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及其性质精选

合集下载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胶体)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粒对 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 小,不发生散射。 应用:鉴别溶胶和溶液。 练习: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A B ) A、碘酒 B、无水酒精 C、蛋白质溶液 D、钴玻璃
2、 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
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粒 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
实例:
①浑浊的井水中加入少量石灰能使水变澄清; ②豆浆里加盐卤(MgCl2· 6H2O)或石膏 (CaSO4· 2H2O)溶液使之凝聚成豆腐; ③水泥里加石膏能调节水泥浆的硬化速率; ④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
(2)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带不同电荷的胶体微粒相互吸引发生电性中和, 从而在胶粒碰撞时发生凝聚,形成沉淀或凝胶。 实验:将Fe(OH)3胶体溶液与硅酸胶体溶液 现象:形成大量的沉淀. 结论:Fe(OH)3胶粒与H2SiO3胶粒带相反电荷.

Fe(OH)3(胶体)+3HCl
红褐色
注意:不能过度加热,以免出现Fe(OH)3胶体凝聚。 FeCl3溶液中存在微弱的水解,生成极少量的Fe(OH)3 , 加热, 加大水解程度, 使Fe(OH)3聚集成较大颗粒 ——胶体
条件:饱和FeCl3溶液、沸水
②复分解法
AgNO3+KI=AgI(胶体)+KNO3 浅黄色
许多分子 集合体
浊液 >100 nm
大量分子 集合体
< 1nm
单个分子或离子
能 能 稳定
能 不能 较稳定
不能 不能 不稳定
三、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 实验:光束分别通过AgI胶体和CuSO4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 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高中化学:胶体的性质知识点

高中化学:胶体的性质知识点

高中化学:胶体的性质知识点1.胶体的性质与作用:(1)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会使光发生散射,可以使一束直射的光在胶体中显示出光路.(2)布朗运动:①定义:胶体粒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②水分子从个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同的.(3)电泳现象:①定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②解释: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扬斯规则表明:与胶体粒子有相同化学元素的离子优先被吸附.以AgI胶体为例,AgNO3与KI反应,生成AgI溶胶,若KI过量,则胶核AgI吸附过量的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AgI吸附过量的Ag+而带正电.而蛋白质胶体吸附水而不带电.③带电规律:1°一般来说,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2°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等胶体带负电;3°蛋白质分子一端有-COOH,一端有-NH2,因电离常数不同而带电;4°淀粉胶体不吸附阴阳离子不带电,无电泳现象,加少量电解质难凝聚.④应用:1°生物化学中常利用来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2°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来诊断某些疾病.3°电镀业采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均匀的沉积在金属、布匹和木材上.4°陶瓷工业精练高岭土.除去杂质氧化铁.5°石油工业中,将天然石油乳状液中油水分离.6°工业和工程中泥土和泥炭的脱水,水泥和冶金工业中的除尘等.(4)胶体的聚沉:①定义: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聚集起来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分散质改变成凝胶状物质或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②胶粒凝聚的原因:外界条件的改变1°加热:加速胶粒运动,减弱胶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2°加强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减弱电性斥力.3°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相互中和,减小同种电性的排斥作用.通常离子所带荷越高,聚沉能力越大.③应用:制作豆腐;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三角洲的形成.2.胶体的制备:1)物理法:如研磨(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制蛋白胶体)2)水解法:Fe(OH)3胶体:向20mL沸蒸馏水中滴加1mL~2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一会儿,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3)复分解法:AgI胶体:向盛10mL 0.01mol•L-1KI的试管中,滴加8~10滴0.01mol•L-1AgNO3,边滴边振荡,得浅黄色AgI胶体.硅酸胶体:在一大试管里装入5mL~10mL 1mol•L-1HCl,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g++I-=AgI(胶体)↓SiO32-+2H++2H2O=H4SiO4(胶体)↓复分解法配制胶体时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生成沉淀.3.常见胶体的带电情况:(1)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例如Fe(OH)3、Al(OH)3等;(2)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3)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高考常考胶体知识点

高考常考胶体知识点

高考常考胶体知识点胶体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高考化学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胶体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均匀分散体系,其中一个物质呈胶状或胶体状态。

胶体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牛奶、胶水、乳液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高考常考的胶体知识点。

一、胶体的基本特征胶体由两部分组成:分散相和分散介质。

其中,分散相是指在胶体中存在的固体颗粒或液滴,而分散介质则是指分散相所处的物质。

胶体的基本特征包括:1. 均匀性:胶体是一种均匀分散的体系,其中分散相均匀分布在分散介质中,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2. 不可见性:由于分散相颗粒或液滴的微小尺寸,胶体在光学上呈现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状态,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其中的分散相。

3. 稳定性:胶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分散相能够长期保持在分散介质中的悬浮状态。

