒克服重力的影响,6、I反比于波长λ的四次方7、溶胶产生各种颜色的原因;溶胶中的质点对可见光产生选择性吸收。
溶胶对光吸收显示特定波长的补色不吸收显示散射光的颜色agcl&agbr光透过浅红垂直淡蓝雾里黄灯减散,入射白光散射光中蓝紫色光散射最强天蓝是太阳散射光,早傍晚红色是透射光有宇散射作用8、9、胶粒带电原因:吸附、电离、同晶置换(晶格取代)、摩擦带电。
10、胶团结构:一定量难溶物分子聚结成中心称为胶核、然后胶核选择性的吸附稳定剂中的一种离子,形成紧密吸附层;由于正、负电荷相吸,在紧密层外形成反号离子的包围圈,从而形成了带与紧密层相同电荷的胶粒;胶粒与扩散层中的反号离子,形成一个电中性的胶团。
高三化学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A 练习1: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 B) A、碘酒 B、无水酒精 C、蛋白质溶液 D、钴玻璃
2、 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 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粒 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
普遍存在 的现象
原因:溶剂分子不均匀地撞击胶体粒子,使其 发生不断改变方向、改变速率的布朗运动。
胶体微粒作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练习2: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 ( C ) ①水分子对胶体粒子的撞击 ②胶体粒子有 吸附能力 ③胶体粒子带电 ④胶体粒子质 量很小,所受重力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现象:
胶体变成浑浊状态,产生红褐色沉淀的量
⑤>①=②>③>④
实例: ①浑浊的井水中加入少量石灰能使水变 澄清;
②豆浆里加盐卤(MgCl2· 2O)或石膏 6H (CaSO4· 2O)溶液使之凝聚成豆腐; 2H ③水泥里加石膏能调节水泥浆的硬化速率;
④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
(2)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练习6:下列事实: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水 泥的硬化 ③用明矾净水 ④河海交汇处可 沉积沙洲 ⑤制肥皂时在高级脂肪酸钠、甘 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食盐,析出肥 皂 ⑥钢笔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蓝墨水,易 出现堵塞 ⑦血液透析。其中与胶体知识有 关的是 ( D ) A、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⑦ B、③④⑤⑥⑦ D、全部都是
一、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
实验:光束分别通过AgI胶体和CuSO4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产生 一条光亮的“通路”。
(溶液)
(胶体)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粒对 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 小,不发生散射。 应用:鉴别溶胶和溶液。
胶体的电学性质

为胶粒的Zata电位,又叫动电位。
2 、电渗
①电渗现象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带电的介质通过多孔膜或半径
为1~10 nm的毛细管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渗。 外加电解质对电渗速度影响显著,随着电解质浓度
的增加,电渗速度降低,甚至会改变电渗的方向。 电渗方法有许多实际应用,如溶胶净化、海水淡化、
泥炭和染料的干燥等。
图中,3为多孔膜,可 以用滤纸、玻 璃或棉花等 构成;
也可以用氧化铝、碳 酸钡、AgI等物质构成。
如果多孔膜吸附阴离 子,则介质带正电, 通 电时向阴极移动;
在U型管1,2中盛电解质溶液,将电极5,6接通直流电 后,可从有刻度的毛细管 4中,准确地读出液面的变化。
3、流动电势
其规则是:离子晶体表面从溶液中优先吸附 能与它晶格上离子生成难溶或电离度很小化合物 的离子。
例: AgI溶胶: AgNO3 + KI →AgI + KNO3
若 AgNO3过量,则AgI胶粒吸附Ag+ 而带正电; 若 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I- 而带负电。
b)溶胶粒子表面上的某些分子、 原子可发生电离
液槽
气体 加压
多孔 塞
定义:
在外力作用下,迫使液 体通过多孔隔膜(或毛 细管)定向流动,在多 孔隔膜两端所产生的电 势差,称为流动电势。
该过程可认为是电渗 的逆过程
电位差计
4、沉降电势
在重力场的作用下,带电的 分散相粒子,在分散介质中迅 速沉降时,使底层与表面层的 粒子浓度悬殊,从而产生电势 差,这就是沉降电势。
胶体的电学性质
• 1.胶粒带电现象 • 2.胶粒带电的原因 • 3.溶胶的电动现象 • 4. 扩散双电层理论
胶粒带电现象
胶体的基本特征