4. 灵敏性:胶体对外界环境变化(如温度、浓度等)较为敏感,其性质和特点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胶体的分类按照分散相的不同性质和状态,胶体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

1. 溶胶:溶胶是指由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胶体。

这种胶体中,分散相的颗粒尺寸通常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

2. 凝胶:凝胶是指由固体网状结构的分散相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

凝胶的分散相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稳定性,如煤矸石凝胶、硅胶等。

3. 乳胶:乳胶是指由液滴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

乳胶具有乳白色或淡黄色的外观,如牛奶就是一种常见的乳胶。

4. 气溶胶:气溶胶是指由固体或液滴分散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

这种胶体呈现为气状或雾状,如烟雾和大气中的尘埃等。

三、胶体的制备和应用胶体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乳化法等。

胶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胶体应用:1. 医药领域:胶体作为药物的载体,常用于制备纳米药物和控释药物等。

胶体药物可以有效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2. 日化产品:乳液、皂液等日化产品就是胶体的应用。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知识点及练习题及其答案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知识点及练习题及其答案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知识点及练习题及其答案胶体的性质和应用一、分散系相关概念1.集中系则: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集中至另一种物质里所构成的混合物,泛称为集中系则。

2.集中质:集中系则中集中成粒子的物质。

3.分散剂:集中质集中在其中的物质。

4、集中系则的分类:当分散剂就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集中质粒子的大小去分类,可以把集中系则分成:溶液、胶体和浊液。

集中质粒子直径大于1nm的集中系则叫做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集中系则称作胶体,而集中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集中系则叫作浊液。

溶液?分散质??粒子胶体:分子胶体分散系??胶体??分散剂??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悬浊液??浊液乳浊液?二、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分散系分散质的直径分散质粒子实例性质外观稳定性能否透过滤纸能否透过半透膜鉴别溶液<1nm(粒子直径小于10-9m)单个小分子或离子溶液酒精、氯化钠等均一、透明稳定能能无丁达尔效应胶体1nm-100nm(粒子直径在10-9~10-7m)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均一、透明较稳定能不能有丁达尔效应浊液>100nm(粒子直径大于10-7m)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石灰乳、油水等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不能静置分层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1、胶体的定义:集中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集中系则。

2、胶体的分类: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例如:fe(oh)3胶体胶粒就是由许多fe(oh)3等小分子涌入一起构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做粒子胶体。

又例如: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100nm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做分子胶体。

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分割: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fe(oh)3溶胶、al(oh)3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1胶体叫做固溶胶。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40胶体的概念及性质、应用一、分散系概念与分类1、分散系:一种或者几种物质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被分散的微粒称为分散质;微粒分散于其中的物质称为分散剂。

2、分类与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1nm 1nm~100nm >100nm分散质微粒分子、离子分子或者离子的集合体、大分子大数量分子或者离子的集合体外部主要特征透明、均一、稳定较透明、较均一、较稳定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丁达尔现象无有无能否通过滤纸能能否能否通过半透膜能否否实例蔗糖溶液、食盐水Fe(OH)3胶体、蛋白质溶液石灰乳、泥水、植物油乳液3、溶液①溶液:一种或者几种物质微粒高度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小于1nm,称为溶质;分散剂称为溶剂。

②溶解:任何溶解过程同时发生水合、扩散过程。

扩散过程(吸热)----物理过程水合过程(放热)----化学过程③相似相溶原理(经验规律)④溶解平衡:在一定温度下,固体溶解时存在着溶解和结晶两个相反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溶解速率等于结晶速率时的状态叫溶解平衡。

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溶解和结晶仍在进行,达到溶解平衡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它的浓度一定。

⑤根据溶液是否处于溶解平衡状态可将溶液分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也可以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在溶解度曲线上的是饱和溶液,在曲线下方是不饱和溶液,在曲线上方的是过饱和溶液);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又可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饱和溶液可能是稀溶液,也可能是浓溶液。

⑥溶解度(见《创新设计P58》)二、胶体1、胶体的分类①、按分散剂状态分类:Ⅰ、气溶胶(云、烟、雾)Ⅱ、液溶胶(Fe(OH)3胶体、蛋白质溶液)Ⅲ、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②、按分散质分类:Ⅰ、粒子胶体分散质微粒是很多分子或离子集合体(Fe(OH)3胶体)、分子胶体Ⅱ、分散质微粒是大分子(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2、重要性质①丁达尔现象当一束光线通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

已用-第二节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已用-第二节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讨论1】 胶体分散系稳定的原因?
(1)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易聚沉。 (2)布朗运动克服重力作用,不易聚沉。
【讨论2】 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粒子 聚集成大颗粒而沉淀?
5、胶体的聚沉 胶体聚沉后一般情况下都生成沉淀
5、胶体的聚沉
1、原因:当破坏胶体微粒原来带有相同电荷的 特点时,就会使它从不容易凝聚的状态变成聚集 状态而沉淀 2、胶体聚沉的方法: ⑴加电解质溶液 ⑵加热 ⑶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胶体聚沉的方法
①加少量电解质溶液
②加带有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互相中和电性,减小
同种电性的相互排斥而使之聚成大颗粒。 ③加热:温度升高,胶粒碰撞速率加快,从而使小颗
粒成为大颗粒而聚沉。
凝胶:指胶粒与分散剂一起凝聚形成的不流动的冻
状物。如:果冻、凉粉、豆腐、硅胶等。
硅胶——硅酸胶体聚沉,在空气中失水成为含 水4%的SiO2其表面积大,因而吸附性强,常用 做干燥剂、吸附剂及催化剂载体。
3、已知土壤胶体粒子带负电,在土壤里施用含 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 ( ) A.(NH4)2SO4 B.NH4HCO3 C.NH4NO3 D.NH4Cl 4、下列事实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 ( ) ①用卤水点豆腐 ②明矾净水 ③河海交接处易 沉积形成沙洲 ④制肥皂时在皂化锅内加入食盐, 析出肥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都是
5、已知由AgNO3溶液和稍过量的KI溶液制得的 AgI溶胶,当它与Fe(OH)3溶胶相混合时,便析出 AgI和Fe(OH)3的混合沉淀。由此可知 ( ) A.该AgI胶粒带正电荷 B.该AgI胶粒电泳时向阳极移动 C.该AgI胶粒带负电荷 D.该AgI胶粒不带电荷 6、下列过程需要通电后才可以进行的是 ( ) ①电离 ②电解 ③电镀 ④电泳 ⑤电化腐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全部

高中化学丨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高中化学丨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高中化学丨胶体的制备和性质!胶体的制备和性质知识点1、定义: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我们把这些分散质粒子称为胶体粒子。

胶体具有一些不同于溶液和浊液的特性。

2、胶体的分类:3、Fe(OH)3胶体的制备和精制:(1)Fe(OH)3胶体的制备:向烧杯中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就得到Fe(OH)3胶体。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使一束光线通过所得液体混合物,有丁达尔效应,证明形成了胶体。

(2)胶体的提纯与精制——渗析:利用半透膜将溶液和胶体分离的操作。

渗析是利用溶质粒子能通过半透膜而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进行溶液和胶体的分离。

但渗析过程是可逆的,要达到分离目的应反复进行渗析或在流水中进行渗析。

4、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效应。

实验: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杯中的液体,在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

不产生光亮的通路产生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的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波长为400~700nm)散射而形成的。

丁达尔现象的应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物理方法。

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夜空、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2)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胶体的粒子在胶体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使胶体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这是布朗运动是胶体具有介稳性的次要原因。

(3)电泳现象: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

电泳现象证明了胶体粒子带有电荷。

胶体粒子带有电荷是因为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离子而带有电荷。

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阻碍了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

这是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

胶体化学第3章 胶体的基本性质

胶体化学第3章 胶体的基本性质

反之,将AgNO3溶液滴加至KI溶液中形成的AgI胶团结构式为:
滑动面和 ζ 电势
滑动面是当固液两相发生相对移动时呈现在固液交 界处的一个高低不平的曲面,它位于紧密层之外,扩 散层之中且距固体表面的距离约为分子直径大小处。 滑动面与溶液本体之间的电势差称为 ζ 电势。有时也 称为电动电势,这是因为只有当固液两相发生相对移 动时才有 ζ 电势,可见,ζ 电势是滑动面存在的结果 ,而滑动面是 ζ 电势产生的基础。
3)实际上达到沉降平衡需要很长时间,温度波动引起对流 会妨碍沉降平衡建立。
粒子浓度随高度的变化
体系
氧气 高度分散的金溶 胶 粗分散金溶胶 藤黄悬浮体
粒子直径/nm
0.27 1.86 186 230
粒子浓度降低一 半时的高度
5km 215cm 2×10-5cm 2×10-3cm
沉降与沉降平衡
当分散相粒子足够小时,扩散作用使粒子在介质中趋于均匀 分布:沉降与扩散是两个互相对抗的作用。
离子。对于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溶胶,决定胶粒电
性的主要离子是H+和OH-的浓度。
4)晶格取代
主要是黏土矿物,在成矿时有些Al3+的位置被Ca2+,
Mg2+所取代,从而使黏土晶格带负电。
为了维持电中性,黏土表面必然要吸附某些正离子,
这些正离子又因水化而离开表面,形成双电层。晶格取
代是造成黏土颗粒带电的主要原因。
(5)相的接触电位
在非极性介质中,颗粒也会带电。 Coehn规则:两相接触时,具有较大介电常数D的 一相带正电,另一相带负电。 玻璃(D=5-6)与水(D=81)接触时,玻璃带负电,水 带正电;玻璃(D=5-6)与苯(D=2)接触时,玻璃带正电, 苯带负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