胶体的基本特征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
本文将以胶体的基本特征为标题,探讨胶体的相关知识。
胶体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其由两个或多个不相溶的物质组成。
这些物质分别是连续相和分散相。
连续相是胶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物质,通常是液体。
分散相则是以微小颗粒或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相中的物质。
这种双相结构赋予了胶体独特的性质。
胶体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其颗粒或液滴的尺寸通常在1纳米到1微米之间。
这种微小的尺寸使得胶体的分散相可以呈现出均匀的分布,并且在光学上表现出散射现象。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许多胶体溶液呈现出浑浊的外观。
胶体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分散相的表面具有相当的活性。
这是因为胶体颗粒或液滴的尺寸非常小,表面积相对较大。
这使得胶体颗粒或液滴能够与周围的分子进行接触和反应。
由于表面活性,胶体能够吸附其他物质,形成吸附层。
这种吸附层可以改变胶体的性质,并且在许多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胶体的第四个基本特征是其具有流变性质。
流变性是指胶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发生形变和流动的特性。
这是由于胶体中分散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连续相的黏性所决定的。
胶体的流变性质使其在许多工业和生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润滑剂、涂料和生物医学材料等。
胶体的第五个基本特征是其具有光学性质。
由于胶体中分散相的尺寸与光波长相当,所以胶体溶液会发生散射现象。
这种散射会导致胶体呈现出特定的颜色,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一些胶体溶液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胶体的第六个基本特征是其具有电学性质。
胶体中的分散相通常带有电荷,可以被溶液中的离子吸附,形成电荷层。
这种电荷层的存在导致了胶体粒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从而维持了胶体的稳定性。
这也是为什么胶体溶液可以长时间保持均匀分散状态的原因。
胶体具有由两个或多个不相溶物质组成、微小尺寸、表面活性、流变性、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等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使得胶体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化学胶体知识点

化学胶体知识点化学胶体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其中至少有一种是固体的、维持着空间网状结构的分散体系。
在化学胶体中,存在着胶体粒子和连续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决定了胶体系统的性质和行为。
化学胶体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对象,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科学、环境工程等领域。
一、胶体的定义和特点化学胶体是由胶体粒子和连续相组成的分散体系。
胶体粒子的尺寸通常在1到1000纳米之间,介于分子和晶体之间。
胶体粒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连续相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胶体的特点包括:1. 可见性:胶体粒子的尺寸远大于分子,因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2. 分散性:胶体粒子在连续相中均匀分散,不易沉积和沉淀。
3. 敏感性:胶体系统对温度、电场、pH值等外界条件的变化非常敏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4. 稳定性:胶体粒子之间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使得胶体系统能够保持稳定的存在。
二、胶体的分类化学胶体根据胶体粒子的物理状态和连续相的性质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类型:1. 溶胶:连续相为液体,胶体粒子为液体或固体。
溶胶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和稳定性,如胶体金溶液、胶体二氧化硅溶液等。
2. 凝胶:连续相为液体,胶体粒子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
凝胶具有固体的形态和流动性,如胶体石墨、胶体二氧化硅凝胶等。
3. 粉体:连续相为气体,胶体粒子为固体。
粉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吸附性能,如烟雾、粉尘等。
4. 真胶:连续相为液体,胶体粒子为固体。
真胶具有高度的黏性和弹性,如橡胶、明胶等。
5. 气溶胶:连续相为气体,胶体粒子为液体或固体。
气溶胶具有较长的悬浮时间和较大的扩散能力,如大气中的水滴、尘埃等。
三、胶体的性质与应用1. 光学性质:由于胶体粒子的尺寸与可见光波长相当,胶体溶液会呈现出特殊的光学性质,如散射、吸收和折射等。
这些性质使得胶体在光学传感、光学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电学性质: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胶体溶液会呈现出电导性和电泳性等特殊的电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